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韶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18日在韶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韶关市市长 艾学峰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积极抢抓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全面实现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迈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达1010亿元,增长12.1%;人均生产总值3.5万元,增长11.3%。来源于韶关的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元、达244.9亿元,增长33.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7亿元,增长16.5%。产业转型稳步推进。农业增产增收,工业较快发展,服务业稳步提升。东莞大岭山(南雄)产业园成功扩园。我市连续6年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连续2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连续3年获得国家产学研结合工作奖,2013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我市科技获奖创历史最好成绩。东阳光铝业公司技术中心被确认为国家级技术中心。交通银行、东亚银行在韶首家分支机构开业,汇丰银行新增一家支行。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韶能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并网发电,韶赣铁路和广乐、大广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韶关电厂“上大压小”、新丰稀土分离项目获国家核准批复。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占全市经济比重均提高到51.7%。
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中心城市扩容提质有序开展。城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均创历史新高。芙蓉新区及其管委会获准成立,芙蓉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赤水安置区建成,芙蓉、西联安置区启动建设。43号路建成通车,道路建设工作全面铺开。武警作战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韶关实验中学、联通、恒大、碧桂园、保利等项目建设加快。老城区四大出口与工业西片区内涝整治等市政项目以及金色江湾、万通城等一批“三旧”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全市依法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通自然村公路路面硬化582公里。新一轮扶贫开发开局良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我市成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封山育林1200万亩,春季造林42.9万亩。丹霞山被列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始兴县成为全省首批农村环境保护连片整治试点。市区更新投放89辆CNG出租车、50辆纯电动出租车。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48万吨、电池17.5万千伏安时。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增长10.4%、11.7%和12.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市政府公开承诺办好的10件民生实事当年投入3.2亿元,其中5件实事已经完成,另外5件实事因投资和征地拆迁量较大、需跨年实施,正按计划推进;市政府各部门(单位)承诺的54件实事基本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连续5年进入全省优秀行列。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5%。落实底线民生保障各项政策,社保、低保、五保待遇提高,住房保障力度加大。有效应对3次严重洪涝灾害,灾后复产重建家园工作全面完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完成教育创强工作。基本解决符合条件的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参加初中升学考试问题。市特殊教育学校完成搬迁新建并投入使用。省级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晋升为国家级。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平价医疗服务工作有序推进。粤北医院门急诊医技综合楼、市铁路医院中华健康快车白内障治疗中心、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以及4个县级医院业务大楼建成使用。完成国家和省文化惠民工程任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序推进。建成22个乡镇农民健身工程。成功举办世界张氏总会第六届恳亲大会、纪念六祖惠能圆寂1300周年暨2013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韶关)系列活动。乳源“瑶族十月朝”被评为全省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健全。社工人才试点和购买社工服务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完成省下达的控制目标。平安韶关创建和“两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注重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扎实推进。改革完善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推进市县卫生和计生部门职能转变。精减市直事业单位154个,精减率达45.4%。市级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6项、下放23项、转移4项、委托2项。市县两级网上办事大厅和电子政务办公业务系统建成运行。94个乡镇建成便民服务中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着力纠正“四风”。市级考核项目大幅减少。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网络问政、纠风工作力度加大,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韶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韶关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支撑力不强,创新能力弱;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少,工业投资增长不快;城镇化步伐还不够大,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不强;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节能减排任务繁重;部门单位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政务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积极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深化改革为统领,以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为突破口,奋力开创绿色转型、振兴发展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等各项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经济建设
继续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积极破解难题,巩固和发展经济稳中向好的势头,并加强区域合作,与北江流域相关地区共同努力,打造北江经济带。
明确重点,突出三大抓手。着力扩大投资,优化资金投向,强化重大发展平台,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一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韶赣铁路、广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重点推进大广、武深、汕昆高速公路和武广高铁乐昌东站、北江航道整治、韶关机场扩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南水水库供水工程、韶关电厂“上大压小”、国电粤华煤矸石发电、始兴羊角山风力发电、市区第四和第五污水处理厂、智慧城市等重大民生、能源、环保、市政、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式,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加快湖南莽山黄沙至乐昌长来、韶关至新丰高速公路新江至六里段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二要大力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完成莞韶产业园扩园工作,积极推进北扩,加快打造“广东装备制造之都”。推进始兴产业园扩园,加快仁化、翁源、新丰、乳源产业园区的申报,实现省级产业园县域全覆盖,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赋予莞韶产业园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各县(市、区)相应扩大园区管理权限。抓住东莞对口帮扶的重大机遇,按“一园一城七组团”的思路,优化我市产业园布局和发展路径。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定位,着力引进优质项目,拓展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加大园区基础设施、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入,提高园区产业承接能力和竞争力。有序和谐开展土地征收,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加大合作共建力度,发挥好东韶投资开发公司作用。三要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坚持以人为本,抓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个核心,提升城镇建设水平和服务功能,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健全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拓宽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规划衔接整合工作。加快推进芙蓉新区起步区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农民安置房建设和旧村拆迁。铺开芙蓉新城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水系建设。加快南华路、滨江路(一期)等18条道路以及新白线、芙蓉隧道建设,加强公交服务。完成韶关实验中学一期并推进二期建设,加快医院、韶关联通、移动服务大楼、农贸市场等建设。加快金融服务区、中央商务区、粤北亚太财富中心和恒大、碧桂园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新城建设总部大楼,促进新城服务产业聚集。推动碧桂园、恒大、保利、信德等地产项目在绿化、停车位等方面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逐步营造芙蓉新城明显优于老城区的城市功能。推进老城区扩容提质。继续推进市区四大出口、东环线、上饶路、移山路、群康路建设。建设跨武江、浈江步行桥。加快工业西路等城市内涝多发区整治。完善“三旧”改造政策,加强规划引导和监管。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强市区交通拥堵整治。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开展户外广告、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提高县城和中心镇的人口和产业集聚度。加强旅游城镇规划建设,完成城镇体系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分类指导乡镇建设,加强规模较大中心镇建设。各县(市)要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建设一个新区或者集中连片改造一个老城区,加快城镇化进程。
夯实基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做大产业规模与提升产业水平互动并进,抓住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点企业、重大科技专项和信息化,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并做好我市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一要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促进各类工业企业协同稳定发展。加强大型骨干企业培育,实行“一企一策”,着力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带动产业链延伸发展。落实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鼓励扶持个体户发展为企业、规下企业发展为规上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用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优化发展资源型产业,着力提高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氟化工、生物医药、新型建材、新材料等接续替代产业的工业占比。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和科技创新,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迈进。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和兼并重组,鼓励国内外行业优势企业收购兼并我市工业企业。推进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鼓励引导老城区工业企业向产业园转移。推进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实施质量强市、技术标准和品牌带动战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二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壮大旅游产业。加快环丹霞山生态旅游产业园、南雄奥威斯乐园、曲江大森林温泉世界度假村、新丰云髻山景区等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区和南岭生态旅游集散地。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办好旅游宣传推介主题活动,推出一批团队、散客等旅游服务套餐和特色纪念品。加强城市整体形象营销和对外合作,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瑶家乐。加强旅游基础建设,促进旅游和其他行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金融业。鼓励银行业加大信贷投放,争取贷存比提高2个百分点。推进农信社改制和地方金融机构扩量提质。积极吸引金融机构落户。推动农村金融创新,抓好“政银保”项目,发展政策性涉农保险,争取成为省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市。