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小数一组)
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八十三中学数学一组
2013年10月
一、问题提出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互动过程,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等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因此,如何让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基于此背景,我们提出“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的课题,试图通过研究,实现课堂教学提问策略最优化。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
1、促进学生思考,激发起求知欲望,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等。
2、通过实验,探索小学数学低段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课堂提问、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练习反馈等有效性的提问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教师自觉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
3、通过实验,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发挥实验班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教师运用研究成果,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意义: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也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同时也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总之,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数学教师认真研究、探讨,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和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对象
我校课题组成员及所任的班级
四、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只有通过深入课堂进行调查,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课堂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才能为我们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依据,指明方向。
2、有效性数学提问与教师教育观念的相关性研究。
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而我们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其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误区。所以我们将通过对教师观念的相关性研究,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策略的研究
(1)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案例研究。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设疑,把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2)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应呈现的特点、原则。(3)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方法、技巧。
(4)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性提问的案例研究。
4、小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提出疑问,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新课标的理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也提出问题,但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思考。反之,如果让学生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将大大激发。所以我们课题组也将对小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五、研究的方法
(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有关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的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设计并修改完善课题标准,通过课题论证。
(二)实施研究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6月):
行动研究法:在实验班进行探索研究,总结出方法即在其他班级进行验证,在探索、验证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实验方案。
对比法:定期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进行对比,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教学设计,设计评价标准等。
访谈法、调查法: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经验,积累具体研究资料和成果,以便更好的开展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4年7月——8月):
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等。全面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分析总结课题研究
情况,汇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编印论文专集、案例集、评价标准,进行课题结题鉴定、汇报活动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从2013年9月到2014年8月,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收集整理有关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设计并修改完善《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6月)
按年级段进行研究,由教研组长负责各阶段目标的实施,课题组每月做一次阶段性总结,整理案例,从中探索规律,反思教学设计程序与实际效果,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为各课题研究积累实践资料。学期末,对教学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分析典型案例,撰写出阶段性的研究论文。
2013年11月:设计课堂教学提问情况现状调查表、调查问卷。对我校低年级段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行调查,对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原因。撰写“我校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调查报告,为下一步研究做好准备。
2013年11月——2014年6月:教师充分进行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能力,明确要求的同时,进行教学研究,积累各实验班教学案例,分析案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反应及时反思。
(1)2013年11月:收集案例,集体交流研讨。
(2)2013年12月:初步设计评价标准,总结方法。
(3)2014年1月-6月:根据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具体研究(具体化如每周一课,每人一课等),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教学设计和实施等。①针对某一课组织各年级段进行教学设计,②进行实践,③组织交流研讨,探究方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整方法,继续进行教学实践,对调整的方法进行验证,收集案例、课堂教学设计,经验论文,积累具体研究资料
和成果,总结出有效方法及途径,完善评价标准,组织中期汇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7月—8月)
全面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分析总结课题研究情况。编写《论文、案例集》。汇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报告,进行课题结题鉴定、汇报活动等。
七、人员分工
组长:魏亮,负责课题实施细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报告等工作。
组员:何玲、邢帆、鲁亮承担拟定、收集课研所需材料,并作阶段性课研汇总,落实课研措施,设计教学案例。
八、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1、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2、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
