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进一步创新支农方式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指导意见12

时间:2019-05-13 04:3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进一步创新支农方式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指导意见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进一步创新支农方式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指导意见12》。

第一篇: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进一步创新支农方式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指导意见12

关于《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进一步创新支农方式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指导意见》意见回复如下:

在认真学习、研讨意见稿后,我浅谈下自己的想法

一 在抓好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机制中,重要的是要创新人才机制

培养一批富于开拓,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理论扎实富于实践以及能吃苦耐劳等特征,能对农联社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

引进一批创新型人才,对于我们农联社人员老、素质偏低的局面,要加紧加大力度招收新人,加紧新老交替,为农联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 员工素质建设

员工素质建设是一项事关农信发展壮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他是我们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常抓不懈。

要通过学习、培训、考核、奖励、等各种办法来培养员工的敬业奉献、合规自律、诚实守信、高效执行、遵守规则、严守机密的精神、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服务意识。

三、各级农村信用社要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定期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和交流,时刻掌握“三农”政策,特别是当

前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背景,问政府要支农项目,信用社这样惠农政策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四、当前国家为我省大部分县、镇(乡)、村配备了支农、支教和大学生村官等高层次的人才。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协调下,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被分到了项目试点村,我们可以以政府为依托,大学生人才为基础,项目为平台,创新信贷新产品,支持这些大学生人才找项目、立项目、发展项目。

在中央连续第七个一号文件公布之后,我农联社站在历史的高度,与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彻底贯彻文件精神来指引农联社的发展和前进。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存在资金问题的坚定决心来再次向社会发出农联社立足三农、服务三农、扎根农村的决心和社会形象。

第二篇:关于落实我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及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工作意见

关于落实我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及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工作意见

xx县人民政府:

2009年,我社充分认识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把认真落实“两会”精神,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围绕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社将主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特别是涉农贷款的发放力度,在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新的贷款产品,保证“三农”资金需求。2009年我社计划发放贷款3.4亿元,确保贷款余额纯增7500万元,力争10000万元。上半年信贷投放达到全年计划的60%以上,其中涉农贷款不低于80%,信用贷款不低于50%,对按季结息的农户信用贷款优惠利息10%。在保证农村贷款需求的同时,积极支持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涉农企业,我们将在信贷政策上给予倾斜。

第一、重点做好两类种植业贷款发放工作:一是烤烟种植贷款。烤烟生产是惠农强农的有效方式,为切实支持烟农生产、生活,我社建立了烟农数据库,指定信贷员进行跟踪管理,并将在3月至9月集中安排信贷资金投入,及时将信贷资金送到烟农手中,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保证烟农信贷资金需求得到满足。二是粮食种植贷款。粮食种植是事关民生工程的大事,是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首要任务,凡是农户有粮食种植贷款的需求,我社将保证得到满足;在加大信用贷款发放力度的同时,我社还将有针对性的降低贷款利率,让利于民;对从事规模化种植和特种种植的具有示范效应和带头作用的农户,我社将根据其实际情况适当放宽贷款额度和期限,最大程度满足其信贷资金需求。

第二、突出支持两种“养殖”:一是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我社首先将全面收集、统计、分析全县标准化规模养殖情况,取得第一手信息,为信贷资金有效、快速发放奠定基础;二是大力支持养殖大户。对有能力进行养殖的大户,在有技术、有市场、有计划的前提下,我社将联合保险机机构,大胆的投入信贷资金,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信贷资金中将养殖贷款纳入一定的比例进行考核。

二、加强外部监督、实行限时服务。根据我社的信贷政策,在符合贷款条件的前提下,农户信用贷款保证当天申请、当天发放,未评级的返乡农民工保证在7天之内完成授信和贷款发放,其他大额抵押贷款保证在15天之内完成调查、评估、审批和发放工作。同时为更好的为农户提供服务,我社将把各信贷员的服务范围、权限、联系方式等向社会公示,取得社会的监督与配合,实行限时服务。三、一事一议,优先照顾种、养殖农户。凡从事种、养殖的农户申请贷款和规模化种植贷款,我社将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的政策,在保证资金成本的基础上实行一事一议的特殊利率政策;对在本县从事种养殖的返乡农民工,我社将从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并适当放长贷款期限和贷款额度,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探索新的担保方式和贷款方式,如联保、贴息、保险、置换等,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良好的资金环境。

