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部微观上看,可通过加强控制建设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时间:2019-05-13 04:0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内部微观上看,可通过加强控制建设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内部微观上看,可通过加强控制建设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第一篇:从内部微观上看,可通过加强控制建设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2、从内部微观上看,可通过加强控制建设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1)加强会计控制,拓宽对会计控制的认识。传统的会计控制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对反映业务的原始凭证的复核与检查以证实其是否真实地记录了各项客观的经济业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记账凭证、各类账簿及报表的相互核对及审阅,实现对经济业务的监督与控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情况下,单一的控制环境使会计履行控制与监督职能比较容易,会计信息输出也较客观。但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与经营者客观上存着利益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及激励不相容三大矛盾,使得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下,会计反映失实,会计控制弱化。在承认“人都是有限的理性经济人”这一前提条件下,会计代表谁来控制经济业务这种主体选择的不同,必然导致其控制与的不同。代表经营者的控制或再监督显然不同于代表所有者的监控,所以两权分离环境下会计控制的利益代表及控制目标需要重新审定。

(2)加强会计控制,优化会计控制的环境。具体来讲,就是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出一套使经营者在获得激励的同时又受到相应的约束,以保障所有者权益的机制。激励与约束的有效结合,将使经营者行为与所有者目标实现最大程度的一致。对经营者的约束,所有者可以利用业绩评价,或通过董事会利用公司章程规定经营者的权限范围,还可以派出监事会直接监督经营者的代理权,以维护所有者权益;对经营者的激励可以尝试推行年薪制与股票期权计划,使经营者利益与股东利益相结合。

(3)充分发挥会计控制的作用,改变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由所有者委派财务总监,领导会计机构及会计工作,财务总监对所有者负责,会计人员对财务总监负责。公司业务运行则由经营者全权负责,财务总监与经营者相互配合相互监督,通过财务总监使所有者与经营者达到激励相容。财务总监制的会计管理体制下,会计控制的范围不仅仅是账、证、表的相互核对与审阅,还应包括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设计与控制、业务处理过程不相容职务的控制、事后的复核与控制、财产清查核对控制。除此而外,各公司可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结合经营战略、管理方法设置其他必要的控制点。通过关键控制点的有效运行,实现会计控制的目标———维护所有者权益,使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相关性与可靠性。

(4)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使会计控制有效发挥作用。首先,应重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将对外提供真实信息作为聘任、考核会计人员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的经常性管理。主要是加强对会计证的管理,以保证持证会计人员真正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保证会计证的权威性、严肃性。再次,要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提高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修养。一个财会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熟悉法规,具有高超的会计水平,更要品质好、思想过硬,真正与企业共命运。因此,财会人员需要不断充电、回炉,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提供前提条件。

总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一要从宏观方面入手,真正建立与完善企业制度和监督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使企业、单位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营;二要从微观角度入手,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继续教育,加强单位内部制度的建设,强化内部监督,遵守国际规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把握这两个方面,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指日可待。

第二篇:从会计信息失真看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如果说质量是会计信息的生命,那么真实性则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之魂。笔者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原因及其危害的分析,旨在探索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综合治理的途径,加强单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从源头上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和种类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五

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资产不实。购入资产不及时记账,处理随意性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负债不实。债权、债务不对应,手续不完备,甚至有名无实;三是盈亏不实。少数领导为了追求政绩和一己私利,常常责成会计人为地调节收支;四是资金不实。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长期不对帐,造成账实不符;五是税金不实。有意无意地少记漏提,侵占税款;六是信息披露不实。随意夸大成绩,报喜不报忧,骗取上级和社会的信任;七是会计核算不实。不按会计制度办事,乱设会计科目,财务管理混乱;八是核算内容不实。会计活动内容张冠李戴,隐瞒事实真相。

上述表现按不同层面可分为:从主管方面看,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上存在有意造假和无意失实之分,前者是有意识地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形成舞弊和违法行为;后者是会计人员技术能力和工作疏漏等造成的“失误”;客观原因指市场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会计核算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导致会计信息出现误差或失误。从信息产生过程看,可分为会计事项引起的失真和会计处理引起的失真。前者是指会计信息来源即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造成会计信息虚假;后者是指不按规定的会计制度和法规处理会计信息来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危害

