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电力公司总部离休干部典型事迹

时间:2019-05-13 04:5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省电力公司总部离休干部典型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省电力公司总部离休干部典型事迹》。

第一篇:省电力公司总部离休干部典型事迹

平凡人生执着心

提起离休老干部,年轻人印象中,大多是战争年代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老前辈,或者是建国前解放区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按说这些人当中,**省电力公司离休干部**,实在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同志1948年参加革命入伍,1979年转业至原省电力局教育卫生处,1983年8月离休。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履历表上,除了1955年10月

被南京军区司令员**、政**签署授予上尉军衔,最高军衔为少校,最高荣誉为省电力公司优秀党员(或优秀党务工作者)。他的光芒,一直被公司系统众多战功赫赫的老红军、老八路、甚至志愿军们的光辉所淹没,如茫茫天际中众多恒星旁一颗不起眼的小行星,默默地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了八十载春秋。如果不是在今年省公司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表彰大会上登台领奖,公司系统知道**这个名字的人实在不多,认识他的就更少了。可正是这个高高瘦瘦、精神矍烁的“眼镜儿”老头,担任离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0余年。真可谓--

“干革命,党叫干啥就干啥”

从1948年6月参加革命到44军157师宣传队、496团政治处,到**省军区训练团政治处、省水电局军代表、九江军分区德安县人武部政委、省电力局教育卫生处处长,再到离休党支部书记,八十高龄的**回忆起自己的革命生涯,记忆力表现惊人。

他说,他本名高奎元,当初参加革命,一是在东北铁岭省立高级师范读书时受了进步青年从军报国的思想影响,二是因为看不惯国民党接收大员贪污腐化、欺辱百姓,特别是在父亲遭国民党毒打时他奋起反抗,结果被视为八路差点丧命。一气之下,他和两个高姓同学一起跑到了解放区,在地委青训班受训两个月后正式入伍。为了表现自己参加革命的决心,高奎元改名**,意为要做一个林冲一样在战场上敢冲敢杀的好汉。可没想到,一入伍就被分进了宣传队,为此,**还闹过小小的情绪。可经过受训教育,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干革命不分轻重好坏,既然抱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宗旨,就时刻准备好了牺牲自己,党叫干啥就干啥!

坚定了信念,**很快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熟练地运用到革命工作中。1949年6月,**参加革命不到一年,就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正是抱定了“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宗旨,**随部队从东北一路辗战南下,来到**,期间既拉过胡琴唱过歌,也扛过枪和国民党军队面对面地干过仗,甚至解押过俘虏。解放后做过俱乐部工作,当过政治部宣传助理,干过驻地军代表、人武部政委。1979年转业时,部队领导考虑他参加革命前学过建筑,想让他到电力局参加地方电力建设,征求他意见时,**只有一句话:“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这一服从,转眼就二十六年过去了。虽然他到省电力局教育卫生处报到时已经54岁,可长期部队生涯烙下的印记,时时从他的工作作风中显现。他考虑问题细致、缜密,有计划、有商议、有行动、有总结,工作敢说敢做、环环相扣、密而不疏,深得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1983年8月离休后,离休党支部全体成员一致推举他为党支部书记,认为他--

“做工作,缜密细致顾大局”

当离休党支部的书记,可不比在在职人员中开展支部工作。高老所在的一支部有2个老红军、10个副厅以上干部,老同志平均年龄78岁,平均党龄50年以上。他笑着说,离休一支部从当初八、九个党员,发展到今天的16位老同志,队伍可是越来越壮大了。

队伍越来越大,高老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老同志虽然个个都是老革命,党性强,原则强,个性也十分突出,特别是经历了长期的革命战争,许多人的身体不好、伤病不断,加上八十年代初,正值人们思想刚刚从禁锢中走出,要把离休党支部的工作开展好,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离休了,一些人抱着“该好好休养休养、享享清福”的心态,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支部活动也不像以前那么热心参与,更不用说组织和开展活动了。可是我们的高老却义不容辞地接下了这副担子,理由还是那句:“工作总得有人干,党叫干啥就干啥!”

