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课程共成长(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3 03:5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与新课程共成长(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与新课程共成长(范文模版)》。

第一篇:我与新课程共成长(范文模版)

我与新课程共成长

----浅谈新课改下探究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贵溪市实验中学饶禹锡***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有效运用

【内容摘要】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设置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从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呢?笔者经过探索,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方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要使用探究式教学,首先要选择探究的内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探究活动设置的必要性是评判其有效性的首要标准。在相关教学内容中,探究活动的设置、探究主题的提出有没有必要,有多大程度的必要?从活动的投入准备到承载的教学厚度和深度直至所产出的价值意义上值不值?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难度适当、能引起兴趣、具有可操作性和探究价值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激励学生的探究活动,以达到探究式教学所追求的课堂状态。1

比如,讲授高一必修2《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时,我选择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播以来效果”这个角度,让学生从以下方面探究:(1)为什么《焦点访谈》被受众人关注?(2)在我们国家,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对政府权利进行监督?(3)试举例说明民主监督对改进政府工作的重要意义?(4)作为青少年,你如何更好地做到民主监督?这样的探究,同学们积极参与,增强了权利意识,明确了责任,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探究符合教学目标,切合教学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探究价值,从而用理论指导了学生的实践活动。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主导与主体的统一

新课改的目标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即我们的课堂教学始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调动学生的能动参与意识。要看到学生既是受教育者,更是探究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学习、探究,来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讲授高一必修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我首先布置了几道调查题:(1)老百姓在衣、食、住、行方面现在与过去有哪些变化?(2)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3)我国2001年以来经济、文化、GDP增长情况?我国有没有达到整体小康水平?如何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接着请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我国已达到整体小康水平但尚未达到全面小康。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用于实践又是我们学习这一门课的最终目标。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与时俱进,引导学生从对现实的理解和把握中去提高对理论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探究、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理论才能活学活用,探究式教学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比如,讲授《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第三目时,我选择了“我与生活中的事例”这一角度,让学生从四个方面探究:(1)假如生活中遇到这类问题:看到路灯坏了,发现不法商贩缺斤短两,买到的是假种子,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林木,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你能说说哪些问题不需要找政府,哪些问题必须找政府,哪些问题在特定条件下需要找政府?(2)如果需要找政府,你知道应该找政府的哪个部门吗?(3)地方政府一般包括哪些部门?(4)你能结合本地政府的实际情况对下面的图示加以补充吗?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运用所学书本知识,善于发现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提高趣味性,融入哲理性

笔者认为在探究式教学中,还应讲究课堂的趣味性、哲理性。如运用小品、漫话、故事会、歌曲、游戏等各种方式,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充满趣味的教学情景中,然后根据内容进行探究,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充满趣味的探究中融入了哲理,既深入浅出,又乐于为学生接受。比如,我在讲授高一必修1《影响价格的因素》时,从教材中的小故事入

手,创识了教学的情境。然后从四个方面去探究:(1)展示镜头

一、镜头

二、镜头

三、镜头四,问学生还能列举出其他商品价格变化的例子吗?(2)分析思考节日前后玫瑰花的市场价格出现变化的原因?(3)为什么大白菜大丰收,却遭遇“低价寒流”?(4)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300元,一辆普通摩托车的价格3000元,即使自行车供不应求,其价格也不会高过汽车,即使摩托车供过于求,其价格也不会低于自行车。那么影响商品价格的另一因素是什么?这样的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了深刻的经济学道理,认识得到升华,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以上仅是笔者的浅见,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运用的时间还不长,但它正在改变着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新课改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让我们为探究教学的不断完善而继续努力吧!

第二篇:我与新课程共成长

我与新课程共成长

小的时候,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位语文老师,因为我的偶像就是我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记得小时候我的班主任卢老师是我的姑姑,教我们语文。可是我并不喜欢她,不喜欢她板着的面孔、不喜欢她絮絮叨叨的批评、更不喜欢她一手拿着教鞭,一手拿着课本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讲课时时不时敲敲桌子、有时还或轻或重的敲着某个同学的脑袋。突然有一天,姑姑请假了,我们来了一位王老师,一进教室就是灿烂的笑容、讲课时教鞭不见了,一只并不细腻的手,忽而摸摸这个调皮的同学,忽而轻轻拍拍那个淘气的孩子,我们的脸上也不再是一片肃杀。我写的日记姑姑从来没有批过日期以外的其他内容,可是王老师却每一篇日记后面都留下了她的“读后感”,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两句话:

1、你描写的爸爸是那么的鲜活,而你对爸爸的爱也让我为之动

容,相信你一定是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2、你写的《爸爸戒烟记》真实感人,尤为可贵的是你能把戒烟的重要性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继续努力吧,或许将来你就

是一名出色的哲学家!

