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总结
1.目前我国社会收入上有了巨大的差距,引起了人们对平等问题的思索。这方面西方哲学
家有过很多思考,如美国哲学家罗尔斯认为:“平等主要是分配上的平等”即收入、财富、权利方面的平均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强化社会凝聚力,避免社会不公正和减少贫穷。而反对意见,如美国哲学家诺齐克认为:分配平等是不正义的,因为它一样对待本来不平等的人,使有才能的人受到压抑,导致社会单调一致,社会的活力和生命力受到破坏。你的意见是什么?
相关链接:离开公平公正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据最近资料,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我国收入差距已经越过了基尼系数的警戒线0.4达到0.44,对此你有何想法?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应如何贯彻正义和平等精神?
对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原因分析
本论文转载于中国论文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开始逐步摆脱平均主义,收入分配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居民收入差距开始拉大。适当拉大收入差距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但近些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分配格局严重失衡,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收入分配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从我国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同时,由基尼系数反应出来的居民收入差距,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201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5,这充分说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相当严峻。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现状如下:
(一)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存在于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据统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0,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1995年为2.71,2000年为2.79。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一直保持在3.3以上,并未有缩小的迹象(如表1)。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的8.9倍,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相当于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的20倍。同时,由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涵盖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各种补贴,如果把城镇居民享有的住房、公费医疗补贴和实物收入考虑进去,再考虑到城乡公共设施、社会福利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比现有数据所反应的收入差距会更大。
(二)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我国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反应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上。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来看,2006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967元,中部地区为9902元,西部地区为9728元,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高5065元,比西部地区高5239元;2007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974元,中部地区为11634元,西部地区为11309元,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高5340元,比西部地区高5665元。2008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203元,中部地区为13225元,西部地区为12971元,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高5978元,比西部地区高6232元。由以上数据可知,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在不断扩大。
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来看,2006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每人纯收入分别为5188元,中部地区为3283元,西部地区为2588元,中部与东部相差1905元,西部与东部相差2600元;2007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855元,中部地区为3844元,西部地区为3028元,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2011元,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2827元;2008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598元,中部地区为4453元,西部地区为3517元,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2145元,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3081元。以上数据充分反映了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一种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据调查,1990年,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为1.76:1,1995年为2.23:1,2000年为2.63:1,2004年上升为4.60:1,2006年扩大至4.75:1,2008年达到4.77:1。由此可看出,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一种扩大的趋势(见图1)。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之间。《中国国家统计年鉴(2009)》显示,2008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业,平均工资分别是61841元、56642元、46003元,是当年全国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29229元的2.12倍、1.94倍和1.57倍,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它们的平均工资分别为12958元、19481元、22 182元,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为4.77∶1。此外,电力、电信、石油、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垄断性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会更大。
(四)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阶层之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企业高管、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部分企业承包经营者、有特殊专业技术或特殊专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少数靠黑色收入致富的人等构成了我国的高收入阶层,人均年收入一般在20万元以上,年总收入上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亿元的也大有人在。而与高收入阶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庞大的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并且他们已经占到我国人口总数的64.3%。同样,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把调查样本户金融资产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5等份,户均储蓄存款最多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值的比例分别为64.4%和88.1%,而户均金融资产最少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值的比例分别仅为1.3%和0.3%(见图2)。
二、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体制原因,也有政策原因;既有合理性原因,又有不合理性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体制和分配方式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所遵循的是市场经济原则,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讲求效率。市场经济为人们充分发挥才能并获取相应回报创造了机会,人们都想赚取更多的钱。但是,由于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努力不同,按照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自然会有差距,从而造成社会不同阶层、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所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这种扩大趋势是必然的、合情合理的。同样,每个厂商、企业家会把更多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投入到新兴行业中,尽一切努力使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进行新设计、创新管理方式,以追求超额利润,赚取更多的钱。这样,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他们无形中推动了产
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新兴行业如金融、高新技术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增长较快,收入水平高。而那些传统行业的竞争力下降,加之市场份额萎缩,造成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收入水平增长慢,收入水平低。所以说,市场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同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
(二)资源禀赋差异及国家战略政策倾斜
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既有资源禀赋差异的影响,也有国家战略政策因素的影响。首先是资源禀赋差异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各种资源占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造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城镇居民收入长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居民收入。
其次是国家战略政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实现工业化,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手段,运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来积累资金,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政策性地降低了农民的收入,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后,国家在“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引导下,很多优惠政策向东部倾斜,加之该地区的经济和地理优势,为东部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这一地区率先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吸引内地人才和资源为其所用而迅速发展起来,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也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虽然我国已实施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城乡间、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三)市场化带来的“马太效应”
经济基础好、生产要素收益率高的地区更容易成为生产要素的流入区,而生产要素的流入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地区则相反,生产要素流入少,经济就难以发展,与其他发达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会随之进一步拉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拥有更多收入的居民,可享受到质量更好的教育服务,从而可具有更高的劳动力素质、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资本市场提供了多样的金融工具,可以为居民带来财产性收入。拥有更多收入的居民,投资能力也就越强,投资途径越多,选择有利的投资机会的能力越强,也就能获得更高的财产收入。而收入较低的居民由于没有剩余资金投资于金融工具,自然也无法获得相应的收入。资本财富的累积效应得到强化,拉大了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之间的差距,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