按照党的制度建设,每个月要召开一次支部大会,组织党员学习、讨论并开展支部活动。从他担任支部书记始,整整二十年,他所在的支部开大会平均每年不少于12次。每次会前,高老总是认真精心准备材料,召开支委会讨论、议定会议的内容,并分头一一打电话通知全体党员会议时间、地点,决不马虎走过场。二十年间,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从贫穷迈向小康,而高老却始终那么不亢不卑地做好自己那份不拿工资的工作,在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余热。

1989年政治**期间,**与支部一班人教育全体党员,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参与社会上的过激行为,要相信党、相信组织,在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90年代后期,“法轮功”邪教组织活动猖獗,**支委们常常利用茶前饭后,在各种场合,提醒大家认清形势,不要相

信“法轮功”,自觉抵制邪教。特别当高老知道住宅区有人练“法轮功”不吃不喝,有病也不吃药打针时,他又气愤又担忧:“这东西一看就知道不是唯物论,这不是明摆着骗人、害人么?”当中央决定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时,他们无不兴高采烈、坚决拥护。在他们带动下,省电力公司总部及家属无一人修炼“法轮功”。

今年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开展后,高老带头认真学习、宣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带头参加总部开展的先进性教育各项活动,听讲座、辅导报告聚精会神,记笔记、写材料一丝不苟,一写就是5000多字。他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度政治觉悟,带领他的支部圆满完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离休一支部被评为所属单位五个“先进党支部”之一,他本人也荣列十佳“优秀党员”红榜。逢人贺喜,高老只是淡淡一笑--

“勤学习,老有所乐有所为”

说到学习,一向为人低调的高老,话多起来。他的书房、卧室各有满满一大柜子的书,在他朴素的家居中显得特别奢华,那是他最宝贝的东西之一。从马列毛著作、邓小平、江泽民的理论文集,到《党的生活知识手册》、《思想政治工作新100种方法》等党建书籍,再到伟人的传记、抗战回忆录、甚至金庸的小说,林林总总,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他深深的指印。

**的老伙伴们告诉我们,高老至今保持着逛书店的习惯,把每周骑自行车上街买书、买报当成一件趣事,乐此不疲。他们都劝高老:“又不是单位不派车,都八十岁了还骑车上街,万一出了事乍办?”还别说,高老真被撞了两回,幸好没摔伤,他回到家谁也没吱声儿,还是在老伴的盘问下才“露了馅”。

高老的另一个宝贝,是他那既能放光碟、又能放磁带的功放机。书房柜子上和抽屉里有着各式各样的歌曲。从怀念老歌,到马玉涛的个人专辑,从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到《同一首歌》,高老说他每天都要听上几首,百听不厌,乐在其中。

高老的老伴是家庭妇女,没有文化,但言谈举止间颇识大体。按说早年高老的家庭挺困难,老伴没有工作,还要养三个孩子,但数十年来,他不但从未向组织提出过特殊要求,还经常教育子女、家属要遵纪守法,决不能向公家伸手。他们的三个子女,大儿子在地方民政局工作,大女儿在上海成了家,小儿子是电力技校的普通员工。至今15个家庭成员有7个是党员,最小的重孙都读小学四年级了。重孙子读书的奖状在高老书房里贴了一墙,看着他们,高老的目光中流露出止不住的喜悦。

高老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还要求自己支部的老同志摆正位子、调整好心态,教育好子女、家属遵纪守法,保持革命晚节。高老认为,“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要求中,之所以把“老有所为”放在最前面,就是要发挥出老同志的余热,为企业发展、为国家建设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人老心不老,离休不离志。高老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虽然高老人早已离休,但省公司的每一步发展都牵动着他的心。多年的革命熔炉,锻造了老革命们的一双双火眼金睛,他们在为企业发展而高兴的同时,也清晰地看到了企业的弊端。面对不正之风,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高老和他的同伴们却勇敢地站出来,坚持原则,积极向有关领导建言献策,弘扬正气。而当企业改革的一些做法得不到老同志的理解时,他又积极配合离退休管理部,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机关离退人员或者基层单位的老同志在与该支部的老同志交谈时,常提到一些敏感问题,他们想通过该支部的老同志、老领导向上级反映讨个说法,该支部的老同志对不同意见都注意防止偏听偏信,对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注意多做正面引导和说服解释,并及时向离退休部和有关部门反映,求得妥善解决,表现出良好的政治素养。

