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撤诉的两个问题_从案例看相关法律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

时间:2019-05-13 04:3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事撤诉的两个问题_从案例看相关法律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事撤诉的两个问题_从案例看相关法律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

第一篇:民事撤诉的两个问题_从案例看相关法律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

民事撤诉的两个问题_从案例看相关法律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txt爱空空情空空,自己流浪在街中;人空空钱空空,单身苦命在打工;事空空业空空,想来想去就发疯;碗空空盆空空,生活所迫不轻松。总之,四大皆空!

一、案例简介案例一:甲与乙之间存在工程承包关系,甲为发包方,乙为承包方,双方的承包合同约定:工程款为300万元;甲方提供材料的,材料费在工程款中直接扣除。工程完工后,因工程款支付问题协商无果,乙在诉讼时效届满前一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支付50万元未付款,甲在答辩期内主张其中45万元为甲所供材料,应在工程款中直接扣除。法院安排第一次开庭是起诉后50天,开庭前,双方的举证期限均已届满。开庭时,乙认为甲主张的45万元材料款实际上是乙方提供,而甲举出证据表明45万元为甲供材料(其中有甲与第三人的审计报告,报告表明增加工程50万)。法院以认定事实为重,要求各方对己主张事实补充证据。第二次开庭,乙未举证,认为是包工包料,时隔两年确实难以举证,但肯定该45万元材料费是乙提供的;甲提出补充证据进一步证明45万元为甲供材料。法院再次给乙15天时间要求其提供证据以查明事实。第三次开庭前,乙撤诉。两个月后,乙再次起诉,认为工程款为350万元,其中包括合同约定的300万元以及增加工程50万元,甲已支付250万,另有甲供材料为45万,诉请甲支付55万工程款。案例二:甲诉乙离婚,开庭时,甲方撤诉。6个月后,甲再次起诉。第二次开庭审理时,甲方认为这是第二次起诉,不愿调解和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属“感情确已破裂,无和好可能”,法院则认为甲第一次起诉后撤诉视为从未起诉,因此甲认为其是第二次起诉离婚的理由不能成立。

二、法理分析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1条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第129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在司法实践中,除对当事人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以外,一般对当事人的撤诉,都是准许的。当然,若被告提起反诉、第三人提起诉讼,则成为另一诉的当事人参与了诉讼。民事撤诉行为,是当事人对自己诉讼权利的一种自治行为,《民事诉讼法》对之进行规定,体现了“不告不理”的原则。撤诉与按撤诉处理的法律效果基本一致,都是视当事人从未起诉。但隐含的效果却是,在起诉时诉讼时效中断,撤诉后,当事人获得两年内再次起诉的权利。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一)撤诉可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简称《证据规定》)的相关规定成为一纸废文《证据规定》第34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增加、民事撤诉的两个问题———从案例看相关法律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陈礼华*摘要:民事撤诉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一种法定诉权,但在实践操作中,会成为规避有关诉讼义务的一种手段,从而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初衷背道而驰。法律制度的创设应当完整严密,否则,就会在自身的问题中丧失尊严和权威。关键词:撤诉举证时限二次诉讼*作者简介:陈礼华,男,浙江横远律师事务所杭州分所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2008年第4期法治研究78民事撤诉的两个问题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案例一中,乙在第一次开庭审理前举证期限即已届满,法院根据查明事实的需要允许其补充证据,都是在诉讼请求之内的事实。乙在庭审中获知甲与第三人有增加工程的审计后,认为该增加工程是其完成的,甲应付除承包合同约定300万元以外增加的工程款50万元。根据《证据规定》,乙应在举证期限内增加诉讼请求,一旦举证期限已过,如果增加这一增加工程款的请求,那么势必得不到法院的支持。但如果另案起诉,那么无论是在诉讼时效方面(仅增加工程量的诉讼时效也应从工程完工日起算,与承包合同的300万的诉讼时效起点是一致的),还是“违反一事不再审”(增加工程量是承包合同的一个组成部分,乙应当在承包合同纠纷诉讼时一并提出)原则方面都可能存在极大的诉讼风险。因此,乙选择了撤诉再次起诉,这样就规避了《证据规定》应在举证期限内增加诉讼请求的规定,同时,又不违反“一事不二理原则”,而且在诉讼时效上没有任何问题,可谓一举三得。至于案件受理费损失一半,对于整个诉请的数额而言只是区区小事。这样的结果,恐非《证据规定》设立的初衷。《证据规定》之所以要规定举证时限制度是因为这一制度包含着防止诉讼过分迟延和当事人诉讼突袭的法理价值,目的是通过在期限内举证、确定诉讼请求,实现庭审

前固定争议焦点和证据,进而提高庭审效率和诉讼效率,这一规定合情合理。从事实来讲,当事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权益是否被侵犯、侵犯了多少,其在起诉时没有涉及即意味着或事实不存在,或原告不予主张。法院考虑原告在听取被告答辩后有可能会主张变更诉讼请求,故而给予了在举证期限内可变更诉讼请求的权利。应该说,原告的诉请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应完全确定,法律对之也穷尽保护,原告不得在举证期限后再行变更。但是,原告完全可以撤诉,从而达到变更诉请的目的。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证据规定》的不尽人意之处。如果改而规定“撤诉后再行起诉的,不得对第一次起诉举证期限届满前所确定的诉请进行变更”,那么就不会有本案所显示出来的《证据规定》的疲乏无力了。(二)撤诉可否作为离婚案件的一次诉讼,法律应予明确在离婚案件中,对于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有无和好可能的判断确系法官的主观心证,在没有《婚姻法》第32条所列应准予离婚的六种情形下,在“宁拆百座庙、不破一桩婚”的传统观念下,在还没有普遍认识到“离婚率越高,代表一个社会和地区的民主、自由程度越高”这一社会发展规律时,在离婚自由作为一种权利还没有根植于我们的思维的时候,我们的法官在判决离与不离时,把二次诉讼作为一个标准,确实也是一种智慧。因此,撤诉是否能作为一次诉讼,就成为很多人所关心的问题了。案例二中法院的理由是:撤诉既然视为从未起诉,自然不能算一次诉讼。而反对的理由是:离婚案件存在特殊性,法律专门规定,离婚案件撤诉后,6个月内不能再次起诉。而对其他案件,则没有该要求。同时,离婚案件第一次诉讼与第二次诉讼的间隔期限刚好为6个月。这就代表了离婚案件的撤诉属于一次诉讼。笔者认为,无论从法理分析,还是从离婚关系的社会层面来看,撤诉都应作为离婚案件的一次诉讼。在法理上,如果简单的认为———撤诉即视为从未起诉,那么就没有理由来剥夺当事人随时提起离婚诉请的诉权。“离婚案件撤诉后,没有新情况、新理由,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这一限制性规定恰好从反面论证了在离婚案件中应视撤诉为一次诉讼。从社会层面看,离婚案件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特定人身(夫妻)法律关系的解除途径,允许当事人撤诉从民事理论来说当然是对自己诉权的一个处分行为。但笔者认为,该规定有更深的法律意蕴:即在夫妻之间,在不能协议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大部分庭审犹如一场口舌之战,互相间的人身攻击在所难免,把撤诉作为一次诉讼行为,可以免除这样的庭审,无论从和好角度还是最终离婚的结局都可以使伤害不至于最大化。当然,笔者这里仅就撤诉行为所作的价值判断,不涉及其他程序或实体规定。79

