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收费办法修改之管见五篇

时间:2019-05-13 04:5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诉讼收费办法修改之管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诉讼收费办法修改之管见》。

第一篇:诉讼收费办法修改之管见

人民法院审判、执行民商事、海事和行政案件,除了投入大量人力外,出外调查、取证,在技术上由专家鉴定等等工作,均需一定的费用,当事人所交费用只在办案经费中占一小部分,属于当事人的合理负担。诉讼费用,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商事、海事、行政诉讼时,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交付的费用。它包括三部分:一是案件受理费,这是人民法院在决定受理案件后向当事人征收的费用,就这部分费用来讲,它具有国家税收的性质。二是在诉讼中实际支出的费用,如鉴定费、勘验费、公告费、翻译费、评估费、财产保全费、法官办案出差按国家规定标准所支出的差旅费用、证人的误工补贴和差旅费等。三是执行费用,包括申请执行案件,申请财产保全措施,海事海商案件申请扣押船舶等。执行中实际支出的费用为: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异地执行本案时按国家标准所支出的差旅费用;由人民法院或人民法院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进行的与本案执行有关的勘验、鉴定、评估、拍卖、变卖、存储、保管、运输等实际支出的费用。

民事诉讼收费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确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它的立法意旨主要在于通过合情合量的收费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缓解人民法院办案经费不足,同时又有利于加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减少当事人无理缠诉和滥用诉讼权利。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对诉讼费用的征收作了原则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年六月二十九日通过了《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以下简称《收费办法》,又于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九日通过了《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

《收费办法》和《补充规定》在开始实施执行的几年内是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对人民法院合理、规范收费起了积极、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物价不断上涨,经多年司法实践表明,《收费办法》和《补充规定》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和诉讼活动发展的需要,存在收费标准偏低、收费范围确定不全面、操作性不强等弊端,导致诉讼收费难、乱的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就《收费办法》及《补充规定》存在的弊端,实践中乱收费的表现形式、乱收费的危害、乱收费产生的原因、防治乱收费的对策和修改诉讼收费办法的建议阐述如下,供诉讼收费办法修改时参考:

一、《收费办法》及《补充规定》存在的弊端

1、收费范围确定不全面。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因其过失而给另一方当事人及法院造成时间上、工作上的损失,;没有规定由其承担相应的责任,致使诉讼效率下降。如对必须到庭的被告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致使原告耽误了时间,增加了因参加诉讼的支出;同时也给法院工作增加了工作量,而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如果明确规定由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就可以促使其按时到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诉讼费用交纳期限不明确。人民法院收取诉讼费用的根据是生效的法律文书,而法律文书所能写明的也只是各方当事人应负担的诉讼费用,法律并无明文规定应交纳的期限,当事人何时向法院交纳诉讼费用,一般都由法官自由裁量,随意性很大,也给当事人留下拖拉或拖交的空间。

3、缺少强制性规定的内容。首先,法律文书确定了当事人应交纳的诉讼费用后,当事人的交纳基本上取决于自觉,有的当事人认为欠国家的可以不交,甚至认为法院收费没有理由,这些都取决于当事人认识水平和法律意识,实践中大多数欠收的费用都是经过经办人员反复工作才得以收取。其次,对当事人在诉讼费用的交纳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当事人所欠诉讼费用一部分是法院在当事人申请执行后,在执行过程中通过“搭车”执行收取的,这对于一些有申请的案件还能采取强制措施,对于没有申请的案件却难以强制收取。由于法院收费难,诉讼费用的负担一度出现本应由当事人双方或多方负担的诉讼费用但判决由原告或上诉人先预缴,然后再由被告、第三人或被上诉人付给原告或上诉人的情形,这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也容易导致当事人对法院的不满。第三,法律上对诉讼费用的执行可采取的措施及其相关手续不明确。

4、《收费办法》及《补充规定》对诉讼费缓交、减交、免交的规定不够具体。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二款、《收费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及《补充规定》第四、五条都规定了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实困难,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和免交的情形,但这些规定没有2005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详细、具体,缺乏可操作性。

5、《收费办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申请执行费,由申请人预交”不合理。因申请人大多在起诉时就预交了案件诉讼费。如果又要申请人交申请执行费,既增加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也容易引起当事人的不满。

6、《收费办法》和《补充规定》中的收费标准偏低,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和诉讼活动发展的需要。

二、实践中乱收费的表现形式

1、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个别法官外出办案与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同吃、同住,除正常收费外,还要当事人报销餐费、按摩费、洗头费、洗脚费等,无形中增加了收费项目,扩大了收费范围。

2、提高收费标准,并有逐年上升的势头。按《收费办法》的规定,离婚案件不涉财产分割的每件交纳案件受理费10?50元,但实践中此类案件往往收案件受理费100-500元,高出《收费办法》规定标准的10倍;按《收费办法》规定,财产案件不满1千元的,每件交50元,但实践中每件至少收案件受理费500元,同样高出《收费办法》规定标准的10倍。超标收费有逐年上升的势头。如某法院2003年立案2000件,收费200万元;2004年立案1500件,收费250万元;2005年立案1000件,收费近300万元。案件减少、收费增加的现象表明超标收费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3、个别案件存在向原、被告重复收费的现象,造成一件案件收二笔诉讼费。

4、个别案件除正常收费外,还存在拉赞助款的现象。

5、少数法官存在私分、侵吞、挪用诉讼费等违法犯罪行为。个别法院的负责同志曾因此被判刑,应引以为戒。

6、有的法官存在对当事人申请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的证据审查不严或不经院分管领导审批擅自对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的行为。