当组织上征求离退休老同志意见时,他总是慎重地先开支委会讨论,再开支部大会,将收集的各方意见进行梳理,在大会上通报,再形成书面意见递交上级组织。“问题要反映,但必须通过正当的途径,要按组织程序来。”说起原则问题,高老一点也不含糊。

而对待同志、对待弱势群体,高老更有一颗赤诚的心。支部成员有谁生了病,他和全体支委必定到场探望、慰问;谁的家庭有了困难,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困难,热心援手。

每逢机关举办各种文体活动,高老都组织党员积极参加,老同志甑瑞山在公司系统的书法大赛中获奖,他比自己得了奖还高兴。

每年公司员工向灾区或者贫困山区捐款捐物,高老总是主动积极地带头捐赠。2004年印尼海啸赈灾活动,高老向省公司主动请缨,要求捐款尽一份离退人员的职责,献一份中国公民的爱心。在他的带动下,所在支部的15名党员捐款达2680元,其中老党员、离休干部李万秀一次性捐款1500元。

言谈中,高老一再说:“我没做什么,很普通的事,不值一提的。”这就是高老。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感人至深的豪言,平凡而普通,执着却坚定。

第二篇:离休干部事迹

共产党员xxx,出生在凤台县龚集镇一个贫困农民的家庭,九岁帮人家放牛,十三岁母亲去世,十四岁随父亲逃荒要饭到来安县光棍山落户,靠租田种地,帮人家放牛打工维持生计。一九四一年参加了新四军,三个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副班长,班长等职,一九五四年转业到地方工作。一九八零年,在板桥镇书记职务上离休,今年已八十八岁,享受正科离休干部待遇。

(一)身残志坚,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xxx同志参加革命后,在多次战斗中屡建战功,一九四三年,在定远县赞鸡岗与国民党广西军作战中,光荣负伤,左手被子弹打伤,经鉴定为二等一级残废。xxx受伤后,调到后方来安县,负责部队物资供应工作(货管局),部队北撤后,调蒙城县六队工作、淮海战役胜利后,又调阜阳御王宫省干部文化学校学习,后转业到凤阳县花园区任公安特派员(参加区委),到地方后他仍保持部队的工作作风,一切听从党安排,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工作地点和职务上,从不计较远近高低,按照他的资历,早就该调到县里工作了,但是直到离休,他仍在板桥镇基层工作。他说:“党永远在我心中,我不忘党的宗旨。”

xxx同志坚守信念、严于律己是一位廉洁奉公的纯粹的共产党员,从不向组织上要照顾,他在乡镇干过书记、乡长、管委主任、政法部长等职,他的家属在农村种田、喂猪、打草绳,论他的工作条件,只要他说一声,家属就可以到机关上班拿工资,医院、供销社、食品公司都可以安插,但是,xxx没有这样做,直到现在,他家属们是农村户口,没有工作。

xxx住的房子,是六十年代盖的砖瓦房,一到下雨多处漏水,开始他用小竹杆夹着硬纸板,挡风遮雨,后来他自己两次拿钱修理,未向公家报销一分钱。

xxx在乡镇工作期间,从不讨公家的巧,更不搞多吃多占,他下乡工作从不在村干部家吃饭,而村干部到乡镇开会,他却留村干部到自己家里吃饭,不用公款招待。

(二)助人为乐天地宽

xxx同志在板桥镇工作四十多年,附近群众都知道他肯帮助人,不少的人都曾经向他借过钱,多到几千元,少到几百元,几十元,有的还了,有的借过,一分钱也没有还。向他借的钱还不还,他都没有去要过,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欠他的钱,小杨朱队的陈家武欠6500元,同队的朱麻子欠2200元,站西队的小冠欠700元,北石生产队的石玉光欠3000元,还有的是帮人家借的,还打的条子,借过钱到现在也没有还。群众称赞他是板桥镇的第一好心人。

