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安、上杭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市)实施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共5篇)

时间:2019-05-13 04:0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永安、上杭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市)实施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永安、上杭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市)实施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

第一篇:关于永安、上杭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市)实施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

关于永安、上杭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市)实施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省级集中安排推广任务和投资

计划的批复

闽农开发„2007‟378号

三明、龙岩市农业局、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根据《福建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使用和管理意见》的有关规定,永安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杭县农技站申报申请使用2007年省级商品粮基地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及承担相应科技推广任务的申报材料和实施方案悉。经审查,现就2007年省级商品粮基地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省级集中安排推广任务和投资计划批复如下:

一、同意永安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杭县农技站作为2007年省级商品粮基地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省级集中安排推广任务实施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技术依托单位,直接承担或参与实施2007年省级商品粮基地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任务,计划在项目区建立粮食新技术示范面积共2000亩,推广面积共20000亩。各项推广任务具体实施单位、实施地点、示范推广面积、推广内容见附表。

二、批复2007年省级集中安排科技推广任务2项计划总投资1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28万元,市、县财政配套资金12万元,实施单位或项目区群众 1

自筹资金(含投工投劳折资)20万元。各项推广任务具体投资和资金构成见附表。有关市、县财政部门和实施单位必须按要求切实落实好财政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确保推广任务顺利实施。

三、科技推广任务安排的财政补助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管理,自筹资金按闽农综办„2005‟7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科技推广费主要用于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推广工作环节中发生的费用,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按有关规定使用,报账管理单位要明确报账程序和报账凭证规范要求,加强科技推广费使用支出报账管理。

四、项目实施单位、技术依托单位、项目区乡镇三方共同要签订合同,明确三方的权力、责任、义务及考核办法,各级农业、财政、农发办和科技推广任务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科技推广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方密切配合,确保保质保量完成科技推广任务。

五、各实施单位必须于2008年6月底前完成2007年省级集中安排科技推广任务,并填报《福建省省级商品粮基地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任务验收申请书》,同时提供“科技推广任务合同书”、“科技推广任务工作总结”、“科技推广任务技术报告”“有关测试报告及其它附近资料”和“福建省省级商品粮基地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用总决算表”等装订成册的验收资料,向省农业厅、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在对验收申请资料审核的基础上,由省农业厅、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组织开展验收工作,并作出验收结论。

附件:2007年省级商品粮基地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

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省级集中安排推广任务和投资计划

情况表

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农业综合开发

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ОО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 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批复

抄送: 永安、上杭县(市)农业局、财政局、农发办,存档。福建省农业厅办公室2007年8月23日印发

第二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竣工项目省级验收资料准备和注意事项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竣工项目省级验收资料准备和注意事项

根据前几期农发土地整理竣工项目验收情况,结合省农发办对农发土地整理竣工项目的验收要求,提出省级验收需准备材料和注意事项。

一、项目汇报会上应准备材料

1、项目业主汇报材料(主要汇报项目基本情况、工程数量和质量完成情况、各类土地面积在开发整理前后变化情况、土地权属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维护管理情况、存在问题和体会);

2、项目施工单位出具的工程竣工报告(有多标段的要各个标段分别出具工程竣工报告);和工程保修书。

3、监理单位出具监理报告;

4、监理单位出具质量合格文件;

5、项目县的自验报告和申请验收报告;

6、省农发办批复和项目变更批复文件的复印件;

7、验收报告附四张表;

附表1:《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项目竣工验收表》、附表2:《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附表3:《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附表4:《主要工程工程量审核对照表》。

8、项目竣工图和变更后的规划图,二者应一致,要与现场相一致;项目竣工图和变更后的规划图至少准备四至五份,同时要准备项目的土方挖填图和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的终审稿。

9、反映2008年农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情况的录像和照片册。

10、在验收汇报会上,应将该项目的档案资料放在会议室,以备验收组检查。

需要注意事项:

1)上述材料除竣工图外一律装袋,检查验收组每人一份。

2)县级农发办要专人负责对提供材料中的数字认真核对。一是不要出现与省批复文件(含变更批复文件)有出入;二是材料之间的数字要一致,不能是各个材料出具的数字不一致,尤其是不同标段工程竣工报告中的数字相加要与省批复文件(含变更批复文件)和其他材料一致。最好做到上述汇报材料中有几份文件所有的数字出自一人。