四、强化市场调研,及时掌握农户资金需求情况。今年,我社继续组织信贷员深入各村、组,了解农户春耕生产资金需求情况和生产情况,及时反馈农村资金需求信息,做到早落实、早安排、早放贷。

五、积极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有关开发项目立项的基础上,我社将积极介入,在取得相关担保的前提下,及时解决。各基层信用社将及时与各乡镇政府进行沟通,争取项目早启动、早实施、早投入、早受益。

六、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严格按照农户信用记录将部分优秀等级信用农户及时升级为特优级,部分较好级信用农户及时升级为优秀级,部分一般等级信用农户及时升级为较好级,最高授信额度由3万元、1万元和5千元分别增加到5万元、3万元和1万元,进一步满足信用农户授信需求,降低农户贷款成本。

支持“三农”是我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我社的立社之本,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将以最大的热忱和信心为xx县地域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xx县农村农村合作联社 二零零九年四月十三日

第三篇:我国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产品创新发展研究

我国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产品创新发展研究

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向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支农信贷是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村形势的变化,以往的支农信贷产品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信贷要求,因此需要在支农信贷产品上进行创新,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创新进行研究:分析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信贷产品创新不足的现状;分析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创新不足的原因;针对支农信贷产品创新不足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创新;不足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Credit

Product Innovation Study Abstract: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provide financial services to agriculture, farmers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 is important, the agriculture credit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upport the “three rural” an important part, but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ural agriculture credit products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credit requirements,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 on innovation in agriculture credit product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China'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credit product innovation: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ervice “three rural” credit product innovation;analyze the reasons of lack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agriculture credit innovation;putting forwarding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credit product innovation Keyword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credit product innovation;flaw

1.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信贷产品创新不足的现状

1.1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业务

市场竞争、客户需求以及内外环境变化,迫切需要农村信用社加快业务战略转型。而转型的关键是信贷产品创新。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创新信贷产品关系到农村信用社市场的拓展和业务战略转型能否有效实现。近几年,为加大信贷资金运营力度,有效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先后完善和开发了大量信贷产品,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拓展业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现有的信贷产品结构、研发动机看,农村信用社当前信贷产品研发处于初级阶段。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信贷产品仍然表现出创新不足的特征。

1.2当前农信社支农信贷产品的主要创新

1.2.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农户小额贷款是指以农户自然人为贷款对象,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是农信社信贷的一种创新产品。农户小额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方法,加上“客户一证通”“信用一证通”等服务手段的创新,简化了农户的贷款手续,有利于拓展农村信贷市场,而且农户小额贷款是针对农户放款且额度较小,本身具有分散风险的特点。

1.2.2农村农户联保贷款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小额农贷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为此湖南某县信用联社依 据《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规定,从2002年6月开始在全县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实现了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农户联保贷款作为农信社开办的一种创新贷款方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贷款担保难问题。同时,对提高农信社信贷资产质量和支农贷款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该县信用联社要求信用社根据当地村委的推荐,指派包片信贷员逐户上门走访、座谈,了解农户的经营项目、发展计划、自有资金、尚缺资金数额以及个人社会信誉记录、经济状况、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等,然后写出调查分析材料,信用社再进行集体审核。通过审核,确定每个农户的贷款额度,并建立农户经济档案,一户一档,写出可行性报告,报信用社审批小组审批。经过严格条件审核合格后,信用社就可以办理放贷手续。

1.2.3个体经济户等级授权贷款

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合理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城区个体经济户贷款,湖南某县城区信用社在深入调查论证、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个体经济户贷款信用等级授信管理新业务,这是全县农信社继小额农贷、农户联保贷款、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后信贷服务手段的又一重大创新,走出了全县农信社“巩固农村,抢占城市”经营战略的重要一步。

贷款户的信用等级评定程序是:一是客户申报。由客户向信用社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反映信用等级评定标准的呈报审批表,如实向信用社报告其生产经营和资金资产等情况,向信用社提供呈报信用等级所必需的资料。二是信贷员(客户经理)调查。根据客户申报,信贷员按授信标准(如表1)逐项调查,并承担该客户授信贷款额内的第一责任。三是信用社评审定级。四是联社复查评审。五是建档发证。

