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下择校问题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03:1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下择校问题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下择校问题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下择校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下择校问题的调查报告

凤翔县糜杆桥中学理化生教研组王西军

摘要: “择校”是当今教育界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一个热门话题。义务教育择校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择校问题,走访有关学校领导、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总结分析出了中小学生择校的原因,不同的人群对择校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过度的择校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利弊。最后,寻求一些切实可行方法,努力让教育事业朝着正常的、更好的轨道前进。本课题的研究,对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遏制择校行为、切实保障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提供了参考意见。关键词:择校、教育公平、中小学、调查

一、前言

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择校现象应运而生,随之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其中,中小学阶段激烈的“择校问题”是当前社会反响最强烈的教育问题。由于我国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优质教育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上相关政策的缺失或者执行不力,中小学择校现象严重,已经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二、中小学生“择校”问题现状分析

有人说择校是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它不仅打破了教育经费长期窘迫的困境,而且开启了多渠道筹资办教育的先河,使全社会都能为发展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应当承认,择校确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其次,学生和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高质量的教育,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另外,有利于校际间的竞争和提升教育质量,同时激发了社会力量办学的热情。,然而中小学生“择校”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基本特点

择校地域相对集中,流向比较单一。数据统计过程中发现,择校现象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县城,择校目标主要是少数办学条件较好、家长认为教育质量较高的初中和小学,尤其是毕业生升入重点高中比例较高的初中,也包括能够对口升入这类初中的小学。择校的流向则主要表现为农村学校学生向县城学校流动,薄弱学校学生向优质学校流动。

(二)导致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择校问题的持续存在使校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在牺牲一般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因为得到政府的特殊照顾而得到较好的发展,更多的一般学校由于长期得不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而沦为薄弱学校。尤其是择校现象出现以后,这种情况越来越突出。结果是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供不应求,甚至人满为患,而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则越办越艰难,生源不足,甚至人去楼空,从而导致现有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增加了学校的负担。

择校现象的出现给学校增加了不少收入,提供了发展的条件,但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当前各重点中小学普遍存在严重“超载运行”的现象。有的学校盲目招收择校生,师资严重短缺,教师负担显著加重,校舍异常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

(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由于学校班额严重超载,不少教室人满为患,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择校,许多学生跨学区上学,路途遥远,每天必须旱出晚归,结果造成学生睡眠和体息严重不足。同时,择校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现实中金钱、权力、关系的重要性,这对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五)容易滋生教育腐败。

不少家长为使自己的子女进入优质学校而挖空心思,有权有势有钱的家长通过各种手段搞幕后交易择校。一些学校对巨额择校费的暗箱操作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初中收费高达两三万元之巨,有的小学择校费也近万元。收费的名目繁多,有的称“教育成本费”,有的称“建校费”、“赞助费”等等。

三、中小学生存在“择校”问题的原因

(一)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育经费不足,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即使是在同一地域内,由于历史、制度的原因,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不平衡性也很大,进一步导致本应在义务教育阶段体现的教育公平性出现不公平。

(二)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划分导致的择校。

虽然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应在义务教育阶段分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发展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实行重点学校制度。至今这种现象并未得到妥善的解决,在家长心目中,依然存在着重点校与非重点校。

(三)家长对子女期望值的升高是择校出现的主观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家长不仅把孩子

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更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理想的延缓和实现。很多家长甚至很早就为孩子设定了十分具体、理想的成长模式:名幼儿园+重点小学+省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二白领阶层,这也是导致“择校问题”的原因之一。

四、中小学生存在“择校”问题的思考

择校现象是世界范围义务教育领域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教育现象,它有着深层的经济、社会原因。但是,中西方社会择校的社会基础、择校出发点、择校推动力却是不同的。西方社会(如美、英、日、澳、俄等国为代表)的择校现象是一种由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制度化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已普及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了提高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内纷纷以市场导向(家长选择)代替国家强制,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打破原有的就近入学制度,把入学权、选择权还给家长,推行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多种途径的教育择校制度,而且通过多种形式的政府资助予以保障。

在我国,择校尚处于自发状态。目前我们所说的“择校”,一般是指家长自愿放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就近到政府指定的公立学校入学的机会,自发地通过各种办法到其认为教育质量相对较高的其他公立学校就读的教育现象。这种现象,体现了家长的选择愿望,但与政府的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作了规定)是相违背的。我国的这种择校现象,总体上说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当前我国已经摆脱了教育资源极端贫乏的状况,适龄儿童都有了当地政府提供的基本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但未达到公办优质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阶段;同时,相对来说公办教育资源优势依然强劲,民办教育等其他类型教育资源尚未达到强势和优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择校愿望虽已产生且日益强烈,但这种愿望既受到政府政策的限制,又受到到教育资源的限制,择校空间很小。因此,很容易导致择校竞争的激烈状况,甚至带来不规范择校行为,导致择校过程无序状态的产生。