第二篇:从两个文化案例看企业文化的实质

从两个文化案例看企业文化的实质

世捷咨询颜新超

企业文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或者说,企业文化如何真正为企业的发展服务?这是很多人士,包括企业里高层管理者时常会问到一些问题。

在此,笔者想从正反两个著名的企业文化案例——科龙集团“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和IBM之道谈起,通过这两个案例的对比来解答企业文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

一、案例简介

1.科龙:文化塑造活动案例获金奖后的巨亏

科龙集团是位于广东顺德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自1984年创业后的十多年里,科龙集团以务实、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取得极大成功,从一家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大型家电企业集团。科龙集团是国内第一家同时在香港、深圳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视察,由此可见其当年的辉煌。

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发展,科龙集团所在的家电行业逐渐呈现严重供过于求的竞争态势,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遭遇极大的经营压力。

在此背景下,1998年,科龙聘请以CI策划而闻名的台湾某策划专家及某大学教授为顾问,实施一项命名为“万龙耕心”的企业文化塑造工程,希望借助这一“耕心”工程能够进一步凝聚人心,提高士气,以适应家电市场日益惨烈的竞争。

其目标一:是要塑造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辐射力和亲切力,以此来统一员工的思想行为,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目标二:通过策划并实施系列活动,使科龙1.2万名员工,要全员参与到企业文化塑造工程中去,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及发展方面,为科龙的二次创业创造辉煌的业绩做好准备。

下面是“万龙耕心”工程及相关的重要事件回放:

1998年8月18日,项目启动;

实施了样本数为5000人的内部文化问卷调查;

召开了3000人的新闻发布会;

12000名员工在10面“万龙耕心”旗帜上亲笔签名;

举办一场集团高层参加的,为时三天两夜的文化研讨营;

形成了文辞精美的“科龙文化纲领”;

“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获得第四届中国最佳公关案例大赛金奖; 2000年,科龙公告亏损7亿元;

2001年,科龙再次公告亏损15.7亿元;

2001年底,科龙被民营企业格林柯尔收购,成为民营企业;

2002年,科龙集团在顾雏军的领导下,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实现扭

亏为盈;

2003年,顾雏军通过成本+资本的运作,占据了冰箱市场的半壁江山,重塑冰箱格局。

2.IBM巨亏后重振企业文化赢得新生

整个七八十年代,IBM都得意洋洋地沉浸于行业霸主的优越感中。但进入90年代,IBM却突然发现,自己被PC的新潮流抛弃了。业界普遍认为,IBM从硬件到软件大小通吃的年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微软、英特尔这样专注于某一部分的“新公司”。但1993年4月1日,郭士纳走马上任。4月19日的《财富》这样评价郭士纳:“他是个精明的人,甚至是个天才。他精力充沛,善于宏观调控公司文化。”而在郭士纳看来,IBM的衰落表面上是战略上的失误,即IBM从战略方向上固守大型机而错过了PC大发展机会,放弃了芯片与操作软件的主动权,给了微软和英特尔以大发展的机会,但事实上,在这种失误的背后是IBM文化出了问题,“真理往前跨了一步”,便成了谬误。

郭士纳“精明与宏观”体现在他真正理解了IBM文化的“精髓”。IBM80年(1914年~1993年)的“精髓”在于两:第一,IBM有着基于人性底蕴之上的科技创造力;第二,IBM的失败只不过是由于过于自满而丧失了方向,由于丧失方向而从科技领先的榜样衰落为严重官僚主义的“各自为战”,从而抵消了战斗力,而不是丧失了战斗力。基于这一观点,郭士纳的转型策略很简单,就是不说空话:先从“运营(利润)入手(记住,不是从远景与战略入手)”,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地踏实训练;再从远景与战略入手(记住,这时候强调远景与战略的一致性比利润重要),笨重的大象就一样可以轻盈跳舞。

据此,IBM总结出IBM的基本信仰——“IBM之道”,它从员工、客户与产品三个方面表明了IBM的原则底线,这就是商业逻辑底线,也是企业之所以基业长青的根本源泉。正因为IBM的“员工、产品与客户”金三角模式,使IBM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并成功实现了转型,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3.问题思考

通过对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重大事件的回顾,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科龙这一文化活动的过程。当年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声势浩大,外部反响热烈。从文字结果来看,其企业理念、奋斗目标非常具有振奋性,没有理由说不好,要不怎么会得到一个“金奖”呢?

而IBM由一个业绩不好的亏损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和战略的调整,重新起死回生,打造了“蓝色巨人”之中,企业文化到底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下面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第一,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工程是否真正成功?如果说“万龙耕心”工程是成功的,那科龙为什么会巨亏?

第二,IBM的成功是归功于企业文化的变革还是其顺应环境而为之?

4.案例分析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经营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对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大家毫不怀疑是按照这一思维逻辑去预想的,也就是说,通过这一工程,大家的心理预期是:科龙应该会更上一个台阶。因为科龙是国内非常著名的大型企业,知名度非常高,其产品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在过去十多年里科龙集团也一直是先进管理的典型。在这样的光环下,加之科龙集团在“万龙耕心”文化工程活动本身的宣传造势比较到位,使得这一案例影响巨大。

当外界还不知道科龙巨亏的时候,其影响是正面的,甚至可以说,科龙通过这一活动推进了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后来的事实无情地将人们的愿望打破。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在金奖与巨亏之间,使很多人对企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疑惑。但必须认清的是,企业文化本身并没有错,而是当时的科龙做错了。

早在1981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特伦斯·迪尔和麦肯锡顾问阿伦·肯尼迪

在其著名的《企业文化》一书就提出,企业环境是塑造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的塑造必须以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基本的考虑依据。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家电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程度最高的行业。技术成熟、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供过于求成为家电产业的明显特征。在这样的产业状况下,品牌与价格已经成为竞争的最关键手段。

价格的后面是成本,成本的高低成为企业竞争胜利、能够获利的根本性问题。而科龙的致命问题是,缺乏对这一竞争形势的根本性判断,并据此进行真正的文化变革,建立以成本管理为核心要求的企业文化。这才是科龙最后失败的本质性。因此,科龙最终的结局,要么继续亏损直至被淘汰;要么被收购兼并,让新主人来完成适应新形势的文化变革。

