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矿山用电管理专项整治方案
用电管理专项整治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用电管理水平,四月份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用电管理专项整治活动,4月12日—4月20日为金矿自查自改阶段,4月21日—4月23日为机动部用电管理专项检查阶段,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1、高压保护定值检查。要求由井下深部中段至地表配电室高压柜逐级检查,复核高压定值保护的合理性,根据运行情况进行再调整。
2、接地网及用电设施接地。需要接地的设备接地线应与接地网连接,接地线及其连接处,须设在便于检查和试验的地方,所有应接地的设备要有单独的接地连接线,禁止将几台设备的接地线串联连接。
3、配电箱检查。一是检查配电箱内电器元件是否灵敏可靠;二是配电箱内不允许存放任何物品;三是配电箱位置应合理,避免矿车碰撞和炮击等;四是潮湿部位安装的配电箱,须有除潮措施;五是配电箱防护盖必须齐全;六是配电箱门锁必须灵敏可靠。
4、电缆检查。一是检查电缆吊挂是否符合要求;二是3+1电缆接地芯电缆接地;三是电缆接头是否做好绝缘处理;四是穿墙电缆是否做好绝缘防护。
5、移动设备安全用检查。一是漏电断路器是否灵敏可靠;二是控制接触器固定是否牢靠,有无短接现象。
6、停用的用电设备管理。停用的巷道配电箱及电缆等用电设备设施,须及时断电回收。
7、配电室常规检查。一是绝缘工具配备齐全,且安全可靠;二是配电柜门锁灵敏可靠;三是高压柜内有无放电现象;四是变压器运行情况。
要求金矿机动科负责组织做好金矿内部安全用电自查自改,机动部专项检查时进行抽查,对于落实不到位者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
机动部
2014.4.11
第二篇:用电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用电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按照教育局镇教字【2010】20号关于《镇赉县教育系统用电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此方案。
一、专项整治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用电安全意识,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做好用电维护和保养工作,切实促进学校安全稳定。
二、专项整治范围
(1)整治范围。学校(幼儿园)
(2)整治内容。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进行规范整治。
(3)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安全用电管理制度(4)电线路敷设是否规范,是否存在私拉乱接(5)电气线路是否老化
(6)对应电气设备及危险环境,应设置明显、准确、统一的安全警告标志。
三、具体实施步骤
(1)部署动员阶段。召开专项整治会议,传达学习《通知》精神,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定措施。
(2)自查整改阶段。对照每一项工作要求逐一进行自查,对每一处隐患都要做到整改,确保重大安全隐患及时得到整治。
四、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此次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专人负责,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强化督导,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务求工作实效。学校要本着对安全稳定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本单位的用电情况进行逐一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
(3)落实责任,保证整治工作效果,认真做好档案记载
坦途镇第二中心小学 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
用电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坦途镇第二中心小学 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
第三篇:非煤矿山整治专项方案
凤山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巩固2011年上半年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成果,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2011年省、州、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继续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取缔无证非法开采矿山的工作力度,关闭与淘汰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和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开采规模、工艺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矿山。以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为契机,全面开展安全评价和安全整改工作,督促企业全面排查、消除重大事故隐患,遏制非煤矿山重特大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一般事故;推广机械化开采等先进技术,逐步提高非煤矿山的办矿水平和抗灾能力,实现我县非煤山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二、组织机构
成立上街镇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刘旭东
副组长:吴应泉 吴定华
成 员:高锡芝 郑传斌 谭开律 吴绍忠 徐荣光 陆大全 吴学超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所。高锡芝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巩固深化整治取得的成果,防止已关闭的矿山“死灰复燃”。
(二)继续取缔、关闭以下各类矿山:
1、证照(采矿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不全或失效的矿山;
2、未取得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山;
3、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和列入城镇规划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重要江河流域两侧“青山挂白”治理范围的禁采区内的矿山;
4、开采规范达不到《贵州省新建、已建生产矿山部分矿种最小开采规模目录》要求的矿山。
5、破坏资源和生态、污染环境的矿山;
6、爆破、采矿作业影响周边居民、重要设施、重要建(构)筑物安全、治理无望的矿山。
(三)对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非煤矿山开展许可证“回头看”督查活动,监督已取证的非煤矿山企业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持续保持取证时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对违反《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原国家安监局令第9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的,要依照《安全生产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
(四)全面推进露天矿机械化铲装作业,推广扣深孔爆破开采技术。
(五)加大露天矿高台阶、高边坡治理,加大矿井开采无两个以上安全出口、未实现机械通风、地表塌陷危及人身和重要建(构)筑物安全以及存在严重水患、矿井火灾隐患等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矿山的整治力度。
四、工作重点
继续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为重点。同时,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国土部门牵头,安监、公安等部门配合,加强对持证矿山日常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非煤矿山比较集中的地区,要加大安全生产管理的力度,落实好安全生产各项责任制。
五、主要措施与要求
(一)加强组织和领导。各村、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安监局《关于加强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意见》,加强对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充实各镇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提供必要的专项整治经费,以保证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需要。