由此可见,我国的择校现象,并不能以合理或不合理的观点予以简单定论。

首先,它并不违反法律,是法律所规定的适龄儿童受教育权、教育选择权的反映。家长有为子女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力和责任,学生有为自己的兴趣、特点和需要等选择更适合或更高质量教育的权力和自由,政府有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并允许家长和学生选择的责任。这种选择权,在法理上也体现了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择校现象的动因比较复杂。如果对当前的择校原因作一梳理,我们会发现,择校动因中主观和客观因素并存,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迁移带来客观的择校要求;二是学生家庭情况发生变化,如居住、监护原因,需要选择非地段学校就读;三是因学生个体差异(如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及其他需要),产生多样化、个性化的求学需求,希望选择更加适合的学校;四是为了追求其认为更高的教育质量,满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五是盲目跟风择校现象。

再次,择校过程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效应并存。其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主要是体现了学生权利和政府责任的关系,满足了不同类型的合理需求,对教育公平是一个更好的促进。但其过程的不规范和无序现象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确实存在:一是部分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强校更强、弱校更弱;二是加剧了教育资源利用的不平衡,部分学校超负荷运转、部分学校资源闲置;三是引发权权交易、权钱交易、乱收费等不良现象,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损坏了教育的声誉。

由此可见,择校的要求合理合法,不能全盘否定;对择校问题的处理,既要保护合理诉求,又要重视过程控制,避免负面效应的产生。我们的观点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环境下,要承认家长的择校诉求都是正当的,但对择校现象应进行适当疏导,并把择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规模之内,调控择校过程,规范择校秩序。

五、中小学生“择校”问题的解决对策

根据以上情况及其分析,我们认为,在目前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在择校问题的处理对策上不能采取简单的“一刀切”办法,既不能通过行政命令完全禁止择校行为,也不能对择校行为和择校过程放任自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解决好择校问题,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应该采取疏与堵相结合、行政手段与政策调控相结合的办法。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日益提高的就学需求。

1、按照普遍、公平原则,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尤其要加大对城乡薄弱学校和一般学校的经费投入,使更多的中小学得以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缩小学校之间基本教学条件的差异。

2、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开展示范学校对口帮扶薄弱学校的活动,通过扩大规模、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等手段,使优质教育资源的服务范围得以扩大,使更多的适龄儿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3、采取更加积极的师资流动政策。教育行政部门在进行师资配置时,要注重向薄弱学校倾斜,如,派入有较高理论水平、较强管理能力的校长,调进综合素质较高、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要加快试行校长、教师在同一区域内定期轮岗制度,同时保证同一区域内各校之间教师实际收入水平的均衡。

4、促进特色中小学校建设。根据学校之间实际办学条件存在差异、各有优势和弱点,以及学生自身特点和需求特点不同的客观情况,应当鼓励中小学在保证达到基本教育教学标准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特色教育、特色办学,使学生能够有可能在不同特点的学校之间进行合理、合适的选择,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就学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5、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提高民办教育办学质量。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教育,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扶持民办中小学健康发展,培育和提高民办学校教育质量。当前,要依法建立和落实政府对民办义务教育的资助制度,加强对民办

教育的管理和规范,促进其提高教育质量,鼓励其办出特色,扩大部分家长对子女就读学校的选择面,逐步形成“要择校,找民校”的氛围,缓解公办学校择校空间不足的矛盾。

(二)继续加强政策调控,遏制择校热的蔓延。

1、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严格执行小学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小学升初中基本校校对口、相对就近入学的制度,科学合理地划分公办小学、初中的服务区范围,努力扩大优质中小学的服务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推行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减少升学竞争和择校竞争。要完善重点高中的招生考试办法,逐年扩大重点中学的保送生比例,或者可以把重点高中的招生名额全部切块到初中学校,淡化学校之间的竞争。

2、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完善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又有利于学生升学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体系,鼓励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家长准确了解不同学校的办学特点,理性地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改变盲目迷信所谓“好学校”的心理,使他们根据家庭情况、子女特点等,对子女就读学校进行理性选择。

3、发挥杠杆调节作用。继续实行对择校生日后保送重点高中的权利进行适当限制的政策,使其为自身的择校行为付出一定的机会成本。继续对择校生收取适当择校费,甚至可以与物价部门联手,提高择校费额度,使其为自身的择校行为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以抑止部分择校需求。

4、把握不同择校行为的政策界线。在制订择校处理政策的过程中,要合理区分几种关系,处理好政策的度。一是正常择校与过度择校的关系。对正常的择校要求,在政策上应尽量予以满足;对过度的择校要求,在政策上应给予严格的限制。二是借读与择校的关系。不能把学生因客观原因在不同区域的借读要求,混同为在同一区域的择校要求。对借读要求,应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调配予以满足;对择校要求,则应根据其性质给予满足或限制的区别对待。对以转学之名、行择校之实的情况,有关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也要予以关注和鉴别。

(三)控制择校过程,规范择校秩序。

1、规范招生录取程序。采取公平合理的录取办法,杜绝择校招生录取过程中的不正当和不公平现象,才能使每一位需要择校的学生获得均等的择校机会。建议采取以下办法:对于择出学生少、择入学生多的公办学校,要每年按照招生规模,合理确定一定择校名额,并张榜向社会公示,允许其它服务区有择入意向的学生自由报名,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采取公开方式(如电脑派位),进行随机录取,落选的学生则仍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服务区学校就读。对于择出学生多、择入学生少或者择入、择出基本平衡的公办学校,可以让有择入意向的其他服务区学生自由择入,不加干涉。

