第一篇:8乡镇党委政府会 议 纪 要
会 议 纪 要
盐窝镇党政办公室2012年2月24日
盐窝镇党政联席会议
时间: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下午4:00
地点:党政联席会议室
主持人:刘茂和
出席人:牛建民、赵炳兰、尚育兴、宋玮合、邢义峰、张乃军、王海涛、李忠军、张延光、杨国亮
李永民、李茂友、王伟
会议议决事项:
一、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刘茂和同志主持会议。会议传达了上级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增减挂钩)项目的各项精神。会议指出,我镇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和快速城镇化的阶段,通过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拆旧复垦,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城乡用地布局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和盐窝镇可持续发展。
二、会议研究决定,根据盐窝镇布局情况,结合盐窝镇创业园规划,明确刘官斗村为这次挂钩项目的对象,涉及面-1-
积342.43亩,户数248户。会议要求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协调矛盾和困难,实施增减挂钩要尽快与园区建设具体的项目结合起来,加快土地利用进程,尽早形成土地综合效益。
三、会议决定:成立盐窝镇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增减挂钩)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国土、城建、农业、经济等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城建站,要迅速组织开展增减挂钩工作,刘官斗村村委协助搞好该项工作的开展。
最后,刘茂和书记强调我镇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增减挂钩)工作要坚持依法、自愿的原则,尊重群众意愿,维护集体和农户及其他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主持词:党政联席会议增减挂钩项目会议纪要 盐窝镇党政办2012年2月24日(共印20份)-2-
第二篇:乡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
乡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
较好地完成了镇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党委、政府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党的建设,切实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在学习上,坚持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制度和个人平时学习相结合制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以及对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力、执行力,增强了政治敏锐性,提高班子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在团结上,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重大问题班子集体讨论决策,自觉维护班了团结,保持了班子的高度团结和统一,增强了党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勤政上,不断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公仆意识,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为职工和群众做出了榜样。在廉洁上,班子成员认真加强党风廉政学习教育,正确对待和使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做到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
2、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创建”六好”村支部、”三带”党建富民工程、”干群民主议事日制度”、”一事一议”、”农贷快车”、农村人才开发和村干部培训等工作,全镇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7个,会员涉及18个村,覆盖面达78%;建成岩桂、烤烟、蚕桑、蔬菜、生猪、肉牛、食用菌、优质粮、花木等农业产业示范基地9个,涌现出农村优秀人才28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社区居民低保、场镇卫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成效显着,场镇形象和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三是认真抓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目前全镇建企业支部1个,配齐了群团组织,党员在企业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四是狠抓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一年来共投入资金5万余元,使70%以上的村党支部有了较为规范的办公场所,保障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3、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年来,针对部分村级班子不协调,缺乏战斗等情况,及时进行了调整充实,共调整支部书记5人,村主任8人,村文书8人,村计生专干9人。调整后的村干部年龄相对较轻,文化水平相对提高,工作劲头加大,有力的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是认真开展”双向”培养和”双百培养”工程,落实”双向”培养对象25名。认真落实《发展党员问责制》,积极探索新时期流动党员管理办法。认真开展”做和谐使者,创时代先锋”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新时期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健全党员慰问帮扶机制,建立”党员救助基金”,对贫困党员实行一对一长期帮扶和临时困难补助相结合,把党的温暖送到了他们手中。三是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活动。全镇共有36个党支部、600多名党员参加了先教活动,确定重点整改问题36个,整改效果明显,达到了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活动目标。在先教期间,全镇党员捐款1万余元为困难党员建立救助金,为农村群众办好事实事40余件,帮扶困难学生15人,社会反响很好。
二、加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良好氛围。
1、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法律法规,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群众和学生受教育面达90%以上。全镇上下呈现出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只争上游的良好局面。
2、切实加强对外宣传。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党政机关和各村、各单位设有专兼职通讯员,开展了通讯员业务培训,对宣传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建立了通讯报道奖励制度,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力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3、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镇先后建立群众文艺宣传队伍6支,为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方便和选择。组织开展庆”三八”、”五四”知识竞赛、三月法制宣传、”八一”慰问雷达站官兵、”九九”庆重阳老年文艺表演等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1、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学习教育,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承诺公示制。镇党委政府及班子成员认真开展述职述廉和廉政测试活动,查找在思想道德、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自查和互相帮助,以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均未发现领导干部有违规违纪行为。
2、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一年来,镇纪委共搜集到违纪线索4条,初核立案3件,结案3件,处分违纪党员3人,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3、狠抓警示教育工作。一是在全镇干部职工中认真传达贯彻学习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学习了《党内监督条例》和《党纪处分条例》以及《行政许可法》,增强了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和依法行政意识;二是针对镇村干部开会迟到早退现象,建立和完善了镇机关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推行机关财务”四单制”,并对领导干部的公务接待和用车进行了预算包干制;三是巩固和完善”村帐镇管”的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的管理秩序。
