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度海南省工业学校招生工作总结
强化措施 客观宣传 努力开创招生工作的新局面
——海南省工业学校2011年度招生工作总结
2011年10月
2011年,在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实事求是宣传学校的办学成果,做到领导重视、全体动员、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开创我校招生工作的新局面,顺利地完成招生工作。
一、2011年招生工作基本情况
2011年春季到校报名注册共31人。今年秋季,我校计划招生1800人,实际到校新生1834人,完成了省厅下达的招生任务。新生入校报名注册后,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稳定学生,从学校文化到专业介绍,从毕业生顶岗实习到就业等,提高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对学好专业掌握技能充满信心。
我校主要与六个市县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今年秋季从联合办学的市县职业技术学校转到我校的2010级转段生共有556人,基本保证了转段生的入学率。
二、我校招生工作的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校领导对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和完成招生任务非常重视,把招生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以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的招生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招生宣传工作领导机构,细化责任,夯实任务,切实加强了对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2011年2月下旬,组织招生就业办上报春季招生计划,及早部署安排,启动春季招生 1
工作,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引导初、高中学校应、往届毕业生和社会其他方面人员选报和就读我校。5月份,学校领导身先士卒,带领招生宣传小组深入市县乡镇中学进行调研、宣传,扩大我校显著办学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暑假期间,指导招生就业办安排相关人员和老师值班,回答考生和家长的报考咨询,对后期招生宣传工作提出明确要求。8月份,学校领导直接指导做好招生录取工作,对报读我校的考生寄发录取通知书。9月份,对招生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要求做好及时上报新生录取情况和调整计划招生人数的请示工作。在录审工作上,学校领导责成相关部门做好入学新生信息采集、核对和导入录取系统等录审工作,并及时下载打印海南中职网审核的录取新生花名册,报省教育厅进行复审验印。在春、秋两季招生的关键时期,校长亲自过问招生进展情况,了解招生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要求挖掘潜力,进一步加大招生力度,有力地保证了招生任务的顺利完成。
2、制定方案,措施到位。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落实招生工作责任制,我校把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和落实招生任务作为推动招生工作的重要措施,周密安排,狠抓落实。制定了《海南省工业学校2011年秋季招生宣传工作实施方案》,由上到下把任务分解落实,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激励机制,将招生任务与年终考核、评优等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招生工作的责任意识。深挖生源潜力,扩大生源范围,充分利用学校优势的品牌效应,通过《海南日报》、《南国都市报》等媒体做好招生宣传前后期工作。考生填报志愿的期间,通过《海南省中等学校2011招生指南》让考生进一步了解学校和选报。有针对性地制作相关的招生宣传简章、学校宣传册、宣传书签、招生宣传光盘等,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专
业建设、毕业生就业良好态势等,并主动联系生源校,做好登记入学工作。有侧重地组织部分市县乡镇中学校长、教导或班主任到学校参观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介绍学校办学基本情况,建立广泛稳固的生源地,确保招生宣传工作的畅通。
3、全员参与,组织到位。组织召开招生宣传工作动员大会,让教职员工认识到学校招生宣传工作是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唤起教职工的团队意识、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参与招生宣传工作。采取教职工自愿报名和学校安排调配相结合原则,有意愿参观招生的教职员工可报名参与招生或承揽市县及乡镇中学招生宣传工作任务,学校在招生费用及车辆安排上给予大力支持。学校抽调相关人员建立招生宣传体系,通过宣传小组、教职工、在校生、咨询电话、学校网站等多种途径宣传国家的助学政策,学校的办学优势、就业形势、发展前景等,引导更多的考生报考报读。学校抽派老师分组深入全省各市县乡镇中学,张贴、发送招生简章、宣传手册、张贴画,发放宣传资料光盘、到课堂宣讲、现场解答疑问,向家长和学生讲解职业教育政策,使职业教育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学生和家长对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有了全面了解,为招生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教职工和在校生也积极参加招生宣传工作,教师、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面向社会大力宣传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让大众了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学校显著的办学成果,拓宽宣传渠道,保证宣传工作的落实,取得实效。
4、经费保障,落实到位。开学初,学校领导要求相关部门做好今年招生宣传工作经费预算,保证招生宣传经费的合理使用。从招生宣传简章到光盘的制作,从媒体宣传到小组宣传,人、财、物、车一线落实到位,为招生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5、联合办学,接收转段。学校加强与市县、乡镇中学之间的亲密合作关系,实现了校际密切联合,突破了校校合作中若即若离的瓶颈。通过多元办学、联合培养、师资共享,实现了校际关系从“疏”到“亲”的转变。学校积极与市县职教中心联合办学,做好转段生的接收工作。每年,从联合办学的市县职业技术学校转段到我校的学生入学率都相对比较高。
三、取得的经验和成绩
1、领导带头。在近几年招生工作中,有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每次招生都是领导带头,事必躬亲。在领导的带头下,全体教职工发杨主人翁的精神,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学校领导带头深入生源校,体现了我校对招生工作的重视,也能引起生源校的重视。招生宣传小组的教师们充分利用在各校熟人、亲朋好友、同学等关系进行广泛地联系,他们在教学任务繁重情况下克服困难,不计较个人报酬,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为学校招生工作尽力。
2、提早部署。今年招生工作,学校领导重视,责成招生就业办早做计划安排,诸事走在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充分摸清了各生源校毕业生的人数及升学意愿,有针对性的宣传学校的办学优势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好地让考生理解职业教育和充分了解我校。
3、宣传先行。多渠道、多形式加大招生宣传工作。俗话说得好,酒香也怕巷子深。职教招生,宣传先行。在历年的招生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方法,广泛进行宣传。主要有:①报纸媒体宣传。②《省中招指南》宣传。③印制招生简章、画册进行宣传。④宣传小组下校(市县乡镇中学)宣传。
4、政策引领。了解职教发展动态,第一时间了解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新政策,并应用于招生宣传中。在今年招生中,我们宣传国家助学金和申请免除学费、住宿费等政策,这项政策宣传到了每一个家长心里。
