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作文——从细节描写开始
好作文——从细节描写开始
476600河南省永城市城关镇胜利中学孟红梅在作文中,新颖的立意,巧妙的开头和结尾,自然的过渡,真实深挚的感情,大胆丰富的想象,独到深刻的见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这些固然重要,但是纵观学生平时的作文乃至考场的作文,我认为较为普遍较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内容空洞,语言苍白,尤其是在叙事的时候,或者是三言两语骨瘦如柴,或者是笼统概括空话连篇……通篇没有一处亮点,让人读起来感觉干巴巴的乏味无力。这种作文现象的存在主要是缺乏细致描写。所以,在练习写作时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作文时进行细节描写的习惯,尤其是在写人记事类的作文中更要从细节描写开始。
什么是细节描写呢?写作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情的描写就是细节描写。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一次心理活动、一个印象等等,都可以成为文章的细节。只要能生动地揭示人物内心,有力地表达文章主题的细枝末节,就可以作为文章的细节。如果把一篇作文比做一棵树,那么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就好比树上的枝叶。树没有枝叶就会枯死,作文没有细节就会空洞无物。很多文章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不是因为故事,而是因为细节。如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背影》一课中对父亲买橘的一段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些动作的描写就非常细致的描绘了父亲买橘子时攀越月台的艰难,给读者留下了感人至深又难以磨灭的印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做好细节描写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实践:
一、用心观察人物
有很多学生作文写得不好,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对人物细致用心的观察。用心观察人物时,不但要用眼去看,用耳去听,还要用脑去思考,用情感去体会。只有细致用心地观察,才能获得对人物清晰具体的而不是笼统的认识,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生动逼真。所以,学生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观察人物时,要多变换观察点,抓住人物具有个性特点的地方。比如写一个逛超市的场景,你不仅要注意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还要留意售货员的态度,顾客的询问,妈妈在对比价格时的神情。除了看到的,你还要尽可能去写出你想到的,如看到心爱的玩具时的兴奋心理,准备怎样向爸爸妈妈开口的心理等。再例如这一段描写: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人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是该高兴,却露出尴尬的笑。可以看出小作者能够对父亲的动作、神态描写得这么细致入微,得力于他对人物的用心观察和体会,从而能够准确、生动地表现父亲困窘的内心世界。
二、动用多种手法
细节就是生活,因此,细节一定要写活,生活才能跃然纸上。
要做到活,就要动用多种手法,比如动用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动用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动用联想、想像、特写等表现手法。如这一段文字: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脚踩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不一会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这个细节镜头由于借助了比喻、拟人的修辞,真可以说达到了撼人心魄的效果。再如这一段运用了联想手法的文字: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朦胧中,我好像看见妈妈在我的身边,用手抚摩着我的额头。那手是多么温暖,那眼睛是多么慈祥,我轻轻地叫道:“妈妈,别离开我……” “我在你身边,你好好休息,很快就会好的……”这是谁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我慢慢地睁开了眼,是您——我的班主任!这种写法自然地将妈妈对自己的爱和老师对自己的爱叠加在一起,升华出令人难忘的阅读感受。
三、选用典型细节
细节描写应该紧密围绕中心,捕捉典型的细节,尽量写出真情实感和生活原味,表现出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使读者心随你动或如睹其貌。这就要我们注意描写人物时不能面面俱到,不能从头到脚,不分主次地进行描写;也不能千篇一律,一写妈妈的辛苦便是“额上刻了一道道皱纹,手上起了厚茧”,一写爸爸的辛苦便是“两鬓生了白发,背更驼了”。看看现代生活中四十岁左右的父母,大多已没有了这些岁月的痕迹。如果是写人物形象就要抓住其特征,并融入情感去着力表现这些特征。比如写关于“渴望”的话题作文,紧紧抓住废墟
中的一只手这一典型镜头来反复刻画,就能表现出对生命的渴望;或是紧紧抓住考试前紧张压抑的这一典型心理来细致描述,就能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如“他停住脚步,弯下身,拣起几个纸团,走近垃圾箱,把纸团丢在里面。”人物自觉主动地维护公共卫生的形象就通过这一典型动作表现了出来。
四、精心锤炼词语。