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从法制的层面看,一是法制不健全,不少财会法律条文过粗,缺少可操作性;二是执法不严,有时长官意志凌驾于会计法规之上,长官出数字;三是内部法制观念淡薄。其次,从会计环境的层面看,一是部分财会人员独立执法地位和权力缺乏保障,当单位利益与财会法规矛盾时,财会人员不得不按照领导的意图处理;二是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转轨变型时期,会计在与国际接轨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第三,从单位内外监管来看,单位内部制度不全、执行不力依然普遍,财产物资常常账实不符;外部财会监督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问题知而不查、查而不纠,为造假客观上提供了可能。第四,从财会人员素质来看,相当一部分人员业务能力偏低、自身工作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失去了保障。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一是导致领导决策失误。无论哪级领导,根据虚假信息做出的决策必然会出现偏差,给工作带来不良后果;二是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会计信息失真使财会监督失去了控制,破坏了市场运行的有序性。三是为经济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会计信息一旦失真,必然会造成管理混乱,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四是带来了行业不正之风。少数领导为一己私利指使会计做假账,使会计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五是严重削弱了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

三、强化内审质量控制,从源头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一)加强对内审工作的领导,确保内审工作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是监督和评价本部门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是审计监督体系以及单位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单位主要负责人首先要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内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内审工作的领导,把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审计岗位上,并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内审机构必要的处理处罚权。要帮助内审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决杜绝内审人员“站得住、顶不住”、“顶得住、站不住”的现象发生,使内审机构与财务、基建部门真正的成为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左右手”,而不是“对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内审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要让内审组织有足够的地位和层次,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

(二)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加大内审督导的深度和广度。

内审部门要想在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上有所作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首先,要提高内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培养“复合型”、“专家型”的内审人才;要继续充实审计队伍。把思想品德优秀、熟悉业务流程、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和财经、审计等多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员充实进内审队伍;要加强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工作严谨细致,公正严明。其次,要加大审计督导的深度和广度,对单位会计信息全过程进行控制。要认真制定、周密安排审计计划;要加强对财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在审计过程中,适时解决

第三篇:会计信息失真治理论文审计监督论文会计内部控制毕业论文---略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治理论文审计监督论文会计内部控制毕业论文

略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摘 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反腐倡廉、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当务之急。应从整治企业管理结构的不合理入手,建立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对经理层人员的管理机制。同时,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外部监督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要依法进行监督。只要各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就能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会计信息;现代企业制度;内部控制;审计监督

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为经济服务的最基本任务。但是在经济转轨的今天,会计失信范围之广,程度之重,危害之大,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给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企业微观管理、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极大的危害。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反腐倡廉,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我们应研究制止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虚假会计信息带来的危害。其治理措施不是单一的某一方面,而要多种治理措施综合运用,应以整治企业管理结构的不合理为前提,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各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好转,使会计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1·健全企业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既可以防范舞弊行为,也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一是完善产权制度。会计信息交流或传导的效率,取决于企业的产权是否明晰。如果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结构不明晰,则无法发挥产权制度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规范和界定作用。因此,要解决会计信息造假问题,就要进一步对国有资产进行产权界定,明确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的主体,解决产权主体模糊甚至缺位的问题,真正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中“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从而引导和保证企业财务会计行为的合理化[1]。

二是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要对国有资产实行规范的授权经营,建立与行政职能分开的国有股权管理体系,即依照目前国有企业财政隶属关系,由各级政府建立国有控股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等国家授权的行使企业出资者职能的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要完善有关制度,如产权登记制度、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制度、产权收益监缴管理制度、资产评估管理制度以及国有资产经营的绩效考评制度等,使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作为依据和规范。应对国有企业逐步进行公司制改造,吸引非国有资本对国有企业参股,强化投资者的利润最大化动机,营造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三是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构。我国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国家委派董事长及经理人。由于他们中有的人关心的不是公司的发展,而是自己的职位或待遇高低,因此法人治理结构有时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应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组成董事会。董事会的职责是聘任和解聘经理人,制定经理人报酬计划,激励和约束经理人。要对经理人兼任董事加以限制,避免国有企业改制时出现的由企业内部人控制董事会的情况。董事长应熟悉企业发展并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具有较高的资产运作能力。董事会应有通过民主程序产生的职工代表参加。应通过优化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2]。

2·完善对经理层人员的管理机制。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合理的约束机制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