7、有的法院对诉讼费发票管理不严。

三、违规收费的危害

1、有损法院的公正形象。公正是塑造法院形象的支柱,是展示司法魅力的亮点。法官办案必须做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而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和保障。向当事人收取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也是办案程序中的一个微观方面,如果法官超标收费,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当事人将对法官办案的公正性产生猜疑,从而影响法院在群众中的高大形象,失信为民。

2、造成收费标准的不统一。某些基层人民法庭离基层法院立案庭较远,为方便群众诉讼,基层法院往往授予某些基层法庭立案权和收费权。《收费办法》和《补充规定》虽规定了统一的收费标准,但由于旧的收费标准已不适应经济形势和当前诉讼活动发展的需要,导致司法实践中无适当的收费标准可供参照,引起立案庭与某些法庭收费标准的不统一、不一致,有的案件甚至相差较远。

3、过高收费将部分当事人拒之门外,影响法院的部分案源。有的当事人本想到法院打官司,但考虑到法院收费过高,超过其承受能力,往往会放弃打官司的念头,向行政机关、仲裁机构申请处理、解除纠纷。

4、有的当事人认为法院收费过高,往往采取向人大、上级法院告状的方式发泄心中的不满,从而对法院产生负面影响。

5、法院难过审计关,往往面临遭处罚的局面。每年审计部门都组织精干力量依照《收费办法》和《补充规定》中的老收费标准对法院的诉讼收费情况进行审计,法院超标收费往往遭几万元的处罚。

四、乱收费产生的原因

1、现行司法体制存在某些弊端,法院人、财、物归地方管,造成法院司法经费奇缺,严重不足。有的基层法院业务经费分文没有,法官工资也不能按时发放,主管部门想出绝招,给法院规定养羊指标,以实物——羊代替货币,解决经费和发工资问题,于是法官变成了羊倌;有的基层法庭,由于年久失修,遇下雨天就漏水,要用脸盆、水桶盛漏水,而重建法庭,政府只批项目,资金由法院自筹,到哪里去筹,用什么手段筹以及日后如何偿还,一概不管;有些地方给法院下达招商引资的指标,完不成任务就扣发一定数额全员工资。院长愁眉苦脸,号召大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法官们纷纷扮演起准商人的角色;有些基层法院非但得不到必要的经费拨款,还必须上缴一定的数额的创收款。为了按时完成任务,避免挨罚,法官们绞尽脑汁,“主动出击”寻找案源,动员有民商事纠纷的企业告状,以收取诉讼费,跟沿街叫卖兜售商品的小贩差不多。

2、《收费办法》及《补充规定》中的收费标准偏低。《收费办法》是****年通过的,至今已实施十七年;《补充规定》是一九九八年通过的,至今已实施八年。《收费办法》及《补充规定》在通过后的几年内是符合当时实际以及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的,对人民法院审判案件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收费办法》及《补充规定》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和诉讼发展的需要,必须对收费标准予以调高。

3、利益驱动。经费不足严重困扰法院的各项工作,这是许多地方的客观情况。有些法官为完成创收指标任务。往往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有的甚至为多收费而违反管辖规定争夺案源;有的对违法立案、违法管辖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办法,听之任之,利益为上,放弃原则,不按规矩办事。

4、少数法官思想道德品德差,无群众观念,有的甚至为个人利益贪赃枉法。

五、防治乱收费的对策

1、改革现行司法体制某些弊端,实现法官独立的经济保障。我国法官地方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经济来源的地方化,必须改革司法经费的地方化。可借鉴外国经验,全国司法经费由中央财政统一供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分两步走。近期目标:可以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高级人民法院编制本省辖区内所有法院的年度经费预算,报省级财政部门批准;把各地区司法经费上缴省级财政部门,由省级财政部门划拨给高级人民法院,由高级人民法院按各法院年度预算,统一分配到辖区内各级法院。贫困地区司法经费赤字由中央财政补足。第二步:在全国征收司法税。由最高人民法院编制全国年度法院经费,报中央财政部门审批,然后划拨给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分配到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确保法院“两庭”建设和物质装备建设。

2、实行高薪养廉,提高法官待遇。法官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法官应尽量避免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因而不可能从其他途经获得收入,薪金几乎是其唯一的收入来源。正因为这样,国家就必须保证法官享受高薪,以保证法官生活安定富裕,免去后顾之忧,从而不受金钱、物质和利益的诱惑。

3、提高法官素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首先必须抓好法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把这个根本抓住了,抓好了,队伍建设就有了前提和基础。要继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各级法院法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着力在解决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问题上下功夫,督促和帮助广大法官坚定政治立场,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品质。其次要加强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用良好的道德品质指导法官的言行,使法官树立崇高的理想,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做到廉洁自律,不擅自增加收费项目,不扩大收费范围,不提高收费标准,不擅自对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不接受当事人的赞助,不私分、侵吞、挪用诉讼费。

4、加大查处力度,建立防治乱收费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乱收费现象。

六、修改诉讼收费办法的建议

1、将《收费办法》第五条修改为:

第五条 案件受理费

(一)离婚案件,每件交纳100-500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10000元的,按1%交纳;超过10000元的,超过部分按2%交纳;

(二)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的案件,每件交纳500—1000元;

(三)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100-500元;

(四)财产案件,按争议价额或金额,照下列比例交纳:

a、不满1千元的,每件交100元;

b、超过1千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5%交纳;

c、超过5-10万元的部分,按4%交纳;

d、超过10-20万元的部分,按3%交纳;

e、超过20-50万元的部分,按2.5万元交纳;

f、超过50-100万元的部分,按2%交纳;

g、超过一百万元的部分,按1.5%交纳。

(五)侵害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的案件,每件交5000-10000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交纳。

(六)行政案件按下列标准交纳:

a、治安案件,每件交纳50-300元;

b、专利案件,每件交纳500-4000元;

c、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300-1000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收费标准交纳。

