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工作报告(6)

时间:2019-05-13 04:1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政府工作报告(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政府工作报告(6)》。

第一篇:市政府工作报告(6)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全*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动适应宏观调控,齐心协力,奋发有为,战胜了比预料多的困难,取得了比预料大的成绩。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28.96亿元,增长16.5%;财政总收入36.4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10亿元,分别增长18.2%和2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93亿元,增长16.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2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33元,实际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8077元,实际增长12.3%;城镇登记失业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3.92‰。县人大批准的主要预期调控目标全面实现,50项重点工作和实事工程也已完成或基本完成。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农业基础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3%和15.9%。大田亩均产值3050元,增长8.9%。农产品加工值率由上年的1.2?1提高到1.25?1。新增外拓农业基地40.6万亩。土地二轮承包完善工作顺利完成。工业经济快中趋好。完成工业投入106.50亿元,增长24.3%;非纺产业投入比重上升10.6个百分点。实现销售1100.81亿元,增长27.8%。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258.90亿元,增长27.3%。3家企业成功上市。纺织业网络化制造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开通运行。品牌争创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2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1只商标获国家驰名商标称号。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商贸服务业发展加快。成功举办了“纺博会”、“纺织峰会”和“兰博会”。汽车交易市场、笛扬路商业步行街等建成开业。华联国际商贸城二期基本建成,中国轻纺城市场升级改造一期、大型企业总部建设进展顺利。旅游总收入19.16亿元,增长15.3%。轻纺城市场成交额258.20亿元,增长5%。信用联社改制顺利完成。供销社体制得到创新。开放型经济难中有进。完成自营出口32.16亿美元,增长35.9%,绝对额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37%,实现历史性突破。以滨海工业区和柯桥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全县实现合同利用外资4.54亿美元,增长26%;实到外资2.51亿美元,增长9.1%。新设境外窗口28家。

城乡建设呈现新貌。完成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64.43亿元。裕民东路等城区十路十二桥竣工通车,群贤路等综合改造基本完成,兴华路等十条市政道路建设全面启动,城市路网进一步完善。明珠文化广场投入使用,给排水等市政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实施道路洁净、畅通工程,古运河整治、新开河二期建设等基本完工,新增绿地面积40万平方米,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杭甬运河绍兴县段一期、柯袍快速干线一期、绍大线综合改造、杭衢高速公路连接线一期和山区五路等工程相继完工。通村公路通达率和硬化率在全省率先达到两个百分之百,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村村通公交”目标提前实现。生态县建设全面启动,环保工作得到加强。再次荣获全省水利“大禹杯”金奖。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成绩。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46.7%,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以“七艺节”为契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型农村广播发展工程有序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村级分配网改造全面完成。一批文史档案书籍整理出版。西藏民族中学落成开学,鉴湖中学新建和职教中心扩建等工程相继完工,财政性教育投入资金达到5.13亿元,增长40.7%。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2.5%,高考上线率达到98.3%。净增各类人才4182名,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5%。国土资源管理得到加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成果得到巩固。民政、统计、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老干部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人民生活加快改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202个,3829人实现了再就业。实行按计税工资征缴养老保险金,参保人员15.8万人。工伤保险扩大到非公有制企业,参保人员1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4.2%。13.2万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88.1%。安置房交付使用6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77万平方米。50%的村开设了便民放心店。85%的群众用上了统一标准的自来水。

民主法制得到加强。“平安柯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司法调解工作得到加强,一大批社会矛盾得到化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进一步健全。突出科技强警,注重治安防控,坚持“严打”整治,改进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社会继续保持了和谐稳定。深化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清理行政许可事项,推进三轮审批制度改革。实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

试行人大代表旁听政府常务会议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探索更好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新路。

政府所做的主要工作

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干部群众,在县委的领导下,迎难而上,扎实苦干的结果。作为政府,最主要的就是始终围绕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致力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年”和“外贸转型年”活动为抓手,推进经济在科学发展中平稳较快增长。围绕农民增收,免征种养业农业税,扶持粮食生产,以现代农业新理念加快发展加工农业和休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制订发展规划,实施重点项目,推进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推进“染整革命”,扶持服装家纺业,加快发展非纺业。主动适应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引导企业提高出口效益,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大张旗鼓开展以节地、节水、节能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活动,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开展科技对接,加强科技攻关,实施品牌战略,倡导管理创新,鼓励企业上市、并购和重组。充分发挥滨海工业区、柯桥经济开发区作用,完善基础配套,改进招商工作,促进发展的空间更集中、项目更优选、投入更有效。

致力城乡统筹。以“城建形象年”活动为载体,加快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突出规划引导,编制出台“一主三副两群四十个中心村”的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和南部山区发展总体规划。突出以城带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双十工程”,更好地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制度创新,推进农村“三有一化”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建立山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财政对山区发展的扶持力度。突出资源保护,编制矿山资源开采规划,切实依法加强国土资源管理。

致力社会进步。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和文化村创建活动。注重教育资源整合,加快教育网点调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办学经费投入,积极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实施山区四镇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切实解决来绍创业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完善传染病疫情网上直报制度,积极构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落实联村医生责任制,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开展清洁生产试点,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围绕依法行政和建设“平安柯桥”,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致力民生改善。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倾听民意,把群众的迫切愿望和利益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探索建立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围绕消费安全,实施食品药品饮用水放心工程,推进“三网一制度”建设,深化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开展“城中村”、“园中村”等改造和移民下山工作,努力推进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在巩固五大基本保险的同时,深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围绕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帮,努力做好帮扶工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两年以来,特别是过去一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切地感到,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顺势应时,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务实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真心真意当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必须提高效能,增强时间上的紧迫感、发展上的落后感和责任上的压力感,强化行政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意识,努力锤炼作决策、抓落实的能力。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方面,增长方式仍较粗放,特别是在宏观调控继续和WTO后过渡期的新形势下,低成本竞争优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导产业赢利能力下降,企业亏损面扩大,财政增收压力加大;经济结构层次较低,纺织业内部结构单一,非纺产业比重不大,三产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要素供给不足与利用率不高的矛盾仍很突出,企业用工特别是服装企业熟练工紧缺。城乡建设方面,城市功能培育力度欠大,化解拆迁难题的办法不多,部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管理有待加强;城乡之间、平原与山区之间发展的差距还在拉大;农村环境的脏乱问题仍较严重;水生态的保护建设亟待加强。社会稳定方面,影响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加大,侵财性案件呈上升势头,赴省去京上访时有发生,安全事故隐患不少。人民生活方面,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继续拉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政府自身建设方面,职能转变的任务仍然很重,特别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尚未完全到位;公务人员的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公务人员事业心责任性有所淡化,心态浮躁,办事拖沓,怕得罪人;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现象仍有发生。

我们一定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采取切实措施,着力予以解决。

今年工作的总体安排

各位代表!绍兴县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至关重要的加速转型期、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期和矛盾凸现的严峻考验期,这

任意识。

二、加快城乡统筹步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以“迁址建城”五周年为契机,以基本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为目标,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加强城市建设,加快以城带乡,切实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努力构筑城乡互动共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

着力培育城市功能。完善柯北新城道路系统,促进城区路网沟通。推进城区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推行垃圾袋装化,提高污水和垃圾的收集率。加快推进城区商贸重点工程建设。加强鉴湖—柯岩旅游区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工作,扎实推进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宾馆等功能项目的建设。把握土地政策,降低商务成本,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等改造,进一步缓解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加强引导和调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扎实开展城区违章建筑、交通秩序、流动摊贩、马路市场和户外广告整治工作,健全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推进“三大副城”建设。加快滨海工业区市政、管理、社会事业等设施的配套建设,确保一期区块初步建成,商贸核心区块初具规模。加快钱杨副城整合步伐,争取在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方面有实质性进展。实施平水副城建设规划,加快基础设施、休闲旅游项目建设,主动接受市区辐射,更好集聚山区要素。

促进农村特别是山区的发展。突出环境整治和设施配套,继续扎实推进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巩固提高“村村通公交”水平,努力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针对山区实际,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展家庭经济,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移民下山,扎实推进小流域治理,基本实现山区群众饮上洁净自来水的目标。

切实加强资源生态保护工作。以珍视稽山鉴水、保护“真山真水”为重点,进一步推进生态县建设。认真搞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切实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管。推进废弃矿山石料场的复绿和利用工作。以城市、集镇、村庄和路河沿线等为重点,广泛开展全民植树活动。规划启动县级垃圾处理工程。加强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加强水源、水系、水质保护。积极推行中水回用。深入持久开展“清水河道”建设工程,力争今年有一个良好的开头,确保三年目标的圆满实现。

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扎实深化“文化大县”创建工作,全面提高社会事业的效益和水平,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新支撑,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新环境。

抓引导,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加强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大力营造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突出整合提高,巩固面上“双建设、双整治”成果。树立典型,提高质量,全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发展造势和思想引导。大力倡导艰苦创业、勤俭节约、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造氛围,推进文化事业。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使用管理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明珠文化广场。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广播的全覆盖。以文艺调演为抓手,丰富和活跃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继续大力整顿网吧、电子游戏、音像制品等文化市场。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整合文化资源优势,探索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推进以文献资料的整理出版、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文化传统的继承弘扬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工作。扎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提素质,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名优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突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推进学前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优势,积极促进职业、成人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对接。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稳步推进教育网点调整,深入开展标准化学校创建活动。