xxx在板桥工作多年,群众都知道他做事公正、认真,为人坦诚、忠厚、很有威信,在工作生活中,若发生什么纠纷或矛盾时,只要他到场说说,双方矛盾就化解了,群众有什么婚丧喜事,他只要知道就会到场庆贺,像这类的开支,他一年要花几千元。

(三)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xxx同志,虽然离休了,但是他仍志有所为,情为民所系,时刻关心公益事业,为民排扰解难,他住的院子里,有一口水井,附近一千多人吃这口井的水,由于年久失修,水井的砖头,不断倒塌,影响群众吃水,xxx两次主动捐钱维修水井,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

XX年板桥镇的街道,因资金短缺修不起来,xxx知道后和镇关工委主任段文同同志,在干部会上带头各捐500元,在他俩的带动下机关干部和街道群众共捐款20多万元,修一条400多米长的水泥街道。

XX年,县给板桥镇治理淮河晏公村水利工程,因资金少,完不成任务,xxx同志当时生病正在住院,他听说后带头捐500元,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干部捐20多万元,保证了这次水利工程的完成。

xxx同志更加关心下一代,多次为当地小学校排扰解难,并捐款救助贫困学生,感动了学生的家长和学校的老师,板桥小学在学生家长会上,发给他一个红本子——荣誉证书,对学生的家长影响很大。

县关工委救助协会成立后,向社会募捐救助金,他知道后连续二年都捐款XX元,使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园了上大学的梦。xxx常说,我过去工作,该做的事我做了,现在离休了,赶上了太平盛世,安度晚年感到莫大的幸福,党委、政府给予我们这些老干部的关爱,我们要加倍的珍惜,我们要尽可能的回报社会,发挥余热,能为人民做点事情就尽量去做,要以“苍龙暮日还行雨,老树根深更著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和厚爱。

从xxx同志个人先进事迹中,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离休干部的精神风貌。

第三篇:水电开发公司离休干部典型事迹

水电开发公司离休干部个人先进事迹莫道桑榆晚夕照亦生辉

在**公司,有一个令人尊敬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的名字。提起他,员工家属、干部群众无不肃然起敬,交口称赞。不只是因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留下一个个在枪林弹雨中除日寇、杀蒋匪出生入死的传奇故事,也不只是那慈祥的面容、和蔼的目光、亲切的笑容让人难以忘怀,更有几十年来,他始终默默实践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可贵精神,离休之后依然保持一名共产党员本色的高尚情操。他就是1938年参加抗日、年已八十三岁高龄、享有付厅级干部待遇的离休老干部、原**电厂副厂长**同志。

一、离而不休,老有所为

1982年,任老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始终保持着炽热的工作激情,带着对柘电公司的牵挂和不舍,继续关心和支持柘电公司的发展,为柘电公司奉献智慧和心血。

他说,人离休了,思想不能离休,总要做点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才觉得踏实。虽然我年龄大了,但精力还算好,我也要与时俱进,尽我所能为公司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2001年至2002年柘电公司扩建期间,他不顾年事已高和身患多种疾病,不顾山高路险,坚持每天到工地走走看看,关心扩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并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及时向组织反映,提出自己的建议,有的建议得到了及时的采纳。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一些老干部对改革不理解,想不通,有的老干部思想上存在顾虑和困惑,甚至发牢骚。任老就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经常和他们谈心,畅谈改革的好处,利用每月的老干部座谈会,组织老干部学习时事政治,学习有关市场经济和企业改革方面的知识,引导老干部顾全大局,转变观念,支持改革,维护企业的和谐与稳定。