壮大商贸流通业。以抓好市区东环线商贸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以美吉特、新雪域等项目为带动,积极引导各类专业市场集聚发展。推进粤北国际物流园、中烟韶关物流基地、粤北金属物流交易中心、龙归物流园、南雄精细化工交易中心、新丰横江商贸物流城、韶关义乌国际小商品商贸城等项目建设。加强现代物流配送和专业物流中心建设。发展总部经济,大力推动重点企业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业务本地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业。以莞韶城电子商务与信息服务项目为重点,引进优势电商企业,培育本地电商龙头企业,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以“粤北硅谷”项目为重点,着力引进一批信息服务企业。重视发展健康服务业。加大支持引导力度,着力培育发展中医保健、养生养老、健康体检、体育健身等健康服务产业。此外,还要规范发展物业管理、快递业等服务业。三要着力发展山区特色效益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支持做大农产品流通加工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优化农业发展载体,重点加快仁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粤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小流域综合整治、中小型灌区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壮大乡土珍贵阔叶树、油茶、竹子、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茶叶、铁皮石斛、中草药等林下经济和家具制造业,拓展林业经济增长点。探索农村建设新模式,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机制,使之与旧村庄改造有机结合,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和幸福村居创建,加强农村危旧房改造,推进“两不具备”村庄搬迁改造。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的确权登记和建库工作。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水库移民区发展。
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协调,着力破解瓶颈难题。加强项目管理,服务项目建设。深入实施“百项工程兴韶关”活动,加强重点项目调度,建立健全市领导挂点联系和项目各方联动工作机制,开展重点项目互学互评活动,严格督促问责。制订重点项目推进时间表,加强协调服务,对企业投资项目推行网上在线备案,力争更多项目获批、落地和开工。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实行并联审批加承诺制的审批模式。加强土地资源统筹配置,完善土地、房屋征收政策和工作机制。重点推进韶钢技改提升、新丰稀土分离等21项现代产业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华电南雄热电冷联供、正菱集团专用汽车制造等前期预备项目,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开放水平。明确招商思路,制定实施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加强中介招商、以商引商和莞韶联合招商,注重质量招商,着力招大引强,力争引进一批1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的产业项目,狠抓项目跟踪落实。完成省下达的外资外贸工作任务。加强财税金融工作,强化资金保障。强化财税运行分析和税收征管,整合各类财政扶持政策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集中财力办大事。完善助保贷机制。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支持企业改制上市、发行债券,努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完善征信体系,优化信息共享、有效担保、登记公证等金融发展环境。
二、加强文化建设
实施“文化名城”战略,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加强城市主题文化建设。制定相关规划,加强城市主题文化设施及主题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加强文明城乡建设。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强化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开展以道德讲堂、志愿服务为重点的全民修身活动,以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上网为重点的文明引导行动。加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深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市新图书馆、新文化馆、新档案馆建设,完成县镇村三级文化设施达标年度任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企业和农村延伸。抓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加快实施县镇数字影院全覆盖工程。积极落实省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扶持促进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加强文化遗产和文物的保护。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规划保护利用。推进广富新街历史文化街区维修改造。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及实施方案,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着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推进大南华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三、加强社会建设
以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
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推进社保扩面,提高社保参保率、保险待遇和经办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对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作用。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和退出机制,新开工建设保障房3341套。建设与田螺冲棚改工程配套的学校、医院、垃圾中转站、公交站等公建设施。强化社会救助,推进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制度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配套衔接,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强养老、恤孤、助残工作。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提质市区教育资源。加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管理。加强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支持韶关学院提升办学层次和迎接教育部审核性评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平价医疗服务工作。完善市县镇村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卫生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工作。建设粤北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大楼。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服务水平。建成20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广场,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办好市十四届运动会,备战2014年省青少年锦标赛和第五届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落实领导接访制度,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加强社会风险排查化解,提升流动人口动态服务管理效能,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创建平安韶关。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防控体系建设,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健全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联动机制,坚决打击“两违”行为。推进县(市、区)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加大网络社会管理,及时回应网民关切。改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加强业主委员会建设,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深化城乡社区建设。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规范发展社会组织。争创第十届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
今年,市政府将在抓好以往承诺民生实事的同时,办好8件实事:1.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2.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每人年补助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20元;3.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30元提高到35元以上;4.开展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5.资助市公交公司增购100辆LNG新能源公交车;6.建设市社会福利院老年人综合服务大楼;7.建设一批小公园、小广场、小运动场、小停车场、小菜市场等“五小”惠民项目;8.推进市区饮用水取水点调整优化工程和武江北路、靖村排水渠截污工程。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划定并公布实施我市生态控制线,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广东绿色生态第一市”建设。加强封山育林工作,加快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等重点林业工程和绿道网建设。加强自然遗产地、重要水源涵养区、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地质灾害和荒废矿区等区域的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新增30个森林公园和1个湿地公园。加快航空护林基地和森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努力营建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的混交林,提高森林质量。健全林木采伐与更新“一本帐”的管理机制。
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落实省政府“十二五”后半期节能行动计划、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以奖代补、以奖促治。启动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完成市区路灯LED改造。加快污水处理设施与截污管网、城乡污泥处置和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等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加快淘汰“黄标车”。推进韶冶整体搬迁升级改造。提高环境监管和应急处置水平。在市区开展pM2.5等项目监测工作。加强重点区域流域空气、水体、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搞好跨省、市界水质断面污染监控。合理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综合整治城乡环境。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及供电与产出挂钩、差别水价、企业用地与产出挂钩等政策。加强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和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利用,统筹用好建设用地地上地下空间。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提高新矿权设置门槛,整合现有矿权,争取设置有利我市发展的矿权。落实生态产业发展规划,推进粤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市再生资源集散交易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进生态资源产业化。建立矿山企业生态修复保证金制度。
五、加强政府建设
市政府将牢记宗旨,努力为民、公正、依法、廉洁用权。
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优化执法体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认真听取和采纳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推动网络问政、电视问政和网上建言献策。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加强政务微博、微信平台建设和政务、村务公开。
改进工作作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强化政府作风建设,深入整治“四风”和“庸懒散拖”等行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市政府领导的领导责任、专项工作牵头部门的具体责任,鼓励创新、宽容失误、激励担当。严控各类考核检查、评比表彰活动,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实现三分之一以上市政府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方式召开。督促广大干部求真务实抓落实,深入基层解民忧。推动政府管理重心下移,加强乡镇(街道)建设,减轻基层负担。开展重点窗口单位和重点民生领域治理行动。强化督查督办,严格行政问责,确保政令畅通。
加强廉政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立投资项目咨询论证制度,完善“限额设计”操作程序,严把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关、概算关和建设关。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管办分离”,推进省市县三级平台互联互通。健全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网上招标、资格后审机制。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强化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敏感环节监管。加强投资评审、内部审计、行政监察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探索开展预算执行绩效跟踪工作。规范国资管理和非税收入监管。严控“三公”经费开支,严禁楼堂馆所建设。
