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考申论热点:整治婚恋节目低俗之风

时间:2019-05-13 04:5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公考申论热点:整治婚恋节目低俗之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公考申论热点:整治婚恋节目低俗之风》。

第一篇:2013年公考申论热点:整治婚恋节目低俗之风

一、背景材料

“你愿意经常跟我一起骑自行车吗?”在中国收视率颇高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一位年轻的男嘉宾向女嘉宾马诺祈求般地提问。马诺则笑着用一句“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回答,让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为之哗然。

而另一对男女嘉宾在节目中赤裸裸的对白更令人感到惊愕:女嘉宾问一位男嘉宾:“你家有钱吗?”男嘉宾直接宣布:“我家是开厂的,在上海有三套房子。”

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创下收视冠军,广告暴利激增的刺激下,中国各地省级卫视争相模仿,纷纷推出相亲节目。一时间,荧屏里遍布“剩男剩女”,“拜金女”“富二代”等相亲话题人物轮番登场亮相。中国政府的广电行政主管部门对此迅速重拳出击,整治电视婚恋情感类节目低俗丑陋之风。中国国家广电总局12日通报,总局2日和8日先后下发管理通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通知要求,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不能由演员、模特、节目主持人、“富二代”、“成功人士”等身份的嘉宾占据荧屏;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

二、造成的影响

6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发深度报道《让婚恋情感类电视节目健康发展》,用11分钟的时间严厉批判了中国有些婚恋交友节目和情感故事节目“嘉宾身份造假、出语低俗、公开讨论涉性内容、宣扬拜金主义、混淆是非善恶、宣扬不正当的婚恋观,有些则传递了负面情绪和不健康的价值观,这些节目严重误导广大观众,损害电视媒体公信力。”

11日,新华社也重磅推出了“新华视点”专栏文章《电视相亲节目“八宗罪”》,痛陈电视相亲节目“形式雷同”“盲目追求收视”“真爱难寻”“贬损价值观”“语言暴力”“炒作丑闻绯闻”等罪状。

6月1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罕见地聚焦电视相亲节目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刊发了介绍各方批评意见的《不能为收视率丧失社会担当》和署名“本报评论员”的《倡导清新健康的荧屏之风》两篇文章,批评部分相亲节目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亲节目已经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收视„掠夺战‟。身份作假、制造话题、编造故事,言辞犀利不惜„出口伤人‟,虚假身份的„托‟„拜金‟„享乐‟的非主流价值观被刻意放大和无限放任,并得到受众的盲目追捧。这是急功近利的媒体人毫无责任心和缺失道德底线的表现。”湖南卫视节目制片人刘蕾说。

三、原因分析

是我们的社会道德真的败坏沦落到如此地步吗?以至于如此露骨的拜金主义居然登上了电视荧屏的“大雅之堂”。笔者以为并非如此,真善美永远是我们任何一个社会的主流,因为我们的社会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真善美。

那么本来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荧屏为何却要“贩卖”这些低俗价值观呢?笔者以为,虽然其中原因颇多,但关键因素和决定因素却是“唯收视率论”以及其背后隐藏的广告收入和经济利益。

收视率作为一个相对科学、客观的量化指标,能够反映一档节目、一个频道,乃至一家电视台的收视表现,如果运用适度,它会使电视媒体更好地服务于观众;但是,我们在强调收视率的同时绝对不能丢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应该是我们看待、分析与运用收视率的一个基础。

应当承认,某些低俗化的东西可能会带来高收视率,但对电视人来说,如果一味迎合,放弃对核心价值观的坚持,这就是“媚俗”。

电视行业“唯收视率论”的根源在于经济利益。有了收视率,电视台广告量就会激增。所以在“唯收视率论”的推动下,一些电视台甚至采用演员来冒充嘉宾,使电视相亲节目变身“情景连续剧”,雇佣的演员在荧屏上不断炮制出雷人言论,以混淆视听,赢取收视率。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事实真相和行业基本职业道德规范。

如果任由电视行业低俗之风大行其道,电视行业的未来实在令人堪忧。低俗之风虽然一时赢得了收视率,但长远来看,无疑是“自掘坟墓”,必然遭到民众的唾弃。“娱乐至死”的前例早已多不胜数。