他是一位出色的义务宣讲员、辅导员、讲解员。每年的“七一”、“八一”期间,在各种场合,任老始终怀着一腔革命者的情怀,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抚今追昔,把艰苦卓绝的过去与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进行对比,给广大员工深深的教益。他经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只有了解历史,才真正懂得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他还把关心下一代成长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经常接受邀请到中小学讲革命故事,讲人生,讲理想,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向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信念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那生动的语言、传奇般的经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高尚的思想境界,深深打动了同学们蒙胧的心扉。他交了不少青年朋友,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经常和年轻人聊天谈心,有些年轻人大学毕业了,到外地工作了,仍然和他保持着联系,他也一如既往地关心着他们的成长,继续写信、打电话和他们沟通,对失意者以抚慰,对徘徊者以勇气,对迷惘者以希望,对成功者以鼓励,以致许多年轻人把他视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和恩师。

二、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任老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没上过学,但他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一生从没中断过学习。无论在铁马金戈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繁忙的领导岗位,甚至离休二十多年到现在,学习成了他终生相伴的朋友。

他坚持每天收听收看《新闻联播》、每天读书读报,关心国内外大事,学习党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和报告,积极参加离退休支部组织的座谈会和各种学习活动。

“是共产党员,就要永远保持先进性”,这是任老近来提得最多的字眼。

年初,他从媒体中了解到中央作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决定后,自己找材料,先学一步。等到公司统一组织、集中学习时,任老已将《党章》温习好几遍了,学习心得也写好了。鉴于他经历素养,今年“八一”期间,公司党委请他为公司领导班子上党课,任老高度重视,抓紧点滴时间,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学深学透,废寝忘食写讲稿,结合自己几十年革命生涯的一些体会,为班子成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极其生动的党课。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克服困难,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参加学习,坚持认真做笔记,收看党的知识电教片,写心得,积极发言谈体会。由于年事已高,听力不好,眼睛看不清,他坚持课后用放大镜逐字逐句学习,回到家里让子女一遍一遍地读给自己听。

三、扶贫济弱,一片爱心

任老还是一个乐善好施、心地善良,有着慈悲和怜悯心肠的长者。对于遭遇苦难病痛的人,无不付出爱心去救助。他离休工资不高,老伴没有收人,生活过得并不宽裕,但他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伸出援助之手,又是捐钱,又是捐物。

一位少年行乞到**,破衣烂衫,蓬头垢面,被任老看见了,顿起怜悯同情之心,先是送衣送食,再请人帮忙找来材料工具,在一个背风处,为行乞少年搭起一间住房。每天,他给少年送饭,冬天到了,又给他送去棉被棉袄等过冬的生活用品,除夕夜,他自己还没吃年夜饭,先给少年送去可口的热腾腾的饭菜。有一年除夕夜下着大雪,他还是照旧去给少年送年夜饭,家人劝他别去,但任老执意要去,而且不让儿子代替他去,一定要自

己去。他对家人说,我要自己去看看他才放心,孩子可怜呵,过年了,更不能让他饿着,我们过年,穷孩子也要过年呵!

他这个“活菩萨”的名声也传出去了,周围有困难的人还会主动找上门来,只要他能够帮上忙,他是有求必应。在九江的一天深夜,一位十五六岁的男孩敲响任老家的门,男孩子说明原因,父亲生病住院,差600元钱办理出院手续,在九江举目无

亲,情急之中,他想起了曾接济过他的任老,于是找到任老家。任家二话没说,拿出数百元钱,并叮嘱孩子不要害怕,如果钱不够等天亮了再给他想办法,男孩当时就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就这样把自己一份微弱的爱的阳光,播洒到别人的心田,温暖着孤寒苦难的灵魂。

四、廉洁清正,严于律已

他曾是一位廉洁清正的好领导,现在又是一位严于律已的老干部。他为官多年,从来不利用职权和个人的影响力为自己和家人办私事、谋私利,并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和亲属。离休二十多年以来仍然如此,始终保持着一个党的干部廉洁清正的高尚情操和一位革命老战士的优秀品德。