(七)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300-500元。

(八)破产案件,按照破产企业财产总值依照财产案件收费标准计算,减半交纳,但最高不得超过150000元。、将《收费办法》第八条修改为:

(一)申请执行案件、执行金额或者价额在1万元以下的,每件交纳500元;超过1-50万元的部分,按1.5%交纳;超过50万元的部分,按0.3%交纳。

(二)申请诉讼保全措施,保全财产的金额或者价额不满1千元的,每件交纳300元;超过1千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2%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1.5%交纳。

(三)海事海商案件,申请扣押船舶的,每件交纳2000-10000元;申请债权登记的,每件交纳1000元;申请留置货物、燃料的,每件交纳1000元;申请船东责任限制的,按申请限制数额的0.3%交纳,但最低不少于1000元。

3、将《收费办法》第十二条第二款“申请执行费,由申请人预交”删除,并将该条第三款代替第二款。

4、建议进一步明确收费的详细范围,进一步严格诉讼费的管理,进一步加大对违规收费的查处力度。对违反《收费办法》有关规定,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者擅自对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用,或者要求、接受当事人向法院赞助,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对私分、侵吞、挪用诉讼费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5、建议在《收费办法》中明确规定诉讼费交纳的期限,并由法官在裁判文书中载明。

6、建议通过立法确立诉讼费用收取的法律地位,明确规定启动执行程序,从而赋予诉讼费用可以直接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

7、对《补充规定》第四条第二款修改为: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司法救助,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

a、追索赔偿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

b、孤寡老人、孤儿和农村“五保户”;

c、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患有严重疾病的人;

d、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

e、追索社会保险金、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的;

f、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损害事故的受害人,请求赔偿的;

g、因见义勇为或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近亲属请求赔偿或经济补偿的;

h、进城务工人员追索劳动报酬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请求赔偿的;

i、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户救济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无其他收入的;

j、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社会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

k、起诉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农民履行义务的;

L、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

m、当事人为社会福利机构、敬老院、优抚医院、精神病院、S0S儿童村、社会救助站、特殊教育机构等社会公共福利单位的;

n、其他情形确实需要司法救助的。

第二篇: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

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

(1989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411次会议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三条、第八十条、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一百九十条、第二百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诉讼费用的收费范围

第一条 当事人进行民事、经济、海事和行政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案件受理费。

当事人依法复制本案庭审材料和法律文书的,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所需的费用。

第二条 财产案件、行政案件的当事人,除向人民法院交纳案件受理费外,还应当交纳下列费用:

(-)勘验、鉴定、公告、翻译(当地通用的民族语言、文字除外)费:

(二)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在人民法院决定日期出庭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费;

(三)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申请费和实际支出的费用;

(四)执行判决、裁定或者调解协议所实际支出的费用。

第三条 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机构的裁决、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和行政机关的处理或处罚决定的,应当交纳申请执行费和执行中实际支出的费用。

第四条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其他诉讼费用。

第二章 诉讼费用的收费标准

第五条 案件受理费

(一)离婚案件,每件交纳十元至五十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一万元的,不另收费;超过一万元的,超过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纳;

(二)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的案件,每件交纳五十元至一百元;

(三)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一元至五十元;

(四)财产案件,按争议的价额或金额,照下列比例交纳:

1、不满一千元的,每件交五十元;

2、超过一千元至五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四交纳;

3、超过五万元至十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三交纳;

4、超过十万元至二十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二交纳;

5、超过二十万元至五十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一点五交纳;

6、超过五十万元至一百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纳;

7、超过一百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零点五交纳。

(五)侵害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的案件,每件交五十元至一百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交纳。

(六)行政案件按下列标准交纳:

1、治安行政案件,每件交纳五元至三十元;

2、专利行政案件,每件交纳五十元至四百元;

3、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三十元至一百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收费标准交纳。

(七)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三十元至五十元。

(八)破产案件,按破产企业财产总值,依照财产案件收费标准交纳。

第六条 原告提出两个以上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需要合并审理的,案件受理费根据不同的诉讼请求分别计算收取,第七条 财产案件中请求数额与实际不符的,案件受理费按人民法院核定的实际争议数额计算收取。

第八条 申请执行等费用按下列标准交纳:

(一)申请执行案件,执行金额或者价额在一万元以下的,每件交纳五十元;超过一万元至五十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零点五交纳;超过五十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零点一交纳。

(二)申请诉讼保全措施,保全财产的金额或者价额不满一千元的,每件交纳三十元;超过一千元至十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纳;超过十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零点五交纳。

(三)海事海商案件,申请扣押船舶的,每件交纳一千元至五千元;申请债权登记的,每件交纳五百元;申请留置货物、燃料的,每件交纳五百元;申请船东责任限制的,按申请限制数额的百分之零点一交纳,但最低不少于五百元。

第九条 勘验费、鉴定费、公告费,翻译费的金额,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收费标准计算交纳。

第十条 复制庭审记录或者法律文书,按实际成本收费。

第十一条 当事人应当交纳的其他诉讼费用的金额,由人民法院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决定。

第三章 诉讼费用的预交

第十二条 受理费由原告预交。被告提出反诉的,根据反诉金额或者价额计算案件受理费,由被告预交。

申请执行费,由申请人预交。

案件受理费,按第五条规定的标准预交;其他诉讼费用,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预交的金额。

第十三条 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预交诉讼费用通知的次日起七日内预交;反诉案件,由反诉当事人在提出反诉的同时预交案件受理费。预交确有困难的,可在预交期内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当事人在预交期内未预交又不提出缓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起诉处理。

上诉案件的诉讼费用,由上诉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时预交。双方当事人都提出上诉的,由上诉的双方当事人分别预交。上诉人在上诉期内未预交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预交。上诉人在接到人民法院预交诉讼费用的通知后七日内仍未预交又不提出缓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申请执行等费用由申请人在提出申请时预交。