1.2.4大中型项目贷款

项目贷款是一种投资活动,表现一定时间内耗费一定资金用于建立能产生效益的资金的活动过程。这里所说的项目贷款就是针对农村的相对大中型的投资项目进行的。项目贷款的发放周期与项目本身的投资周期相辅相成。

因为一般情况下,项目贷款的发放额大,相应的其风险也大,所以保证贷款的质量对农信社而言至关重要。在发放项目贷款前进行的市场调查工作十分重要,对项目本身要进行分析、论证、评价。建立在项目可行的基础上对投资项目的主体也就是贷款人进行严格的审查。通过项目贷款的发放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农业项目,它们的完成能使一大批农民致富。

1.3农信社支农信贷产品创新不足的表现 1.3.1支农信贷产品单一

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创新主要是围绕如何降低信贷风险来设计,设计理念单一,难以满足“三农”需求,表现出重降低贷款风险和完善已有的贷款业务、轻增加贷款品种和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趋势。同时多数信贷产品仍未能解决农户贷款额度、期限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协调的问题,由于产品设计与现实的不匹配,束缚了新的信贷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1.3.2整体改善作用有限

大部分农村信贷产品或服务方式创新只是特例,整体改善作用有限。分析表明,目前大部分农村信用社信贷创新机制表现为一种自下而上的逆向推动,由基层农村信用社发起,走典型示范的路子。这种模式下的创新成本高,共享性不强,地域特征明显,很难跨地区操作,对农村信贷市场的改善作用不大。

1.3.3部分创新产品不符合农村实际

目前,部分创新产品不符合农村实际,未能通过信贷创新实现服务效用的改进。如岳阳、衡阳、株洲、张家界等多个地州反映,一些农村信用社开发推广的“贷款+保险”新业务,在农村市场接受程度不高,贷款人对贷款时办理保险的做法多有不同看法,认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本来高出其他银行机构较多,另外附加保险费必然增加借贷成本,导致了此项产品的认可度较低。

2农信社支农信贷产品创新不足的原因分析

2.1经营理念问题

2.1.1产品研发理念落后 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的经营理念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产品创新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便利或增值服务中实现“双赢”。如渣打银行的“活利贷”住房按揭贷款产品,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借款人可以将闲置资金存人还款账户。自动按Et抵扣计息本金,只对剩余部分本金计息,一方面可以帮助借款人节约贷款利息:另一方面还可以缩短借款期限。而农村信用社的许多产品创新主要以自我为中心,即从如何防控风险、获取自身利润最大化为动机,导致部分产品流程设计复杂、定价过高,不具有市场竞争力或有名无市。

2.1.2传统产品路径依赖阻碍了新产品的推广

路径依赖是指某一制度一旦被采用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制度所取代或影响其它更优制度的应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由于不要抵押,放贷手续相对其它贷款品种简单,深受广大农民和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青睐,在农村信用社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受这种制度影响,许多信贷员只要一放款,就首先想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来解决一切贷款问题,甚至个别农村信用社出现流动资金循环贷款、大额抵押贷款用多笔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来解决的怪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了贷款安全.而且阻碍了其它新产品的应用。

2.1.3缺乏信贷创新型人才

主要是缺乏创新类综合人才,缺乏金融专业知识扎实、熟知“三农”经济特点与农村经济金融政策的人才,缺乏熟悉信贷营销策略的人才,导致农村信贷新产品的研发能力远远落后于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基层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人员大部分是过去农村信用社招聘的初、高中生或员工子女,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信贷创新能力有限,服务效率不高。

2.2信贷创新内部环境不佳

2.2.1.信贷创新服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农村信用社系统内部没有建立完整的信贷创新服务管理体系,从省联社到县联社,大多没有专门的信贷创新组织机构,缺乏内部信贷创新研发、管理机构。同时,信贷服务意识不强,信贷营销机制也不健全,大部分信用社没有推行客户经理制度,存在等客上门、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差、贷后管理弱等问题。