一是彻底改变旧的用人机制。加快培育一个透明度高、规范性强的经理市场,使企业出资者可以在经理市场上选择合适人员取代不合格的经理人。经理人的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会使其在经理市场上声誉受损,影响其未来的职业前途,增大其会计造假的成本。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目前的企业兼并行为,既有政府主导型,又有市场主导型,今后应逐步过渡到市场主导型,通过市场对经理人进行选择,进行约束。二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1)选聘经理在注重经营能力等经济标准的同时,要承认和尊重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做好企业家利益的分配,尽量建立市场化、动态化、长期的激励机制。在激励方式上,要使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和他的个人收益挂钩,以解决经理人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协调经理人个人目标和企业总体目标的矛盾和冲突,使其财务决策遵循企业财富最大化目标,从而减少管理成本。2)根据国有资产经营的综合评价体系(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评价并重)对经理人进行考评。经理人的薪酬与业绩评价和工作表现挂钩,而不是单纯以会计信息、财务指标作为股东对经理人的监控手段。单纯以会计信息为业绩评价的标准,会助长信息操纵行为,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所以,应重视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考评中的应用。3)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经理人从较为长远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经理人的薪酬与公司长期收益挂钩,解决经理人任期内行为短期化问题。如通过设计,使部分任职报酬根据经理人离职后几年内的公司业绩情况分期支付,使经理人在任期内比较注重公司的长期利益。三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近一二十年遍布全球各国的公司治理活动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强调公司责任,其基本规范就是进行诚实和守信教育。不能只重视制度安排,而忽视全方位的诚信教育。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尤其需要进行诚信教育[3]。

二、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会计信息由企业提供,因此建设会计诚信必须从源头加以控制。在我国企业中,没有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薄弱的现象比较普遍,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1·应明确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一要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其目的在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本单位生产经营环节的规程和要求,做到按章办事,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防范经营风险的发生,从而发挥内部监督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二要实现内部监督责任制。应在企业内部落实会计监督责任制。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法》的责任主体,也是落实内部会计监督的第一责任人,除了自己要带头遵纪守法外,还应积极支持和保障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法》履行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权。应当将内部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中,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会计核算和内部监督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就难以保证。而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如能实行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将内部监督与会计管理、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寓监督于管理中,就能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三要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与社会监督、政府监督不同,具有监督的日常性与全程控制的特点,是外部监督无法代替的。只有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日常性与全程控制作用,才能把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4]。

2·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不断提出新要求,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一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依法办事,不弄虚作假,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当巨大的利益驱动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一丝不苟的诚信理念,才能使天平倾向道德规范。二要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会计制度也已进行了很多改革,逐步同国际惯例接轨。新的会计知识需要尽快学习。因此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会计人员走出记账、算账、报账的“三账”境地,做到懂经营,会管理,抓效益,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左膀右臂”。3·建立会计人员奖惩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的行为除受其素质影响外,还直接受利益机制的驱使。有的人为了经济方面的利益或其它好处,往往放弃会计监督,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甚至与某些不法分子串通搞弄虚作假。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制度,惩恶扬善。对监督不力的会计人员,应予以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或由于会计监督不力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还要进行经济处罚;同时,要对在会计岗位上敢于与一切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的会计人员,在法律上予以保护,在行政上给予支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经济上给予激励,促使会计人员积极有效地进行会计监督[5]。

三、加强外部检查和监督

外部监督,指政府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各单位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监督。它的特点是代表国家、社会公众的利益所进行的监督,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外部监督对内部监督起弥补和再监督的作用。

(一)加强政府监督。政府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等机构,代表国家,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有关企业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各单位会计行为的国家监督,这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1·政府各有关机构应依法行政。当前,我国对企业进行监督的部门众多,各监督部门之间有的存在着职责不清的现象,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往往产生谋求部门私利的倾向。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监督的作用,防止和避免政府监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职责不清,重复检查的弊端,《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对所有的单位实施以保证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为重点的全面监督检查;审计机关依据宪法和审计法律法规,主要对各级政府的财务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和检查;税务部门依据税收征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国家税收为主要目的,对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实施监督检查;人民银行监管的主要目标是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实施监督管理,对金融机构的存款、贷款、结算、呆账等情节随时进行稽核、检查监督,对金融机构违反规定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的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对金融机构按规定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其它财务会计报表和资料监督检查;证券监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上市公司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公告的情况进行监督,对上市公司分派或者配售新股情况进行监督。有关部门在实施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必须在检查后出具检查结论。