促深化,推进卫生和人口与计生事业。坚持“让群众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卫生工作总思路。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调低起报点,扩大受益面,创新缴费方式,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卫生事业。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巩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成果。

四、全力改善群众生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坚持以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为重点,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一步做好社会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努力建设

第二篇: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03年工作回顾 2003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夺取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5.9亿元,增长13%,取得了1993年以来最好水平。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居全省第二位。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产业化“35155”工程进展良好。完成退耕还林10万亩、核桃基地建设4.3万亩,奶牛、肉牛存栏分别增长15%和11.4%。大寨饮品、田园乳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加快。乡镇企业民营化改造整体推进,增加值增长8.9%。农村耕地占补平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饮水解困、小流域治理、节水灌溉四大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扶贫帮困工作扎实有效。工业经济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22.7%,销售产值增长27.2%,实现税收增长20.6%,利润增长20.9%,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8%。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年初确定的30个重点调产项目,有山西兆丰铝冶公司电解铝、香港方大添加剂有限公司甜蜜素、华伦陶瓷有限公司高档墙地砖第一条生产线等15个项目已经投产或部分投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新增利税7000万元。第三产业发展加快,非公有制经济份额逐渐提高。财政金融运行良好。财政总收入完成20.4亿元,增长22.3%,在1999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96亿元,增长19.7%。财政支出执行12.6亿元,增长12.9%,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6.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5.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31.2亿元和20.1亿元。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7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3112元,增长8.1%。城乡市场繁荣,物价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2%。居民家庭用于教育、文化、保健、保险和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支出增加,消费层次明显提高。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基本得到保障。

二、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重点工程进展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7.8亿元,增长30.1%。年初确定的19项重点工程,桃河综合治理、热电联产二期、矿区天利购物广场、市中级法院综合大楼、市检察院办公办案用房、东太国防公路夫城口至西烟段、滴苇公路、市体育场等8项工程完工或基本完工。娘子关供水二期水源工程实现试通水,城市污水管网工程实现试运行。义白路、马家坪旧区改造、亚行燃气利用工程等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了目标。公路建设开工里程突破1000公里,完成投资为省计划的355%,新增通车里程60公里,新增高级、次高级路面30公里,完成369个村825公里的村通硬化路。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特别是长达9公里的融绿化、美化、文化为一体的桃河综合治理工程,大大改变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市区共拆除违建临建1.3万平方米,取缔马路摊位3246个,铺装便道16.7万平方米,新增绿地7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5%。市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从重污染转变为轻污染。三级和优于三级的天数达到326天,比上年增加172天。桃河娘子关出省断面水体污染控制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环保总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国企改革稳步推进。阳钢破产经过大量艰苦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破产方案已经职代会通过,正按照有关法律程序积极推进。市不锈钢制品总厂、酒业有限公司、宝峰硫酸公司、春泉化工公司、富达印刷公司等企业依法实施了破产。商贸流通企业改制的前期工作已经铺开。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人均减负33.97元,减负率为73.5%。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经营性用地全部实行了投标、拍卖和挂牌有偿出让。财税、金融、投融资、外经贸、粮食流通体制和住房制度等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工作扎实有效。社会保障资金发放2.67亿元,其中发放养老金2.44亿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工作稳步推进。低保工作扎实有效。1857个企事业单位、18.5万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覆盖面达到98.9%。再就业工作力度明显加大。成立了“阳泉市特困职工援助中心”,市政府首批拿出60万元资金,用于下岗职工小额贷款担保。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9380人,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10849人,减免各种费用2049万元。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共有41个境内外投资项目到位资金5325万美元,增长111.8 %。全市海关进出口总值完成6570万美元,增长33.7%。出口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耐火、磁性材料、陶瓷、冶金、化工等50多种产品直接打入国际市场。开发区建设工作迈出了新步伐。

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得到巩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素质教育稳步推进。社会办学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改造中小学危房 2.6万平方米。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公共卫生建设得到加强。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比赛蓬勃开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档案工作受到国家部局表彰。国防建设、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建设进一步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技术监督、外事旅游、民族宗教、统计、审计、史志、文物、地震、气象、国安、消防、对台、侨务、妇幼、老龄、残疾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畅通与人民群众联系渠道,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0件、政协委员提案289件,办复质量进一步提高。“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公民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继续引深,市民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依法治市步伐加快,“四五”普法全面开展,公民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社区建设不断加强,矿区、城区分别荣获国家、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称号。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政务、企务、村务、校务公开继续扩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行政效能监察、行风评议收到明显成效。安全生产得到加强,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信访工作扎实有效。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犯罪活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事案件有所下降,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认可程度明显提高,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去年上半年,是阳泉历史上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非常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了我市。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实现了“中心城市控得住,盂县稳得住,其它地方防得住,各项措施靠得住”的防控目标,最终夺取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重大胜利,确保了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用实际行动为首都北京、省会太原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显现出空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必将成为推动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成果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地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阳泉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观念更新不快,求真务实、敢想敢干、敢冒风险、敢担责任、敢闯新路的意识不强;齐心协力抓经济、上下一致搞建设的赶超发展氛围还不够浓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发展经济的合力还没有充分汇集;招商引资、启动民力、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充分聚集的创业环境还不够宽松。二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城镇化进程缓慢,城乡差距继续加大,特别是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办法不多、路子不宽、步子不快。三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机制不活、负担沉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较小。四是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城乡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生存空间和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五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一些地方和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统筹考虑,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认真加以解决。2004年主要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200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和经济结构调整明显见效目标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富裕阳泉、文明阳泉、生态阳泉、诚信阳泉”的奋斗目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赶超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国有企业改革为突破口,全力实施“大开放、大企业、大项目、大民营”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再造阳泉工业强市,坚持执政为民,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创优发展环境,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据以上总体要求,今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达到142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22.4%,达到2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2.1%,达到8.5亿元;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4%,达到6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达到43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长10%,突破720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7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达到33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大气污染总量下降10%;水质污染程度好转12%。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要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大力实施“一体三化”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优质杂粮、油料基地,搞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食用菌、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继续实施“35155”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4万亩核桃基地,完成肉牛、奶牛存栏2万头、7000头,抓好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和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特别要抓好禽流感防治。加快大寨饮品有限公司和田园乳业有限公司两个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步伐,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要围绕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是积累资金改造农业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必然过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农村工业化之路。要启动建设县级工业园区,精心谋划一批税收在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大力培育兴县企业,加快形成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要结合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实施乡镇企业民营化战略、工业园区战略、骨干群体战略。地面企业要基本实现民营化,地下资源企业改革要有较大突破。要突出抓好平定巨城、盂县南娄、郊区荫营工业园区建设,促进资源要素相对聚集和优化组合。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小城镇发展环境,引导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各种要素向小城镇聚集,促进小城镇“扩容提质”。加快宽裕型小康建设。切实增加财政支农资金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各级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加大信贷投入,增加农村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要加强农村水利、交通、供电、信息通讯、广播电视、生态环境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搞好移民搬迁和农村防灾、抗灾、救灾等工作。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小康建设的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加快宽裕型小康建设步伐,累计要有30%的乡镇、40%的村、50%的农业人口基本达到宽裕型小康标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严格执行各项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健全农民负担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村账乡管和以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制度。要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要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农村户口、就业、医疗、入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