“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在作文中也是如此。在进行细节描写时,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达到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的效果。看“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句中的“走、倚、嗅”用词多么巧妙,生动刻画了俏皮、羞怯、活泼的少女李清照的可爱形象。再如这一段文字:“我真是笨呀!”我痛苦地撇了撇嘴,心在打着颤,我能听见我的心在责骂着自己,眼睛里再也盛不住的满满的泪水,一下子全扑簌簌地涌了出来。文段中“撇嘴、打着颤、责骂、扑簌簌地涌”这些词语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后悔之极的痛苦心理,读着让人的心情也不由地随作者难过起来。这就是细节描写的独特魅力。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就要反复推敲词句,通过精心的锤炼,让细节留给读者鲜明强烈的的印象时,也让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
在作文中,只要我们善于抓住人物个性特征和真实的一举一动,并细致、生动地表现出来,便能抒发出自然、真切的情感,产生出“于细微处见作文功底”的效果。
第二篇:沟通,从细节开始
沟通,从细节开始
翻飞的日历显示立秋了,可哪有秋天的样子,夏天的炎热的肆无忌惮让人焦躁难安,还有那个联系不到的孩子。
我深呼吸再打一次电话,只听电话那头除了“滴滴滴滴”还是“滴滴滴滴”,我乱了!到底怎么办?对了,在班级的群上留言。哈哈,一个孩子答应我愿意明第二天早上去他家询问号码,我惊喜。终于在晚上十一点多打通了电话,我一遍遍嘱咐不要让孩子去江河湖海游泳,防止溺水事件发生,安全第一,生命第一之类的话,电话那头是他父亲质朴的“谢谢您!让您费心了!”话毕,我猛然想起这个家庭来,他们家相对比较不好过,父母起早贪黑地赚钱抚养三个孩子,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比别的孩子更懂事,这个孩子总是那么谦和、那么纯朴,但是经常自卑,无人诉说的莫名的悲伤溢于作文中,一想到这里,我马上打开了他的QQ空间,看了个性签名:
“再见母校,再见大家!” “世界真无情!” “我真的输了!输了!”
“被遗弃在十字街口,伤痕累累!”
我的内心翻江倒海,文字是内心想法的一种表达,这个孩子呀!是什么事情让他如此悲观呢?记得俄国著名教育家塞德兹说过,成年人有失意的时候,小孩子也有,孩子们更需要心理方面的帮助。于是,与这个孩子进行沟通成了现今刻不容缓的一件事。我明白在这个孩子心里,文字更有疗伤力。我们相约在QQ上对话,也许是憋了太久,也许是认为我值得信任,他将悲伤和盘托出。原来呀,因为考不上他认为的“名校”而纠结。我耐心引导他,许多人都没有在较好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他们成功了;你现在的这个学校也培养出很多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呀。我们啊,只要自己心中有方向并为之不懈努力,一样会牵手彩虹。老师很喜欢比尔盖茨的那句话“我竭尽全力”,是啊,竭尽全力做成愿意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享受过程、一起努力,我愿做你的盟友!我感觉自己的语言那么苍白,可是我仿佛看见孩子那甜甜的微笑。我寻思着,怎么让他更好地振作起来呢?
前几天,我欣喜地发现他的个性签名换成了:
“每一次超越,都是突破一个难以想象的极限 ; 每一次新生,都要经历一段不为人知的黑暗; 汗水、坚持、力量、历练;只为证明自己,用你的运动梦想方程式,执着你的梦想!”
我舒了一口气。„„
我知道,教育的路任重道远。但是在细节上,我竭尽全力!
第三篇:培养孩子从细节开始(模版)
培养孩子从细节入手
二年三班隋昕宇家长 王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教育着孩子。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一言一行中反映着家长的思想、理念。教育无处不在,点滴之间见真情。所以培养孩子要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入手。
言行一致,做孩子的榜样。
1、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做到,禁止孩子去做的家长一定不做。我们希望孩子有爱心,做有责任感的人,家长就要在细节中注意自己留给孩子的形象。有一次,我家孩子不小心用直尺碰了同学的眼睛,我在第一时间赶到学校,主动向对方家长提出:先领孩子到眼病医院检查。下午,孩子放学回家,我不是打骂孩子,而是给孩子讲道理。并且,对他进行适当的处罚——一个月不许玩儿电脑游戏。虽然不能通过这一件事使孩子变成有责任感的人,但是,只要我们时时处处注重自己的形象,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一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兴趣,使孩子快乐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孩子就会快乐学习。如果兴趣一直保持下去,孩子就会主动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能一味依赖教师,家长也起着不可推卸的作用。当孩子预习课文时,我与孩子一起读课文,使孩子对阅读感兴趣。当孩子测验回来,有了错题我与孩子一起改错,使孩子体会到数学并不难学。家长对学习的兴趣,会影响到孩子,为了使孩子快乐学习,我们要做一名好学的家长。
统一立场,与老师共同教育
3、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站在同一立场,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支持也是一种教育。孩子订了《好孩子画报》如果不爱看,家长要引导孩子看。孩子刚入学时,参与了一次打架事故,回到家里,我不仅给孩子讲打架的危害、老师的辛苦,而且帮助孩子写出较为深刻的检讨书。从此,孩子大有进步。
家长对孩子要宽容,但不是宽松;要赏识,但不是溺爱;要批评,但不是打骂。每天改变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成功的象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小事做起,点滴入手,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造就孩子美好的人生!