3、课堂教学展示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和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明确课题背景及意义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某种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对学生进行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特别是对于刚步入小学校门的低段孩子来说,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是非常重要的。自新课程实施十年以来,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开展了较多的专题性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上也总结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特别是低段孩子在老师趣味性地提问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这在一些公开课中经常能看到。但是在实践教学时发现,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没有精心准备的提问、只关注优等生的提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有时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提问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得被动地应付教师的琐碎问题,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上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注意力容易分散,活泼好动等等,往往会出现“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盲目跟风的回答方式。甚至有些孩子在“对的,是的,好的……”之类的回答下完成一节课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老师怎样提问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哪些问题可以提、有意义,哪些问题不该提,这是我们一线老师一直在思考探究的问题。
(二)思考课题研究的策略、措施
1.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期间的观课和议课,努力吸取优秀教师先进经验,高度关注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为本课题提供研究的条件。从如下几个方面关注:
(1)导入:提问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
(2)新知学习: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
与动员行为,促进学生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观点,流露情感,加强学习成员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支持行为,可以提示数学知识重点,组织数学教学内容,促进数学结论的记忆,拓展数学学习视野,诊断与解析数学学习中的疑难。
(3)巩固练习:提问是师生数学活动绩效的强化行为,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分析其弱点,搜集素材,检查数学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能为学生提供数学思考机会,引导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
(4)总结:提问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合作的重要形式,其主旨在于提高数学活动的综合效益,应充分考虑认知、情感、行为等要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这几个主要环节找出不合理的提问并废止不恰当的提问,研究提问的类型、表达、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做到提问有效性。
2.对经典录像课例作课堂提问分析的研究。提问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发问和学生答问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
3.对自己提问有效性研究培养。课题组成员上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交流,形成文字材料。
4.定期参加座谈会,交换课题研究信息,及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参加“磨课”式的研讨活动。
6.走出去,虚心请教。
(三)课题研究阶段安排
1.准备阶段
(1)理论学习:了解素质教育的要义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明确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2)制定方案: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制定整体方案讨论稿,对方案进行研讨、修改、定稿。
2.实施阶段
(1)教学实践: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每学期组织若干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
(2)案例分析:结合每学期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若干次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3)交流小结: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
(4)撰写论文:每学期都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依次补充,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二、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研究提问的有效性。
2.观察法:通过观课是该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收集有关提问有效性的研究素材。
3.反思法:依托课堂教学,反思提问的有效性。
4.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得出个人心得。
三、课题研究内容、目标达成及实用价值
(一)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1.确定研究内容
(1)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的模式研究。
(2)实施课堂提问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2.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以指导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二)目标达成及实用价值
1.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这一课题的自主学习研究,我们真正认识了课堂提问,明确了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学习了提高课堂提问的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了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由此我们撰写了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论文。
2.学生们则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精问”、“设问”中争当学习小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自然的开始理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思维得到锻炼。
四、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研究成果
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我们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听评课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同时,我们还经常深入课堂,观察课堂中老师们的提问技巧,学生们的提问能力,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课题组成员经常探讨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让缩短自己和名师之间的距离,我们从网络或是杂志上搜寻了名特优教师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视频,一句句的学习,以使自己的进步更快一些,更大一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转变自己的观点。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充分展开对话和沟通,让自己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其次,我们还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课题组是这样做的:
(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长期坚持,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大胆置疑。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3)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设计。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均须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提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的真正疑惑。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出来,交给老师,然后教师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问题设计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使教学更科学。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习,我们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该从哪儿切入提问,只有准确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正确切入提问。