当然,现在来说,科龙是幸运的,因为它被格林柯尔顾雏军收购了。顾雏军入主科龙,彻底改变了科龙的旧文化,把成本降低作为其最根本、最核心的工作,从根本上适应家电竞争环境的要求。而科龙也在被收购后的2002年实现了扭亏为盈,经营业绩得到完全改观。过去的2003年,顾雏军通过资本+成本的运作,成功地占领了中国冰箱市场的半壁江山。

而IBM比较幸运,因为它的创始人沃森认识到:并不是所有崇尚人性价值的企业都能持续成功,但持续成功的必定是那些弘扬人性创造力与个人价值的企业;所以提出的IBM之道——“员工、产品与客户”金三角模式,以此构造了“第一推动力”,推动了IBM的成功。

二、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和IBM之道的案例被不断地被一些文化专家们拿来作典型案例。而在中国,企业文化已经被一些所谓的专家们给空洞化、片面化、表面化了。对事实已经证明失败了的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大肆引用为成功经典就是一例,而IBM之道又从正面映衬了企业文化是实而非虚度。因此当谈到此话题时,我们不得不要先从企业的本质说起,以便为企业文化正本清源。

1、认清企业文化建设的本源

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它生来就是为实现利润这一目标而存在的,实现经济利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它只有一个恒等的公式,即:

企业利润=企业销售收入—成本费用

更进一步地,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让公式左边的利润最大化,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又需要努力促进销售收入的最大化和成本费用最小化。因此扩大销售收入和降低成本费用就成为企业经营的根本性目标任务。企业的一切活动为此而来,为此而去。企业文化及其活动莫不如此。当然,我们谈企业经营目的的时候,是建立在一个基本的符合社会道德、法规的前提之下的。

思考企业文化问题,只有基于上述思维,才不至于被一些所谓的“专家”们拖入“庸俗”的、只做表面化文章的危险之地。就如当年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已经被后来的巨亏无情地宣告彻底失败后,还有所谓的文化专家将该案例列入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案例一样,这对企业文化来说是多么的悲哀。如何增加企业的利润、销售,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是企业文化的本源问题,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围绕这一本源才具有现实的意义。

而IBM能够成为一家优秀公司并历经兴衰仍然持续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把握了一种令企业长青的基因:逻辑底线。所有好的企业在本质上也都是一样的,无非也是远景、核心价值观、公平交换、自由竞争、利润、价值等商业逻辑的组合。这种本质的东西,我们称之为逻辑底线。这种逻辑底线往往是由第一代企业家提出或坚持塑造的,这个第一推动构成了企业之所以能够基业长青的“本质”。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遵从的商业逻辑比企业本身更持久,正如人在成长过程中遵从的人性逻辑比人更持久一样。

2、企业文化的实质

根据一般的解释,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坚持的价值观、理念及其具体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规范等,包含了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的内容。但是,这样的解释似乎过于中性,很难让人懂得企业文化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实现优秀文化的塑造,或者进行文化上的变革。科龙集团 “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及后来的变化,让我们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企业必须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以达到对外部的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进而实现持续发展。打造持续、有效的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以达到持续的外部适应性,这才是企业文化的要义所在。经过长期的思考与研究之后,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寻求最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道

路上所逐渐形成的生存方式。例如,惠普是世界公认的优秀企业,它的“惠普之道”其实就是惠普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所形成的生存方式。而“惠普之道”其实也就是惠普的核心企业文化表现。

因此,作者对企业文化给出这样的解释: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为保证企业获得持续发展而选择或努力去营造的适应外部竞争的生存方式。这才是企业文化的实质所在。由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让企业适应竞争。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企业文化的时候,也就给企业文化建设即企业开展文化管理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建立能够对外部竞争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并能根据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的行为方式的能力,这种能力其实也就是企业所拥有的根据外部竞争环境需要而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运用的能力。企业文化建设应促进这一能力系统的形成并维持好这一能力系统。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所著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将企业文化的建设归纳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企业的价值观,二是企业的行为方式。根据科特的观点,企业文化的实质应是指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企业价值观及其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方式。企业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包括愿景、理念等,将决定你可能走多远,爬多高;企业所建立的行为方式将最终决定你能走多远,能爬到什么样的高度。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

第三篇:从执行力角度看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从执行力角度看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来源:中国法院网(08-01-22)

强制执行是一个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分分合合、融会缠绕,多部门法风云际会、交错重叠,各种利益和矛盾对立冲突、最后对决的领域[1]。民事诉讼调解结案后,因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的调解书,使和解解决纠纷的意愿落空,必须经过法院的强制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才能得以保障和实现。如果民事调解书没有执行的效力,司法和谐的价值将难以体现。

一、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缺陷

调解协议不仅是各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自由处分相关权利、合意解决诉争的产物,而且也是人民法院确认协议内容并制作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调解书的基础。其效力如何以及所确定的内容能否实现,既直接关系到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益纠纷能否得到妥善解决,也与法院调解之公信力乃至司法权威紧密相连,故而这一问题备受关注[2]。法院调解曾因控辩式审判方式改革而被强制弱化,但近来,社会矛盾新的变化趋势,使各类民事权益争议案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和新型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式需要下,诉讼调解的理论和方法,在实务界和理论界被广泛关注。但是,对于调解协议是否应具有执行力的问题,鲜有提及,大家主要关注的是诉讼调解的技巧,而对调解协议的适法性和是否有执行力关注不多。笔者从执行的角度认为,当前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只考虑了诉讼审理期间的和解,忽略了与执行程序的接轨和适用,还存在着缺陷。

(一)法官主持调解与当事人自愿调解的冲突

自愿原则作为民事调解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在程序上,体现为当事人主动向人民法院申请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或者同意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在实体上,应该体现为当事人双方在人民法院调解下达成的协议必须是自愿协商的结果,其合意是对原产生争议的法律关系予以变更,形成新的权利义务。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实行的是调审结合的审判模式,法官担任着调解人和裁决者的双重角色。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广大法官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诉讼调解工作。这一要求赋予了法官浓重的职权色彩,使得一些法院片面追求调解率,给法官制定调解结案指标,并纳入法官的绩效考核,导致强制调解的事时有发生。