他没有为自己办过一件私事,为子女亲属找过一份工作,转过一个户口。他有一个儿媳下岗在家,一度生活陷入困境,有好心人劝告,你到省公司找找领导,把儿媳弄到电力系统来安排一个工作。按理说,这对他这位德高望重、昔日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的老干部来说不是难事。但他压根儿没有动这个念头。他说,别给领导找麻烦,坚持一下,困难就能熬得过去的,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大局为重,大局为重呵。

任老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按有关政策,离休干部有坐单位专车看病的待遇,但他从来都是自己掏腰包打车去看病,从不给组织添麻烦,一次,病情加重,急需转市医院就诊,他仍然在家人的搀扶下,到路边拦了一辆的士去医院。

有一次,在公司开车的大儿子在外出差刚回来,得知老父亲生病住院了,来不及将车辆开进库,直接开车到医院去看父亲,一心只想到早点见到父亲,了解病情。当他风尘仆仆地踏进病房时,十分虚弱的任老未等儿子开口问候,开口第一句话就问,你是不是开单位的车来的?大儿子不好意思的点点头,并解释说实在太急了,就这一回。任老顿时火冒三丈,“一次也不行,用公家的东西坚决不能为私人谋利益,你坐公交车来,我不反对”。大儿子被训斥后,一分钟也不敢逗留,遵照老人的意思,赶紧把车开回到单位,再请假坐公交来医院照顾父亲。小儿子在医院照顾父亲时,由于劳累,患了感冒,本想这次赚点老爷子的光,以老爷子的名义拿点感冒药,可任老坚决反对。老伴去给儿子拿药时,他不放心,竟然“固执”地拔掉针头,跟出去盯上老伴,直到老伴在挂号处写着小儿子的名字时才回到病房。

任老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大公无私”。

五、淡泊名利,朴实谦和

名利,是衡量一个人、更是衡量一名干部的试金石。在群众的眼里,任老是一个不计名利、淡泊自守的人,也是一个朴实无华、具有谦谦君子之风的老人。

他从不居功自傲,从来不向组织谈条件、提要求,不是没有资格,也不是没有理由,他身体上被日本鬼子留下的刀疤就足以值得他自傲,抗日老干部和老领导的身份就足以值得他提要求,他有自傲的“本钱”,但他时时处处保持着一名普通党员的本色。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他仍然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很少为自己添置衣服,衣服旧了破了,补补再穿,对吃什么也不讲究。

有记者采访他,请他谈谈自己的贡献和成绩时,他从来就是一句话,我只是在做着一个普通党员应该做的事。

每年过年过节时,经常有省公司和本公司的领导去看望他,总要询问他在生活上有哪些困难需要组织上给予关照,他总是说:没要求没要求,我们只要把身体养好,不跟领导找麻烦就好。

多么朴实的话语呵,充分表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坦荡谦虚、不为名利缠身的宽广胸怀和自我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献身精神。

莫道桑榆晚,夕照亦生辉。这就是任老,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一个有着高尚情操的人,一个信仰不动摇,思想不落后,私利不伸手,居功不自傲的人。

第四篇:离休干部个人事迹

离休干部个人事迹

X同志,现年X岁。X年参加工作,X年入党,X年退休。回首退休生活,X感慨万千,脑清,眼明,耳不聋,背不驼,思维敏捷,健健康康迎来两鬓斑白的耄耋之年。

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心态好。退休是人生一大转折,由机关人变为社会人,由官员变为百姓,这是摆在退休同志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每个退休的同志都必须做出现实的回答。X退休时自我约法三章:看得惯、想得通、跟得上。这既是约束又是方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退休后随遇而安心态好,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看社会,不怕受到冷落,不怕被别人遗忘,不怕后来人超过自己;自觉做到有所弃,有所取,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改革开放社会变革的大潮中看主流、看方向、看发展,扶政不扰政,维稳不添乱,鼓劲不泄气,但也不完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涉及社会发展国计民生的大事还是敢建言献策的。

