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培训学习体会及总结[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4:3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培训学习体会及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培训学习体会及总结》。

第一篇: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培训学习体会及总结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培训学习体会及总结

广西南宁培训点

2009年11月20-22日,我们有幸参加了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操作系统培训中心对国家精品课程《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课程培训,聆听了刘乃琦、浦晓蓉两位教授的讲座,颇受启发,收获很多。

回顾三天来的学习活动,深有感触;回顾反省自己以往的教学生活,感慨良多。可以说本次培训活动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总结,更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树立和开始。

刘乃琦教授关于精品课程的建设报告要点清晰、重点突出、透彻、精炼。刘老师领着我们解读了精品课程评估指标,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要领,详细介绍了申报精品课程应该要做的准备工作。他所提出的“懂、建、管、用”的教学目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精讲多练,教考分离,机时为主”的教学理念,对我触动很大。“教学内容是核心,教学实验环境建设是基础,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是根本”;“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要实现两个转移:应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转移,应从课堂面授向学生在实验室操作转移”这一番经典的话语,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让我知道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经典和基本内容,又要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知识,要不断引入新操作系统技术。

老师告诉我们,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由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改变过去讲细、讲透的教学方法。这一点引发了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激励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调整与改善。从操作系统教学中的实际的知识点阐释了什么是互动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推演式教学、演示性教学等等,例子生动而具体,不仅能够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还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浦晓蓉老师的课程内容全面丰富,程老师紧跟操作系统技术发展的脉搏,注重讲授最新、最流行、最实用的操作系统前沿技术,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渊博的知识让我自愧不如,让我一下子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差距也是很大很大。

总之,本次课程培训转变了我们的思维,放飞了我们的思想,提高了每位教师的知识储备,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启发了我们的教学思路。此外,本次培训还让我有机会认识了很多来自五湖四海工作在高校计算机操作系统教育战线上的教师朋友们,能与他们一起学习、交流让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我要感谢教育部组织了这场精彩的培训,感谢刘乃琦教授、浦晓蓉副教授辛勤的劳动与无私的奉献。

根据浦晓蓉教授提出的讨论题,我小组作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结

果汇报如下:

1、操作系统课程应当如何上?

(1)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

(2)教材内容有所取舍,不面面俱到,侧重难点重点讲解。

(3)对考研的学生另设考研辅导。

2、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学科专业,课程内容应如何组织?

(1)科学研究型本科:以理论讲授为主,占总学时的70%,课程设计和操作实验为辅,占总学时的30%。

(2)应用型本科:以理论讲授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理论占总学时的50%,操作实验,算法实现占总学时的50%。

3、操作系统课程的难点究竟在什么地方?

(1)概念抽象,理论较多,实践较难。

(2)涉及的课程(组成原理、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数据结构)较多,学生在这些课程学不好,影响操作系统课程的深入学习。

(3)与实际应用、就业联系较少,学生重视不够。

4、课程授课与学生交互的难点?

(1)多道程序设计的思想;

(2)并发的思想;同步与互斥的实现,伪代码的编写;完成算法实验较难等。

5、操作系统的实验应当怎样做?包括哪些方面?

(1)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应包括操作系统命令的使用,并发与控制实验、作业与进程调度、死锁避免、内存管理、文件

管理等实验,有条件的可以做课程设计等。

(2)应加紧编写针对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实验,由各高校自行选择,而不是只有UNIX或LINUX系统的实验。

广西南宁分中心班长 黄珍生

二OO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计算机操作系统总结

虚拟存储器应用研究

虚拟存储器是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仅把作业的一部分装入内存便可运行作业的存储器系统,它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扩充的一种虚拟的存储器系统。其逻辑容量由内存和外存容量之和所决定,其运行速度接近于内存速度,而每位的成本却又接近于外存。可见,虚拟存储技术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越的存储器管理技术,故被广泛地应用于大、中、小型机器和微型机中。

虚拟内存作用

内存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很大,电脑中所有运行的程序都需要经过内存来执行,如果执行的程序很大或很多,就会导致内存消耗殆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运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即拿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当内存占用完时,电脑就会自动调用硬盘来充当内存,以缓解内存的紧张。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大的随机存取空间而采用的一种存储技术。它将内存与外存结合使用,好像有一个容量极大的内存储器,工作速度接近于主存,每位成本又与辅存相近,在整机形成多层次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器的特征

离散性:指在内存分配时采用离散的分配方式,它是虚拟存储器的最基本的特征。

多次性:指一个作业被分成多次调入内存运行,即在作业运行时没有必要将其全部装入,只须将当前要运行的那部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即可。多次性是虚拟存储器最重要的特征。

对换性:指允许在作业的运行过程中在内存和外存的对换区之间换进、换出。

虚拟性:指能够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使用户所看到的内存容量远大于实际内存容量

工作过程

虚拟存储器是由硬件和操作系统自动实现存储信息调度和管理的。它的工作过程包括6个步骤:①中央处理器访问主存的逻辑地址分解成组号a和组内地址b,并对组号a进行地址变换,即将逻辑组号a作为索引,查地址变换表,以确定该组信息是否存放在主存内。②如该组号已在主存内,则转而执行④;如果该组号不在主存内,则检查主存中是否有空闲区,如果没有,便将某个暂时不用的组调出送往辅存,以便将这组信息调入主存。③从辅存读出所要的组,并送到主存空闲区,然后将那个空闲的物理组号a和逻辑组号a登录在地址变换表中。④从地址变换表读出与逻辑组号a对应的物理组号a。⑤从物理组号a和组内字节地址b得到物理地址。⑥根据物理地址从主存中存取必要的信息。调度方式