5、就业跟进。就业促进招生,将优秀毕业生事迹做为招生宣传的亮点,是吸引考生报读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业和招生是职业学校工作中很重要的两个部分,他们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在招生中,我们唱响就业这根主旋律,以就业促招生,会取得了明显的宣传效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源逐年减少,加上高中扩招,给扩大我校招生规模增加了一定的压力。
2、家长和学生对上职校的观念还未转变过来,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一味追求上高中、上大学,招生工作难度很大。
3、有些市县乡镇中学为了完成市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任务,拒省中职学校于门外。
4、即使是省教育厅职成教处举行的市县招生宣传开放期间,全省中职学校一同而上,宣传职业教育和各校的办学情况不理想。
5、不够密切地与各市县生源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招生宣传思路不开阔。
六、对改进招生工作的建议
1、从初中毕业生逐年减少的实际出发,建议省厅遏制省外民办中职学校随意到海南招生,以免扰乱我省中职招生秩序。
2、加大扶优扶强,增加资金扶持力度和扩大招生宣传渠道,着力扶持和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中职名校。
3、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步伐,扩大校均规模,促进健康持续发展。
4、开设中职招生网络,为中职学校与市县乡镇中学建立良好的联系牵线搭桥,为规范职业教育招生宣传提供平台。
5、把职业教育深入中学课堂,普及职业教育的宣传,真正让家长和考生正确理解职业教育和接受职业教育。
2012年,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巩固招生规模、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扩大招生规模,着力解决好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创招生工作的新局面,推动我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宁夏工业学校2015年招生工作总结
宁夏工业学校2015年招生工作总结
为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根据2014年招生工作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校2015年招生任务1800人。受各地中职招生地方保护政策的不利影响,使今年的招生任务更加艰巨,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完成招生任务2000余人,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制定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从2月份新学期开学伊始,按照学校的安排部署,招生 就业办结合目前全区招生总体形势,制订了2015年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年的招生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和部署。为了调动全体教师的招生积极性,强化系部的责任意识,在方案中对各系部下达了招生指标,明确了系部的职责,形成了全员招生的工作机制。
二、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形成全社会关注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今年三月,我们对全区各市县的中职招生政策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学习并借鉴其它县市为促进当地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好做法、好政策,在市教体局和学校领导的积极推动下,今年我市在促进本市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出台了一些新政策、新办法,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营造中职招生的舆论氛围,市教育体育局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石嘴山联合学院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为全面完成2015年招生任务奠定了基础。
三、广泛开展招生宣传工作
从3月份开始,校招生就业办就积极筹备秋季招生宣传工作,共印制招生简章20000份。从4月下旬开始,招生就业处协调各系部招生小组深入到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市的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等南部山区各学校进行了招生宣传。石嘴山市是我校生源的主要地区,今年市教育体育局为了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确保每一位未升入到普高的初中毕业生到市属的中等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从6月中旬开始,由教体局职成科牵头,学校组成招生巡回宣传小组,分别到大武口区、惠农区和平罗县的各中学进行职业教育宣讲,面向所有的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宣传,让每个学生家长都了解职业教育的政策。为扩大招生覆盖面,我们还深入到甘肃、海原、中宁、同心、贺兰县等地进行了招生宣传。
四、积极争取订单培养,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结合当前有利的就业形势,为了进一步招揽生源,招生就业处与多家企业洽谈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与中色东方集团、天地奔牛集团、共享集团、维尔铸造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校企联合招收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能招揽更多、生源质量更好的初高中毕业生接收职业教育。回顾今年的招生工作,虽取得些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各地的保护政策,学校的招生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如何拓展生源空间,是我校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2、民办普通高中的兴起,进一步压缩了中职学校有限的生源,虽然我市今年减少了普高入学比例,并要求各高中学校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但我市的几所民办高中仍以较低的分数线在招收学生,惠农区的个别民办高中入学分数降低到200多分,使普高热仍愈演愈烈。
宁夏工业学校招生就业处 2015年12月3日
第三篇:海南省工业学校特色学校文化创新实践专题
海南省工业学校特色学校文化创新实践
王 建
近年来,“学校文化”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学校文化的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开始朝着科学化、系统化的轨道发展。同时,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也在职业学校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失败和教训。
海南省工业学校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就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如何对接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构建了自己完整、独特、成熟的工校文化六大体系:思想体系、管理体系、课程体系、德育体系、育人体系、评价体系,提出了“品牌、责任、诚信”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优秀教职工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骄人的办学业绩,积累了成功的建设经验。其文化建设的最大特色就是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对接,形成了与现代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工校文化。