2·建立政府监管行为的责任约束机制。为使政府监管部门充分履行其职责,还需要建立政府监管行为的社会评价和责任约束机制。如由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公众等组成社会评议机构对政府监管行为进行评议,或建立政府监管人员对其监管行为承担后果责任的制度。这样做,可以杜绝官僚主义,防止少数监管人员公权私用,实现政府监管科学化,提高政府监管工作的效率。

3·政府审计部门对企业领导实行审计。面对“官出资料、资料出官”的现象,应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即由审计部门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做到“不经审计,不得离任;不经审计,不得提拔”。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领导干部通过虚假会计信息来骗取荣誉和被提拔重用的不正之风。但目前鉴于国家审计机关力量有限,不能大范围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应充分调动整个审计组织体系的力量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国家审计机关应当侧重于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行政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机构则可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授权和本部门、本单位最高管理当局的授权,在本部门、本单位内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民间审计组织则主要受托开展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

(二)强化社会审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是指会计师事务所等接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依法进行审计,并据实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它是一种外部监督,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必须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监督和服务作用。

1·完善审计准则及有关法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制定的相关法规与准则不能跟上新情况、新问题的发展。因此,急需对原有的法规、准则进行修订完善。同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准则中没有相应规定的应尽快出台。如在合伙制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如何确定等。2·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在发达国家,无限责任合伙制一直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组织形式,很少有事务所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制的组织形式。而在我国,绝大部分的会计师事务所选择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而很少采用合伙制。选择哪种组织形式决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对其业务行为所承担的责任程度,有限责任形式仅对其行为承担有限责任,这与其事务所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风险不相匹配。而合伙制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其业务行为承担无限责任,可满足其对审计质量承担连带经济责任的要求。当前有的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之所以不断造假,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只承担有限责任,对其违规行为处罚很轻。只有加大违规成本,才能起到制止违规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事务所推行合伙制组织形式。3·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目前企业,不管是上市或非上市公司,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均是由管理当局决定的,即使由股东大会决定,也仅仅是形式而已。这十分不利于注册会计师保持其独立性。为确保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可由企业建立审计委员会来行使这一权利。审计委员会由企业的非执行董事和监事组成。

4·优化执业环境。目前的会计行业,尽管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完成体制改革,但地区封锁、行业垄断仍屡禁不止,政府干预企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干预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的现象并不少见。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难以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性。为此,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措施,禁止地区封锁、行业垄断、政府官员干预等现象的发生。当前会计师事务所为抢拉业务,部分压低审计收费。一旦审计收费过低,由于资金原因,注册会计师必然无法执

行全部审计程序,导致审计结论不准确。因此,注册会计师行业内部应该停止恶性竞争。有关监管部门,应当通过适当的法规和监管,防止恶性压价竞争造成的后果。5·建立健全会计师民事赔偿制度。目前,中介机构不讲诚信、不够尽责的比例比较高,这与处罚力度较轻有直接关系。处罚没有对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违规行为起到警戒作用,也没有对受害者的利益损失起到补偿作用。解决技术与诚信的困境,简单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建立赔偿机制,让造假成本大于收入。同时,要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要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除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必须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在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新问题、新知识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的知识、业务能力能与发展形势同步前进,要加强后续教育,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业务能力[6]。[参 考 文 献] [1] 朱锦余.会计信息失真综合分析及对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247-264·

[2] 刘玉廷.安然事件新论[J]·商业会计, 2002,(6): 6-7·

[3] 纪乐航.六分之一CFO被迫做假账[J].国际金融, 2002,(8): 2-5·

[4] 古淑萍.强化会计监督的几点思考[A].当代会计前沿问题探索,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300-305·

[5] 綦好东.会计舞弊的经济解释[J].会计研究, 2002,(8): 14-19·

[6] 欧阳晓惠.论会计信息失真———美国安然案例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6): 12-15·

第四篇:从GE模式看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从GE模式看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2015-07-09

GE模式的先进性在于内审部门直接参与和服务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同时保持了与经营层的相对独立。这种机制保障了监督职能的独立和权威,有效优化了监督过程,从而产生治理效率的提升,即帕累托改进。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通过权力制衡和制约确保公司顺利运行,经理层以股东利益和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存在着多重的委托代理关系,如何减少伴随产生的代理成本,实现治理效率的提升,成为了委托人关心的焦点。委托人需要建立一种监控机制,保证受托责任得到有效履行,内部审计构成了这种机制中重要的一环。