六、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维护公平正义转变,促进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和干部作风根本好转。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认真贯彻《中共韶关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着力攻坚克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争获得更大的改革红利。结合转变政府职能,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全面完成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抓实政府机构、行政审批、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投资管理体制、公共资源交易和招投标、政府融资和债务管理、财税体制、金融发展、国有企业、社会信用、土地制度、资源价格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争创韶关营商环境、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和产业竞争的新优势。
韶关的发展有赖于强化人才支撑。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工程”,营造公平竞争、有为有位的环境。建立完善“乡贤”、专业技术人才、社工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库。加强招才引智工作,探索柔性引才新方式。继续推进市直机关干部跨部门交流。加强公务员队伍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视野开阔、敢于创新的企业家队伍。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要靠实干来达成。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为推动韶关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韶关市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艾学峰市长2012年1月7日在韶关市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作者:
2012-01-11
源:
253
印 ]
口 ]
藏 ]
文章来
浏览次数:
[ 打
[ 关闭窗
[ 收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十二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07至2011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严重自然灾害,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十二届人大各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各项建设取得了新成就。
一、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改善民生成效显著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预计数,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第二产业增长14.4%,第三产业增长11%。三次产业比例由2006年的14.4:46:39.6调整为2011年的13.8:42.7:43.5。人均生产总值2.8万元、比上年增长11.5%,五年年均增长13.4%。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2.7%。县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9%,占全市比重比2006年提高6个百分点、达49%。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3.9亿元、增长18.9%,五年增长1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3.1%和18.8%。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0万户,五年新增3万多户。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8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6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8%和14.9%。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低于全国全省水平。全市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超过60%,比2006年提高6.6个百分点。五年来,我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市政府承诺办好的44件实事基本完成;基本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9万人。201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2%,“零就业家庭”户数实现动态归零。实行新农合、新农保、城居保等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各种从业人员、惠及各类群体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比2006年翻一番。社会救助、慈善公益、残疾人事业和老龄事业加快发展。五年来,共救助受灾群众211.1万人次,帮助灾民重建住房8511套;54.6万人次享受低保待遇,发放医疗救助金救助13.4万人次,2.8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035件,建成保障性住房5581套,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任务。启动了原曲仁矿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3.3万户贫困户、12.9万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的脱贫标准,分别占总数的87.9%和89.6%,35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造血”功能显著增强。
二、扎实推进“双转移”,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2008至2011年,全市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507个,到位资金360亿元、年均增长17%;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6.8%提高到15%,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2011年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1万人,转移就业7.5万人。2008至2010年我市“双转移”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双优”。2011年我市成为广东省优先扶持的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域之一,莞韶产业转移工业园被列为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扶持园区。南雄精细化工基地成功申报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我省欠发达地区县(市)探索产业集聚的一张“名片”。2011年全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11.1%,首次进入中国外贸100强城市行列。2010年以来,全市共有26个项目列入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
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五年来,高新技术产品数量增长1倍、产值增长1.5倍,新建66.9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新增143.5万吨钢材等一批重要生产能力。启动省市共建装备基础零部件先进制造业基地。五年实施科技项目739项,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五年分别增长1.2倍和1.7倍,新增注册商标3751件。连续两次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建成现代化标准农田36万亩以及大批蔬菜、水果、生猪、花卉、茶叶、油茶、蚕桑、烟叶、中药材生产基地,建立粤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粤台(韶关)农业合作试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粮食安全责任制通过省考核。2011年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6万户,户均增收6000多元。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达30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其中五年分别新增257个和11个。农业机耕率达81%,农机总动力达140万千瓦。五年引进农业项目200多个,实际到位资金20多亿元。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6.8%,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0%。接待旅游者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和20%,旅游业快速发展。丹霞山成功申报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旅游经济指标翻倍增长。五年新增省旅游强县(市)3个、国家级4A旅游景区4个,新增旅店床位1.3万张、星级酒店18家,按五星级标准建成酒店6家。
三、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
2011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1亿元、增长16%,五年累计完成1762亿元。其中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0亿元,韶关电网改造、500千伏坪B线路、坪B电厂三期扩建等一批电力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韶钢节能减排、丹冶扩建等项目顺利推进。五年交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31亿元,新建高速公路127公里、一级公路76.7公里。武广高速铁路(韶关段)、韶赣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赣韶铁路(粤境段)、广乐高速公路(韶关段)、北江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设进展顺利。北江航道(韶关段)等级提升至五级,可昼夜通航300吨级船舶。西气东输二线韶关段建成,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韶关支干线基本建成。湾头水利枢纽建成运行,乐昌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并具备防洪功能。全市兴建防洪堤232.7公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405宗。城乡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韶关市区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四、统筹加快城乡建设,粤北区域中心城市初具规模
2011年末韶关市区建成区面积81.8平方公里、比2006年增加3.5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达100万人。五年新增城市主干道53.3公里。武广高铁韶关站及站前广场、韶关大道、帽峰大桥和韶南大道改造等一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芙蓉大道、百年东街等69个项目动工建设。五年来,完成近4000公里农村公路硬化,建成800间农家书屋和1112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帮助6.3万户农民改建住房,解决52.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沼气池8.5万个。全市90%以上的乡镇实施了乡村“清洁美”工程。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工作扎实推进。五年造林213.4万亩。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中受损的森林基本修复。2011年全市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自然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数量面积均居全省前列,华南虎繁育取得可喜成果。土地矿产资源保护力度加大,五年新增耕地16万亩,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6年下降19.2%,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7.6%,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五、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加强,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逐步提高,一批“韶关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和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五五”普法,启动“六五”普法。启动省市共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趋好。推进韶关矿山救援基地建设,率先在全省建成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市、县两级人民来访接待厅和县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全面建成启用,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加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平安韶关建设取得新进展。
我市在全省欠发达地区率先普及15年基础教育。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89.5%,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70%。建成国家级示范性农民工培训基地。启动省市共建粤北现代技工教育基地,技工教育培训规模水平居全省地级市前列。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达3.3万人,五年增长38.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水平明显提高。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工作扎实推进,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韶关市志(1988—2000)》出版发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打造了《中国之路》等一批文艺精品。民族工作成效显著。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全力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乳源瑶族自治县积极探索后发少数民族地区科学发展新路,为全国创造了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鲜活经验。宗教、对台、港澳、侨务、统计、审计、物价、档案、供销、新闻、出版、气象、水文、人民防空、防震减灾、广播电视、无线电管理与信息化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六、不断加强依法行政,行政效能有新提高