4、强化纪律监督。充分发挥镇纪委和党员干部以及社会群众的监督积极性,切实开展部门行风评议,有计划分地开展了对国土、信用社、计生、民政、工商、林业、教育、公安等部门的行风评议,促进了行风好转,加强了政务、厂务、村务公开,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1、重视社会稳定。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载体,狠抓”平安创建”工作,构建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组织协调,信访、司法具体实施,职能单位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在调解工作格局,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关注热点、难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与严厉打击各类犯罪不放松,教育与打击并重,做到法制教育到村入户,热点、难点及时疏导,营造了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3、开展普法教育。在全镇群众中开展了学法、用法、守法普法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群众法制观念和自觉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意识。近年来各刑事案件逐年减少,各种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4、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严格依法办事,切实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及时承办人大代表所提议案、建议和意见。
五、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1、加强武装工作。狠抓了武装工作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民兵组织建设的新机制,在全镇民兵中开展”双争、双评”活动。
2、重视群团组织建设。在全镇团员青年中认真开展”建功、成才、创优”政治思想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双学双赛”“巾帼建功”等活动,增强了妇女的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信心,为我镇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农村广泛推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专业技术协会7个,科技示范基地9个。成立了”上罗镇外出务工人员联合工会”,为困难职工办好事,实事,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
3、加强统战工作。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坚持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人士和知识分子制度,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有关政治和经济待遇,积极为少数民族办好事实事。切实抓好政协工作,认真组织政协委员参政议政。通过努力,全面完成上罗镇〈〈文史资料〉〉的编撰工作。
六、稳定粮食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力促农民增收
1、优质粮油基地建设稳步推进。2010年全镇共实施优质粮食开发项目1.2万亩,优质油菜种植项目3500亩,推**稻旱育秧7800亩、优质稻7100亩,实施水稻、玉米规范化栽培1.6万亩;玉米育苗移栽9650亩,其中软盘育苗1800亩;化学除草1550亩,为全镇粮食稳产经济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村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壮大岩桂、肉牛、仔猪、蚕桑、蔬菜、竹荪等农民增收的主要骨干项目,加快推进了特色农业镇建设进程。--岩桂生产上到2010年,全镇岩桂种植面积已达1.25万亩,超额实现了第四届镇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实施1000亩岩桂生产基地”的奋斗目标。全镇新增岩桂投产面积达5000多亩,新增岩桂经济收入800万元。认真开展了1999年以来退耕还林地类、面积的调查核实和整改工作,对地类不符的300多亩退耕还林面积进行了补造;并按时完成兑现了以种植岩桂为主的12000多亩退耕还林政策补助1000多万元。
--蚕桑生产上大力推广科学养蚕,狠抓桑树资源管理,多渠道增加对蚕桑生产的投入,紧紧抓住”东桑西移”的契机,争取上级的支持在大坪村实施了蚕茧收入”百万元”村工程。并结合我镇实际,正在制定和完善《上罗镇2007--2010年”万担茧工程”规划》的实施方案。全年新栽桑352亩,新建蚕房79间,全镇养蚕户达1250户。全年共发种6695张,共育面达80%,产量3210担,产值288.5万元,单产达24.2公斤,户平收入达2308元。其中养蚕收入一万元以上户达50户。养蚕收入十万元以上村11个,五十万元村1个,大坪村今年养蚕收入达74万元,为实现养蚕收入百万元村打下了坚实基础。
--烤烟生产上切实把烤烟生产作为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来抓,大力实施科技兴烟,根据我镇实际提出了”巩固老区、恢复发展新区、重振雄风树形象”发展烤烟生产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提高烤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2010年全镇完成种植烤烟面积2000亩,其中示范片4个,面积400亩,实施地膜烟种植面积600亩;建立健全了烤烟生产考核机制,与各种烟村联系村干部、烤烟辅导员、村主要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面积、产量与责任挂钩,促进烤烟发展。由于工作、科技、肥料投入到位,产量、产值均取得较好收成。全镇实现烟叶收购产量达2895担,产值106万元,比去年净争1300担,产值净争53万元,亩产收入由去年的758元增加到1038元,增幅26.9%,户平均收入由去年的3880元,增加到5056元,增幅23%。
--蔬菜生产上狠抓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努力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引进科学种菜技术和蔬菜深加工技术,目前,全镇共发展蔬菜大棚158个,大棚种植蔬菜达3500多亩,商品蔬菜种植面积350多亩,产值450万元。特别是穆家大棚蔬菜基地的建成的和引进业主投入资金50万元建成的媜圆食品加工企业,为我镇加快推进商品蔬菜基地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较好的示范作用。
--畜牧生产上2010年全镇实现了生猪出栏5.2万头,肉牛存栏5000头的奋斗目标,全镇畜牧业总产值达到了3380万元,全镇的养殖业收入比重达38%以上,为全镇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3、农业企业经济实力显着增强。高度重视农业企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农业附加值,通过努力全镇实现了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家,年产值达4500万元;扶持发展规模以下企业110家,年产值440万元,为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依法保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经营。二是进一步宣传免征农税政策和落实粮食直补政策。按时足额为种粮农民兑现了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在农村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严格按照奖励扶助政策要求对全镇符合奖励扶助政策条件的118人,兑现了奖励扶助资金近20万元。三是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组建并巩固了麻柳、代家、金中、河沿等村的粮食、岩桂、生猪、蚕茧、花木等7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商品率。四是加大农村人才开发和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力度,加强”五支队伍”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繁荣;着力提高农民工素质,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规模,增加农民收入,2010年,全镇预计实现农民劳务收入3000万元以上。由于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贯彻落实到位,有效地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了特色农业镇的建设进程。
七、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显着提高