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太强,太随意。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在教师的随堂课上,类似问题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课堂上学生无时间提问,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提问的实效性欠缺,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不敢放手,驾驭课堂能力不够。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该问的而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狠抓教学研究。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学习课堂提问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要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并努力做到提问目的明确,在引入新课、新旧迁移、解决难点、促使学生思考等等方面进行提问,尽可能地设计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为课堂教学知识穿针引线。以及,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学习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3.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研究课题等等,记载教师成长过程,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在教学中,经常碰到教师提出的问题无人回答,或回答的风马牛不相及。有时老师认为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学生却天马行空,扯到十万八千里去,怎么拉都拉不回。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满堂灌”、“满堂问”,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教师讲得累,学生听着累,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因此,本次课题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目的:
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探索以“切合自身实际、适合学生特点、提高课堂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学习知识的过程,保证课堂教学轻负高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意义: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二是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师更新观念,不仅注重知识结合,更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课堂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让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者。意义: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二、课题实验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老师确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是时代赋予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要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发展的内在要求。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娴熟的课堂驾驭技巧,尤其是发问的技艺,以及灵活的课堂应急本领都是一个教师教学“内功”的具体体现。
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是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学识”,自己的“思想”。课堂提问是实现“沟通”和“理解”的主要途径,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使课堂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2)课堂提问的实时性。(3)课堂提问的针对性。(4)课堂提问的效果。(5)所提问题的关键所在。(6)所提问题的有效性。
四、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和科研方法:
首先,对与本课题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现状。接着组建课题研究团队,共同研究问题所在。其次,查阅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包括教育学、学习心理学、认知教学心理学、数学课程论等相关论著,并采用剖析法来分析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为本课题实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理论联系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来认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分析、整改、再实践、再总结。
(一)主要的科研方法如下:
从课题研究思路和构想,结合传统研究的策略,主要采用“实践研究法”、“案例法”,并辅以“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
1.实践研究法: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在行动研究中检验、丰富、发展和完善理论,形成模式,逐步推进。
2.案例研究法:针对某个教学思想设计相应的教学个案,以求证教学思想的科学性,以便从实践中积累研究成果,形成经验总结和实验研究报告。
3.经验总结法:定时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从实践中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因素,及时调整教改方案。4.文献研究法:勤于查阅相关资料,注重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
5.调查研究法: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试、研究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以便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并形成关于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
具体将采用集体备课、观摩课、评课研讨、专家引领、专题讲座等方法组织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堂提问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2.问具有针对性,还要顾及全体学生;
3.问具有艺术性,要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4.问时要表述清晰、简洁,富有启发性; 5.题不能过于肤浅,要抓住问题的关键;
6.出问题后要得到学生的有效响应,要能引发思维; 7.过提问,达到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六、课题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15.4(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2)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4)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前测)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2015.4——2015.5(1)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3)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展示。阶段成果:课题小节,中期报告
3.总结分析阶段:2015.9(1)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后测)(2)撰写研究报告(3)为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来源:大学生论文网
作者:admin 添加日期:2010年08月28日
点击数:1 【字体:大 中 小】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思考价值不强的、指向不明确的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就会使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对差一些,长此以往,一定会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stulunwen.com 提问;有效性;学习兴趣;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实施校本小课题的意义
校本小课题研究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旨在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因为这种小课题研究具有“小”、“近”、“实”、“真”的特点,所以实施校本小课题研究,对于促进我们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更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
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可以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听别人的课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时,却发现我们的有些课堂提问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其中这样几个问题比较突出:提问过于频繁,思考价值不强;提问过于追求标准答案;不重视学生的提问;提问指向不明确;不讲究提问方式。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研究,探索出教师有效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力。
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包括文献法、个案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在研究过程中,觉得有这样几种研究策略对课题研究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问卷调查,准确把握问题重点