引证一:张某与商业公司私自签订房地产开发合同,将所建一套商品房出售给李某。李某因不能办理产权证而起诉张某与商业公司,要求解除合同。在审理过程中,法官明知张某与商业公司开发和销售商品房的行为违法,仍调解该买卖合同有效,协议“由张某在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为李某办理产权登记,商业公司协助张某办理产权登记。”逾期,张某在为李某办理产权证时,房产和国土部门以该房产开发违法不予办理登记。李某以张某拒不履行调解协议为由,持生效的调解书向法院申请执行,要求张某和商业公司履行办证行为。法院执行部门审查后认为,该买卖房屋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不同意办理产权登记,法院也不能强制执行。张某及商业公司的办证行为系法律禁止性行为,其调解书没有执行力,应不予执行。

从该案不难看出,在高调解率的压力下,法官自然热衷于追求调解诉讼模式。好调解的快调,不好调的则久调不决。对于本该追究和不予认可的民事违法行为,不是依法制裁,仍是一调了之。法官热衷于强制调解的好处还在于既可避免因错误判决被追究责任,又可避免承担非法干预的风险;既可以使关系案、人情案存在于“合情合理”之中,又可以完成任务得奖金,可谓一举几得。殊不知,自愿调解原则,强调的应是由当事人自愿提出或自愿接受调解。如果不是自愿,而是在法官施加影响和压力下,迫使当事人接受调解。即便促成了调解协议的达成,却不能体现司法和谐,当事人也不一定能够自觉履行调解协议。法官不可自贬身份,送法上门,更不应该为解决纠纷而无原则地调处。法官无原则地调处,表面上解决了纠纷,而实质上是以损害司法尊严为代价的[3]。我国民事调解制度规定了调解贯穿于审判程序的全过程,也就是说,民事诉讼调解具有非程序化的倾向。其弊端在于:一是法官不能把握让每一个案件都能调解,极易将消极、中立、被动的地位弃之一边,常会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限制和损害了当事人对程序的选择;二是各级法院的调解量化指标,促使法官过分依赖调解结案,导致案件久调不决,诉讼效率低下;三是法官双重身分的潜在强制力,容易造成关系案、人情案,甚至于侵犯当事人权利;四是法官采取“背对背”的方式调解,有违公开原则,剥夺了当事人的知情权与程序参与权,易产生强制性合意。

(二)自愿和合法原则缺乏制约机制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这一规定实在过于原则。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调解规定》)第十二条对此作了补充和完善,规定了四类调解协议是无效的,不予认可。然而,其中第(三)项“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规定,在实务中是较难认定的。

引证二:甲公司为私营企业,将一批产品出售给乙公司后,一直拒绝提供增值税发票。乙公司遂起诉。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如下调解协议:“甲公司应向乙公司提供增值税发票。如果在调解协议签订之日起三十日内,甲公司不提供增值税发票,则由甲公司补偿乙公司税款损失4万元。”逾期,乙公司申请执行。在执行中查明,甲公司实际在诉讼调解阶段就已着手变卖企业资产,为逃避债务,以虚假承诺签订该调解协议后,法定代表人卷款外逃,案件无法执行。

此案例说明,在诉讼调解过程中,无论是一方当事人作虚假承诺,还是双方串通一气,或者是一方被迫接受调解,法官一般情况下是难以审查的。况且,《调解规定》中只强调了自愿、合法、保密和灵活四原则,舍弃了民诉法规定的“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法官为力求早日结案,不会主动、也没有必要去查明事实,更不会过多地考虑是否能执行的问题。只要能调解结案,能否自觉履行,是当事人

自己的事。当前的法律对于自愿与合法原则,制定的是过于原则,缺乏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一旦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此次诉讼程序就此终结。

(三)调解制度缺乏执行力可行性规定

民事活动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诚实信用原则。这不仅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也是法治社会所需要的。没有诚信,即便达成调解协议,也不一定能自觉履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是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这就涉及到调解协议应具有可执行性。如果调解协议没有执行力,那么,该调解协议(书)就不具有了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了。

引证三:丙公司与丁公司签订某工程合同(分二期建设)。在第一期工程完工后,丁公司以质量不合格为由拒付第一期工程款,而第二期工程又已建一半。丙公司起诉丁公司,追究其违约责任。丁公司则以第一期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损失提起反诉。经法官调解,双方达成如下调解协议:“丁公司给付丙公司第一期工程款50万元,丙公司赔偿丁公司第一期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损失16万元,并负责对第一期工程进行维修。上述款项在第二期工程验收合格后一并结算。”二期工程完工后,丁公司以一期工程维修和二期工程质量不合格为由拒不结账。丙公司持调解书向法院申请执行,要求丁公司按调解协议履行。法院审查后认为,该调解协议没有具体的给付内容,也没有明确的执行标的,只是对尚未履行的原合同的一种变更,不符合受理条件,不予立案执行。

从该案例不难看出,实践中,法官在主持调解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了调解结案率,只注重了当事人能否达成协议,只注重了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否违法,极少考虑调解协议的可执行力问题。当然,这不能完全归责于法官。因为现有的法律并没有对民事调解协议的执行力作明确的规定,只要协议不违法,人民法院是没有理由不予认可的。对于生效的调解协议是否应该有执行力,没有规定,这应该说是一个长期被人忽略的法律漏洞,也是多年以来重审轻执的结果。

《适用民诉法若干意见》第254条规定:“当事人拒绝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的,人民法院应向当事人发出执行通知。在执行通知指定的期间被执行人仍不履行的,应当强制执行。”可是执行实务中,我们发现有些民事调解书所确定的内容没有具体的给付内容,执行标的也不明确,根本不符合《执行工作若干规定(试行)》第18条第1款第(4)项规定的受理条件。世界各国通行的判决有三种形式:给付判决、确认判决和形成判决。具有执行力的判决也只是给付判决。按现行法律规定,具有执行力的法律文书必须具备二个条件,一是生效,二是有明确的给付内容。然而,按自愿和合法原则而形成的调解协议,虽已生效,但因没有给付内容而不能进入强制执行执行阶段,或者说即便进入了执行阶段,也存在执行不能的问题。对于这类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协议,在没有违反自愿和合法原则的情况下,当事人通过何种途径救济,没有规定。有些调解协议约定了双方当事人互负义务,在双方履行义务时都有瑕疵时,能否互为被执行人?一方如先行申请执行,另一方能否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按照何种程序审查?这些问题急需从法律上去完善。

此外,对于调解书中履行义务的期限是分阶段的、分多年给付的,如给付债款,给付扶养、抚育费等案件,如果因各种原因不能履行前面几期或者说其中有几期没有履行给付义务的,申请执行人能否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后几期义务而申请法院对后几期义务一并强制执行?法律对此没有规定,实务部门对此争议较大,需要法律对这类调解书的执行力作出明确规定。

二、民事调解协议应具备的法律效力

在诉讼程序中,当事人为解决诉争而达成的调解协议,其本身所具有的法律效力与未经人民法院审查认可的普通民事契约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民事诉讼调解协议应具有变更法律关系、终结诉讼和强制执行力等法律效力。