1、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增强。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一年来,争取上级投入,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治水、兴林、建园、修路、改土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一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平方公里,实施节水灌溉面积500亩,改造中低产田土950亩。二是在春耕前对全镇电力提灌26台/618千瓦和机灌134台/714.77千瓦进行全面维修,并新增提灌设备6台/36千瓦,保证了农业生产灌溉的正常需求。三是镇政府补助1.2万元,各村自筹1.7万元,受益农户投劳维修整治了全镇24处沟渠,确保了今年水稻的满栽满插,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2、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发展农村交通事业,争取上级立项资金21万元,已到位3万元,本级政府投入2万余元,群众集资10多万元,投工投劳2万多个,新修、维修整治村道、社级公路96公里,实现了全镇村村通公路和95%的社通公路,农民群众的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明显。一是加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作。不断完善天然林保护的措施办法,认真落实森林防火的各项措施,加大查处和打击破坏林业资源的力度。二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在河沿、金中、龙洞、汉村、新联等村修建沼气池700多口,改炉改灶2500多户,通过项目实施,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三是加强场镇卫生管理,加强场镇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场镇卫生形象明显好转。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争取创建省级优美环境镇和市级龙抱山自然生态示范区建设;并认真落实南**饮用水资源保护的各项措施,环境保护工作效果明显。五是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和基本农田保护,完成新联村、二龙村土地整治项目300多亩,并在全镇大力开展了基本农田清理整治,杜绝了乱批、乱占基本农田等违法事件的发生。
4、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镇政府高度重视户办工程建设,狠抓”六个一”为主的户办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即”每户基本建成一个稳定收入2000元以上的经济项目,一个蓄水120立方米以上的防旱水池,一眼机压或电提卫生井,一口沼气池,一条农户进出的硬化路,一个石板或水泥院坝。2010年分别在**、田家等村实施户办工程400户。同时,全镇安装程控电话已达3460门,修建沼气池累计达到765口,光纤电视入户累计达到1386户,完成农网改造6550户,完成草房改造户80户。5年来共争取农村建设项目资金200多万元。
5、教育基础不断夯实。2010年来共争取投入中小学危改资金23万元,分别对二龙、河沿一小的危房进行了改造,修建改造面积达360m2,基本消灭了中小学危房。特别是争取到台商投资100万元在**村新建了占地达4669m2,建筑面积达1200m2花园式的明德小学于9月19日投入使用,较好的改善了我镇的办学条件。
八、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小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顺利推进
2010年以来,全镇落实了农贸市场开发、农产品加工、大流水电站开发、竹荪深加工、汉村坝国土整治、农村电网改造、乡村公路建设等招商引资项目,项目规划投资金额达9800多万元。一是总投资3500万元的上罗镇大流水电站,引进业主大石盘电厂投资开发,现正在做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和电厂的项目申报审批工作;二是竹荪公司的深加工,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审核批准实施的《竹荪特色食品深加工产业化项目》,现正积极争取外来投资,可望争取到6000万元的项目建设资金。
九、财政改革不断深化,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1、强化财政监督,确保财政支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机关财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确保财政支出;加大财政税收征管力度,做到了应收尽收;并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2、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金融部门开展存贷业务,推行农村”小额信贷信用工程”,保证了生产发展、商品流通、农副产品收购所需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
3、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切实搞好村帐镇管。认真开展政务、村务公开和涉农收费公示,加强农民负担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严格按照村帐镇管的要求,理顺了村级财务管理,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增强了村级财务管理透明度,密切了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稳定。
十、社会政治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工作。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妥善化解各类矛盾,及时依法处理群众上访;认真组织开展创建”平**镇”、”平安村”、”平安单位”活动,完善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全镇治安局势良好,社会稳定。
2、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教育”两法”,巩固”两基”成果,推进”两全”工作全面开展,认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法制教育,严格学校内部管理,狠抓学校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教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升学考试成绩获同类地区前列。
3、狠抓科技培训和科技示范。镇政府把”科技强镇”作为镇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广泛开展了粮食、蚕桑、烤烟、养猪、蔬菜、养牛等生产技术培训,全年共培训农户1万余人次,干部1000人次。建立科技示范村11个,示范社55个,示范户1000户。建立了优质水稻示范、高产玉米示范、肉牛养殖示范、蚕桑生产示范、岩桂生产示范、烤烟生产示范、蔬菜生产示范基地7个,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稳步推进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事业。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巩固省级先进文化镇工作,扩大光纤电视网络覆盖率,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认真组织发动农民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收交新合医疗费26万元,参合率达到90.2%;认真开展灭蚊、灭鼠、整治不卫生死角等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加强对疾病监控、卫生防疫工作的领导,强化中心卫生院和村级医疗网点建设,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5、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镇政府将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严格目标管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充分调动镇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进”镇领导、村为主、社配合、民自治”的工作格局,把计划生育工作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落到了实处,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平均达到90.2%以上,手术及时率、社会抚养费的征收、计划生育”三结合”等工作均较好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巩固了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镇工作成果,认真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等活动。
6、高度重视安全与防灾工作。安全重于泰山,镇政府高度重视安全与防灾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学校、渡口、矿山安全和山地灾害防治工作,切实加强矿山安全、水上交通、公路运输、食品卫生、森林防火、公共场所安全和消防工作的管理,改善安全环境条件,切实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全镇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7、加强民兵、预备役、兵役和民政优抚工作。加强民兵整组和短期军事训练,充分发挥民兵在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狠抓优抚安置、救灾救济和民政福利事业,认真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一年来,共计发放各类民政定补、定救经费60多万元;严格按照低保政策要求,认真开展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2010年,全镇共落实城镇低保100户、144人,农村低保69户、158人,新解决农村五保户供养85人。重视”双关”工作,切实保护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