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工作情况,依照法定程序、权限行使行政权力。自觉接受监督,支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责。五年共实施人大议案2件,办理代表建议503件、政协建议案17件和委员提案657件,办复率和办结率均为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9.8%。实行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和听证、公示等制度。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第五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和应用系统。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效能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推进网络问政工作,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全市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增长速度连续五年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重要指标实现翻番或接近翻番,“双转移”工作和县域经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城乡人均居民收入和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持续较快增长,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建设不断加快;交通枢纽初步建成,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市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我市承办2011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主会场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先后与澳大利亚宝活市、韩国荣州市、美国旧金山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各级、各单位很多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表彰荣誉,扩大了韶关在国内外的影响。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驻韶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驻韶中省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韶关发展的海内外乡亲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加快发展、缩小差距,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牢固树立“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理念,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及社会各界,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创造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在今后实践中应继续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发展不够快,产业规模不够大,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发展还要艰苦努力;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城乡差距仍然较大,提高城市化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还要艰苦努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力度不够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完善,一些城乡居民生活仍较困难,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还要不懈努力;制约科学发展的陈旧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仍有不少,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深化改革、优化软环境还要不懈努力。对此,要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
新一届政府的目标任务和2012年工作意见
今后五年,是我市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幸福美好韶关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许多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绿色发展,振兴工业经济,加快建设粤北区域中心城市,大力实施“绿色发展、工业强市、文化名城、人才优先、城乡统筹”五大战略,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实干巧干,大力建设实力韶关、活力韶关、宜居韶关、文明韶关、法治韶关、和谐韶关,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增强产业实力,推动经济跨越发展。依靠加快科技进步、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发展支柱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规模,力争承接产业转移在全省重点区域领先,建成若干年产值超100亿元的特色园区,打造广东装备制造业总部基地、新型干法水泥基地、清洁能源基地、生物制药产业基地和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取得突破。基本建成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农业形成规模。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初步建成现代商贸物流基地。推动旅游业率先跨越发展,建设省级旅游产业集聚区,初步建成全国生态旅游休闲重点地区。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健全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突出抓好大力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三大重点改革任务,推进国有企业及财政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文化体制、人才体制和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增强推动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努力实现民营经济跨越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区域合作,争取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外贸出口总额翻一番,引进一批跨国公司和中国500强企业在韶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
——加快建设中心城市,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宜居水平。强化规划引领和控制,全面推进芙蓉新城和莞韶产业园工业新城开发建设,加快老城区改造提升,加速马坝组团融入中心城区,增强粤北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产业集聚、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医疗服务、文化教育等功能,力争粤北山区及粤湘赣相邻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韶关都市区初步成形。完善县(市)城区和中心镇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美丽乡村。加强节能减排和自然生态建设保护,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力争生态环境质量在全省和周边地区领先。
——加快建设文化名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引领作用,推动城乡文明进步。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创新文化体制,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力争跻身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具有韶关特色的文化产业取得新发展。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效能,打造良好软环境。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施政、从严治政,加快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法治政府,提高政府服务竞争力,力争软环境水平居粤北山区和周边地区前列。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安全监管,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推进平安韶关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今年是新一届市政府的履新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去年12月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调整经济结构,主攻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主抓招商引资和实体经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以上;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下;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围绕实现以上目标,突出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以赴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扩大承接产业转移规模
牢固树立“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理念,完善支柱工业发展规划并加大组织实施力度,推动工业快速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步伐。大力发展装备制造、钢铁、有色金属、烟草、电力、制药、玩具等七大支柱工业,着力把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及农产品加工业等培育成新的支柱工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以生产终端产品、整机产品的大企业为龙头,大力延伸、补足、构建产业链,走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支持企业建立发展战略联盟,强化协作配套,实现共赢发展。突出抓液压油缸、汽车零部件、大型铸锻件、整机装备和成套设备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比亚迪汽车零部件和东阳光铝箔增资扩产项目建设,扶持宏大齿轮发展重型卡车变速箱,加快打造省市共建装备基础零部件先进制造业基地及汽车零部件基地。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钢材、铅锌产品质检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丹冶扩建和韶冶异地搬迁改造,延伸烟草工业产业链。推进韶关电厂上大压小、华电热电冷联供、国电煤矸石发电、国电风电等项目,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打造广东清洁能源基地。加快丹霞制药、东阳光药业项目建设和重点制药企业改造,推动制药产业升级。支持旭日、万达、建溢等企业发展壮大,打造韶关玩具品牌。推动台泥、鸿发、南方水泥等大水泥项目和建筑陶瓷项目加快实施,促进精细化工、涂料产业加快集聚,支持青岛啤酒公司、统一集团在我市发展啤酒和矿物质水产业。
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加快建立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企业发展成长机制和维护机制,促进企业实体数量较快增长。强化煤电水油运和土地等要素保障,实行分类调控,支持优质企业增产增效、加快发展。创新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作用,撬动信贷资金、民间资金加倍投入中小企业。强化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加快中小企业创业载体建设,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鼓励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工作。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开辟产业升级新途径。坚持以“大招商、招大商”统领经济工作,走质量招商之路。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重奖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调动各级干部、社会各界积极性,扎实推进产业链招商及重点产业招商,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强化签约项目落地工作,促进已落户项目加快建设。抢抓省加大力度扶持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产业的机遇,推进园区扩园扩权扩产,构建高效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支持莞韶产业园以打造广东装备制造业总部基地为战略目标,扩大经济管理权限,加快园区开发建设,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工业新城。加快韶关高新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创新团队和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新突破。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工程,加快优势企业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更多企业进入省“优势传统产业100强”和“先进制造业100强”,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和扶持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培育县域特色工业,促进县(市、区)经济错位发展、合作共赢,支持乐昌纺织服装及钟表、南雄精细化工、仁化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始兴制笔研发制造、翁源华彩涂料、新丰华夏生态建筑陶瓷及稀土高新材料、乳源氯碱化工及东阳光生物制药等特色基地建设发展,支持翁源广业科技孵化园建设。开展用地绩效评价,引导企业节约用地。加强与珠三角、“红三角”、港澳台及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积极主动与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开展经贸合作。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建设