论文发表
(四)国家行政权力介入经济生活
我国进行的经济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政治权力过多地介入经济生活,权力市场化现象普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权力的拥有者凭借权力所进行的寻租行为。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但权力寻租行为却有增无减,愈演愈烈,特别是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腐败问题。权力寻租者攫取的非法收入,构成了我国社会中灰色收入的主体。二是行政垄断现象。多年来,由于国家对某些垄断行业如航空、通信、能源、金融、保险等在各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同时限制非国有资本的进入,使他们长期获得行政保护,造成行业间竞争机会不均等也让这些行业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使得其从业人员可以获得较高的个人收入,从而进一步拉大了不同行业居民收入差距。
本论文转载于中国论文网: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文档
马原复习文档
一、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条件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时代条件,二时实践条件,三是理论条件,四是个人条件。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马克思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形成的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什么是物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属于哲学范畴。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第二、坚持了能动反映论和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时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时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实践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物质的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任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任然是物质性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什么是事物的普遍联系以及所具有的特点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7、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任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8、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9、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0、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杨弃”,既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1、规律的含义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偶然的转瞬即逝的方面,也有其必然的稳定的方面。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2、规律的特点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
13、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知道、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辨证统一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三、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什么是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题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题改造客体的过程。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有哪些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5、认识的规律
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6、感性认识的含义和形式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7、理性认识的含义和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辨证联系。
9、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度,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去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10、认识为什么要回到实践
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二是理论只有回到时间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11、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需要哪些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12、真理的客观性的表现
主要体现在内容以及在检验真理的标准上。
1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1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个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15、真理与谬论的辨证关系
真理与谬论既对立又统一。
16、为什么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7、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认识来源于实践,而获得的认识又需要回到实践中去。
四、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他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以及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及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与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现实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6、社会形态的含义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7、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矛盾,直接动力——阶级斗争,重要动力——改革,科技等。
8、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有决定性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五、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转化而成。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是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价值和使用价值辨证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5、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6、马克思从简单价值形式出发,经过扩大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到达货币形式。
7、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8、价值规律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9、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9、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0、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为剩于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实践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11、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
12、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殊性: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4、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5、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6、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实践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段生产的剩余价值。
1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8、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六、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什么事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主要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所以又叫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3、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后果:
积极后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消极后果: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有哪些新变化。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2复习重点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指南
一、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 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考试要用机读卡,所以必须带铅笔、橡皮
二、复习思考题:
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
2、哲学的基本问题(1.存在:属物质层面。指独立于思想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在理解上可等同于物质、客观。2.思维:属精神层面。指人的思想意识。在理解上可等同于精神、主观。)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比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状态怎么样?有没有规律? 等等。)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总的方法的相关理论。世界观作为指导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就表现为方法论。)与哲学。
4、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
1)物质是哲学范畴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3)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具有可知性。
5、物质P30、运动P32、静止P32,时间和空间P32?
一、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切变化过程的哲学范畴。
二、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凡是物质,总是自己在进行运动。
物质只有在运动的过程中存在,因此,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形而上学观点——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本身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统一性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离开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与绝对性。作为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形式,时空是独立存在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东西。只要有物质也就有时空,这是绝对的。
唯心主义者则把时空看作是人所具有的主观的形式。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也具有相对性。
在物质运动的不同领域,如宏观领域、低速运动领域或在微观领域、高速运动领域,时间和空间会产生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6、什么是意识?
