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工程(孟兆祯)终极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3 03:5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风景园林工程(孟兆祯)终极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风景园林工程(孟兆祯)终极复习资料》。

第一篇:风景园林工程(孟兆祯)终极复习资料

风景园林场地竖向设计:从最大限度地发挥风景园林的综合功能出发,统筹安排园内各景点、设施和地貌景观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合理处理地上设施与地下设施之间、山水之间、园内外之间高程上的衔接。

基本任务:地形设计;确定园内建筑与原来小品的高程;园路、广场、桥梁和其他铺装场地的设计;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拟定场地排水方案;安排场地土方工程;管道综合。

原则:风景园林竖向设计应在总体设计的指导下,充分满足场地内各种场所、建筑物、排水、种植的功能要求;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就地取材,合理进行场地内土方的测算以及工程量的平衡,以减少土方量;合理确定高程,在满足场地内等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达到风景园林整体效果的设计要求。

设计步骤:资料的搜集;现场踏勘与调研;风景园林竖向规划设计图纸的表达。

等高线法:设计者进行三维空间思维及设计的一种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法。特点:能较完整地将设计地形与原自然地形地貌进行比较,方便地看到土方的变化情况,以进行土方的调配;整体性强;在同一张图纸上便可表达原有地形、设计地形状况及公园的平面布置、各部分的高程关系。

绝对高程:地面上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相对高程:所设计场地各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差

等高线: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性质: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的点,其高程都相等;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可能出现相交情况;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灯。

山谷:景观面狭窄,成带状内向空间,有一定神秘河诱导期待感,是一个低地。山脊:景观面丰富,为外向型空间,脊线为坡面的分界线,独特之处在于导向性和动态感。

减少土方工程量的措施: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园林建筑应与地形结合;园路选线对土方工程量的影响;多搞小地形,少搞或不搞大规模的挖湖堆山;缩短土方调配运距,减少小搬运;合理的管道布线和埋深。

土壤密度:单位体积内天然状况下的土壤质量,单位为kg/m3。土壤的自然倾斜角(安息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

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颗粒重的比值。土方施工:挖掘、运输、填筑、压实。

给水系统:从水源取水,并按用户对水质的不同要求进行处理,再将水输送至各用水点使用。

排水系统:为了使将水、污水无害及变害为利,为收集、输送、处理和处置污水,而建造一系列工程设施系统。

公园绿地:生活用水、养护管理用水、造景用水、消防用水。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水源:市政给水(自来水厂)、地表水(取水方便、水量充沛不含或少含矿物质)、地下水(水温稳定、含矿物质多)、再生水(污水经适当再生工艺处理后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水)。

给水管网基本布置形式:树枝状管网(较简单、省管材,适合用水点较分散,供水的保证率较差)环状管网(可靠性高、使用管材多、投资大)

布置要点:力求经济与满足最佳水利条件(干管应靠近用水量最大及主要用水点、靠近调节设施、管道力求短而直)应便于检修维护(干管尽量埋设于绿地下,减少对道路、广场和水体的穿越,在阀门、仪表、附件等处留有检查井,给水管网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泄水门井以便放空检修,在保证不受冻的情况下、避开复杂地形和难于施工的地段)保证使用安全,避免损坏和受到污染(管网和其他管道应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管道埋深,穿越障碍物时应设置必要的防护措施)

一般规定:管道埋深(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0.15m,行车道下的管线不宜小于0.7m,埋设在绿地中的给水支管最小埋深不应小于0.5m)阀门及消防栓(每500m直线距离设一个阀门,间距不应超过120m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管道材料的选择(DN>=75mm时,采用有内衬的给水铸铁管、球墨铸铁管、给水塑料管、复合管;反之,采用水煤气钢管、给水塑料管、复合管等)

用水量标准:国家根据各地区城镇的性质、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和习惯、气温气候特征、房屋设备等不同情况而制定的节点流量:管段的均匀沿线流量简化成两个相等的集中流量,计算管段的始末端输出。

水头损失:水在管中流动时和管壁发生摩擦,为了克服这些摩擦力而消耗的势能(沿程+局部)

局部比例:生活给水管网为25%~30%,生产给水管网、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管网、生活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管网均为20%,消防系统给水管网为10%,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管网为15%。污水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完全分流制:科学、清洁、投资大。不完全分流制:经济节能)

风景园林绿地排水特点:排水类型以降水为主,仅包含少量生活污水;风景园林中地形起伏多变,可以通过地面组织排水,减少管网的敷设;风景园林中大多有水体,雨水可就近排入水体;风景园林可采用多种方式排水,不同地段可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排水方式;排水设施应尽量结合造景;排水的同时还要考虑雨水的利用,并通过土壤的渗透吸收以利植物生长,干旱地区尤应注意保水。排水形式:地面排水、沟渠排水、管道排水。

地面排水方式:拦、阻、蓄、分、导。调整竖向设计(注意控制地面坡度,使之不致过陡;同一坡度的坡面不宜延续过长,应该有起有伏,使地表径流不致一冲到底;在地面水汇流线上,应利用道路、山谷线等拦截和组织排水,通过不断变化的沟、谷、涧、山路等对雨水径流加以组织,减缓径流速度,使其汇集或分散开来,并就近排放到地面的排水明渠或雨水管网中)利用地被植物;采取工程措施(“谷方”、挡水石、护土筋、排水明沟、出水口)埋管排水。

雨水管渠系统: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主要任务: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防止公园绿地等受淹,保证绿地和广场上的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湿地处理系统:天然湿地系统、自由水面人工湿地、人工潜流湿地。风景园林水体分类:静水(净化环境、划分空间以及增加环境气氛)动水(具有生动、活跃、富有生命力)驳岸:用工程措施加工岸而使其稳固,以免遭受各种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破坏,保护风景园林中水体的设施,建在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具有护堤、防洪、改善滨水区景观、恢复生态平衡等功能。促进河岸生态系统恢复,形成美丽自然的景观;调节水源;增强水体自净作用。

驳岸结构:基础(埋入水底深度不小于500mm厚度常用400mm宽度为其高度的0.6~0.8倍)墙体(保持一定的厚度)盖石(压顶,增强驳岸的稳定性,阻止墙后的土壤流失,美化水岸线)垫层、基础桩、沉降缝、伸缩缝。

驳岸形式:硬驳岸(条石、块石、混凝土、山石、卵石、塑木)软驳岸(竹木、自然生态)混合驳岸(钢性材料结合植物种植形成既生态又具有较高强度。土坡嵌石、石笼垫、陡坡多孔质、缓坡多孔质)破坏驳岸的主要因素:地基(超荷载、沉陷、冻胀、桩腐烂、动物破坏、地下水浮托)常水位以下(浸渗、冲刷、冲蚀)常水位至高水位(淹没、冲刷、冲蚀)最高水位以上(浪激、超载、日晒、风蚀)挡土墙:防止土体坍塌的构筑物。分类(重力式:挡土高度不超过5m;衡重式:挡土高度超过5m;钢筋混凝土扶壁式;加筋)

水池分类:布局(独立型:整形式、自然式、混合式;与建筑组合)功能(喷水、观鱼、海兽、水生植物、假山水、海浪、涉水)形态(静水、动水)

水池的构造: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池壁(砖砌、钢筋混凝土、砖砌加铅丝网)池壁顶(平顶、中折拱、曲拱、倾斜式等)池底;溢水口、溢水管;进水口及给水管道;泄水口及排水管道;阀门井;种植槽。水池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和管线设计。

水池结构设计:混凝土水池(常用做法:素土夯实、300厚3:7灰土、100厚C10混凝土垫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2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钢筋混凝土池底、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20厚1:1水泥砂浆抹面);砖水池;柔性结构水池(三元乙丙橡胶薄膜水池、软底式水池)

喷泉的组成:土建池体、管道阀门系统、动力式泵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等喷头的主要类型:直流式、水膜式和雾化式(吸气)喷水池的管道:输水管、配水管、补给水管、溢水管、泄水管等 喷泉系统:喷泉控制器、变频器、水泵、多功能阀、喷头、供水管网 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基础工程设施(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园路: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中的各种室外道路和所有硬质铺装场地

园路功能:组织空间、引导游览;组织交通;各种活动场地的铺筑;构成园景;综合功能

园路特点:园路为造景服务,行游合一;园路路面形式变化多样,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园路路面结构薄面强基,可以低材高用,综合造价低;园路往往与园林排水等设施相结合,兼具多种功能。园路类型:路堑型(立道牙);路堤型(平道牙);特殊型(步石、汀步、磴道、礓石蔡、台阶、栈道、攀梯)

园路(材料)分类:整体路面(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快料路面(各种天然块石或预制快料铺装)碎料路面(用各种不规则的砾石、碎石、瓦片、卵石、粗砂等组成的路面)简易路面(灰土路和沥青)

园路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平面线形连续、顺畅,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满足行驶力学上的基本要求和视觉、心理上的要求;保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道路超高:道路转弯时,将道路外侧抬高,用来抵消离心力的作用,防止车辆向外侧滑移。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曲线之间的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同向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逐渐变化的曲线。

平曲线:当道路由一段直线转到另一段直线上去,其转角的连接均为圆弧形式,这段圆弧边线称为平曲线,圆弧的半径称为转弯半径。行车视距:停车视距(视高1.2m物高0.1m)会车视距(停车视距的两倍)视距曲线

视距三角形: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在交叉口平面上绘出的三角形。

园路纵断面设计要求:园路一般根据造景的需要,随地形的变化而起伏变化;在满足造园艺术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利用原地形,保证路基的稳定,并减少土方量;园路与相连的城市道路在高程上应有合理的衔接;园路应配合组织园内地面水的排除,并与各种地下管线密切配合,共同达到经济合理的要求。园路纵坡<8%,横坡1%~4%

竖曲线:在纵断面设计线的变坡点处,为保证行车安全、缓和纵坡折线而设的曲线。

变坡点:相邻两坡度线的交点。变坡点处的夹角为变坡角 园路路面的病害:裂缝与凹陷;啃边;翻浆。

园路结构设计的原则:就地取材;薄面、强基、稳基土。

路基:在地面上按路线的平面位置和纵坡要求开挖或填筑成一定断面形状的土质或石质结构体。

路面:由各种不同的材料,按一定厚度与宽度分层铺筑在路基顶面上的结构物,以供汽车和游人直接在其表面上行驶通行。

结构分层:简易路面(土基、基层、面层)一般路面(土基、垫层、基层、面层)大交通量车行路(土基、垫层—上底、面层—上中下)园路施工:施工前的准备;施工放线与测量;修筑路槽(挖槽式、培槽式、半挖半培式)

假山: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包括置石、掇山。

假山的功能作用: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和陪衬建筑、植物的手段;用山石作驳岸、挡土墙、护坡和花台等;作为室内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

假山石的种类:太湖石、房山石、黄石、青石、英石、灵璧石、宣石、石笋、其他石品

置石:特置、对置、散置、群置、山石器设

掇山的整体布局:山水结合、相映成趣;相地合宜、造山得体;巧于因借、混假于真;独立端严、次相辅弼;三远变化、移步换景;远观山势、近看石质;寓情于石、情景交融 掇山的构造:基础;拉底;中层;收顶 北方掇山“十字诀”:安、连、接、斗、挎、拼、悬、剑、卡、垂、挑、戗

江南叠石“九字诀”:叠、竖、垫、拼、挑、亚、钩、挂、撑 基础施工:灰土基础、混凝土基础、浆砌块石基础等,桩基技术

第二篇: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畅谈岭南园林

日前,我国著名园林专家,中国工程院孟兆桢院士来广东参加“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孟院士。孟院士盛赞广东省风景园林协会是全国最活跃的协会,他们为行业的发展尽心尽力。认为广东的园林一直在全国颇具影响力。

广东园林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

孟院士在谈到广东的风景园林时,认为广东是先进的边陲,在生产和文化上,都处于先进的地位。在50年代,广东的园林绿化,对全中国有比较大的影响。那时,园林发展很快,双溪、矿泉别墅、山庄就是代表作,创造出了自己的地方风格。白天鹅酒店,是当时中国第一个五星级酒店,中庭园林的故乡水,对中国,对世界都有影响。一度,全国园林刮广州风,如栏杆风,过去栏杆都是直的,广州是弯的,有变化的,全国都学。还有灰塑,以前是灰塑,后来广东用钢筋混凝土来做。广东在灰塑传统上发扬光大,发展出假树皮、假草等。这方面做得很好。广东园林的成就主要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灰塑从50年代延续到现在都在应用。

广东在风景园林上的主要成就,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岭南的园林。岭南园林过去是岭南庭院,是宅院。以后,广州在摸索地方风格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园林绿化开始发展时,最初阶段学北京,如烈士陵园的大门,做得比较厚重,颜色深,其实不适合广州的气候。后来,又借鉴了苏州的小桥流水,也觉得不合适,慢慢地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风格,就是继承岭南的地方风格。

现在的广州药洲遗址里的“九曜园”就是广州最早的园林,也是目前保存最好的园林。还有余荫山房等四大名园,地方特色都非常显著。地方小,面积不大,处于亚热带,植物有自己的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创造的四大名园,且各有特色。这些园林,在如何利用广州的地利,如何发挥广州的人文资源方面体现得非常丰富。

孟院士认为,园林事业发展到现在,目前广东的风景园林仍然具有先进的水平,两届花博会,广州、深圳的设计分别拿了第一。孟院士特别提到,广东在风景园林的建设中,一些提法值得赞赏,如天然水道两岸,任何单位和人不能占有,要作为公共地带。全国许多城市把宾馆建在水边,包括西湖。而广东对于白云山和珠江,很注意保护重视。居住小区,如星河湾,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城市规划应注意风景园林

孟兆祯院士在赞扬广东园林的同时,还诚恳地指出了广东园林的不足之处。认为广东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对自然资源保护不足,炸山很普遍,把山炸得一片狼籍,有些把山卖给了别人,这样损伤太大。实际上,如果要采石,应该综合开采,并不一定要把山破坏。用中国的理念,人与天挑,如绍兴的东湖,广东的西樵山原来都是采石场,都保护得很好。采的时候不破坏,留下环境是好的。采完后仍是风景点。

一些地方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发展市政中心的地块是丘陵地带,但仍用方格网,把地形都破坏了。孟兆桢院士认为,珠江流域的支流已经把地分成了块,在城市规划时,应该顺应地形来进行规划,特别是有文化价值的,不应破坏。如国际会展中心,原来是丝绸之路的

地标,两水夹一岛的景观和环境现在没有了,造成了破坏。再如开平可园,高架路经过门口,大煞风景,园外面环境被破坏,说明搞城规的缺乏风景园林的概念。

园林设计要保持原创性

广东的园林内陆,现在保存得最好的是余荫山房,最差的是清晖园,改造中破坏了原来的意境,原来有“蕉林夜泊”的意境,不做石坊和木坊,利用水边的攀延植物做缆绳,上岸后是楼廊,非常地诗情画意,现在廊全拆了,令人痛心。孟院士强调,园林事业要发展,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能脱离原有的轨道。

云台花园很适应市民的需要,利用白云山麓进行人工改造,引进欧洲的花卉布置,大场面,露天花卉,吸引了市民。雕塑公园也做得好,环境有山有水有展览室,把广东的地方风情做了系列展示,这些民俗许多青年没有见过,将历史的文化凝固在那里,让大家欣赏,这些比较突出。