3)在录像中反映土地平整的施工、平整的效果画面要至少占四分之一

4)照片册里反映土地平整的施工、平整的效果的照片也要相对多。在照片旁要有简单的文字说明,要有多组同一位置的施工前原貌、施工中和竣工后的照片。

5)提供省级验收的报告、报表、录像中的计划数应该是经省批复变更后的计划数,而不是变更前的数。

二、提供给中介机构审核工程结算必备文件资料:

1、招标文件,2、投标文件,3、中标通知书,4、施工合同书,5、按投标报价形式编制的单项工程结算书和汇总材料,6、省批复的投资计划、7、规划设计报告(含概算)、8、变更文件

9、总平图、工程断面图,竣工图(含平面图和工程断面图,隐蔽工程必须附监理单位和业主签字盖章确认的草图和监理签证单),10、工程量计算书,11、单项工程数量监理现场签证单等。

三、审计财务收支必备文件资料:

1、财务报表、2、总账、3、明细帐、4、会计凭证,5、银行对帐单等。

四、对竣工图编制的要求

1、竣工图要由施工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据实编制;而不是由施工单位自行编制,竣工图上要加盖资质章,并要有相关人员签字。要按省农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项目验收暂行办法》(闽农综办[2007]119号)中规定的图例和图签制作。

2、竣工图上要标明新增耕地的位置和具体新增面积,新增面积要与批复一致。

3、竣工图上要有每项工程原设计数量(有变更的以变更后为准)与实际竣工数量对照表,要细化到每个水利工程和田间道路。

4、按1:1000或1:2000比例编制,最低要求要与规划设计报告中的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比例保持一致,以便核对检查。

5、竣工图上的工程要仔细对照标好,尤其是要标好竣工工程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查现场中经常出现工程位置与实际不符的,如渠道实际在机耕路左边的,但竣工图上却标在右边的;机耕路实际在河道旁的,但竣工图上却标在村庄的民居边;在竣工图上有标的工程,在实际现场中却没有,在现场中有工程,竣工图却没有标出。对类似出现上述现象的,检查验收组均不予认定。

在检查中还经常出现竣工图上的某一工程长度超出实际长度的,该工程被认定未完成工程;另一工程在实际中长度超出竣工图上标明的工程长度,只认定完成该工程,超出的量不能补上另一未完成工程的数量。

五、内业档案资料的管理

各地要按省农发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闽农综办[2006]16号)文件的要求做好项目档案工作,按文件中要求应归档的资料收集齐全装订成册。材料准备涉及工程单位、监理单位、项目区农民、项目县农发办、财政局和项目业主乡镇等。尤其是要注意收集如下资料:

1、要有土地整理前后可对比的项目现场照片和录像片,前后可对比的项目现场照片要尽可能多,尤其是新增耕地的前后可对比照片;

2、要有项目招投标资料(含标书,招标书,标价,招标底价等)、项目有关合同、土地整理前土地利用现状图、施工断面图、设计总平图和设计变更后的设计总平图、工程竣工图;农发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及批复、设计变更批准文件等;

3、由项目监理提供的监理报告、工程质量合格文件、项目监理单位总结、隐蔽工程现场签证和验收纪录、施工质量监理报告、设计变更清单、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月报、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回复制度、监理日记、会议纪要、单项工程量监理签证等资料;

监理日志要有每日记录、应有工程施工单位确认意见;

对隐蔽工程要及时做好监理签证和监理日记;

整改通知书,即监理单位对在工程实施过程发现施工单位偷工减料、降低工程标准等未按设计要求施工而发出的整改通知书。

4、施工单位提供的项目工程竣工报告、工程保修书、竣工工程决算书、县级以上相关主管部门对堤防、桥梁等重大工程的质量检测认定意见,以及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工程量计算书是工程造价的计算依据;要由业主(乡镇)和监理签字,不能只签施工单位、要盖章、要签出是否属实、再签名盖章。

5、建设单位提供的竣工工程决算审核意见、项目工作总结、项目协调会纪要、土地权属调整情况、工程管护制度和措施、资产登记和工程移交资料、项目公示、项目招投标资料等,尤其是土地权属调整情况要登记造册。

6、所有档案资料均保存在县农发办。项目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要积极配合,提供完整档案资料;县农发办要专人专柜保管,验收组需要的资料要及时提供,检查验收结束后及时收回。