读书看报,陶冶情操品自高。活到老,学到老。人退休,不能因退休而万事终休,读书看报更不能休。X认为,与在职时比较,读书看报的时空更广泛,条件更优越。他退休后,读书看报成为日常生活之必需,已养成为一种习惯。每天除户外活动、定时休息外,在家时间基本上就是学习、写作两件事。家里有图书室,经常拥有多种党报党刊,每天都在这些图书报刊上游览阅读吸收新鲜营养,度过美好时光。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重温党的章程,认真学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下册,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充满信心。学习中他还坚持做到心记、脑记、札记相结合,凡名人名言,精彩句段,重要论述,新的观点,全部摘记,已积累资料近百万字。同时边学边思边写,撰写学习论文,工作总结,专题研究,心得体会等,大多被省、市、县各类报刊杂志上登载。

随遇而安心态好,还必须知足常乐。X认为知足常乐就是不能贪得无厌。X年他夫妇两X岁生日时,实行“三不”(不请客,不受礼,不放鞭炮),社会反响很好。他说知足,才能满足,满足才会健康,健康才会长寿,长寿才会幸福。老有所养不高攀,有退休金,不算大富,也算小康。名好利好,不如健康好,情长意长,不如寿命长,万事想得开,放得下,潇洒过日子,自在度晚年。

情洒老年,魅力无穷夕阳红。X土生土长在X这片热土上,与当代老年人共同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X多年艰苦奋斗的洗礼。如今老了最使他难忘的是,他的成长与这些老同志的关系密不可分,工作中得到了这些老同志的鼎力支持。他与老同志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老年人的事一直牵挂在心,因而他退休以后,乐意接受组织上让他负责老年社团工作的安排。他认为这是联系老年人,服务老年人的很好平台,也是与老年人的一种缘分。就这样老年科协、老龄委的领导工作一干就是X年。

工作中,他积极为广大老年人服务,让余热献给老年事业,尽职尽责,发挥夕阳老人、X事业的作用。不干则可,要干就要开拓创新,这是X的性格和一贯作风。他趁脑能用,手能动,脚能行的条件,“助人为乐多行善”,为老年人多办实事好事,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老年事业增添光彩。

在X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他亲手经办的千人腰鼓赛,创新“三农”服务,提高了中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国庆X周年文体展示,敬老孝亲宣传年活动等,都有声有色,有力推动了老年文化事业深入向前发展。X的老年工作不仅受到广大老年人的称赞,也得到X县委、县政府的肯定,而且在省、市、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第五篇:电厂离休干部先进个人事迹范文

**,**电厂离休干部,一个曾与董存瑞同在一个班战斗过的老八路。年近九旬、清铄整洁的他几乎每天都在生活区散步,穿一件旧军装,风纪扣系得很严,背微微有些驼,走路也不利索了,但我发现他却从不拄拐杖,坚持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地走着。

听周围的人说,老人是老八路,曾经参加了好多著名战役,带着对老人战斗经历的好奇,我和老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人家坐在了一起,老人的革命经历也随之像一幕幕电影画面在我眼前展开。

1938年3月的**沧州。冬雪还未消融,光凭凭的树枝与不时传来的黑老鸦叫声,让整个村庄显得甚是肃穆凄凉,此时,一个衣裳褴褛,面黄肌瘦的小男孩正踽踽独行。他叫**,父母姊妹都被日本鬼子烧死了,只剩下他一个人靠乞讨过活。听人说附近有游击队,那是穷人的队伍,就一路找过来。可当他找到游击队提出要当兵时,指导员却不要他,他年龄太小了,只有十三岁,加上长期营养不良,看起来也只有十岁左右的样子。但他却不肯就这样算了,他软磨硬泡、死缠烂打,一边痛诉自己的悲惨遭遇一边做着当兵后的保证。指导员心软了,留下他并让他跟着自己,当了一名小勤务兵,干些扫地跑腿送报的活儿。

峰火连天的日子虽然苦难,却挡不住少年成长的脚步。十九岁的他长得高大结实,一身灰布军装干净整洁,作为一名保护129师副师长徐向前安全的警卫班战士,他为首长牵过马、送过信,在炮火纷飞、枪林弹雨中已由一名小八路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