广东风景园林善于精雕细凿,如种吊兰,大多地方用盆栽,而广州呢,用木头板,天然形的,带树皮的,椰子壳锯成两半,钉在木头板上,一高一低,观赏价值不同。目前的园林建设,小部分有公式化的倾向,如番禺的余荫山房的小桥,到处都学。一些园林堆砌多,艺术不高。孟院士强调园林建设要有所创新,特别强调原创性。

第三篇:孟兆祯对我国城镇发展的告诫

孟兆祯对我国城镇发展的告诫 随着陈俊愉院士去世,孟兆祯成为我国园林界硕果仅存的院士。先生长期从事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冶例释等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编了诸多著作,主持了36项设计,曾获多项大奖,于2011年被风景园林学会评为风景园林终身成就奖。孟老怀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近年仍然活跃在我国园林景观领域,近闻他还将参加下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园冶高峰论坛,并作重要讲话,闻之不禁甚为期盼。

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成为我国发展愿景,推动城镇化发展,成为举国上下的热词,但是如何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如何建设我们的城市村镇,大家莫衷一是。笔者有幸拜访过孟老,也聆听过他的几次讲课,他非常推崇钱学森先生所提出的“山水城市”理念,并孜孜不倦地推动着这个理论的发展和实施,而今全国都在推动的“园林城市”究其根源,也有着山水城市的借鉴。孟老对我国山水城市建设、城镇化的实施都有其独到的见解,是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最可宝贵的借鉴。

方向:山水城市是我们的中国梦

“对城市建设我们要有一个远景,也就是我们的中国梦。城市建设的梦是什么,国务院下属的各部、各总局对城市建设很支持,也形成了很多名目,如绿城、森林城市、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等,但我觉得我们的城市应该有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钱学森先生1985年在《人民日报》上提出的,建议中国建立山水城市。”孟老阐述了他作为一个老园林工作者关于城市建设的中国梦。他认为,山水城市彰显的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之路,不是有山有水就是山水城市。山水城市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强调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强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要将我国的自然山水画移植进城市建设,把中国园林构筑艺术应用到城市大区域建设当中。它包含生态城市的全部内涵:不仅是自然环境生态,还包含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等。山水城市的提出,使我国城市建设既有生态城市的物质基础,又有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其根本指向是生态文明。

孟老指出,中国园林不是建筑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园林艺术,因此出现了很多山水诗、山水画。打造山水城市就是要把山水诗、山水画融入城市建设。钱学森曾说,他设想的山水城市是把微观传统园林思想与整个城市结合起来,让每个市民生活在园林之中,而不是要市民去找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山水城市概念是从中国几千年对人居环境的构筑与发展中总结出来的,有着极为现实的人居理想,这个园林版的中国梦有助于推动我国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中国梦就是我们的综合国力,而园林绿化也是综合国力不可少的部分,因此要做出中国特色、地方风格。”孟老说。他认为中国园林要做到赏心悦目,这正是山水城市的中国特色。中国园林讲究“外师造化、内得心源”、“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就是要求设计师把握好场地特色,创作出不同特色的山水画、山水诗的意境,这样才能避免千园一面、千城一面,走中国特色、地方风格的城市建设之路。

方法:城镇化要把尊重自然放在首位

孟老说,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排在首位。

中国的汉字,一人为大,一大为天,最大是天,天就是自然,自然比人大。他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尊重自然,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这进一步明确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这对将来的建设,包括城市建设和风景园林规划,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人能征服自然、人能改造自然的提法,是与大自然固有的客观规律不相符的。人类只能在一定范围、一定规模中改造自然,更多的情况下是要科学的认知自然、真正的了解自然,并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顺从自然。这是人类在实践中获得的重要经验。

对于中国城镇化如何发展,孟老认为,城市建设需要服从山水河湖的走向,每个城市都应利用自身天然的地形地貌规划,打破“千城一面”的现状。虽然目前城市绿地系统归风景园林设计,但不是城市的整体规划。现在,一个城市有30%以上的城市用地属于绿地,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大。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国家,绿地率达到50%,城市用地有一半是绿地。这就要求园林设计师必然要介入城市规划。

任何不尊重自然的做法都要受到自然的惩罚。我国目前约有660个城市,预计不到10年要翻倍,即1200多个城市,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将“大建设、大破坏”改为“大建设、少破坏”是首当其冲的现实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和其他生物、非生物共有的地球。城市规划专家将城市规划划分为6个阶段,前一阶段为环境建设阶段,第六阶段为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如何体现呢?应明确城市是人类聚居,借以生存、生活和持续发展的环境。因此在城市化的同时,也要使城市社会生产和自然环境同步协调地发展。补偿20世纪对自然资源“大破坏”的损失,并在原基础上重建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应由城规专家担纲,协同生态、建筑、园林、文物等各有关方面专家共谋综合性的总体规划,而且要各学科专家从专项角度介入总规。

孟老认为,城市的定性定位的目标要与客观实际相符,名目要符合科学性。全国六百多城市有180多座城市提出要建成现代国际性大城市、上海把围绕中心城市的城镇建成异国风光、桂林要把世界名桥都建在桂林、北京什刹海要建成巴黎的左岸、还有提出要建森林城市。林学家认为“森林是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的植物群落,是集生的乔木及其共同作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气候的总体。”森林、海洋、湿地是世界三大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不可人造的。人能造林,但不能造森林。我国城市绿地率约在30%上下,怎么可能将城市土地化为森林呢。人是树上巢居下到地面居住的,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通过村镇发展为城市,人与自然协调不是城市回到森林,而是建设园林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但要有合宜的绿地率,而且要合理分布,由相对集中和分散的小绿地、绿带构成绿网,是人工创建的城市生态系统主要组成。有专家很风趣地说“森林是猴子住的,城市是人住的。”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概括中国园林为“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园林城市是物质和精神建设的高度结合,生态科学和文化艺术的高度结合,是人类健康长寿的环境条件。城市和建筑创作之源都是环境,中国园林讲究“景因境出”。没有旧金山湾的海湾环境何来旧金山大桥。勉强缩小尺度造出来哪里象旧金山大桥。桂林山水环境这样美,花桥因地制宜而取胜,桂林何止花桥,有各式各样的桥。十六大报告指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桂林完全可以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要进行创新和发展。一方风水养一方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得天独厚的山水弥足珍贵,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密切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要求且具有桂林地方风格的山水园林城市。

人与自然协调还要落实到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城市。城市建设并不要百废俱兴,因为约有三分之一的城市土地面积是绿地,而绿地要依托现状。我国60%以上的城市是山地,治理山水是重要的环保工作,中国历代视治水为“国家大事”。山水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自然资源,是绿化建设的主要依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幸的是我国炸毁山林的现象十分普遍。深圳花博会很美,而其北面相邻的山却炸得山开石乱、大煞风景。据说85年就卖给私人开采。有的山水城市开环路,遇山则炸毁,就连泰山观月峰也难免遭受人为炸山破坏。居然泰山头上敢动土。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破坏风景名胜区的山林实际上是对自然犯罪。即或采石也要综合考虑。浙江绍兴东湖、广东西樵山,采石后可留下一个风景名胜区。有的造建筑就破坏山,而中国传统善于造山居,总结了“因山构室,其趣恒佳”的道理。

任务:园林师应追本溯源,精研“园冶”

近日,孟老在畅谈学习十八大体会时呼吁,风景园林设计师要介入城市规划。

孟老对《园冶》一书甚为推崇,他认为在中国,每一个学园林、搞园林的人,不学《园冶》恐怕难成正果。因为,计成所著、崇帧七年(1634年)刊印的这本书,堪称中国第一部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园冶》是古代园林大家计成的园林创作、赏鉴的集大成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书中既有千百年来中国古典园林实践的总结,也有计成对园林艺术独创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还有园林建筑插图235张。“虽由人作,宛

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作为《园冶》贯穿全书的精髓而影响后世。受此书影响的中国园林大师无数,而孟老就是其中之一。在印证《园冶》的想法指导下,他的足迹走遍了大江南北,用双眼透视实景、证明《园冶》。他越来越感到,博大精深的中国园林艺术传统理法,放之四海而皆准。从此,传统的理法便浸透了他的设计思想,指导着他的设计实践。他特别给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了《园冶例释》课程。作为依《园冶》一书而名的园冶杯系列活动,也是因袭了我国园林优秀传统精神而发展的,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对园林专业大学生的规划设计水平提高,对我国规划设计机构水平的提高,对我国园林景观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的提高,对我国风景园林师的培养,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活动受到孟老的重视,专门抽出时间参加园冶高峰论坛并讲话。

第四篇: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终极)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赵荣等编著,《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2.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简答题

1.分析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社会科学,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点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1)社会性

(2)区域性:①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性和区域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② 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3)综合性:①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和整体性。②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他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想。

三、论述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指导和参与社会实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②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③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2.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2)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文化生态关系:在一定地域内,自然环境要素是文化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基地,社会文化环境是文化系统演进的动力,文化影响人们对环境的作用,使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化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文化生态关系。

3.文化整合:文化除了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不同的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 文化整合。

4.文化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文化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不同文化集团的差异与特征。

二、简答题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2)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3)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4)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

(5)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2.文化区的分类★★★★★(掌握概念和各分类之间的对比)

(1)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者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地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它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以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例如:两个民族之间存在国界;语言文化现象等。

(2)功能文化区:是指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的特征:功能文化区的中心位置明确,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但不一定居于分布区的几何中心。并且因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限确切、中心的功能性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而与形式文化区具有显著差异。

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农场、一个教区等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自我意识。乡土文化区的特征: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在于,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与形式文化区的差异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例如:美国东南部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与文化的地区。3.文化扩散的类型★★★★★(掌握概念)

(1)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扩散现象的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扩展扩散根据传播情况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类:

①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②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③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2)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迁移扩散的特点:传播速度快,距离远,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4.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

(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强”式文化生态关系认为环境强有力的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

(2)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把自然与人看成是双向影响。认为自然对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性,经过人的选择才能在特定环境下创造最佳文化。

(3)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研究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解释人对环境所产生的知觉决策的行为激励。

(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加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5.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它的形成很少受到人类影响,诸如自然形成的河流、山川、树木等。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附加人类活动的形态痕迹,集合自然物质和人类文化共同形成的景观,如风景名胜景观,园林景观等;二是依靠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综合运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知识,形成具有文化审美内涵和全新形态面貌的景观,如城市景观、公共艺术景观、建筑景观等。

(2)联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组成了文化景观。但是,今天在地球表面上的所有自然现象的综合体可以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的人为作用的影响,完全纯的自然现象综合体是不存在的。

6.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

(1)区位论——严格来说是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理论,而不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2)文化景观论——通过过去或现在人文活动的结果,研究该地区的人以前的各种活动,恢复其以前的活动过程。弊端:只是过去人文活动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人文活动的动力和原因。

(3)行为论——把心理学的有关成就引入地理学,发展成为人文地理学一个新的分支:行为地理学。弊端:只能说明人在某种环境中的一些行为。

(4)人地关系论——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

三、论述题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1)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主题,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2)文化区是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人文地理学以文化为核心理论来统帅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的人文地理现象。

(3)文化区由不同类型的文化为对象来分可分为三类:①形式文化区;②功能文化区;③乡土文化区

2.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1)扩展扩散的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有的速度慢,有的速度快。(造纸术与呼啦圈传播速度的对比)

(2)迁移扩散的特点:由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迁移到远处,使

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功夫)

(3)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南非边界阻止外来电视节目),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加拿大要求在本国出版的外国杂志须含一定量本国题材)。

(4)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和周期现象(追逐时尚的文化现象)。3.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而对文化施加影响。生产力越低,这种作用越明显。而 随着科技发展,两者关系变得复杂,一方面,人类能动作用增强,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 加,在自然环境不那么优越的条件下,也可以生存。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也慢慢成为具有 人类痕迹的自然环境。具体为: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例:因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剩余劳动时间,故世界古文明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著人的石器生活。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文化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不同地区具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各自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例:在生产发展早期阶段,人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无数变化和等机构成不同,使各地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特征。)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例:梯田文化。)4.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1)文化区: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即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

(2)文化扩散:指某种文化从一地区扩散到另一地区,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包括扩散、交流、传承等意,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

(3)文化生态学: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4)文化整合: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5)文化景观: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亦称人文景观。(6)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特征、文化扩散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是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上述五者为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

(7)只有了解文化的时间过程,才能深入认识文化区的空间特性,文化的空间现象的研究应与时间过程相结合。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要素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文化整合最先发生的是文化冲突,结果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文化整合的变化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之中。文化景观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

5.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并且,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

(2)人地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其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3)20世纪60年代,面对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全球性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并谋求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逐步确认,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6.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1)环境决定论——过分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人在该理论中几乎不起什么大的作用,居于从属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2)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认识积极地力量。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3)适应论——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

(4)生态论——主要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侧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5)环境感知论——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其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境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人一旦形成环境感知后,他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就必然受已存在的环境感知的影响,这样,人群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必然以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

(6)文化决定论——人通过文化在人地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

(7)和谐论——人类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和谐关系。7.以“和谐论”阐述如何协调人地关系

(1)协调的目标是一个由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战略指标,应包括生态、社会、环境等多远指标构成的一个综合性发展战略目标;

(2)要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3)合理利用资源,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保持和谐共生;

(4)整治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8.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1)汤因比的“挑战与迎战”学说(三原则)

①挑战与应战:古埃及人面对冰后期气候回升,草原变为荒漠,生存环境恶化,有三种选择,其一是迁移,二是以耐旱动物维持生存,三是训化动物和从事农业。埃及人选择了尼罗河岸农业。

②逆境美德:五种逆境刺激产生美德,一是困难地方的刺激,二是新地方的刺激,三是打击的刺激,四是压力的刺激,五是遭遇不幸的刺激。刺激使人奋起,从而战胜困难。

③中庸之道:刺激必须有限度。适度刺激使人产生应激反应,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改变环境,重塑文化景观,推动社会进步。

汤因比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主体的人结合起来,并从其相互关系和彼此相互影响的力度来分析其挑战,这为人地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马克斯·韦伯探索资本主义工商业与新教之间的关系,由命定论分析出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即命定论坚信若被上帝获救,唯一办法是尽力于自己的职业,通过这种信念的支持,新教中的信徒们勤勉于世俗职业劳动,杜绝享乐,积累财富,使资本积累时期形成中产阶级人格特征,即“新教理论中的资本主义精神”,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对于人地关系的探索,韦伯介绍的是思想先变化,再改变生产与环境,这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的人地关系的精神作用进行分析有所启发。

(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人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地理环境主宰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心理等许多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把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与对人类生活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地理环境为基础了解历史,在时间过程中研究人地关系。

9.依据文化地理学中人地关系图式说明人地关系★★★★★

由斯宾塞和托马斯提出,这图式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人地关系模式。其中四个要素,即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和技术。

人口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并具有一定文化的群体。人口的数量和文化状况在各地质监的差别往往很大。

自然生物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空间与资源。各地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也互不相同,对人口承载能力亦不同。

社会组织,亦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其各个单元——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血缘关系的——通过遵循群体内一系列共同的规则、法律、习惯和规矩,使一个个单独的人组成巨大而有机的组织网,保持社会稳定并有效地发挥功能。

技术是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人们利用技术获得生存,改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在四个要素中,技术、社会组织与人口又都在自然生物环境所提供的空间与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活动。人口,作为社会的人,则又是这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中心,这里面的人地关系既反映了人的主动性(例如人发明新的技术,创造新的社会组织),但又反映了受自然生物环境的约束性。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调查方法:是在社会成员中收集并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和事件的趋势的资料,以查明区域人文地理环境或事象

二、简答题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2)制定研究计划(3)收集、整理材料(4)调查研究与实地考擦(5)分析研究(6)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2.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1)经验主义方法论:

①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各地区的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特征:A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B区域研究最为典型,由于每个地方具有独特性,因而区域研究的哲学基础是例外论的;C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2)实证主义方法论

对传统人文地理学的影响:①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传统地理学关注地区特点因而是独特的,理论发展受到抑制;空间地理学则寻求用空间分布的普遍规律来解释各地区的独特事件。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是地理学作为空间科学重建了研究内容和理论主体。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的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③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数量化技术,意味着空间分析上的精确性,取代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模糊化推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不足之处:①经济决定论的倾向。实证主义学派对人的看法类似于新古典经济学中“经纪人”的概念。②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③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于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3)人本主义方法论

加强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人本主义地理学思考位于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在文化地理学方面,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方面,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4)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事物和社会事实来解释显示。它的基本原理是,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只需连续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

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①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②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2.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经和方法。

(1)地理社会调查

含义:地理现象的社会调查是指对一些地理现象或有关问题,通过到各机关单位收集资料、组织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问或观察了解一些有关事务的遗迹,取得信息。

目的:社会调查的目的是直接通过对人的访问或手机查阅有关历史文献、统计资料,以实现区域地理野外考擦任务的完成。

特点:调查内容广泛复杂、受人的主观影响作用大等。调查方法:访问法、资料收集法、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2)科技文献:①地理科技文献;②因特网信息资料库

(3)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①遥感RS技术与地理信息的获取;②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获取;③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一、名词解释

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产率)的过渡。它不是一个独立自生的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2.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互规律。

3.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4.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扶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5.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即按人口平均的最高产量和最高收入)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入口;实力适度人口是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入口,即除去考虑没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所需要的人口。因此,实力适度人口在数量上要高于经济适度人口。

6.人口分布: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7.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8.农业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9.营养密度、比较密度分别是一个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和单位农用地上的人口数量,所谓农用耕地、林地及草原牧场(后者按3:1折算成耕地)。这些指标可以更清楚的表示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实际状况和土地的承载能力。

10.人口移动:广义的人口移动包括所有人类个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叫做人口流动。

11.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它按人们自然的体形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人种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的范畴,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

12.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

13.民族的形成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族)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民族是比氏族、部族(落)更高级的人群共同体。民族的出现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民族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

14.民族的特征:①共同语言;②共同的地域;③共同的经济生活;④共同心理素质。15.民族分布:可以分为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

16.民族省: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分布区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大的可以称为民族省,小的可以称为民族岛。

17.塥坨: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或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聚居区。这包含着贬义,是指受歧视民族在城市中的聚居区,特别是有色人种的聚居区。

18.民族邻里:是指民族聚居所形成的街区。

19.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例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不同等级的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0.城市民族聚居区空间发展上分四个过程:核心区阶段、中间地区和边缘地区、聚集点、民族聚居。

2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

22.流行文化:指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在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如欧洲和北美,流行文化几乎是完全淹没了民间文化,而在日本,则是传统文化(艺会、相扑、茶道)和流行文化(洋服、摇滚乐、棒球)并存。

二、简答题

1.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1)人口数量:1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1000万原始人类。

(2)农业革命前人口发展特征包括:①极低的人口密度;②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③最后两个特征是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场地较为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地抵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因而原始人类的分布又相对集中。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1)一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农业。在此后的几千年内,农牧业基本上取代了采集和狩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2)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亚洲西南部、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的农业均为独立演化的观点得到认可。(3)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4)农业社会时期人口发展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

①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但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死亡率的下降最早是从欧洲各国开始的,并由此引发了欧洲各国的人口变化。

②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引起的作用最为直接,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先上升后持续下降

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期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

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①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②妇女晋升机会增;③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④现代人的求学、接受培训、就职和恋爱生涯占用了较多的时间,相对地推迟了生育行为;⑤现代社会将一名婴儿培养成人并使其接受高等教育将花费相当的代价。

(3)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发展的特点:①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据统计,世界人口在15、16、17、18世纪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可以看出,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②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发达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趋于下降,发展中地区在后期死亡率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却居高不下。4.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1)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并且,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实现了第2个10亿。1930年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1975年至1986年,世界人口的第5个10亿过程只用了12年。从1987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用了13年便突破了60亿大关。

(2)世界人口未来增长特征:尽管人口增长率下降,由于世界人口的基数巨大,世界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5.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1)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作用:①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②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生存资料的同时,人们所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也都来源于自然环境;③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④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的作用集中体现在自然资源上。

(1)人口的发展状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适量的人口是开发环境的动力,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存在,便谈不上开发环境;②过量的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从而不利于协调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6.人口与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的表现出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①人口是社会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前提和要素,人口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主体。②作为消费者,人类生活和生产上的消费需要,推动着下一次的再生产运动。所以,人口是再生产运动的起点和终点。7.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

(1)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

(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3)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8.中国人口分布的成因

(1)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2)社会经济原因: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②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③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

9.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原因及对策

(1)特点:①绝对数量大;②发展速度快;③老化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④耦合性。

(2)原因:①生育率下降,生育率是年龄构成的定盘星;②人口寿命的延长。

(3)对策:①突出老年人的精神价值;②发展老年产业;③加强积累,奠定基础,细化老龄程度,抓住发展机遇;④完善构成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⑤加强技术投入,加快产业调整,以技术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⑥培养专门老年护理人才;⑦延长退休年龄;⑧关注老龄妇女。

10.人口迁移的分类

1.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

3.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

11.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

(1)人类诞生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最主要的经济活动是采集和狩猎,为满足最低限度的生存需要经常移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由早期居住的热带地区逐步向温带、寒温带森林地区迁移。

(2)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因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原因,各种形式的人口迁移断断续续地进行。

(3)到了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大陆的发现、产业革命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口移动的规模迅速扩大。工业革命也导致了城市化社会的兴起,促使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村转向城市,逐步奠定了当今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12.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美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七条迁移法则)

(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5)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6)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较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7)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带家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

(8)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拉文斯坦推论道: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也就是说,迁移的距离越长,移民的数量就越少。

13.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1)流向的特点: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大多是由穷国向富国迁移,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迁移人口是国际人口迁移的普遍现象。②由低收入国到高收入国,如美国、西欧。(2)人口结构特征:中青年、单身、男性为主,近年女性比重上升。14.人口迁移的机制

(1)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

(2)解释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机动变化产生的因素。

(3)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也能引起迁移潮流。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15.流动人口趋势和特点

(1)趋势:①流动规模越来越大;②流动半径越来越大;③流动高峰提前,外出时间延长;④外出民工以劳动力为主,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⑤流动方式以连锁方式为主。

(2)原因分析: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②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民对改变自己身份的渴望是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③国内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和重心转移是客观因素;④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剩余是流动人口产生的内在因素;⑤农村基层组织的失控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拉长是直接原因。

16.民俗的分类

(1)物质民俗:包括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交通运输民俗等;(2)社会民俗:包括节日民俗、岁时民俗;

(3)礼仪民俗: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4)精神民俗:包括巫术及其民俗、宗教、信仰民俗、民间禁忌;

(5)口承语言民俗:包括民间文学传承(神话、故事、歌谣、叙事诗、言语等)、民间艺术传承等。

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区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论述题

1.比较人口转变理论

(1)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迪——“三个序列”

①第一序列即原始阶段,特点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②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了、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③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却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又转入低。

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奠定了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基础。(2)1944年,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人口转变”理论

他将兰迪的第三序列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高低高”阶段、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

(3)诺特斯坦的学生寇尔进一步深化了人口转变理论,对五个阶段进行了重新命名并提出了各阶段的数量界限。(参考书本P80)

(4)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参考书本P80)

①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②早期扩展阶段,即EE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③后期扩展阶段,即LE阶段,死亡率持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到最快而后减速。

④低位静止阶段:即LS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将至低水平并重新到达均衡,人口增长再次低于静止状态。

⑤减退阶段,即D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2.比较各国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经济增长促使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的下降。(2)日本模式

发展阶段:①日本产业革命较晚,整个19世纪大体上均处于高位静止阶段;②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属于早期扩张阶段;③20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人口的后期扩展阶段;④进入80年代已经进入低位静止阶段;⑤90年代中期自然增长率仅为0.3%,预计2010年前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

日本模式特点: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生育行为的措施,因此,人口转变速度快,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北欧国家一二百年的道路。

(3)中国模式

发展阶段:①旧中国是高位静止的原始型;②1949—1970年处于早期扩张阶段;③70年代到90年代处于后期扩张阶段;④预计2020年前后进入低位静止阶段;⑤进入2040年将处于绝对衰减阶段。

中国模式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4)印度模式:20世纪20年代之前一直属于高位静止阶段,此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50—60年代,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2.0%,一直到90年代仍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异同

(1)相同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经济、政治、文化因素。

(2)不同点:①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基于经济起飞基础之上的。在日本,紧随人口转变之后的经济发展明显为其人口转变的彻底性提供了保障。②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为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

4.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口转变三个显著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1957年: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出生率保持在高水平的情况下,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再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峰。

原因:①新中国成立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带来了人口迅速增长;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各种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很快得到控制,死亡率迅速下降,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且转变速度之快,世所罕见。

(2)第二个阶段是从1958~1998年:这个阶段相继经历了一个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和两次增长高峰,突出特征是死亡率保持在低水平的情况下,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三个特殊时期:①非正常时期。1958—1961年。由于政策方针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人口再生产的自然演变过程被中断,死亡率异常上升,1960年达到25.43‰,导致出现了人口负增长。②第二次高峰期。1962~1965年是对被打断人口增长过程的补偿和恢复。③从1966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和计划生育政策在70年代中期推行,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但是,进入1980年以后,50年代和60年代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相继进入婚育年龄,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三次高峰期。

(3)第三个阶段是从1999年开始至今:中国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着低水平增长的状态。从趋势上看,由于人口逐步老龄化,人口死亡率将略有提高。

5.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1)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编制,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利于更好的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

(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来讲,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着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的自动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它们不仅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人口已远远超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使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这才是行之有效的策略。6.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①世界90%的人口居住在仅占陆地总面积10%的土地上,陆地上的大部分地区至今仍无人居住。②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区域。③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0%)。④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57%,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80%;而占陆地面积43%的高原地区(海拔500m以上),仅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0%(小面积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⑤亚欧两洲合计人口占72.5%,其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6.2%。而面积广大的南极大陆无定居居民。⑥在各大洲(或地区)内部人口分布也不平衡。

(2)世界人口分布还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指向(暖湿地区)、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3)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四大人口稠密区)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

(4)人口最稀少地区:干旱(沙漠)地区、寒冷的两极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和海拔5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这四类地区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3以上,人口却不足世界人口的2%。7.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中国人口分布依然不均衡,突出的特点是在土地载体上的分布东密西疏,人口在土地和经济载体上呈现逆向分布。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稳定的宏观格局是由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空间不均衡性决定的。

目前,东部人口密集,但是人口承载状况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还有相当的人口承载潜力,但是上海的人口规模太大,不仅仅对土地的压力很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其经济承载能力;中部人口规模大,西部人口稀疏,但对这两个经济地带现有经济状况而言,人口规模仍然是过大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从而舒缓人口对土地载体的压力。8.分析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雨量来实现的。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地区(如亚热带和温带)成为人类密集的地区。②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人口分布多趋于低平地区,其原因是气温和气压都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降低,直接制约着人们的生理机能。③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④水体除了作为水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所用外,还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载体和通道,也是人类副食品的一个源地。海岸地区比内陆腹地具有更高的人口密度。⑤自产业革命以来,某些地区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②经济发展水平;③经济活动方式;④交通输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3)历史因素: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地中海地区;而开发较晚的地区人口较稀疏,如大洋洲。

(4)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大,有时短时间内便可改变人口分布状况。例如,两次世界大战每一次都伴随着人口大规模的移动。此外,国家的人口政策和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9.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1)人口自然变动的成因: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人口增长过程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外部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2)人口机械变动的的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3)人口变动的影响:①利:政治方面,为国家国土防御提供充足的战略人口,以便更好地管理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奠定基础。②弊:给当地造成过大的人口压力并滋生很多问题;对迁出地意味着人才的流失。

10.种族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

(1)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

(2)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徨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

(3)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黑皮肤、长四肢等)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

(4)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对其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11.世界民族的分布

(1)分布概括:①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民族共有3000个左右。各民族的人数差异很大。汉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占世界总人口的1/5。②目前世界上人口在一亿以上的民族有7个: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

(2)世界主要民族及其分布

①汉族:中国(97.8%),其次在东南亚各国、美国等。

②印度斯坦人:印度(99.7%),其次在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等。

③美利坚人:美国(99.3%),其次在加拿大、墨西哥、英国等。

④孟加拉人:孟加拉国(58.7%)和印度(41.2%),其次在尼泊尔、英国等。

(3)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①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②我国现有56各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③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④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12.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1)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大多认为主要是在二三万年前,大部分由白令海峡过去,小部分可能在较晚时期由南太平洋群岛到达南美西部海岸。

(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从16世纪开始,非洲的黑人被欧洲人当做奴隶大量贩卖到美洲。在美洲的黑人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①第一是加勒比地区,从1500年到1850年之间,运到该地区的黑人总量达到400万;②其次是巴西,到19世纪中期,输入的黑人奴隶由350万;③第三是美国,输入的黑奴约50万,目前黑人达到3000万。

(3)西班牙人和葡萄芽人向拉丁美洲迁移: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便开始向拉丁美洲各地移民。在拉丁美洲的大路上,大部分国家的现居民基本上有三部分人组成,即印第安人、白人、印欧混血型人。

(4)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法国人的殖民活动开始集中于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谷地区,以魁北克为中心。英国的殖民活动集中于法国殖民地南面的新英格兰及其以南的大西洋沿岸各地。美国和加拿大是英国人后裔在海外组成的重要国家。

(5)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目前在美国可称为民族省的聚居民族有墨西哥人、黑人、法国人。

①墨西哥人位于美国的南部,东西两边的边境都属于干旱的荒漠地区,除少数地方外,几乎是无人居住的地区。

②黑人民族省是美国南部利用黑奴从事农业活动的结果。

③法国人在美国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美国东北的新英格兰各州的北部与加拿大接壤的部分,这里的法国人是由加拿大法裔居民向南扩散进入美国边境的。;二是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密西西比河口及沿海的沼泽地区,这里是过去法国人在该地实施殖民的结果。

13.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任何一个民族,很少能够完全与外界处于长期孤立的状态,而都要与其它民族的文化相接触,并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整合。

(1)北美印度安的文化变化:传统玉米种植地位下降,玉米主食让位于面包,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出现,砖房替代土坯房,电器代替传统用器,汽车替代马车,英语普及;

(2)西班牙人在拉美与印第安人的整合:斗牛传到墨西哥

(3)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美国英语、信新教的占优势,形成新民族—美利坚民族。

(4)移民与民族整合:20世纪末出现了一个不同以往但规模更大的移民浪潮。14.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1)衣:服饰受各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如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西北地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西南和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

(2)食:饮食文化的中西差异、国内的地区差异等等。

(3)住:不同民居在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上的迥异的风格。

(4)民间文化:在物质、精神、礼仪等方面与别的民俗的差异以及和流行文化的不同。15.民俗地理学的研究意义

(1)民俗地理学:研究一定地域内各民族人民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范围内文化现象的地区差异和分布规律,探讨民俗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互关系,并阐明其形成、发展、演变规律的学科。

(2)民族地理学研究的意义:①促进民族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②对我国的外交政策能发挥应有的作用;③为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繁荣民族经济作贡献;④促进民族团结,开展民族教育。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是人们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社会基础工程。狭义的农业指耕作业,也称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五个生产部门。