8、积极支持群团和老龄工作。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尽可能对群团、老龄组织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在我镇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9、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和送法下乡活动,加强法制培训。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科学决策,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及时承办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和意见,尽力保障人大工作经费,积极支持和配合人大开展各项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活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镇三个文明建设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平衡,村与村、单位与单位之间差距较大;二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还没有真正形成规模、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三是人才与经济发展矛盾仍很突出;四是还需不断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机制,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五是农业基础十分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六是农村税费改革后,财政支出刚性增强,新财源培植困难,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地方可用财力十分有限;七是经济结构与资源优势不相适应,未形成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农业企业,特色农业镇建设还需做好大量的工作;八是招商引资工作难度较大,小城镇建设吸纳外资的能力不强;九是农村”一事一议”工作的推进还存在一定差距,加之农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还十分有限,(m.depeat.com)部分山区村社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争取上级的项目支持。十是个别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责任心不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不到位,真心实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不浓。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中切实加以解决。
2007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关键的一年,也是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头一年,如何积极、稳妥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政府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必需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清晰工作思路,科学的奋斗目标,以务实的工作态度,紧紧围绕”城镇建设兴镇、特色农业富镇、科技创新强镇”的战略目标,认真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工作全局,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特色农业镇建设、小城镇建设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示范镇建设,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更好、更快地推进上罗镇三个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三篇:乡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
乡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
2010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带领全镇共产党员、各级干部和全镇人民解放思想、团结拼搏,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切实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坚持以“小城镇建设兴镇、特色农业富镇、科技强镇”的发展思路,一年来,全镇粮食总产达到13055吨,同口径增长0.7%;国内生产总值达8860万元,同口径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3050元;财政总收入预计实现300万元,年均增长12.7%;计划生育率达90.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78‰以内。较好地完成了镇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党委、政府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党的建设,切实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在学习上,坚持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制度和个人平时学习相结合制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以及对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力、执行力,增强了政治敏锐性,提高班子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在团结上,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重大问题班子集体讨论决策,自觉维护班了团结,保持了班子的高度团结和统一,增强了党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勤政上,不断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公仆意识,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为职工和群众做出了榜样。在廉洁上,班子成员认真加强党风廉政学习教育,正确对待和使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做到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
2、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创建“六好”村支部、“三带”党建富民工程、“干群民主议事日制度”、“一事一议”、“农贷快车”、农村人才开发和村干部培训等工作,全镇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7个,会员涉及18个村,覆盖面达78%;建成岩桂、烤烟、蚕桑、蔬菜、生猪、肉牛、食用菌、优质粮、花木等农业产业示范基地9个,涌现出农村优秀人才28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社区居民低保、场镇卫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成效显着,场镇形象和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三是认真抓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目前全镇建企业支部1个,配齐了群团组织,党员在企业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四是狠抓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一年来共投入资金5万余元,使70%以上的村党支部有了较为规范的办公场所,保障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3、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年来,针对部分村级班子不协调,缺乏战斗等情况,及时进行了调整充实,共调整支部书记5人,村主任8人,村文书8人,村计生专干9人。调整后的村干部年龄相对较轻,文化水平相对提高,工作劲头加大,有力的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是认真开展“双向”培养和“双百培养”工程,落实“双向”培养对象25名。认真落实《发展党员问责制》,积极探索新时期流动党员管理办法。认真开展“做和谐使者,创时代先锋”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新时期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健全党员慰问帮扶机制,建立“党员救助基金”,对贫困党员实行一对一长期帮扶和临时困难补助相结合,把党的温暖送到了他们手中。三是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活动。全镇共有36个党支部、600多名党员参加了先教活动,确定重点整改问题36个,整改效果明显,达到了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活动目标。在先教期间,全镇党员捐款1万余元为困难党员建立救助金,为农村群众办好事实事40余件,帮扶困难学生15人,社会反响很好。
二、加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良好氛围。
1、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法律法规,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群众和学生受教育面达90%以上。全镇上下呈现出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只争上游的良好局面。