第三篇:2011.12.3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暂行办法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暂行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林业局、供销总社农业综合开发机构:

为了加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工作,实现项目立项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现将修订后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反馈。

附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暂行办法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以下简称项目评审)工作,实现项目立项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等相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评审是指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以下简称省级农发机构)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林业局、供销总社农业综合开发机构(以下简称中央有关部门农发机构)组织专家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评审资质的机构,按规定程序对申报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评议审查,并作出综合评价的活动。

第三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应当经过评审。未经评审的项目,不予立项。

第四条 项目评审应当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为依据,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择优选项的原则。

第五条 项目评审采取集中评议(含复议)、实地考察、咨询答辩等形式,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第二章 项目评审职责与权限

第六条 项目评审由农发办、省级和中央有关部门农发机构,依据各自的职责与权限分别组织实施。

省级和中央有关部门农发机构设立评审机构的,由评审机构组织项目评审;未设立评审机构的,应当落实专职人员组织项目评审,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评审资质的机构承担项目评审。

第七条 国家农发办、省级和中央有关部门农发机构应当分别履行如下职责:

(一)国家农发办负责制定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国家级项目评审专家库,组织本级负责的项目评审,并对省级和中央有关部门农发机构组织的项目评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二)省级和中央有关部门农发机构按照国家农发办制定的项目评审有关规章制度,结合本地区或者本部门实际,制定项目评审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本级项目评审专家库;组织本级负责的项目评审;对需上报国家农发办评审的项目进行初步评审并提出意见;协助国家农发办组织评审项目的实地考察等工作。

第八条 国家农发办评审权限:

(一)拟新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

(二)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

(三)地方切块内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四)其他需要国家农发办评审的项目。

第九条 省级农发机机构评审权限:

(一)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二)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三)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

(四)报国家农发办评审项目的初步评审;

(五)国家农发办委托评审的其他项目;

(六)其他需要省级农发机构评审的项目。

部分项目可以委托地(州)级农发机构组织评审。

第十条 中央有关部门农发机构评审权限:

(一)中型藻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水土保持项目、土地复垦项目、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和良种繁育项目;

(二)优势特色示范项目、名优经济林示范项目和新型 合作示范项目;

(三)其他需要中央有关部门农发机构评审的项目。

第十一条 省级和中央有关部门农发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将本级评审项目的评审意见上报国家农发办,国家农发办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查。

第三章 项目评审内容

第十二条 项目评审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申报单位的合规性、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投资方案的可靠性、效益分析的合理性,以及申报材料的规范性等方面。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是指拟立项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目标,能够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时符合相关规划、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条件。

(二)项目申报单位的合规性是指土地治理项目单位机构、人员善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符合立项要求;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法人资格和经营范围、经营机制、财务状况、企业信誉等方面符合立项规定。

(三)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是指土地治理项目规划布局合理、建设标准明确、主要治理措施得当;产业化经营项目工艺流程可行、设备选型配套、技术参数科学、主体工程以及辅助工程合理。

(四)投资方案的可靠性是指投资估算准确,资金投向合理,资金筹措方案可行等。

(五)效益分析的合理性是指项目建设预期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预测客观、合理。经济效益分析中,土地治理项目主要进行费用效果分析,产业化经营项目主要进行财务分析。

(六)申报材料的规范性是指文本格式规范,内容完整,附件、附表、附图齐全等。

第十三条 国家农发办根据上述评审内容,制定项目评审指标,作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的参考依据。

第四章 项目评审程序

第十四条 项目评审程序包括评审准备、集中评议(含复议)、实地考察、咨询答辩、形成评审结论等。

(一)评审准备是指评审单位针对项目特点,拟定评审方案、选择评审专家并组织培训等工作。

(二)集中评议是指在专家独立审阅项目申报材料、提出个人意见的基础上,经专家组集中讨论,形成评议意见。

复议是指专家组根据项目申报单位对集中评议所提问题提交补充材料的再次评议。

(三)实地考察是指评审单位组织专家对拟立项项目进行实地查勘、核实等活动。

(四)咨询答辩是指在项目评审过程中,根据专家质疑的问题,由项目建设等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答辩。

(五)形成评审结论是指专家组根据集中评议、实地考察等结果,对每个项目作出综合评价,形成结论性意见以及相关建议。

第十五条 项目评审结论分为项目可行和项目不可行。

(一)项目可行是指项目建设必要性充分、项目申报单位合规、技术方案可行、投资方案可靠、预期效益合理、申报材料规范等。

(二)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不可行:

1.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或者不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的;

2.项目建设必要性不充分,或者技术方案不可行的;

3.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

4项目申报单位不符合立项条件的;

5.农民不能从中直接受益的;

6.破坏或危害生态环境的;

7.其他不符合评审要求的。

第五章 项目评审专家与管理

第十六条 评审专家是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所需的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水产、经济、财务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综合开发系统内管理人员。第十七条 评审专家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政治素质高,职业道德好,在评审工作中能够做到客观公正、廉洁自

律、遵纪守法。

(二)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精,在其专业领域享有一定声誉;熟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政策,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身体健康,原则上年龄在65周岁以下、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造价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等执业资格,或者从事相关工作满10年以上。

第十八条 评审单位应当建立专家库并实行动态管理。评审专家的选择,应当根据评审工作需要和有关规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审专家的确定应当采取回避制度。

第十九条 评审专家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要求完成项目评审任务;

(二)客观公正地提出项目评审意见,并且对评审意见负责;

(三)严格遵守项目评审工作纪律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第二十条 评审专家不认真履行职责或者违反有关规定,应当视情节轻重,采取解聘、向所在单位通报、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等方式进行处理。

第六章 项目评审工作保障

第二十一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当加强项目评审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实项目评审管理人员,加强评审专家队伍建设,制定项目评审管理制度,为项目评审工作提供保障。

第二十二条 地方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事业经费中,安排与项目评审工作相适应的评审经费,保障项目评审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十三条 评审单位和工作人员应当严肃工作纪律,在项目评审过程中不得向专家提出倾向性意见,影响专家的评审结论。如有违反,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二十四条 国家农发办应当将项目评审工作纳入工作绩效评价及综合检查范围。省级和中央有关部门农发机构应当将项目评审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绩效评价体系,不断提高评审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的审核组织工作可以参照本办法执

行。

第二十六条 省级和中央有关部门农发机构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农发办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办法》(国农办[2006]26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2010农业综合开发青村镇青北土地治理项目

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

(单位工程竣工)

工程名称 南桥镇2010年综开土地整理治理项目 建设单位 上海奉贤区南桥镇农业服务中心 施工单位 上海爱杰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上海宝川水利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上海永宏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总监理工程师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农业服务中心

设计单位:上海宝川水利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永宏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爱杰建设有限公司

整个建设项目于2011年2月10日正式开工,已于2011年4月30日完成。主要完成工程量如下:

1、砼道路:1160米/3480平方米

2、水泥明沟:0.9米、9918米。1.2米、1010米

3、地下渠道:2160米

4、砂石道路:2340米/7020平方米

5、渡槽:1座

二、工程质量评估依据:

1、项目的建设监理合同、施工承包合同及与工程有关的合同协议书;

2、业主的指令、有效设计图纸、有关工程技术问题及有关资料说明、技术要求等;

3、《上海市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行)》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SL176-966、《地基和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

(建标〔2000〕234号)

8、《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10、上海市有关防汛的规定

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施工单位资质审查

经审查,施工单位上海奉贤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具备承担本工程的资质条件,可以胜任本工程项目的施工。

2、施工单位质保体系的审查

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组织了项目部,建立了网络管理体系。监理人员主要对各镇项目部的组成人员配备的合理性、到岗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技术、质量、资料、材料、安全负责人员的资质证件进行了检查,基本保证了质量保证网络体系各环节的正常运行。

3、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实行报验复试制度,主要原材料进场均有出厂合格证、进沪准用证。并在取样见证人的监督下,按要求进行取样复试,经试验合格后,才准予使用,从而保证了建筑材料的质量。

4、施工主要机具的检查

监理对施工单位工程使用的测量仪器,计量磅秤、主要施工继续及其出厂证、模板均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均符合要求,确保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

5、单元工程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项目质量验收

坚持质量第一,要求施工单位坚持执行“三检”制度,每个单元工程都必须报经监理检查合格,签证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隐蔽工程项目,特别是地下管道铺设工序,水泥明沟板预制工序,坚持先报验,后覆盖或安装的原则,监理通过旁站等形式控制施工质量。