第四篇:学习提问从细节开始
学习提问从细节开始
-读《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有感
郭锐捷 细节虽小,但很吸引人。
对于新课程,我们一线教师在很多情况下理念与行为分离,如何将理念与实践融合,需要从课堂教学细节入手。本书从课堂出发,着眼细节,针对现状,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操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其中关于提问的细节方面的内容特别有感触。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实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提问技能是教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影响着整个教学内容的开展,影响着学生以后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为此笔者就“课堂提问”对25名在校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小学数学教师和18名小学各个年段,不同学习层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和访谈。从教师方面看:100%的教师都认为提问是教学种不可或缺的方式,其中5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大都认为在教学中,自己的问题最好能够被学生一炮打中,这样能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环节,80%认为这是提问后的最佳状态。10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则有60%喜欢学生的不同回答。98%的教师有过提问的苦恼。教师在提问中遇到最苦恼的问题是:学生的“答非所问”,在课堂中表现为学生或不知道或跑题或回答错误。从学生方面看,各个年龄段和层度的学生差异较大,从兴趣度看:低段优于高段,优等生优于学有
困难的学生。最苦恼的问题也不太一样:有的学生认为提问过深,很难回答;有的学生认为问题太简单,没有挑战性;有的学生认为想要回答没机会;有的学生不想回答被老师请到很是尴尬等等。
在崇文开放周上的执教《确定位置》一课时感受明显。《确定位置》这节课是《新数学读本》四下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在磨课过程中关于巩固练习中问题的设计是考虑的最多的。期望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既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还要让学生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做起来真是有点难的,接下来就以这个课中巩固练习中一个练习内容为例来说说其中的波折。怎样的问题设计才是人人都能参与其中,并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呢。我寻求了导师的帮助,杨老师肯定了我要改的想法,和我一起想素材:“种树”、“寻宝”、“抓小偷”„„想要找到既有趣又能体现数对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急事的情境真难啊!两天后就要正式上课了,怎么办!?再一次研究教材的过程中,发现了“宝贝”,有一道题是请学生写出格子图中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后各顶点的数对,与导师一合计,何不把三角形变成舰队,在海洋中航行确定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保持队形,更重要的是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快速有效地说明位置寻求援助。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活动开始,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学生自由指挥舰队运动”的开放题的设置让学生打开了思维,特别是教师突然提出某位同学的舰艇遭到敌舰围攻需要大家设计求救语时,学生瞬间理解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现实意义,效果非常好。但在过程中也有让我后背出汗的一刻:引导学生说求救语时,学生说了很多,就是没有说到向指挥中心求助。急啊,幸好这时听到坐在座位上的一个学生小声地说“求救啊”,我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终于可以接着往下了。课后连忙找到了导师,寻找原因,讨教解决的方法。导师一句话点醒了我,你的提问有问题啊。提问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提问简单明了又能启发学生思维,当时如果改成:“突然,它发现周围有很多的敌舰,想要逃已经来不及了,你会怎样来寻求支援呢?我们每个人都来设计一句求救语吧。”这样应该会更好些。
一个问题激荡一颗心,一个问题激起一片情,一个问题 让学生终生难忘。
学习了,感触了,接下来就要行动了!