公司治理架构下的三种内审模式  以董事会(包括其下设审计委员会)为中心:董事会代表股东权利,委托代理层级较少,由其直接领导的内审部门能够获得较大权威和独立性。

以经营层为中心:内部审计侧重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经营信息的真实性和经营效率效果,有利于组织效率的提升。当经营和监督职能发生潜在冲突时,这种模式对内部审计独立性有一定不利影响。

 以监事会为中心:监事会与董事会、管理层相对独立,承担完全的监督职能,由其直接领导内部审计部门有利于监督和经营职责的分离。但在中国的大多数公司中,监事会由于不具有决策权,其监督职能发挥受到了一定局限。

根据实证数据统计,上交所上市公司中,80%以上的内审机构对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负责或报告工作。通用电气模式(GE)模式简析

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NYSE:GE),美国最大的产业公司之一,其内部审计拥有世界知名的成功经验,每年进行几千项财务、合规和流程优化审计,主要负责检查治理、流程、控制、财务报告的准确及合规。GE内部审计属于典型的董事会中心模式,其董事会下设审计、治理和公众事务、领导力发展和薪酬、科技、风险5个专业委员会,董事会将对特别风险的监督分别授权给委员会。

GE内部审计署隶属于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由6名董事组成,负责监督内部审计的制度和流程,关注企业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措施,审阅和批准内部审计计划,以风险为导向确定审计重点领域。审计委员会同时负责监控出现的合规性问题和事项。

职能报告线:审计部门-首席审计官-审计委员会-董事会

借鉴与融合,优化内审模式

GE的内部审计模式,其先进性在内审部门直接参与和服务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同时保持了与经营层的相对独立,这种机制保障了监督职能的独立和权威,有效优化了监督过程,从而产生治理效率的提升,即帕累托改进。

中国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同的隶属模式和汇报路径普遍共存、探索和调整着。对于值得借鉴的标杆企业,我们在关注其内部审计隶属形式和汇报路径的同时,更应看到其内部审计模式在公司治理架构中作用的实质:有利于监督职能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有利于监督职责与经营职责分离,避免内部审计工作中的潜在冲突,同时,提升内部审计在实现企业目标方面的价值。

第五篇: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规范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规范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摘要:货币资金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决定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高效运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司治理结构也是公司高效运营的基础,二者相互渗透、密不可分。本文通过探讨二者的微妙关系以及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指出我国要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必须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关系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大多数贪污、诈骗、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的行为都与货币资金有关,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确保经营管理活动合法而有效。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一样是公司高效运营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基础和组织保障而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利于公司治理的完善。因此,本文试通过探讨二者的关系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来说明我国要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必须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

一、公司治理结构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何谓“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的概念至今相关机构在认识上还没有达成一致,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或方面都曾阐述过这个问题。柯林.梅耶(MYER)将公司治理解释为一种制度安排,他指出:“公司治理是公司赖以代表和服务于它的投资者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包括从公司董事会到执行经理人员激励计划的一切东西。”{1}吴敬琏教授认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所有者、董事会和该公司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2}经济学家钱颖一教授认为,公司治理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和员工的监控以及对他们工作绩效的评价;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3}张维迎教授认为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则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4}我比较赞同吴敬琏教授的观点。在他的定义中,首先进行了组织机构的设置,然后规定了各共5页 第1页

机构的职权,并强调机构间应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是为了保护企业货币资金、检查与货币资金相关的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实施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实质不是一堆手册、文件和制度的简单组合,而是内部会计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了确保公司合法合规经营、控制财务舞弊、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合约安排。

二、公司治理结构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公司治理结构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影响

1、公司治理结构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建立的基础和依据

首先,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来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由五个要素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COSO定义的内部控制框架)。其中控制环境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他要素的基础,支撑和决定着其他要素。而控制环境则更多地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上。

其次,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方式来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资产保护控制、人员素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方面。组织规划控制是对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组织规划控制实际上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之间的组织规划,二是经理领导的内部管理机构、岗位和人员之间的组织规划。{5}从定义可见,组织规划控制第一层次的对象正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若没有公司治理结构对组织机构的设置及相应职权的规定,就谈不上对其进行控制,也就失去了控制的基础。授权批准控制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后方可进行控制,若无公司治理结构中职权的规定,也就谈不上授权批准的问题。