2、严格控制班额。在优先满足服务区新生入学的前提下,允许有关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划出适当的比例用于满足择校需求。要依法将招生班额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得随意突破招生计划、扩大招生名额。只有在规定班额内学额许可的情况下,学校才可以接收择校生,已达到规定班额的,不得招收择校生。教育行政部门可通过行政措施或经费分配政策对此予以调控。

3、规范择校费收取行为。适当收取择校费是必要的,这是择校学生的家长为择校应该付出的经济代价,也有利于抑制一些不必要或者不强烈的择校需求,但收取择校费的行为必须规范。收取择校费的项目和额度必须经费相关部门核准,其额度应高低适度,必要时可通过公开听证后由相关部门确定。录取择校生的学校应严格执行政策范围内允许收取的的择校费标准,不得擅自提高标准或增加其他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加强对择校过程中乱收费行为的治理力度,强化社会监督。

(四)改革中考制度也是遏制“择校”问题的有效方法。

把重点高中的名额大部分下放到所有初中,使学生在任何一个普通的初中上学都有可能上重点高中。

参考文献:

(1)陈鸿,严燕飞.《试论择校与教育公平》[ 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第23卷第1期

(2)钟琳.《对“择校”现象的理性思考》[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2期

(3)《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合理性的思考》[ J].孟令熙,教育探索,2003年第9期

第二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的“择校”问题

当代教育热点问题透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的“择校”问题

义务教育

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一、什么是择校?

(一)择校的定义

家长为了让子女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主动放弃学区划分的学校而去选择他们认为适合于自己孩子的学校就读。是受教育者选择教育场所的一种行为。

(二)择校的种类:

1、体制内:公办学校系统内部

体制外:公办学校与私立、民办学校之间

2、区域内:本县市区范围内

跨区域:不同地区之间

3、常规学校

非常规教育机构:课外辅导班、家教

目前择校主要是在大中城市的公办学校之间进行,由广大家长自发兴起,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和手段以竞争优质教育资源。

二、择校的形成与发展?

(一)两项政策:

1、免试、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1986《义务教育法》)要逐步实行初中不进行招生考试,只进行小学毕业考试。(1983《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

2、就近入学

1993年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2006年《义务教育法》)

重点学校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

着重办好城市小学、工矿区小学、乡村完全小学和中心小学。确定全国194所重点中学。(1953年)

《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些中学和师范的意见》确定全国194所重点中学。(1953年)改革开放:

《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全国重点中小学形成“小金字塔”结构,并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来源等方面向重点学校优先倾斜。(1978年)

(二)择校的发展过程

1、中小学实行统一招生考试,学生凭考试成绩进入重点学校,学校择优录取。产生了最早的“条子生”。2、80年代末,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为孩子谋求择校,1987年在北京市五中接收了第一个“票子生”。3、90年代末“择校风”掀起。1993年取消小升初考试后,在校际差距巨大的情况下,家长对就近入学不买账。学校以“捐资助学费”“赞助费”等名义收择校费,招收“择校生”。

“电脑派位”

1991年,为解决学生入学公平录取的问题,广州借鉴香港小学生的升学办法,首创了法。将一个区域里的初中招生名额平均分配,小学生升入哪所中学是随机派往的。

(优质中学基本不参加派位。)

电脑派位没起到应有作用,小升初择校愈演愈烈。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连续下达“禁择令”,规范治理择校高收费、乱收费问题。

三、如何认识择校现象?

(一)择校问题的现状:

1、继续普遍化、规模化、公开化

家长为子女选择理想学校的意向非常坚决,择校费成为家庭教育消费的一项主要内容,且数字不断攀升。

同时,重点学校明确表态向全市招生择优录取,拒绝电脑派位,公开举办入学考试。本部与分校之间;本部与分校内部的择校费都有明显差别。

2、择校费等级差距递增且数额一路攀升

学校划分两条分数线:一条是公费线,不收择校费;一条是自费线,分数低于公费线5-20分不等,缴纳择校费。

学校重量级别:市重点、区重点、其他示范校、普通学校。

择校费酌情收取:根据学生本人入学考试成绩、排名;根据学生家长的社会资源。

3、各学校入学门槛形态多样

采用量表进行认知测验、社会适应能力测验、心理测验、智力测验。

考家长:了解家庭经济情况、家长教育观,以此判断家庭能否顺利缴纳孩子上学期间的各种费用、家长对学校的管理能否接受服从,避免今后出现纠纷。

入学考试多笔试和面试相结合,考数学、英语,部分学校加试语文,考试难度大。

家长心理:

1、孩子置身于优质学校方可成才,方可升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

2、优质学校有优越的学习条件、名师指点、“比学赶帮”的良好校风校貌。

3、优质学校良好的生源结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二)优质学校衡量标准

优良的硬件条件:教学设备、学校环境、校园设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良的校园文化; 升学率、中考成绩、竞赛成绩。