2、切实加强对外宣传。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党政机关和各村、各单位设有专兼职通讯员,开展了通讯员业务培训,对宣传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建立了通讯报道奖励制度,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力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3、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镇先后建立群众文艺宣传队伍6支,为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方便和选择。组织开展庆“三八”、“五四”知识竞赛、三月法制宣传、“八一”慰问雷达站官兵、“九九”庆重阳老年文艺表演等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1、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学习教育,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承诺公示制。镇党委政府及班子成员认真开展述职述廉和廉政测试活动,查找在思想道德、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自查和互相帮助,以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均未发现领导干部有违规违纪行为。
2、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一年来,镇纪委共搜集到违纪线索4条,初核立案3件,结案3件,处分违纪党员3人,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3、狠抓警示教育工作。一是在全镇干部职工中认真传达贯彻学习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学习了《党内监督条例》和《党纪处分条例》以及《行政许可法》,增强了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和依法行政意识;二是针对镇村干部开会迟到早退现象,建立和完善了镇机关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推行机关财务“四单制”,并对领导干部的公务接待和用车进行了预算包干制;三是巩固和完善“村帐镇管”的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的管理秩序。
4、强化纪律监督。充分发挥镇纪委和党员干部以及社会群众的监督积极性,切实开展部门行风评议,有计划分地开展了对国土、信用社、计生、民政、工商、林业、教育、公安等部门的行风评议,促进了行风好转,加强了政务、厂务、村务公开,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1、重视社会稳定。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载体,狠抓“平安创建”工作,构建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组织协调,信访、司法具体实施,职能单位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在调解工作格局,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关注热点、难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与严厉打击各类犯罪不放松,教育与打击并重,做到法制教育到村入户,热点、难点及时疏导,营造了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3、开展普法教育。在全镇群众中开展了学法、用法、守法普法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群众法制观念和自觉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意识。近年来各刑事案件逐年减少,各种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4、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严格依法办事,切实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及时承办人大代表所提议案、建议和意见。
五、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1、加强武装工作。狠抓了武装工作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民兵组织建设的新机制,在全镇民兵中开展“双争、双评”活动。
2、重视群团组织建设。在全镇团员青年中认真开展“建功、成才、创优”政治思想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双学双赛”“巾帼建功”等活动,增强了妇女的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信心,为我镇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农村广泛推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专业技术协会7个,科技示范基地9个。成立了“上罗镇外出务工人员联合工会”,为困难职工办好事,实事,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
3、加强统战工作。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坚持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人士和知识分子制度,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有关政治和经济待遇,积极为少数民族办好事实事。切实抓好政协工作,认真组织政协委员参政议政。通过努力,全面完成上罗镇〈〈文史资料〉〉的编撰工作。
六、稳定粮食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力促农民增收
1、优质粮油基地建设稳步推进。2010年全镇共实施优质粮食开发项目1.2万亩,优质油菜种植项目3500亩,推**稻旱育秧7800亩、优质稻7100亩,实施水稻、玉米规范化栽培1.6万亩;玉米育苗移栽9650亩,其中:软盘育苗1800亩;化学除草1550亩,为全镇粮食稳产经济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村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壮大岩桂、肉牛、仔猪、蚕桑、蔬菜、竹荪等农民增收的主要骨干项目,加快推进了特色农业镇建设进程。
--岩桂生产上:到2010年,全镇岩桂种植面积已达1.25万亩,超额实现了第四届镇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实施1000亩岩桂生产基地”的奋斗目标。全镇新增岩桂投产面积达5000多亩,新增岩桂经济收入800万元。认真开展了1999年以来退耕还林地类、面积的调查核实和整改工作,对地类不符的300多亩退耕还林面积进行了补造;并按时完成兑现了以种植岩桂为主的12000多亩退耕还林政策补助1000多万元。
--蚕桑生产上:大力推广科学养蚕,狠抓桑树资源管理,多渠道增加对蚕桑生产的投入,紧紧抓住“东桑西移”的契机,争取上级的支持在大坪村实施了蚕茧收入“百万元”村工程。并结合我镇实际,正在制定和完善《上罗镇2007--2010年“万担茧工程”规划》的实施方案。全年新栽桑352亩,新建蚕房79间,全镇养蚕户达1250户。全年共发种6695张,共育面达80%,产量3210担,产值288.5万元,单产达24.2公斤,户平收入达2308元。其中:养蚕收入一万元以上户达50户。养蚕收入十万元以上村11个,五十万元村1个,大坪村今年养蚕收入达74万元,为实现养蚕收入百万元村打下了坚实基础。
--烤烟生产上:切实把烤烟生产作为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来抓,大力实施科技兴烟,根据我镇实际提出了“巩固老区、恢复发展新区、重振雄风树形象”发展烤烟生产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提高烤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2010年全镇完成种植烤烟面积2000亩,其中示范片4个,面积400亩,实施地膜烟种植面积600亩;建立健全了烤烟生产考核机制,与各种烟村联系村干部、烤烟辅导员、村主要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面积、产量与责任挂钩,促进烤烟发展。由于工作、科技、肥料投入到位,产量、产值均取得较好收成。全镇实现烟叶收购产量达2895担,产值106万元,比去年净争1300担,产值净争53万元,亩产收入由去年的758元增加到1038元,增幅26.9%,户平均收入由去年的3880元,增加到5056元,增幅23%。
--蔬菜生产上:狠抓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努力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引进科学种菜技术和蔬菜深加工技术,目前,全镇共发展蔬菜大棚158个,大棚种植蔬菜达3500多亩,商品蔬菜种植面积350多亩,产值450万元。特别是穆家大棚蔬菜基地的建成的和引进业主投入资金50万元建成的媜圆食品加工企业,为我镇加快推进商品蔬菜基地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较好的示范作用。
--畜牧生产上:2010年全镇实现了生猪出栏5.2万头,肉牛存栏5000头的奋斗目标,全镇畜牧业总产值达到了3380万元,全镇的养殖业收入比重达38%以上,为全镇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3、农业企业经济实力显着增强。高度重视农业企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农业附加值,通过努力全镇实现了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家,年产值达4500万元;扶持发展规模以下企业110家,年产值440万元,为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依法保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经营。二是进一步宣传免征农税政策和落实粮食直补政策。按时足额为种粮农民兑现了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在农村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严格按照奖励扶助政策要求对全镇符合奖励扶助政策条件的118人,兑现了奖励扶助资金近20万元。三是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组建并巩固了麻柳、代家、金中、河沿等村的粮食、岩桂、生猪、蚕茧、花木等7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商品率。四是加大农村人才开发和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力度,加强“五支队伍”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繁荣;着力提高农民工素质,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规模,增加农民收入,2010年,全镇预计实现农民劳务收入3000万元以上。由于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贯彻落实到位,有效地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了特色农业镇的建设进程。