实行市领导和部门联系跟踪重点项目制度,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加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项目投资力度,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50亿元,工业投资比重明显提高。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包装、储备和报批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的计划。加快赣韶铁路、广乐高速公路(韶关段)、大广高速(新丰段)建设,力争昆汕高速(翁源段)、粤湘高速(韶关段)、韶贺铁路、韶关机场和北江航道“五改三”等项目早日动工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旅游交通设施。加快推进“百亿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建成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加快韶钢节能减排、大宝山矿铜硫采选等项目建设,争取韶关核电、南水引水等重大项目早获批准立项。加强投资引导与服务,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吸引更多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构建多元的融资平台,推进资本市场工作,培育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强化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社会投资。
强化规划引导,统筹推进芙蓉新城建设、工业新城建设、老城区改造提升和马坝组团融入中心城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加大力度整治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编制芙蓉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芙蓉隧道和滨江路,推进碧桂园太阳城和恒大项目建设,力争行政第二组团、滨江景观带等项目早日开工。把加快“三旧改造”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推进一批重点改造项目,完成既定任务。加强市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推进东环路建设和国道323线五里亭大桥西侧至原二棉厂路段、省道248线百旺大桥东侧至转溪路段改造。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并逐步向镇村延伸。积极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支持条件具备的中心镇加快发展,培育打造一批旅游镇、工业镇和商贸镇。
三、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抓好“米袋子”和“菜篮子”。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向“一地一业”、“一村一品”专业化发展。实施“接二连三”战略,推进专业镇建设和转型升级。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大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加快建设粤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粤台(韶关)农业合作试验区、精品农业示范区和华南大宗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努力打造面向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继续把扶贫工作作为一场硬仗来打,巩固扩大工作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任务如期完成。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推进“两不具备”村庄人口异地搬迁工作。以创建名镇、名村示范村为抓手,全面实施农村新村建设规划,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重点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改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增强防御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能力。帮助95个自然村水库移民改造住房。引导农村人口到城镇居住,有序推进空心村改造和特色村保护工作。
四、着力推动旅游业率先跨越发展,带动服务业全面繁荣
创新旅游发展机制,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旅游重大项目和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力争创建国家级5A旅游景区1个,新增国家级4A旅游景区2个,新开工建设五星级标准酒店3家以上。围绕“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建设,努力整合全市资源,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创建会议之都。加快发展文化娱乐、休闲、探险、户外运动等旅游新业态,推进乡村旅游和星级农家乐建设。创新营销形式,塑造“元起丹霞、禅蕴韶关”旅游城市形象,打造“韶关行、好心情”旅游城市品牌,力争全年接待旅游者超过2千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和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加快粤北国际物流、乐昌粤湘仓储物流中心和金友集团物流仓储基地以及光华机电五金、五洲国际汽配用品商贸城等项目建设,主动对接“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建设粤北商贸物流大走廊及商贸物流基地。继续实施“农村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抓好家电、汽车下乡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工作。巩固扩大住房、汽车、通讯、文化教育、体育强身、养生保健等消费热点。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建立鼓励购买使用本地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的机制。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营造诚信经营和放心消费环境。
五、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提升城乡环境质量
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通过供电与产出挂钩等手段,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要素约束,以经济杠杆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腾出空间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实施重点节能降耗减排工程,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用能企业节能改造。继续抓好大气、水体、重金属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对重点流域、重点企业的监测。加强工业园、中心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粤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推进工业固废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深入开展乡村“清洁美”工程。加强水土保持、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推进节水、节材、节地工作,严格保护耕地。加强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大力实施林业生态“九大工程”,推进封山育林、林分改造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市。
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依法强化税收征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管理,厉行勤俭节约。抓住国家批准我市适用资源枯竭型城市优惠政策的机遇,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编制实施我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8万人。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和优抚对象补助水平。实施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无固定职业人员门诊费用报销政策。完善救灾减灾工作体系,加强扶贫济困,促进社会福利、慈善、养老等事业发展。对80周岁以上高龄困难老人发放津贴。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住房保障目标任务。逐步加大对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增加教育投入,加快创建省“教育强市”工作,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实施“人才强教”工程,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省市共建粤北现代技工教育基地。全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到80%以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共医疗资源整合,推进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建设。稳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快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推进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优抚安置工作,开创双拥共建新局面。办好八件关系民生的实事:
1、建设武江河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防护工程;
2、在芙蓉新城启动建设市图书馆新馆;
3、建设400公里通自然村硬化公路;
4、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5、建设百芙绿道;
6、全面启动原曲仁矿棚户区改造二期项目;
7、建设韶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8、建设市区公益性自行车租赁站网。
七、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美好精神家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塑造人文韶关新形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推进市、县(市、区)、镇(乡、街道)、村(居)四级文化设施达标建设并向公众免费开放,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着力培育文化人才,支持精品创作,打造文艺精品,扩大本地特色客家文化影响力。广泛开展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文化骨干企业。推进大南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项目和乳源世界过山瑶文化项目建设,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八、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着力构建政府、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和社会管理新格局。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组织、特殊人群和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健全社区管理体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事故发生。推进省市共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加强校园、校车安全管理,努力保障师生安全。支持县(市、区)建成职工社会化法律维权服务中心。加强法律援助,支持做好司法救助。加强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犯罪活动,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出版、对台、港澳、统计、物价、档案、人防、供销、史志、普法等工作。
九、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打造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
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作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进山区县综合改革,扩大县(市、区)政府管理权限。改革政府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统一安排、集中时间进行检查考核工作,让县级政府有更多时间干实事。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结合开展第六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扩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定出台市级第一批政府转移职能目录和购买服务目录。完善充实行政服务中心功能,逐步建设成为综合政务中心。实施电子政务畅通工程,提高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健全会议制度,减少开会时间。完善部门绩效考评方式,突出重点,考核实绩,加强问责。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公共资源公开集中交易机制改革和部门干部交流任职,加强和创新预防腐败机制,加大制度防腐力度。加强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审计监督及重点领域监督,坚决查处和纠正损害群众和企业利益的部门行为和行业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新一届政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前进,为建设幸福美好韶关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韶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万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说明$未设置$5$万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说明$515.00$F:X项目万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说明.doc$等待
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设置$5$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78.00$F:X项目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等待
上海市工业开发区建设规范$未设置$5$上海市工业开发区建设规范$63.00$F:X项目上海市工业开发区建设规范.doc$等待