四、提出对策

第一、有关部门应该在电视行业大力开展“低俗化”专项整治活动,对于电视婚恋相亲节目低俗之风应该成立专门调查组,详细调查这些节目中是不是存在人为操作、使用演员的恶性情节,一经查出,必须对相关责任人严惩不怠。

第二、应该加强电视行业监管和自律,探索建立一套整治电视行业低俗之风的长效机制,以根治电视行业低俗之风。节目要有助于展现嘉宾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择偶观念,不得设计出位环节。所有交友类节目均不得现场直播,要严格执行播前审查和重播重审制度,对有问题的内容和错误的观点必须删除。

第三、破除“唯收视率”。有关部门须禁止各地电视台采用不科学不合理的“收视率末位淘汰制”,并同时建立一整套鼓励创作群众喜闻乐见、体现真善美的作品产生机制。目前我国电视行业,不是我们的电视工作者不愿意做积极向上、振奋人心、体现真善美的好作品,而是“唯收视率”这个体制导致有良心的电视人无法创作出时代精品,所以必须破除“收视率末位淘汰制”,才能带来电视行业的新风气。

第二篇:2011山东省考申论热点:整治低俗文化

2011山东省考申论热点:整治低俗文化

【关键词】

拜金女 低俗 庸俗 媚俗

【背景链接】

近年来,一股“哥姐文化”正席卷中国的网络世界。前有大秀身材的“芙蓉姐姐”,近有其貌不扬却开出非清华北大毕业生不嫁的“凤姐”、前一段时间还有“宁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肯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女„„所有这些,无不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巨大的争议。

2010年8月初,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文化体制改革集体学习中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近年来中央最高层首次明确强调抵制“三俗”之风。

[典型案例]

●2010年以来,在社会上议论比较大的还是各类相亲节目,无论是在节目制作方、主持人、嘉宾之间,还是在观众、社会大众及管理者之间,围绕相亲类电视节目,引发了一波又一波争议。而一些拜金的语言,比如,“宁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肯坐在自行车上笑”,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更大的争议。

●2010年6月初,新浪微博上一张寻找西湖边最美女子的帖子被众多网民转载,6月4日,浙江当地报纸抛出《西湖边最美女子,全国人民都想见见你》的报道,一时间,大家都被一张18年前的老照片中朴素、纯真的女孩所吸引。在这个审丑当道的浮躁社会,表达了众人不一样的观点。

●2010年5月11日晚,北京朝阳区天上人间等4家夜总会在北京市警方的突查下,因涉嫌进行有偿色情陪侍活动而被勒令暂停营业6个月。7月9日,在北京全市召开的“规范文化娱乐场所经营秩序大会”上指出“对黄赌毒要继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标准表述】

[深度分析] 低俗文化的沉渣泛起,背后存在着唯利是图、获取利益的动机,但决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更不是出版产业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恰恰相反,这些现象是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格格不入的。

低俗文化的涌动,既与当今社会文化,尤其是影视、互联网带动的“娱乐至上”潮流有关,又与我国文化发展不够均衡、文化表现形式不够多样、文化创新能力亟须提高、文化核心价值观亟待加强有关。

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思想多元化引发的观念碰撞比较激烈,而引领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在建立之中。越是在这个时候,大众媒体承担的责任就越重,不能失去自己的判断力,不能赢了收视丢了责任。

[权威观点]

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胡锦涛

[表现和影响]

当前,低俗化不仅限于电视节目,它几乎成为娱乐文化的通病。这种低俗化表现为:激发猎奇心理和偷窥欲望,贩卖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宣扬“拜金主义”和奢侈消费、甘当金钱的奴才;炒作明星绯闻,披露个人隐私,哗众取宠,恶搞成风。对于低俗文化来说,一切能吸引眼球的手段和能带来“人气值”的低级趣味都可用来制造卖点,这是媒体社会和“眼球经济”的特有产物,这种产物是对人的一种贬低。

低俗文化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健康形象,被无限放大的扭曲的价值导向,终将会把国家主流的价值观引向歧途。作为成年人都感到迷失、迷茫和矛盾的事,那些尚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青少年,很有可能会一头扎在媚俗文化中不可自拔地接受所谓的“主流”。

[措施]