七、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显着提高
1、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增强。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一年来,争取上级投入,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治水、兴林、建园、修路、改土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一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平方公里,实施节水灌溉面积500亩,改造中低产田土950亩。二是在春耕前对全镇电力提灌26台/618千瓦和机灌134台/714.77千瓦进行全面维修,并新增提灌设备6台/36千瓦,保证了农业生产灌溉的正常需求。三是镇政府补助1.2万元,各村自筹1.7万元,受益农户投劳维修整治了全镇24处沟渠,确保了今年水稻的满栽满插,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2、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发展农村交通事业,争取上级立项资金21万元,已到位3万元,本级政府投入2万余元,群众集资10多万元,投工投劳2万多个,新修、维修整治村道、社级公路96公里,实现了全镇村村通公路和95%的社通公路,农民群众的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明显。一是加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作。不断完善天然林保护的措施办法,认真落实森林防火的各项措施,加大查处和打击破坏林业资源的力度。二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在河沿、金中、龙洞、汉村、新联等村修建沼气池700多口,改炉改灶2500多户,通过项目实施,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三是加强场镇卫生管理,加强场镇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场镇卫生形象明显好转。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争取创建省级优美环境镇和市级龙抱山自然生态示范区建设;并认真落实南**饮用水资源保护的各项措施,环境保护工作效果明显。五是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和基本农田保护,完成新联村、二龙村土地整治项目300多亩,并在全镇大力开展了基本农田清理整治,杜绝了乱批、乱占基本农田等违法事件的发生。
4、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镇政府高度重视户办工程建设,狠抓“六个一”为主的户办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即“每户基本建成一个稳定收入2000元以上的经济项目,一个蓄水120立方米以上的防旱水池,一眼机压或电提卫生井,一口沼气池,一条农户进出的硬化路,一个石板或水泥院坝。2010年分别在**、田家等村实施户办工程400户。同时,全镇安装程控电话已达3460门,修建沼气池累计达到765口,光纤电视入户累计达到1386户,完成农网改造6550户,完成草房改造户80户。5年来共争取农村建设项目资金200多万元。
5、教育基础不断夯实。2010年来共争取投入中小学危改资金23万元,分别对二龙、河沿一小的危房进行了改造,修建改造面积达360m2,基本消灭了中小学危房。特别是争取到台商投资100万元在**村新建了占地达4669m2,建筑面积达1200m2花园式的明德小学于9月19日投入使用,较好的改善了我镇的办学条件。
八、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小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顺利推进
2010年以来,全镇落实了农贸市场开发、农产品加工、大流水电站开发、竹荪深加工、汉村坝国土整治、农村电网改造、乡村公路建设等招商引资项目,项目规划投资金额达9800多万元。一是总投资3500万元的上罗镇大流水电站,引进业主大石盘电厂投资开发,现正在做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和电厂的项目申报审批工作;二是竹荪公司的深加工,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审核批准实施的《竹荪特色食品深加工产业化项目》,现正积极争取外来投资,可望争取到6000万元的项目建设资金。
九、财政改革不断深化,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1、强化财政监督,确保财政支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机关财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确保财政支出;加大财政税收征管力度,做到了应收尽收;并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2、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金融部门开展存贷业务,推行农村”小额信贷信用工程“,保证了生产发展、商品流通、农副产品收购所需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
3、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切实搞好村帐镇管。认真开展政务、村务公开和涉农收费公示,加强农民负担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严格按照村帐镇管的要求,理顺了村级财务管理,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增强了村级财务管理透明度,密切了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稳定。
十、社会政治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工作。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妥善化解各类矛盾,及时依法处理群众上访;认真组织开展创建”平**镇“、”平安村“、”平安单位“活动,完善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全镇治安局势良好,社会稳定。
2、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教育”两法“,巩固”两基“成果,推进”两全“工作全面开展,认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法制教育,严格学校内部管理,狠抓学校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教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升学考试成绩获同类地区前列。
3、狠抓科技培训和科技示范。镇政府把”科技强镇“作为镇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广泛开展了粮食、蚕桑、烤烟、养猪、蔬菜、养牛等生产技术培训,全年共培训农户1万余人次,干部1000人次。建立科技示范村11个,示范社55个,示范户1000户。建立了优质水稻示范、高产玉米示范、肉牛养殖示范、蚕桑生产示范、岩桂生产示范、烤烟生产示范、蔬菜生产示范基地7个,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稳步推进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事业。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巩固省级先进文化镇工作,扩大光纤电视网络覆盖率,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认真组织发动农民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收交新合医疗费26万元,参合率达到90.2%;认真开展灭蚊、灭鼠、整治不卫生死角等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加强对疾病监控、卫生防疫工作的领导,强化中心卫生院和村级医疗网点建设,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5、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镇政府将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严格目标管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充分调动镇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进”镇领导、村为主、社配合、民自治“的工作格局,把计划生育工作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落到了实处,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平均达到90.2%以上,手术及时率、社会抚养费的征收、计划生育”三结合“等工作均较好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巩固了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镇工作成果,认真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等活动。