在课题研究中,我采取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方法。比如在研究的初期,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后,我就针对自己的课堂提问,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首先列出了本节课我提出的所有问题,以便学生回忆。接着问卷中对学生进行了这样一些调查:(1)在本节课中你感兴趣的问题有几个,请标明序号;(2)在本节课中你觉得哪些问题过浅,请标明序号;(3)在本节课中你觉得哪些问题过深,请标明序号;(4)在本节课中是否有没听懂老师问什么的问题,请标明序号;(5)在本节课你是否回答了问题?回答了几次?请标明回答几次;(6)回答问题后老师是否及时给以评价?评价对你是否有帮助?请标明有帮助的评价次数;(7)在本节课中,你觉得哪个问题可以不问?请标明序号。
这份调查问卷暴露了自己当时的课堂提问中存在一些问题:问题设计只顾数量,不求质最;难易不尽得当;有些问题的提出目标指向不明,含混不清等等。既然找到了自己问题的症结,下一阶段的研究就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在后来的研究工作中,我也定期的进行这类的问卷调查,这样不但随时了解了自己一阶段以来研究的实效,而且为下一阶段的研究确定了重点,避免了课题研究的盲目性。理论引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问卷调查的结果更加明确了我的研究方向。为深入开展研究,我开始认真学习课堂提问的相关理论,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课堂提问的基本原理,课堂提问的优化原则、方法、设计艺术等。在有效性课堂提问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课堂问题设计。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针对巩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目标,我曾经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根据给出的底和高,你能计算出下列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吗?”对照皮亚杰式的提问分析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只是让学生套用公式,而不是为学生设立自己学习和发现的环境,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于是我转换了问题设计的角度,把问题设计成:“你能画几个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吗?试试看?”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学生对这一问题饶有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主题听课,剖析案例推进研究
在运用课堂提问相关理论指导自己设计课堂问题的同时,我也把运用理论分析别人的(名师课例、同事常规课)课堂提问当作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我把这种方法叫做“主题听课”法,这个主题就是我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有效性提问”。听课后再针对此类问题进行自我感悟、自我反思。通过在“主题听课”中持之以恒的观察与反思,自己也形成了一些有关提问的策略。
四、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导入环节的提问策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好的导入能够激活相关知识间的链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为下一步的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这里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般不需学生作深入思考,问题的答案也要简单明了。在课题研究中,我针对几种不同的导人方式,总结出了这样一些提问策略,以达到“问必简洁明了”的目的。
(1)精选指向明确的问题谈话导入
(2)巧设来源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
(3)采用突出主题的问题多媒体导人 引领探究处的提问策略
通过理论学习,我认识到在意义的重建过程中,探究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才能更深刻地领会知识,获得体验与感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开放有度”成为我提问的标准,具体来说有这样一些策略:
(1)设计思考角度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动态性原则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动态处理。如果对同一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式设计成问题,由于问题设计的角度新颖,方式丰富多彩,学生对问题就会饶有兴趣,就会有好奇心。
(2)设计解答方法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设计的问题解答方法是开放式的,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问题的解答方法的开放,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能回答。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解答方法开放的问题。如有軙样一道怍考题,要求学生唨多种方法比“998/999和997/998的大小”,学生可能想到化同分母比较、化倌分子比较、化小数比躃等不同方法。在解答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发散的。也只有发散思维,才能于多种可能中捕捉机会,提高创造成功的概㎇。
(3)设计最终答案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我们一线教师都非常熟悉“一题多解”,“一题多解”的问题答案就是开放的,标准化答案会禁锢人们的思想,导致死记硬背,而开放性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答案,重视的是问题的解决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讲的三点“开放性”,必须在“有度”的原则下开展,否则就可能成为漫无边际、目标不明、甚至正误不分的“开放性”,那样的问题又怎么能成为有效的问题呢? 巩固深化环节的提问策略
在课堂巩固和深化环节,我注意把问题设计在以下几个关键之处,以促进学生的思考:(1)抓住知识的兴趣点提问
(2)抓住知识的重难点提问
(3)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4)抓住知识的聚合点提问 总结延伸处的提问策略
一节数学课成功与否,课堂总结应该是画龙点睛的一笔。那么,如何运用有效的问题进行课堂总结呢?我认为“全面有序”非常重要。具体提问策略有这样几个:
(1)结合知识目标设计问题,梳理全课知识
(2 1 2 下一页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大学生论文网
喜
本篇文章来源于 大学生论文网(/jy/jyll/15917.html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来源:大学生论文网
作者:admin 添加日期:2010年08月28日
点击数:2 【字体:大 中 小】)针对数学思想方法设计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围绕后续学习设计问题,激发求知欲望
五、课题研究的实践效果促进了课堂的高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句话其实就说出了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秘诀。每天的有效提问催生了学生的有效思维,促进了课堂的高效。推动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使自己走上了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化的道路。两年来,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撰写了一些相关论文,其中《反思我的课堂提问》、《有效提问催生高效课堂》等文章发表在省市区级各类报刊上。同时也带动身边的同伴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在2010年上学期,我与我们学校的老师以及松原市四县一区的网络成员还专门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在真心教育房间进行了两次网络研修。通过这些活动,更多的老师开始关注有效提问策略,并投入到研究有效提问的队伍中。
上一页 1 2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大学生论文网
喜欢就分享给大家:
本篇文章来源于 大学生论文网(/jy/jyll/15917_2.html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阶段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明确课题背景及意义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某种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对学生进行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特别是对于刚步入小学校门的低段孩子来说,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是非常重要的。自新课程实施十年以来,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开展了较多的专题性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上也总结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特别是低段孩子在老师趣味性地提问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这在一些公开课中经常能看到。但是在实践教学时发现,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没有精心准备的提问、只关注优等生的提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有时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提问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得被动地应付教师的琐碎问题,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上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注意力容易分散,活泼好动等等,往往会出现“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盲目跟风的回答方式。甚至有些孩子在“对的,是的,好的„„”之类的回答下完成一节课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老师怎样提问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哪些问题可以提、有意义,哪些问题不该提,这是我们一线老师一直在思考探究的问题。
