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大代表提案: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尽快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
人大代表提案
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尽快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
一、重庆市主城区交通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重庆市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交通工具数量和品种也不断增多,主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给城市建设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就重庆市主城区交通现状,本人通过实地查看和查阅相关资料,对主城区交通拥堵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调查。了解到重庆市主城区拥堵主要集中在五大商圈周围,上清寺转盘、两路口、黄花园大桥、石小路与天马路交叉口等地是市内交通最拥堵的路段。主城区交通拥堵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内地区,内环以内主要干道和交叉口的交通拥堵时间主要出现在7:45—9:00、17:30—18:45,拥堵路段及交叉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解放碑、沙坪坝、杨家坪、观音桥、南坪商圈周边,而且有逐渐向周边区域蔓延的趋势(除渝中区外),其中晚高峰时段的拥堵程度较早高峰时段更甚;同时,高峰期的拥堵时间也在延长,对于经常出行的人平均一周因交通拥堵所花费的时间都超过两个小时以上。可以说,目前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如果现在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今后道路交通堵塞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二、情况分析
从调查情况来看,老百姓基本上都对重庆市的公共交通状况不满意。超过60%的调查对象选择公交车出行,但全部认为公共交通设施还有待完善,超过80%的调查对象认为交通管理和制度存在较大问题,有7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公共交通营运效率不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较低。全市公共交通状况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需要,更谈不上对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有何作用。目前重庆市公共交通的问题归结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交通配套设施不足,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低。交通信号控制匮乏,未安装灯控信号或灯控信号损坏未得到及时维修的路口,常常出现车辆争道抢行、秩序混乱,甚至造成交通事故;缺乏大容量轨道交通,公交站场、停车港严重不足,公交线路过密,公交车辆行驶缓慢,公交站台设置不合理,容易引发交通拥堵。人行天桥、地下通道严重不足,人行过街与车流交通矛盾很大,人车混行、人车抢道等现象屡禁不止,大
大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二是管理手段落后,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低下。目前公交车辆普遍存在车况较差,营运速度低,准点率不高,高峰时期拥挤严重,公交人员服务意识不够、服务态度不好、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公交的安全性、实效性、舒适性得不到体现,因此人们转而采用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私人交通。
三是机动车迅猛增加与主干道路通行能力相对不足的差距日趋扩大。截至2010年9月底,全市车辆保有量超过253.7万辆,其中,汽车逾111万辆,私家车逾71万辆;重庆市机动车2010年增长速度位居全国首位。同时人们的出行率也不断提高,车流、人流、物流显著增加,形成强劲的交通需求,而我市还未具备完全满足这些交谈需求的能力和条件。
三、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议
针对重庆市交通拥堵情况,结合全市公共交通现状,我们认为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切实提高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和服务质量是今后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首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科学规划城市交通结构,改建完善道路交通设施。调整改造目前的道路结构,尽可能地利用现有道路条件拓展道路通行容量以缓解道路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对车流进行分流缩短通行时间;加大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及维护,确保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善、可靠。
二是强力优化交通秩序,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在通行时间上划定高峰时段,限制外埠车辆、货运车辆进入重点拥堵路段;严查严管不按规定路线行驶、强超抢会、随意停车、调头等违法行为,确保通行秩序的规范、通畅。增加专业交通管理人员,在主干道、十字路口等交通节点由交巡警指导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劝阻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三是适当限制私车数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议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道路使用管理上落实百姓优先、公交优先的原则。保证公交线网布局合理,路段停靠衔接、换乘方便;同时增加车辆,增加线路,提升服务水平,鼓励市民和公务员乘坐公交车辆,减少私家车出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第二篇: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缓解城市拥堵
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缓解城市拥堵