(二)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当前,国内外能源原材料市场趋好,我市经济也处在发展周期的上升阶段。越是形势好,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以矿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调整转型是我市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主攻方向。要抓住国家重视能源产业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积蓄力量,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重,加快结构调整和培育、发展新兴接替产业步伐,不断延伸产品链,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阳泉的名优产品。要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的思想,努力做强做大煤炭、电力、化工、铝、冶金材料、耐火材料、陶瓷、新型建材等八大支柱产业。煤炭产业要加快资源整合步伐,促进煤炭集中化、集约化、洁净化和现代化生产。大力发展洗精煤、型煤、配煤、焦炭、燃用煤气等煤炭系列加工,提高煤炭产出效益。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电源、电网建设的良好机遇,加大电力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兴建坑口电厂,变输煤为输电。要利用煤炭、电力优势,发展碳素、甲醇、聚氯乙烯等化工产品。利用丰富的铝矾土资源和电力优势,发展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冶金材料要努力做大磁材、粉末冶金、钛铁粉、钢铁等产业。耐火材料工业要改革烧结工艺,提高硅砖、高铝砖、耐酸砖等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陶瓷工业以建筑陶瓷、电工陶瓷、日用陶瓷、卫生陶瓷为主,形成新的支柱产业。新型建材要大力发展高标号水泥、特种水泥、铝塑管等。逐步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新兴接替产业为主体的多元支柱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具有阳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重振老工业基地的雄风。抓好一批龙头调产项目。要按照“调优主导产业,调强特色产业,调先高新技术产业,调大重点骨干企业”的思路,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项目”战略,集中力量继续抓好一批骨干调产项目。今年共确定22个市级重点调产项目,其中续建项目10个:大寨饮品有限公司核桃露,田园乳业有限公司鲜奶及奶制品加工,阳煤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高密度硅砖生产线,林里粉末冶金有限公司生产线扩建,大阳泉煤矿矿井改扩建,燕龛煤矿矿井改扩建,东坪煤矿矿井技术改造,华伦陶瓷有限公司高档墙地砖,晋达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天然纯化石墨粉项目。新建项目10个:阳煤集团氧化铝、烧碱—聚氯乙烯、铝箔、甲醇项目,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型铝合金型材生产线,远鑫实业有限公司聚氯乙烯和热电联产,南煤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娘子关第二发电厂项目,市经济信息中心党政信息化建设项目。前期项目2个:中煤建盂—潍—青输煤管道,阳光发电厂二期工程。对上述项目,要实行严格的项目责任制,促使其尽快建成投产和达产达效。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要调整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要广辟融资渠道,引进竞争机制,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投资发展服务业。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加强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管理,搞活住房二级市场,规范和发展物业管理服务。加快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积极促进并正确引导住房、汽车、信息、旅游、教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市委、市政府决定把今年作为“企业改革年”。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要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力争在2004年使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布局调整上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基本完成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国有资产的重组工作,真正把国有资本还原为社会资本,把国有企业还原为社会企业,把全民职工还原为社会人。要加快推进“三个一批”:一是要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即主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吸引外来资本、民间资本,组建富有竞争力的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大公司、大集团;二是要放开搞活一批中小企业,即通过拍卖、出售以及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形式,使国有工业、商业、物资、建筑、交通、粮食、外贸、公用事业和其它服务性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及二轻、供销、乡镇企业等最大限度地实现产权多元化,一大批企业实现民营化;三是要破产关闭一批劣势企业,加快对资产质量过差、负债率高、无定型产品、技术装备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企业的破产重组步伐。政府不再投资建设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独资企业。要成立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组,对口下设指导组,指导组下设若干工作小组,分类包干,责任到人,一抓到底。要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对于国有企业的债务,在进行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和债权人协商,将债务缩水,对净资产进行挂牌拍卖或重组;对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要积极争取银行等债权人同意,原则上债务能核销的核销,不能核销的,实施停息挂账,利用企业的优良资产和有效债权组建新的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企业,可逐步用新建企业实现的利润和税收的市级留成部分偿还挂账债务;要举办面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法人、自然人参加的产权交易会,依法公开拍卖重组国有企业的优良资产。大力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实施“大民营”战略,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战略之举、关键之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大民营”,就是数量要多,质量要好,规模要大,占生产总值比重要高,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强。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大力解决民营企业征地难、贷款难、留人难、办手续难、接待检查和应酬难等问题,坚持“不禁止,则自由”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使非公有制企业享有平等的投资机会和待遇。允许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资金入股非垄断性行业企业。要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城乡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股、控股、并购国有企业,尽快使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全部退出。依法保护私有财产。大力推进面向非公有制企业的中介机构建设,建立健全资金融通、信用担保、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的服务体系。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各级各类企业都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所有企业都要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和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国有企业要加快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工作。要建立市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市政府授权的国有资本履行出资人职责,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实施“大开放”战略,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提高我市经济外向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牢固树立“凡市外资本均为外资”的大外资观念,完善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招商引资机制。要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机构,加大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扩展招商引资范围。要把引进大项目、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放在对外开放的突出位置。开办阳泉投资促进网,加快推行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市场化招商模式。要强化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招商引资任务,县区引进外资新建的企业,所征市级以下税收全部留给县区。要强化对外资企业全方位的服务,积极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投资环境。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已经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必须保证承诺兑现,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引进资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要抓好内外贸易一体化改革,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鼓励企业走出去,提高市场竞争力。对已经“走出去”的企业,实行积极的扶持政策,发挥好示范作用。继续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组织和鼓励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种大型洽谈会和博览会,大力推销阳泉,推销阳泉的企业,推销阳泉的产品。推动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权,全市获权企业要达到60家。抓好镁合金、日用陶瓷等强势产品的出口,实现出口规模化。继续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力争有较大突破。加快开发区发展步伐。要认真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强化开发区体制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管理方式和创业环境,营造综合发展优势,使其成为全市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带动区。

(五)实施“扩容提质”战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经营与管理,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高起点规划城市。要按照“显山露水、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思路,科学确定城市定位,调整优化城市布局,突出阳泉山城特色,以桃河两岸为中轴,以南外环路、义白路、307国道复线为框架,逐步将市区空间在43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年内完成“扩容提质”城市形象设计,着手制定市区的控制性规划和详细规划,描绘出未来20年阳泉现代化山城的美好蓝图。要依法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一届政府一届政府坚定不移地抓下去,使蓝图变成现实。高标准建设城市。要进一步加大国债资金的争取力度,确保配套资金投入,积极引导社会投资,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加快国债项目、重点工程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今年初步安排重点工程24项,其中结转续建项目有义白路、城镇燃气工程等9项;新增并计划完工的项目有开发区东区工程、东纵线(阳石线)、狮垴山路等8项;新开工需转入2005年续建的项目有城市垃圾处理厂、桃河上游太平沟水库、华盛街向北延伸道路建设等7项。重点前期工程有307国道复线坡头—水峪工程(北外环)、滹沱河北水南调工程、化工厂路等5项。同时要进一步实施城市绿化、城市外围主干道绿化工程,要在质量、标准和效果上取得明显成效。高效能经营城市。要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法人开发、市场运作的路子,着力在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城市资产的滚动增值、城市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土资源储备管理制度,培育规范国土资源市场,所有经营性用地一律公开出让,增加国土资源出让收益。创新市政公用事业运行机制,打破行业垄断,逐步走向市场。加快城市公共服务行业市场化步伐,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和公开招投标制度,通过公开招标、产权转让、使用权出让等途径,吸引外资和民间资金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经营。高质量管理城市。要树立“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城市管理的职能。要继续引深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质量,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继续深入开展“争做文明市民、创建优美环境”活动,综合整治城市容貌,美化、净化环境,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事,重点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衣食住行问题。加强对城郊结合部的整治和管理,今年要有明显改观。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要认真实施《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保证每年100万元、三年300万元投入,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区干部待遇。大力发展保洁保绿、家政服务、卫生保健、托老托幼、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业,使社区更快更好地承接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社会管理功能。

(六)做好财税金融工作,保障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和“量力而行、留有余地、收支平衡、不列赤字”的原则,依法治税,科学理财,促进财税金融健康发展。加大税收征管力度。要以“金税工程”为龙头,加强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确保应收尽收,严禁虚收探收,切实维护税收政策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加强税法宣传普及活动,增强公民依法纳税意识。下大力清理欠税,加大对偷、逃、骗、抗税和不按规定纳入预算、私自截留挪用预算外收入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各项财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要把财源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培植以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为重点的新财源,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监控和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好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确保财力稳步增长。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坚持保稳定、保运转、保安全、保改革、保重点、保法定。各级财政部门要从严安排预算内外支出,反对铺张浪费,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严格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继续实行一般性支出零增长的政策。要结合“三项治理”,加强公用经费管理,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减轻财政负担。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勤俭办一切事业。支持金融改革。要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地方金融产业。加快区域资本市场建设,促进民间资本转化为投资,增强持续融资能力。支持金融监管部门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投资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要通过严格的信用约束机制,提高企业信誉,改善银企关系,建立金融安全城市。

(七)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加快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确保科技三项费用的稳定增长。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推动骨干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支持企业争取国家、省计划项目的资金支持和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围绕产业升级,抓好科技开发、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认真落实鼓励科技人才发明创造和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有关政策,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加快以公共信息传输骨干网为重点的信息基础建设,构筑公共信息、内部信息交换平台,建设一批重点信息系统。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逐步建立“产学研”良性互动机制。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大力发展非义务阶段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特别是农村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步伐。启动现代高中建设工程。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积极筹建阳泉大学。加强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建设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建立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大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学校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基本实现“校校通”,完成教育城域网一期工程。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小康建设,人才为本。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本着“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重点推进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完善各类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注重引进市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稳定并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切实保护好各类人才。要建立专项人才基金。要制定落实人才优惠政策,培育完善人才市场,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新机制。积极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要抓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重大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健全“非典”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优化配置城镇医疗卫生资源。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整治农村的脏、乱、差等环境卫生。建立完善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制度和以大病统筹为核心的新型合作医疗救助体系。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搞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要大力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搞好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要结合资源型城市转型,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深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煤炭等矿产资源开发对资源与环境破坏的补偿机制。要遵循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坚持治理污染与建设生态环境并重,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强化环保执法和环境监控,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绝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满足我们的眼前需要。要以治水、治气、治尘、治噪音、治垃圾为重点,突出抓好电力、化工和耐火三个行业和市区周边环境的污染治理,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要突破100天。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引深“扫黄打非”斗争,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完成广电大楼主体工程和光纤改造工程。关心和支持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关心支持驻地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搞好拥军优属、优抚安置和军民共建活动。新闻出版、技术监督、外事旅游、民族宗教、统计、审计、史志、文物、档案、地震、气象、国安、消防、人防、对台、侨务等工作都要有新发展、新提高。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各级政府要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全民信用意识,教育引导全市人民做诚信公民、兴诚信之风、树诚信形象,全力打造“诚信阳泉”。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和非法传销行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动法律援助工作。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县区”活动。继续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特别是暴力犯罪,严惩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和流氓恶势力,防范和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犯罪活动,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八)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努力改善就业环境,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广开就业渠道。要重点解决好下岗、失业和未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制定出台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政策措施,用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的办法,积极开发社区保安、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用于安排“4050”等特殊困难人员就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扶持发展各种形式的弹性就业。落实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引导下岗、失业和未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劳动合同管理,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坚决杜绝拖欠民工工资,切实保护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抓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积极推进下岗失业并轨。推进养老、失业保险向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延伸。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继续推行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严格执行国家低保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在经济条件好的地方试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堵塞征缴、支付和运营环节存在的漏洞。加强资金统筹,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动员社会力量帮助困难群众,使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安全监管,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狠抓薄弱环节的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九)坚持执政为民,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坚持执政为民,努力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年初市政府向全社会征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决定今年要为人民群众办好以下10件实事:

1、下决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历史拖欠解决50%,今年不再发生新的拖欠。

2、安排农村人畜饮水工程90处,再解决和改善120个自然村、5万人、1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3、完成230个村800公里的村通硬化路。

4、完成城市热电联产三期工程,启动下站地区旧城改造、上下五渡居住小区改造。

5、新建北山公园和狮垴山路。

6、抓好放心早餐工程和菜篮子工程。

7、整治城市小街小巷11条,新建维修改造公厕50座。

8、完成市区主次干道人行便道的铺装和桃北中路、青年路、巨兴街、华盛街四条主干道大修。

9、完成李荫路、平定路路灯的安装及开发区道路的路灯改造。

10、新增就业岗位2.2万个。以上10件实事,是我们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一定要说到做到,给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十)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塑造政府全新形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社会、促进发展、服务人民的能力。建设创新的政府。解放思想永无止境,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下决心冲破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决定,使思想观念更加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变化的客观形势,努力在发展思路、工作方法上有所创新,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上有所作为。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打破常规,奋发进取,争先争上。不断增强机遇意识,着力在完善机制、强化服务上多下功夫,使各项工作更富有成效。建设诚信的政府。诚信是软环境建设的关键,没有诚信的政府就难以建设诚信的城市。各级政府要率先垂范,成为诚信的楷模,对人民的承诺,要说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严守承诺、依法行政,做改革的实践者,以“三个代表”为标准,以纳税人和群众满意为最高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诚信成为阳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优势。建设服务的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解决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行政审批制度。要广泛开展创优环境活动,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追究诬告者,惩治腐败者,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建设务实的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政绩观,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决制止各种不切实际、不计效果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雷厉风行的行政效率,高质优良的服务方式,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建设法制的政府。要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加强政府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市。积极推行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等制度,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水平。抓好行政规章及政策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继续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行政评议考核制,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理顺执法体制,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问题。建设责任的政府。要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头,强化责任约束,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向一级交账的责任体系,严格考核,奖惩兑现。要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克服困难,善于化解矛盾,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把全市上下的力量凝聚到实现赶超发展第一要务上来。建设廉洁的政府。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从体制上、机制上铲除腐败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加大对大案要案查处力度,强化行风廉政评议和效能监察,坚决制止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清廉从政,养浩然正气,筑拒腐长城。各位代表!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奋力赶超,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

第三篇:市政府2005工作报告

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二00四年工作的简要回顾~年,在中共A市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奋发有为,积极进取,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势头。——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预计到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600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0元,比上年增长23.1%。——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进展明显。一年来,我们围绕“一城两区”经济布局,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机遇,通过“上争、下扩、外引、内促”的方式,不断创新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新途径。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对重点项目的支持。目前有5个项目正式纳入省发改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其中光大空心砖项目、天景食品项目和海伯尔生物制药项目已通过国家批复;山东金锣扩建项目、跨海药业项目已进入国家审批程序;现正在做天王药业、亚泰制药等项目申报的各项前期工作。通过积极争取,A市被国家列为10省、21个县(市)县域经济联系试点县之一,为县域经济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二是加大对域内企业扩产的扶持力度。投资10.9亿元的金锣肉制品扩建项目、投资4.02亿元的光大空心砖扩建项目、投资6500万元的华达水泥厂扩建项目、投资2.8亿元的天景玉米扩建项目等已开工建设,扩大生产规模。三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突出抓好大项目开发工作。经过几届班子的艰苦努力,期盼已久、等待多年的A市电厂项目与华能集团实现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规划装机总容量为240万千瓦。一期工程计划建设2台60万千瓦燃煤机组,计划~年完成前期工作,“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同时,华能集团还计划共同开发A市煤炭资源,合作建设年产500万吨的大型煤矿。在重点开展以商招商、叩门招商、亲情招商的同时,组团参加了国内外大型展会7次,展示了A市形象,促进了对外交流,扩大了招商成果。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培育了以农家乐民俗旅游为特色的A市生态旅游品牌。四是继续强化项目开发的组织化程度。在计经局设置了五个副局级项目办,目前已完成项目包装130多个。截止目前,今年共新建规模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19.59亿元,到位资金3.64亿元;续(扩)建规模项目68个,新投入5.66亿元。今年新建、续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9.3亿元。大力发展民本经济,推动全民创业。今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108户、个体工商业户2616户,从业人员新增10,872人。今年第三批轮岗创业人员共1796人,共创办各类实体项目557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9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350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一免三补”政策落实到位,农民仅政策性人均增收248元。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粮食总产量实现20.6亿斤,比去年增产8亿斤,去掉生产资料涨价等因素,人均可纯增收350元。加强“四个一”工程建设,推动了畜牧业快速发展。“四个一”工程标准社达到332个,全市新增各类规模饲养户2200户。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比上年增长35.2%,牧业人均增收90元。发展特色经济,加强了芸豆、苗木、粘玉米等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到目前,全市已经打出各类品牌64个。强化了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新建种植业科技示范园区112个,标准化牧业小区56个,建设科技示范基地3处。加强了农村能源建设,发展“四位一体”沼气池485个。加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完善了市乡两级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全年培训劳动力1.7万人,实现劳动力转移21.5万人,境外输出1800人。加强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为农民减轻负担265万元。加强了乡村财务管理,深入开展了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营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经济转型工作稳步推进。今年,重点进行了安迁新区建设、营城老区改造和接续产业发展等三方面工作。一是在福星安迁新区建设上,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起点运作,科学调整新区、学校、医院、供水设施等规划方案,严格按照工程“四制”要求组织招标、施工,今年六个标段、11万平方米、32栋楼房已全面实现冷封闭。二是在去年治理改造的基础上,今年投资6000多万元,重点对营城8.6公里街路进行了水泥路面改造;对九其公路7.5公里路段实施了援建盖被;新建了曙光、煤机、文化三个社区办公楼;对矿区供水设施进行了改造;启动建设2条排污主干管和12条排污支干管;对500户居民供热进行分户改造和部分二次管网改造;建设723平方米扶贫超市一座;新建公厕19座;实施了九营道路绿化、亮化和广告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改善了营城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承载能力。三是加快了接续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转型。编制完成了《营城经济转型总体规划》,初步完成了营城接续产业工业集中区规划设计工作。新上了金锣、华达水泥等项目,整合了营城矿业项目。大力开展了再就业援助和扶贫解困送温暖活动。今年先后与长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长春报业集团、长春人力资源市场、山东金锣集团、浙江余姚等联合举办了4次大型招聘会,有1328人被招工单位聘用。长春市和A市市对营城沉陷区捐款捐物总价值1800余万元,为1200名在校贫困生提供资助,为8户受灾户建起了新房,为153户老人捐款16万元,为95户危房户解决了渡汛和越冬问题。——东湖生态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初见成效。今年,在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提高土地补偿标准等大背景下,超常举措,积极应对,有效克服了开发区建设的不利因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完成了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及土地调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了卡伦工业园区、东湖休闲娱乐园区的测绘工作。二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卡伦工业区南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完成了长九公路交界处20万平方米建设预留地道路建设。三是全方位开展了招商引资工作。长春振凯机械、长春市中达车内饰、长春市新阳光防腐木业、长春东航食品、吉林香辰米业等项目相继落户东湖开发区。——国企改革稳步实施。按照公

第四篇:市政府2005工作报告

市政府2005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二00四年工作的简要回顾2004年,在中共A市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奋发有为,积极进取,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势头。——国民