再次,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建立的原则之一---内部牵制原则来看。内部牵制是指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所建立的相互验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主要特征是对有关责任进行分配,使单独的个人或部门对任何一项或多项经济业务活动无完全的决定权,必须经过其他部门和人员的查证、核对。从纵向来看,至少要经过上下两级,使上级受下级的牵制、监督。{6}由此可见,公司治理结构为上下级牵制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另外,财政部2001年制定并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加强对单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此规定中提到的法律法规就包括公司法,公司法是以公司组织机构及运行为核心规范对象的法律,可见,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法的精髓。由此也可见一斑。

2、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有效的组织保障

公司治理结构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建立的主要控制环境。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否可以得到贯彻和执行,以及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与否。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案例都是由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失效。经理人员大肆挥霍现金,增加不必要的开支以谋取私利;为满足特权消费的需要,超限额存放现金,超范围支出现金,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公款吃喝玩乐,公费旅游等现象泛滥成灾;为逃避银行监管,采用坐支现金,多头开户,伪造业务内容等办法,截留资金,非法转移资金和套取银行信用;无视投资风险的存在,挪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投入到证券、期货市场搏杀,以求个人无本生利,结果往往是血本无归,使上市公司蒙受损失;更有甚者利用手中的职权,贪污,盗用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这些都是由于国有股代表人长期虚化造成的股东与代理人的角色错位,形成内部人控制局面,严重扭曲了公司治理结构。{7}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地建立授权与分配责任的方法,运用适当的管理控制方法,这些都可大大增强组织的控制意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有利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有效。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1、有效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首先,现代社会是一个”现金为王”的社会,评价经理人的业绩不是仅仅以会计利润作为指标的,现金流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良好运行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可以提供真实的现金流量数字。企业真实的现金流量数字有利于激励机制的充分发挥,充分调动经理的积极性,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其次,在现代公司,经理等内部人实际拥有对公司现金的支配权,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发挥会计监督作用,控制内部人的行为,降低代理成本。

2、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目标的实现

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在于:在公司整体目标指引下,使契约当事人各方在矛盾和利益的对立统一中,能够本着公司与契约当事人双赢和利益(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认真履行对公司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共同促进公司的发展和增值,并从中持续得到收益或回报。{8}但是公司治理结构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一句空话,它将落实于公司管理的各个具体方面,亦将需要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它的落实。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根据经济学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货币资金的特性决定了它能够给经济人带来巨大的满足程度。所以,如果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不健全,经济人就会钻制度的空子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若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经济人将会受到必要的监督与控制,非法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几率将会变小。通过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公司相关利益人就会得到相应制衡,使公司能够高效运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的结论是欲发挥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作用,必先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和组织保障。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必是一纸空文,流于形式。

三、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我国的公司大多是由国有企业改造而来,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具有多层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多层级委托系列中,“全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分别是第一、二、三级委托者;在多层代理系列中,企业经营者、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中央政府分别是第一、二、三级代理者。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使“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成为制度常态。第一委托者“全民”是一个虚拟的所有者,因此,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所有者缺位问题是一直客观实际存在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难以通过直正的所有者关切自身经济利益而积极监督经理人员。

上市公司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制企业,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特点在我国企业中具有代表性。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上市公司改制不彻底,股权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在不少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全部由“集团公司”一家行使,公司运作实质上呈现为内部人控制,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形式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没有形成责权明确、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形备而实未至”。{9}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这种特殊性给经理人员驾驭或绕过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进行违规操作留下了很大空间。前面的例子也告诉我们我国企业不是没有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而是有却被人无视、被人驾驭了。因此,我们不能就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来谈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完善,而应该把它放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微观环境中去考虑如何完善它。

综上所述,我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建设一定要结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也只有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才有可能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因为企业控制环境决定着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是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核心。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

境惟有从强化公司治理结构入手。这也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维安《公司治理》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P15

{2}吴敬琏《现化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3}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4}张维迎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

{5}《内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new/2003_12/3121610215972.htm {6}《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new/2004_8/4081809154072.htm {7}杨平波 《论上市公司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2.11 P86

{8}张安明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研究》 CNKI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9}史晓芬《对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CNKI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0}倪建林 《公司治理结构:法律与实践》 法律出版社

下载从内部微观上看,可通过加强控制建设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内部微观上看,可通过加强控制建设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