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出售合同示范文本$未设置$5$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出售合同示范文本$81.50$F:X项目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出售合同示范文本.doc$等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未设置$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32.00$F:X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doc$等待
中国50大中城市土地市场研究报告$未设置$5$中国50大中城市土地市场研究报告$1592.00$F:X项目中国50大中城市土地市场研究报告.doc$等待
中国主要城市土地市场交易周报20100614-0620$未设置$5$中国主要城市土地市场交易周报20100614-0620$184.00$F:X项目中国主要城市土地市场交易周报20100614-0620.doc$等待
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现状$未设置$5$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现状$34.00$F:X项目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现状.doc$等待
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未设置$5$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241.50$F:X项目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doc$等待
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未设置$5$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1125.00$F:X项目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doc$等待
第四篇:韶关市户籍管理规定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韶关市人民政府令2014年第113号 【发布日期】2014-03-13 【生效日期】2014-03-13 【失效日期】2019-03-13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韶关市人民政府
韶关市户籍管理规定 韶府令第113号
《韶关市户籍管理规定》(韶府规审〔2014〕2号)已经2014年2月26日韶关市人民政府第十三届3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有效期5年。
市长 艾学峰 2014年3月13日
韶关市户籍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推进我市户籍制度改革,规范户籍管理,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我市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市户籍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韶关市常住户口登记、迁移及其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为目标,实行以居民合法固定住所、职业及经济来源等作为户口迁移、落户的主要依据。
第四条 公安机关是户籍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规定的实施。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具体负责辖区内户口登记管理工作。
卫计、人社、教育、民政及侨务等部门在职责范围内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户口登记、迁移管理工作。
第五条 入户登记、户口迁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事实上在我市就业或生活有自有固定住所的人员按实际居住地址登记户口。
在我市工作、生活的无亲友可以投靠、无自有产权房屋但有合法固定住所且购买了一定年限社保、医保的人员可以在派出所设立的城镇居民户口公户登记户口。
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企业可以为无自有产权房屋、无亲属可以投靠的企业就业人员申请开设企业集体户口。企业集体户口的日常管理模式参照城镇居民户口公户管理。企业集体户口原则上不得跨企业接纳就业人员落户。
第六条 实际居住地址与户口登记地址不一致的本市常住户口人员,应当将户口迁往实际居住地址。在本市有多处实际居住地址的,应当将户口迁往经常居住地地址,并在户口簿和常住人口登记表上记录其他居住地住址。
第七条 新生儿入户实行自愿随父或随母入户原则。
新生儿因特殊情形不能随亲生父母入户的, 经市公安局户政部门审定后可以随法定(或指定)监护人入户。法定监护人依照亲等序列关系顺延自动确定。
第八条 查找不到亲生父母的弃婴(弃童)(以下简称“弃婴”)入户遵循下列原则办理: 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弃婴由该社会福利机构申请办理入户手续。
公民合法收养的弃婴,或者从社会福利机构领养的弃婴,收养人凭民政部门签发的《收养登记证》办理被收养人的户口落户或迁移手续。
与收养人共同生活多年并已经形成事实收养关系,且因各种特殊情形无法按照《收养法》规定办理《收养登记证》的,收养人可以凭当地公证机关出具的事实收养公证证明文件,报市公安局户政部门审定后办理被收养入户手续。对已年满18周岁、无法办理事实收养公证的,可以凭被收养人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的综合调查材料报市公安局户政部门审定后办理被收养入户手续。
第九条 被收养的儿童应当在随亲生父母入户后,由收养人凭民政部门签发的《收养登记证》办理被收养儿童户口迁移手续。
收养人户口性质为农业的,可以以“非转农”形式将弃婴迁移入户。
第十条 夫妻投靠入户、子女投靠父母入户、父母投靠成年子女入户实行自愿相随的原则。但是,属于“非转农”性质的投靠(投靠人户口为非农业户口,被投靠人户口为农业户口),投靠人的户口可以迁往被投靠人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设立的户口公户。
第十一条 在城镇的“自理粮”常住户口人员要求“农转非”的,可以“就地农转非”形式变更户口性质,转为非农业户口人员。
在城镇的“自理粮”常住户口人员不得以“农转农”形式回流原农业户口迁出地。第十二条 在本市拥有房屋的所有权人及其直系亲属可以办理入户手续。
第十三条 两人以上联名购房,但不属于直系亲属关系的,其中一名共有人及其直系亲属可以办理入户手续。
第十四条 房屋产权转让的,原房屋产权人及亲属的户籍关系应当迁出。原依附于该房屋的户口人员全部迁往实际居住地后,现房屋产权人及其直系亲属方可以办理入户手续。第十五条 入读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户口迁移按下列方式办理: 在本市就读的本省生源,入学时可以不将户口迁入我市。
在外省就读的本市生源凭新生录取通知书可以直接办理户口迁出手续。
在本市就读的外省生源凭户口迁移证可以直接办理户口迁入手续。就读期间,不办理户口迁出手续。但是,属于肆业、开除、退学情形的除外。第十六条 学生毕业后的户口迁移按以下列方式办理:
学生毕业后来我市工作的,凭毕业证、报到证、用人单位接收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可以直接办理户口迁入手续。
入学前为农业户口的本市农村籍生源,毕业后两年内(含两年,从毕业证签发之日起计算)要求返回原籍落户的,可以自愿选择户口性质。超过两年的,只能以非迁非形式迁入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设立的公户。
第十七条 驻韶部队军官、文职干部符合部队有关随军条件规定的,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凭所属部队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的批准证明,可以随军迁入本市。
第十八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准许申请人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户口迁入本市:
(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我市先进水平以上的专利、发明或者专有技术的人才和我市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转移产业和重点企业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三)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并获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
(四)具有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或普通高中以上学历并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的45周岁以下的技能人才,在就业地工作且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年的;
(五)省、市政府文件明确规定引进的其他人才。
第十九条 我市招录(含调动)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的户口可以迁入我市。
第二十条 出国(境)回国人员、归国华侨、港澳台同胞及外国籍人员要求到我市定居的,按国务院制定的相关文件要求办理入户手续。
第二十一条 刑满释放人员凭刑满释放证明书到原籍派出所恢复户口。
第二十二条 公民下落不明满6个月的,根据失踪人直系亲属的申报,查明情况后,派出所应当办理失踪登记。
对人民法院宣告失踪,超过6个月仍无下落的公民,直系亲属或监护人应当及时持相关证明材料向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报注销户口。
失踪人员回来要求恢复户口的,经核实相关情况后应当及时予以恢复。
第二十三条 公民自然死亡的,死亡人员的直系亲属或监护人应当及时持相关证明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注销死亡人员户口。
对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公民,被宣告死亡人员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应当根据死亡人员直系亲属或监护人所提供的法院宣告死亡的相关材料,做好死亡登记。
第二十四条 公民因婚姻关系变更等原因,且生活独立,有居住条件的,可以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分立户口。
第二十五条 户口在本市但长期不在本市居住的空挂户人员,应当将户口迁往实际居住地址。因特殊原因暂时无法将户口迁往实际居住地的,应当向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如实报告。派出所应当在其户口簿、常住人口登记表上登记其申报的实际居住地址。
对于下落不明时间超过3年的长期空挂户口,派出所应当另册保管并封档。封档时间超过2年的户口,派出所要予以注销,并在其户籍档案中予以登记说明。
对于封档或者注销户口的人员,当事人回来要求恢复户口的,经核实相关情况后,应当予以恢复。但当事人应在30个工作日内迁往实际居住地。
第二十六条 以下虚假户口由现虚假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注销手续:
(一)凡通过补报往年出生登记、户口漏登补录程序、冒用他人户籍资料或提供虚假《出生医学证明》等途径办理的虚假户口;
(二)对未办理迁移手续形成的空降虚假户口;
(三)因违反规定未办理迁移手续造成的同人同号重户口的虚假户口。
手续完备、重复迁移造成的同人同号,原则上保留初次迁移的户口注销已迁移的户口。虚假户口注销后,其户内其他成员户口,经公安机关核查,确认其合法、真实、唯一的,应当予以保留。
第二十七条 公民个人要求更正出生日期,变更姓名、民族等户口信息,经审查理由确实充分的,公安机关应当作出变更登记。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和正在接受刑事处罚、管制的人员不得变更姓名。第二十八条 派出所在日常户籍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户籍档案、户口簿册等原始资料应当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制定的要求装订成册,妥善保管,并永久保存。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所称的“直系亲属”是指申请人本人的父母、配偶和子女。
第三十条 本规定所称的“合法固定住所”是指单位住房或者购买、自建或租赁的合法住宅。单位住房应有单位证明,购买、自建的房产应有房管部门的产权证明,租赁住宅应有房管部门租赁合同且合同有效居住期限应不少于两年。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所称的“社会福利机构”是指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开办的综合性社会福利院。此类社会福利机构可以接收弃婴(弃童)。集体办的敬老院、养老院和其它类型的社会福利机构原则上不得接收弃婴(弃童)。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投靠”是指“子女投靠父母”、“父母投靠子女”及“夫妻投靠”。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自理粮”是指根据国发[1984]141号文规定的户口簿注明为自理口粮的人员。
第三十四条 已实行“一元化”政策地区的户口,一律视为非农业户口性质。第三十五条 市公安局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韶关市景点导游词
新丰云髻山旅游区
沿途游览路线:【途中】—【游客大道】—【源之景】—【岩之景】
【途中】
我们现在前往的是新丰云髻山旅游区。新丰县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全县总面积2015平方公里,人口24万,是韶关市最南端的一个县。云髻山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丰县城西北8公里处,是集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保护区总面积2700公顷,超过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多座,主峰海拔1438.8米,是珠三角地区的第一高峰,也是新丰江源头。保护区内旅游区面积9平方公里,资源丰富,景色优美,可用“风花雪叶”四个字来形容。即“春赏山花,夏弄清风,秋观红叶,冬踏冰雪。”
【游客大道上】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到达了新丰云髻山旅游区。云髻山因为主峰像客家阿婆盘在头上的发髻,所以当地人都习惯叫“亚婆髻”。由于主峰海拔较高,常在云雾间若隐若现,神秘飘然,因此得名叫“云髻山”。
【源之景】
我们现在去参观的是云髻山的源之景景区。这“源”就是指新丰江源头。新丰江是东江水系的一级支流,横贯新丰县七个镇,境内全长77.4公里,占新丰江水库总流量的43%,新丰江水通过东深供水工程将新丰人民的一片深情献给了下游的惠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地近3000万人民。
(一)蕉风雨韵
现在大家所看见的这种山芭蕉与平常熟悉的蕉有什么不同呢?芭蕉属禾科,属于热带和亚热带部分地区的作物,生产期是一年,一般是当年长大当年开花结果的。而这里的芭蕉的寿命是三至五年才结束生命历程的。为什么呢?因为有着源头水的滋润,气候适宜,慢速生长,要用三至五年才开花结果,所以寿命比较长。
(二)枫林石景
看这些石头穿上这绿色的锦衣多漂亮,在这里可以看到这云髻山的生态植被保护得多么完好。这里也是枫林石景的艺术长廊,枫林与山石间的不同生姿,错落有致;深秋季节,这一片枫叶红得如火,生机无限,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三)天狗望月
现在大家不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那山顶上的石头像什么?像不像一条小狗望着天上的月亮。
左边那个大高峰像不像我们人类的祖先——猿人的头相?
(四)思源亭
请看右边的江源记石碑,它记载着新丰江的来源和新丰人民为保护新丰江源而付出的奉献。“……水者,生命之汁液;江河者,大地之血脉。故浊流起而国忧,清波现而民喜。且思新丰江何以观之若明镜,掬之若玉屑,饮之若甘泉?此乃新丰民众千百载珍爱生态、涵养水源之功也。……”
(五)流云飞瀑
看!那就是新丰江源头三叠瀑布,落差为128米,取名为“流云飞瀑”。岩石上刻的“新丰江之源”五个字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的。你们看,这水顺着岩石奔流,日夜不息,这可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啊!