经济持续增长。预计到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600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0元,比上年增长23.1。——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进展明显。一年来,我们围绕“一城两区”经济布局,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机遇,通过“上争、下扩、外引、内促”的方式,不断创新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新途径。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对重点项目的支持。目前有5个项目正式纳入省发改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其中光大空心砖项目、天景食品项目和海伯尔生物制药项目已通过国家批复;山东金锣扩建项目、跨海药业项目已进入国家审批程序;现正在做天王药业、亚泰制药等项目申报的各项前期工作。通过积极争取,A市被国家列为10省、21个县(市)县域经济联系试点县之一,为县域经济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二是加大对域内企业扩产的扶持力度。投资10.9亿元的金锣肉制品扩建项目、投资4.02亿元的光大空心砖扩建项目、投资6500万元的华达水泥厂扩建项目、投资2.8亿元的天景玉米扩建项目等已开工建设,扩大生产规模。三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突出抓好大项目开发工作。经过几届班子的艰苦努力,期盼已久、等待多年的A市电厂项目与华能集团实现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规划装机总容量为240万千瓦。一期工程计划建设2台60万千瓦燃煤机组,计划2005年完成前期工作,“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同时,华能集团还计划共同开发A市煤炭资源,合作建设年产500万吨的大型煤矿。在重点开展以商招商、叩门招商、亲情招商的同时,组团参加了国内外大型展会7次,展示了A市形象,促进了对外交流,扩大了招商成果。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培育了以农家乐民俗旅游为特色的A市生态旅游品牌。四是继续强化项目开发的组织化程度。在计经局设置了五个副局级项目办,目前已完成项目包装130多个。截止目前,今年共新建规模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19.59亿元,到位资金3.64亿元;续(扩)建规模项目68个,新投入5.66亿元。今年新建、续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9.3亿元。大力发展民本经济,推动全民创业。今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108户、个体工商业户2616户,从业人员新增10,872人。今年第三批轮岗创业人员共1796人,共创办各类实体项目557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9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350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一免三补”政策落实到位,农民仅政策性人均增收248元。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粮食总产量实现20.6亿斤,比去年增产8亿斤,去掉生产资料涨价等因素,人均可纯增收350元。加强“四个一”工程建设,推动了畜牧业快速发展。“四个一”工程标准社达到332个,全市新增各类规模饲养户2200户。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比上年增长35.2,牧业人均增收90元。发展特色经济,加强了芸豆、苗木、粘玉米等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到目前,全市已经打出各类品牌64个。强化了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新建种植业科技示范园区112个,标准化牧业小区56个,建设科技示范基地3处。加强了农村能源建设,发展“四位一体”沼气池485个。加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完善了市乡两级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全年培训劳动力1.7万人,实现劳动力转移21.5万人,境外输出1800人。加强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为农民减轻负担265万元。加强了乡村财务管理,深入开展了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营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经济转型工作稳步推进。今年,重点进行了安迁新区建设、营城老区改造和接续产业发展等三方面工作。一是在福星安迁新区建设上,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起点运作,科学调整新区、学校、医院、供水设施等规划方案,严格按照工程“四制”要求组织招标、施工,今年六个标段、11万平方米、32栋楼房已全面实现冷封闭。二是在去年治理改造的基础上,今年投资6000多万元,重点对营城8.6公里街路进行了水泥路面改造;对九其公路7.5公里路段实施了援建盖被;新建了曙光、煤机、文化三个社区办公楼;对矿区供水设施进行了改造;启动建设2条排污主干管和12条排污支干管;对500户居民供热进行分户改造和部分二次管网改造;建设723平方米扶贫超

市一座;新建公厕19座;实施了九营道路绿化、亮化和广告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改善了营城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承载能力。三是加快了接续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转型。编制完成了《营城经济转型总体规划》,初步完成了营城接续产业工业集中区规划设计工作。新上了金锣、华达水泥等项目,整合了营城矿业项目。大力开展了再就业援助和扶贫解困送温暖活动。今年

先后与长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长春报业集团、长春人力资源市场、山东金锣集团、浙江余姚等联合举办了4次大型招聘会,有1328人被招工单位聘用。长春市和A市市对营城沉陷区捐款捐物总价值1800余万元,为1200名在校贫困生提供资助,为8户受灾户建起了新房,为153户老人捐款16万元,为95户危房户解决了渡汛和越冬问题。——东湖生态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初见成效。今年,在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提高土地补偿标准等大背景下,超常举措,积极应对,有效克服了开发区建设的不利因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完成了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及土地调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了卡伦工业园区、东湖休闲娱乐园区的测绘工作。二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卡伦工业区南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完成了长九公路交界处20万平方米建设预留地道路建设。三是全方位开展了招商引资工作。长春振凯机械、长春市中达车内饰、长春市新阳光防腐木业、长春东航食品、吉林香辰米业等项目相继落户东湖开发区。——国企改革稳步实施。按照公有制企业“一改两出”的工作目标,遵循“摸清底数、争取政策、看好资产、稳步推进”的原则,今年重点抓了企业改制的前期基础性工作,摸清了工业、商业、交通、粮食等12个系统的公有制企业底数。对62家公有制企业的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查、界定、审计、评估、确认。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公有制企业实施了改制。今年,全市有61户公有制企业进入改制程序,其中17户企业已完成改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富余人员分流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年底前可基本完成28户粮食企业改制任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生态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围绕“打造绿色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整治目标,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11600平方米的沿河街道路改造工程,并改造了排水配套设施1450延长米;完成了新华大街和九郊路整形盖被工程;改造城区供水管网22048延长米;完成了小南河治理二期工程,主要实施了小南河公园、人工湖、拦河翻板闸工程,并配备了体育健身路径;南部新区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行政中心区和福星安迁新区部分征地和拆迁工作;完成了疾病控制中心建设工程;法院、检察院等行政中心区标志性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总投资3279万元的物流园区主体工程实现了冷封闭,明年可投入使用。实施了农行小区、联社小区等精品工程,城乡楼房开发总面积达到48.8万平方米。投资1700万元,对城区10千伏以下电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营城电网改造全面竣工。实施了曙光大街和西环路绿化、亮化改造工程、溪桥公园绿化工程、营城绿地工程,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加强了农村路网、林网和水利工程建设,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一是加强了农村路网建设。全面实施了村村通建设工程。完成村村通水泥路471.05公里,解决了78个村通水泥路问题,通村率达到55.5;实施了50.48公里九德公路改建工程,在去年完成路基桥涵基础上,今年全面完成了路面建设工程,已于9月26日竣工通车;实施了37.42公里的菜口线A市段改建工程,因变更预算和设计拖延了工期,实际完成28.59公里;启动了13.1公里四舒绕越线工程;启动了17.5公里九双公路改建工程。同时,改善四舒线和长吉北线3.4公里,小修18公里,维修加固长吉北线及乡道桥梁9座。二是加强了林网建设。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1345公顷,其中退耕还林新造400公顷、“三北”四期新造488公顷、更新造林150公顷、补植面积307公顷。退耕还林和“三北”四期工程已顺利通过国家验收。A市森林防火实现了2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三是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了饮马河灌区节水配套工程、牛头山水库泄洪洞维修工程;松其灌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营城新区城防工程(小南河)正在施工;完成了柴福林水库应急处理工程前期工作;维修了饮马河堤防排涝工程。改善了城市环境。在城市管理上,成立了城市综合管理大队,构筑了城管、环卫、园林、环保、工商、公安“六位一体”的管理体制。迁移了西环路水果、蔬菜批发早市场。取缔了“三亭”,拆除了“三小”。新建和维修公厕80座、建设地坑式垃圾站50个。新购置2台清雪车,实现了冬季清雪机械化。治理不法排污企业43家,取缔关停了“十五小”企业6家。市医院和省结核医院已建土法焚烧炉,对固体医疗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省结核、市医院、亚泰制药污水处理加大了监管力度,实现达标排放;顺应民意,取消了市医院太平间;加强了污染源的治理,对19家锅炉烟尘、46家餐饮业油烟污染进行了整治,有效解决了烟尘扰民问题;启动了金锣集团、啤酒厂、华达水泥厂污染治理工程。——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开展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300个,城镇新增就业3503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31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进一步扩大了医疗保险覆盖面,启动了财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工作,吸纳了6户企业参加医疗保险。到目前,医疗保险参保单位360户,参保职工39065人。启动了工伤保险和灵活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职工已达12400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已达650人。加大了养老、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全年养老、失业金征缴9044万元,养老金、失业金发放率达到100。加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力度,本级配套低保资金339万元,争取上级低保补助资金1800万元,使全市14200户、33950人得到了低保救助。广泛开展了救灾救济和优抚工作、“双日捐”和慈善救助活动、“助老工程”和“扶残助业”工程,提高了社会保障程度。——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各项社会事业整体推进。以创建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和文明村镇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市”工作有了新进展。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开展了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工作,并通过了省里检查验收。获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个、长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个。加强了基础教育工作。制定下发了《A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了“扶贫助学工程”,实施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领导干部包贫困生工作,多渠道筹集扶贫助学专项资金148.2万元,资助贫困生10,193人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新建和改造校舍21097平方米,全市教育装备的总投入已达到2370万元;加强了教育资源整合,撤并中心校以上学校2所、小学7所;加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全省教育系统中率先开通了网络互动和视频会议系统;深化了农村教育改革,A市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经验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大力发展了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素质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巩固发展了农村合作医疗取得的成果。截止目前,参保农民中共有13.8万人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累计报销金额为864万元,占可支配资金总数的54.4,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到A市视察了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在爱国卫生工作中,投资230万元进行了全生境灭鼠。强化医疗、药品市场的整治,加大了对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打击力度,开展了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活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39‰,计划生育率达到95.9。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开展了30余次群众性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成功举办了首届城市运动会,参加城运会人数近万人,观众达4万余人,并聘请了2004国际旅游小姐大赛季军、中国赛区总冠军钞俊男为A市旅游形象大使,发行了3套个性化邮票,起到了宣传A市、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开展了创建特色体育乡镇活动,卡伦、土们岭、东湖三镇分别被省及长春市体育局批准为体育特色乡镇。加强了小南河带状公园文体广场、营城社区文体设施和市图书馆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电视收视频道达到39个。城区新发展有线用户5000户,农村用户达到了13000户。政府投资98万元,在上河湾、其塔木、波泥河等三个乡镇建立了电视转播站,实现了A市电视信号全覆盖。投资1440万元开展了“村村通、屯屯通”电话工程,今年新增电话村31个。组建了A市市文联并召开了第一次文代会。金融、保险、邮政、统计、气象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围绕构建反腐倡廉“三位一体”整体工作格局,切实加强了政府廉政建设。“领导干部收礼送礼、跑官要官、利用权力影响办私事、赌博变相赌博、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一些不正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进一步规范;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年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157件,处分党员干部163人,其中查处行政监察对象50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03.9万元;纠风专项治理和源头治理腐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围绕政府转变职能,提速提效,狠抓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对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事业性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进行了认真清理,共清理审批事项135项,取消35项,保留100项;清理收费项目194项,取消46项,降低收费项目17项,保留148项。以整顿机关作风、行政审批和行政收费执法队伍、社会治安环境、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等“五整顿”为突破口,加大软环境整治力度。全市共组织走访15次63家企业,到企业现场办公5次14个企业,协调解决问题21个。组建了A市市行政服务中心和软环境监督举报投诉中心,为招商引资企业办理立项、兴建、扩建事务28项,为全市53家招商引资企业协调解决问题280多件。软环境监督投诉举报中心共收到企业和群众举报28件,其中立案查处4件,协调解决13件,咨询答复11件。建立了财政投资工程“六人领导小组”审批制,避免财政投资风险;成立工程评审中心,共评审项目36项,提报值6872万元,审减资金1882万元,审减率达到27.4;政府采购范围逐年扩大,全年实现计划采购额7557万元,中标额5607万元,节约支出1950万元,节约率达到25.8。进一步加大了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力度,规范了财经管理行为。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全面实施了政务信息化二期建设工程,开通了市长网络办公平台、党政网络办公平台,率先在省内县级市中实现了由传统政务向电子政务的转变。全面实行“一站式”办公、“接续式”服务,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办理审批收费项目“一个门进、一次性办结”。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5件、意见建议169件,政协提案28件。建立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共举办发布会5期。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市长公开电话办结率达到97,在电视台开办了10期“市长公开电话回声”栏目。认真落实领导抓信访责任制,对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复杂问题做到了高度重视,积极解决,维护了安定团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率先实施了警务改革试点工作,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警务运行机制,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促进了全市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加强了普法宣传,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开展了百日安全整治行动,煤矿企业、非煤矿山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共整治227家,整治达标211家,依法停产停业整顿16家。炸毁、填埋非法小井58井次,有效遏制了私挖滥采的非法行为。取缔饮马河河道非法采沙12家,规范治理了8家。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健全民主、规范的决策制度,切实增强执政能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必须切实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不断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必须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树立廉洁勤政的政府形象。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抢抓机遇,谋划振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年;是万众一心,真抓实为,脚踏实地干事业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有效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热心帮助的结果。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A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够高;县域经济总量仍然不足,市乡财政形势依然严峻;社会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少数公职人员服务水平不高,行政能力不强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二OO五年主要工作任务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一五”计划打基础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县域经济试点县的启动,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全市上下精神振奋,抢抓机遇谋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国家、省及长春市支持A市发展的温度持续增高,形成了强大的发展氛围。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加快发展。2005年政府工作总的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思想,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全国县域经济试点县机遇,围绕“两增”(财力增强、城乡居民增收)、“三化”(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继续培育民本经济,推动全民创业,着力推进“一城两区”建设,带动“三业”发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亿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60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350元,比上年增长10。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要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主攻项目开发,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立市的思想,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国县域经济试点县等各项政策,以工业振兴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抢抓机遇,搞好项目开发储备工作。把全国县域经济试点县建设作为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科学编制《A市市县域经济发展规划》、《A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抓好全市土地总体规划调整修编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搞好近中远期项目布局。要认真研究争取国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省县直辖、计划单列、项目倾斜、财政支持、税收分成、土地出让金留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及企业改制省级财政支持等相关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用。要以项目为支撑,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开发项目,特别要发挥五个项目办的作用,组织专人搜集项目信息,进行项目的整理包装,负责项目的申报推介,完成A市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库建设工作。重点开发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效增强地方可用财力和创造就业岗位的大项目,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要发挥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优势,围绕主导产业整理和包装项目。首批要重点做实具有比较优势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150个。要做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申报工作。争取金锣集团扩建项目、跨海药业项目等企业列入国家第三批项目计划,用项目去承接国家和省市的各项资金和政策。创新机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要打通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的五个通道,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一是紧盯国家投资政策,向上争取政策性投资项目。二是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机遇,精心包装一批项目,有计划地到国内发达地区乃至国外进行项目推介招商。三是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挂钩,寻求高科技项目。四是挖掘潜力,推动全民创业,启动民间资本上项目。五是多策并举,多管齐下,论证包装一批项目,做到建设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要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企业改制、项目引进、建设融资范围内,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各级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和全社会力量参与招商引资。要采取领导包保、跟踪服务和政策倾斜等措施,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促进大项目尽早达产、达效。要全面做好A市电厂的前期工作。同时,积极运作500万吨优质原煤项目。要全面做好旅游项目开发工作。按照《A市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搞好旅游分区规划和全市农家乐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按照“生态、民俗、名人古迹游”三大定位,加快旅游项目建设。以新丽朝鲜族民俗村建设为龙头,发展农家乐民俗旅游产业,提升民俗文化品位,打造A市旅游品牌。全年要完成内资10亿元,外资2300万美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加强“两区”建设,建立南资北移和长春项目外移的承接基地。在长春东湖生态经济开发区建设上,尽快完成开发区总体规划报批工作,并根据调整的土地利用规划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留足建设预留地。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承接能力。要立足于东湖开发区区位、交通、水资源、能源等综合优势,关注长春城市发展布局的走势,搭建项目开发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省、市的大项目、重点项目向A市集中摆放、集群发展,迅速形成项目流、资金流、信息流,把A市建成长春工业带上的重要增长极。在营城接续产业工业集中区建设上,围绕非金属矿产资源深加工业、劳动密集型配套业和现代包装业等三个产业定位,充分利用营城闲置的土地资源和富余劳动力资源优势,结合营城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清理整合适合于项目建设的土地资源,利用特殊的优惠政策,增强项目吸引和生产诸要素吸附能力,进行园区整体开发和项目单体开发,不断扩充经济总量,扩大就业能力,拓展发展空间。