(一)民事诉讼调解协议应具有变更法律关系的效力

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双方为解决诉争而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自愿达成的合意。这种合意也是一种契约,但它与普通的民事契约的法律约束力是不同的。虽然调解协议与普通的契约都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但调解协议除了与普通契约一样可以变更当事人原有的权利义务关系外,还具有普通契约所没有的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的效力。

诉讼调解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和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重要方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按现行的民诉法规定,我国的诉讼审理程序采用的是调审合一的模式,无论是普通程序、简易程序,还是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只要是属于民事权利义务争议而引起的民事案件,都可适用调解的方式解决。《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了上诉案件可以调解,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通过达成新的调解协议,可以变更原审的判决、裁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了再审案件按原一审或二审程序审理,那么在再审程序中达成的调解协议也当然的可以对原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和民事调解书所确定的法定权利义务重新予以变更,原生效的法律文书则自然失效。调解协议如要具备变更法律关系的效力,必须是在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前提下,由人民法院认可才行。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愿必须是充分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的同时,也要体现司法公正的理念。如果法官不能站在中立的地位主导调解,而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向当事人施加压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当事人,就很容易产生强制合意。虽然当事人在压制调解和久调不决的“司法阴影”下接受了调解协议,但它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无法真实反映当事人的自愿原则;二是合法不仅仅是体现在调解协议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还在于民事诉讼所解决的合理性是并非来源于用法律而形成的解决方案,而是来源于当事人双方对调解方案的认同。合意的形成过程,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对自己实体权利处分的基础上而协商达成的,属于私法行为。只要是不为法律所禁止,即为合法。三是当事人达成合意后,由人民法院对调解协议的内容进行审查,一经确认,即具有法律效力。在二审和再审程序中,重新达成的调解协议就具有了改变原法律文书的法律效力。

(二)民事诉讼调解协议应具有终结诉讼的效力

我国法院调解经历了“调解为主”、“着重调解”和“依法调解“三个历史阶段,调解一度成为民事诉讼中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从法律意义上讲,通过调解结案的诉讼对于当事人具有既判力和法律上的约束力,这是中国调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

法院调解强化的是调审合一,它以当事人之间私权冲突为基础,以当事人的一方诉讼请求为依据,以司法审判权的介入和审查为特征,以当事人之间处分自己的权益为内容,实际上是公权力主导下的一种处分与让与。它同时体现了一种社会秩序的安排,反映了和谐、秩序方面的价值追求。所以,经过人民法院的审查认可,民事调解协议还具有普通民事契约所不具备的终结诉讼的效力。

《调解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生效,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应当记入笔录或者将协议附卷,并由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当事人。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可以持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按照这一法律规定,调解协议发生法律效力后即具有了终结诉讼程序的效力。表现在三个方面,(1)当事人不能以经过调解解决的同一事实和理由,对另一方再行起诉;(2)不能因反悔而提起上诉;(3)调解书或者调解协议可以作为执行依据。

(三)民事诉讼调解协议应具有强制执行力

民事调解协议有别于普通民事契约的法律效力的显著区别还在于它应具有显著的可强制执行效力。在一般情况下,调解协议应该是当事人妥协让步的结果,只要出自内心真正的自愿,当事人基本上会自觉履行,会主动做到调解息诉,案结事了。但是,还有少数不讲诚信的当事人,以虚假意思表示,利用调解之机,施逃债之目的。所以,《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和《调解规定》第十三条规定了民事调解书对当事人有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当事人在签署和解协议之后拒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有权申请强制执行。表明了民事调解协议应该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一般来讲,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样的执行力。但是,判决的执行力也只适用于给付判决,确认判决与形成判决均无执行力。因此,可以进行强制执行的判决,限于给付判决。确认判决虽有确认请求权存在,但无执行力。执行依据没有确定给付内容的,不得执行[4]。作为执行依据的调解协议书,也同样应该具有给付内容,否则,调解书便没有执行力。笔者认为,调解书约定的给付内容,可以是财产,也可以是行为。作为给付内容的行为,即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如果履行给付行为会产生新的法律关系,形成新的纠纷,或者履行给付行为因为法律所禁止或限制,当事人自身无法履行的,应视为没有给付内容。如果仅有给付内容,没有明确的标的和被执行人,那么,这样的调解书就没有执行力。《调解规定》第十九条规定:“调解书确定的担保条款或者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成就时,当事人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否则,调解协议约定的履约条件或者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不成就时,该调解书就没有执行力,依法不能受理执行。

三、改革和完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几点建议

由于我国采取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因而诉权与审判权两者关系是不协调的,表现为审判权过于扩张,而诉权不充分并且缺乏保障。如何改革和完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笔者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国策下,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民事诉讼调解仍将以其固有的灵活性及高效性得以重视和发展,仍将是与审判并立的另一种纠纷解决机制。为顺应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我们对改革和完善民事诉讼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一)建立和规范民事诉讼调解程序

调解与审判是我国民事审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审合一模式的缺陷突出表现在国家干预色彩浓厚,审判权凌驾于诉权之上,极易损害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形成的合意。强制合意已是普遍现象,这也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共识。建立一套与审判程序相并列的独立调解程序,可以提高审判效率,节约审判资源,消除体制上的弊端。具体可如下几个方面予以改革和完善:

1、当事人申请为唯一启动程序。现有调解制度在调解程序的启动方式上有两种,一是当事人申请,二是法院因职权启动。实务中,法官在各级倡导的司法和谐理念下,为了提高和完成调解率,过于强化了调解的职权运作。从和谐的角度,法院因职权“迫使”当事人调解或者接受法官提出的调解方案,将强制合意替代自愿合意,不仅起不到司法和谐的效果,反而会伤及法律的尊严,损害当事人权益。前述中,我们从调解书的执行力角度不难发现,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调解协议,一方如果认为自己的权益并没有被充分保护,往往会故意不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迫使另一方申请执行。在执行中,再次以和解执行的方式改变调解书结果的案件屡见不鲜。只要是长期从事执行实务的法官,在这方面都会有深刻体会。从法理的角度,法院审理案件的范围和裁判事项的范围都是基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法院不得有诉不判,也不得无诉乱判。而从调解制度来看,《调解规定》第九条“调解协议内容超出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的规定,是出于对当事人合意处分的切实尊重,打破了当事人诉权与法院审判权之间的应然关系。笔者认为,建立一套完全独立的调解程序,使审判程序与调解程序分离,完全有必要。双方当事人如果均同意调解,完全可以按调解程序进行调解而不必进入审判程序。既可提高效率,又可保持中立,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从法理逻辑来讲,《调解规定》第九条已从程序上突破了审判程序的规定,有了调审分离的基础。实行调审分离,使调解主持人和审判法官的身份不再重合,能有效预防法院“以判压调”现象,使当事人能充分行使意思自治权。