第十四条 依照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规定移送、移交的案件,原受理的人民法院应将预收的诉讼费用随案移交接受案件的人民法院。

第十五条 审理经济纠纷案件过程中,发现本案属于刑事犯罪,全案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的,预交的案件受理费予以退还;移送后经济纠纷需要继续审理的,预交的案件受理费不予退还。

第十六条 中止诉讼的案件,预交的案件受理费不予退还。中止诉讼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时,不再预交案件受理费。

第十七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预交的上诉案件受理费,不予退还;重审后又上诉的,不再预交案件受理费。

第十八条 终结诉讼的案件,预交的案件受理费不予退还。

第四章 诉讼费用的负担

第十九条 案件受理费由败诉的当事人负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

共同诉讼当事人败诉,由人民法院根据他们各自对诉讼标的的利害关系,决定各自应负担的金额。其中如有专为自己利益的诉讼行为所支出的费用,由该当事人负担。

其他诉讼费用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双方应负担的金额。

第二十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作了改判的,除了应当确定当事人对第二审诉讼费用的负担外,还应当相应地变更第一审人民法院对诉讼费用负担的决定。

第二审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的案件,上诉的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负担,双方都提出上诉的,由双方分担。

第二十一条 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第一审和第二审全部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十二条 离婚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十三条 撤诉的案件,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减半收取;其他诉讼费用按实际支出收取。

驳回起诉的案件,案件受理费由起诉的当事人负担。

第二十四条 申请执行费和执行中实际支出的费用,由被申请人负担。

申请诉讼保全措施的申请费和海事海商案件中申请扣押船舶,申请留置货物、燃料的申请费,由败诉方负担。

申请船东责任限制的申请费由申请人负担。

第二十五条 由于当事人不正当的诉讼行为所支出的费用,由该当事人负担。

第二十六条 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扶育费、抚恤金和劳动报酬的案件,原告可不预交案件受理费;案件审结时,由败诉方负担。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是否缓、减、免,由人民法院审查决定。

第二十八条 下列案件免交案件受理费:

(一)依照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二)依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提审、再审的案件。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不得单独就人民法院关于诉讼费用的决定提出上诉。

第五章 诉讼费用的交纳和管理

第三十条 当事人凭人民法院的通知书,到法院预交诉讼费用。

第三十一条 案件审结时,人民法院应将诉讼费用的详细清单和当事人应负担的数额,用书面通知本人。同时,在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调解书中写明当事人各方应负担的诉讼费用。当事人凭交款收据和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决定的诉讼费用计算有异议的,可向人民法院请求复核。如果计算上确有错误,人民法院应当用裁定更正。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法院应建立、健全严格的收费制度。收费要使用法定的、统一的收据。

第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诉讼费用的管理应严格遵循国家的财政制度,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进行诉讼。适用本办法,但外国法院对我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诉讼费用负担,与其本国公民,企业和组织不同等对待的,人民法院按对等原则处理。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1989年9月1日起执行,原《民事诉讼收费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补充规定

(1999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70次会议通过)

根据审判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了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诉讼收费,有利于当事人依法进行诉讼,现对《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办法》第一章第四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其他诉讼费用,具体内容为;

1.非财产案件当事人应当负担勘验、鉴定、公告、翻译所实际支出的费用。上述费用的负担,按《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执行。

2.财产案件和行政案件的当事人自行收集、提供有关证据确有困难,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异地调查取证和异地调解本案时按国家规定标准所支出的差旅费用。

人民法院异地调查、取证时所支出的差旅费用,由人民法院决定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负担;人民法院异地调解案件时所支出的差旅费用的负担由人民法院决定。

二、当事人依法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支付令的,按照《办法》第八条第(一)项规定的标准交纳申请执行费。申请执行费和执行中实际支出的费用由拒不自觉履行人民法院有效裁判文书的被申请当事人负担。

执行中实际支出的费用为: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异地执行本案时按国家规定标准所支出的差旅费用;由人民法院或人民法院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进行的与本案执行有关的勘验、鉴定、评估、拍卖、变卖、仓储、保管、运输等实际支出的费用。

三、《办法》第二章第五条第(五)项、第(八)项修改为:

(五)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没有争议金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l000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交纳。

(八)破产案件,按照破产企业财产总值依照财产案件收费标准计算,减半交纳,但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四、《办法》第二十七条修改为:

当事人确因经济困难不能按时足额交纳诉讼费用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是否缓、减、免,由人民法院审查决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司法救助,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

1.当事人为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单位的,如福利院、孤儿院、敬老院、荣军休养单位、精神病院 SOS儿童村等;

2.当事人是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的;

3.当事人因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国家救济或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 4.当事人根据有关规定正在接受法律援助的;

5.人民法院认为其他应当进行司法救助的。

五、《办法》第二十八条修改为;

第二十八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免交案件受理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进行再审的案件,当事人依照《办法》有关规定交纳诉讼费用。

(2)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未提出上诉,一审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已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又提出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决定再审的案件,依照《办法》有关规定交纳诉讼费用。

(3)其他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再审,的案件,免交案件受理费。

六、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应严格执行“无明文规定不收费”的原则,除《办法》本补充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相关司法解释所明文规定的收费范围、项目和标准外,各级人民法院均不得另行收取任何费用,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诉讼收费名义收取任何费用。

七、本补充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已审结或执行完毕的案件,相关费用不再追收;尚未审结或者尚未执行完毕的案件,在此后发生的费用,按本补充规定执行;此前已发生的费用,按原《办法》及有关规定执行,不再追收。

(《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制订的。本规定仅对亟需解决的诉讼收费间题作些补充,对《办法》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在近期内全面修订。)