而今父亲已经离我而去了,我也没有成为一名哲学家,但我已经有十年的教龄了,每当我想起王老师我就会很惭愧,我虽然从登上讲台的那一天就发誓要做一名亲切和蔼的老师,要做孩子们的“知心老师”,要牢记“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虽然我探索过、我尝试过、但在很多方面我还是屈服于传统教学方法,不但没能成为王老师一样的指路明灯式的语文老师。

几年来因为自己语文底子薄,磕磕绊绊,语文教学中如同蹒跚学步的孩子,时有跌倒,时有碰撞,直到《新课程标准》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我才渐渐发现真的有比“学海无涯苦作舟”更事半功倍的学法和教法!

刚上班时努力想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可现实却是残酷的,课堂上七八十个学生,众口难调,想要做到每个孩子都喜欢听你的课,努力创设的活动越多,课越是上不下去,更何况是语文课,尤其是男孩子多的班要么激动得吵翻天,要么因为不感兴趣在那里谈天说地,结果慢慢的就只好回到传统教学方法,横眉冷对,怒目相向,滔滔不绝,题山题海。没多久我就得了咽炎,上课说与不说成了两难,健康和成绩成了鱼和熊掌。

直到新课程培训的逐渐深入,有一位专家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体验、知识结构各有不同,为什么不让孩子们展现自己,让孩子们互帮互助的学,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给了他们说话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老师、同学对他们的认同感,又减轻了老师上课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我回到学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按专家的思路上了几节课,原本以为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孩子们接触的毕竟是母语,孩子们总能“跑题”!没想到只要引导得当孩子们结合已有的语文知识,真的能做到更棒!因为孩子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所受的家庭教育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也不同,思维的角度也不同,这种差异成了孩子们互帮互教的切入点,学生们多了展现自我,张扬个性,赢得赞许的机会,比起只能当个倾听者,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当然就不一样了,教学任务完成的也越来越快,不少同学课前就做了充足的准备,想在课上一展风采,课上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时间放飞想象、拓展知识,我的咽炎也好多了。这说明什么?孩子们需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味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着再多给予孩子点什么?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难道我们都忘了我们通常总在说的一句古训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们也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啊,我们给予了那么多,可是想过孩子们的感受和需求吗?

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我渐次的也懂得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努力找出与新课程要求的差距,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我在新课程这条路上渐行渐远,似乎前景一片大好,这时我发现自己教的孩子们,眼高手低,说的时候头头是道,似乎什么都难不倒他们:可只要要求写在纸上,抄也错、写也错,多简单的词句,哪怕题前都有答案了,都视若无睹。这足见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多么的浮躁,多么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沉下心来,和孩子们从小处着眼,从基本功着眼啊!

别说自己的学生眼高手低,再看看自己的孩子,书本放在手边也看不见;要什么、用什么全部都是要家里人代劳,什么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丢三落四!当然这也包括作业本上的错误、老师红红的批注。是没有引导好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还是孩子们练习题做得太少了,或是……

一天,我的女儿让我讲故事,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给我讲过的一个故事:毛主席的女儿李娜小时侯,很喜欢玩沙土,江青认为又不卫生、又容易被沙土里的石子、玻璃碴什么的划伤!老是不让李娜玩,为此李娜经常耍脾气哭闹,毛主席知道了,就对江青说:“孩子爱玩沙土你就让她玩吧,你从一开始就以你的经验阻挠她玩,她没有经历过怎

么知道玩沙土不但脏还有可能受伤?你应该允许孩子自己分辨对错,积累自己的经验,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后来江青不管了,李娜高兴地玩沙土,一会儿用沙土筑长城、一会和上水捏泥饼子开心极了。突然,一个不小心手指被沙土里的玻璃碴划破了,红红的鲜血流了出来,李娜并没有大哭大闹,而是自己跑回家里,用小手绢把手指包上。可是因为创口的尘土没有清理干净,还是发炎了。从那以后,李娜玩土的时候,总是很小心,口袋里总装着一块小手帕,玩完沙土就洗手。玩洋娃娃时,还教养娃娃怎么玩沙土才能不受伤,受了伤又该怎么办?”我突然对孩子们作业上的错误百出释怀了,原来就是我们老师、父母越俎代庖了太多,才造成现在的局面。恰恰就是我们的小心翼翼、自我陶醉的教学设计,我们滔滔不绝、事无巨细的讲授,我们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扼杀了学生求学的自主、探知的渴望。没有了求知的欲望,对又如何?错又如何呢?