下面,就海南省工业学校将学校文化与企文化有效对接的实践经验予以总结,期盼引起更多同行的关注、思考和积极探索,以提升各职业学校的管理水平,建设更多具有特色的优秀职业学校。
一、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内容的对接
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似乎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组织,却因为“毕业生”搭起了两者之间的桥梁。我们常把职业学校比喻为“工厂”,把学生比喻为“产品”,而把使用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比喻为“顾客”。作为职业学校,只有不断从“顾客”的需要出发,生产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才可能保证自身的长足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海南省工业学校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并以此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标准。学校提出“先做人,再做事”的理念,提出“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的理念。结合企业的需要,学校将“协作精神、职业道德、集体观念吃苦耐劳精神、服从意识、适应能力、社会公德”作为学生思想教育主要内容;将“责任感、团队意识、诚信意识、质量意识、执行操作规程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作为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将“宽容心、良好的沟通能力、尊重同事、健康的心理水平、法制意识”作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将“严明的纪律意识、良好的卫生意识、文明礼貌意识、讲究秩序的意识”作为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内容;将“礼貌待人、尊重他人隐私、使用普通话交流、使用文明用语”作为学生礼仪规范的主要教育内容。
经过长期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海南省工业学校受到用人单位的格外青睐,企业纷纷慕名前来录用毕业生,毕业生在企业创造了突出的成绩,成长为优秀的员工,部分学生还跃入企业的领导层,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二、完善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模式和方法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特点和规律,围绕上述校企文化对接的内容,海南省工业学校在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模式和方法:
1、过程模拟法
在学生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特别是实训教学工作中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对员工基本素养、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受企业相关管理制度,接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提高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
2、菜单教育法
在教学中以企业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点,坚持“依需定学,因需施教”的原则,改变过去教学忽视企业和学生需求的差异,突出专业特色、重视学生特长,“企业点什么,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校的教学内容就是企业的岗位需求,学校的教学标准就是企业的用工标准,适需对路,校企双赢。
3、层叠累积法
在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始终按照统一的管理思想、要求和标准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使教育通过叠层累积的方式逐步深入,使学生能够将各项要求转变为自身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巩固教育效果。
4、交流促成法
在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作用,利用教职员工与学生长期接触和交流沟通的机会,把先进的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理念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功能。
5、切身体验法
学校利用假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熟悉、了解并体验企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企业的文化氛围,为将来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尽快适应企业要求做好准备。
三、通畅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路径
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路径就是要解决,如何把校企文化对接的内容通过学校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予以贯彻落实。结合海南省工业学校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五条实现校企文化对接的路径。
(一)通过实训教学实现校企文化对接
实训教学是职业学校独有的教育特色,重视实训教学,科学建设实训基地,发挥实训教学的育人功能,通过实训教学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第一,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造一流实训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感性认识。第二,引进企业现场管理文化,推行6S管理模式,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
(二)通过专业课教学实现校企文化对接
专业课教学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求得
一技之长的重要途径。利用专业教师的力量,发挥专业课教学的独特优势,在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是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校企文化对接实践的优势资源,应当引起重视。第一,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第二,在专业课教学中,结合各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严谨、细致的态度,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基本职业道德。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这些优秀的职业品质都是企业所需要的。第三,通过专业课教学,培养学生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性格,帮助他们适应职业,适应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学生不断调试和完善自己的职业性格,提高对职业的适应能力,最终获得职业的不断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三)、通过德育课教学实现校企文化对接