意识就起源而言,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存在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自然物质表现出来的最高的反映形式。意识不仅是自然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是在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脱离了社会,人的意识就无从产生。
意识就其本质而言,也是物质的产物——
1)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第一,反映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反映的差别是主观的,根源是客观的; 第三,反映的特征是主观的,基础是客观的。
7、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56
8、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有哪些基本观点。P40
9、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和意义。
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联系:1)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10、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与重点论。(两点论: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抓次要矛盾;既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抓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工作重点要放在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上。)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P45
12、“度”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规定所应具有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1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P46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1)事物发展都需要量的积累,都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2)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 1)数量增减,引起质变
2)数量不变,但构成事物的成分结构不同与排列次序不同引起质变。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单纯的量变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它终将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
(2)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4、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第一,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不是形而上学所讲的绝对的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三,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变革又继承。
新事物总是吸收旧事物中有价值的东西并加以改造,使其成为自己的组成部分,新事物若对旧事物全部抛弃,割断了和旧事物的任何联系,事物的发展就是不可能的。
15、认识的本质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联系和区别。P66
16、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P63
17、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P68
18、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P72
19、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P76 2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77
2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P127 P94
2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P95
2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P99 P104
2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P100
25、国体和政体、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P106
2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或:社会存在)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P95
27、怎样理解国家的产生、实质和一般职能?P105
2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9、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科学技术、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12 30、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部分)期末复习题
1、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或者说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2、什么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
3、如何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成惠26
使用价值: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包含着价值。
4、如何理解劳动的二重性?成惠26
5、商品的价值量是怎么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如何变动?P145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即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表现形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P147
7、如何理解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49
8、什么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 在资本运动的总公式中:G —— W —— G′终点G′比始点的G多出一个△G,表示资本在流通过程以后发生了一个增殖额,产生了剩余价值。然而,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不会产生价值增殖的。这样一来,资本总公式似乎与价值规律产生了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说明剩余价值,也就是要弄清楚那个奇怪的△G是从何处冒出来的,这实际上就是说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9、如何理解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P154
10、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什么?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却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这也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2、什么是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用C表示。指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转移,但在转移时其价值量是不变的。
可变资本:用V表示。指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价值量,实现了价值增殖。
13、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其变动趋势是什么?P163 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14、如何计算m、mˊ?
剩余价值m = 总产值—预付资本=(C+V+m)—(C+V); 剩余价值率mˊ= m/v×100%
15、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P159
16、如何理解超额剩余价值?
17、如何理解利润、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由于追求最大利润的内在冲动,资本家总是会把资本投放到利润率最高的部门去,这样一来,就会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就会导致利润的平均化趋势,最终形成平均利润。
利润率P′的平均化过程,实际上就是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过程。
平均利润率= 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就按照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出售。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就构成了商品的生产价格。
18、如何理解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利息、银行利润?
商业利润: 商品资本循环的公式:G —— W —— G′商业资本在循环中产生了增殖,获得了商业利润。其形式是通过低买高卖所得到的。但这并不构成商业利润的来源。商业利润来源于商业资本以低于价值购买,而后按价值出售所产生的差价。它的实质是产业资本转让给商业资本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资本所获得的也是平均利润。借给别人使用的资本,称为借贷资本。利息则是借贷资本的收入,利息是职能资本为了取得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支付给借贷资本的一部分利润,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它也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银行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和居民手中闲置的货币集中起来,借给职能资本使用,银行则从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的差额中,在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后,便获取了银行利润。银行利润也相当于平均利润,它的来源也是剩余价值。
19、什么是资本积累?
20、什么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21、什么是资本循环?
22、如何理解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
23、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为了保持资本生产的连续性,任何一个单个资本都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形式上,而是必须同时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这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具有并存性,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
24、什么是资本周转?
25、什么是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按资本价值的周转方式,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它们的价值是随着磨损,逐渐地、多次地转移到新产品当中去的,并随着产品的销售逐次收回。
流动资本指用来购买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们的价值是随着生产过程的完成,全部地、一次性地转移到新产品当中去的,并在产品销售以后以货币的形式全部收回。
26、如何计算预付总资本的周转次数?如何计算M、Mˊ? 预付资本的年周转次数:n 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 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 预付总资本额 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 年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周转次数
27、什么是社会总产品?,28、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是什么?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这里的实现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再生产理论的两个理论前提是:第一,从实物形态看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从价值形态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第二,与总产品的实物形态相对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一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二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
计算题练习
1、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1年周转4次,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
A.25% B.50% C.200% D.400% 在本题中,m'=100%,n=4;二者的乘积为400%。
2、某资本家投资1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A 8万,100% B 4万,400% C 4万,100% D 8万,400% 答案:D 【答题思路】某资本家投资1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由此得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数量分别为8万和2万;由于m'=m/v=100%,所以资本每周转1次的剩余价值量为2万;其年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周转次数=2×4=8万。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X100%=8/2=400%。 答案:D
3、已知某企业购买生产资料的时间为10小时,销售商品的时间为5小时,工人补充劳动力价值的时间为4小时,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为4小时。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应该是 A.40% B.50%
C.80% D.100% 答案:D 【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加入了干扰项的数字型案例题。资本循环要经过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其时间构成相应地为购买时间、生产时间、销售时间。其中的生产时间又分为创造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可以用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也就是4小时比4小时,得出结果是100%。
4、某企业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所投入的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1次的时间为3个月;该企业的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次? 【答题思路】
预付资本的年周转次数= (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 预付总资本额 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资本数量×周转次数
该企业的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 100000×1/10=10000 该企业的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50000×12/3=200000 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加上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
200000+10000=210000 预付总资本额=100000+50000=150000
210000 预付资本的 年周转次数= ———— = 1.4次 150000
5、某企业年产商品10000件,每件产品价值30元;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所投入的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1次的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问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是多少?