2、完善调解原则,兼顾执行原则。无论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自愿原则、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原则、合法原则,还是《调解规定》规定的自愿原则、合法原则、保密原则和灵活原则,我们认为还不尽完善,还不完全符合客观现实的需要。今天的法院调解带有更多的理性和现代色彩,因此,调解原则不应作过多的限制。我们认为《调解规定》舍弃“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有脱离实际之嫌。虽然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原则上的批评,主要集中于认为该原则与调解依赖于双方当事人合意的本质属性时常冲突[5]。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取消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未必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主要理由是:第一,当事人诉诸法院时双方的分歧和冲突已具有相当的强度,双方当事人一般都会要求通过法院的审理查清事实真相和分清双方是非责任,而不愿意不清不白地与对方和解。第二,法官如不把握案件事实,就无法对双方的争议作出正确判断,即使有办法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其正当性和合理性也会受到质疑。第三,如果允许在事实不清、是非不明的情况下进行调解,法官就不会在查明事实和分清是非上下功夫,就会利用审判者的地位强制当事人接受调解

[6]。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相当多的当事人是本着分清是非的心态起诉的。不清不白的强制调解,实在是不能体现司法公正和司法和谐。同时,如不强调查清事实,就有可能使一些违法的民事行为通过调解而合法化。如农村大量的赌博之债、胁迫之债和其他违法行为之债就会以合法的形式得以确认。

笔者认为,调解原则中除了不能舍弃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外,还应该增加调执兼顾原则。调解书虽与判决书一样具有强制执行力要求,但诚如前述案例和理由已表明,有些新型案件在调解后,根据当事人的合意,或者说是按法官的意思达成的协议制作了调解书,往往因没有兼顾是否能执行的问题,而使当事人和法院执行部门陷入两难境地。因此,调解原则应该设立兼顾执行的原则。只要是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协议,必须明确执行标的,不能订立模糊履行条款。给付内容是行为的,履行的行为应是可执行的合法行为。否则,当事人依法不能履行,或者法院不能依法执行(履行行为为法律所禁止)的民事调解书就应归于错误之法律文书。

3、对调解的适用范围加以规范。现行调解制度规定调解适用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调解规定》第二条明确了“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调解。”笔者认为,还应该从两个方面予以明确,一是关于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案件,如处置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因其利益不属于某个组织和个人,因而不能由某个组织或个人进行自由处分,应不适用调解。二是对无效民事行为的确认案件不适用调解。实务中,有些法官为尽快结案,往往对已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视而不见。如对于企业间违法拆借资金,不予制裁,仍将此类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7]。此外,对于一些无效合同的确认(如本文案例一这类的案件),赌博之债而形成的债务纠纷,同居关系的解除等等为法律所禁止的民事行为产生的纠纷案件应不适用调解。

(二)制定监督制约机制

为了体现公正与效率的主题,应该在调解制度中设立监督条款。一是完善法官不得强制调解的规定。法官意见只能是在当事人达成合意之前,因双方存在较小差距而碍于各种原因难以一致时,法官从有利于解决纠纷的角度而提出的建议或方案应表现为中立。当事人双方自愿接受的,视为有效,否则,应该按照“能调则调、当判则判”的原则,终结调解程序,按审判程序审理案件。对强制调解的案件,一律按错案对待,从根本上杜绝久调不决、强制调解的现象发生。二是赋予当事人拒绝接受强制调解的权利。当事人有证据证明法官强制调解的,调解协议没有约束力。已经生效的调解协议,在法定的二年期内,当事人有权申请再审。三是适用调解的案件,调解期限不宜太长,且不能申请延期调解。从受理申请调解或接受调解之日起,应在六十日之内结案。四是对不适用调解的案件,如仍以调解方式结案的,应以错案追究责任。

四、结语

司法公正是司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所冀求的。司法调解赋予法官的职责应该是将释法与引导结合在每一个案件中,坚守中立的立场,通过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并自觉履行协议。即使不能自觉履行的调解案,也应该使调解协议成为有执行力的法律文书,努力使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能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佳。

第四篇:从会计舞弊案例看会计准则改进和完善的主要路径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从会计舞弊案例看会计准则改进和完善的主要路径

系部名称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摘要

与经济的飞速增长相伴随的是企业的经济活动越加难以预测,以及在信息需求量这一层面上越来越大。我国上市公司在不断发展,制度日益完善的过程中,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会计舞弊现象频发,直接影响了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更有害于国有及中小企业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

本论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会计准则和会计舞弊是第一部分主要概述内容;分析美国施乐公司会计舞弊案例为第二部分主要概述内容;会计准则漏洞导致会计舞弊的产生为第三部分主要概述内容;通过找寻会计准则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改进以及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根本方法为第四部分主要概述的内容。

关键词:会计,会计准则,舞弊

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the demand for information is constantly expanding.China's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system is increasingly perfect, the reasons affecting the accounting fraud phenomenon frequently, a direct impact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tock market of our country, be more harmful to the good functioning of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main parts.The first part tells the story of an overview of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fraud;the second part of Xerox company's accounting fraud case analysis;the third part from the accounting fraud case look at the problems of existing accounting standards;the fourth part for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the problem of China's accounting standard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main path.Key words: accounting, accounting standards, fraud

II

目录

前言.....................................................4

一、会计准则及会计舞弊概述................................5

(一)研究背景........................................5

(二)相关概念介绍....................................5

二、会计舞弊案例分析.....................................8

(一)美国施乐公司概述.................................8

(二)美国施乐公司案例分析.............................8

三、从会计舞弊案例看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12

(一)会计舞弊案例启示................................12

(二)从会计舞弊案例看会计准则存在的内部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1、公允价值计量的不确定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2、借款费用准则存在的缺陷..........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关联交易制造虚假利润............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从会计舞弊案例看会计准则存在的外部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1、会计准则的操作性不合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2、会计准则缺乏法律法规配套........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审计监管力度不够...............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会计准则改进和完善的主要路径.........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内部治理路径...................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外部治理路径...................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谢辞....................................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III

前言

会计准则国际化已经成为当前大势所趋,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已在我国出台,共有16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与之有关的专业核算办法等等,初步建立起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框架。我国颁布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有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使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有利于使社会公众利益得到有效保障,有利于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大大地提升高了我国会计的整体水平,使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纵观会计发展历程,我国会计准则远远落后于国际会计准则,这与我国会计准则发展时间较短以及底子差有着很大的关联,会计舞弊现象的产生与在利益驱动下制定决策者做出错误决策、对违规返款力度不够和与之有关的制度不完善有关。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操作性有待提高,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有关审计部门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以上均需要在会计准则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改革,使实际大于形式主义。改进和完善会计准则应为改革的出发点,除此之外,使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以及整体素养和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也至关重要。使上市公司的内部处理结构得以优化,使政府、社会以及内部监管力度得到加强,使现今的会计制度得以改革和完善,在审计准则以及注册会计师上严格把关,以上均是改进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有效方法。使我国市场经济充满活力离不开改进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所提供的理论基础,改进和完善会计准则有利于推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接轨。