1948年5月25日,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他所在的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被分到爆破组,组长就是董存瑞。当时他们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这时,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碉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而他也在冲锋中被炮弹击中臀部,滚落到一条沟渠里动弹不得,同班的其它11名战友在这次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只有他重伤后被救回。

1948年秋天,他从医院出来不久,解放太原的战役打响了。作为**省会的太原,是华北战略要地,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国民党军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所部10万余人据守该城。城内外筑有各式堡垒、壕沟、暗道,形成相互配合、互为犄角,多层次、大纵深的防御体系。城东之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城东北之卧虎山,城东南之双塔寺等要点均筑有永久性工事。他参加的战役即攻打牛驼寨战役。牛驼寨作为最重要的据点之一,国民党派重兵把守,凭借险要地势,架着四重机枪向解放军扫射,并施放毒气弹、燃烧弹。**作为轻机枪班长,带领战士们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子弹在耳边呼啸,炮火猛烈轰炸,硝烟弥漫枪林弹雨中我们的战士一个个倒下,前面的扑倒了,后面的冲上来……经过解放军连续浴血奋战,最后终于攻占了牛驼寨等4个据点,紧缩了对城垣的包围,为解放太原铺平了道路。

老人说他还参加过淮海战役,参加过保卫延安等解放战争,我问他你见过毛主席吗?他说见过,我问他你见过周总理吗?他呵呵笑道:见过。他指着电视里《保卫延安》的画面告诉我:一模一样,就是人是假的。我吓一跳,怎么人是假的?转而一想,才知道老人是说里面的人物是演员扮演的。

1952年他退伍转业,先在**大同参加工作,后来又跟着**电建来到**电厂参加建设,最后调入**电厂,一直工作到离休。现在老人与老伴一起安渡晚年,两人虽年近九旬,但在相濡以沫中过得很祥和。老人最爱看战斗片,每次看的时候,他都会沉浸其中,陷入深深的回忆中……

异世球皇 伪娘 冷血的传奇之旅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省电力公司总部离休干部典型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省电力公司总部离休干部典型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离休干部个人事迹(大全5篇)

    (篇一)择一事,终一生。我一直觉得,我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老干部、老同志,不计得失、默默付出、服务社会。“全国先进”这份荣誉,更多的是一份鞭策,一份鼓励。......

    离休干部创优优秀事迹

    离休干部创优优秀事迹 同志早年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前曾XX县县委常委、县农委副主任等职,八四年离休后回武汉定居。职虽退,但心未退,党的先进本色未退,仍然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执着追......

    典型事迹

    丹心谱写和谐曲 ----记******经理*** 认识***的人都知道,他是**县**乡人,黄沙岗养育了他质朴无华的品质;十几年军旅生涯铸就了他刚毅坚韧的性格。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岁月的霜刀已......

    典型事迹

    4月10日上午,**县**镇**村的农民通讯员**、张微渺父子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大礼,该县县委书记周辉等领导亲自登门,为他们送来了一台高配置的液晶电脑,并免费给他们开通了宽带。 采新......

    典型事迹

    学习型个人典型材料 农校学技术,养鸡致了富 他叫任天恩,是韩阳镇坛庄村第一组村民。因为过去家境贫穷,没有上过几年学,文化水平较低。改革开放后,眼看着大多人都外出打工,或开饭店......

    典型事迹范文

    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留意客户需求,优化服务细节。细心摸索总结,提高服务技能。一、树立热情真诚的服务理念。 二、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更好的服务客户。三、具备良好......

    典型事迹

    先进人物小故事 1、白方礼 2009年当选百位感动中国人物、2011年感动中国特别奖获得者白方礼,是一位没有念过书、靠蹬三轮为生的普通人。自1987年始,在他生命最后的20多年中,年......

    典型事迹

    丹心谱写和谐曲 ----记******经理*** 认识***的人都知道,他是**县**乡人,黄沙岗养育了他质朴无华的品质;十几年军旅生涯铸就了他刚毅坚韧的性格。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岁月的霜刀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