6、工程资料的控制

工程开工前,监理部会同粮田设施工程指挥部,共同制订了本项目的资料内容,并下发于各单位;工程实施中,根据资料整理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施工单位配有专职的资料员,按照施工表式的内容,准确填写表式,同时做好原材料进场台帐登记,质保资料、复试批量符合合同工程量的要求。工程验收准备阶段,监理召集资料员召开了工程资料汇总专题会议,在资料员的努力下,使资料能言简意赅的反映工程实况。

四、工程质量评估

1、砼道路

道路的中心基线、宽度符合设计要求,碎石基层和C25砼面层厚度、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外观质量较好。

2、砂石道路

外观质量较好。碎石铺设宽度、厚度及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3、地下渠道

地下渠道中心线、渠底高程、渠道纵坡均符合设计要求。埋管铺设严格执行有关灌区地下渠道的施工规范。预制成品质保资料齐全。承插管接口平直,环形间隙均匀。干、支渠分叉连接、管道与窨井排气口连接、管道与放水闸门连接段砂浆砌筑密实饱满,无裂缝、空鼓和渗水现

象。回填土符合施工规范。

4、水泥明沟

预制成品质保资料齐全,强度、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明沟中心线、沟底高程、明沟边坡均符合设计要求。预制板安装位置准确、平稳。预制板缝隙砂浆嵌实,勾缝整齐,连接牢固,无裂缝、渗水现象。

5、砼渡槽

渡槽的中心线位置正确,安装位置准确、平稳,连接牢固、嵌缝密实,标高和砼强度等级符合要求,外观质量较好。

五、安全文明施工

施工单位成立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设有安全员,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安全保证体系运转良好。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采取了一整套管理措施,基本做到专业人员执政上岗。施工区域周围树警示牌,以防外来人员误入。生活区用电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工程开工以来均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六、结论

本工程设计和合同范围内的工程量已全部完成,工程所用建筑材料均经复试合格,各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混凝土试压块经检测合格,质量保证资料及竣工资料齐全。工程建成后,各单项工程进行调试运行,均能满足使用要求。质量保证资料基本齐全,无重大工程质量及安全事故,工程总体观感良好。同意进行验收。工程质量等级评为合格。

上海永宏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六月

第五篇:重庆市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细则(试行)

一、总则

(一)为切实加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实现投资目标,达到预期效益,参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和重庆市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有关技术规范和建设规程,结合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实际,制定本细则。

(二)凡国家立项投资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以下简称“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各区县(自治县)、科研院校、设计及咨询等单位,均须按本实施细则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检查验收。

二、综合标准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

1.通过项目建设,解除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灌溉保证率80%以上,稳产高产,优质高效,总体经济效益增加12%以上。

2.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要达到较高水平。其总体布局排沟原则上纵向布置,间距150~200米;灌渠沿纵横布置,纵向间距150~200米,横向间距100~120米;耕作道原则上纵向布置,路面宽1.6~1.8米,间距150~200米;生产便道原则上横向布置,路面宽1.0~1.2米,间距100~120米。原则上沟、渠、路应同时搭配。

3.项目区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在丘陵区农田林网主要布设在河道、道路两旁,以绿化树种为主。在坡耕地、田边地角和房前屋后种植经果林木。

4.项目区要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5.项目区要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项目区林草覆盖率提高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按灌区或流域进行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进行规模开发治理,在丘陵山区,每个项目区面积不低于10000亩,可由2~3个相邻地块组成,每个地块面积不小于3000亩。

(三)按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开发治理后,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有明显区别,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坝地基本实现园田化,坡地基本实现梯田化、果园化。

(四)项目建设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密切结合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充分尊重项目区农民群众意愿,主动让农民参与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严格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工程管护责任,健全管护机制,确保建成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应设置永久性标识标牌。每个项目区设置一至两块,标识标牌应设置在项目区内视野开阔、交通方便、人流量较大、醒目显眼、工程规模相对集中的地方,标识牌的制作要统一、规范、实用,包含项目区基本情况、总投资、财政投资、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单位、管护运营单位、监督举报电话和方式等基本信息。

三、水利措施标准

各项水利措施建设标准应符合水利部门制定的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

(一)灌溉工程。

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2.我市地面灌溉设计保证率水田应在75~85%之间,旱地应在70~80%之间;喷灌、微灌设计保证率应在85~95%之间。