“优先发展公交”已经成为共识,南充市公共交通不仅要实现“公交优先”更要达到“公交优秀”的目标。在此,对南充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提出如下建设实施方案。
(一)推进公交立法,为南充市公交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建议南充市公交建立相关的公交法,通过立法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的相关政策,明确公共交通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先行和主导地位,为南充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二)规范公交财政补贴机制。
逐步建立和规范公交财政补贴机制,确保公交发展的建设资金。解决资金问题,应将公交投资纳入财政体制,在政府主导投资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公交行业具有公益事业的性质。在鼓励公交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应继续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财政部门要在“优先发展”上给予倾斜,对公交企业有关税费,按税收管理办法申报。
合理界定和计算政策性亏损,对公共交通企业为政府事业承担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免费乘车、学生卡五折等)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所增加的支出,定期给予补偿和补贴。
(三)完善公交规划体系。
确保公交优先发展的科学实施,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在已有的公交规划的基础上,各从个层次编制公交规划,建议从公交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开始,公交线网和站点规划,到公交枢纽到站、首末站规划等,再最终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完整的公交规划体系,为南充市公交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实现南充市建设公交都市,使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成为所有人值得信赖的出行选择的交通发展总体目标,2011年制定形成建设公交都市的系统框架;2013年前全面改善公交服务水平,缓解城市城市交通拥堵和乘车拥挤状况,公交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20%以上;2015年,基本形成以“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交通出行的主导方式,公交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26%以上。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
(四)加大公交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公交设施供给水平。结合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在部分公交客流量较大且有条件的主干道进行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配置,保障公交时间优先。基本实现到2013年新增公交专用车道30公里以上,2015年新增公交专用车道50公里,实现对中心城区重要客流走廊、南北纵向公交走廊的全面覆盖。至2020年底全市公交专用车道规模达到100公里以上,实现中心城区和核心区公交车平均行程车速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其它区域维持在30公里/小时以上的公交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新能源城市公共交通车辆比例达到5%以上,公共交通平均能耗下降10%以上。
进一步加大公交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公交停车场、保养场、公交枢纽站、公交首末站、公交停靠站等的建设,将公共交通场站和配套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已投入使用的公共交通场站设施,不得随意改变用途,要综合考虑各种交通方式、换乘枢纽配置以及对外交通的衔接,并保证道路优先通行权;严禁将同一线路经营权重复授予不同经营者;要对综合换乘枢纽场站建设以及车辆和设施装备的配置、更新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加快公交车辆的更新,提升车辆的档次,大力发展大容量、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环保型公共汽车,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
加快公交配套设施建设步伐,扩大停车场面积,逐步完善始发和终点站的水、电、暖、安全等设施。今后,凡属新建和改造路段应与公交停车港湾建设同步建成,新建居住小区、开发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实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
(五)提高公交信息化和科技化,改善公交服务水平,保障安全高效营运秩序。
提高公交的信息化和科技化,包括对公交车辆优化GPS卫星定位系统,市区主要路段设置导乘电子站牌,完善公交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依托科技手段切实提高公交运行、调度和管理水平。可以将公交信息实时提供给乘客,进一步提高公交出行的吸引力和服务质量。营造更安全的营运环境,责任事故率下降1个百分点,责任事故年死亡率控制在4.5人/万标台。同时,(六)重视公共交通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创建公交都市。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城市交通的理念,从根本上讲它是城市发展的理念,成功与否取决于城市的空间形态、路网结构和资源配置。同时,“公交优先 ”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城市布局的优化将产生积极能动影响。
第三篇:关于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几点建议
关于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区的版图在迅速扩张,道路也越修越多,然而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却越来越频繁,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和节假日期间,拥堵现象更为严重。公交优先发展的理念虽然一直在实施,但解决交通拥堵却并不能令老百姓满意。目前,我市公交线路重复较多,线路站点多,经过广场路、八一路南段、五一路、解放北路形成的环线的公交车线路占相当大比重,速度慢、站点多;而区间车太少,快速公交还是空白,给市中心的交通带来很大压力。三中路口、广雅路口、河南桥头、飞鹅路、红光立交桥与城站路交汇处、雅儒路与潭中中路路口交汇处等繁忙路段拥堵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建议:
一、设立适当的快速公交线路(一些免费的公交IC卡,如老年卡能适用),减少停车站点,让车辆和人流得到更好的分配,缓解上下班期间的交通压力。
二、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对于窗口部门实行朝九晚五的工作制,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的其他部门尽量错开上下班时间。
三、对现有的道路、红绿灯、斑马线、地下通道等交通设施进行一次全面调查研究,并进行科学论证,对设置不合理的一律纠正,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四、科学规划,缓解拥堵。旧城(危旧房)改造、城区乃至城乡规划,做到:1.打破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由市委市政府组织规划、国土、交通、建设、环保、交警、消防等相关部门共同深入调查研究,多方面权衡论证,制定更加科学的规划建设方案;2.建立规划听证、公示制度,广泛吸纳各阶层、各行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3.强化城市规划、建设问责制。规划不能朝令夕改,对确实需要更改的一定要通过听证、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意见、建议,经过专家科学论证才能实施,对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坚决执行问责。
第四篇:关于缓解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提案
关于缓解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302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缓解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办理 提 案 人:九三学社中央 主 题 词:城市,交通,管理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诺贝尔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曾做过一个测算,全球每年因交通拥堵造成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全球GDP的2.5%。交通拥堵已成为严重磨损社会运行效率的“顽症”,给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交通拥堵的定义是:车辆在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外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250m,或车辆在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三次绿灯显示未通过路口的状态,定义为拥堵路口;拥堵路段则定义为车辆在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lkm的状态。交通拥堵是目前世界各国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大城市关注的焦点。
一、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1.交通供需间的矛盾
交通需求增长速度大于交通供给增长速度而产生的交通供需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城市交通需求增长主要表现在人们的出行频率增高、距离延伸、范围扩大、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等方面,交通供给增长表现在新增轨道交通、新(扩)建城市道路桥梁、地面公交扩容等。由于道路增长速度远低于人们的交通需求,且城市道路的可建设面积一般约为城区总面积的20%—25%左右,任何一个城市可供修建的道路面积都是有极限的,因此在这种供需不平衡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交通拥堵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2.城区建设规划方面的问题
我国大城市城区开发强度过高、规划不当,导致与路网容量不匹配的交通需求。一定区域内的交通需求量是由单位面积土地开发强度(容积率)决定的,土地开发强度越大,单位面积产生的交通需求也就越大,交通需求过大最终会导致周边路网无法承载而产生交通拥堵。例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过多的大型商场、写字楼、宾馆饭店等高层建筑,很容易导致城市中心和主干道成为最大的交通发生源和交通吸引源,从而造成交通拥堵。
3.城市交通管理方面的问题
城市交通建设与交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规划建设不好,或建好之后管理不好,都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我国大城市传统上较重视主干道的建设,但对小路、辅路重视不够。比如主干道路很宽,但辅道低密度、小路太少,交通组织和交通分流不科学。如许多小区、楼房四周一般仅有一面邻道;一些小区明明有三、四个出入通道可供车辆出入却仅开放一个通道;道路网中存在大量的断头路等等。有关部门公共行政管理能力偏弱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拥堵程度,比如,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城市路口间距设置不科学,路旁停车场,禁左禁右、红绿灯规划设计不科学,交通设施的配置不足等等。
二、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建议
1.增加城市道路的特别供给
增加城市道路供给并非单纯地多修路,而是要完善城市交通建设的总体规划,完善路网建设,提高交通组织和交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即为“特别供给”。建议:系统、有计划地对城市中心区楼房和道路实施一揽子“加密计划”,增加小路和辅助道路的开发密度,打通城市的毛细血管;通过地方立法,要求所有的小区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必须开放所有进出车辆通道;科学设置禁左禁右以及单向行驶。
2.限制车辆的使用量