2.传统农业的基础理论,包括七个方面。即:①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来源;②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③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来源;④农业是工业的重要市场;⑤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⑥农业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⑦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二、简答题

1.农业起源的地点

(1)农业起源多元论——中国、西南亚、亚洲热带是农业的发源地;

(2)农业起源一元论——代表人物:索尔。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亚。而中国、印度等都是其传播地区。

(3)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西亚两河流域的新月地区是动植物的一个驯化地;(4)世界动植物的驯化——一般认为狗是世界最早被驯化的动物;在长江下游,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稻谷遗存堆积层,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所在地,也是世界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所在地。因此,中国是世界上作物最重要的一个驯化中心。

2.农业的形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①人类开始有意识的保护动植物资源,使生态环境免遭无止境的破坏,并且为了发展农业以改善自身的生活,还需要有一系列的创造和发明,使科学和技术获得了一定的发展。②使人类的居住范围有所扩大。③农业的出现使人口增长速度比过去大大加快。随着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人口的普遍增长也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可能。

(2)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①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的迁移,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农业是人们以土地来种植作物,当其获得的产量能满足其一年的基本需求时,人们自然回定居下来,改变其原来流动的生活方式;②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③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3.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农业景观是环境的镜子:①农业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②农业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

(2)农业景观的观光价值: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性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分布在城市周围地区,以满足城市居民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为主。

三、论述题

1.分析农业发展阶段的特点

(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含义: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目前只在热带地区还保留这种农业类型,其主要地区包括:①南美洲的亚马孙地区;②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③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雨林地区。

特点:①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在居住区附近用刀耕火种办法清理出一块土地后,就用工具在土地上挖出坑穴,放进根、物进行轮种,“刀耕火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②农作物的种子是多种多样的,混合种植在一起,杂乱无章;③刀耕火种方式导致环境恶化,地力下降,因此土地需要不断更换,但都在村落附近进行,所以定居点不需要搬迁。

(2)传统农业——奴隶社会至产业革命以前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①传统农业阶段,农民经济是自然经济,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孤立进行的,是一种生计农业;②农业劳动基本上靠体力,同时也用畜力与简单的器械;③传统农业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不多,因此在农业社会里,城镇人口远远少于农村人口。

传统农业的类型:①旱作农业——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小麦占重要地位。②水稻农业——主要分布于热带和副热带地区,喜高温潮湿。分布地区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于沿海地区,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古巴、委内瑞拉、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③地中海农业——地中海农业是地中海气候这一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农业类型,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周围地区,还零星分布于美国西海岸、智利中部、南非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以及葡萄、油橄榄、果品业、花卉业与旅游业;④游牧业——一种在干旱地区以放养食草动物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分布于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游牧者放牧的牲畜有羊、牛、马、骆驼等。

(3)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①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机械化使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专业化使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大得多。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成为商品农业。②现代农业的产品主要为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口提高生活消费品,保证制造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顺利进行。③现代农业也在向纵深发展,形成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使农业社会化的程度很高。

现代农业的类型:①种植园——种植园主要是指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主要种植某一种经济作物。如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②谷物农业——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洲等。皮包农场suitcase farm(农场主只需带个提包就可以进行其经营活动)、农业企业agribusiness(大型的、高度机械化的商业农场);③牲畜育肥农业——是一宗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巴西东南部;④乳品业——是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加工制品的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瑞士、法国等地大城市郊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⑤市场园艺业——是专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⑥大牧场——大牧场与一般游牧业有很大不同。首先,其规模大,放牧的牲畜达到成千上万头。其次,它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放牧,而是由牧主雇佣一些牧工放牧。最后,不是自给自足的生产,而是将牲畜全部投放市场。这种大牧场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的干旱地区较为流行。

2.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1)埃及——①尼罗河的影响因素:充足的水源除了每年给尼罗河带来定期的洪水,还带来富有营养的淤泥,有利于小麦的种植;②农业因素:埃及具有丰富的农业种植经验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③良好的对外防守环境:东有西奈荒漠,西有利比亚沙漠,北有大片河口沼泽,南有沙漠瀑布;④便利的运输条件:河运发达,在尼罗河上,往北顺流而下,往南借北风逆流而上。

(2)巴比伦——①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降雨;②水源:位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之间的新月形地带,河水冬季来自雨水,春季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③农业方面:秋种、夏收的小麦,生长期内有雨水、河水灌溉,产量较高。

(3)印度——①有利的气候水文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的西南季风的雨水补给;②夏汛洪水给河流两岸带来富含营养的沉积物。

(4)中国——①地形上:黄土高原边缘地区,黄土土质疏松,含矿物质多,有利于土地开垦、作物种植;②气候上:年降水量在600mm~650mm之间,气温7月平均26℃、2月平均-2℃,高温与雨季结合,利于作物生长。

3.分析世界农业生产布局

(1)世界粮食生产布局

①小麦的分布:小麦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居首要地位。它的播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除南极以外,遍及世界各地。小麦是一种温带作物,主要分布区有,俄罗斯温带草原区的黑土带;美国和加拿大中部的小麦带;澳大利亚、印度的亚热带与热带草原区;中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②水稻的分布:水稻是生长在温度较高、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的作物。集中产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地带,特别是该气候带的大河三角洲、江河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印度的恒河流域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其次是墨西哥湾沿岸、密西西比河下游各地区。另外,拉丁美洲部分地区、非洲和地中海地区亦有水稻种植。

③玉米的分布:玉米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可以在世界大范围种植,各大洲高温多雨区产量更高。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特别是美国被称为“玉米王国”,其次为中国。

(2)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布局

①棉花的分布:棉花是亚热带作物,主要生长在北纬20~40度之间的地区。亚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是世界棉花的主要产区,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世界第二大棉花种植区是美国南部的棉花带,其次是非洲东北部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

②糖类作物分布:世界糖生产中最主要的原料是甘蔗,其次是甜菜。甘蔗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需要高温环境,生长期长。目前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5度之间,主要产地有南美、中美、加勒比海地区、大洋洲、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等地。世界主要产甘蔗的大国有巴西、印度、中国、泰国等。而甜菜适合温凉的气候,以中温带地区种植最广泛,目前主要分布在北纬40~60度之间的广大温带地区。世界甜菜生产地区和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

(3)饮料作物分布:世界三大饮料主要是茶、可可和咖啡。茶是亚热带常绿植物,分布比较广泛,印度是世界上生产茶叶最多的过久,也是茶叶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此外还有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可可和咖啡都是典型的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集中产于非洲西南沿海和拉丁美洲沿海地区。其中,可可主要产于非洲,咖啡主要产于拉丁美洲。巴西咖啡种植面积最大,有世界“咖啡王国”之称。哥伦比亚的咖啡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4)畜牧业生产布局:从世界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来看,除少数土地面积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阿根廷)以外,畜牧业产品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东欧等地区和国家。4.探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按当时的农业生产条件,讲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的6个农业圈。第一带:自由农作带。它最接近于城市市场,土地用于生产不易运输和易腐食品,以蔬菜、牛奶和花卉为主。该带也可以再分为两层。内层仅靠城市,主要发展鲜嫩易腐蔬菜,外层主要生产比较便于保管和运输的土豆、洋白菜等。这一农作带在经营方式上突出的特点是集约化程度很高。

第二带:林业带。此带农民专门从事林业产品生产。在杜能时代,城市主要燃料是木材。这一代的外限,根据城市对木材的需求量而定。

第三带:作物轮作带。第四带:谷草轮作带。谷物和畜产品轮作。

第五带:三圃农作带。第六带:畜牧带。实行粗放式经营,之外是荒野。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假设条件很严格,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找不出这样的地方,尤其是可通航河流和卫星城镇的出现会使同心圆带局部变形。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一、名词解释

1.第一产业中的工业:①伐木业;②捕捞业;③采矿业

二、简答题

1.工业革命的前提和基础

(1)科学前提与基础:①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②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③追逐经济利益的刺激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都促使工业革命的发生。

(2)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①英国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者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的荷兰,走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②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

2.工业主要分布区

第二产业及其分布: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工业,经过二百多年的扩散和发展,多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主要是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3)北美工业区——北美的制造业集中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包括:①新英格兰区;②中大西洋工业区;③摩霍克河谷区;④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⑤大湖西岸工业区;⑥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⑦东南工业区;⑧海湾工业区;⑨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⑩西海岸工业区

(2)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包括:①英国工业区;②莱茵-鲁尔工业区;③莱茵中部工业区;④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3)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联系。包括:①中央工业区;②伏尔加工业区;③乌克兰工业区;④乌拉尔工业区;⑤库兹涅茨克工业区。

(4)日本工业区——日本二战后,它却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清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包括:①京滨工业区;②阪神工业区;③中京工业区;④北九洲工业

(5)其他国家的工业区——①拉美工业区(巴西东南沿海、阿根廷东部、委内瑞拉西北部、墨西哥中部);②亚洲工业区(四小龙、中国大陆、印度、西亚);③非洲工业区(埃及、尼日尼亚、肯尼亚、南非);④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采矿业)

三、论述题

1.工业的出现和发展(1)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①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织布)。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以棉纺织业中纺和织的连锁反应使棉纺织业普及了机器生产,“珍妮纺纱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②钢铁工业:1709年,达比发明焦炭铁,其子发明水力鼓风机。1760年,斯米顿改进鼓风技术。钢铁产量大幅增加。③采煤工业:钢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采煤工业的兴起。煤炭在诸多领域取代了木炭。煤炭运输导致对机械工业与运输工业的需求。④运输业: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掀起建设运河的高潮。1833年,横越大西洋的航运开始使用汽船,海上帆船时代结束。⑤机械工业:蒸汽机制造的不断革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⑥化学工业:由纺织业最先带动,以化纤为原料的纺织厂选址常接近化工厂。⑦食品工业:化工的发展又带动食品工业的发展,法国与1810年发明沸水灭菌法,1839年又发明马口铁罐头保存食物。后来又有氯化钙、沸水灭菌。这些都都带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2)工业生产的扩散: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扩散主要方向是欧洲与北美。

①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

②向北美的扩散 :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较欧洲为快。

③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3)继续发展: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动力方面: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运输业:汽车、飞机等的发明。通信产业:电力与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电报、电话、广播的相继发明。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新发展:转炉和平炉等新炼钢法的相继应用、合金钢的研制,石油燃料的提炼、人工合成化学制品的出现和应用。2.其它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1)第一产业: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主要指农业部门。

(2)第二产业: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农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

(3)第三产业:本质上是服务性产业,是一二产业之外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

(4)第四产业:第四产业是指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这些部门的情况也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发展程度。

(5)第五产业:第五产业是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例如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3.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1)第三产业与工业:第三产业随着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是为了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与第一二产业的空间格局有紧密联系。商业、商品交换等参与产品流通、分配、交换的各环节,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媒介,推动了第二产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产业部门都是为了保证第二产业生产和在生产活动持续进行而各自运转。

(2)第四产业与工业: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第五产业与工业: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兴起是产业下游化的产物。

4.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1)自然条件:

①地形条件:厂址的选择,较大面积平坦地形区利于安排生产活动。防御自然灾害,香港、日本劈山、填海造陆;

②气候条件:棉纱厂需要车间的湿度;

③水文条件:供水排水问题

(2)资源条件:①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②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③消耗能量多的企业:④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⑤产品需要新鲜的企业

(3)能源条件(4)市场条件

(5)劳动力条件: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劳动力素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不同区位选择,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外商投资,生产出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三废排放、温室效应;各国关注减小工业发展、工业区位选择对不同范围环境的影响。

(7)区位协作和全球一体化:沿海是跨区域协作的理想区位,北欧国家加入世贸后,工业布局向沿海转移。

5.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泰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1)同:都涉及了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

(2)异:①克氏的中心地理论以韦氏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韦氏从简单假设开始,假定一些相同的条件;②克氏将地理学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特点同区位论相结合,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区位论。韦氏抽象分析生产分配过程以推导出纯区位规则;③克氏理论对某些工业部门布局有指导意义。韦氏理论由于诸多缺陷,只对单个生产企业的区位布局做出分析。

6.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钢铁工业的变化: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被新兴工业所取代。美国、西欧等传统工业大国的钢铁生产能力和钢产量都呈下降趋势,钢铁产业被称为“夕阳产业”;日本处于停滞状态,俄罗斯、东欧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钢铁生产能力持续增长,中国钢产量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

(2)纺织业与成衣业:发达国家日趋衰弱,发展中国家急速上升,从美国、西欧、日本向东南亚与东欧要区转移。

(3)汽车制造业:在发达国家之间变动(西欧、日本、美国)。

(4)电子信息工业:半导本、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的生产由日本、美国、西欧、东南亚四地控制,家用电器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日本、中国排名前三,西欧各国出现衰退)

第七章 聚落与城市化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换句话,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2.城市景观:即城市的总体景象,指城市的景象、形态等组成的城市地区的特色。

3.城市感知:城市的景观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是不同的。从城市景观来说,给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二、简答题

1.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2.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1)城市化进程加快(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3.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1)同心圆模型: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伯吉斯提出,分5个同心圆地带: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

(2)扇形模型:美国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

(3)多核模型:美国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

4.城市景观的特征

(1)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帝国大厦102层381米,国际贸易中心110层411米;(2)与著名建筑物相联系,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和标志,如伦敦的塔桥、巴黎的铁塔和凯旋门、莫斯科的红场与克里姆林宫、悉尼的歌剧院;

(3)是城市的格局,如华盛顿体现了美国的国家意识即民主和法制;(4)是城市与环境协调所形成的风格:如杭州西湖、威尼斯的小桥。5.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1)从防卫出发选择的区位:①利用河流—法国巴黎、塞纳河;②海洋—波士顿、东京;③制高点和隘口—奥地利萨尔斯堡、雅典、潼关、娘子关;

(2)从交通出发交通:①水运——在河流附近或沿河分布、河口处;②陆运——丝绸之路、铁路、公路;③海上交通——世界最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6.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地质环境:特别突出的是地震;

(2)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设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3)气候: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在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的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

(4)水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数量充足、质量符合要求的水,还要注意排除污水;(5)城市的生物环境:城市绿地建设。

三、论述题

1.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1)一般类型的乡村

①密集型农村聚落(不规则密集型村落):村落格局大而紧凑,各户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发展缺乏指导,大方块形团聚状。

②分散型农村聚落:分布在地形条件不好的地方,如山区,相对集中,特殊出现独家村,形成排列松散的不规则村落。分布于特殊的生产地区,最典型是水稻种植区的村落,若干农家住在地势较高之处。西方殖民地区孤立的家庭农场。政府调整地块、合并土地使村落趋于分散。

③半集聚型农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各家排列不太靠近、村落小。法国式村落(类似街道式村落)属于此类型,村落沿着一条交通线排列,每户彼此保持距离,相互不联结,长条式松散村落。

(2)活动型村落: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少数山区。牧区房屋为帐篷式,可拆迁。少数以农、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住房多为茅草棚,极易搭建。上述两种村落规模很小,甚至单户成村。

(3)特殊类型

①美国单户型:非自然形成,单户构成一个聚落,出现分散型单户型聚落形态,有完善的设施。聚落出现社会基础是土地私有制。

②集体农场型:非自然形成,建立聚落时做了规划,各种设施齐全,俨然一个小集镇。

③经营性农场:非自然形成,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农场的经营性较强,居民的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2.探讨逆城市化现象

(1)概念: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2)特征: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人口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乡村扩散。