2.2.2信贷创新的技术支持不到位

由于农户、农企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数量非常大,信贷信息分散,要素不全,信息不对称状态普遍存在,加上一些信贷创新产品又与新型的农村支付结算工具高度关联,并以此为平台,因此,农村信贷创新必须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然而,相比较其他银行机构来说,当前农村信用社的网络建设特别是电子化处理水平相对落后,难以适应农村信贷创新的需要。

2.3信贷创新缺乏外部环境支撑 2.3.1法规及监管层面因素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新型金融工具法律责任界定模糊,潜在矛盾较多,特别是在动产质权的特定性、提单物权的排他性、质押生效的时效性等方面的规定存在法律空白,这对以动产为抵(质)押物的信贷创新型产品推广造成障碍。由于我国合作金融法规的缺失,目前银监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评价大多仍然沿用过去的做法,甚至与一般性的商业银行趋同,不利于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尽管近年来监管部门开始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业机构实行差别监管,但受传统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工作方式影响,许多监管政策还有待健全完善和调整。如对农村信用社发放涉农贷款实行单独考核,目前银监部门只提出了一些原则性要求,具体办法尚没有出台,实际操作层面没有体现监管政策的差异性,这样事实上对农村信贷服务创新产生了一定的抑制,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3.2风险补偿和分担等配套机制滞后

第一,抵押物的政府配套措施明显滞后。在创新抵押物方面,林权抵押无处登记、无处定权、无处评估,造成林权抵押贷款产品无法推广;对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国家有关法规明确规定耕地承包经营权不能用作抵押。尽管湖南省一些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实践中开发出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但贷款抵押物在法律层面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这一方面不利于借款人申请信用社贷款,另一方面也导致信用社债权难以落实。另外,农村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微小企业贷款办理抵押评估等中介费用较高,加大了借 款人的融资成本。

第二,信贷风险补贴和分担机制滞后。信贷创新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但目前农村金融相关支持信贷创新的扶持政策和风险规避机制相对滞后,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在农业保险、风险补贴等方面为信贷创新提供有效的配套支持,也没有建立起农业风险投资、融资担保机制,导致农村信用社信贷创新产品的风险规避缺乏机制上的支持与保障措施。

3信用社创新服务三农的信贷产品对策建议

3.1更新产品创新理念

一是坚持以增加客户价值为中心。客户是银行业的生存之本。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中,先进银行经历了客户至上、客户第一、客户满意、增加客户价值四个发展阶段。增加客户价值阶段是目前最先进的理念,是指通过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项目,使客户价值增加,让客户享受增值服务,体会到物超所值。如农村信用社可以为优质客户提供免费的财务咨询和投资理财建议等,尽管这些业务单元不能带来盈利,但可能带来有利可图的业务。二是坚持以利润为中心。即一个新产品的推出不仅是为了增加产品数量,完善产品体系,扩张业务规模,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加利润。所以每个新产品的推出,必须从调查设计、产品宣传分销、运营效果、风险控制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加强研发成本和风险成本控制。一方面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提高产品的创利水平。

3.2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要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社真正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其有效运行的长效监督机制。同时继续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资金支持工作,使“花钱买机制”落到实处。使信用社真正成为市场化的金融主体。要支持信用社的基础设施建设,改进支付结算手段,推动银行卡在农村普及。提升农信社的竞争能力。

3.3大力开发有本土特色的信贷产品

信用社应及时总结经验,在逐步完善已有信贷产品的同时,开发出具有本土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信贷产品,如探索适合农民消费特点的耐用品消费、婚丧嫁娶、小城镇住房建设等消费贷款产品,进一步探索适合星子县农户产业特点的大额农贷、微小企业等实际的生产性贷款,探索利用农户宅基地、农机具、门店和机器设备等作抵押物,拓宽农户抵押物的范围。

