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
乡党发„200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
各村、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县政法委、县维稳办5月14日 召开的全县政法书记会议精神,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务必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当地,确保矛盾不上交、不激化、不汇集北京,确保北京奥运会基期间我县的社会大局稳定,“奥运火炬”在我州传递的顺利安全。根据中央、省委、州委、县委的部署,各村、各单位要进一步开展对影响本地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和重大不稳定隐患的排查化解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排查范围
围绕“群众关心、社会热点、历史欠帐”等可能对本地
社会稳定产生影响的各种矛盾和重大不稳定隐患进行排查。重点关注企业破产改制、项目建设征地补偿、环境污染、矿群矛盾、拆迁征地等问题、重点掌握企业“协调”人员、军队干部转业企业、抗美援朝老战士、矿区等群众的动态。
二、时限要求1、5月15日至5月18日为全面排查摸底阶段。各村、各单位要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再次开展摸排,摸排范围要全面、重点要突出,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5月19日至6月25日为化解调处矛盾纠纷、理顺群众情绪,实现定纷止争。一时化解不掉的,要确定专人做好稳控工作。切实做到矛盾 在初始、萌芽阶段,问题解决在基层,稳控在当地。
3、6月26日至6月30日为督促检查阶段,乡党委政法委、乡“三农”督查室将对各村、各部门排查化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4、7月1日至7月31日为完善巩固阶段。针对督促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完善措施,巩固成果。
三、工作要求
1、各村、各单位接此通知后,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立即开展工作。
2、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要集中梳理,统一研判、制定方案、明确责任人、明确调处时限,登记造
册,并于5月18日前上报乡综治办公室,不得虚报、漏报。
3、各村、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对因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尽职、处置不恰当,未按规定上报而引发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和其他恶性事件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并根据中央、省、州、县等领导的讲话精神,结合《贵州省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暂行规定》从严从重对相关人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中共江古乡委员会
二○○八年五月十五日
主题词:维稳工作 矛盾纠纷 排查 通知报:县委政法委、县维稳办。江古乡党政办公室2008年5月15日
(共印30份)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
各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
自2007年以来,山西保险业按照中国保监会的安排,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对防范并及时化解风险、维护山西保险业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工作中,个别公司存在迟报甚至不报矛盾纠纷排查数据的情况,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为进一步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现作出如下要求:
一、各公司应在2009年4月10日前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书面报告山西保监局法制处;如今后发生人员变动的,应及时报告新的联系人。
二、各公司应在每月4日前(如遇节假日顺延)将上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统计表及相关信访事项台帐(包括信访人、被信访人、信访事项类别、处理情况)发送至山西保监局联系人互联网邮箱;并在每月7日前将加盖公司公章的上述纸质材料报送山西保监局法制处,以备中国保监会抽查。联系人:刘宇华
联系邮箱:sxbjjfzc@163.com
附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统计表
二〇〇九年四月一日
第三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工作原则,全面掌握、解决本区域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把防范矛盾发生和维护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突出“一个重点”——重点抓好经济领域矛盾纠纷或因金融危机引发的新型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实现“五个减少”——群体越级集体上访减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减少,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减少,民转刑特别是重大恶性案件减少,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矛盾纠纷减少。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几条策略:
一、要全方位提高群众素质。稳定社会秩序必须在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素质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国情和政策教育,使广大群众自觉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二是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使群众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能够比较理智地思考和处理问题,改变落后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三是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消除“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做到知法守法。
二、要努力增强工作超前性。各基层单位要坚持重大矛盾纠纷信息日报制,健全基层信息网络,确定责任人,做好记录,认真分析筛选,发现掌握矛盾苗头动向,及时上报并采取切实措施防止矛盾激化,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建议。具体要做到“四个到位”:早动手,组织领导到位;早动员,宣传防控到位;早摸排,问题梳理排查到位;早安排,措施责任到位。
三、要全力打造排调长效机制。一是实行包案调处责任到人,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四定”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三包”即包调查、包处理、包结案,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二是充分发挥仲裁、监察和信访办职能作用和优势,建立“信访、仲裁、监察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处理机制。三是坚持排查和调处相结合的机制。在排查化解工作中,坚持排查和调处工作同步进行不脱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要不断创新调处化解方式。改革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信访工作方式、方法必须迅速转变,强化法律、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处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提倡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疏导,消除不安定因素。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把情况摸清,把道理说透,把情绪理顺,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把矛盾彻底化解。同时,注意疏通民意表达渠道, 完善社会宣泄机制。
五、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关系。解决矛盾的一个重要出路就是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群众增收,同时尽量缩小群体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等,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社会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存在的生存危机,避免因利益结构失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些可能引起社会震动的改革,一定要有保障和缓冲机制,以减少改革的阵痛和负效应。必须严格按照“区分性质、把握时机、严格依法、冷静稳妥”的基本要求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对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多做疏导、化解、劝阻工作;对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反动分子以及严重违法犯罪分子要坚决、果断、适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发展是主题,稳定是前提,没有和谐民主的优良环境,建设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了根基。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维护社会安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每一个人都应当承担一份责任、尽一份义务。
第四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
一、定期对辖区内的各种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进行排查,村(队)每周排查一次,乡(镇)场每月排查一次。重大政治活动期间、重要节庆日等敏感时期开展集中排查。
二、坚持经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种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
三、对各村(队)上报的排查情况,要逐案登记造册,建立台账,进行汇总,定期报送市信访领导小组和有关领导。
四、对各村(队)、单位上报的信访信息要及时报乡(镇)场领导或向市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
五、定期对排查出对重大社会矛盾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等不稳定因素进行集中交办,并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化解处理。
六、矛盾纠纷排查处理要有文字纪录,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档案齐备、有据可查。
第五篇:关于2012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瓦发(2012)18号
中共劳山乡委员会
关于2012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安 排 意 见
各支部、调委会:
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疏导群众情绪,切实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确保全镇的和谐稳定,根据县镇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全镇2012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关注民生,疏导群众情绪,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工作,切实加强社
会管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瓦子街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严格落实对重点人员和特殊人群的“五包责任”措施,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实现各类上访大幅下降,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发案大幅下降,防止暴力恶性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领导机构
为切实做好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把工作做实、做细。我镇成立了由分管司法行政工作领导为组长,司法所所长为副组长,公安、综治、信访、民政、妇联及各调委会主任为成员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
四、工作要求
我镇实行分管领导主要抓,司法业务人员具体抓,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矛盾纠纷排查队调处化解的方法逐村进行全面排查化解,对群众因生活困难、邻里矛盾、经济纠纷、交通肇事、重复上访、涉法涉诉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为重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排查,尤其是认真排查影响学校的突出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把长期缠访闹访人员、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以及对社会不满人员、吸毒人员等高危人员坚登记造册,严格实行监控措施,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预警在前、调解优先,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深入基层、进村入户,特别是到困难群众多,矛盾问题复杂、工作难度大的地方,从群众最关注、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入手,认真细致的在全镇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疏导群众情绪,化解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防止矛盾升级激化,特别是要对高危人群做好稳控工作。尽量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对难以化解的及时上报主管领导。
二0一二年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