(三)择校途径

以分择校、以各种竞赛成绩、特长等级证书、课外辅导班成绩择校。

以权择校、领导干部利用权力向学校施压,从而为子女或其他关系人择校。以钱择校

用金钱财力开路,通过缴纳择校费、购买学区房、找关系落户。

(四)择校产生的原因

1、优质和特色教育供给的有限

穷国办大教育,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特色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基础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

2、校际差距是择校最直接的原因

(1)重点学校制度客观上拉大了校际差距。重点学校制度在特殊时期起到了相应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导致学校之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政府近年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但是重点学校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依旧能够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优秀学生。(3)学校间努力程度不同、努力成效不同,在主观上加大了校际差距。

即便配有相同的图书馆、教室和场地,也不等于学校的教育质量就会相同。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在管理水平、师资、生源、教师待遇、社会影响上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进一步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异。

3、升学竞争和就业压力致使被动择校

当前社会用人制度和就业体制还存在片面强调高学历的现象,加之传统的考试至上,分数至上的观念影响,为赢得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减轻沉重的就业压力,人们不得不从择校坐起,以便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4、盲从心理和攀比心态刺激主动择校

家庭具备了一定教育消费能力,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好学,进了较好的学校还想上更好的学校。此外,由于学校办学仍旧处于相对封闭的体系中,没有向社会,家长提供开放的全面的信息,不利于家长的理性选择,使相当一部分家长的择校为表现出较大盲目性,择校之风越刮越烈。

小结:

择校是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

择校本身没有违背教育公平。但是择校收费这种手段需要再斟酌。择校是市场经济下家长追求高质量教育的结果。择校是学校优质教育不均衡的产物。治理择校不应以消除择校为目标

四、如何破解择校难题?

建议与对策——以均衡化解择校

1、加大对基础教育资源的投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2、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缩小校际差距。以扶持、联合、兼并等多种形式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建立校长、教师定期流动机制。

3、发展特色教育,促进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校。

4、积极探索教育券制度。

5、建立金钱和分数两种手段规范运作的择校机制。

破解择校难题的成功案例 杭州—名校集团化的探索

(一)名校集团化发展过程:

1999年,杭州求是小学为了满足周边地区老百姓接收优质教育的需求,试行“连锁办学”,开启全国最早的义务教育公办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探索。

2002年,成立求是教育集团——浙江省首个公办基础教育集团。2003年,义务教育阶段有4个教育集团,15所中小实行连锁办学。

2004年,市委市政府确立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后又以“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的形式向农村推进。

(二)名校集团化战略:

以名校为龙头,以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以名校输出品牌、师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等为手段,带动新校、弱校、民校、农校共同发展,迅速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满足人民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需求的战略举措。

(三)名校集团化的几种办学模式:

1、名校+新校

由政府投资的新建学校,原则上只建新学校,不取新校名,不挂新校牌,由名校来管理,实现政府教育投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2、名校+民校:

名校、民校联手,集聚民间资本,促进办学体制改革。

3、名校+名企:

通过品牌、管理、资金、专业技术人员、实习培训资源、行业发展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实现名校与名企共赢。

4、名校+农校

通过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城乡中小学结对互助活动,促进农村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5、名校+弱校

通过名校对弱校的重组或引领,提升弱校的办学质量。

6、中外办学模式:

吸取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名校集团化办学使得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快速扩张,缓解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使更多人能够就近接受更好的教育,推动了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公平化。

名校集团化办学,发挥了名校的辐射与孵化作用。加快了优质教育资源增殖的速度,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速度,缩短了学校上等级的周期,缩短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周期。

第三篇:中小学生“择校”问题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择校”问题调查报告

一、引言

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择校现象应运而生,随之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其中,中小学阶段激烈的“择校问题”是当前社会反响最强烈的教育问题。由于我国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优质教育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上相关政策的缺失或者执行不力,中小学择校现象严重,已经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国家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公布的数据显示,各地通过缴纳赞助费、择校费进入高中的学生比例几乎超过了10%,通过缴纳赞助费、择校费进入城市重点高中的比例达到25.2%。

二、中小学生“择校”问题现状分析

有人说择校是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它不仅打破了教育经费长期窘迫的困境,而且开启了多渠道筹资办教育的先河,使全社会都能为发展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应当承认,择校确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其次,学生和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高质量的教育,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另外,有利于校际间的竞争和提升教育质量,同时激发了社会力量办学的热情。,然而中小学生“择校”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导致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和教育资源的浪费。择校问题的持续存在使校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在牺牲一般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因为得到政府的特殊照顾而得到较好的发展,更多的一般学校由于长期得不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而沦为薄弱学校。尤其是择校现象出现以后,这种情况越来越突出。结果是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供不应求,甚至人满为患,而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则越办越艰难,生源不足,甚至人去楼空,从而导致现有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引发教育不公平。