3.4引入有效的市场营销机制

一是要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获取充分准确的市场信息。二是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合理确定目标客户。市场细分的过程就是发现潜在客户特征的过程,通过市场细分,寻找现有的使用者,归纳他们的共同特点,然后寻找有相似特征的消费群。这些消费群即是潜在使用者。三是准确把握市场机会,推出全新金融产品。如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营销要与各地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加强联系,利用房地产展销会等主题开展营销。四是收集反馈市场信息,不断调整营销战略。基层网点要积极收集客户需求信息,包括对新的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对已有产品与服务的改进意见等,这些信息经汇总后传导至业务创新部门,经过筛选、分类、分析、整理、汇总后,供决策部门作为决策的依据。五是完善产品定价机制。改善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一浮到顶和基准利率简单加成的作法,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和市场竞争战略需要.在成本可控制的前提下,分别采取撇脂价、溢价、市场价、挑战价、攻击价等定价策略。五是加强对新产品的宣传、推广、监控和完善,切实提高新产品的利用率。

3.5建立与农村信用社发展相匹配的监管体系

要进一步改进对涉农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思路。积极探索适合农村信用社的个性化的监管机制,以支持和鼓励农村信用社创新信贷产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3.6着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信贷保险基金鼓励农村信用社创新信贷产品,以减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适当减免信用社的相关税收,降低信用社的资金成本。建立财政补偿基金,对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涉农贷款,以及风险损失实行政策性补贴,以调动农户和 信用社双向贷款的积极性;二是切实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完整的农村居民信用档案,建立信用激励与约束机制,并对农村居民信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担保体系,以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农业专业担保、互助性农业担保等多种形式,为“三农”贷款提供担保;四是鼓励涉农保险业务进入农村,促使保险机构参与农村信贷产品创新。

参考文献:

[1]孙志军.农村金融需求变化特征与金融产品创新策略[J].北京: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5):107—109 [2]刘卫锋.基于农户融资需求视角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J].北京:经济纵横,2011,(2):93—95 [3]林强.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难点及建议[J].北京:金融与经济,2009,(6):73—74 [4]聂兆祝,冯志.农村信贷市场产品创新的现状与需求[J].成都:西南金融,2010,(12):19—20 [5]刘卫锋.农村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J].湖南:湘潭大学学报,2009,(1):66.69 [5]杨德勇,蒲斯纬.责任与任务: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程的制度解释[J].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22.27 [6]冯爱林.制约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因素与破解途径[J].武汉:武汉金融,2009,(7): 52—54 [7]高圣平,刘萍.农村金融制度中的信贷担保物:困境与出路[J].上海:金融研究,2009,(2):64—72 [8]王学霖,林凯.农村信用社经营困境及改革创新研究[J].重庆:现代经济,2008,(6): 14.16 [9]秦池江.着力创新农村金融经济补偿机制[J].陕西: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1 2): 24.26 [10]卜森.新形式下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创新研究[[J].北京:农业经济,2008,(9):82.83

第四篇: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拓宽信贷支农渠道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拓宽信贷支农渠道

近年来,江苏省沭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富民、壮村、兴乡、强县”的经济发展规划,牢牢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大力投放农户贷款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推广“大三农”贷款业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有效地解决了贷款“担保难”问题,不断满足客户有效资金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截至2006年10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61292万元,比年初增加40474万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42768万元,比年初增加3704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县金融系统贷款余额总额的41.49%,当年新增贷款占全县金融系统贷款新增总额的68.14%。

一、改善支农服务方式,积极为“三农”服务

为了寻找信贷支农新的切入点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该联社在坚持效益和偿还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了不误农时地支持农民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每年初该联社都把支持春耕生产摆在信贷工作的首位,对春耕生产资金做到计划早安排、资金早落实、贷款早发放,争取工作主动。并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加强对信用社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使全体员工特别是信贷人员认识到规模出效益,服务“三农”才是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消除“惜贷、恐贷”的思想,从而由“要我放”转变为“我要放”的局面。

(二)简化手续,方便农户。一是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业务。为解决农户担保难和信用社放款难的“瓶颈”矛盾,实现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在全县继续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业务,2004年1月份印发了《沭阳县农村信用社农户联 1

保贷款知识问答》宣传单10万份,进行散发宣传;截止2006年10月末,全县信用社已建立联保小组31730个,联保贷款余额47170万元,比2004年初增加19650万元。二是大力推广“贷款证”业务。截止2006年10月末全县信用社发放贷款证43250户,贷款金额43986万元,比2004年初增加33428万元。三是推行小额信用贷款服务方式。对符合贷款条件,信用观点较好的农户,贷款额度在3000元以内的实行信用放款,为农民提供及时、方便的金融服务,极大地简化了农民的贷款手续,方便了农民借贷。