第三篇:个性化写作之管见

个 性 化 写 作 之 管 见

枞阳县金桥中学 李贵进

有这样一句妙趣横生的广告语:“拥有一只我的手机”。这种说法与“我拥有一只手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的“手机”富有个性化,是“我的”,自信之感油然而生,后者则流于通俗,毫无特色可言。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没有个性特色的文章就是“应试文”、“新八股”。教师应培养、鼓励他们发出这样的呼声:不是“我写作文”,而是“写我的作文”。当写作的动因发自学生内心深处时,写作就成为马斯诺心理金字塔中最高一层的需求,一种验证自己能力的过程,一种不吐不快的心灵宣泄。

诚然,“教育个性化”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股强劲的教育潮,是各国教育改革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指导思想。重视“人”的地位和研究,强调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是现代教学思想区别于传统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倡导个性化的作文不仅是教育个性化的要求,也是作文的本质体现。刘锡庆教授认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的‘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个性’是文章的灵魂,”因此,作文应该是“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然而,在大力倡导并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在重实践重过程的写作改革的大环境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一些所谓的“个性化写作技法”指导性的文章在诸多大报小刊上频频抛头露面。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受概念化和形式主义的影响十分严重,难道我们还有戴着新课标的面具再次陷入到传统作文教学的牢笼中吗?应该说作文教学的本体不是指导,而是以学生参与为主要教学特征的活动。那种纯理论性的作文写作指导是一个误区,它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上,并且还要在崇尚人本主义思想的今天,打着个性的“幌子”,大侃如何点题、开头、过渡、照应、结尾,甚至力图尝试对作文进行所谓的“格”的训练,而对写作的内容则轻描淡写、漫不经心。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对学生而言无异于纸上谈兵。它完全忽视了对写作个体审美需要的尊重,把具有独特体验和个性创造的写作活动视为机械化的批量生产,缺乏情感交流、缺乏审美的愉悦、缺乏想象和创造。这样做必然导致形式主义盛行,助长无病呻吟、哗众取宠的不良文风,也不利于学生健康的个性、高尚的情操、创新的品质和能力的培养。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初中段写作的要求,可以说是语文教学对长期僵化的作文教学反思的结果。作文原本是非常个性的精神活动,新课标的这一要求,体现的正是个性和创新的作文教学时代的精神。今天,当我们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施教于创新求真的殿堂,我们本不应急功近利,重新陷入到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纠缠在技法至上的泥沼中,而应该对个性化作文写作进行科学的定位和不懈的探究。

一、个性化作文的概念分析与价值透视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作文一旦注入了学生的个性,便成为有生气、有灵性的东西。冰心说,这个世界“是个性化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情趣的,是心灵的笑语和眼泪”。写作是心灵世界的展现,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心灵世界。个性化作文就是要文文相异,各尽其妙,“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

看,用自己的手来做”(郭沫若语),是一种为自己、为人生、为创造的本能冲动。我们作文教学的着眼点就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上,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学生“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作文现状,才能彻底根除当前作文教学所存在的伪主体、伪生活、伪科学的病根。

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文是一种最具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作文教学中只有实现个性化教学,才能够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的状况,因为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其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在阅读中的发现与领悟,在思考中的焦虑与收获,在收获中的喜怒与哀乐,无不可以通过作文来体现和完成。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罗杰斯提出,传统的教学忽视了人,压抑了人,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等。这种教学重书本、重学习的知识,但从来不考虑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发展。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小奴隶”、“小容器”,而不是生气活泼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其实,个性化写作教学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中也就是要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二、影响作文“个性因素”的探究及策略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于生成的环境,个性作文也不例外。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规矩”与“方圆”的包围之中,缺乏利于个性发展的多元的教育环境,作文教学也只是一种毫无活力的僵化的训练模式。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依自己的方式训练学生作文,以自己的责任和权威压迫学生的主体性,强迫学生按照一定方式,一定的标准去写作;学生只能奉命而行,依葫芦画瓢,不敢越雷池半步。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受定势束缚,个性也被限制,作文了无生气。在某些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其师必有其弟子,教师的作文意识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面貌。“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法 卢梭《爱弥儿》)。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以及作文教学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下面,笔者就针对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感悟谈谈影响作文“个性因素”的原因及其对策。

(一)、打破价值的认同,注重生命的体验

古人说:“牢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里讲的就是读书与写作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阅读教学淡化了人文精神,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对文学作品主题的盖棺定论,价值霸权,从而压抑了学生创造的潜能和热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灵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能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动情的文本感受,不能用教师既定的教案框限学生多样的心得。清代学者赵翼在《闲居读书》一诗中写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做一文题,各自擅其妙。问此胡其然,各有天在窍。”强调的是不同的读者读文和作文会有不同的领悟、创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敢于蔑视权威,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当然,这与教师广博的学识储备、正确的教学意识和科学合理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譬如,在学习汉乐府《陌上桑》时,文中的使君历来被看作是邪恶与愚蠢的小人。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展开讨论交流,甚至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给予学生收集资料、研究佐证的充裕时间,或许使君的形象在我们学生的眼里会是一位有礼有节、儒雅豁达的君子。诚如是,阅读教学也必将成为我们学生磨砺个性的天堂。

其次,反思以往作文训练,过多地强调了材料主题的价值取向。“材料是否有深刻主题可挖掘”被反复强调,主题要“舍小取大”不揭露生活的阴暗面,不表现成长中的过失,有意义的事必定是好事,小草就象征着生命力强,教师必定