(3)原因:①为了脱离大城市的居住不舒适性,追求纯粹的田园式居住环境;②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工业选址的限制因素减少,工业企业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低廉的土地价格,把企业布局在中小城镇,许多大企业分别在中小城镇开设子公司和分厂,形成新的企业布局空间;③中心城市化发展到后期,往往带来城市核心区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交通堵塞、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投资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由集聚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3.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1)城市化机制: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②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③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④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⑤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2)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①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技术进步的既发展了生产力,又解放了劳动力,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一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

②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技术进步对工业革命的发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近代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农业生产中技术进步机器的使用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使得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城市化是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现代化工业向城市集聚的倾向仍在延续。

③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城市中第三产业的发达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现代化密切相关。制造业国际扩散的是服务业的国际扩散,全球金融网络的出现,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特点限制其转移。

④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人口、经济向城市集中。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⑤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4.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

(1)集聚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提供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其次是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二是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的心理的引导作用。

(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经济条件方面,原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因商业区周围原高级住宅区的富有阶级转移,营业额下降,其经济效益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原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该地区的高地价、高工资、高消费给中心地区造成高的成本与负担。二是社会条件方面。郊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增强加速城市分散化过程。

(3)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如自然地理、技术设施、城市结构等。

(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力的作用此消彼长,占优势的力量决定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5.阐述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城市体系的概念: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在体系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或城市体系。

P1(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Pr=qr

①等级规模法则——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 Pr为r等级城市人口数量;r为人口规模等级;q为常数; P1.为最大城市人口数。

奥尔巴哈1913年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第2位城市的人口数只有第1位的1/2,第3位城市的人口数只有第1位的1/3,依此类推。②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城市比下一级城市大许多倍,共同构成有机联系的城市系统。首都不一定是首位城市;一国可以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明显。

第八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一、名词解释

1.语言的含义: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2.语言的产生:一般认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声音和意义是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语言的产生必须有足够的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

3.语言的本质属性:①社会性;②交际性;③工具性。

4.英语的形成和发展:目前,英语是最重要的国际语言。说英语有3.7亿人,加上作为第二语言与官方语言超过10亿人,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

5.语言传播的含义:语言一旦形成,总要由其起源地向外传播,达到一定的使用范围,包括人群和地区的范围,才不至于消亡,才能地使用的人群和地区中随着其生产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发展,保持语言的生命力。

6.语言传播的分类:根据人的空间移动距离长短划分为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迁移传播一般指使用该种语言的人或集团由甲地迁往乙地的过程中,语言也被传播到该地,人的空间移动距离较大。扩展扩散指语言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的空间。

7.语言传播的特性:①外延性和连续性;②距离衰减性;③层序性和阶层性;④复合性;⑤竞争性和同化性;⑥演化性

8.语言的同化:指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包括自愿同化和强制同化。自愿同化主要决定于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人口的多少以及语言本身的丰富和发展程度,而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往往不能起决定作用。强制通话是统治者强加给被统治民族的,但往往遭到失败。

9.语言发展,主要是指语言结构体系的变化。从空间上来看,主要是指语言结构体系的变化。总的来说,语言传播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为人口的迁移和流动。

10.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使语言反映的文化得以保存、传播和发展。

二、简答题

1.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2)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3)语言是人类开发智力的工具(4)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5)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6)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2.汉语的发展及七大方言

汉语是我国汉族使用的语言,也是一些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使用人数达12亿以上,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根据语言特点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1)北方方言: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目前北方方言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九江以东、镇江以西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角除外)、四川、云南、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广西西北部、湖南的西南角。其面积占汉语方言区的3/4,使用人口占说汉语人口的70%以上,即总人数达8亿以上,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种作为主体语言使用的人数。

一般又分为四个次方言区:①华北、东北方言:京、津、冀、豫、鲁、辽、吉、黑;②西北方言:晋、陕、甘、青、宁、内;③江淮方言:镇江以西的安微、江苏;④西南方言:四川、云、贵、湖北。

(2)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①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②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③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欧片;④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⑤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3)湘方言:来源于古楚语,目前分布于湖南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北部,以长沙话为代表。

(4)粤方言:又称粤语或广东话,通行于广东省大部份地区,广西自治区的南和东部及港澳地区。以广州话为代表。

(5)闽方言:分布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浙江南部温洲、广西少数、台湾。

(6)赣方言:江西省的北部与中部。在其中,南昌话可作为该方言的代表。

(7)客家方言:在汉语方言中出现较晚,分布于广东东部、壮、闽西、赣南,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3.世界语言谱系

谱系分类法是语言分类中应用最广的方法。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语系、语族、语支、语种。

(1)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2)语族:二级单位,各种语言在演化上又有亲疏远近之分,从而形成次一级的语言群。

(3)语支:同一语言中最小的语言群,(4)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世界共有12个语系40多个语族。

4.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

(1)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人口的迁移流动来对语言扩散施加影响,自然地理条件良好、通达性强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好,而自然条件差、通达性弱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差。

(2)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①行政区划的影响:②经济条件的影响:③人口迁移的影响。5.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3)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5)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6)多语言国家出现 6.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

(1)汉字: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不依附于任何其他文字体系,独自形成和发展。从大汶口原始文字算起,汉字至少有5000年历史,最早的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汉字字形为方块状,是从词符文字过渡到词素文字的典型。目前全世界月有1/4居民使用汉字。

(2)阿拉伯文字:前身是那巴泰文字,公元3世纪出现阿拉伯词语,4世纪起开始用来表达阿拉伯语,世界约有10%居民使用。

(3)希腊文字:形成于公元前10世纪末—9世纪初,即腓尼基繁荣时期。

(4)拉丁(罗马)文字: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到前7世纪,起源于希腊文字。以拉丁文为基础的字母共有70多种,有30%以上的世界人口使用这些字母表。

三、论述题

1.结合“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特点。

(1)印欧语系: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它包括了欧洲、美州的大部分语言和亚洲的许多语言。主要包括两大最古典的语言——拉丁语和希腊语。根据亲缘关系与地域特征,分为8个主要语族,其中最重要的有四个: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和印度—伊朗语族。

(2)汉—藏语系:21主要分布于中国和印支半岛,它是地域上相对集中的一个语系。(3)闪含语系(亚—非语系):主要分布在地中海东岸和阿拉伯半岛。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北非、西亚等地使用的一些语言。(4)乌拉尔—阿尔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和北部地区:土耳其—中亚—新疆—蒙古—西伯利亚。

(5)非洲语言:北部为亚非语系,主要为阿拉伯人影响区域,从撒哈拉沙漠以南到南非之间有三个语系。尼日利亚——刚果语系:中部、中南部。科依桑语系:西南部,是非洲最古老的语言,布什曼语。尼罗——撒哈拉语系:位于闪含语系和非洲语系之间。

(6)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南岛语系):印度洋西边的马达加斯加岛→太平洋东边的复活节岛。高山族语(我国台湾)、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等。

(7)其它语言:美洲印第安语言、爱斯基摩语、澳大利亚土著语(8)中国语言地理:5个语系、10个语族、19个语支、85种语言

汉藏语系:4个语族(汉语族、侗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9个语支,30种语言。南亚语系:云南高棉语系。阿尔泰语系:3个语支,19种语言。印欧语系:俄国;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南岛语系):台湾的高山及南屿岛,高山语。

3.我国的主要地名景观(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

①我国古代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水南为阴、水北为阳”,与此有关的地名有:华阴、衡阳、淮阴、洛阳等。

②以自然地理实体为中心,取东南西北方位的地名。如河南、河北:黄河之南北;湖南、湖北:洞庭湖之南北;山东、山西:太行山之东西。

③以河流为参考系的有:凌源、辽中、汉口。

④与地形有关的有:鞍山、平顶山等。

⑤与水体有关的:黑龙江、辽宁、浙江、青海等。

(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

①反映商业、集市贸易特点的地名有:茶店、酒店、牛街、马街、柴树店等。--有语源差异

②反映自然资源的有:金沙江、锡矿山、铁岭、盐田、盐城、葡萄沟等。

③反映水运的有:天津、孟津、风陵渡、通辽。

④以店、铺、驿站为名的:驻马店、三十里铺、二站、三站等。

(3)反映历史方面:许多地名反映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如在壮侗语族分布族地区,称田为“那”,以“那”作地名的在广西、广东、云南均有。如那陈、那岭、那街等。据统计,粤西徐闻56个,海康30个,阳江65个。

(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如陕西的长安、安康、靖边等。现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一类地名,在许多城市的小区、道路、开发区多贯之以好听、好意的名称。

第九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一、名词解释

1.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2.宗教组织:是宗教存在的必要前提不但执行对地方宗教事务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宗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天主教的组织称为教会,是最严密的,而佛教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教区,伊斯兰教更没有传教的教士,信仰的传播多数在征服区内实现,或通过商贸活动进行。

3.宗教习俗: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印度教禁吃牛肉,基督教周六、周日休息,犹太教早婚多子,天主教不允许堕胎,伊斯兰教世界妇女禁止在宗教生活外,不许读书、经商、参加清真寺活动。

二、简答题 1.民族宗教主要有那些?

(1)犹太教:远祖生活在阿拉伯半岛,摩西被认为是创始人,严奉一神,《圣经》,二战遭希特勒屠杀,周六为安息日,禁忌有水中无鳞动物不可吃,地上不爬不吃、动物中只吃既分蹄又倒嚼的种类。全球共有1500万人,美国有600万人,以色列有300万,欧洲有400万。

(2)印度教:信仰者占印度人口的80%以上,起源于公元前2000吠陀教,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后分为三个流派是毗湿奴教、湿婆教、性力教,主要教节有湿婆节、好利节、乘东节。

(3)道教:中国本土宗教,崇拜鬼神,求仙并追求长生不老,以道家、阴阳五行家、儒家谶纬学说为神学理论。另一思想为天道相承、因果相报。

(4)儒教:以孔子为崇拜对象,经典有四书、五经,祭天地、拜孔子,敬祖先,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神道教:日本民族原始宗教发展而来,以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为主要内容。明治维新后神道教居于国教地位,二战后实行政教分离,成为民间宗教。

2.宗教传播的影响因素

(1)移民: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2)传抪: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①交流和传教;②有组织的传教。

(3)领土竞争:当政治和宗教势力合为一体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

(4)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①和平共处;②竞争;③排斥——宗教战争、宗教迫害等。3.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

政治组织和政治势力是影响文化现象空间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政治势力的扩张与衰退往往决定着文化地理界线的进退,在各类文化现象之中,宗教对于政治的依附程度更高,受政治影响造成的空间变化特征也更明显。

(1)神权政治:宗教成为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

(2)政府与宗教:宗教为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工具,受到政府的保护;(3)民族与宗教:影响一个民族在政治上归属上的合与分,进而改变政治地理的格局。4.宗教景观

(1)基督教堂:教堂是神的住所,圣坛是举行重要宗教仪式的场所。①罗马式(巴西利卡):长方形的大厅,内有两排柱子分隔的长廊,中廊较宽称中厅,两侧窄称侧廊。②拜占庭式: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③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形、飞券、修长的立柱。

(2)伊斯兰清真寺:使用巴西利卡式,形如我国的四合院。

(3)佛教寺庙:如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佛塔,缅甸仰光大金塔,我国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

三、论述题

1.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起源、发展、教派及其分布。

(1)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的古代印度

佛教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世纪中叶到前4世纪中叶为佛教的初创时期,释迦牟尼创教并向弟子传承教说。②大约公元前4世纪中叶,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和戒律产生分歧,分为许多教团,进入部派教时期。③公元1世纪前后,大乘教盛行,并分为中观学派与瑜迦学派,7世纪以后,一部分教派与婆罗门教结合形成宗教。④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本土基本消失,19世纪稍有复兴。佛教分为北传佛教(大乘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小乘佛教)三种。

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2)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上半叶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基督教的发展:初期,基督教徒大多是平民或奴隶,对统治者极端仇恨,受到罗马帝国的迫害。后来社会中上层人士不断取得宗教的领导权,宗教主张逐渐由原来的反抗转变为对执政者的效忠顺服。大约公元4世纪被定位国教。公元4世纪末,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三大宗教中,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大洋洲等,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

(3)伊斯兰教——产生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为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

发展:伊斯兰教的扩张,早期由阿拉伯人,后由突厥人用武力扩张,还通过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向外传播。从7世纪中期起,伊斯兰教通过经商、贸易等活动传入中国,曾先后在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兄弟民族中传播。在国内建有大量清真寺,传播伊斯兰文化。正统派称为“逊尼派”,反对派为“什叶派”。

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中国的穆斯林除回民在分布上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其他民族基本上分布在西北、西南。

3.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事象的恐惧(雷电、风雨、地震等)和崇拜(山、水、土地等)。世界主要宗教几乎都起源于西亚和南亚。西亚和南亚位于北纬10-40度,属干旱气候和季风气候区。这里大多数地区环境恶劣:沙漠、烈日、干旱等严酷的自然环境也促使人们产生幻想,寻求精神寄托,于是,上帝、真主等便应运而生。

(2)宗教许多习俗、禁忌、教义与地理环境有关。如伊斯兰教主要经典《古兰经》有许多清规戒律,其中有不吃不洁之物、自死的禽兽牲畜血液等条文,与西亚天气炎热,食物易变质腐烂有关。再如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禁食牛肉,与南亚地区气候条件和人口激增有关。公元前2000年,印度人是吃牛肉的,后来人口多了,连续干旱使大量人畜死亡,灾后恢复和维持正常农业生产,保持一定量的役畜是必要的,于是佛教和耆那教先提出禁食牛肉,印度教为争取教徒也在教义中增加这一条文。

第十章 旅游地理

一、名词解释

1.旅游业的含义: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旅游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流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

2.旅游活动:指以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为依托,由旅游者、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3.客源地(origin):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当前国际客源地多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西欧、北美、日本。

4.目的地(destination):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经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5.文化:是一个涵盖十分广泛的概念,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他社会现象。

6.旅游地文化: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文化形态,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

7.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①地域性;②大众性;③综合性;④直观性;⑤季节性。8.旅游资源:经过开发可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要素。其形成条件有两点:①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②对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简答题

1.旅游业的发展

(1)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于7月5日组织了一批540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马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2)1845年托马斯正式组织了世界上的第一个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3)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布法罗建造了第一座商业饭店。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1)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英法德等国。这些国家一直是全球国际旅游构成的主体,又是主要的接待国。

(2)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如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

(3)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有的目的地的客源来自四面八方,如北京的游客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而有的客源地中,其目的地又相对分散,如北京的居民去北京郊区度周末,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度假。

3.旅游地文化的要素(三个层面)

(1)旅游地文化的物质要素:主要指一个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设施等,它们是旅游地文化的实体层面。

(2)旅游地的文化行为要素:包括旅游地的风俗习惯、生活制度、行为规范等,也是旅游地文化的行为方式层面。

(3)文化的心理要素:包括旅游地当地居民的民族性格、宗教情绪,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和道德情操,旅游者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这些可以称为旅游文化的精神文化层面。

旅游地的精神文化石最核心层的,所以称为内在文化,而处于中层和外层的旅游地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通常称为外在文化。

4.旅游资源的特征

(1)美学特征(2)文化特征

(3)空间特征(地域性、不可替代性、综合性、组合性、相似性)(4)时间特征(季节性、可变性)

(5)经济特征(利用的永续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价值的不确定性)5.旅游资源的分类

(1)按基本属性分类:①自然TR;②人文TR(2)按利用角度分类:①可再生性TR;②不可再生性TR(3)按经营角度分类:①有限TR;②无限TR(4)按吸引力级别分类:①国家级;②省级或市县级