(三)改进作风,树好形象。在贷款发放中,该联社要求信贷人员发扬“背包下乡,送贷上门”的优良传统,积极深入村组从建立分管村组农户经济档案着手,主动和千家万户农民交朋友,及时掌握农户资金需求状况,切实转变“官商”作风,主动将贷款手续做到农户家中,把钱送到农民手中,树立了农村信用社的良好形象。该县扎下信用社为了适应农民作息习惯,还经常利用晚上登门造访,去年以来共走访农户1258家。为方便客户贷款,解决贷款发放过程中存在的不正之风,2005年6月份该联社向社会隆重推出“便民服务卡”10万张。该卡集咨询、服务、监督于一体,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贷款,同时也能有效减少我社工作人员在贷款投放中的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欢迎,更被农民朋友称为“信贷110”。

二、开展信贷支农工程,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为了进一步提升信贷支农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2005年初该联社认真贯彻落实宿迁银监分局关于《宿迁市农村信用社开展信贷支农“十百万”工程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以“十百万工程”为突破口,以支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信贷支农切入点,大力扶持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发展。

(一)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一是抓住时机,适时投放。2005年以来累计投放粮食种植业贷款8920万元,积极支持农民购买优良籽种,发

展高效粮食种植业,有效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引导和支持农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2005年以来累计投放贷款10520万元,支持新河、颜集、庙头、扎下等乡镇发展花卉种植业,使花木产业逐渐成为全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30万亩,花木从业人员13万多人,常年从事花木经销的经纪人达1.5万多人,部分花卉苗木已进入了德国市场。新河镇是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素有“花卉第一镇”之美誉。2004年5月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沭阳视察时,还专程参观了该镇周圈花木盆景长廊,周圈生态花卉苗木盆景市场,已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创建单位。

(二)重点突破,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2005年以来该联社紧紧围绕信贷支农“十百万”工程,确定支农重点,制订了支持计划,并明确了责任人,纳入目标考核。一是培育涉农龙头企业,重点支持的10家涉农龙头企业贷款1305万元。二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经济。重点支持农副产品特色基地、加工、专业协会等各类组织20个形成示范效应,引导农村经济向产业化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支持农民立足本地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三、不断创新信贷服务,积极支持小企业发展

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融资难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规模发展,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瓶颈。如何跳出“小三农”的圈子,实施“大三农”发展战略,让中小企业“吃饱喝足”,该联社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加强与担保公司合作,拓展小企业贷款营销空间。2005年以来,该联社结合本县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面对纯农户贷款需求趋于平稳的实际,积极拓展贷款营销空间,出台了《沭阳县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管理办法》、《沭阳县农村信用社乡(镇)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会员贷款操作规程》、《沭阳县农村

信用联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担保贷款操作规程》等管理办法,积极与县(乡)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合作,大力发放“大三农”贷款,竭力支持全县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该联社贷款规模的有效扩张找到了出路,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受到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目前, 该县已正式成立了21家乡(镇)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余额已达成7572万元,运行状况良好。另外,该县财政局还出资2000万元组建沭阳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截止2006年10月末,该联社营业部投放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担保贷款余额已13545万元。对支持中小企业、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而使企业、信用社、担保公司三者相互依靠、共同发展,开创了新的融资担保形式,架起了银企两者间的桥梁,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二)利用企业家协会平台,做大做强小企业贷款。目前,江苏省沭阳县企业家协会成员已达50家,沭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是该县金融机构中唯一参加企业家协会的单位,入会已以来,充分利用企业家协会的资源优势,主要采取“一个利用、两个提前、三个优先”,做大做强小企业贷款。一个利用。即充分利用企业家协会这个平台,积极参加企业家协会举办的各种活动,从多方面、多渠道地了解全县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和资金需求状况,宣传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政策原则、金融服务优势等,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达到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两个提前。即针对小企业贷款“小、频、快”的特点,专门组织人员对优质客户提前建档、提前授信。全面了解和掌握优质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管理水平、信贷需求、发展趋势等情况,为下一步贷款投放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已建立小企业档案950户,在建立档案、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对小企业贷款实行授信,采取“一次核定、随到随用、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信贷管理模式。今年以来,共对178户中小企业进行了授信,总授信额度达15413万元。其中最大单户授信额度达500万元、最长期限为3年。三个优先。即对同时申请贷款的优