(六)悠园
我们来到了小小而精致的悠园,在这里休息,使人们体验到怡情的境界。大家看,这里无山不翠,有水皆清,身旁更有让人惊心动魄的源头飞瀑,满园弥漫的水雾令人神清气爽,怎不其乐悠悠。
【岩之景】
我们现在去参观的是云髻山的岩之景景区,亦名“石景区”,它位于整个云髻山的中上部,海拔1000米左右,奇、神、幽、秀是它的主要特色。这里石景奇特,岩洞神秘,山地幽静,风景秀丽。
(一)莲花台、绿竹独秀
这块石头,体圆,面平,边缘轮廓是花瓣,这就是莲花台。相传这是南海观音云游四方,当她架着祥云来到云髻山时,被这里的红枫林所吸引,于是降下祥云在此石台上,并把随身带的竹子种在这里。这种竹子的学名叫绿竹,中药的竹絮就是它二层皮,可治小孩子惊风、风热、感冒。在云髻山是唯一的一簇绿竹,因而称“绿竹独秀”。
(二)茶园、“亚婆髻”的由来
这茶园面积约100亩,看这苍劲的茶树,我们就知道这茶园年代的久远。相传,云峰村里有个叫玉蓉的姑娘,不但长相如花似玉,而且心地善良。她常与相恋多年的英俊小伙子青云在这茶园幽会,当他们准备举行婚礼时,官府强行来掳走玉蓉,玉蓉坚贞不屈。她趁机逃走。官府派兵追捕,玉蓉吧辫缠成老太婆的发髻,历尽坎坷,累倒在这个郁郁葱葱的山上,她的头发变成云髻山的山顶。后人为纪念玉蓉姑娘,把她尊称为阿婆,并将“阿”改为“亚”来予以区别,这就是云髻山又叫“亚婆髻”的由来。
(三)亲密有间
请看,右边健壮的石头就是敦厚老实的青云,而左边这块苗条秀美、紧紧依偎在青云怀里的石头就是玉蓉姑娘了。成语说亲密无间,但现实中再亲密也有间。你看,青云和玉蓉中间还有一线天的空隙呢。
(四)金龟朝圣
请各位游客抬起头往上看,这是一只金龟。龟眼、龟脖子,活灵活现,龟首斜仰着脖子向着东方,这就是金龟朝圣石。看!龟身上还有天然的一条龙,不但外形像,而且还栩栩如生。相传,凡是龟和龙都同时出现的地方,那必定是个非常有灵气的吉祥之地。同时这里也是观日出的理想位置。太阳先是在对面山峰间的轮廓里透射出来,然后冉冉升起,如有云雾时,更为好看,像浮在云雾间,最为精彩是在云雾的缝隙间穿透折射出那梦幻般的光芒。
(五)试身石
大家看,这是试身石,能站着进去的游客身材是标准的,如蹲着进去的游客那回去就要减肥了……
(六)龙头、青龙瀑
大家抬头往上看,那像龙头吗?对,我们现在就是站在青龙脊背上,可沿着青龙路,欣赏身旁的青龙瀑、剑龙瀑等瀑布群,还有千姿百态的红枫树、茶树等植物,呆会大家就会觉得仿佛进入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各位游客,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希望大家有机会故地重游。
金鸡岭风景名胜区
沿途游览线路:【牌坊】-【娇垒】-【一字峰】-【兵器岩】-【金鸡石】
【概况】
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是广东省省级风景名胜区金鸡岭。它座落在素有“广大北大门——岭南第一镇”之称的乐昌市坪石镇,面积40公顷,海拔338米,因西北峰顶有座巨石,鸡头、鸡冠、鸡尾全备,貌似雄鸡,昂首北望、引颈欲啼而得名。它是广东省八大名山之一,与仁化的丹霞山和福建的武夷山同属丹霞地貌。
【金鸡岭形成过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金鸡岭的形成过程。在内陆断陷湖泊“坪石—宜章”盆地形成过程中,盆地持续缓慢下沉,周围山岭岩层破碎的泥沙、卵石,源源不断被流水冲到湖盆充填,经过白垩纪三千多万年,终于堆积了砂岩、沙砾岩、夹页岩等河流湖泊相地层,总厚度三千多米。那时,内陆气候炎热干燥,雨量偏少,泥沙中含有的铁、锰、铝等物质,经受长期的强氧化后成铁锈,遂使岩层染成红色。白垩纪末的“晚期燕山地壳运动”,湖泊一度干涸抬升。后来地壳又发生了“喜马拉雅地壳运动”,才彻底改变了粤北的地壳面貌。山岭急剧抬升得更高,仅存少数的湖泊盆地也随之升起,湖水干涸消失了,红色岩层也成了高原台地。地壳运动后的晚第三系(距今三千万年),粤北山区气候逐渐变得潮湿多雨,气候温暖,植被茂盛,溪流纵横,结果将质地疏松的泥沙不断冲走流失,只剩下比较坚固的岩石。经过几千万年的“流水切削”,终于形成了今天这样千姿百态、雄伟壮观的石山体形。金鸡石是丹霞地貌充分发育遗留下来的较硬岩体组成的“石蛋”,其鸡背、鸡头、鸡身实际上由大小不同的三个石蛋堆叠而成。金鸡岭是老年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名山。
【牌坊】
现在,我们经过通往东门的第一座牌坊,牌坊上“金鸡岭”三个字是前全国政协叶选平副主席题写的。第二座牌坊“金鸡啼晓、宾客如云”是原全国政协王任重副主席题写的。过牌坊百米,有一眼泉水,名曰聪明泉,水质清甜,正可意浓情悠品茶香,让身心休憩和享受一番。东门前左侧是丹崖绝壁的一字峰。一字峰长四百米、顶平、宽三至六米,从正面看像是万古金城、铜墙铁壁,如横卧的汉字“一”;从东侧看,又是顶天立地的南天一柱,如阿拉伯数字“1”;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娇垒】
接着,进入东门隘口,是一道石砌城墙,城高墙厚、壁垒森严。传说太平天国女将洪宣娇曾于此扼守退敌,故名娇垒。左侧石壁上刻有原广东省长卢瑞华的题词“为广东旅游争光”。
【一字峰】
各位游客,我们登上了一字峰,远眺西北面是蜿蜒如练的武江,极目湘南粤北,令人感慨万千:京广线上列车川流不息、武江上百舸争流、公路上车水马龙,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坪石镇,人口三万多、有三星酒店至招待所等各挡次旅业一百多家、饮食业二百家、商店五百家,是广东省十大重点建设镇之一。一字峰东面,迎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有玲珑剔透的排岗石屏,石屏的后面是小鸟天堂雀儿山。传说是女娲在雀儿山中,沐浴大自然的甘露,纺成了这道锦嶂秀屏。一字峰北面是海螺峰、孔雀峰,也都栩栩如生、形神兼备。一字峰中段,是纪念洪宣娇大破清兵的“胜清亭”,这是观日出的好地方:在金鸡啼晓、旭日初升之际,远方群峰有一轮玫瑰色的红日渐渐爬上山脊,继而变成金红,再从大红一跃而成乳白色,在瞬间你就能猎取到无数日出壮丽景观。
一字峰东坡下,是当年太平天国兵营,天兵天将们在此屯兵、开荒种地、挖塘养鱼、操戈练武。点将台上洪宣娇塑像,手持战刀,英姿飒爽,目视前方的练兵场;她腿前迈、手微摆、挺胸而立,神采奕奕。兵营现已建成了典雅的别墅、餐厅、歌舞会议厅等。绿树婆娑、鸟语花香中,您大可以在此度一个安逸清静的长假,洗却都市的喧嚣与烦恼。
【兵器岩】