是忘我奉献的蜡烛„„,在这种“价值认同”的写作理论制约下,学生的写作就背负了沉重的心灵枷锁,几乎没有张扬个性,抒发自我生命体验的空间。因此,在主题材料的确立上应当从重表现“大我”到重抒写“小我”,让学生尽情放松的去写他们的所爱、所思。如:小动物、好伙伴、足球、网络、外星人等,这样的作文才会真实,才会萌生独到的感悟。只有写好了“小我”才有可能写好“大我”;有了那种对小生灵的原初之爱,才会养育出人类对社会的博大之爱。在主题材料的确立上,还应该注重让学生去探索未开垦的思想言论的处女地,要让学生崇尚真、善、美,但更要敢于面对假、丑、恶,真正的“健康”与“正确”,总是在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的较量中才得以凸现的。只有认识了假丑恶,才更加懂得真善美,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写出具有真知灼见、充满个性的文章来。

(二)、改革作文命题,写出真情实感

众所周知,由教师命题的作文,常常使学生感到无话可说而又不得不写以应付老师的苦恼。

这种“挤牙膏”式的学生习作,要么就是空洞无物、东拉西扯、没有个性,要么就是胡编乱造、无病呻吟、言之无物。曾经同样的题目,南方与北方、过去与现在、爸爸和儿子,文章的结构、所用的语言、表达的感情等几乎都差不多;有的老师多年的写作教学几乎是一个面孔,有的作文题目用了一届又一届,有的弟弟或妹妹索性把哥哥或姐姐的作文拿来抄,结果仍然可以蒙混过关。这何尝不是对作文长期命题千篇一律的绝妙讽刺。教育部中考改革《指导意见》指出:“写作不得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当然,话题作文的一度出现给个性化作文指出了一条新路。不过,我们同样应该考虑到虽然中学生初步具有了对一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但由于受生活阅历的限制,他们的视野毕竟不够广阔,如果我们的话题作文不考虑学生的特点,过分的成人化,势必对真性情作文倡导又重新设置了阻碍。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命题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题型和选材范围灵活富于变化,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多元化命题时代。其内容也是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着眼于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充分展示学生的才情、张扬个性、鼓励创新、崇尚美德。这种命题形式的变化充分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和《考纲》的精神内涵。

中学生本应就是思想最活跃、个性最鲜明的群体。他们有告别童年的天真与步入少年的喜悦,有花季的憧憬和青春的困惑,有成功的笑容,也有失败的眼泪,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细腻丰富而又色彩斑斓。其实我们的学生大都喜爱写日记、随笔,这提示我们教师平时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拟题目,以便于学生调动个人鲜活的经验积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灵感,开拓学生独特的角度、独特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独特的感受。叶圣陶先生曾经主张:“课内作文最好令作应需之文,易言之,即令叙非叙不可之事物,令发非吐不可之议论。课内练习,固将求其应需,非欲其徒然弄笔也。”因此,我们的作文训练应尽可能从宏观方面入手,不要在微观里面兜圈子,一味的限定作文的题材范围无异于画地为牢,作文教学应该把写作的权利真正的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从虚假的套路中解放出来,形成一种我手写我心、我思故我在、个性飞扬的写作局面。我想,这是语文届所应积极倡导和热切呼唤的。

(三)、淡化文法指导,强调文学熏陶

传统的作文教学被称为“作文指导”,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写作。教师在“技

法至上”的教学观念下,不去指导学生细致研究材料的分量,不注重学生深入挖掘材料所包含的人文情感,不强调学生思考如何用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内容表达出来,反而舍本逐末,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文体特点等许多方面向学生传授着一成不变的秘诀,其结果必然是扼杀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匠”气十足的教师是挖掘不出学生释放心灵的奇思妙想。摒弃形式主义,废除条条框框,我认为在学生还不懂得怎样的写作方法之前,就是最好的写作方法(只要有一定的词汇量、语汇量,总之只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并想用心表达)。这个时候最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也就是个性思维,那么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将会是别出心裁,各有千秋,这种作文才能真正的吸引读者的注意。

写作是生命的律动,是心灵的放飞。只有把学生从旧的作文教学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才能让他们在写作中真正的审视生活、饱蘸真情。当然,“解放”不等于“放弃”,作文训练还要落实到阅读教学中,阅读中“读者的知识经验扩充了,这是自我在量上的增加;读者的观念改变了,这是自我在本质上的提高;读者的思想感情升华了,这是自我在价值上的飞越”(曾祥芹、韩学屏《阅读学原理》)。通过阅读学生获得人文素养的提高,而良好的人文素养又寓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形成中,从而有所超越、有所创造,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其次,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人和事,拓宽阅读生活的视野。引导学生多面向社会、所关注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以建立真情实感并将其融入到写作中,这样也就不愁文章没有真情、没有个性了。

(四)、给予人文关怀,提倡学生互评

写作评价一直是写作教学和研究的弱项。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作文的评讲流于形式,批语很多是千篇一律,空话、套话盛行,无效信息过多。作文评讲不作分析、光读范文,徒劳无益。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我们建立了很合理、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他给的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他的话说明了造成目前这种写作教学现状的根本原因: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学科,不关注人。现在的中学生厌恶写作文、写不好作文,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作文应该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是一种心灵的释放,一种内心的独白,具有一定的秘密性和可交流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性情,批阅时不可忽视“文”后的活生生的生命的存在;批阅的过程应视作生命体之间情感交流和对话的过程。关注学生流露的愉悦、焦虑、幸福、痛苦、迷茫等等生命的体验并动情的写下自己或慰藉或理解或激励或警策的话语,这是作文批阅应有的人文关怀。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当教师把自己的精力和爱心投注到每一个稚嫩的生命个体上时,这将是一项多么艰辛的劳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时的将自己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教师应该完成的对学生作文的反馈和评价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去做。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里的学生同时担任写作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当写作者向同学讲述或者朗读自己的文章时,他其实已经获得了一批很真实的读者。我想,他会很注意对方的反应,来自同学最真诚的反馈,将是促使写作者修改文章的最好的指导。当学生在听别人的文章时,他不仅在给写作者以帮助,而且自己也从中受益匪浅。这样学生在一种相互信赖、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心智的启迪和潜能的激发,更有利于学生丰富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尖锐地指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