质小企业优先安排,同等条件优先支持,同类贷款优惠利率。面对全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崛起,小企业迅猛发展形势,该联社及时调整信贷结构,把加大对“大三农”的支持力度作为农村信用社新的贷款增长点。特别是把县企业家协会的会员企业作为重要的黄金客户,优先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此外,为减轻企业付息压力,更好地支持小企业发展,今年5月份,对不同信用等级企业的贷款利率进行了调整,AAA级企业比A级企业贷款利率优惠0.195个百分点,AA级企业比A级企业贷款利率优惠0.0975个百分点。在贷款投向上主要向特色龙头企业、黄金客户倾斜;达到实力与需求相适当,额度与手续相配套,诚信与守信共勉,形象与效益共创。在贷款方式上采取抵押、担保、联保等有效形式。在服务流程上采取规范、限时、保质、保量,真正做到:放出去的是贷款和情感,收回来的是信用和形象,产生的是效益和信心。截至今年10月末,小企业贷款规模猛增到296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750万元,增长172.4%。

第五篇:信用社(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信贷支农渠道总结汇报材料

##信用社(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信贷支农渠道总结汇报

材料

近年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富民、壮村、兴乡、强县”的经济发展规划,牢牢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大力投放农户贷款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推广“大三农”贷款业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有效地解决了贷款“担保难”问题,不断满足客户有效资金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截至##年10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61292万元,比年初增加40474万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42768万元,比年初增加3704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县金融系统贷款余额总额的41.49%,当年新增贷款占全县金融系统贷款新增总额的68.14%。

一、改善支农服务方式,积极为“三农”服务

为了寻找信贷支农新的切入点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该联社在坚持效益和偿还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了不误农时地支持农民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每年初该联社都把支持春耕生产摆在信贷工作的首位,对春耕生产资金做到计划早安排、资金早落实、贷款早发放,争取工作主动。并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加强对信用社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使全体员工特别是信贷人员认识到规模出效益,服务“三农”才是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消除“惜贷、恐贷”的思想,从而由“要我放”转变为“我要放”的局面。

(二)简化手续,方便农户。一是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业务。为解决农户担保难和信用社放款难的“瓶颈”矛盾,实现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在全县继续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年1月份印发了《##县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知识问答》宣传单10万份,进行散发宣传;截止##年10月末,全县信用社已建立联保小组31730个,联保贷款余额47170万元,比##年初增加19650万元。二是大力推广“贷款证”业务。截止##年10月末全县信用社发放贷款证43250户,贷款金额43986万元,比##年初增加33428万元。三是推行小额信用贷款服务方式。对符合贷款条件,信用观点较好的农户,贷款额度在3000元以内的实行信用放款,为农民提供及时、方便的金融服务,极大地简化了农民的贷款手续,方便了农民借贷。

(三)改进作风,树好形象。在贷款发放中,该联社要求信贷人员发扬“背包下乡,送贷上门”的优良传统,积极深入村组从建立分管村组农户经济档案着手,主动和千家万户农民交朋友,及时掌握农户资金需求状况,切实转变“官商”作风,主动将贷款手续做到农户家中,把钱送到农民手中,树立了农村信用社的良好形象。该县扎下信用社为了适应农民作息习惯,还经常利用晚上登门造访,去年以来共走访农户1258家。为方便客户贷款,解决贷款发放过程中存在的不正之风,2005年6月份该联社向社会隆重推出“便民服务卡”10万张。该卡集咨询、服务、监督于一体,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贷款,同时也能有效减少我社工作人员在贷款投放中的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欢迎,更被农民朋友称为“信贷110”。

二、开展信贷支农工程,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为了进一步提升信贷支农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2005年初该联社认真贯彻落实宿迁银监分局关于《宿迁市农村信用社开展信贷支农“十百万”工程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以“十百万工程”为突破口,以支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信贷支农切入点,大力扶持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发展。