(二)统筹兼顾,全面做好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突出稳定粮食、增加牧业、抓好特产、输出劳务、减轻负担等重点工作,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继续贯彻国家“一免三补”政策,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依托天景、方禾等龙头企业,加快特色玉米、优质水稻等专业生产基地建设,挖掘粮食生产升值空间和发展潜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强化科技小区建设,发展新型种植业科技示范园区百个以上。切实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信贷支持,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按照“统一、放开、竞争、有序”的原则,抓好粮改后的粮食市场开发。实施“粮变肉”工程,推动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充分利用粮食资源优势,加强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畜牧业扩大总量和提质增效。继续实施“四个一”工程,新建“四个一”标准社150个。围绕金锣、广泽、德莱、华正等大的龙头企业,推进生猪、肉牛奶牛、肉鸡蛋鸡、大鹅等生产基地建设,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机制。发展精品畜牧业,新建标准化牧业小区50个。全面完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生产组织和质量安全六个体系,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一是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规模。要对重点产业搞好规划,全面启动特色村、特色屯建设,继续围绕九大特色产业和六大特色生产基地建设,壮大特产之乡,做强生产基地。二是精心培育特色产业发展载体。要大力发展科技示范园区,提升特色产业生产水平。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与基地的有效对接。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经济能人创办各类公司以及专业协会。鼓励种养大户发展特色庄园,进行集约经营。三是大力开发特色产品。要充分挖掘传统农产品科技进步的潜力,实现特色产业升级。打造生态绿色品牌,完成饮马河米业、天景食品、金牛精优米业等3户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要引导群众围绕特色产业搞好农产品的整理、包装和贮运,形成各具特色、星罗棋布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劳动力转移。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产业来抓,2005年必保转移20万人。继续坚持四种转移模式,加大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力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劳务市场。要继续加大“阳光工程”培训惠及面,健全和完善以法律维权为主的全程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向有组织、规模化、技能型转移,实现转移增收目标。切实保护农民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好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政策,健全“一事一议”和涉农收费审批制,严肃查处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积极化解农村债务链,巩固基层政权。加强农资市场整治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三)抓好公有制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抓住机遇,加快公有制企业改革步伐。国有企业改革是县域突破的难解之题和必解之题,破题的关键是破解企业包袱过重、人员过多和改制成本不足的问题。伴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要积极应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抓住机遇,积极而为,争取各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国家政策,千方百计解决企业改革成本不足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安排资金,尽可能的解决企业改革资金配套问题。按照“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国有资产退出到位”的原则,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职工利益,有利于参与改革者的积极性,有计划、按比例、分批次的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继续深化粮食企业改革,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围绕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试点工作,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安置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要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在抓好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同时,做好失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同时,结合试点工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要进一步做好医疗保险扩面工作。把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重点转移到非公有制企业上来。继续加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力度,对14200户、33950名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完成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新建工程,提高社会福利服务能力。全面做好救灾救济和优抚工作,建立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大病救助和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制度,积极筹措救助资金,提高救助比例。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通过“开发新城区、完善老城区、改造营城区、建设特色镇”工作,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开发新城区。完成13.1公里四舒绕越线路基桥涵工程;完成中央大街和疾控中心道路及新区路网建设工程;完成新区上下水、供暖、供电、电信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法院、检察院、国税局办公楼和职教中心等标志性工程建设;在新区建设3座一体化高标准公厕、垃圾中转站。加快安迁新区工程建设步伐,春节前完成二期工程招标工作,7月末完成一期工程建设,10月末全面完成二期工程,并做好回迁工作。完善老城区。完善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道路、公厕、排污、小南河治理、绿化美化等配套工程。改造沿河街东段、大井路、农场路等三条砂石路。新建5座、翻建14座、维修50座公厕。完成物流中心建设。实施城网改造工程和总表供电改造,实现第20个安全年。完成殡仪馆搬迁工程。改造营城区。结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继续完善供水、道路、公厕等配套设施;投资1200万元完成小南河上游营城区域二期污水暗管排放工程;完成三个社区办公楼、五小学及三中迁址、公路客运站、第三人民医院改造和商贸市场项目建设。建设特色镇。要按照“优化体系,重点突破,塑造特色,培育优势”的原则抓好小城镇建设,要突出其塔木、上河湾、西营城、土们岭等重点城镇,抓好小城镇规划编制、修编和产权证照管理工作。要以“一城两区”为依托,其它各镇呈扇型组团式布置,形成统一的、有机的、开放的城镇空间网络体系,推进城镇化进程。同时,加强农村路网、林网、水利工程和农村能源建设。一是完善路网建设。继续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工程;完成17.5公里九双公路龙家堡至蒋家段路基桥涵工程、10公里四舒公路其塔木至更新段道路改建工程、22公里加工河至波泥河道路改建工程、24.3公里其塔木至莽卡小锦洲道路改建工程、10公里德其公路三台至干沟子段道路改建工程和8.83公里菜口线未完水泥路工程;二是完善林网建设。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在继续争取退耕还林和“三北”四期工程的同时,重点启动日元贷款造林和农防林更新改造工程,其中日元贷款造林1000公顷,更新造林500公顷,公益林造林267公顷,退耕还林和“三北”四期地块完成补植任务;三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牛头山水库除险加固、李家窑水库除险加固、饮马河灌区改造续建、饮马河堤防险段治理等工程;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工程和兴隆变电所建设工程;四是大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广“四位一体”沼气池2000个。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科技进步,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县域经济试点县,做好申报国家级科技工作试点县及科技计划申报工作,加强科技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A市一中进入吉林省示范高中行列;完成职教中心一期建设工程和营城沉陷区受损学校改建工程;完成7500平方米危房改造任务;实现全市30的乡镇中学和中心校合并;继续开展扶贫助学和控辍活动,解决2500名农村贫困学生就学问题;加强职业教育工作,整合职教资源,打造职教“航母”;继续完善市图书馆配套设施建设,为营城3个新建社区和10个以上乡镇装备文体活动场所。继续深入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利用国债资金完成9家乡镇卫生院扩建工作;加大对公共卫生建设的投入,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疫情控制工作;抓好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和村级卫生、计生资源整合的试点工作;筹建一处综合性医院;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要达到94,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完成新区工程和结核等四个片区光网改造,发展有线用户4400户;探索广电和电信传输资源共享,强化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功能,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关心老年人生活,实施好“助老工程”。重视妇女儿童工作,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抓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二轮修志工作。同时,发展好其它各项社会事业。