一要树立雅的标准,以雅反俗,以雅代俗。

庸俗、低俗、媚俗的内容能够登堂入室,既凸显出当前我国优秀文艺产品的匮乏,也表明健康、美好的文艺产品的创作远未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建道德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要规范媒体行为,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要扶持、培育健康、美好的文化产品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此外,还要以正确、积极、有力的社会和文艺批评,帮助公众区分作品的良莠、层次。

二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始终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恒定不变的原则。任何文化产品,不论形式如何出新,内容如何丰富,最终都要有益于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有益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果一个文化产品缺乏应有的社会效益,那么它的经济效益就失去存在的依据,就会沦为不折不扣的文化糟粕。这样的糟粕即使能赢得一时的“青睐”,最终也会为人所唾弃。事实证明,任何文化产品只有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着意创新,才能获得真正的活力,也才能赢得长久的经济效益。

三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广大官员干部要起带头作用。

低俗文化产品是物欲社会的映射,要除去滋生这种文化的社会土壤,应从更为根基的制度建设入手。而首先应从官员自身的价值观与情操着手,从自觉抵制“三俗”之风开始。涉黄与贪腐相辅相生,自然也离不开官员自身的低级趣味、低俗文化。这种状态助长了民间低俗文化成风,直接导致了物欲横流的拜金思潮蔓延和价值观畸形发展。网友希望,把麻将声换成键盘的敲打声,把觥筹交错声换成琅琅的读书声,用和谐的家庭氛围驱散色情干扰——— 如果官员都能以身作则,即便不能完全消除社会低俗风气,至少也能为除去这些滋生低俗文化的社会土壤送来一阵清风。

【一句话点评】

抵制低俗文化,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价值,是政府的职能,媒体的操守,更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公民自觉的行为,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建社会主流价值,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作者:中公教育申论名师团队)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整治婚恋节目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整治婚恋节目

一、背景材料

“你愿意经常跟我一起骑自行车吗?”在中国收视率颇高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一位年轻的男嘉宾向女嘉宾马诺祈求般地提问。马诺则笑着用一句“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回答,让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为之哗然。

而另一对男女嘉宾在节目中赤裸裸的对白更令人感到惊愕:女嘉宾问一位男嘉宾:“你家有钱吗?”男嘉宾直接宣布:“我家是开厂的,在上海有三套房子。”

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创下收视冠军,广告暴利激增的刺激下,中国各地省级卫视争相模仿,纷纷推出相亲节目。一时间,荧屏里遍布“剩男剩女”,“拜金女”“富二代”等相亲话题人物轮番登场亮相。

中国政府的广电行政主管部门对此迅速重拳出击,整治电视婚恋情感类节目低俗丑陋之风。

中国国家广电总局12日通报,总局2日和8日先后下发管理通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通知要求,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不能由演员、模特、节目主持人、“富二代”、“成功人士”等身份的嘉宾占据荧屏;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

二、造成的影响

6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发深度报道《让婚恋情感类电视节目健康发展》,用11分钟的时间严厉批判了中国有些婚恋交友节目和情感故事节目“嘉宾身份造假、出语低俗、公开讨论涉性内容、宣扬拜金主义、混淆是非善恶、宣扬不正当的婚恋观,有些则传递了负面情绪和不健康的价值观,这些节目严重误导广大观众,损害电视媒体公信力。”

11日,新华社也重磅推出了“新华视点”专栏文章《电视相亲节目“八宗罪”》,痛陈电视相亲节目“形式雷同”“盲目追求收视”“真爱难寻”“贬损价值观”“语言暴力”“炒作丑闻绯闻”等罪状。

6月1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罕见地聚焦电视相亲节目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刊发了介绍各方批评意见的《不能为收视率丧失社会担当》和署名“本报评论员”的《倡导清新健康的荧屏之风》两篇文章,批评部分相亲节目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亲节目已经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收视‘掠夺战’。身份作假、制造话题、编造故事,言辞犀利不惜‘出口伤人’,虚假身份的‘托’‘拜金’‘享乐’的非主流价值观被刻意放大和无限放任,并得到受众的盲目追捧。这是急功近利的媒体人毫无责任心和缺失道德底线的表现。”湖南卫视节目制片人刘蕾说。