6、高度重视安全与防灾工作。安全重于泰山,镇政府高度重视安全与防灾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学校、渡口、矿山安全和山地灾害防治工作,切实加强矿山安全、水上交通、公路运输、食品卫生、森林防火、公共场所安全和消防工作的管理,改善安全环境条件,切实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全镇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7、加强民兵、预备役、兵役和民政优抚工作。加强民兵整组和短期军事训练,充分发挥民兵在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狠抓优抚安置、救灾救济和民政福利事业,认真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一年来,共计发放各类民政定补、定救经费60多万元;严格按照低保政策要求,认真开展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2010年,全镇共落实城镇低保100户、144人,农村低保69户、158人,新解决农村五保户供养85人。重视”双关“工作,切实保护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
8、积极支持群团和老龄工作。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尽可能对群团、老龄组织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在我镇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9、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和送法下乡活动,加强法制培训。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科学决策,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及时承办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和意见,尽力保障人大工作经费,积极支持和配合人大开展各项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活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镇三个文明建设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平衡,村与村、单位与单位之间差距较大;二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还没有真正形成规模、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三是人才与经济发展矛盾仍很突出;四是还需不断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机制,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五是农业基础十分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六是农村税费改革后,财政支出刚性增强,新财源培植困难,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地方可用财力十分有限;七是经济结构与资源优势不相适应,未形成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农业企业,特色农业镇建设还需做好大量的工作;八是招商引资工作难度较大,小城镇建设吸纳外资的能力不强;九是农村”一事一议“工作的推进还存在一定差距,加之农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还十分有限,部分山区村社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争取上级的项目支持。十是个别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责任心不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不到位,真心实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不浓。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中切实加以解决。
2007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关键的一年,也是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头一年,如何积极、稳妥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政府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必需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清晰工作思路,科学的奋斗目标,以务实的工作态度,紧紧围绕”城镇建设兴镇、特色农业富镇、科技创新强镇“的战略目标,认真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工作全局,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特色农业镇建设、小城镇建设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示范镇建设,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更好、更快地推进上罗镇三个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四篇:乡镇党委政府环保职责
乡镇(街办)党委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2、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党委工作全局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支持政府及其它部门履行环境保护工作职责;领导和督促党委工作部门做好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3、将环境保护纳入公益性、社会化宣传教育范畴,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报道,把握环境保护宣传导向,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宣传舆论氛围。
4、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围,加大考核权重。全面推行环境保护管理目标责任制,将秸秆、垃圾等生物质禁烧,农村水源地保护,环境安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事项纳入村级工作考核,切实巩固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乡镇(街办)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1、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总责,贯彻执行国家、省环境保护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到位。
2、督促指导本行政区域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加强隐患排查,发现环境违法问题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参与调查处理。
3、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各单位和居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创建工作,加强畜禽和水产养殖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管理,确保已建成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
4、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和耕地保护,建立健全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确保饮用水源安全,镇(街)、村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5、引导村民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本行政区域年内无秸秆、柴草垃圾等生物质焚烧现象发生。
6、做好本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7、配合有关部门调解(化解)本行政区域内环境污染纠纷和生态破坏问题。
8、加强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9、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规定的其他环境保护职责。党委职能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一)组织部门工作职责
1.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实绩考核评价制度,全面考核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情况。
2.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
3.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责任追究各项配套制度。
4.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
(二)宣传部门工作职责
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工作职责 1.协调推进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研究提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职能配置和调整意见,科学核定环境保护机构和人员编制。