(5)其他分类:①自然景观;②名胜古迹;③人工建筑;④商业;⑤科学考察;⑥民俗风情和宗教

(6)按景观组合分类:

自然TR:①水光山色;②奇洞异石;③流泉飞瀑;④阳光海滩;⑤气象气候;⑥生物景观。

人文TR:①历史遗迹;②民族风情;③城乡风光;④旅游商品鸡风味佳肴(7)TR分类的国标——《TR分类、调查与评价》

8主类:①地文景观类;②水域风光类;③生物景观类;④气候景观与天象;⑤遗址遗迹类;⑥建筑与设施;⑦旅游商品;⑧人文活动 31亚类 155基本类型

三、论述题

1.世界主要旅游地国家

(1)美国

①美国重要的旅游城市有政治中心华盛顿,世界名城纽约,西海岸重镇洛杉矶、旧金山和世界赌城拉斯维加斯等等。

②美国有42处国家公园和80多处国家名胜,其中最著名的有:黄石国家公园、大峡谷、尼亚加拉大瀑布、麦金莱山和拉什莫尔峰等。

③美国的人造景点有金门大桥、迪斯尼乐园、佛罗里达海洋世界、加利福利亚的宇宙漫游和休斯敦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等。

(2)西班牙

西班牙的旅游业十分发达,是旅游接待大国,素有“旅游王国”之称。西班牙旅游业的王牌项目是“三S”,即sun(太阳)、shore(海滩)、sea(海洋)。

西班牙主要的旅游区有4个:①太阳海岸旅游区,位于南方安达卢西亚一带;②布拉瓦海岸旅游区;③巴利阿里群岛旅游区;④加那利群岛旅游区。此外西班牙还有许多王宫、教堂和城堡,其中有10多个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

(3)塞普洛斯

赛普洛斯位于地中海东部,它的美丽风光和宜人景色使其成为地中海最吸引旅游者的度假区之一。此外,塞普洛斯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可以说是整个中东和欧洲的历史博物馆。

(4)肯尼亚——非洲著名的旅游国家

(5)中国——三个独特优势

①山河锦绣、风光秀丽——世界之巅珠穆朗玛,世界第二长河长江,“母亲河”黄河,桂林山水等。

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故宫颐和园,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四大石窟,四大佛教名山等。

③民族众多、民俗多彩——56个民族 2.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1)旅游业的经济特性:①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②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③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2)旅游与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3)旅游与收支平衡: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作为非贸易外汇收入的国际旅游收入是国际贸易中最大的项目之一。

(4)旅游与就业:一般认为,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性的行业。旅游业是一项季节波动较大的行业,旅游就业也会受到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季节性工作多是旅游业的一大特点。

(5)旅游与税收: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够带来盈利,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主要通过税收形式。

(6)旅游与经济结构: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旅游者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和其他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

(7)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①旅游过度超前发展使区域经济受到破坏;②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3.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1)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①独立关系;②冲突关系;③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旅游对环境保护的促进形式有——①旅游促进了历史遗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②旅游促进一些旧的建筑改造为新的旅游设施;③旅游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2)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旅游与植物;②旅游与水质量;③旅游与大气质量;④旅游与野生动物;⑤旅游与地质

(3)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主要有——①建筑污染;②带状发展和蔓延;③基础设施超负荷;④与本地居民隔离;⑤交通堵塞

4.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1)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2)示范效应:指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之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

(3)旅游和社会道德:旅游旺季的犯罪率有明显上升,因为人口密度的增加既为罪犯提供了众多的可选择目标,又减少了犯罪事实被发现的可能,并且一般多为经济犯罪。

(4)旅游与宗教:宗教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把旅游接待看作一种重要收入来源,设置功德箱、出售纪念品和明信片等。

(5)旅游与语言:有些地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来的同化力严重地威胁着旅游地语言的纯洁性,本民族语言的衰弱会动摇旅游地稳固的社会模式和文化特征。

(6)旅游与健康:旅游与健康以三种方式发生关系,首先,旅游的一个普遍动机是提高健康水平;第二,旅游地的公共卫生标准对旅游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第三,旅游者可能会在某旅游地患病后把疾病带到所到之外或者患病的旅游者将疾病带到旅游地。

5.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

(1)促进文化的变更和交流

(2)引起传统文化形式(工艺品)的复兴或倒退。

6.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不损坏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及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护已开发的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在环境,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开发行为。

旅游所具有的两重性决定了旅游业更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也迫切要求建设可持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特别是在那些小岛屿和环境敏感地区,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关系。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建议:一是发展生态旅游,建立人与自然关系多方面协调的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旅游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生态旅游通过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领域中的最佳选择;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生态旅游在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民众进行生态环境教育、规范道德和行为等方面具有比其他旅游形式更突出的作用。因此,生态旅游本身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宣传旅游地的区域文化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建立一条资源互补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旅游产品的规划要遵循地区特色为主、其他产业辅助发展的原则,为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可持续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可以在民族特色文化上新增旅游质量和价值。

7.影响旅游决策的最大效益原则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开发?

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最大效益原则,即在资金和闲暇时间确定的条件下去追求最大的旅游效益。旅游效益的内涵主要包括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和精力恢复。

最大效益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旅游时间比是指在一个完整的旅游过程中,用于往返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时间与在目的地游玩所消耗的时问的比值。这一原则简而言之为旅速游缓。为了追求旅游时间比,人们在选定旅游地之后,往往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在未选定旅游地时,往往选择距离最近的旅游地。其二是最大的信息获取量或最高的满意度。

第十一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一、名次解释

1.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可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国家的,即具有确定的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如美国、中国等);二是国际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地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北约、东盟、联合国等)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如美国的洲、县、市等)。

2.国家的定义: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3.国家的基本特征:①拥有确定的领土;②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③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④拥有主权。

4.领土的含义: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其是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

5.领土规模:美国地理学家M.I.格拉斯纳根据领土大小对当今世界上的国家作了如下分类:面积超过2.5×106km2的为特大国,1.5×105~3.5×105 km2的为中等国,3.5×105~2.5×106 km2的为大国。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其次是加拿大、中国、美国,最小的是摩纳哥和梵蒂冈。

5.领土位置:国家领土的地理位置差异很大。由于海陆位置差异,有沿海国家(如法国、荷兰等)、岛屿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以及内陆国家(如蒙古、阿富汗等)之别,也有既有漫长的海岸线,又有广阔陆地的国家,这类国家一般称为海陆兼备型国家(中国、美国等)。由于政治以及经济地理位置的差异,有的国家成为大国间的缓冲国,有的成为通道型国家。(爱沙文尼亚)

6.综合国力(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国家权力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政治现象,它通过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影响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组合而体现。

二、简答题

1.简述政治地理现象

(1)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存于人类社会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政治地理现象几乎无处不在。

(2)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政治地理现象是一种具有排他意义的权力空间想象。

(3)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虽然地理环境是相对稳定的,但一旦地理环境被赋予政治含义而形成政治地理现象,它就会变得极不稳定,如领土的变更、军事实力的变化等等。

2.简述政治地理结构

任一政治地理单元都有一定的政治地理结构,政治地理单元是由某一空间范围内的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而成的,政治地理结构可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1)政治空间结构: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和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

(2)政治实力结构: 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

三、论述题

1.论述政治地理过程

政治地理过程十分复杂,概括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扩散:政治现象在某一地方出现后,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另一地传播,形成政治事件的扩散。其扩散方式有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迁移扩散主要是通过移民(包括殖民)的方式,将原土政治文化带到新的移民地区,从而形成于原土相似的政治地理单元,或者将新的地区纳入原土的版图。如英国的殖民扩张。扩展扩散是指在某一政治地理单元发生的政治事件,往往引起周围相同或相近政治地理环境的其他单元发生连锁反应,给世界或地区带来根本性的正是变化。如20世纪50年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2)政治整合:就是若干个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利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过程。或者由于某种强制力而组成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3)政治分离:相对于政治整合而言,它是与政治整合相反的政治地理过程。政治分离的方式主要有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分裂等。

(4)主权的变化:主权是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常因领土变化、民族独立而发生变化。

2.论述领土形状及其政治地理意义

和领土规模一样,世界各国的领土形状也有很大差异。按形状特点可分为六类:

①坚实型,即从领土中心道边界的距离差别不大,领土呈似圆或方形,没有分离的领土,如波兰;

②延伸型,即虽然大部分领土呈坚实型,但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远离领土中心的走廊,如泰国;

③狭长型,即领土向相反两个方向延伸,形成狭窄条带状的分布,如智利、意大利; ④分离型,即即一国领土被水域或其他国家分开,形成破碎分离的状态,如印度尼西亚; ⑤穿孔型,即一国领土完全被另一国所包围,如南非;

⑥飞地型,即某国领土的一部分被邻国全部包围,但主权仍属该国,如瑞士、德国。政治地理意义:领土形状对一国具有重要的政治地理意义,一般来说,紧实型国家便于管理和控制;延伸型国家延伸部分一般难于管理和控制;狭长型及分离型国家多因联系不便而使国家管理及防务较为困难;穿孔型及飞地型也因两国关系容易产生摩擦而给国家外交制造麻烦。

3.论述国家权力的构成(1)领土空间

①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②领土面积:领土规模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

(2)自然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国家权力因素,一国能掌握和控制的资源数量,成为衡量其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3)人口规模: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一国在世界的权力地位。人口规模与人口素质、资源数量、经济技术水平及政府能力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对国家权力的作用。

(4)经济水平:国家权力最重要组成要素,是国家权力的标志。经济水平是一国建设现代化国防及进行现代化战争的根本保证。战争对武器装备的消耗和对社会财富的破坏,决定了胜利往往属于最后仍有财源的一方。

(5)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

(6)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国家实力其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使其成为国家实力发展的驱动器,科学技术是国家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7)国民士气:最不稳定、最难以捉摸,国民士气的权力意义表现在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为政府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无形因素,以“全民皆兵”或军队士气的形式决定着武装力量作战的效能。

(8)政府的质量:是构成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主要包括政治性质,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政府的机构和效能,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几个方面。

4.国家实力分析

综合国力的分析和评估由来已久,但过去多为定性评价及单项要素的对比,进入90年代以后国力评价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定量、综合。

(1)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PP=(C+E+M)·(S+W)

其中:PP表示被确认的国力;C表示基本实力,包括人口和领土;E表示经济能力,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中的各部门;M表示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S表示战略意图;W表示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2)“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 国际贡献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

(1)基础实力:①经济实力;②金融实力;③科学技术实力

(2)政策能力:④财政实力;⑤对外活动的积极性;⑥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能力

★生存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①地理;②人口;③资源;④经济实力;⑤防卫实力;⑥国民意志;⑦友好同盟关系。

★强制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①军事实力;②战略物质和技术;③经济实力;④外交能力。5.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①欧洲的殖民扩张→②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③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

(2)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

①对两极格局第一个重要冲击就是新中国的崛起。

②西欧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对抗格局。

③日本和亚太地区的迅速崛起是对两极格局的又一重大冲击。

④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反霸斗争的展开。

⑤东欧的巨变,苏联的解体,使两极对抗格局不复存在,代之以一强多极的全球格局。

★第二阶段:一强多极的多极化格局。

①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后该地区发生的变化 ②欧盟的东扩

③中东与中西等地的动荡 ④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的发展

(3)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①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忆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

②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6.结合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世界和中国的地缘政治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国家安全战略

(1)首先,中国应处理好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对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有重大影响。

(2)其次,中国应继续推进睦邻友好战略,立足东亚。中国处于东亚的中心,东亚是中国的安全屏障,正所谓“唇亡齿寒”,中国应立足东亚。

(3)再次,中国应继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第三世界的一员,中国应与第三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事业中相互学习、相互支持。

(4)第四,中国应经济参与国际事务,推行多边外交战略。争取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性、区域性组织中开展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大国的国际形象,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十二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2.波特斯认为有三处环境,即现象环境(自然客体)、个人环境(现象环境的感知)和条件环境(影响行为的文化信仰和意愿)。

3.索南费尔德提出对环境进行知觉的四个层次:地理层次(环境)、作用层次(对人施加影响的环境部分)、知觉层次(人以直接、间接经验认识到的环境部分)和行为层次(诱发行为的环境部分)。

4.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5.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地理物象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它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

6.意境地图:亦称心理图谱,是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象。当人们把大脑中的心理图谱简单的描绘出来,即形成地理物象简图(或称空间图式),这种简图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读性。

二、简答题

1.地理物象的规律

(1)地理物象呈距离衰减的规律性。距离观察者愈近的地理事物,观察者对其了解的越详细、越具体,其地理物象也就越清晰,随着距离增加,观察者对地理事物了解的详细程度逐渐降低,地理物象也就逐渐模糊。影响地理物象的距离主要有三种:一是物理距离,表示人们与某地理事物间隔的实际长度;二是时间距离,表示人们到达某地理事物所需的时间;三是价格距离,表示人们到达某地理事物所需要的费用。

(2)地理物象也具有动态特征。地理物象反映时代的自然形态与社会特征,同人们所处的时代直接有关。

三、论述题

1.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1)行为空间的含义: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地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

(2)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从总体上看空间行为呈距离递减的规律性。(课后习题)

①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哈格斯坦德(瑞典)的时空棱柱体模式,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通常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空间主要由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手段和活动时间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就要受制于居住地点与行程速度两方面的因素。

棱柱体规模的大小反映个人生活、工作环境的状况,以及个人爱好、态度等多种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可以分成3种类型:一是能力限制因素。如个人身体状况,交通网络,用车机会等因素,限制着个人活动能力的发挥。二是共轭限制因素,指一些人与其他人对同一时间、地点的需要,如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学生在同时、同地才能进行。三是权威限制因素。如一些活动时间、地点,很大程度上是按领导的意愿来安排的。

②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主要与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商业环境、居住环境及社会环境四方面因素有关。

★行为特征。购物行为从行为方式上可分为四种类型:马歇尔型——理智型、巴甫洛夫型——刺激反映型、弗洛伊德型——情绪型、维布雷宁型——从众与名望。

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和性格不同,消费行为方式也有差异,从而造成购物行为空间的差异。★商业环境。商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能否形成固定的购物行为空间取决于能否满足消费者购物的需求。一般消费者购物总是倾向于出行高级商业中心和距自己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购买价格高的耐用消费品选择高级商业中心、购买日用消费品选择距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

★居住地环境。居住地的远近与交通便利程度影响购物行为。居住地环境条件包括居住地的位置条件、交通条件、自然条件。在购物行为决策上消费者优先考虑在通勤地和沿交通线购物。优越的交通条件可使消费行为空间扩大,购物行为决策面拓宽。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空间影响最大。

★社会环境。不同的家庭阶段性、社会阶层、经济收入状况、职业、年龄层次、审美观念影响购物行为。消费者周围的社会群体、社会文化背景对其消费行为空间也有影响,社会群体的影响常会导致消费者行为表现为维布雷宁型。③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

交际活动也是人类活动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专职交际人员的交际活动只能在业余进行。普通的交际活动次数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亲属之间的交往则受距离的限制较少。时间较长、距离较远的交际活动大多又与旅游活动有关。

2.举例说明人类迁移活动的距离偏移和方向偏移。

(一)迁移的距离偏移:人类的迁移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美国的约翰·劳维研究过意大利与南斯拉夫邻近地区的迁移情况,并绘制出不同迁移类型的分布和距离的关系曲线图,表明迁移的空间行为,具有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的规律,即迁移空间行为的距离偏移。