不可否认,择校收费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广大工薪阶层家长的负担。就目前择校收费的实际情况来看,已超出了大多数城镇居民收入所能承受的范围,同时势必造成由经济收入的不均衡而导致受教育权的不平等,严重地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三)增加了学校的负担。

择校现象的出现给学校增加了不少收入,提供了发展的条件,但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当前各重点中小学普遍存在严重“超载运行”的现象。有的学校盲目招收择校生,师资严重短缺,教师负担显著加重,校舍异常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

(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由于学校班额严重超载,不少教室人满为患,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择校,许多学生跨学区上学,路途遥远,每天必须旱出晚归,结果造成学生睡眠和体息严重不足。同时,择校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现实中金钱、权力、关系的重要性,这对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五)容易滋生教育腐败。

不少家长为使自己的子女进入优质学校而挖空心思,有权有势有钱的家长通过各种手段搞幕后交易择校。一些学校对巨额择校费的暗箱操作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初中收费高达两三万元之巨,有的小学择校费也近万元。收费的名目繁多,有的称“教育成本费”,有的称“建校费”、“赞助费”等等。

三、中小学生存在“择校”问题的原因

(一)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育经费不足,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即使是在同一地域内,由于历史、制度的原因,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不平衡性也很大,进一步导致本应在义务教育阶段体现的教育公平性出现不公平。(二)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划分导致的择校。

虽然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应在义务教育阶段分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发展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实行重点学校制度。至今这种现象并未得到妥善的解决,在家长心目中,依然存在着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三)家长对子女期望值的升高是择校出现的主观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家长不仅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更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理想的延缓和实现。很多家长甚至很早就为孩子设定了十分具体、理想的成长模式:名幼儿园+重点小学+省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二白领阶层,这也是导致“择校问题”的原因之一。

四、中小学生“择校”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增加教育投入,规范择校行为

政府应当保证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经费,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人力,增加教育投入。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规范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要求学校依法办学。对择校问题要有堵有疏,管理部门应对择校问题作出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和有约束力的规定,以使择校的混乱状态进入可控制的有序的规范状态。

(二)加大调控力度,实行综合治理

政府要加大调控力度,制定出科学而又可操作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取代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教育制度,引导学校切实地推行素质教育。与此同时,要弱化或不实行重点学校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政策,停止名校办民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

(三)改造薄弱学校,缩小校际差距

薄弱学校的存在是产生择校问题的直接根源。政府应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政策执行等方面给予薄弱学校适当优惠,以使这些学校尽快摆脱落后的局面。薄弱学校自身也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可以走名校兼并薄弱校或改造薄弱校之路,努力缩小与优质学校的差距。

(四)发展特色教育,扩展成才机会 改造薄弱学校缩小校际差距并不可能完全解决择校问题,从长远考虑,必须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发展特色学校,实行分流教育,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扩人教育出口,构建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贯通的立体教育体制。政府应全力办好公办学校,并促使办学形式走向多样化,积极发展民办学校,适当发展改制学校,推动特色学校的发展。

(五)改革中考制度也是遏制“择校”问题的有效方法。

把重点高中的名额大部分下放到所有初中,使学生在任何一个普通的初中上学都有可能上重点高中。

2012年9月

第四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学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学习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⒈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⒉均衡合理配置教师、图书、设备和校舍等资源。⒊教育资源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⒋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⒌规范办学,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⒍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学校标准化建设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建适合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满足教学活动和师生生活的基本需求。合理确定校舍建设标准,全面提高学校建设水平,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发展而制定的一套建设标准。

三、实施素质教育

⒈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⒉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方案为载体。

⒊坚持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四、教师校际交流

⒈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教师人事收归县管)⒉实行分片区交流。以县优质校为龙头,联合薄弱校,进行片区内教师交流。

⒊每年教师校际交流数占总数的10%左右。⒋同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的教师列为交流对象。

五、小片区管理

⒈小片区管理是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择校”问题的有效途径。

⒉县域内教育服务区划分为若干小片区,优质学校捆绑周边一般校。

⒊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管理模式。

⒋有效地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提高薄弱校的办学水平,整体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六、特殊教育

办好特殊教育是体现教育公平的标志,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⒈普通中小学必须招收能适应就学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⒉做好残疾儿童少年的摸底造册工作,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档案资料由教导处管理。

七、规范办学行为

⒈规范课程设置。按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上好课程,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学校课程表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

⒉规范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不超6小时,1—2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杜绝“有偿补课”。

⒊规范考试评价。每学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学生全科及格率70%以上,全科优秀率35%以上。

⒋规范招生行为。坚持免试就近入学,不违规提前招生,不搞选拨考试,严禁在校内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⒌规范教学用书管理。严禁向学校、学生、教师推销教辅材料和学习用品,按要求使用统一推荐的教辅材料。

八、校本教研

以校为本的教研。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课题。校本教研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进行,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教师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称为“为了教学”——改进、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中”——研究的是自己教学中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通过教学”——日常教学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实施“333”校本教研模式:即每一位教师每节课写一次教学后记,每周参加一次学科教研组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每周参加一次听课议课活动;每学期每一位教师至少开设一节校级及以上公开课,做一次教研主题发言,撰写一篇优秀教学设计或一篇有质量的教学案例分析材料;每学年每一位教师主持或参加至少一个校级及以上课题研究,每学年读一本教学专著或教育论著并撰写质量较高的读书笔记,每学年完成一篇教学论文或质量较高的经验总结。