我们来的兵器岩,又名别洞。洞深近百米,洞壁上有“洪宣娇大战金鸡岭”的石刻浮雕:“天王降旨喻宣娇”、“飞驻金鸡阻敌援”、“演兵场上振雄威”、“诡计偷袭女帐营”、“敌军如云困寨门”、“掷鲤抛穗笑敌昏”、“难叩洪关敌计穷”、“敌兵溃败走仓惶”、“斩将追兵气若虹”等,设计新颖,雕刻精湛。游观景亭后,可到当年太平军种植粮食的秣粮坡,如今已是满坡的金竹,还种植有桃、梨、李、乐昌含笑等树木;坡后的爽谷与虚谷之间的宣娇阁,它原是岩廊石室;宣娇阁左下侧,是竹林七贤浮雕,开魏晋名士世家风范的阮咸、嵇康、向秀、王
戎、山涛、阮藉、刘伶互为交好、陶醉竹林,寄畅于山水、天地之间;在虚谷绝壁,凿有一组大型摩崖浮雕《华夏魂》:高十四米、宽二十米,刻有“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除害”、“女娲补天造人”等,反映了韶州人民对先民的崇敬。
【金鸡石】
再下百步天梯,是地势隐蔽的峡谷,藏有十二枚巨石蛋;再登上朝阳亭,就可到达金鸡石;石高八米、长二十米、宽四米,金鸡石前面还有骆驼峰,后面有刺猬石,都惟妙惟肖的。金鸡岭还可观赏到五猴拜观音、笑佛卧岩、熊猫岩、望江台、七巧洞、西门晚照、石狮送客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鹫阁上展出的一只罕见的大秃鹫标本,鹫两翅张开宽2.8米、重7.2公斤,而瑞霄泉石壁上明丁卯(1627年)所刻的“人心天理”等,佐证了自唐宋以来,金鸡岭就已是旅游胜地、文化重镇了。
金鸡岭的形成,沉积了三千多万年,“流水切削”磨砺了几千万年,大家体验到她的魅力了吗?美在于形,只能悦目;美在于神,方能赏心;惟有沉积岁月之美,才能由眼前瞬间的触动变为心灵恒久的感动。那种魅力源自天地灵毓的造化,也源自内在精神的历炼。各位游客,现留下些时间让大家自己继续好好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讲解线索:【南岭简述】—【小黄山】—【瀑布长廊】—【亲水谷】—【石坑崆】
【南岭简述】
现在我们前往被评为“省内最受欢迎旅游线路”和“广东最受欢迎自驾车目的地”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游览。森林公园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与湖南宜章县交界处,南岭山脉的核心地带,总面积273平方公里,主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广东最高峰。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是岭南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放地带的一部分、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广东物种宝库”,有植物2000多种,野生动物20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82种,是华南虎的最后栖息地。
【小黄山景区】
现在我们前往小黄山景区。它是世界上最大片“广东松”原始森林存留地,海拔1604米;山势险峻、广东松遍布,风光不逊黄山,因此得名“小黄山”。云海、广东松和佛光是小黄山的三大奇观,冬天可看到南方难得一见的雾淞和冰挂。
观景台正前方的是广东的迎客松,正伸出双臂,欢迎八方游客!广东松学名华南五针松,又名“蓝松”,是一种只生长于南岭一带的特有物种。其针叶五针一束,到寒冬时会分泌防寒素,使得树冠呈现美丽的宝蓝色,十分独特。
观赏迎客松后,沿着山脊的石阶步步登高。在原始森林中穿行,体味峰回路转;攀越云海,登上山顶,四下豁然开朗,空气清新无比,心情也因此美丽起来。
在小黄山顶“玉兔峰”,可观日出和远眺广东第一峰、广东第二峰、第三峰。山顶可拍摄到“佛光”奇观。“佛光”的形成得益于南岭的独特自然环境,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自然奇观。
【亲水谷景区】
亲水谷有名“清水谷”,是典型的壶穴地貌,位于峡谷之中,两岸峰谷高耸近千米,一泓碧水直泻而下;河床最宽处50米,最窄处仅2米。沿途急滩、瀑布、涡流、深潭接连不断,以“幽峡、碧水、奇石”而著称。游道全程3500米,依溪而建,舒适平缓、老少皆宜。在春夏,各色野花开满整条游道;秋冬季节,槭树、枫叶、山乌和蓝松构成了一幅绚丽画卷。
继续前行,来到珍珠潭。看那溪水从高处直冲下来,在狭窄的山谷中层层跌落,激起出颗颗水泡,浮上水面,就像颗颗珍珠。珍珠潭因此得名。
亲水谷四季水清见底,水底河床上那些圆形的石臼,就是“壶穴”地貌。河道中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的石块,都是千万年前从更高处冲下啦的,可以想象当年水势之大。最后的仙女潭仙女瀑,是亲水谷落差最大的一条瀑布,春夏水声雷动、气势雄壮,秋冬则露出温柔一面,显得水清山幽。
【瀑布长廊】(又名九重瀑布)
南岭处处见瀑布、时时闻瀑声。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是广东一绝,而且都是天然瀑布。的确是深壑幽谷,清溪长流,飞瀑连辍,一瀑一景,绚丽壮观,水极清澈,空气清新,长长的风景画廊,动人心弦。
其中最著名的“瀑布长廊”,是南中国最大的天然瀑布长廊。由发源广东第二峰——海拔1888米的石韭岭的溪水汇集而成,在深壑幽谷中跌宕直下,落差近500米,形成近百条大小瀑布,负离子每立方厘米含11万个,含量是广东之最。
瀑布长廊的起点——九重山是很好的拍照点,也是秋天赏红叶最佳处,这里也最能体现南岭“层峦叠嶂”的特色,毛主席诗中提到的“五岭逶迤腾细浪”指的正是南岭的这种景观。常有游客在这里细数山峦,据说有人数出20多重呢。
从九重山往下走,经过“松门”,这里有两株三人合抱的松树,一左一右,像在把守大门。参观海拨正处在1000米的“千米瀑”后,我们来到了南岭瀑布第一绝——孔雀瀑。从观景台顶望过去,这条瀑布就像一只孔雀,骄傲地扬着高贵的头,拖着长长的屏花,向游客炫耀它的美丽。
由于原始森林有着丰富的天然水源,南岭瀑布全年水流不断,又还有短尾猴、松鼠及各种飞鸟生活在这里。再往下我们可以观赏到飞流瀑、惊心瀑、虎口瀑和双飞瀑的美景。
【石坑崆】
南岭不仅有秀美的水,还有高耸的山,让我们驱车直上广东第一封,做一回“广东最高的人”。石坑崆及周围数十座千米以上的山峰,构成了广东最为高峻雄伟的山地,所以,南岭野被称为“广东屋脊”。这里云海日出,壮丽多姿,时有佛光奇景,隐现于彩虹之中,无时不带给游客种种遐想。
各位游客,相信大家领略到了雄伟的山峰景观,幽静的溪谷景观,秀丽的植物景观,神奇的气象景观,它们有机巧妙地结合为一幅幅怡人美景。可以想象南岭春天花山似海,夏天飞瀑流泉,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