(六)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努力建设服务、绩效、法治、责任、勤廉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施政水平,有效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加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强化依法治税工作,严厉打击偷税、抗税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税收秩序,做到应收尽收;严格落实农产品、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行为,保证群众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药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也是效益的观念,全面实行安全生产领导问责制,突出重点行业整顿,建立应急抢险救援机制,打击取缔非法小煤井,杜绝恶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完善、高效的新型警务运行机制,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加强依法治市工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重点解决好企事业单位改革引发的问题、城市开发建设中拆迁回迁及配套设施建设引发的问题、征占土地补偿和土地承包关系纠纷问题、涉法涉诉上访问题,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加强政府廉政建设,转变政府职能。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围绕构建反腐倡廉“三位一体”整体工作格局,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继续狠刹“领导干部收礼送礼、跑官要官、以权力影响滥办私事、赌博变相赌博、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歪风;继续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坚决惩处腐败分子;不断加强纠风专项治理和源头治理腐败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和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继续推动全民创业,打造一流的投资和创业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创造发展环境上来。要针对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治本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测评活动。发挥软环境举报投诉中心的作用,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纠、查实必处。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创新的改革观,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提高政府的执政、理政、行政、治政的能力和水平。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城镇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根据形势变化,运用有效方法和策略,破解各种棘手难题,提高开拓创新能力。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决策程序,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创新思维、果断决策、硬朗作风,全面提升政府的执行力。二要加快行政管理方式创新。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快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新闻发布机制,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强市长公开电话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网上审批,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加大国库集中支付力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及财政投资评审领域,做好“乡财县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大审计力度,加强财政监管,整顿财经秩序。三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怀为民之心,常思富民之策,常行安民之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大对公务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更新公务员观念、知识和技能,增强其为民执政的意识。四要实行政府部门目标化管理责任制。做到任务明确、指标量化、责任到人,并把抓落实水平作为考核部门工作的重要标准,年初经市人代会确定的工作任务,必须不折不扣按时完成。工作中要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并加强行政效能监察,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实。各位代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在市委的领导下,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开拓进取,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早日实现A市经济的全面振兴、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市政府工作报告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3月19日讯 申长友代市长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市第六届人民政府就职四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大力推进黄蓝经济区建设,“十一五”规划任务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676.4亿元,年均增长13.1%。工业效益和竞争力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80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9%、26.6%;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到119家,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6家;实现工业利税1653.2亿元、利润999.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9.3%、15.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5.27亿元,年均增长22.5%。投资、消费不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74.4亿元,年均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8.9亿元,年均增长19.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27.7亿元、贷款余额143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2.7%、23.3%。

全力实施两大国家战略,黄蓝经济区建设拉开新格局。主体产业区建设快速突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被列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规划建设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成为国家4A级景区。生态高效农业区,现代渔业示范区建成养殖区20万亩,综合配套服务区和滨海蓝镇建设顺利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被列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升级为省级示范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三网”绿化工程完成绿化面积87万亩,启动生态林场建设试点,成为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实施了湿地修复工程,黄河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建成12个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加强水气污染治理,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6座,中心城区15家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搬迁或关停任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东营港一期扩建工程建成通航并实现外轮开放,八大业主码头和港池改扩建工程加快实施。胜利机场4D级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新航站楼投入使用。荣乌高速公路东营段建成通车,德大铁路东营段和新博公路建设加快推进。东营港防潮堤开工建设,滨海生态城防潮堤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电力、通信等设施进一步完善。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产业层次大幅提升。积极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石油工业稳步发展,地方经济快速壮大,油地结构调整为3:7;市属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3.7:78.1:18.2调整为3.7:71.6:24.7。加快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成效显著。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产业快速发展,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规划建设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连续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2件、山东名牌26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成立了中德农牧业技术培训中心,引进培养了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

扎实推进“三农”工作,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市级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达到33.9亿元,年均增长10.6%。粮棉菜生产连年丰收。渔业、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达到185万亩,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达到854个。休闲观光农业、工厂化食用菌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20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东营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累计培训农民40万人次。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城镇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中心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对广利河进行了综合治理,黄河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奥体中心、大剧院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东城旧区改造开始启动。西城改造步伐加快,“六路一河一桥五公园”及15处街心绿地建设基本完工。城市道路交通、供水、供暖、供气等市政公用设施不断完善。大力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新增绿地69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7%,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中心城、次中心城、卫星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97%。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引进8家股份制银行,组建3家村镇银行和3家农村商业银行,市商业银行更名为东营银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发行融资12亿元。积极推进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启动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大力支持企业改革,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5家企业成功上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国有农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圆满完成三年医改任务。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组建了市广播电视台、市演艺公司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进出口总值达到102.2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累计利用外资6.95亿美元。加快“走出去”步伐,境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快速增长。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43元,年均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25元,年均增长14.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6.4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4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月124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建设保障性住房5.1万套、棚户区安置房7548套。支持油田新建职工住房4万套,补办房产证5000户。每年集中实施十件民生实事,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基本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改造县医院、乡镇卫生院23处,建成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25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规划建设了一批文化设施。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成功举办了四届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创建成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高。认真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注重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开通了市长公开电话。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坚持从严治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反腐倡廉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3月19日讯 申长友代市长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根据市第五次党代会作出的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全力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着力调整优化结构,着力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发达、城市秀美宜居、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富裕幸福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

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最根本的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积极作为,扎实苦干,奋力开创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新局面,推动东营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崛起。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六个方面:

突出实施国家战略,着力建设黄蓝经济区。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黄蓝经济区是全市第一位的任务。我们务必抓住机遇,全力向前推进,使之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强大引擎。要加快突破市属经济,重点打造三个增长极。中心城区,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全省乃至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打造重要的现代生态化工基地和国际物流港。要加快突破县域经济,支持各县区积极对接黄蓝国家战略,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隆起带;加大促强扶

弱力度,支持强县强镇加快发展,以更有效的措施实施突破利津战略。要加快突破民营经济;帮助骨干企业搞好战略策划,打造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黄蓝经济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活力。

突出经济转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准入门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具有高效生态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造提升现有优势产业,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6%以上。稳步发展石油工业,支持胜利油田增储上产。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着力培育特色集聚区、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海陆统筹、有序开发、一体发展,提高海洋开发管理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突出生态建设,着力构筑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首要的是加强生态建设。要挖掘和整合自然生态资源,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增绿、活水、治污、减排为重点,加快构筑特色鲜明的生态系统,彰显东营生态之美。

突出新型城镇化,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改造提升中心城,坚持旧区改造与新区突破并举,全面推进深度开发,加快东城环境提升和西城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规划建设滨海生态城,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滨海居住为一体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区;以中日生态城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新城开发。加快建设东港新城,完善生活居住、旅游休闲、综合服务等功能,建成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的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突出发展环境建设,着力增强区域竞争力。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加速优质生产要素聚集,打造最佳“投资洼地”。着力优化发展“硬环境”,加强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东营与胶东半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环渤海城市的紧密连接,增强发展支撑能力。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体系,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努力打造一流的政策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落实结构性减税措施,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认真执行重大项目直通车、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努力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全面规范行政执法,依法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努力打造一流的法治环境;严厉打击各种霸头和黑恶势力,加大对建筑市场等重点行业的治理力度,努力打造一流的社会环境。

突出以人为本,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努力做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加快构建覆盖全体居民的终身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扎实开展平安东营建设,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油地军校团结发展是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我们要高举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旗帜,携手推进生态建设、城市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建设,共同开创区域繁荣发展新局面,共同建设和谐幸福新家园,共同谱写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新篇章!