而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前提,以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基本特征,以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心向为目标的的学习模式点醒了我:

教育要培养的是国之栋梁,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盆栽。教师不但要给予,更要学会放手,是解惑的导师,更是挖掘其自身潜力的伯乐;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平等对话,互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的平台;不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摇篮,而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沃土。学生不是电脑内存卡,更不是移动硬盘,而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丰富内心世界的人,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条条鲜美的鱼,而是捕获千百条鱼的技能,课堂是一个允许针锋相对,天马行空的地方,是一个保护奇思妙想,鼓励各领风骚的空间。我们的任务不

能仅仅停留在教会听、说、读、写某篇课文上,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律、学会如何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是我们一手扼杀了孩子们探索的能力、是我们春、夏、秋、冬给孩子们准备适时的衣物,让孩子丧失了体验寒暑交替的机会;是我们一本一本用红笔勾画的批注,剥夺了孩子发现错误的能力;是我们千万次枯燥的练习,销蚀了孩子们无限的求知欲……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锻炼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同时在探究中学会了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在展示中变得更加自信。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学生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日益提高,我也越走越轻松,不再为高声教学带来的咽炎买单,也不再被埋在成百上千本作业本里埋头苦批,有了更多的时间涉猎各种知识,提高自我的素养,投入基层新课程的学习研究工作中去,和千千万万个和我一样的一线教师一起从经验型的教师向科研型的教师转变。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展望未来,或许我们还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许我们还会走弯路,我们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很多,只有我们大家集思广益,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的新课程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第三篇: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日期:06-12-20 来源:信息技术教育

点击数:

2004年9月,山东省作为首批四个实验省之一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而我正是这个时候参加工作的,所以我的成长是和新课程同步进行的。两年的教龄虽然不长,但我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以及对信息技术教师成长却有着深刻的体验。下面,我把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些许感悟和大家分享。在一篇博客中,我写道:“当我开启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生涯并尝试做点研究时,我竟然首先选择以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为出发点,而且一路走来,我始终没有停止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从刚参加工作时的懵懂无知、迷茫彷徨到现在的勤奋求知、主动探索,我走过了别人走过的而又不完全相同的道路。信息技术教师成长的途径有很多,但对于每个人来讲,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的成长过程和以下八个“关键词”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一:热爱

从事教育事业,没有一片爱心是不可能成功的。两年前,当我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坦白讲,对于即将从事的这份工作没有任何的好感,因为此前我的耳朵里早已灌满了关于信息技术课的种种“不是”:教师不能当班主任、非高考科目、学校和学生不重视、工作繁杂,等等。值得庆幸的是,一开始我并没有按照别人的轨迹走下去。也许,我骨子里天生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在实现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后,我就告诫自己: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对于职业也是如此。不可否认,新课程的实施给我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我感觉自己的面前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我可以尽情地跳跃、施展。从对新课标的研究开始,到认真备课、写教案、上课,再到与学生打交道,我逐渐习惯了这份职业,并且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与日俱增。感之愈深,爱之愈切。

随着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入了解,无论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感情在我心中不会动摇。没有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真正热爱,我想我不会真正地投入与付出,当然也不会走得太远。