第五篇:尊重,从细节开始
尊重,从细节开始
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德研部 李佳
教育离不开尊重,没有尊重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这是所有教育者的共识,但真正落实到教育行为时却经常被教师们忽略。当学生满脸期待、热情而恭敬地向你问好时,你是否报以应有的回应;当学生把小山似的作业本送到你办公室的时候,你是不是经常忘记说声谢谢;当学生汗流浃背把教室打扫干净后,你有没有对孩子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当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我们不禁要反思如何把对学生的尊重落实到每个细节中去。
一、尊重体现在师生平等,我做你看
笔者曾去一个班级听课,随着听课老师陆续来到班级,班主任突然发现讲台的边上有一团不雅的纸团,顿时脸红,于是,他大声而着急地说:“值日组长呢?把前面的垃圾扫一下。”只见班级最后一排的一位男同学站起身,挤过一排听课老师,走近讲台弯腰将纸团拾起,众目睽睽之下扔进了垃圾桶,班级一片沉默,同学们各有所思。这位老师的责任心和崇高尊严尽显无疑。
而另外一次相同的经历,另一位班主任面对同样的情景,微笑着什么都没有说,毫不犹豫地面对着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弯下了腰,躬身拾起地上的垃圾,而学生们在这一片沉默中,都下意识地低头看看自己的脚下,看看是不是也有东西需要像老师一样拾起……
我想了很多,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在不是颐指气使,而是把自己当成和他们平等的一员,你怎么做自然就影响着你的学生怎么做,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我做你看。其实人格高尚的教师就是一部教科书。
学生字迹潦草一直是困扰老师的问题,但我们可以从一些教师的板书中找到答案。要求学生横平竖直,字迹工整,那么老师在板书和批语时首先要做到书写规范;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要求学生肃立,敬礼,老师首先要以身示范;间操时,我们习惯于看着学生做操,莫不如转过身去,和学生一同做操,既锻炼身体,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在走廊里要讲话小声,脚步放轻。然而在很多时候,大声喧哗的却是老师;我们要求学生不穿奇装异服,自己就必须衣着得体,端庄大方。
二、尊重体现在生生平等,激发潜能
对于优生,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尊重,但对待潜能生很多教师就没那么客气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教师经常埋怨自己的学生差,有的干脆引用孔子的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从这些字眼中可以看出这些教师心理上存有急功近利的浮躁感。学生是复杂有感情的人,潜能生更是如此,他们更渴望教师的理解与尊重,我们应该把握每一个教育契机,最大限度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潜能。手心手背都是肉,对学生的尊重要一视同仁。
其实,有时候教师大发雷霆、讽刺挖苦学生,不但对自己身体健康不利,又会与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背道而驰。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教育学生时音量的适当非常重要,声音越大,对孩子的伤害越大,教育效果也是最差的。教师是塑造人的,言谈行为必须要谨慎。
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过有尊严的生活,其实,学生如果建立起了强大的自尊,学习问题就自然解决。
“渴望伟大”是个体行动的最大动力。我们总告诉潜能生要好好学习,不如让他们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功。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帮助学生成功。比如,降低考试和提问的难度;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等等。另外,“说”不如“教”,学生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实际的帮助。所以,学生犯错后,教师千万不要喋喋不休地埋怨、批评,这样不具任何意义。心理学家指出,当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只需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然后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平复孩子的情绪,接下来我们就要集中注意力帮助孩子找到改正这个错误的方法,避免下次再犯。
三、尊重体现在换位思考,艺术育人
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学校里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的孩子日益增多。面对这样的特殊学生,毫无疑问,班主任会倾注更多的爱与关怀,但切不可借爱之名,触及学生那最敏感的神经——自尊。
出于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同情与关心,很多学校经常组织一些捐款、捐物、送温暖等活动,[~ 课 件 ]但我们经常会发现,时间长了,这些孩子会习惯了享受关怀,变得冷漠,不知感恩。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教师没能做到换位思考,没有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作为教师,一定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我是孩子,希望老师怎样对待我”。这种众目睽睽之下的捐款活动,会使特殊学生内心的创伤一次次被撕开,帮助成了对他们的伤害。
因此,我们必须以尊重人的方式去助人。教师不妨转变方式,既保护学生的自尊,又达到帮助学生的目的。如:把为学生准备的新书包变成考试成绩进步的一种奖励;把给学生带的水果变成比赛后获胜的成果等等。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对象,换位思考;教师需要研究教育方法,艺术育人。
另外,对于特殊家庭孩子的关注,一定要把握好度,有时还需要“取消”关注,因为总被关注也是一种伤害。我们都说孩子有一颗纯净的心,如水晶般透明,也如水晶般易碎,我们要小心呵护孩子的心!
对学生的手势永远是手心向上的;课堂上,先问:“我讲清楚了吗”,而不是“你听懂了吗”;当学生回答不出你提的问题时,想个办法,让孩子体面地坐下;把微笑定格成一种表情,把赞美培养成一种习惯;尊重是一种蹲下身来的侧耳倾听,当你静静地倾听学生心音的时候,花开也是有声音的……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当尊重融化在教育的细微之处,演变成一种教育艺术,我们的育人之路势必时时充满欢声笑语,处处洒满灿烂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