环境保护部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本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下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定期向本级党委、政府报告下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情况。2.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计划,编制重点区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参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拟订生态保护规划,指导监督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域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定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规划。
3.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健全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三同时”、排污收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减排、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等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4.加强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5.监督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管职能的部门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对各类环境保护责任主体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情况进行监督。建立环境问题台账。
6.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制定环境监测规划,建设环境监测网络,优化环境监测点位设置,组织实施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统一发布环境监测信息。
7.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和污染源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
8.编制和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环境污染隐患排查,依法调查处理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污染纠纷。
9.参与制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10.组织指导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11.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管理制度。
12.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推动环境科技进步和环保产业发展,开展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与交流。
13.组织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14.编制并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公报、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报告,发布重大环境事件处置情况信息,指导并监督重点污染企业公开环境信息。
15.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同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下级政府及相关企业,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第五篇:乡镇党委政府近三年工作总结
2003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移民、扶贫、发展、稳定”四大任务,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真抓实干,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3年来,共完成GDP22.87亿元,分别比上
年增长43.2、16、15;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13.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8、22.58、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17.8、13;粮食总产量16731吨,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1781元、2059元、2219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30元、278元、16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平均达6000元。
一、全力破解移民难题
面对移民难题,全镇上下发扬“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牢固树立“移民为先、移民为重”的工作思想,按照“指挥前移,重心下沉,工作提速”的要求,锁定目标,制定方案,落实责任,以情促迁,和谐移民,圆满完成了各项移民任务。一是完成三峡库区和新城占地移民17265人,其中农村移民6452人,城镇移民1965人,占地移民8848人。集中外迁到上海市5个区、县、59个乡镇安置3473人,集中市内外迁梁平安置157人,完成三峡移民总投资2.9亿元,圆满完成建(构)筑物、卫生清理、林木清理、工业固体废物清理等清库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国家对我镇二、三期移民清库终验。二是完成云万高速公路、云开路、农民村殡仪服务中心等重点工程占地移民任务,228人的拆迁安置和补偿工作妥善落实,确保了重点工程顺利开工。三是完成居民销号补偿471户1965人,新建房屋5100平方米,共整治高切高边坡8859平方米,建立完善了移民销号补偿台帐,完成纯居民三级污水管网7栋。四是对688余名城乡移民进行了就业及致富技能培训,提高了他们的致富本领,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五是已实施和正在实施三坝村公路修建等14个后扶项目,较好地解决了移民的“五难”问题。
二、大力发展镇域经济
(一)因地制宜,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充分发挥城郊农村的区位优势,突出抓好生猪、蔬菜、果品、苗卉四大基地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发展养猪大户15户,良种繁殖大户3户,目前,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有5户,500头以上的达12户,全镇养猪年创收3000多万元;在稻场、杨沙、复兴、道湾、爱国等村(居委)建立蔬菜基地1100亩,培养种植大户35户,年产蔬菜160万公斤;发展精品果园2个,在马沱、东风等村完成新栽植纽荷尔脐橙500亩,在建民村栽植晚熟桃200亩;在黄岭村、杨沙社区、东风村建立苗卉基地各200亩,共有苗卉基地13个,年销售收入500余万元。当前,我镇农村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走上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道路。
(二)营造氛围,搞好招商引资。我们以招商引资为手段,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积极发展非公经济,重点打造商业、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近三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3个,引进资金5100万元,发展非公经济2549户,共安置下岗职工1500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800人。工业企业及民营经济增加值3.78亿元,实现利润5889万元。
(三)拓展渠道,抓好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全镇有劳动力资源5.7万人,下岗失业及待业人员2.4万,其中下岗失业人员0.7万人、待业人员1.7万人,我们通过开辟社区服务岗位、提供就业信息,帮助2100人实现了再就业,输出农村劳动力4200余人。
(四)严格管理,财政运行状况良好。在镇级财政管理工作上,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确保稳定和重点的原则,加强内部管理,严格审批制度,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了我镇财政工作的正常运转。三年来,共完成本级财政收入118.79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172.5055万元,收入总计8290.2995万元;完成本级支出8281.9202万元、上解支出9.3792万元,支出总计8291.2994万元,三年来收支品除后结余1元。三年政府机关新增固定资产970.0522万元,新增政府债务82.932万元;新增政府债权150万元;债权与债务抵消后净增债权67.068万元。
三、努力优化发展环境
(一)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我们在农村片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出了大量工作,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道路建设方面,整修了石云、东风、三坝等村的村级公路57公里;硬化了原云双路(新城至建民村)11公里;修建复兴场镇道路1.5公里(硬化0.8公里)。高等级公路云万高速、云开路、渝巴路在我镇境内通车里程达19公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