3.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4.新建、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库、塘坝及引水渠道等工程,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提灌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5.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渠道衬砌应坚固、实用、美观,连接平滑,转弯半径符合水利规范标准,抗冻性能好;管道输水的干、支两级固定管道长度合理设定,水泵、管道、出水口等综合配套,便民利农;在有条件且农民群众有积极性的地区,积极推广先进节水技术,提高项目区节水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6.灌溉条件较差的旱地,应采取农艺、工程等节水措施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农艺节水措施包括蓄水保墒、地膜(秸秆)覆盖、选用抗旱品种、施用抗旱保水剂、深松技术等,各项措施符合技术规范。工程节水措施主要是建立小型蓄水工程,即根据降雨、地形、耕地等条件,合理布设小型塘坝、蓄水池等工程,做到坚固实用。

7.推行科学合理的灌溉模式。水稻田推广“薄、浅、湿、晒”模式;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采用节水、丰产灌溉模式;严重缺水的旱地采用灌关键水等非充分灌溉模式。

8.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宏观上实行总量控制,微观上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积极推行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配备必要的量水设施,按用水量和核准的水价收取水费,以管理促节水。

(二)排水工程。

1.防洪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一般按10年一遇进行设计。

2.排涝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设计暴雨重现期不少于5年。设计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应达到:旱地1~3天暴雨1~3天排除;水田1~3天暴雨3~5天排至耐淹水深。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系统与灌溉系统合理配套,规格布局协调,设计标准参照灌溉系统,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4.排水工程的过水断面最大流量应小于5立方米/秒。

(三)建设标准。

沟渠使用年限为20年以上。灌排沟渠过水断面应水泥抹面砂浆强度大于M10,底砼强度大于C20,厚度8~10厘米。断面可为矩形、梯形,均采用块石或条石砌筑,标号不低于M30号,侧墙宽度不能低于40厘米,高度1米以下按0.3系数进行放坡。

四、农业措施标准

(一)农田工程。

1.土地平整,集中连片。田(地)块要以田间道路和沟渠为基准结合土地整形等措施形成格田,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

2.15度以下坡耕地,按照有利于水土保持要求,建成水平梯田(地),地面平整;田面宽度一般要达到3米以上,田(地)埂稳定牢固,配套完善排水沟、泄洪沟,达到防洪标准,防止水土流失。

(二)土壤改良。

1.通过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深松技术等措施,使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2.改造瘠薄地要加厚土层,达到50厘米以上,其中耕作层达到20厘米以上。3.改变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田的复种指数在2以上,土的复种指数在2.5以上。

(三)良种繁育与推广。

在有条件且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区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

(四)农业机械化。

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平坝地区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丘陵山区机械化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

五、田间道路标准

(一)布局合理,顺直通畅。田间道路分为干道、支路两级。干道分机耕道和耕作道:机耕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路面采用砂石等材料硬质化;耕作道要与机耕道或乡村公路连接,采用砼等硬化。支路即生产便道,要与干道、田间院坝相连,采用砼等硬化,保证畅通,满足农产品运输和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田间道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

(二)工程布置。田间道路建设要科学设计,突出节约土地,建设标准合理实用。机耕道原则上要形成环路,间距500米以上;耕作道原则上纵向布置,间距150~200米;生产便道原则上横向布置,间距100~120米为宜。机耕路路基宽度不大于4.5米(含路肩、路沟),耕作道宽1.6~1.8米,生产便道宽度1~1.2米。

(三)建设标准。田间耕作道使用年限20年以上。机耕道路面采用泥结石路面,片石层厚度25厘米以上,泥结石层厚度8~10厘米;耕作道和生产便道路面硬化砼强度达到C20,厚度8~10厘米。路面应平整、美观、耐用。

六、林业措施标准

(一)因地制宜地采取林业措施,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达到当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二)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

(三)人工造林树种一般应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速生丰产林木和具有观赏价值的绿化树,苗木胸径达到5cm以上,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七、科技措施标准

(一)技术推广。

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

(二)技术培训。

1.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优良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插、机耕和机收,节水灌溉等先进适用技术培训。

2.要加强对项目区乡村干部、技术员、财务人员和受益农户在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及工程质量监管方面的培训,使其熟悉有关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要求,更好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三)扶持农技服务组织。在有条件且需要的项目区,积极扶持现有农技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具有技术推广服务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为其购置仪器设备、补助适量服务经费等方式,明确其在项目建设中的具体任务,并严格进行考核。

下载关于永安、上杭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市)实施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永安、上杭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市)实施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