(二)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各村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制定2011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对在专项整治工作中领导不力,关闭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无证矿山违法开采屡禁不止的有关责任人员,要予以严肃查处。
(三)对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山,要实行动态管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防止安全管理出现滑坡,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矿山,要责令其立即停产整顿,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督促企业落实整改工作。
(四)落实关闭措施,严查违规行为。严肃查处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方式向列入取缔或关闭对象的矿山提供民爆物品和电力的行为。
(五)加强巡查,联合执法。要组织力量加大对已关闭矿山、无证矿山的巡查力度,开展联合执法,严防已关闭矿山“死灰复燃”。
(六)严肃查处事故,严惩非法盗采行为。严肃查处在整治期间发生的各类非煤矿山事故,强化事故责任追究,充分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多种手段,严惩无证非法盗采者。
(七)加大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加大深化非煤矿山整治工作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提高矿主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八)加大执法力度,加快整改进度。要强化现场执法监督,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和整改力度,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为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创造条件。
(九)强化源头管理。必须严格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三同时”手续,对未经验收即投入生产的项目,要责令其限期补办相关手续,并予以必要的行政处罚。
(十)对纳入矿产资源整合对象的非煤矿山,应按新、改、扩建矿山的有关规定重新进行开采方案设计,并依法履行“三同时”手续。
(十一)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要定期召开非煤矿山安全整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会议,分析、研究本地区深化整治工作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第四篇:非煤矿山专项整治方案
XX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
《XX省2010年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
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和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2010年3月,省安委会印发《XX省2010年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方案对整治内容和目标、工作方法与步骤、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等方面作了具体明确。要求按照“逐项突破、逐年推进、一年一整治、三年上台阶”的工作思路,以预防事故和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打击非法、整治违规、强化管理”为主题,全面开展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通过“五有五落实十达标”,实现全省非煤露天矿山“合法生产、管理规范、现场安全”三大目标。合法生产做到“五有”,即: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合法有效,安全和环保“三同时”手续齐全完备,开采设计正规可行。管理规范做到“五落实”,即:有安全管理机构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台账记录;应急救援预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定期演练并做好记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工伤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三项经济政策;安全管理档案健全规范。现场安全“十达标”,即:严格实行分台阶(层)开采,严禁违规爆破,严禁冒险作业,确保排土安全,安全距离有保障,严格管好爆破物品,用电安全,机械运输安全,防范职业危害,预防事故无伤亡。
方案要求,各地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二是要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专项整治联合机制,构建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形成强大的整治合力;三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做好宣传动员和安排部署工作,营造强大的专项整治声势;四是要实行专项整治挂牌督办制度和企业黑名单制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褒扬与批评并举,创造专项整治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用电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公司
用电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2018年8月14日**县****公司复合肥包装岗位发生一起触电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配合安监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用电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深刻吸取“8.14”事故教训,防范和杜绝触电伤亡事故。
二、活动目的
增强安全用电意识,加强对电器设备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防范和杜绝触电死亡事故,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三、活动范围
公司所有部门,重点部门:生技部、储运部、办公室
四、整治依据
《安全生产法》、《安全用电管理暂行规定》、《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
五、整治内容
1、电工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严禁非电工作业人员从事任何电工作业,严禁电工单人作业。
2、电气线墙、架、穿墙必须穿管敷设,并应整齐规范。
3、配电柜应排列整齐,安装牢固,用电设备周围必须留有足够的安全间距和工作间距,严禁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
4、带金属外壳的电气设备和构架必须按规范做好接地(零),每一个电力表后应当安装空气开关、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
5、配电室配备电力安全工器具(含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胶垫、低压验电笔、高压验电笔、低压携带型短路接地线、高压携带型短路接地线和安全帽等)。各类电力安全工器具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6、制定电气停送电及检维修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7、各电器设备、线路安装规范,无老化、接虚、超载等现象。
8、严格落实临时电作业审批制度,确保临时用电作业审批流程符合要求,作业现场临时电电线线路、电气设备设施符合要求。
六、活动安排
1、自查阶段(9月10日前)
1)各部门开展一次全员的用电安全培训。
2)对照《用电安全专项检查表》(见附件)开展自查,逐项填写检查内容。针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消除用电安全隐患;对难以整改的隐患,立即上报安环部孙伟权或孙明瑞。
3)9月10日前将自查、整改及培训情况上报安环部孙伟权
2、汇总、督查、整改阶段(9月10日9月15日)
1)安环部将各部门自查整改情况、难以整改的隐患上报情况汇总
2)安环部、动力车间联合督查,检查隐患整改及仍存的隐患情况
3)对上报及督查发现的难以整改的隐患,安环部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责任人及完成时间
4)9月15日前安环部汇总《用电安全专项检查表》、整改方案、整改报告及培训情况上报高新区安监局。
3、巩固治理阶段(9月16日-9月30日)
各部门注重日常安全检查,避免安全隐患产生 安环部随时对各部门开展用电安全专项检查,检验各部门专项整治行动的实际成效及保持状况。
各部门对用电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总,总结经验和不足,针对本部门实际制定长效管理机制。
七、工作要求
各部门严格落实方案要求,制定适合本部门的专项检查方案,细化分工、责任到人。
严格执行用电安全操作规程,深入开展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