职业学校通过德育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职业意识,做好“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适应社会、适应岗位,实现稳定就业。第一,将企业的管理制度渗透德育课教学,按企业的要求规范学生的言行,将先进企业文化纳入教学内容的整个体系,训练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和职业习惯。第二,将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德育课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荣誉感,促进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第三,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的要求联系起来,使学生按照企业行为规范的要求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通过学生管理工作实现校企文化对接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校企文化对接的实践探索中,充分利用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服从意识和行为习惯,规范的行为举止,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团结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这既是学校教育培养的需要,又是满足企业对人才要求的需要。
第一,通过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高尚的道德,使学生成为受企业青睐的人才。
第二,通过学生宿舍管理、班级管理、活动管理、日常行为规范及仪表仪容管理等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本着“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的理念,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的原则,遵循“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必须首先不做”的原则,海南省工业学校的学生养成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第三,加强对各项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约束学生的行为,把行为养成从被动接受逐渐发展到主动配合,最后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进而形成他们的价值观。
(五)、通过环境建设及后勤服务实现校企文化对接
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重要的物质载体。洁净的校道,温馨的教室,干净的墙壁,无异味和污垢的洗手间、没有人为破坏的实验实习设备和课桌椅,无不起到“无声教育”的作用;而后勤服务人员热情服务,文明作业、礼貌待人,敬业爱岗,科学管理,规范操作,以及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自觉性和对师生倾注的情感等,又成为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的职业技能的学习榜样。
四、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
在建设与现代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工校文化的历程中,海南省工业学校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归纳出以下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
1、立足本土,创出特色。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独特的人文氛围和管理手段、社会背景,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一味模仿,那就是做文章而非做教育。
2、尊重历史,总结经验。每所学校在提炼和总结学校文化的精髓时,必须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从其发展历程中提炼学校文化的精髓。
3、重在精神,抓住核心。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学校的基础建设,也不是学校的形象建设,更不是只有在经济条件充裕、物质条件齐备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的一项工作。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重在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在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总结。学校核心价值观能够为学校注入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
4、明确目的,脚踏实地。学校文化建设不是赶时髦、做表面文章,不是喊口号、贴标语,更不是做政绩、捞政治资本。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探讨将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和对接,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学校的教育职能,保证学校的长足发展,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兼收并蓄,丰富内涵。纵观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企业文化的发展为学校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借鉴经验,而作为职业教育的的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其教育特点使其与企业有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借鉴企业的优秀文化并将其与学校文化进行有效对接,可以不断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实现学校管理的发展和超越。
海南省工业学校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孜孜不懈的追求,建设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与现代企业文化相融合的优秀学校文化体系。在工校文化的引领下,全校师生员工创造了海南职业教育的奇迹,使海南省工业学校学校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差校成长为海南省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成为海南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为海南省职业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四篇:2012年西北工业学校五年连读招生工作总结
西北工业学校
2012年中高职五年制连读招生工作总结
省教育厅: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陕发〔2010〕1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2年,我校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中高职五年连读大专试点工作,现将招生情况汇报如下:
一、招生情况
2012年计划招生200人,实际招生26人,其中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15人,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11人。
二、招生宣传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中高职五年连读试点工作,多次召开招生宣传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招生宣传和招生工作。
2、由学校招生办牵头,组织专门的招生队伍,分片、分组奔赴全省各地进行地毯式招生宣传,招生宣传点遍布全省80多个市、县、区。
3、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发布招生公告,大力宣传中高职五年连读和学校办学实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4、学校实行“全员”招生战略,给全校教职工下达招生任务,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要求深入乡村,走亲串友,零距离的接触学生及学生家长,认真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全面打好招生工作攻坚战。