们不能让体现素质教育精髓的“新课程”仍然败在以不变应万变的老师手中,输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教师只有改变“教育观”、“学生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作文教学的环境,培养他们的个性心理素质,让他们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的心路历程和思辨过程,也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放射出个性的光辉。

第四篇:教育督导之管见

郴州市教育督导优秀论文评选材料

教育督导之“管”见

安仁县排山中小

谭晓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发展,我国教育体制、教育规划等方面的改革、发展也日益深入。我们在学习、借鉴吸收西方先进国家先进教育经验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不少创造性的教育管理、监督、评价、指导理论,教育督导即“冰山一角”。《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它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实践证明教育督导是落实基础教育“重中之重”战略地位的重要机制,也是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及解决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所面临问题的有效措施。勿庸置疑,自1991年国家实行教育督导以来,我们富有成效地推进了这项工作,但面对新的形势、新的状况,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的现状,各有侧重、形式多样地落实教育督导职能作用。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教育督导评估呢?方法诸多,我多年奋斗在基层教育管理岗位,对此感受颇深,下面谈两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是“督学”与“督政”相结合,突出“督政”,促进政府办学职责的真正落实。

我们常把教育督导分解为两大块,一块为“督政”,即由上级政府部门督导下一级政府的教育工作,以督教育经费和办学条件为主要内容,一块是“督学”,即由教育行政部门执行,督导学校的工作,以督导评估学校内部管理、教育质量为主要内容。这两者要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根据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及现实情况,我认为“督政”应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首先,“督学”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我们一直以来在不断尝试、改革,建立了日臻完善的督导机制,学校督导固有的导向、激励、制约及调节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逐步摆脱教育面临的困境、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作为教育督导重要内容的“督政”工作,有的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却日渐削弱。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各级教育督导机构通过深入的调研,认识到教育的不均衡发展问题己严重制约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速率。而造成教育不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义务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税费体制改革后,逐渐取消了教育附加费、教育集资、农业税等。财力逐渐向中央财政集中,但国家对义务教育投入并未按财力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客现上形成了“以县为主”的投入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有的县级政府迫于财政的压力,逐年减少了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近几年,部分地区的乡、村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近乎为0。这就造成:一是学校办公经费严重不足,个别农村学校甚至没有公用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成为纸上谈兵;二是有些学校还存在危房和多年无法消除的沉重基建债务;三是教师福利待遇无法按国家要求予以落实,仍属“清贫一族”;四是学生家长经济负担重,造成学生辍学,巩固“普九”成果成为一句空话。如此等等,为教育的发展套上了沉重枷锁,己成为制约教育持续发展的瓶颈。对此,教育内部心有余而力不足。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也许有人回答很简单:太穷,没有钱!这个回答很难说对或者不对。说不对吧,我们政府的确还穷,实在拿不出很多钱办教育,有的地方连干部职工的工资都得不到保障;说对吧,也不尽然:我们如果联系个别现象来思考,或许能得到一丝朦胧的答案:现如今,地上跑的是高档(公家车),桌上吃的是高规格,地上耸的呢?是“忽如一夜春风来,楼堂馆所遍地开”。这一切皆在国家“控制”、“压缩”乃至“禁止”之列,我们有些干部却表现了超人的胆量和智慧,在“控”、“禁”的夹缝中“游刃有余”。而增加教育投入、落实教师待遇,名目端正,福泽深远,这些干部却显得一筹莫展,无能为力。这里有个别政府领导的思想作风问题,更有一个思想认识落伍的问题,因为前者可以使其获得享受,还可以获得所谓的“政绩”,而教育的投入不投入,教师的待遇不待遇,没考虑那么多。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在玩、吃等方面所造成的浪费,足可以用于国家一年的教育投入,正因为如此,导致“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能凸显。

今年,省政府将“督政”的内容纳入政府管理责任目标书,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措施,但我们不能否认一个现实,有的地方仍然存在严重的“虚、假、空”的现象。对此,国家要有相应的对策,要通过推进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严格制约。唯有如此,才能依法确保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危房改造、落实教师待遇及管理学校等“迎来一片艳阳天”。

二是“重点督导”与“全面督导”相结合,突出“重点督导”。

重点督导是我们在开展教育督导的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在不同时期,不同侧重地开展学校督导。全面督导就是对照上级督导方案开展的综合性督导评估。二者要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效果也许会更加明显。就“督学”而言,我认为重点督导可实行一期一次,“全面督导”一任(校长)一次。县教育局可每期根据本县教育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督导重点,作为该期的攻关课题,提出目标,推出措施,实行动态管理与期末总评相结合,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譬如,如果组织一次以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督导评估,在督导时,就以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测验、考核、教研及办学思想的督查等为重点,而其它方面的督导,可大胆“放手”,由各校开展自评、自查为主。校长任职期到,组织一次全面督导,督查结果作为校长任职目标的重要内容,与校长的聘任、提升直接挂钩。现实中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谋了很多对策,求“广”、求“全”,初衷是好的,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每期督导的内容多,形式不断创新,需要整理建档的资料繁杂,到头来,苦了领导,也苦教师,有的甚至于整天埋头于各类繁琐的资料整理,导致造假之风盛行,极有可能使督导失去实际意义,乃至偏离正常的轨道。有时,我们渴望“遍地开花”,却有可能开不出一朵“艳丽的花”,窃以为还不如实行“重点载培”,以达到“百花盛开”。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督导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时刻把住时代的脉搏,面对新的形势,千方百计,积极应对,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确保教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第五篇:事业单位改革之管见