(二)思考课题研究的策略、措施
1.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期间的观课和议课,努力吸取优秀教师先进经验,高度关注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为本课题提供研究的条件。从如下几个方面关注:
(1)导入:提问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
(2)新知学习: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
与动员行为,促进学生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观点,流露情感,加强学习成员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支持行为,可以提示数学知识重点,组织数学教学内容,促进数学结论的记忆,拓展数学学习视野,诊断与解析数学学习中的疑难。
(3)巩固练习:提问是师生数学活动绩效的强化行为,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分析其弱点,搜集素材,检查数学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能为学生提供数学思考机会,引导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
(4)总结:提问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合作的重要形式,其主旨在于提高数学活动的综合效益,应充分考虑认知、情感、行为等要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这几个主要环节找出不合理的提问并废止不恰当的提问,研究提问的类型、表达、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做到提问有效性。
2.对经典录像课例作课堂提问分析的研究。提问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发问和学生答问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
3.对自己提问有效性研究培养。课题组成员上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交流,形成文字材料。
4.定期参加座谈会,交换课题研究信息,及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参加“磨课”式的研讨活动。
6.走出去,虚心请教。
(三)课题研究阶段安排
1.准备阶段
(1)理论学习:了解素质教育的要义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明确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2)制定方案: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制定整体方案讨论稿,对方案进行研讨、修改、定稿。
2.实施阶段
(1)教学实践: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每学期组织若干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
(2)案例分析:结合每学期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若干次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3)交流小结: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
(4)撰写论文:每学期都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依次补充,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二、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研究提问的有效性。
2.观察法:通过观课是该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收集有关提问有效性的研究素材。
3.反思法:依托课堂教学,反思提问的有效性。
4.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得出个人心得。
三、课题研究内容、目标达成及实用价值
(一)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1.确定研究内容
(1)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的模式研究。
(2)实施课堂提问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2.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以指导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二)目标达成及实用价值
1.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这一课题的自主学习研究,我们真正认识了课堂提问,明确了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学习了提高课堂提问的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了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由此我们撰写了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论文。
2.学生们则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精问”、“设问”中争当学习小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自然的开始理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思维得到锻炼。
四、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研究成果
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我们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听评课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同时,我们还经常深入课堂,观察课堂中老师们的提问技巧,学生们的提问能力,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课题组成员经常探讨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让缩短自己和名师之间的距离,我们从网络或是杂志上搜寻了名特优教师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视频,一句句的学习,以使自己的进步更快一些,更大一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转变自己的观点。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充分展开对话和沟通,让自己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其次,我们还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课题组是这样做的:
(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长期坚持,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大胆置疑。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3)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设计。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均须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提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的真正疑惑。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出来,交给老师,然后教师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问题设计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使教学更科学。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习,我们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该从哪儿切入提问,只有准确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正确切入提问。
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太强,太随意。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在教师的随堂课上,类似问题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课堂上学生无时间提问,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提问的实效性欠缺,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不敢放手,驾驭课堂能力不够。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该问的而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狠抓教学研究。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学习课堂提问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要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并努力做到提问目的明确,在引入新课、新旧迁移、解决难点、促使学生思考等等方面进行提问,尽可能地设计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为课堂教学知识穿针引线。以及,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学习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3.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研究课题等等,记载教师成长过程,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课题研究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