一是私车方面。道路等公共设施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路权是全体市民的路权,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讲,市民完全有权拥有小汽车,但对于紧缺的公共资源—市区道路,向占用者收取一定费用是合理的。建议借鉴发达国家城市交通需求管理解决交通堵塞的做法,即限制小汽车的使用量而非拥有量,划定一定区域收取交通拥堵费。比如,运用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RP),在城市主轴、交通动脉、快速路上设置ERP自动扣费而无需停车或减速,并通过不同的收费标准来引导车辆流量。但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实行拥堵收费必须同时具有以下三项重要前提:一为现代自动化信息系统的运用,二为公共交通的价廉、高效、便捷,三为整个实施操作过程中的开放、公开、透明,以取得大多数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二是公务车方面。建议按建设现代服务政府、廉政政府的要求,尽快公布各大城市公务车数量、公务车使用情况(如里程数、油耗开支、保养费用等)信息,紧密结合公务车改革,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制定公务车使用等奖惩机制,挖掘压缩公务车数量潜力,大幅度降低公务车的使用频率。
3.重新思考公共交通
一是树立公共交通适用于所有人的出行方式的观念,彻底扭转公共交通只适合低收入人群的狭隘观念。以此理念发展公共交通。建议大力实现公共交通舒适、高效的出行;发展多元化的公共交通,形成由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公共汽车等多种公交方式组成的立体公交系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目的、不同层次的多样化出行需求。二是实施“大公交优先”,而不是“公共汽车优先”。确保各种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的优先。建议大力发展最具效率的地铁交通,发挥其在公共交通中的核心作用,有计划地增加城市中心区的地铁密度,完善地铁中心枢纽和配套服务功能,结合产业布局和人口流向原则使地铁在城区内四通八达;坚持实行低廉票价,大力吸引市民乘坐,减少地面交通数量和流量。三是控制城市人口容量。不是简单的限制户籍进入,而是要通过先进的城市规划、建设,达到人口与交通相匹配的目的。建议:抓紧修建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之间便捷的轨道交通连接,使人口疏散到卫星城中去,避免城市建设“摊大饼”形成交通拥堵;合理规划产业区域与居住区域,避免产生上下班高峰。
4.大力提高公共交通的管理水平
一是转变观念。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应当算大帐,善于运用经济杠杆从正反两方面鼓励公共交通和抑制私家车上路,建立低廉、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增强公共交通对市民的吸引力。二是努力缩小乘客候车时间。在科学测定乘客候车时间,测定各站点同路车辆10钟以上的时间间隔及其发生的频率,而不是用平均数说明问题,改善市民对“乘车难”感知,减小市民对出租车、私家车的使用冲动。三是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设计。科学规划各路公交运行线路、线路长短、换乘情况、车辆投放数量及其覆盖人口。四是做好换乘设计、站点规划和乘车付费手段管理。建议:以最大限度方便市民、节约资源为原则,全面推进刷卡换乘,做好公交线路与未来的地铁、高铁线路和站点的接口规划与设计,包括地铁、公交间的刷卡换乘等。五是科学设计公交站台。有条件的路段可以适当延伸站台的长度,减少同时停靠多辆公交车时后来车等候时间。六是进一步优化运行时间。公交车的运行时间应适当有所延长,公交车收车太早,不利于广大市民出行。
5.规范占道停车
这里指的占道行为是指经过了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的占道且有专人执行收取停车费。当前,在一律取消占道停放不现实的情况下,建议取消容易造成长时间拥堵路段上的占道停车,同时在设计上进行改进,以利交通顺畅。例如在街道的出口方向及其附近,右侧不允许停放车辆。
6.政府率先垂范
治理交通拥堵,不仅需要先进的交通规划设计理念、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同时更需要的是政府与市民的良性互动。我国国情决定互动的主动权在政府一方,建议政府率先垂范,切实采取各种手段,以表现出政府的最大诚意。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五篇:关于市区公共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关于市区公共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随着海宁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出行车辆不断增加,市区交通拥堵状况总体已经较为严重。总体上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1、地点固定性。这些固定的交通拥堵地段包括,工人路人民路商业集中区,市区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
2、时间规律性。市区交通拥堵主要集中在上下班高峰,以及周末、国定假日期间。
市区交通拥堵主要原因:
1、机动车数量增长过快,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多,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大。
2、道路建设无法满足交通需求。(1)工人路,人民路,建设路等道路过窄影响道路通行效率。(2)停车场建设滞后,市中心商业集中地段停车为过少,在道路边划的临时停车位又影响到道路车流通行。市中心老城区尚有许多居民,由于老城区建造早没有规划停车场及车库,一到晚上开放式老区道路停满私家车。(3)在人流量很大的工人路,人民路上人行道过窄,且停满自行车、电动车等,使大量行人来往于机动车道上,影响交通秩序。
3、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交通公德意识薄弱。乱停车,乱掉头,行人、自行车、电动车肆意穿行。
4、市区交通警力不足,市区交通秩序主要依赖红绿灯和民警,市区交通警力不足使拥堵地段疏通效率下降,交通事故不能及时得到处理。
5、市区公交有待提升。
市区拥堵的建议:
1、加快停车场建设,以缓解市区停车位与机动车数量之间的巨大差距。
2、是否可以将停车场建在商业集中区外围,如建设路与林荫大道路口等地方,以缓解进入商业集中区私家车数量。
3、在市区停车场外围设立停车场情况电子显示屏,使需停车的车主清楚的了解市区停车场状况,合理选择停车,缓解市区拥堵。
4、是否可以加强与社会公益团体合作,通过义工,社区服刑人员等人力以缓解市区交通警力不足的现状。
5、提高交通事故的处理效率,对小事故双方车主自行协商的办法,提高市区交通事故处理效率,保障市区交通通行。
6、在公交站牌实现公交车辆来去电子显示,将GPS定位等高科技融入市区交通,提高公交效率。
7、强化交通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宣传教育,提高人们文明出行素养。
8、通过电台,告示牌的形式时时播报市区交通拥堵情况,让车主有选择的避开市区拥堵地段,缓解拥堵地段交通压力。
9、鼓励中小学生搭乘公交,给与适当优惠,缓解上学放学时校园周边交通压力。
10、对市区乱停车加强处罚力度,适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