第四篇:申论-整顿低俗之风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网络低俗之风的整顿

网络低俗之风不可长

从“艳照门”事件、“百度竞价排名”**到“死亡博客”引发的“网络暴力第一案”,互联网的暴力和低俗倾向再次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关注。整治互联网,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据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蔡名照介绍,网上低俗内容主要包括,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包括宣扬血腥暴力、凶杀、恶意谩骂、侮辱诽谤他人的信息;容易诱发青少年不良思想行为和干扰青少年正常学习生活的内容,包括直接或隐晦表现人体性部位、性行为,具有挑逗性或污辱性的图片、音视频、动漫、文章等,非法的性用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以及散布色情交易、不正当交友等信息;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包括走光、偷拍、露点,以及利用网络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的信息等;违背正确婚恋观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包括宣扬婚外情、一夜情、换妻等的信息。

低俗信息何以屡禁不止

排除技术难度的可能,网站更多源于利益驱动 人民日报:旗帜鲜明地反对网络低俗之风

网络文化“神通广大”而且“无孔不入”,各国的文化已没有地域之别,也不再有古今差异,全都“熔于一炉”。所以,世界上各个国家为了自身文化的安全和进步,都高度重视“网络”的建设,特别是要建设本国特色的网络文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是正确而及时的,其中当然包括网络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特色的网络文化,而不是其他。笔者以为,在中国实现网络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首先是要强调社会主义特色。在我国,网络文化失去了这个特色,就失去了民族性,其发展和繁荣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另外,在我国要推进网络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还要同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大力普及基础文化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道德文明教育。网络文化毕竟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文明方式,网络文化的冲击,必然在文化落后的群体中,异化出五颜六色的怪现象,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也就是说,本来是一件好事,在某些地方,对某些人也会变成坏事。

原子能既可以开发成为核电站造福社会,也能制造原子弹成为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网络也是这样一个“双刃剑”,既能把人们带上信息高速公路,也能成为毁坏社会文明和腐蚀青少年心灵的鸦片。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项发明像网络这样对社会和心智同时产生巨大影响,产生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当前,相当一些青少年沉浸痴迷于网络游戏之中,不读书,不劳动,奇发异服,低俗不堪,不听劝导,不可自拔,昼夜混迹于空气污浊的网吧中,其病态、变态令人吃惊!抽烟、喝酒,发展到吸毒沉伦、麻木犯罪,最后成为社会的公害而进入“高墙”„„使学校万般无奈,家长万般痛心。

显然,这是网络“双刃剑”对社会和青少年造成的负面作用。对此,笔者认为,归根到底,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是受害者,他们并无责任。社会、学校和家长,倒是应该勇敢地负起责任来,尽最大努力保护未成年人特别是青少年,要积极地对他们进行疏导和教育,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内和校外活动,把他们过盛的精力释放出来,把他们从阴暗污秽的网吧里吸引过来、解放出来。青少年是身体和知识急速发育成长的时期,他们不愁吃,不愁穿,没吃过苦,天真烂漫,富于幻想,让他们天天过着“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是会出问题的。他们一旦发现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其趣味和刺激性,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来说,如何鉴别?如何抵抗?

为此,广大网络文化工作者应当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指导,以传统中国文化为素材,以该学习的知识为内容,努力创作一些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健康的游戏软件,比如古典精品软件、汉字文化软件、科技知识软件以及汉字电脑输入竞赛软件等,结合校内活动,克服“两点一线”的单调,让孩子们积极参与,以此与低俗的网络游戏、网络信息“抗衡”,逐步把孩子们引导到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轨道上来。

记者在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公布的“黑名单”中注意到,19家网站中有12家“接到举报中心的通知后,未采取有效措施。”那么,在明知已被行业组织通报批评的情况下,这12家网站为何仍置若罔闻?是监管有难度力不从心,还是利欲熏心而消极对抗?