(一)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一是抓住时机,适时投放。2005年以来累计投放粮食种植业贷款8920万元,积极支持农民购买优良籽种,发展高效粮食种植业,有效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引导和支持农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2005年以来累计投放贷款10520万元,支持新河、颜集、庙头、扎下等乡镇发展花卉种植业,使花木产业逐渐成为全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30万亩,花木从业人员13万多人,常年从事花木经销的经纪人达1.5万多人,部分花卉苗木已进入了德国市场。新河镇是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素有“花卉第一镇”之美誉。##年5月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视察时,还专程参观了该镇周圈花木盆景长廊,周圈生态花卉苗木盆景市场,已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创建单位。

(二)重点突破,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2005年以来该联社紧紧围绕信贷支农“十百万”工程,确定支农重点,制订了支持计划,并明确了责任人,纳入目标考核。一是培育涉农龙头企业,重点支持的10家涉农龙头企业贷款1305万元。二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经济。重点支持农副产品特色基地、加工、专业协会等各类组织20个形成示范效应,引导农村经济向产业化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支持农民立足本地优 3

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三、不断创新信贷服务,积极支持小企业发展

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融资难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规模发展,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瓶颈。如何跳出“小三农”的圈子,实施“大三农”发展战略,让中小企业“吃饱喝足”,该联社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加强与担保公司合作,拓展小企业贷款营销空间。2005年以来,该联社结合本县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面对纯农户贷款需求趋于平稳的实际,积极拓展贷款营销空间,出台了《##县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管理办法》、《##县农村信用社乡(镇)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会员贷款操作规程》、《##县农村信用联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担保贷款操作规程》等管理办法,积极与县(乡)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合作,大力发放“大三农”贷款,竭力支持全县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该联社贷款规模的有效扩张找到了出路,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受到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目前, 该县已正式成立了21家乡(镇)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余额已达成7572万元,运行状况良好。另外,该县财政局还出资2000万元组建##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截止##年10月末,该联社营业部投放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担保贷款余额已13545万元。对支持中小企业、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而使企业、信用社、担保公司三者相互依靠、共同发展,开创了新的融资担保形式,架起了银企两者间的桥梁,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二)利用企业家协会平台,做大做强小企业贷款。目前,####县企业家协会成员已达50家,##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是该县金融机构中唯一参加企业家协会的单位,入会已以来,充分利用企业家协会的资源优势,主要采取“一个利用、两个提前、三个优先”,做大做强小企业贷款。一个利用。即充分利用企业家协会这个平台,积极参加企业家协会举办的各种活动,从多方面、多渠道地了解全县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和资金需求状况,宣传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政策原则、金融服务优势等,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达到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两个提前。即针对小企业贷款“小、频、快”的特点,专门组织人员对优质客户提前建档、提前授信。全面了解和掌握优质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管理水平、信贷需求、发展趋势等情况,为下一步贷款投放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已建立小企业档案950户,在建立档案、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对小企业贷款实行授信,采取“一次核定、随到随用、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信贷管理模式。今年以来,共对178户中小企业进行了授信,总授信额度达15413万元。其中最大单户授信额度达500万元、最长期限为3年。三个优先。即对同时申请贷款的优质小企业优先安排,同等条件优先支持,同类贷款优惠利率。面对全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崛起,小企业迅猛发展形势,该联社及时调整信贷结构,把加大对“大三农”的支持力度作为农村信用社新的贷款增长点。特别是把县企业家协会的会员企业作为重要的黄金客户,优先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此外,为减轻企业付息压力,更好地支持小企业发展,今年5月份,对不同信用等级企业的贷款利率进行了调整,AAA级企业比A级企业贷款利率优惠0.195个百分点,AA级企业比A级企业贷款利率优惠0.0975个百分点。在贷款投向上主要向特色龙头企业、黄金客户倾斜;达到实力与需求相 5

适当,额度与手续相配套,诚信与守信共勉,形象与效益共创。在贷款方式上采取抵押、担保、联保等有效形式。在服务流程上采取规范、限时、保质、保量,真正做到:放出去的是贷款和情感,收回来的是信用和形象,产生的是效益和信心。截至今年10月末,小企业贷款规模猛增到296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750万元,增长172.4%。

下载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进一步创新支农方式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指导意见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进一步创新支农方式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指导意见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