九、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确立培训目标、内容、方式,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一种培训方式。校本培训应依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开展的实验课题等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⒈培训方式:专题培训、课题研究、观摩研讨、案例分析、导师指导、诊断反省、学术沙龙等。

⒉培训内容:师德教育、教学基本功、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理念和标准、新教材培训、教育科研能力等。

十、校本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由改革提出学校课程由“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组成。

⒈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即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

⒉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充分利用所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课程。

⒊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⒋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有四个阶段:一是评估。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二是确定目标。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三是组织与实施。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四是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

十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强调通过实践,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⒈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自然、社会、自我等方面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⒉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⒊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军训、生产劳动等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

十二、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精神文化的途径和载体,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⒈物质文化是学校的硬件,完善的校园设施为师生开展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学生在求知、求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⒉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反映。学校精神文化被称为“学校精神”,它具体表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⒊学校文化多种多样,其主要形式:一是宣传教育(形式政策、爱国主义、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等)、;二是各种文化活动(知识讲座、故事演讲、读书活动、学习、技能竞赛比赛、体育文艺等);三是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劳动体验);四是社团活动;五是社区文化活动;六是心理咨询等。

十三、大课间活动

⒈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⒉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

⒊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程表,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

十四、教育投入“三增长”

⒈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

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⒊保证教师工资和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十五、省颁课程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福建省教育厅修订出台《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

⒈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晨会、班队活动、科技活动等由地方课程中自主安排。

⒉综合课程占课时总量6—8%,地方与学校课程10%——12%。

⒊课程的设置既有分科课程,又有综合课程。学校可根据实际自主选择,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强写字教学。

⒋各门学科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十六、教育改革试点

围绕创建教育强县目标,组织实施8大类10个改革试点项目。

⒈沙县教育试点改革校:沙一中、金沙高级中学,三中、五中、城南、高砂中学,实小、城

三、实幼等。

⒉改革项目:城三小学——建立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实验小学——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十七、五免五补惠民惠农相关政策

五免 :免收学生学杂费、寄宿费、课本费、簿籍费。五补:

1.小学寄宿生生活每年补助1000元,特困寄宿生每年补助1500元。

2.独女和二女结扎户子女提供优惠政策。3.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食堂费用专项补助。4.农村周末班车运营费用专项补助。5.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定额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每生每年550元。(其中每生170元由教育局统筹安排用于学校设施设备、器材等)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A study about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balancing development

杜东东

Du-dongdong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1620)

[摘要] 本文首先对导致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之后,文章站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对国内多数论者所认同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进行了解读,认为,我们应该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地拿取—给予,即对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公平”处理(而不是绝对公平的处理)。只要拿取—给予量对于强势群体的负向激励小于给予对于弱势群体的正向激励,这种拿取—给予就应该持续进行,直到税收中同等资源量对于强势群体的负向激励与对于弱势群体的正向激励相同为止,否则整体社会的福利水平将不会达到最优。最后,作者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途径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Abstract: Firstl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asons which caused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imbalanced development.Then, the article stands in the social welfare maximization angle, debate upo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ory which is identified with many scholars, believes that we should carry on the taking-giving process in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reasonably.This is a scientific way of distributing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fairly(not absolutely fair processing).So long as the superiority groups' negative drive which depends on the taking-giving quantity in revenue is smaller than the vulnerable groups’ positive drive which also depends on the taking-giving quantity in revenue, this kind of taking-giving process should continue to be carried on until the negative drive equals the positive drive, otherwise the overall society's welfare level will not be able to achieve superiorly.Finally, the author has carried on the certain ponder to the way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社会福利最大化

Keywords: Compulsory Educationbalancing developmentsocial welfare maximization

我们知道,义务教育不仅是单个家庭的事,它还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然而,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等原因,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问题日益凸显。这严重伤害着人们的教育公平理念,侵蚀着人民的福祉与国家的发展。与此同时,很多论者也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本文站在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对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与均衡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探究,以期能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及实践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缘何产生: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的凸现

(一)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均衡

义务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主要是指,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东、中、西部义务教育发展之整体状况的差异。东部地区经济普遍较发达,基本实现了“普九”,有不少中小学,校园建筑豪华,办学条件优越,各种先进设备与设施甚至连大学都望尘莫及。与此同时,中、西部落后及边远、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政府财政困难,投入义务教育的财、人、物等比较匮乏,不少学校办学经费紧缺,教育条件缺乏保障,一些学生时时面临失学的困扰。