关键词二: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例外。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教师会有什么作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规划是从一而终的。参加工作之初,我给自己拟定了一个大致的目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年得其要领,三年必有所成”。具体而言,在工作第一年,我主要在理解课标与教材、完善教学设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学会与学生相处、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等方面努力。第二年,我结合国内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发展趋势、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业务总结与五年发展规划》。在这篇文章中,我理性地分析了自己一年多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在职业生涯中所处的阶段,重新审视和展望了自己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我从自身的定位和在师德、教学、科研、学习上的目标与策略两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划。这个规划得到了学校业务专家的一致认可,并以《事业的开端》为题刊登在了学校内部期刊上,供全校青年教师学习。在今后几年,它也将继续指导我向纵深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的、整体的、全面的、个别的而又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合理地规划会使我们更清楚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晰自己发展的方向,从而进一步促进自身的成长,以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实现美好人生。关键词三: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涤荡着传统教育长期积淀的沉渣淤泥,给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赢得机遇、迎接挑战呢?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做“学习型”的教师应该是首选。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教师彻底更新教育观念,熟练掌握教学内容,选择适应课程标准理念的教学方式,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学习氛围,关注基础差异,促进共同发展,教会学生学习。对于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我来讲,唯一的途径就是踏踏实实地学习,并且要“真学”、“勤学”、“善学”。于是,在新课程形势下,我开启了自己人生历程中的第二次“学习革命”。开始,基于上课考虑,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逐渐地,我就开始思考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学习哪些东西。教育基础理论(包括信息技术学习理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理论、信息技术教育传播理论)、技术技能(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和艺术知识(语言文字艺术、数字视听觉艺术、审美艺术),这一切都需要学习。那么,如何去学习呢?除了实践,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两年来,我读了几十本教育理论著作,这些书籍经过内化,极大促进了我的教学科研工作。

在过去,信息技术教师一生平庸并不奇怪。新课程的实施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有所作为提供了条件。只要善于学习,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已不再是梦想。

关键词四:课堂

课堂是教师职业生命的主阵地,教学是教师职业生命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不但是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也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平台。教师的专业品质、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充分展现和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重视课堂的教师绝对不是合格的教师。在我宝贵的两年职业经历中,我几乎是以“聚焦”的方式去对待课堂教学的。平时,我一直坚持认真、深入地备课,不断地完善教学设计,用心经营每一节课,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懈怠而随随便便地给学生上课。有耕耘,就有收获,我的努力换来的是领导的赏识和学生的认可,尤其是每次看到学生对我的“评教”成绩几乎是满分,听到学生因为我再一次给他们的班级上课而鼓掌时,我真切地感受到我的生命在涌动,也深刻地理解了“教育是心灵的沟通与碰撞”的含义。对于学校举行的各种课堂教学活动,我更是热情参与、倾心准备。“全校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青年教师业务达标优秀奖”等奖项接踵而至,但对我来讲,看重的不仅是这些荣誉,更重要的是年轻的生命能够在教育王国里放飞希望。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历来受到来自教师自身内外因素的影响,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基于课堂、立足课堂,以课堂为最主要的“教学场”和重要的“研究场”。如此,在我们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才能“水到渠成”,而不至于“舍本逐末”。

关键词五:研究

我一直很欣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工作之初,我自己并没有想着向“科研型”教师这个方向发展,是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促使我走上这条“幸福大道”。面对新课程,我遇到了太多的困惑,尤其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纪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太多的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自己去研究、去实践。两年来,我科学地诊断新课程课堂的脉搏,留心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细小问题,全方位展开研究,并且及时述之成文。到目前为止,我在国家级、省级报刊上发表论文、随笔20余篇。除了研究新课程,我还把目光投向了课题研究上,2006年3月,我开始主持教育部重点项目“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研究与实验”的分课题“高中信息技术道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深化研究与实验”的科研工作。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相信我的科研驾驭能力会进一步增强。

在教育教学中做研究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促进教学风格的形成,同时也使我们逐渐具备较强的科研素养,为把自己培养成“科研型”教师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六:交流

在新课程背景下,任何一个教师的发展都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同行的帮助和共同体的影响。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只能逐渐变得思维僵化、孤陋寡闻。参加工作不到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登录了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苗逢春博士主办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http://www.xiexiebang.com)。总之,我尽可能地拓宽交流渠道,力求在交流中凝聚力量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没有交流,教学只能停留在一己之见上;没有交流,研究往往陷入“钻牛角尖”的误区。善于交流,信息技术教师就能够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多几分信心和希望、少许多迷惘与曲折。

关键词七:反思

教学反思一直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考尔德希德曾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新课程教学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以及开展教学的综合能力,尤其要有适应信息时代、在教学中反思、完善教学行为的能力。我的体验表明:教学前的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提炼和实践;教学中的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除了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热点问题(如课程的核心价值问题、课程内容的拓展问题)也需要反思,不能够人云亦云。至于反思的形式,我习惯于写教学后记和教学随笔。其实也可以进行“微格”反思,还可以通过专家点评、同行探讨反思,不一而论。