事业单位改革,包括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两方面。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和全面发展战略要求,综合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原则,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建立有利于政事、企事分开,有利于优化社会事业资源配置,调整布局结构,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能充分调动事业单位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运行规范有序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一个适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要求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通过改革,精干机构和人员,优化资源配置,发展事业单位生产力,增强事业单位活力,提高事业单位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总体目标

逐步建立基础优先、门类齐全、区域均衡、体现公平的公益服务体系,促进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改革,逐步做到公益目标明确、投入机制合理、监督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制度,规范事业单位的服务行为和服务质量,确保公益目标的实现。通过改革,对全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岗位等进行科学整合,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社会、单位用人转变。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法制化、科学化。

三、基本原则

(一)政事、事企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根据政策规定,准确定位事业单位的职能,实现政事、事企分开,理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二)适应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把事业单位改革置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和背景中,按照不同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功能进行改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性来决定事业单位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市场对事业单位资源配置的作用。

(三)分类改革原则。要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功能,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按照行政管理类、公益类、经营类的不同类别,根据事业单位所属的不同类型,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改革目标和改革途径。

(四)因地制宜原则。事业单位改革要从本县、本部门、本行业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遵照国家关于各个不同行业体制改革的政策规定,结合我县行业发展现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事业单位,从实际出发进行改革。

(五)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原则。事业单位改革首先要进行机构改革。按照改革的原则、内容和要求,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之后,对必须保留的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是指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相结合的综合改革。

四、主要内容

(一)机构改革

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把先行需要和长远发展、工作性质与业务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首先是进行科学分类。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将我县事业单位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经法律法规授权或委托,辅助行政机关直接从事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第二类是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承担公共事业发展职能,直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第三类是经营类事业单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直接从事生产经营和为市场提供中介服务。

其次是改革管理模式。对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要在精简调整的基础上,按照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对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要取消行政级别,改变传统的高度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法人治理结构,下放管理权限,使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得以完善,真正成为依法、自主面向全社会服务的独立法人。对经营类的事业单位可以实施转企改制,能改制为民营企业的可改为民营企业;对于事业单位利用自身管理职权举办的“垄断性”企业和各种实体,坚决脱钩,取消保护,由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二)人事制度改革

首先,加快实施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

推行全员聘用制。要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由单位与职工签定聘用合同,实行聘约管理。聘用合同包括有固定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合同,一般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以工作需要为依据来签订。

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目前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加之缺乏一种成熟的法人治理模式,在拥有用人自主权的同时,必须受人事编制部门的制约和监督。因此,事业单位监管部门既要承担合理配制公共资源的职能,也要把事业单位应有有的用人权还给事业单位,并指导监督其用好这一权利。

实行岗位管理。对事业单位,关键在于合理设置岗位,按照岗位的要求,采取选举、考试、考核、演讲答辩等多种方式,来为不同岗位选择合适的人员。同时,要实行严格的考核,对完不成任务、不适应岗位需要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培训或者解聘。在现阶段,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受聘人员身份、档案等只作为调动工作和核定退休费的依据,在职称管理上也要完全实行评聘分开。

妥善安置未聘人员。应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建立以单位内部消化为主的未聘人员分流制度,采取退休、托管、转岗聘用、流动调剂以及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办法。

其次,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对行政类事业单位参照实行机关的工资制度。对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实行综合目标考核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对效益好、贡献突出的,给与倾斜;对因主管原因不能完成任务、效益不好的,适当予以核减。

搞活内部分配。事业单位在确定的工资总量内,可以自主制定职工收入分配方案,实行具有行业特点并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工资分配形式。在分配制度上推行岗位工资制,根据岗位责任大小、科技含量、难易程度和劳动强度等因素确定工资额。同时,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和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借鉴企业的经验做法,合理确定管理、技术、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的比例额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配方案。

第三,认真研究抓好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重点的各种保障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的原则,解决好事业单位未聘、解聘、人员的安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制定出台事业单位全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人员聘任暂行办法;事业单位人事代理制度实施办法;事业单位推行竞聘上岗实施办法;事业单位未聘人员托管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辞聘、解聘暂行办法;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深化职称改革推行评聘分开实施办法等配套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是与事业单位改革的每一步环环相扣的。通过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措施,逐步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切实解决事业单位人员的后顾之忧。保证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

下载诉讼收费办法修改之管见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诉讼收费办法修改之管见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机构改革之管见

    按照推进乡镇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及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乡镇政府应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乡镇机构......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之管见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之管见。。。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上的不规范和使用中的不透明,使其成为违纪违法案件 多发易发的领域。 农村基层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

    班主任工作之管见

    班主任工作之管见 阜阳市五职高杨学芳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它决定着学校工作是否能正常有序地推行。它影响着学生智力及品格的形成。同时,班主任工......

    汉语拼音教学之管见

    汉语拼音教学之管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汉语拼音教学的重点是学会声母、韵母和声调,能够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

    省高院关于诉讼收费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规范全省法院诉讼收费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 (2008年1月18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第3次全体委员会讨论通过) 为统一和规范全省法院诉讼收费工作......

    税收调研写作之管见

    税收调研写作之管见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而且也是各级领导正确决策的前提。税务机关作为税收执法部门,担负着为国聚财的重要职责。因此,搞好税收理论、税收政......

    劳技教学之管见

    劳技教学之管见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陶锡泉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临近,中国经济将广泛地溶入世界经济的滚滚洪流。而要使我国在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求......

    担保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之管见

    担保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之管见文/贺娟马国江GDP是一个国家的血肉,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人若无血肉,则魂不附体;人若无灵魂,便成植物人。国家如此,企业亦然,我们担保公司亦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