(二)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不均衡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的差异而言的。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较大;2001年,我国城镇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是农村小学的1.86倍,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农村小学的1.71倍,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是农村小学作者简介:杜东东(1981.12),男,上海人,教育学硕士,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的3.89倍。2001年我国国城镇初中的生均教育经费是农村初中的1.93倍,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农村初中的1.68倍,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是农村初中的3.24倍。其二,城乡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差距较大。据调查,中西部农村有38%的小学、46%的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有许多学校的实验课没有条件开设,也缺少基本的图书资料,更不要提电脑、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其三,城乡受教育机会存在严重的差距。我国大中城市与城镇已于1995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农村中至少有1/4的小学毕业生未进入初中学习。

(三)义务教育发展的校际不均衡

义务教育发展的校际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同一区域、同一城市中,学校之间的发展差异上。虽同属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学校与学校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那些实力雄厚的重点校得到政府的重点支持,享有较高的声望,具有较高的教育质量。而那些非重点学校无论是在教育质量、办学声誉上,还是在办学设施和经费数额方面,均无法与重点学校相比。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系列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倾斜上。例如,在教育经费方面,重点学校的经费由省(市、自治区)直接拨款,并且按照较高的标准改善办学条件,充实教学设备;在师资方面,选择优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到重点学校任教,增加高级教师和骨干;在招生方面,允许重点学校择优录取新生;在课程设置方面,城市重点小学在3年级起开设外语课等。与重点学校相对照,大部分城市还有20%~30%的薄弱学校。

对于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而言,无论是哪一种非均衡,区域的、城乡的抑或校际的,它最终都将不同程度地威胁着“教育机会均等理念”。这也正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产生的逻辑基础。所谓教育机会均等一般指,学习者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机会均等:第一,起点均等;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都可以进学校。第二,过程均等;即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第三,结果均等;即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结果均等不是说人人都得到同一类最高学历,而是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差别,要给学生最好的出路,这个学生适合于上大学他就上大学,那个学生适合于搞手艺就给他一技之长和相应的职业。

二、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的原因探析:一个独特的视角

(一)对一些论者观点的呈现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基尼系数拉大

2.区域间教育投入的差异

地方政府是教育投资的主体,地区间财力差异直接造成了教育资源优劣差异。东、中、西部教育投资呈递减的梯级分布,2001年东、中、西部教育经费支出额之比为1:0.41:0.26,东部地区教育支出是西部的5.4倍。

3.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

我国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整体上是分割的,教育经费向城市倾斜,农村教育投入不足。

4.有效供给不足,支出结构失衡

有效供给不足是指,尽管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教育经费总规模呈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相对数和平均数来看,我国教育投入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支出结构失衡是指,世界多数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一般呈宝塔型结构,即在分配教育经费时,优先满足初、中等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在此基础上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但我国目前在初、中等教育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将本来有限的教育经费大量投放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些年来,“在与国际接轨,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支配下,中央和省把本来就不多的教育经费投向高等教育,特别是给少数几所高校大量输血,使得我国高教投资比重偏高,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高于发达国家,造成教育投资结构错位。

5.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不完善

2003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形成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格局,然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中政府分担主体的重心仍然偏低,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中承担的财政责任明显不够,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未能对各级政府提供各项资金的基本责任作科学合理的划分。

„„„„„„„„„

(二)从高等教育需求的角度对义务教育需求状况的考察

1.高等教育需求第一阶段博弈:一般高等教育需求纳什均衡的形成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是精英式的,高等教育的收益较为可观,很多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收益可谓垂涎欲滴久已。这种社会心理一经形成便具有一定的惯性。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然而,高校毛入学率还不高(2005年达到了21%),升入大学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在传统社会心理的影响下,一般家庭可能会认为,接受高等教育仍旧是令人向往的,接受哪怕是一般的高等教育总比不接受要好。每个家庭都这样想,结果形成了高等教育需求第一阶段的纳什均衡,如表1-1:

表1-1 二人一般高等教育需求博弈

2.高等教育需求第二阶段博弈:优质高等教育需求纳什均衡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还不完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收益有着较大的差异。站在家庭的角度考虑,为了追求优质高等教育的经济或非经济收益,其很容易形成一种预期,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而不是一般高等教育成了占优策略,每个家庭都这样选择,结果形成了优质高等教育需求纳什均衡局面,如表1-2:

1-2二人优质高等教育需求博弈

3.据上可知,甲与乙对高等教育资源的追求最终形成了一种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求的纳什均衡(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局面,而且,这种均衡将层层向下传递,最终形成了人们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追求的纳什均衡,其中包括义务教育资源。因为能否追求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要对其前几乎任何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人们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追求的纳什均衡说明了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价格弹性趋于无穷小,即无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价格怎样变化,其需求量都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是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一隐蔽力量加剧着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三、正确认识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与均衡问题

(一)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我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立场

不同主体由于立场不同,会对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作出不同的判断。例如,弱势群体可能会认为,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是对自己的伤害;是对教育公平理念的亵渎;是对自己教育权利的剥夺。强势群体可能会认为,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是“及时雨”,满足了特定群体的需要。政府可能会认为,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如果过渡,将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如何认识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问题呢?我们应该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呢?这是科学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的一个基础。