一、会计准则及会计舞弊概述

(一)研究背景

2007年1月1日,上市公司开始实行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同时鼓励非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与原有会计准则有着很大的区别。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以及上市公司不断发展的推动。上市公司作为经济人,其运营的根本目的就是盈利,许多提供真实有效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将难以得到配股资格以及保住上市资格,在资金筹集方面亦非常困难。受这种情况影响,公司经营者的私人收益也难以得到增长。与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相比,经由会计舞弊来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带来的预期净收益能够大幅提高。我国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规也对上市公司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一些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出现差错的问题时有发生,对公司产生极大的冲击,甚至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营都受其威胁。我国如今现有的上市公司中,不仅存在着一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所差错得问题,而且还存在着一些公司为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使用非法手段对其他的上市公司进行恶意的信息披露的问题。

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离不开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真实性,会计信息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客观事实是社会经济能否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国有资源大量流失、企业融资难度大、证券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存在于我国当今经济运行中的严重的问题,与企业会计舞弊现象的存在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使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体系得以首次较为完整地构建而成。会计信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的会计处理还难以准确地计量某会计科目,健全程度有待提高。我国当前的新会计准则仍有不足,它并非最符合中国国情。受此背景影响,如何改进以及完善会计准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相关概念介绍

会计舞弊是指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有计划性、针对性和有目的性地故意违背真实性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

依法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获得证券交易所审查批准之后,其股票在证券交易 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被称为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提供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是有关各方据以进行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是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者而言失去了客观真实性,它可以分为主观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账目核算、会计报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于把会计处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以分为营利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在企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起着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产品成本中人工成本的构成被彻底改变,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得到有效发挥。

倡导企业爱护环境。新会计准则中的有关政策,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节约型企业提供了充足的预计弃置资金,从制度层面上安排了企业履行生态恢复以及环境保护的责任。

鼓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及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有利于大大增加企业无形资产以及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

谨慎引入公允价值,有效地避免了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的不利影响。

5.鼓励资本市场创新,为我国金融创新和发展虚拟经济做好了制度准备。

二、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一)美国施乐公司概述

美国施乐公司成立已久,是一家以经营办公设备为主的跨国公司。1947年,美国施乐公司在美国康涅狄格洲费尔菲尔德县成立,业余发明家切斯特卡尔逊第一次绘制出首个静电复印图像。哈罗伊德公司购买了经过改良后的静电复印图像这项专利,“Xerox”这个单词同时被创造而出,并被定为新的复印机的商标。1958年,哈罗伊德公司在施乐复印机获得初步成功之后,被改名为“哈罗伊德施乐公司”。公司在人们普遍接受了首台使用普通纸的自动办公复印机—施乐194复印机的时候,又于1961年再次改名为“施乐公司”。

制造和销售办公成像设备是施乐公司的主要业务,同时提供有关的服务以及耗材,并开展相关的租赁业务,包括美国在内的130个国家均有其业务分布。很多独立的测试机构将施乐产品评定为“世界最佳品质”。施乐公司以及富士施乐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从20个不同国家夺得了包括世界上级别最高的三项质量奖项等25个国际质量大奖。由于施乐公司着力改进产品质量,所以它成功地从日本竞争对手手中抢回失掉的市场份额。该公司的股票挂牌于芝加哥以及纽约股票交易所,并进行交易。施乐数码产品的销售额在1999年已达到2000年102亿美元,远超74亿美元的模拟产品的销售额达28亿之多。施乐于2000年实现了收入达187亿美元的目标,其股价在1991年至1999年这短短8年间,从11.47美元快速增长到68美元,着实令人吃惊。施乐不同于安然和世通的飞速发展,它始终以平稳增长的蓝筹股这一形象示人。施乐从1948年起开始向股东发放红利,股东连续70年来一直都有收到施乐发放红利。由于施乐股票增长平稳风险较低,因此它在华尔街有“孤儿寡妇股”之称,表示孤儿寡母能够放心地把自己毕生所得钱财投资到施乐股票,以此备用于养老。

施乐在几十年间创造了无数神话,头上顶着如“最信赖的50家企业之一”、“复印机之王”等许多光环。施乐作为享誉全球的跨国公司,代表着美国技术创新。该公司拥有超过600项技术专利,在施乐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诞生出了许多为今时人们所熟知的发明创造,如个人电脑的图形操作界面、激光打印机等。

(二)美国施乐公司案例分析

受佳能竞争的影响,施乐股价于2000年跌到不足7美元。此后,施乐公司股价狂跌不止,公司资产大幅缩水,资金严重亏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00 年4月对施乐公司这几年来的收入报表提出怀疑,指控该公司有做假账的嫌疑,并对其罚款1000万美元,并且要求该公司对财务进行重新审计。施乐公司于2002年6月8日提交了1997年至2001年这四年来的重要财务报表,承认在1997年至2001年这四年间虚计收入约64亿美元以及约14亿美元的税前利润。施乐公司的会计欺诈案一经曝光便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激起惊涛骇浪,一下成为财经界热度最高的问题。

一、施乐公司会计舞弊的动机分析

施乐的财务欺诈主要动机还是出于利益驱动,归结几点:

1.迎合市场的预期盈利需求,使公司股价始终保持良好态势。达到甚至超过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以及公司制定的盈利目标是使用以改变会计处理方法的方式来调节账面利润、通过交易安排来提高流动性、非法提前或者延迟确认利润等手段的一个直接目的。通过这些会计操作手段使公司的盈余数字得到虚增和平滑,达到甚至是超过市场的预期,促使公司股价始终保持良好态势。

2.保全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职位并获的丰厚薪酬。涉及到公司管理层的切身利益,职位升迁以及薪资高低是施乐公司通过利用会计操纵手段来使公司业绩达到市场预期以及公司盈利目标的主要原因。企业高层管理者之所以不惜使用非法的会计处理手段来谋取优厚的回报,是因为与股价直接相关的股票收入和依赖于公司经营业绩的酬金。获得优厚报酬之外仅是动机之一,保全职位亦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动机使用非法的会计处理手段的重要原因。受市场竞争影响,高层管理者如若无法创造出良好的业绩,他就有被辞退的风险。会计利润作为评价管理层业绩好坏的一项重要考评指标使得高层管理者宁愿冒着违法的风险而去操纵会计利润,以此保全职位。