(二)迁移的方向偏移:迁移活动也表现出方向偏移的规律性。迁移行为受迁移地点、迁移机会与环境效应等影响,迁移活动在某些方向可能比其他方向移动得更远,从而产生迁移空间行为的方向偏移。一般情况下,不同城镇之间的迁移有等级之分。大部分迁移流发生于大城市之间,或中小城镇移民流向大城市。

第五篇:期货考试终极复习资料

我第一章 期货市场概述

第一节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一、期货交易的起源 1、1571年,英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集中的商品市场—伦敦皇家交易所。

2、1848年芝加哥的82位商人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3、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才引进了远期合同。

4、芝加哥交易所于1865年推出了标准化合约,同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

△5、18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这更加促进了投机者的加入,使期货市场流动性加大。1883年,结算协会成立,向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会员提供对冲工具。

6、1964年,交易所一反传统率先推出了火牛期货品种,后来又推出了活猪期货合约。

7、1969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畜类期货交易中心。

8、伦敦金属交易所正式创建于1876年。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实务金属和铜的生产国。9、1874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产生10、1876年伦敦金属交易所产生

☆标准化合约,保证金制度,对冲机制和统一结算的实施,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制度创新,标志着现代期货市场的确立。

二、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远期交易的关系

(一)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

△1.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联系:(p5—6)

△2.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区别:

(1)交割时间不同(2)交易对象不同(3)交易目的不同(4)交易场所与方式不同(5)结算方式不同

(二)期货交易与远期交易

△1.期货交易与远期交易的联系(p6)

2.期货交易与远期交易的区别:(1)交易对象(2)交易目的不同(3)功能作用不同(4)履约方式不同(5)信用风险不同△(6)保证金制度不同

三、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

(一)合约标准化: 期货交易是通过买卖期货合约进行的,而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标准化指的是出价格外,期货合约的所有条款都是预先由期货交易所规定好的,具有标准化的特点。

(二)杠杆机制

(三)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

(四)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五)交易集中化,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四.期货市场的发展 ☆

(一)期货品种的发展

1.商品期货: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能源期货

2.金融期货: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

(二)交易模式的发展

由期货到期权,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具有规避风险,提供大项套期估值的功能。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区别。

五.期货市场的与其它衍生品市场

☆1.衍生品的概念。

衍生品与基础资产的交易之间的区别 主要分为场内交易,场外交易。

2.衍生品市场的分类:期货,远期,期权,互换。

☆互换,互换的概念,互换的主要类型。第二节 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一、期货市场的功能

☆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的两大基本功能

(1)规避风险,什么叫规避风险,规避风险的原理 ☆(2)价格发现,价格发现的功能

价格发现的特点:预期性连续性公开性权威性 ☆二,期货市场的作用

1.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预期利润

2.利用期货价格信号安排生产经营活动

3.提供分散,转移价格风险的工具,有助于稳定国民经济

4.为政府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5.有助于现货市场的完善与发展

6.有助于增强国际价格形成中的话语权.第三节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一、旧中国期货市场

(一)旧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

(二)旧中国期货市场的兴衰

(三)1921年交易所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

二、新中国期货市场

(一)新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 △

(二)我国期货市场的起步

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正式开业,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宣告成立,并与1992年1月28日正式开业;同年5月28日上海金属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同年底,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开业。

三、期货市场的清理整顿

(一)监管架构的确立2000年12月29日,中国期货协会成立。

(二)期货交易所的清理整顿

(三)期货经纪公司的清理整顿 △

(四)违规事件的处理:1995年2月发生了国债期货“327”事件,同年5月又发生了“319”事件,1995年5月暂停了国债期货交易。

四、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

我国期货市场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经过1993年和1998年以来的两次清理整顿,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

(一)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二)规范发展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三)期货交易量呈现恢复性增长并连创新高

(四)新品种恢复上市:2006年初,白糖和豆油期货上市,年底全球首个PTA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2007年3月26日,锌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

(五)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成立,有效降低保证金被挪用风险

2006年5月18日,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成立。

△(六)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推出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

第二章 期货市场组织结构

期货市场的结构或组成可以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期货交易所、结算机构、期货公司、投资者。

第一节

期货交易所

一、定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期货交易所是一种具有高度系统性和严密性、高度组织化和交易服务组织,自身不得直接或间接参与期货交易活动,不参与期货价格的形成,也不拥有合约标的商品,只为期货交易提供设施和服务.二、职能: 期货交易所只要有以下职能:1.提供交易场所、设施和服务 2.制定并实施业务规则3.设计合约、安排合约上市 4.组织和监督期货交易、结算和交割5.监控市场风险 6.保证合约履行 7.发布市场信息8.按照章程和交易规则对会员进行监督管理9.监管指定交割仓库

三、组织形式

一般分为会员制和公司制

(一)会员制 1.会员应当履行的只要义务包括

(二)公司制 1.公司制期货交易所主要特点

(三)会员制和公司制期货交易所的区别 主要表现为:1.设立的目的不同 2.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3.适用法律不尽相同4.资金来源不同 第二节

期货结算机构

一、期货结算机构的职能

1.计算期货交易盈亏2.担保交易履约3.控制市场风险

二、期货结算机构的组织方式:

第一、作为某一交易所内部机构的结算机构。

第二、附属于某一交易所的相对独立的结算机构。

第三、由多加交易所和实力较强的金融机构出资组成一家独立的结算公司。

三、期货市场的结算体系

(1)国际结算体系

(2)国内结算体系:

1、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分级结算制度。

2、其他三家期货交易所。第三节

期货经纪机构

一、国内期货市场中介机构

(一)期货公司的职能和作用

(二)期货举居间人与期货公司的关系

(三)介绍经纪商的职责与违规 第四节

期货投资者

一、期货市场投资者的分类

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套利者

二、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和套利者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1.投资者是期货风险的承担着,是套期货保值者的交易对手

2.投资交易促进市场流动,保障了期货市场价格发展功能的实现

三、国际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特点与分类

(一)机构投资者

(二)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

1、根据资金来源划分

2、根据资金投资领域划分:(1)、对冲基金的概念:对冲基金又称避险基金,是指“风险对冲过的基金”。(2)共同基金

(3)商品基金’商品基金的组织结构1)商品基金经理CPO2)商品交易顾问CTA 3)交易经理TM 4)期货佣金商FCM 5)托管人(4)对冲基金的基金

第三章

期货合约与期货品种

第一节

期货合约

一、期货合约的概念 期货合约是指有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二、期货合约的主要条款

(一)合约名称

(二)交易单位

(三)报价单位

(四)最小变动价位

(五)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六)合约交割月份

(七)交易时间

(八)最后交易日

(九)交割日期

(十)交割等级

(十一)交割地点

(十二)交易手续费

(十三)交割方式

(十四)交易代码

(十五)交易保证金 第二节 期货品种

第四章

期货交易制度与期货交易流程

第一节

期货交易制度

一、保证金制度:保证金分为进算准备金和交易保证金。

期货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保证金属于客户所有,除下列可划转的情形外,严禁挪作他用:

(一)依据客户的要求支付可用资金;

(二)为客户交存保证金,支付手续费、税款

(三)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情形。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交易所可以调整交易保证金。交易所调整摆正进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风险。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交易所可以调整交易保证金比率,以提高会员或客户的履约能力:

(1)对期货合约上市运行的不同阶段规定不同的饿交易保证金比率。

(2)随着合约持仓量的增大,交易所将逐步提高该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

(3)当某期货合约出现涨跌停板的情况时,交易保证金逆旅相应提高,具体规定看涨跌停板制度相关内容。

(4)当某品种某月份合约按结算价计算的价格变化,连续如干个交易日的积累涨跌幅达到一定程度时。

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它是指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按当日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同时划转,相应增加后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

三、涨跌停板制度

1、涨跌停板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该种商品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频繁制度和波幅的大小。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波动越频繁、越剧烈,该商品期货合约的每日停板额就应该设置得大一些;反之,则小一些。

2、当某期货合约以涨跌停板价格成交时,成交撮合实行平仓优先和时间优先的原则,但平当日新平仓优先的原则。

四、熔断制度

五、持仓限额制度

六、大户报告制度

1、我国期货交易所的大户报告制度具体规定如下:

大户报告制度是指当会员后投资者某品种持仓合约的投机头寸达到交易所对其规定的投机

头寸持仓限量80%以上时,会员或客户应向交易所报告其资金情况、头寸情况等,客户须通过经纪会员报告。

七、强行平仓制度

当会员、投资者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交易所有权对其持仓进行平仓(1)会员结算准备金额小于零,并未能在规定时限内不足的;(2)持仓量超出其限仓规定的;

(3)因违规受到交易所强行平仓处罚的(4)根据交易所的积极措施应予强行平仓的(5)其他应予强行平仓的。

八、强行减仓制度

九、套期保值审批制度

十、交割制度

1、交割是指合约到期时,按照期货交易所的规则和程序,交易双方通过该合同所载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或者按照规定结算价格进行现金差价结算,了结到期末平仓合约的过程。一般来说,商品期货一实物交割方式为主,金融期货则以现金交割方式为主。交割是联系期货与现货的纽带。

2、标准仓单经交易所注册后有效。标准仓单采用几名方式,标准仓单合法持有人应妥善保管标准仓单。标准仓单的生成通常需要经过入库预报、商品入库、验收、指定交割仓库签发和注册等环节。

3、标准仓单转让必须通过会员在交易所办理过户手续。同时结清有关费用。

十一、结算担保金制度

十二、风险准备金制度

1、风险准备金的来源包括:

(1)交易所按向会员收取交易手续费收入的20%的比例,从管理费用中提取;(2)符合国家财政政策法规的其他收入。

2、当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交易所注册资本10倍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不再提取。

十三、风险警示制度

十四、信息披露制度

第二节

期货交易流程—开户与下单

一、开户

开户的基本程序:

(一)风险揭示

(二)签署合同

(三)缴纳保证金

一个完整的期货交易流程应包括:开户与下单、竞价、结算和交割四个环节。

期货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保证金,属于客户所有,除下列可划转的情形外,严禁挪作他用(1)依据客户的要求支付可用资金(2)为客户交存保证金,支付手续费、税款(3)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制定的其他情形。

二、下单

(一)常用交易指令

(二)下单方式

1、书面下单

2、电话下单

3、网上下单

第三节

期货交易流程——竞价

一、竞价方式

(一)公开竞价方式:公开竞价方式又可分为两种形式:连续竞价制(这种方式在欧洲流行)和一节一价制(这种方式在日本较为普遍)

(二)计算机撮合成交方式

1、国内期货交易所计算机交易系统的运行,一般是将买卖申报单以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排序。

2、开盘价集合竞价在某品种某月份合约每一交易日开市前5分钟内进行。其中前4分钟为期货合约买、卖价格指令申报时间,后一分钟为集合竞价撮合时间,开市时产生开盘价。

3、集合竞价采用最大成交量原则

二、成交回报与确认

第四节

期货交易流程—结算

一、结算的概念与结算程序会员如对结算结果有异议,应在第二天开市前三十分钟以书面形式通知交易所。遇特殊情况,会员可在第二天开市后二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通知交易所。

二、结算公式与应用

(一)有关概念:当日结算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日成交价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当日无成交价格的,以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作为当日结算价。

(二)结算公式

1、结算准备金额的计算方式;

2、当日盈亏的计算公式。第五节

期货交易流程——交割

一、交割的种类与作用

期货交易的交割方式分为实物交割和现金交割两种。

二、实物交割方式与交割结算价的确定

(一)实物交割方式:实物交割方式包括集中交割和滚动交割两种。

1.我国上海期货交易所均采取集中交割方式,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棉花、白糖和PTA期货品种采取集中交割方式。

2、滚动交割。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所有品种以及郑州商品交易的小麦期货均可采取滚动交割方式.(二)实物交割结算价

三、实物交割的流程

四、标准仓单的生成和流转

(一)标准仓单的生成:标准仓单生成包括交割预报、商品入库、验收、指定交割仓库签发及交易所注册等环节。

(二)标准仓单您的流通

1、卖方客户背书后交卖方经纪会员;

2、卖方会员背书后交至交易所;

3、交易所盖章后交买方会员

4、买方经纪会员背书后交买方 客户

5、买方非经纪会员、买方客户背书后至仓库办理有关手续

6、仓管后其代理人盖章后,买方非经纪会员、买方客户方可提货或转让。

五、交割违约的处理

(一)交割违约的认定: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女工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构成交割违约:

1、在规定交割期限内卖方未交付有效标准仓单您的;

2、在规定交割期限内买方未解付货款或解付不足的。

(二)交割违约的处理:会员在期货合约实物交割中发生违约行为,交易所应先代为履约。交易所可采用征购和竞卖的方式处理违约事宜,违约会员应负则承担由此引起的损失和费用。交易所对违约会员还可以支付违约金、赔偿金等处罚。

六、现金交割

七、期转现交易

(一)期转现交易的优越性

1、加工企业和生产经营企业利用期转现可以节约期货交割成本。

2、期转现比“平仓后购销现货”更便捷。

3、期转现比远期合同交易和期货交易更有利。

(二)期转现交易的流程

(1)寻找交易对手(2)交易双方商定价格。(3)向交易所提出申请(4)交易所核准(5)

办理手续(6)纳税

(三)期转现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1、买卖双方经行期转现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期货市场有反向持仓双方,拟用标准仓单以外的货物经行期转现。

第二种情况:买卖双方为现货市场的贸易伙伴,有远期交货意向并希望远期交货价格稳定。

2、用标准仓单期转现,要考虑仓单提前交收所节省的利息和仓储等费用;用标准仓单以外的货物期转现,要考虑节省的交割费用、仓储费和利息,以及货物的品级价差。

第五章

期货行情分析

第一节

期货行情解读

一、价格

(一)主要期货价格:——包括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

(二)期货价格的图示法

1、闪电图与分时图

2、K线图

3、竹线图

二、交易量和持仓量

1、交易量与持仓量的关系表p137

2、价格、交易量与持仓量关系表p138

3、价格、交易量与持仓量关系:

第一,交易量和持仓量随价格上升而增加。第二,交易量和持仓量增加而价格下跌。第三,交易量和持仓量随价格下降而减少。第四,交易量和持仓量下降而价格上升。第二节 行情分析方法

一、基本分析法的特点

1、分析价格变动的中长期趋势

2、研究的是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

3、主要分析的是宏观性因素

二、技术分析法的三大假设

1、市场行为反映一切,这是进行技术分析的基础。

2、价格呈趋势变动,这是进行技术分析最基本、最核心的因素。

3、历史会重演,这是从人的心里因素方面考虑的。

三、技术分析法的特点

1、量化指标特性。

2、趋势追逐特性。

3、技术分析直观现实。第三节

基本面分析法

一、需求与市场价格的关系

(一)需求法则

(二)需求弹性

(三)商品市场的需求量构成

(四)影响商品需求的其他因素

二、供给与市场价格的关系

(一)供给法则

(二)供给弹性

(三)商品市场的供给量构成(四)影响商品供给的其他因素

三、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

(一)经济波动周期因素

(二)金融货币因素

(三)政治因素

(四)政策因素

(五)自然因素

(六)投机和心理因素 第四节

技术分析法

一、技术分析主要理论

(一)道氏理论

1、道氏理论的主要原理。

(1)市场价格指数可以解释和反映市场的大部分行为。(2)市场波动的三种趋势(3)交易量在确定趋势中的作用。(4)收盘价是最重要的价格。

(二)艾略特波浪理论。

1、波浪理论的基本思想。

2、波浪理论的主要原理(1)价格走势所形成的形态;(2)价格走势图中各个高点和低点所处的相对位置;(3)完成某个形态是最重要的,它是指波浪的形状和构造,是波浪理论赖以生存的基础。