“其实,过滤艳照、侵权等不良网络信息,技术上并无难度。”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比如对于一些涉黄信息的页面,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方完全可以通过提高网页内容质量的识别技术提前识别。这样,搜索结果就不会出现在供用户检索的数据库中,绝大部分涉黄网页会在这一层面被过滤掉。

“一旦发现博客或论坛里出现了侵犯个人隐私权或名誉权的帖子,受害者举报给网站,得到的答复多是要求当事人提供身份证或者单位证明信等材料,传真给网站后才进行核实处理,但大多处理不及时,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伤害。”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顾问、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经常接到类似投诉。他认为,网络具有隐蔽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一旦造成侵权,影响会非常快。而网民不辨真伪,以讹传讹后,会对当事人造成更大的伤害。“那些明显带有谩骂、侮辱、色情等性质的帖子或图片充斥网上,但有的网站却以海量信息来不及处理为借口,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是对法律的蔑视。互联网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在排除技术难度的可能后,网站对低俗信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多地还是因为利益驱动。涉黄内容能为某些网站的贴吧、相册带来巨大的流量,而且这些流量能为投放广告的客户带去访问用户,还能利用这些内容为客户做社区营销聚集人气。”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很多内容低俗的网站,只要交了钱,就能被搜索引擎收录。

国新办相关负责人认为:网络低俗信息之所以有很强的顽固性、反复性,其主要原因,一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一些网站置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于不顾,故意发布低俗内容吸引点击率,屡改屡犯、边改边犯的情况相当普遍;二是一些网站对论坛、博客、播客等互动栏目管理不严,使低俗内容在网上大量传播;三是少数网民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淡薄,不负责任地利用互联网大量传播低俗信息。“擦边球”如何监管到位

加强行业自律,加大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规

“目前人体艺术的尺度放宽了,网上很多‘裸照’很难被界定为‘淫秽色情’,这也是某些网站对‘通报批评’置若罔闻的原因之一。”北京互联网协会会长闵大洪说。

人体艺术这类“软色情”内容虽然并不涉及到刑事责任,但由于其界定模糊,监管有难度,一旦披上“合法”外衣,常常会使一些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误入歧途。从法律层面上来说,虽然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传播淫秽物品都有规定,但对于“低俗”的标准,点击色情图片多少次才构成犯罪,搜索引擎多长时间不处理色情或侵权信息将被封掉,都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法规,来加以细化和明确。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陈颖健博士说。

人民网总裁何加正认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需要扶持,但更需要加强监管才能保证健康发展。净化网络空间,首先从业人员要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尤其要对青少年的成长负责。这也是对互联网自身负责的表现。其次要加强管理,提高自律。行业内部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法律意识、道德水准和业务素质,通过规章制度明确规范网管、版主以及编辑的职责范围,同时网民也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浏览更不传播网络低俗信息。

“有人建议实行网络信息分级制,对不同性质和程度的网络信息分级管理,允许不同的对象接触不同的内容。这在当前电影分级制尚难实施的情况下,是不现实的。”闵大洪认为,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大打击力度,促使网站提高社会责任感,重视传播内容的规范性,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国新办主任王晨在“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也呼吁,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和对网络失信行为的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利用网络传播有害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

蔡名照介绍说,此次专项行动将坚决关闭淫秽色情类网站,严厉处罚为淫秽色情信息提供传播空间和渠道的网站,严肃查处制作、复制淫秽色情节目并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不法分子,有效遏制淫秽色情信息扩散蔓延的势头。同时,要加强对电信运营企业特别是互联网接入服务单位的检查,对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要责令整改,对为淫秽色情网站提供代收费服务的要严厉处罚,坚决切断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传播的利益链条。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还要建立长效机制,把清理整治网上低俗之风集中行动转向经常化。”蔡名照说。(

第五篇: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1-04 15:32:29

浏览次数:188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

【背景材料】

材料一:近年来,一些网站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置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于不顾,故意发布低俗内容吸引点击率;一些网站对论坛、博客、播客等互动栏目管理不严,使低俗内容在网上大量传播;少数网民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淡薄,不负责任地利用互联网大量传播低俗信息。由于网络的参与者80%以上都是青少年,而青少年由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可能受到的危害更大,所以净化互联网,对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有很积极的意义。

材料二:2009年1月5日,为期1个月的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正式启动。根据公众举报,公布19家存在大量违反社会公德、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低俗内容的网站。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七部门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内容之一。

材料三: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一个月以来,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网上**和低俗内容明显减少,网络文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月5日,已关闭严重违法违规网站1635家,关闭**博客217个,公开曝光批评网站86家,删除**和低俗信息400多万条。社会各界包括广大网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普遍反映这次专项整治行动措施实、效果好、得人心,受到广大网民特别是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欢迎。

材料四:打击**对青少年成长意义特别大。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坚持不懈地把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引向深入,巩固和扩大已有成果,努力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知识链接】

七年级:

1、追求高雅生活情趣。

2、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3、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4、法不可违。

八年级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九年级

1、谁对我负责:自己对自己负责。

2、依法治国: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善于辨别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4、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相关练习】

1、为什么要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

2、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3、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意义?