教师的专业发展始终处于不断塑造的状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及自身的成长历程进行深入追问、审查和批判分析,可以在艺术层面上升华我们的认识与实践。

关键词八:创新

在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对课程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影响。课程结构、课程功能、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成为课程自觉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而不再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创新的内涵非常丰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去理解和建构。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课程发展现状决定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要带八九个班甚至十几个班的课,也意味着同样的一节课需要在不同的班级讲许多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简单机械重复还是在变化中寻求课堂教学的理想模式呢?我想这首先反映出我们有无创新意识。差异是一种资源,教学活动中的劣势也可以变成一种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在教育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等方面去尝试、探索和领悟,其实这也是对信息技术 新课程进行多维分析与综合实践的一条高效的途径。课堂教学需要持续的创新,科研工作也需要创新。我们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教学问题的研究,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这样的研究特点决定着我们需要从自身出发创造性地去面对独特的情景,而不仅仅是继承、模仿和沿袭。如此,科研工作才有生机和活力。

教学和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两驾马车,信息技术教师在驾驭过程中是否拥有创新精神、是否保持了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这决定着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是“昙花一现”还是“历久弥香”。

教师成长的人生轨迹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都需要把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作为毕生的追求,并且在这个追求过程中及时解读促进自身成长的“关键词”。期待我的些许体会对大家有所参考。最后,以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上的个性签名与大家共勉:信息技术教育的路途漫长而又艰辛,而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幸福就在于心中常有希望、脚下勇于探索。也许我们不会一蹴而就,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仍将是我们前行的准则。

第四篇:我与新课程同成长演讲稿

我与新课程同成长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新课程共成长》。

在我们翘首期盼中,在我们的声声呼唤下,新课改终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迈入了我们的课堂,与我们朝夕相伴了。虽然我和孩子们与课改同行的日子并不长,但我们正感受着课改带给我们的希望,正领略着课改带给我们的激情,正品着课改带给我们的喜悦!

走进新课程,我才知道:有那么多美丽的瞬间,让我忽视;有那么多关键的时刻,被我垄断;关闭孩子们求知心窗的,不是别人,恰是我自己!是我工作到深夜,近乎完事的课堂教学设计,堵住了孩子们泉涌的思想之流;是我滔滔不绝、规范细致的讲授,浇灭了孩子们自由驰骋的想像;是我连篇累牍、整齐划一的练习、测试造就了孩子们的单调乏味,是我小心翼翼、惟恐其越雷池一步的护理,折断了他们奋飞的翅膀!是我自以为是的教育扼杀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学习的自主!

教参是死的,老师是活的;课本是死的,学生是活的。同是一本教参、同是一本教材,由于教师和学生的不同就使得其教学过程存在许多变数。教师应创造性地灵活使用教材,根据自己和学生实际,探寻一种灵活多变的教法与学法。只要有利于学生学、有利于学生悟、有利于学生用,就大胆取舍教材。例如在教学《蟋蟀的住宅》一文时,我发觉学生对蟋蟀非常感兴趣,不仅收集了许多资料,还带来了蟋蟀的图片,我就增加了时间,让学生畅谈自己对蟋蟀的了解。学生领会蟋蟀住宅的样子是相当抽象的,我相机播放《动物世界》中蟋蟀的生活片段,学生一目了然,原本抽象的知识顿时清晰可见。有的同学还在一次自己最喜欢的习作中,命题为《假如我是一只蟋蟀》,在文中他依据蟋蟀住宅的样子,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设计,可见这节课对他的影响之深。

四十分钟的时间毕竟有限,我们教学时要有侧重点,而不能每样知识都想教,这样只能每样蜻蜓点水,到时候抓到的只能是一把糨糊。有的课文适合朗读、我们就指导学生尽情朗读,读准、读熟、读得有感情,读得有创意,而其它的知识则相应减少投入,只要掌握基本知识,了解文章大意即可;有的课文适合指导学生