我认为,我们应该站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立场。我们不应该把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一棍子打死。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都需要激励,只有这两个群体的积极性都得到调动,或者对一者的负向激励小于对另一者的正向激励时,社会福利才会不断趋向最大化。公平向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教育公平也不例外。强势群体、弱势群体都是纳税人,对一个人的给予事实上是对另一个人的拿取,会消弱被拿取者的积极性,从而给社会福利带来损失。只有当对一个人的拿取的负向激励小于对另一个人的给予的正向激励时,我们才应该生产相应的制度安排以实现这种双向激励,从而获得它们正负抵消后的剩余,从而增进社会总福利。(对一个人的给予事实上是对另一个人的拿取,这里的拿取

量等于给予量。尽管是同一个量,但其对于不同的群体却有着不同的效用,有着不同的激励。这也正是为什么科学的公平制度安排会产生效率的原因。例如,同是一块钱,它对于富人而言,负向激励很小,但它对于一个穷人而言,却有着很大的正向激励作用,这种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抵之后的剩余就是一种公平制度安排的产出。)

(二)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的危害:降低了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

当前人们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追求较缺乏弹性,即无论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都极度渴望追求到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然而,由于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在经济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他们追求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能力便不同。自然状态下,强势群体将被很强地正向激励着,而弱势群体则被负向激励着。例如有的弱势家庭由于争取不到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会想,反正上不了重点高中了,那就别上了,因为上了非重点高中很难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甚至一般高等教育资源,投资收益偏小。结果是,孩子的命运过早地(学前教育阶段)被能力之外的因素决定着。这对于整体社会福利是一种损失。

(三)我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的解读:合理地拿取—给予将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

通过查阅文献,我发现,大多数学者所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我不完全赞同这种观点。当然,我不是不赞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只是不赞同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的理解。在我看来,这是绝对平均主义在教育中的抬头,是不现实的。就算政府愿意并且有能力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办的均衡划一,但只要没有达到均衡划一的优质,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还是会在私人市场中形成。因为正如我们上边分析的,人们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有着极其缺乏弹性的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站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地拿取—给予,即对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公平”处理,因为它会产生效率,从而增进社会福利。只要拿取对于强势群体的负向激励小于给予对于弱势群体的正向激励,这种掠夺—给予就应该持续进行,直到税收中同等资源量对于强势群体的负向激励与对于弱势群体的正向激励相同为止,否则整体社会的福利水平将不会达到最优,这也是我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的理解。我们也可以用图形揭示。

四、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途径的几点思考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远非资源量的简单投入,它更是一种制度变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单靠大量投入可以实现的,因为在当前人们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需求极度缺乏弹性的情况下,就算政府把全国的义务教育办到整齐划一的水平,只要这种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优质,相对强势的群体就总会想尽办法追求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私人市场将难免出现。

正如我们上边所说,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是因为人们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需求形成了一种纳什均衡局面,而人们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需求的纳什均衡局面又是由于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需求的纳什均衡所导致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高等教育问题。认真分析导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求纳什均衡出现的原因。力争通过一种制度变迁的方式,化解这种恶性竞争。我们更应该关注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理论中的“质”,争取使高等教育在“质”与“量”两个方面协调发展。

(二)上移政府主体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中的重心,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2003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然而,不同县、不同地区之间的投入差距过大。一些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中政府主体的重心偏低,这越来越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的新《义务教育法》打破了我国自2001年实施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建立了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制)、县三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我是比较赞同这种观点的。

(三)义务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更需关注

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投入还有待于加强。然而,就算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投入与国际水平持平,这种投入就一定能够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吗?我想资源的使用效率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不仅需要重视“硬件”建设,更需要“软件”更新,更何况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因此,我们就应该比其他国家更重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问题。

参考文献:

[1] 范艳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2] 边德明等.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年11月20日

[3] 聂劲松等.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与对策[J].文史博览.2006.5[4] 朱世云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高就低”[J].湖北教育.2006.10

[5] 曾满超等.中国义务教育资源利用及配置不均衡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年第2期

[6] 翟 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7] 曼昆(美)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

[8] 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

[9] 杨龙.政府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

作者介绍:

姓名:杜东东 教育学硕士

地址: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

邮编:201620

联系电话:wxpddd333@163.com.021-67790382***

下载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下择校问题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下择校问题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校集中学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土墩子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知应会常识学习大会 2018年5月2日星期三,我校除值班人员都参加了集中学习义务教应知应习大由齐校长带领真学习均衡发料,并育均衡发展会的常识学......

    义务教育择校和城镇化进程后(本站推荐)

    学困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一、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学科原因 。数学的系统性强,学习新知识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

    关于小学生择校调查报告(本站推荐)

    关于小学生择校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民有农村涌向集镇、城市数量越来越多,学生随着大潮涌进集镇、城里。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一、农村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浅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了巩固提高我国的义务教育水平,我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含义: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义务教育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是天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年来,天津市紧紧围绕优质均衡和公平普惠这两条主线,通过提升干部教师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资料】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

    中小学生“择校”问题调查报告(共5则范文)

    中小学生“择校”问题调查报告摘要: “择校”是当今教育界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小学生“择校”问题的调查研究为我国基础教育建设提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