2012年工作重点

3月19日讯 申长友代市长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进出口总值增长10%,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较快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6‰以内,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环境变化,认真落实和用好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一,抓投资促发展。充分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突出投资重点,提高投资效益,努力实现投资稳定增长。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抓好30个重大建设项目和364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着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高端高质高效产业、蓝色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大对社会民生、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城市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上接央企、外接世界500强,加快引进一批产业拉动力强、带动就业多、财税贡献大的项目,吸引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落户我市,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围绕黄蓝经济区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省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搞好项目论证,储备一批大项目。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

第二,扩消费促发展。大力实施市民增收工程,着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认真落实鼓励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文化、旅游等消费热点,努力扩大农村消费规模。加强流通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大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力度,改善居民消费条件。着力优化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高度重视物价问题,加强市场物价监管,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第三,拓外需促发展。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出口逆势增长。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支持橡胶轮胎等主导产品提高出口份额,建设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出口基地,培植新的出口增长点。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认真落实出口退税、出口信保、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政策,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为对外贸易营造便利条件。搭建对外经贸平台,办好国际石油石化装备展等大型展会。扩大先进技术装备、重要能源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加快“走出去”步伐,拓展发展空间。

第四,保企业促发展。必须强化扶持措施,主动搞好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坚持有扶有控,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区域集优债务融资试点,支持企业上市等直接融资。深入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创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培训力度。

第五,强财税促发展。加大高效财源建设力度,完善税源管控体系,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施精细化管理,尽可能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保障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加强财税政策研究,加大争取和挖潜力度,拓展财税增长空间。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公务卡制度等改革,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

(二)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迈出新步伐。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抓住我市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科技化水平。大力开展粮棉菜高产创建活动,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围绕渔业、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园区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30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培育示范社50家。继续抓好黄河口优势农产品品牌培育,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力度;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培育新型农民。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黄河引水、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20公里,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清洁能源工程,搞好农村电网续建配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造提升现有优势产业,以

石化、橡胶轮胎、造纸、纺织、有色金属产业为重点,促进产业向高端发展。石化产业,加强与中石化、中海油的战略合作,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橡胶轮胎产业,着力抓好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和流通体系建设,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突破先进制造业,以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产业为重点,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飞利浦3D电视等大项目,尽快形成规模优势。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突出抓好20个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现代化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大项目为支撑,加快构筑高端服务业产业链,打造黄河三角洲服务中心和服务业聚集区。加强服务业重点城镇、园区、企业和项目建设。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推进重点景区开发。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重点实施游客服务中心、鸟类救护科普中心和木屋休闲区三大工程,天鹅湖旅游度假区重点实施筑岛、坝体绿化改造工程,孙子文化旅游区重点实施主题公园工程;规划建设黄河三角洲旅游集散中心。着力突破现代物流业;完善规划,统一布局各类市场。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业,实施软件园二期工程。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会展、休闲健身等新兴服务业。

(三)着力推进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打造秀美宜居城市上展现新形象。

中心城在加快推进大剧院、城市规划展览馆、科技馆、奥体中心等续建工程的同时,重点抓好四大工程:一是城市道路及沿街立面改造工程。二是城市旧区改造工程。三是城市公园建设工程。四是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实施南郊水厂扩容等一批供水、供热设施项目。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突破东营港;实施内港池综合整治,启用南港池。进一步完善提升广利港规划,年内开工建设。配套完善胜利机场基础设施,增开航线航班。加快新博公路和德大铁路建设进度,推动东济高速公路、沿海高等级公路、黄大铁路、寿平铁路尽快开工。加快推进东营港防潮堤建设,启动建设滨海生态城防潮堤。加强能源建设,推动大唐东营电厂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一批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完成东营至潍坊天然气管线工程。

(四)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增创新优势。

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突出抓好总投资25亿元的龙居、丁庄等10处生态林场建设,完成造林面积8万亩;继续实施“三网”绿化工程;大力提高城市绿化水平,高标准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实施金湖银河生态工程,打造城市生态水网水系。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对东八路湿地进行改造绿化、完善配套设施,搞好自然保护区15万亩湿地修复和淡水补给工程。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提升近海环境质量。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搞好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深入推进节能降耗。以企业节能为重点,加强对50户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严格落实能评、环评和监测预警制度,积极推广先进节能技术产品和设备,实施好16个节能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建筑、交通领域节能。完善公共机构能耗监测体系。积极创建省级低碳生态示范城市。

强力实施污染治理。全面实施公共环境改善工程,抓好小清河等省控重点河流、化工企业集中区和城区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加大重点污染企业监管治理力度,依法取缔土小污染企业。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着力解决重金属、农村面源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在体制机制上激发新活力。

着力推进金融创新,加快组建黄河三角洲产权交易中心,培育壮大汽车、石油装备等产业投资基金,引进大型融资租赁公司,合作成立大型担保公司,稳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防范金融风险。扎实开展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交易机制,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搞好矿区土地联合开发政策研究,统筹安排城市建设和油气开发用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规范和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扩大县区和开发区事权。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争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

(六)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达到新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校舍安全工程和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调整优化中心城区教育布局。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加强校车安全和校园环境治理。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加快市技师学院二期工程建设。支持中国石油大学东营校区办成高水平大学。积极引进高等教育资源,吸引国内知名高校来我市办学或设立教学实践基地,深入推进与山东大学战略合作。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科技创新。积极构筑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东营研究院,引进一批高层次研发机构,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公共技术攻关。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集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新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政策,持续增加人才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力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创新引才用才机制,深化“人才特区”建设,打造黄蓝经济区人才高地。着力抓好“黄河三角洲学者”、“金蓝领”培训等重大人才工程。健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创业人才政策扶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力度,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七)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在文化强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繁荣发展文艺创作,推出更多具有黄河口地域和时代特色的文艺精品。做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旅游、科技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支持市黄河文化传媒集团加快发展。深入挖掘孙子文化、吕剧文化、石油文化、生态文化内涵,开发文化价值,推进传承创新,着力打造黄河口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整顿文化市场秩序。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市。

(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在社会建设上开创新局面。

努力推动就业创业。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就业。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快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加快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劳动监察,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健全被征地农民、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特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适时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加大城乡弱势群体、困难群众和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养老事业。实施城乡安居工程;支持胜利油田、石油大学、济军基地职工住房建设;适时启动农村安居工程,改造农村危房,建设农村特困群众安居房。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范围。支持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规划建设急诊急救中心。抓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规范乡村医生队伍管理。积极扩大免费医疗试点。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竞技体育发展。做好人口计生工作。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做好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和老龄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无线电管理工作水平。积极推进档案、仲裁、气象、对台、史志、红十字会、防震和救灾减灾等工作。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组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突破年”活动。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

矛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社会治安和油区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打霸治痞行动。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高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3月19日讯 申长友代市长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面对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新期盼,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要坚持为民执政。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幸福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标准,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畅通社情民意渠道,抓好市长公开电话、行风热线、政务微博建设,及时解决各种利益诉求,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实施好八大民生工程,严格目标责任,狠抓推进落实,确保按期完成。

要坚持务实从政。把解放思想作为推进工作的源动力,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工作标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落实为民服务举措,找准要害、解决问题。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规范办事程序,推动工作提速增效。加大抓落实的力度,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自觉维护大局,加强协调配合,提高整体战斗力。

要坚持依法行政。扎实开展“行政程序年”活动,建设法治政府。积极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严肃查处违法乱纪行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都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抓好政府门户网站、便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要坚持廉洁勤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和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依法严惩腐败分子。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办事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全面提高素质能力,带头创先争优,努力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的人民公务员。

下载市政府工作报告(6)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政府工作报告(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1工作回顾 2011年,市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

    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是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万众一......

    市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

    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

    市政府工作报告

    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部分有这么一段话: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85亿元(预计数,下同),是2007年的2.3倍,年均增长1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

    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201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

    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03年工作回顾 2003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

    市政府工作报告大全

    提高,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去年上半年,是阳泉历史上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非常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了我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