4、你认为仅靠“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行动能救孩子吗?(为了救孩子,除了加大打击违法力度外,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做?)

5、不文明网络对青少年有哪些危害?

6、作为青少年,面对在大量违反社会公德、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低俗内容的网站,我们应该怎么做?

7、材料分析题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使用已经十分普及,一些个体老板为了赚钱,干方百计地利用网络游戏吸引青少年学生。初中生小霍、小年和小冰是在网吧里认识的“铁哥们”,经常一起在网络游戏中联手打杀。由于长时间泡在网上,他们很快便经中羞涩了,于是决定在现实社会中冒一次险。他们在一个深夜来到一家废品收购站抢劫看门的老人,遭到反抗后,竟然像玩游戏一样痛下杀手,将老人当场打死,枪走了200元钱后竟若无其事地返回网吧继续玩游戏。直到被警方逮捕,他们才如梦初醒。

(1)上述材料说明什么?

(2)请你说说面对不良诱惑说“不”的理由。

8、材料分析题

刘某,15岁,经常旷课,玩电子游戏,顶技老师。因难以管理,学校勒令其退学。父亲认为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就让他到一家建筑工地打工。不久,刘某嫌活太累,就背着家人整天泡网吧并结交了一些“哥们”,沾染上吸烟、喝酒、赌博的习惯。为了弄到钱,他多次持刀敲作小学生,在一次抢劫中将一名妇女刺成重伤。被抓获后,人民法院以敲作勒索、抢劫伤人等罪名将他判刑。

(1)导致刘某走向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6分)

(2)这一案例对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学会做人有什么启示?(8分)

9、活动探究题

(1)请你为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请你对中学生沉湎网络的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3)为了使未成年人拒绝不健康网站吧的诱惑,请你设计三个活动项目。

(4)请你就网络文明建设提出几条建议。

(5)整治低俗之风,各方面应如何做?(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6)有关健康上网的主题班会

!本文来自:【思想品德教学网

下载2013年公考申论热点:整治婚恋节目低俗之风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公考申论热点:整治婚恋节目低俗之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年黑龙江公务员申论热点解读:整治网络低俗之风

    2010年黑龙江公务员申论热点解读:整治网络低俗之风 》》 新闻链接 记者从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办公室获悉,又关闭了276家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的违法违规网站,这......

    公考申论热点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公考申论热点:巨额招待身陷行贿利益链 华图教育 王智民 背景:2013年10月21日,国资委纪委书记强卫东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就中国铁建8.37亿元业务招待费检......

    2017公考申论热点

    垃圾治理 背景链接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

    2015公考申论热点

    2015公考申论热点:关注创客文化 【背景链接】 2015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考察深圳,首站便是位于深圳华侨城创意园的柴火创客空间。就在这里,Ai.Frame创始人之一、25岁的创客孙泽波......

    2014公考申论热点

    2014公考申论热点:2014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热词 每年“两会”,行政首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重头戏,也是考生重视的申论文章写作素材来源。现任政府首脑李克强以讲话通俗......

    2012年申论热点之一:网络低俗之风不可长(5篇范文)

    网络低俗之风不可长 从“艳照门”事件、“百度竞价排名”**到“死亡博客”引发的“网络暴力第一案”,互联网的暴力和低俗倾向再次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关注。整治互联网,遏制......

    2013年公考申论热点:慈善事业

    慈善事业是从慈爱和善意的道德层面出发,通过实际的自愿捐赠等行为和举动,对社会的物质财富进行第三次分配。因此,慈善事业也可以说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

    加强整治互联网低俗低俗之风青少年应该怎么办

    ①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②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青少年要依法自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④要净化网络语言,坚决抵制网络有害信息和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