分析词句,我们则相应把侧重点放在这一环节上,而弱化其它环节;有的文章适合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有的文章适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等等,我们就把侧重点相应倾斜,做到训练一个知识点就扎扎实实,环环相扣、深入剖析。语文素养最终要体现出来,两条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说和写,表达与写作可以说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我们在教学生如何学习时,始终围绕这两点来训练落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同样,学生也应该活学、活用。由于智力、已有基础、生活经验、接受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对于同样一个知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收获。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挥学生的潜力,引导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法学习知识、感悟方法、总结方法、形成技能。例如在教学《猴王出世》一课中,我发现学生对文章第二自然节介绍猴王的生活习惯比较感兴趣,我顿时抓住教育契机,让他们注意这段精美的四字语言,体会文言的妙处!所以,这一段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学生们触类旁通,学会积累语言!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是知识的收购站,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整个知识大海的能力!课堂不是老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老师只是那个伴奏者!允许他们“针锋相对”,善待他们的“天马行空”,保护他们的“桀骜不驯“,鼓励他们的”各领风骚“,才能造就出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活。

走进新课程,我终于明白:我的困惑来自何处:那是我对老师的肤浅认识,对人才的狭隘理解,对教师角色的陈旧观念导致的!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又怎会皱起眉头?放开手让他们去闯,他们又怎会在困难面前束手?蹲下身子,与他们平等交流,共同欣赏,真心对话,又怎会找不到那种思想碰撞、心情的愉悦?

做英师,育人才,是我如今的愿望,我知道,断了的翅膀,可以医治,迷失的方向可以重新寻找,凤凰涅磐,有着毁灭的痛苦,才有新生的喜悦!但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成绩与失误同在,机遇与挑战共存,在这课改的大浪中,我希望我们所有同仁都能够搏击浪头,真正地尽到教师的职责,育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第五篇:我与经典共成长

我与经典共成长

麻城实验二小四

(六)班周珺

早读的时候,教室里常常会传出朗朗的读书声,那是同学们在认认真真地吟诵经典。

从入学起,我就一直坚持背经典诵读,从《唐诗三百首》到《三字经》,从宋词到《论语》。渐渐地,我才发现背诵经典诗文的好处。起初,我需要读十多遍才能把一首诗背下来,慢慢地,我发现了背诵经典诵读的技巧,读说明,读赏析大致了解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我竟然只用读几遍就可以背下呢!《三字经》里的“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知道了“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用心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这个道理。在写作文时引用一两句,就使文章变得更有韵味。读诗文,用诗文,使我大脑灵活,让我变得更聪明。

小时候,我在长辈们的教导下读“春眠不觉晓,”吟宋词“千里共婵娟。”听他们讲四大名著,教会我什么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知。可我却总是令他们费脑筋——尽管反复解释,还是不能完全听懂。不过小时后囫囵吞枣,浮光掠影的学习也是很有用处的。小时读过的,现在记起来就快。

一句句诗铭刻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痕;点点滴滴淌在我心坎,像是涓涓细流滋润我的灵魂。正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还要多读经典,日日诵,日日记,积累多了,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因为我相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下载我与新课程共成长(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与新课程共成长(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与经典共成长

    我与经典共成长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营养品。这两句话鼓舞着我每天坚持看书。 今天,我无意的翻到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了:德诺得了艾滋病,只有艾迪像往常......

    活——我与新课程同成长演讲稿

    ——我与新课程同成长演讲稿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 曾令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活》。我认为,一本书的最大成功之处不在于让读者学会其中的知识,而在......

    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比赛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普通得就象大海里的一滴水。但我幸运地赶上了课程改革的大潮,沐浴在新课程的......

    我与临大共成长

    我与临大共成长 文学院2012级文化产业管理5班 许贵杰 *** 2012年9月4号,我来到了临沂大学,开始了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已经一年过去了,在这一......

    我与母校共成长

    我与母校共成长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工管092班 姓名:姜喜伟 职务:组织委员 现代社会,一所大学,往往就是一道价值的标杆,一种精神的象征。一所拥有六十年历史的学府,更是因熔铸......

    我与经典共成长(共5篇)

    我与经典共成长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成书于战国初期。《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派最佳代表作。 我很喜欢其中的几句话......

    我与质量共成长

    我与质量共成长 “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个理念已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企业。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竞争的核心。质量关系到企业......

    我与孩子共成长(精选合集)

    我与孩子共成长 时间过得真快,儿子从嗷嗷待哺,到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到现在成长为一名活泼可爱,礼貌懂事的大班小朋友了。我呢,也从一个毫无经验的新手妈妈,成长为一个经验渐渐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