阶 段 性 总 结
提问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最主要形式,它的有效性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研究通过从课前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课中教师巧妙发问后合理安排候答时间;课后借助录像对课堂提问的情况作出直观有效的分析三方面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提问已经成为师生互动的最主要形式,有研究者发现: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了课堂提问。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1]。然而,大量的调查表明,许多教师为了显示教学的效率或课堂教学的紧凑和活跃,运用了不断的提问,最多可达到每分钟10个问题,而且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属于一些识记型的问题,对启发学生的思维作用甚微。作为课堂教学中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受到我们极大的关注。
二、国内外关于提问的研究综述
在国内,最早研究提问的人是古代教育家孔子。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即要善于抓住学生心愤口悱的时机,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设置疑问,调动学生的
求知欲望。随后又出现了许多把“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来研究的教育教学著作。近年来,对课堂提问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课堂提问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师生间的“对话”上。如瞿保奎等编写的《教学理论》、钟启泉译的《教学原理》等。第二,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在实践的层面上对课堂提问作实证研究。[2]
在国外,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上半叶。斯蒂文思(1912)做了一项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他发现他研究的教师们课堂上所提的66%的问题属于直接从教科书上提取的记忆型的问题。时隔54年以后,弗洛伊德(1966)的重复研究发现,他所抽样研究的教师们所提的问题中
[3]77%的答案要求是具体的事实。对课堂提问研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是心理学家瑞格(Wragg)。瑞格从提问的概念、提问的原因、提问的类型及其出现的频率等方面进行了心理学意义上较为全面的研究。韦伦(w.w.Wi1en)对大量研究发问技巧的论述进行综合。另外,在《全纳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中也提出了几种课堂教学准确的有效的提问技巧和策略:。[4]
三、本课题研究的思路
结合以上专家学者研究的文献综述,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借助录像、录音等媒体来进行课堂观察,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入手(如下图),记录教师课堂提问的数量、提出问题的层次性、发问的技巧、学生候答的时间等方面情况,为教师课后反思、改进教学提供直观、有效的载体,以此来逐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四、探索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在真实、常态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我们主要以提高教师设计问题的层次性、发问技巧和增加学生候答时间三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录像在课后进行课堂观察,开展有效的反思活动。
1、课前——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的层次性,形成问题链。我们设计的问题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紧靠教学目标,要突出课堂知识的重点、难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问题要少而精,具有思考的价值。为了提高问题的层次性,我们参考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法。
我们要多设计一些层次性较高的问题,比如理解型、应用型、评价型问题,尽量减少一些低效问题。同时,要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要有梯度,形成问题链。也就是说我们设计的问题应该能有机结合,组成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具有梯度的问题链,这条问题链应该能很
好地体现我们的教学思路。
2、课中——教师巧妙发问,合理安排候答时间。
教师在发问时要抓准时机,用简练、清晰的语言巧妙发问,这样才能发挥出问题链的功能。另外,候答时间的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候答是指教师提问后停顿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韦伦(w.w.Wi1en)对研究发问的技巧中论述到:在学生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发问后等待3——5秒或更长时间,可以增加学生回答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相反,让学生马上问答问题会明显减少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6]有效使用候答时间将增加学生对课堂问题的参与度,以及主动提问的可能性,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思考并产生答案。[7]
3、课后——对课堂提问开展有效的反思。
课后通过填写观察记录表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的反思方式。无可否认,我们以前的反思都是课后凭印象进行的反思活动,虽然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可是教者本人内心感受不深,到了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种不足之处往往一犯再犯。通过对课堂进行自我反思时,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的某些环节和细节实现“再现”或“回放”,[8]这样,我们在反思时就能做到有据可依,给我们反思提供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直观的教学案例。这样的反思效果是深刻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反思,这大大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通过反思,填写观察记录表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节课教师提出问题的数量以及统计各种层次问题的占有率;还可以看出教师发问的情况和是否有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比如上表中的序号1表示教师提出的第1个问题,A中选了1表示这个问题属于识记型问题;B选了1表示教
师在发问时语言简洁、表达清晰;C中选了3表示教师提问后马上让学生回答;第2个问题中的2—2—1表示教师提的第2个问题是理解型问题,教师提问时有重复表述的现象,提问后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这样的记录分析能形象地体现出这节课教师提问的整过程,为教师课后反思、改进下一步教学提供一个直观有效的载体,对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起着重要作用。
五、研究反思
1、本研究参考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法把问题的类型分为识记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应用型问题、评价型问题和低效问题。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提倡教师多提一些层次性较高的问题,比如理解型、应用型、评价型问题,这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体现问题的价值所在。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说问题的层次性越高越好、越多越好,这里有一个“度”与“量”的控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恰当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才能提高问题的有效性,这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在候答时间这一环节上,我们究竟要留多少时间给学生思考较为合适呢?这一问题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对于一些低效问题或者识记型问题并不需要候答的时间,学生基本能很快地说出答案。但对于一些理解型、应用型或评价型的问题则需要合理安排候答时间,具体候答时间的长短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现场反应情况而定。
六、结语
在半年多的实践研究中,我认为教师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下功夫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即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课中教师巧妙发问后合理安排候答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组织语言作答;课后对课堂提问的情况作出直观、有效的分析,改进下一步的教学。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实践下去,不断反思,逐步改进,课堂提问的效率一定会提高,真正实现有效提问、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