3.中介机构为保住重要客户并从中取得巨额服务收入。在巨额利润诱惑下,为施乐提供会计服务的毕马威屈服于施乐的违规,在职业规范和操守面前失去本色。

二、施乐公司会计舞弊手段分析

提前确认租赁收入以及利用违规准备来调节利润是施乐造假案中所涉及到的两大类会计操作手段。

1.提前确认租赁收入。销售性租赁是施乐公司最大的虚假利润的会计手段,为了使施乐公司的当期利润指数达到华尔街的预期利润指数,施乐公司于租赁开始日便提前确认租赁带来的收入。除此之外,施乐公司还采取了“利润标准化”以及“权益报酬率”的措施来高估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增大从租赁开始日起便可确认的当期销售利润,就要使给定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公允价值越大。施乐公司为了进一步高估租赁资产所含的公允价值,就必须人为的降低技术服务所 含的公允价值,施乐公司对此采取了“利润标准化”这样一项措施来增加租赁资产在租赁开始日的公允价值。这种措如果仅仅是被运用于施乐公司的考核以及分析,那它就是合法的。然而假如将“利润标准化”这种方法运用于财务报告中,那么这种方法就会对其每期的财务报告经营成果产生严重影响,这是违反一般公众会计原则的。施乐公司通过借助“利润标准化”这种方法,在1997年到2000年这四年间,共提前确认了约6.2亿美元的收入以及约3.6亿美元的税前利润。

2.操纵各项非法准备金。利用违规准备金调节利润是施乐公司会计欺诈的第二大手段,其目的是为迎合华尔街的预期盈利。一些准备作为企业报告业绩的储备资金在美国资本市场中被称为违规准备金。操纵退税收入、“兰特准备”、“缓冲准备”是施乐公司的各项违规准备金的主要依赖手段。施乐公司于1974年至1989年这15年间在英国一直上交公司高级税。英国政府于1995年退还2.37亿美元的税金和利息给施乐公司。在1996年底,仅有8000万美元的退税收入被施乐公司所确认,剩余税金以及利息作为违规准备金来,做公司业绩的“抹平活动”的使用。施乐公司采用分期确认退税收入手段建立违规准备,于1996年少计利润约1.6亿美元,于1997年至2000年这四年间,施乐公司多计了相等金额的利润。以上所说的均严重违背了美国法律法规——《财务会计第106号——离职后雇员福利》以及《财务会计准则第5号——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总而言之,从1997年到2000年,于1997年至2000年这四年间,施乐公司利用这个财务欺诈手段在关键时刻共转回了近5亿美元的利润。

3.其他会计舞弊手段。

①随便提高租赁设备净残值。销售成本科目被记为租赁资产净残值的增加额贷,其造成虚增4300万美元的税前利润。虽然绝对利润影响额数量并不算太大,然而其性质十分严重。

②延长租赁展期以及提高租赁价格。延长租赁展期以及提高租赁价格的做法导致施乐公司在1997年到2000年这四年间提前确认约3亿美元的设备租赁收入以及约2亿美元的税前利润,延长租赁展期以及提高租赁价格的做法违背了有关GAAP以及证券法律。

③提前确认出租资产组合收益合约的收入。施乐公司为满足利润指标,常常把获取未来收入的全力出售,以将其确认为当期的收入。施乐公司通过采用这种手段提前确认了约4亿美元的收入以及约1.82亿美元的利润。

④未披露的保理交易。施乐公司于1999年在证券分析师的建议下,在1999年第4季度即将结束之时共计进行约2.9亿美元的保理交易。由于施乐公司进行这些交易而使投资者在1999年财务报告中看到了1.26亿美元的期末余额。施乐公司没有根据规定披露其对当年财务报表的影响,此举违背了GAAP的规定。

三、施乐公司会计舞弊结果

施乐公司走向了灭亡。90年代后,施乐技术开始落后,最终在美国被挤下了第一把交椅,失去了1/3的市场,再加上短期债券到期,无钱兑现还债,陷入全面危机,公司收入持续下滑,利润锐减。又因为财务欺诈行为,最终走向破产。

三、从会计舞弊案例看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舞弊案例启示

美国施乐会计舞弊事件曝光后,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资本市场遭受严重的信任危机。紧跟着曝出世界通信公司会计丑闻,导致各界对美国公司的信任度大减,投资者信心遭受危机。施乐案传出当天,公司股价暴跌25%。有专家指出,施乐公司的灭亡让我们认识到会计准则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虽然施乐公司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我们要对施乐公司所产生的问题有所启发,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这样的错误,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

一、多对公司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会计舞弊通常来说都比较隐蔽,一般情况下纵容舞弊行为的往往是具有较高职位和较强职务的人,这就使会计舞弊的审计很难继续进行和开展,所以就应该对审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要求。要培养财务审计人员,让他们能够具有较高的洞察力,及时发现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及时对相关审计人员进行交流和训练培训,让他们之间进行充分及时的交流和沟通,把审计人员的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审计能力得到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应用实践。施乐公司的相关高层人员操纵会计的工作,为的就是保住自己的职位,从而得到大量的利益,但是该公司进行审计工作的人员毕马威,由于经受不住巨大的利益诱惑,失去职业操守,竟然不认真审计,而是帮助公司会计舞弊。

二、施乐公司为迎合市场情况而进行的相关利益预算,是不科学也是不可取的。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相关会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的标准,这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司财务损失。

三、施乐公司应该使人为干预的现象消除,并且使企业法人的相关管理结构更加完善,真正建立起内部控制系统。要想使内部部门审计系统更加完善,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独立部门,要雇佣相关行业的专门人才,董事会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全程监督审计,并且独立审计监督企业部门,并且定期对其进行监督审计,从而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有利于更好地对会计舞弊行为进行监督和预防。

四、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质疑施乐公司最近这些年的相关收入报表,并且指控施乐公司做假账,对该公司的行为,他们提出要求施乐公司重新进行审计,对以往的账目进行彻查。必须要完善外部监督体系,加强监督,加大审计力度,并且按时对企业进行资产审计和评估,防止假账和增虚收入情况的发生。

第五篇:从志愿者的“问题案例”看汉语国际教师的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www.xiexiebang.com)

摘要

本文从志愿者的案例出发,归纳总结了志愿者所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类。文章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志愿者自身的原因,也有教育部门以及选派体系、选派程序上的问题。文章最后从如何培养志愿者的角度提出了三点建议:(1)突出思想品德与个人修养的教育;(2)突出能力的培养;(3)课程的开设应该更加多样化。

引言

一、案例所反映的问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几点建议

关键词志愿者问题案例类型培养建议 《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论丛》第二辑

下载民事撤诉的两个问题_从案例看相关法律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事撤诉的两个问题_从案例看相关法律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