二、技术分析的趋势与形态

(一)、趋势线的主要作用

(二)、形态分析

1、反转突破形态

2、持续整理形态

三、技术分析法的主要指标

(一)趋势类指标

1、移动平均线——葛氏法则

2、MACD指标

(二)摆动类技术指标

1、威廉指标

2、KDJ指标

3、RSI指标

第六章

套期保值

第一节

套期保值概述

一、套期保值的概念:是指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商品或资产相同或相关、数量相等或相当、方向相反、月份相同或相近的期货合约,从而在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建立盈亏冲抵机制。

二、套期保值的原理:

(一)同种商品的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价格走势一致

(二)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价格随期货合约到期目的临近,两者走势一致。

三、套期保值的操作原则

(一)商品种类相同或相关原则

(二)商品数量相同或相当原则

(三)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

(四)交易方向相反原则 第二节

基差

一、基差的概念基差是某一特定地点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价格间的价差可以用简单的公式表示为:

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二、正向市场与反向市场

1、基差为负值这种市场状态称为正向市场、正常市场。

2、基差为正值这种市场称为反向市场或者逆转市场、现货市场。

三、基差的变动

1、基差的走弱、走强 第三节 套期保值的种类及应用

一、买入套期保值

(一)适用对象及范围

(二)买入套期保值的操作方法

二、卖出套期保值

(一)适用对象与范围

(二)卖出套期保值的操作方法

三、在商品实际价格运动过程中,基差总是在不断变动,基差变化是判断能否完成实现套期保值的依据。

1、基差不便与套期保值效果(1)基差不变与卖出套期保值(2)基差不变与买入套期保值

2、基差变动与卖出套期保值的效果(1)基差走强与卖出套期保值(2)基差走弱与卖出套期保值

3、基差变动与买入套期保值(1)基差走强与买入套期保值(1)基差走弱与买入套期保值 第四节

基差交易和套期保值交易的发展

一、基差交易

1、套期保值的本质是用基差风险取代现货价格的波动风险。

2、基差交易是指以某月份的期货价格为价格基础,以期货价格为计价基础,以期货价格加入或减去双方协商同意的基差来确定双方买卖现货商品的价格交易方式。

3、基差交易可以分为买方叫价交易和卖方叫价交易

二、套期保值交易的发展

(一)保值者不再单纯地进行简单自动保值。

(二)保值者不一定要等到现货交割才完成保值行为。

(三)将期货保值视为风险管理工具。

(四)保值者将保值活动视为融资管理工具

(五)套期保值者将保值活动视为重要的营销工具。

第七章

期货投机与套利交易

第一节

期货投机

一、投机的概念:期货投机是指在期货市场章以获取价格收益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

二、投机与套期保值的区别:期货投机和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的两个基本因素,共同维持期货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期货投机的作用期货投机交易是套期保值交易水利实现的基本保证。

(一)承担价格风险

(二)促进价格发现

(三)减缓价格波动

(四)提高市场流动性

四、期货投机的方法

(一)、期货交易的一般方法是:(1)买低卖高或卖高买低。(2)平均买低或平均卖高。(3)金字塔式买入卖出(4)套利

(二)在建仓阶段

1、选择入市时机。

2、平均买低和平均卖高策略

3、金字塔式买入卖出。

(三)在平仓阶段

1、掌握限制损失、滚动利润的原则。

2、灵活运用止损指令。

(四)做好资金和风险管理

一般性的资金管理要领。

(1)投资额必须限制在全部资本的50%以内。

(2)在任何单个的市场上所投入的总资必须限定在总资本的10%到15%以内。

(3)在任何单个市场上的最大总亏损金额必须限定在总资本的5%以内。

(4)在任何一个市场群类上所投入的保证金额必须限定在总资本的20%~25%以内。第二节

期货套利概述

一、套利的概念:套利是指利用相关市场或相关合约之间的价差变化,在相关市场或相关合约上进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以期价差发生有利变化而获利的交易行为。

二、套利与普通投机交易的区别

(一)普通投机交易只是利用单一期货合约价格的上下波动赚取利润,而套利是从不同的两个期货合约彼此之间或不同市场之间的相对价格差异套取利润。

(二)普通欧冠投机者关心和研究的是单一合约的或不同市场之间涨跌,而套利者关心和研究的则是不同合约之间或不同市场之间爱你的价差。

三、套利的作用

套利在本质上是利用期货市场的一种投机。

(一)套利行为有助于价格发现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套利行为有助于市场流动性的提高。第三节

期现套利

1、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价差主要反映持仓费,但现实中,价差并不等同于持仓费。

2、期现套利是指当期货市场在价格差距发生不合理变化时,交易者就会在两个市场进行反向交易,从而利用价差变化获利的行为。第四节

价差套利

一、价差交易的价差:价差是指两种相关的期货合约价格之差,它是价差交易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二、价差的扩大与缩小

三、套利交易指令

(一)市场指令的使用

(二)限价指令的使用

四、套利交易的盈亏计算方法

五、买进套利和卖出套利 第四节 跨期套利(2)

六、跨期套利

(一)跨期套利的涵义

(二)不同交割月份合约的价格关系

(三)跨期套利的种类

1、牛市套利

2、熊市套利

3、蝶式套利

蝶式套利是两个跨期套利的互补平衡的组合,可以说是“套利的套利”。

(1)蝶式套利实质上是同种商品跨交割月份的套利活动。

(2)蝶式套利由两个方向相反的跨期套利构成,一个卖空套利和一个买空套利。

(3)连接两个跨期套利的纽带是居中月份的期货合约。

(4)蝶式套利必须同时下达三个买空/卖空/买空的指令,并同时对冲。

七、跨商品套利

(一)相关商品间的套利

(二)原料与成品间的套利

1、大豆提油套利

2、反向大豆提油套利

八、跨市套利。

跨市套利在操作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运输费用

(二)交割品级的差异

(三)交易单位与汇率波动

(四)保证金和佣金成本

九、套利的分析方法

1、图标分析法

2、季节性分析法

3、相同期间供求分析法

第八章

金融期货

第一节

金融期货概述

一、金融期货的定义是指以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方式。

二、金融期货的产生

(一)外汇期货

(二)利率期货

(三)股指期货

三、金融期货的特点

1、金融期货的交割具有极大的便利性。

2、金融期货的交割价格盲区大大缩小。

3、金融期货中期现套利交易更容易进行。

4、金融期货中逼仓行情难以发生。第二节 外汇期货

一、外汇与外汇风险

(一)外汇的概念

(二)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三)外汇风险

1、交易风险。

2、经济风险。

3、储备风险。

二、外汇期货的概念与主要品种

所谓外汇期货,是指以汇率为标的五的期货合约,用来规避汇率风险。

外汇期货交易的主要品种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等。从全世界来看,外汇期货的主要市场在美国,其中又基本上集中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三、影响汇率的因素

(一)财政经济状况

(二)国际收支状况

(三)利率水平

(四)货币政策

(五)政治因素

四、国际主要外汇期货合约

五、外汇期货交易

(一)空头套期保值

(二)多头套期保值 第三节 利率期货

利率期货是指以债券类证券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他可以回避利率波动所引起的政权价格变动的风险。

一、利率期货市场现状

二、与利率期货相关的债务凭证

利率期货的标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各种债务凭证。

(一)欧洲美元存单

(二)欧洲银行间欧元利率

(三)短期和长期国债

三、债务凭证的价格及收益率计算

(一)有关利率的基础知识(P353)

(二)短期存款凭证及短期国债的价格与收益率

1、计算将来值。将来值=现值*(1+年利率*年数)

2、计算现值。现值=将来值/(1+年利率*年数)

(三)中长期国债的价格与收益率计算

四、利率期货的报价及交割方式

(一)短期国债期货的报价及交割方式

(二)3个月欧元期货的报价及交割方式

(三)中长期国债期货的报价及交割方式

五、利率期货套期保值交易 第四节

股指期货和股票期货

一、股指期货市场现状

二、股票指数的概念与世界主要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是衡量和反映所选择的一组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标。不同股票市场有不同的股票指数,同一股票市场也可以有多个股票指数。

(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二)标准.普尔500指数

(三)英国金融时报股票指数

(四)香港恒生指数

(五)沪深300指数

三、股票市场的风险与股票指数期货

股票指数期货是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金融期货合约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实质是投资者将其对整个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的过程,其风险是通过对股市走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操作来相互抵消的。

四、国际主要股票指数期货合约

(一)股指期货合约举例

(二)相关术语释义

1、合约规格(价值)。合约规格是由相关标的指数的点数与某一既定的货币金额乘积来表示,这一既定的货币金额常被称为乘数。

2、最小跳动点(变动价位)。股指期货合约交易的报价是按照指数点进行的,其价格必须是交易所规定的最小价值的整数倍,指数期货中的最小变动价位通常比基础指数的实际最小变动价位来得大。

每日价格波动限制。

3、每日价格波动限制。为了防止市场发生恐慌和投机狂热,也是为了限制单个交易日内太大的交易损失,一些交易所规定了单个交易日中合约价值最大的上升或下降极限。

4、持仓限额。一些交易所对交易者规定了最大持仓限额,制定最大持仓限额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少数资金实力雄厚者凭借掌握超量持仓操纵及影响市场的企图。五 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

股指期货交易也可以分为套期保值交易、投机交易及套利交易几种形式。第五节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和期现套利交易

一、套期保值中与β系数的关系

1、股票组合β系数的计算

2、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中合约数量的确定

二、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交易 股指交易在交割时采用现货指数,这一规定不但具有强制期指最终收敛于现指的作用,而且也会使得正常交易期间,期指与现指维持一定的动态联系。特别说明:

(1)利用期货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不一致,同时在期、现两市进行相反方向 交易以套取利

润的交易称为套利。

(2)由于套利是在期、现两市同时反方进行,将利润锁定,不论价格涨跌,都不会因此二产生风险,故常将称为无风险套利,相应的利润也称为无风险利润。

(3)如果实际期价既不高估也没低估,即期价正好等于期货理论价格,则套利者显然无法获取套利利润。

(4)在说明期货理论价格及套利交易时实际上用到了许多假设,并且忽略了许多重要的因素,比如没有考虑交易费用,还有融券问题、利率问题等与实际情况是否吻合,都没有涉及。

第九章

期权与期权交易

第一节

期权与期权合约

一、期权的概念:所谓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是一种能在未来某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资产的权利。期权的特点

第一,买方要想获得权利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费用。

第二,期货买方取得的权利是在未来的,即在未来某段时间内,或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第三,期权买方在未来的买卖标的物是特定的。

第四,期权买方在未来买卖标的物的价格是事先规定好的。第五,期权买方取得的是买卖的权利,而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买方有执行的权利,也有不执行的权利,完全可以灵活选择。

第六,买方拥有权利并为此支付权利金;仅承担有限的风险,却掌握巨大的获利潜力。

二、期权的类型

(一)现货期权和期货期权

按照期权合约标的物的不同,可大致分为现货期权和期货期权两大类。

(二)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按照期权交易内容的不同,期权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两大类。

(三)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

按照行使期权的期限的不同,期权主要包括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两类。

三、期货期权合约

(一)期货期权合约的主要内容

期货期权合约几乎包括了相关期货合约的所有标准化要素,其中另有三项要素是期货合约中所没有的。1.权利金。2.执行价格。3.合约到期日。第二节

期权价格

一、期货期权价格的构成

期权权利金是通过买卖双方的经纪人在交易所内公开竞价达成的,其价格主要由(一)内涵价值

内涵价值是指立即履行期货合约时可获取的收益。具体来说,可以分为1.实值期货2.虚值期权3.两平期权

(二)时间是指期权权利金扣除内涵价值的剩余部分,即权利金中超出内含价值的部分,又称外涵价值。一般来讲,期权剩余的有效日期越长,其时间价值就越大。随着期权临近到期日,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该期权的时间价值就会逐渐衰减。在到期日,该期权就不再有任何时间价值,此时该期权的价值就只是内涵价值了。

二、影响期权价格的主要因素

影响期权价格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标的物价格、执行价格、标的物价格波动率、距到期时间和无风险利率。

(一)标的物价格及执行价格

执行价格与取货合约标的物的市场价格是影响期权价格的最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执行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额越大,则时间价值就越小;反之,差额越小,则时间价值就越大。

(二)标的物价波动率

(三)距到期日剩余时间

期权有效期越长,其时间价值也就越大。

(四)当利率提高时。期权的时间价值会减少;反之,当利率下降时,期权的时间价值则会增高。

第三节 期货期权交易

一、投资者发出指令时最关键的是对执行价格的选择和权利金的报价。

二、期权交易的了结方式

期权交易的了结方式包括对冲平仓、行权了结、放弃权利。

三、行权了结后对应持有的期货部位 买入看涨期权——多头头寸 买入看跌期权——空头头寸 卖出看涨期权——空头头寸 卖出看跌期权——多头头寸 第四节 期权交易的基本策略

一、期权交易的基本策略包括四个:买进看涨期权、卖出看涨期权、买进看跌期权、卖出看跌期权,其他所有的交易策略都因此而派生。

二、买进看涨期权综合分析表 1.收益:(1)平仓收益=权利金卖出价-买入价

(2)履约收益=标的物价格-执行价格-权利金

2.最大风险:损失全部权利金。如到期日时,市价未到损益平衡点,纵然仍有执行价值,但由于不能弥补已付出的权利金,所以持有者仍有损失。3.损益平衡点:执行价格=权利金

4.时间价值的损耗:随着合约时间的减少,时间价值一直下跌。如果波幅上升,时间价值下跌较慢。波幅下跌,时间价值的损耗加速

(二)为什么要买进看涨期权

1.为获取价值收益而买进看涨期权。2.为产生杠杆作用而买进看涨期权。3.为限制交易风险而进行买进看涨期权。4.为保护在标的物上的空头部位。5.为维持心里平衡而买进看涨期权。

二、卖出看涨期权

(一)卖出看涨期权损益 1.卖出看涨期权综合分析表(1)最大收益

A、平仓收益=权利金卖出价-买入平仓价

B、期权被放弃的收益=所收取的全部权利金(即到期时,市价在执行价格或其以下的价位)(2)风险

A斩仓风险=权利金卖出价-买入平仓价

B期权被要求履约风险=执行价格-标的物平仓买入价格+权利金

C由于卖出期权是看淡后市,若市价不迭反升,损失可能很大,因此必须密切注意这个策略的盈亏转变

(3)时间价值的损耗:时间离到期日越近,价格又在执行价格左右,卖方的收益越大.第十章

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期货市场风险识别

一、期货市场风险的特征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2、风险因素的放大性

3、风险的可防控性

二、从风险来源划分

1、市场风险

2、信用风险

3、流动性风险

4、操作风险

5、法律风险

三、从期货交易环节划分客户从事期货交易主要面临以下风险:

1、代理风险

2、交易风险

3、交割风险 第二节

期货市场的风险监管制度与机构

1.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的主要职责2.中国期货业协会成立时间 第三节

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

一、交易所(结算所)的内部风险监控机构

交易所(结算所)是期货交易的直接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这就决定了交易所(结算所)的风险监控是整个市场风险监控的核心。

交易所(结算所)的主要风险源1.监控执行力度问题

2.非理性价格波动风险问题。

二、期货公司的主要风险来源:自身管理、客户素质、同业竞争。

三、投资者的风险来源

1、信用风险

2、价格风险

3、投资者自身因素导致的风险

下载风景园林工程(孟兆祯)终极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风景园林工程(孟兆祯)终极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