5、对已录取而未报到的学生,学校专门组织人力进行回访,进一步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三、招生情况分析
1、学校地处兴平市,地域给招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绝大部分学生愿意到大城市去上中职学校,而不愿意选择地处县城的中职学校上学,招生宣传工作难度较大,往往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招生效果极差。
2、现在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好,但学校与学校地域间存在较大差异,远离大城市的中职学校地域受到限制,同等政策条件下,招生工作处于劣势。
3、地方生源垄断较严重。现在各县区都在办职业教育,而且都下达了职业教育招生任务,各县区政府采取行政干预办法使得各中学绝大部分初中毕业生都上了本县区的职业教育中心,流失的一小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也都选择了大中城市的中职学校就读。
4、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偏远地方的经济远赶不上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业机会就更不要说了,所以,现在的学生上学首先考虑的是大中城市的中职学校。
5、整体生源减少,向往大城市生活的学生居多,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大中城市的中职学校就读。
6、省内化工企业,特别是陕北能源化工企业化工技能人才需求量减少,企业用工以解决地方子女和企业子弟就业为主,化工专业就业困难直接影响学校招生。
2012年秋季招生宣传期间,我校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和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两个专业填报意向志愿1100多学生,开学报到时报到率不足2%,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以上因素给我校招生工作带来的后果极为严重。
四、今后采取的措施
1、发挥行业优势,打造品牌专业,办企业和社会受欢迎的精品专业,以专业优势吸引学生。
2、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严格规范的管理赢得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以此吸引学生。
3、加强教学管理工作,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 “走进来的是学生,走出去的是技能人才”的办学理念,严谨治学,科学管理博得社会的认可,以此吸引学生。
4、加强就业安置工作,把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之事来抓,使就业的学生人人有档案,就业跟踪服务人人有记录,再就业人人有保障,以此来吸引学生。
五、教学组织情况
学校五年连读试点两个专业分别招生不足20人,但我们严格按照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单独编班进行教学,严格教学管理,教学中遇到问题及时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联系、沟通解决,决不会因招生人数少于20人而疏于管理。
2012年招生工作已结束,学校将认真总结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工作方案,建立完善的招生激励政策,培训专门的招生工作人员,组建一支稳定、高效的招生队伍,为明年进一步做好学校的招生工作鉴定良好基础。
西北工业学校
2012年11月6日
第五篇:2012年西北工业学校招生工作总结1次修改
2012年西北工业学校招生工作汇报
省教育厅:
为深入贯彻《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陕发〔2010〕10号)文件精神和全省职成教动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省教育厅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任务,进一步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现将我校招生情况汇报如下:
一、招生情况
2012年计划招生800人,实际招生510人,其中,中专招生121人,中高职五年连读招生26人,技校招生233人,成人大专函授学历教育招生130人;企业短培994人。
二、招生宣传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中职招生和中高职五年连读试点招生工作,多次召开招生宣传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招生宣传和招生工作。
2、由学校招生办牵头,组织专门的招生队伍,分片、分组奔赴全省各地进行地毯式招生宣传,招生宣传点遍布全省80多个市、县、区。
3、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发布招生公告,大力宣传中高职五年连读和学校办学实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4、学校实行“全员”招生战略,给全校教职工下达招生任务,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要求深入乡村,走亲串友,零距离的接触学生及
学生家长,认真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全面打好招生工作攻坚战。
5、对已录取而未报到的学生,学校专门组织人力进行回访,进一步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三、招生情况分析
1、学校地处兴平市,地域劣势给招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绝大部分学生愿意到西安等大中城市上中职学校,而不愿意选择地处县城的中职学校上学,招生宣传工作难度较大,结果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招生效果极差。
2、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好,但学校与学校地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同等政策条件下,地域较偏的中职学校招生工作受到限制。
3、地方生源垄断现象较严重,各县区政府采取行政办法使得各中学绝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上了本县区的职业教育中心,影响省属中职学校招生。
4、整体生源减少,加上高中扩招,给学校招生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压力。
5、家长和学生对上职校的观念还未转变过来,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一味追求上高中、上大学,致使招生工作难度很大。
6、省内化工企业,特别是陕北能源化工企业化工技能人才需求量减少,企业用工以解决地方子女和企业子弟就业为主,化工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直接影响学校招生。
2012年秋季招生宣传期间,填报我校意向志愿的学生2000多人,开学报到时报到率不足2%,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以上因素给我校招
生工作带来的后果极为严重。
四、今后采取的措施
1、发挥行业优势,打造品牌专业,办企业和社会受欢迎的精品专业,以专业优势吸引学生。
2、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严格规范的管理赢得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以此吸引学生。
3、加强教学管理工作,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 “走进来的是学生,走出去的是技能人才”的办学理念,严谨治学,科学管理博得社会的认可,以此吸引学生。
4、加强就业安置工作,把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之事来抓,使就业的学生人人有档案,就业跟踪服务人人有记录,再就业人人有保障,以此来吸引学生。
2012年招生工作已结束,学校将认真总结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工作方案,建立完善的招生激励政策,培训专门的招生工作人员,组建一支稳定、高效的招生队伍,为明年进一步做好学校的招生工作鉴定良好基础。
西北工业学校
2012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