【答题思路】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剩余价值 = 总产值—预付资本 =(C+V+m)—(C+V); 年商品总社会价值=30元×10000=300000元; 年预付资本=固定资本年周转额+流动资本年周转额 =10万元/10年 + 5万元×12月/3月 = 210000元; 年剩余价值 = 年总产值-年预付资本 = 300000 — 210000 = 90000;
年可变资本总额=30元×200人×12个月=72000元。剩余价值率=90000/72000=125%。
6、已知某企业的资本量为1000万,资本有机构成为6:4,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周转一轮能够得到的利润率是多少? 【答题思路】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P'=m/(c+v);由此可以知道,要得出利润率,必须得出m和(c+v)。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的乘积;剩余价值率题目已经给出,为100%;根据题目给出的:某企业的资本量为1000万,资本有机构成为6:4,得出可变资本为400万。最后用400比上1000,得出的结果为40%。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一、判断正误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Y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Y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Y
4、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Y
5、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Y
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Y
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Y
8、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N
9、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N
10、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相统一的。Y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Y
12、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N(核心是国家政权)
13、时势造英雄。Y
14、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N(没有英雄)
1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N(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之间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1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N(劳动的二重性)
1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N(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8、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N(越小)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N(相对过剩)2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政党制度。N(国家制度)
21、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一样的。Y
22、经济全球化也就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N
23、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消除竞争。N
24、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市场价格,它的出现使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受到破坏。N(没有破坏)
2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Y
二、名词解释: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4、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5、规律:规律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6、联系: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7、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第二章:
8、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第三章
10、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0、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设施。
12、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向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3、人名群众:人名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四章
14、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1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6、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1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15、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16、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18、经济全球化: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第六章:
19、新经济政策: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20、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全体劳动者,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2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也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2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
第七章
22、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必然从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简述题: 绪论
1、试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P23(具体以书为准)
(1)在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指导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2)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下,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 多元文化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3)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一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 信念,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4)青少年实现中国梦,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工厂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评了不可知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机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阶级斗争就可能暴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变迁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实际体现。
4、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5、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正是深刻揭示了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明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社会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结合。
6、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含了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第二章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这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全面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过程,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生活,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2、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P73-75)
A.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真理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不能成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
一、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二、真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具体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因此,真理具有相对性。
B.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 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割裂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各走一个极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对待一切真理的科学态度应该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客观真理,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但同一切科学真理一样,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它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完善,所以又具有相对性,必须不断发展。
D.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反对只坚持不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化的教条的错误倾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必须坚持,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但马恩、列宁、毛泽东等人在具体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看法不能被当成神圣的教条,随着时代条件、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变换,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第三章
1、试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结合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一时反映的能动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个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联系实际,论述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意义。答:(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3)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式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体现我党不断深化经济体质改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体质改革是基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通过改革有利促进我国又好又快的发展,有利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协调我国的国内发展不均衡的发展局面。
3、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答案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章
1、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第二、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第三、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中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
2、简述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一、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二、劳动二重性理论,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为解决政治经济学上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如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3、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4、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各是什么? 实质: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1、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等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有四种: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际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
其产生的原因有: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用力量;
3、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用作用。
第六章
1、简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P233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P239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到了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总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一个真理。
第七章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有哪些?P259-264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复习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要章节复习总结
◆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 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五:发展的知识点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②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③ 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六: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七: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
八:量变,质变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九:肯定,否定
肯定: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十: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十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第二章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三:运动的基本规律
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四: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论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五: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六: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七: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 第三章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⑵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第四章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⑴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⑵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⑴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⑵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⑴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⑵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⑶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⑷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四: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⑴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⑵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五: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六: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七: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⑴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⑵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八: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九:资本积累
⑴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⑵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⑶ 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十: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⑴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⑵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⑶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⑷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十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十二:经济危机
实质:经济危机的实质或本质是旧的生产力产能过剩与供给过剩,有效需求饱和与不足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
十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本质: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 第五章
一:垄断
⑴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⑵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⑶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二: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⑴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讯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五:经济全球化
⑴ 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⑵ 后果: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六: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七: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过渡的资本主义 八: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人们群众的利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