调度方式有分页式、分段式、段页式3种。页式调度是将逻辑和物理地址空间都分成固定大小的页。主存按页顺序编号,而每个独立编址的程序空间有自己的页号顺序,通过调度辅存中程序的各页可以离散装入主存中不同的页面位置,并可据表一一对应检索。页式调度的优点是页内零头小,页表对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地址变换快,调入操作简单;缺点是各页不是程序的独立模块,不便于实现程序和数据的保护。段式调度是按程序的逻辑结构划分地址空间,段的长度是随意的,并且允许伸长,它的优点是消除了内存零头,易于实现存储保护,便于程序动态装配;缺点是调入操作复杂。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便构成段页式调度。在段页式调度中把物理空间分成页,程序按模块分段,每个段再分成与物理空间页同样小的页面。段页式调度综合了段式和页式的优点。其缺点是增加了硬件成本,软件也较复杂。大型通用计算机系统多数采用段页式调度。

页式调度

页式虚拟存储系统中,虚地址空间被分成等长大小的页,称为逻辑页;主存空间也被分成同样大小的页,称为物理页。相应地,虚地址分为两个字段:高字段为逻辑页号,低字段为页内地址(偏移量);实存地址也分两个字段:高字段为物理页号,低字段为页内地址。通过页表可以把虚地址(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在大多数系统中,每个进程对应一个页表。页表中对应每一个虚存页面。有一个表项,表项的内容包含该虚存页面所在的主存页面的地址(物理页号),以及指示该逻辑页是否已调入主存的有效位。地址变换时,用逻辑页号作为页表内的偏移地址索引页表(将虚页号看作页表数组下标)并找到相应物理页号,用物理页号作为实存地址的高字段,再与虚地址的页内偏移量拼接,就构成完整的物理地址。现代的中央处理机通常有专门的硬件支持地址变换。

段式调度

段是按照程序的自然分界划分的长度可以动态改变的区域。通常,程序员把子程序、操作数和常数等不同类型的数据划分到不同的段中,并且每个程序可以有多个相同类型的段。在段式虚拟存储系统中,虚地址由段号和段内地址(偏移量)组成。虚地址到实主存地址的变换通过段表实现。每个程序设置一个段表,段表的每一个表项对应一个段。段式虚拟存储器有许多优点: ①段的逻辑独立性使其易于编译、管理、修改和保护,也便于多道程序共享。②段长可以根据需要动态改变,允许自由调度,以便有效利用主存空间。段式虚拟存储器也有一些缺点: ①因为段的长度不固定,主存空间分配比较麻烦。②容易在段间留下许多外碎片,造成存储空间利用率降低。③由于段长不一定是2的整数次幂,因而不能简单地像分页方式那样用虚地址和实地址的最低若干二进制位作为段内偏移量,并与段号进行直接拼接,必须用加法操作通过段起址与段内偏移量的求和运算求得物理地址。因此,段式存储管理比页式存储管理方式需要更多的硬件支持。

段页式调度

段页式虚拟存储器是段式虚拟存储器和页式虚拟存储器的结合。实存被等分成页。每个程序则先按逻辑结构分段,每段再按照实存的页大小分页,程序按页进行调入和调出操作,但可按段进行编程、保护和共享。它把程序按逻辑单位分段以后,再把每段分成固定大小的页。程序对主存的调入调出是按页面进行的,但它又可以按段实现共享和保护,兼备页式和段式的优点。缺点是在映象过程中需要多次查表。在段页式虚拟存储系统中,每道程序是通过一个段表和一组页表来进行定位的。段表中的每个表目对应一个段,每个表目有一个指向该段的页表起始地址及该段的控制保护信息。由页表指明该段各页在主存中的位置以及是否已装入、已修改等状态信息。如果有多个用户在机器上运行,多道程序的每一道需要一个基号,由它指明该道程序的段表起始地址。虚拟内存的访问

虚存空间的用户程序按照虚地址编程并存放在辅存中。程序运行时,由地址变换机构依据当时分配给该程序的实地址空间把程序的一部分调入实存。每次访存时,首先判断该虚地址所对应的部分是否在实存中:如果是,则进行地址转换并用实地址访问主存;否则,按照某种算法将辅存中的部分程序调度进内存,再按同样的方法访问主存。由此可见,每个程序的虚地址空间可以远大于实地址空间,也可以远小于实地址空间。前一种情况以提高存储容量为目的,后一种情况则以地址变换为目的。后者通常出现在多用户或多任务系统中:实存空间较大,而单个任务并不需要很大的地址空间,较小的虚存空间则可以缩短指令中地址字段的长度。

第三篇: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作业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作业

第一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

1,教材中介绍了学习“操作系统”要记住最精髓的两句话,是什么

2,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其中包括处理机,存储器,设备和文件.a.程序 b.文件 c.资源 d.进程

(2)没有下列()设备计算机无法工作.a.硬盘 b.软盘 c.内存 d.打印机

3,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有什么不同

4,多用户操作系统离开了多终端的硬件支持,能否安装和使用

5,多用户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有什么区别

第二章 作业管理

1,spooling的含义是什么,试述spooling系统的特点,功能以及控制过程.2,单项选择题:

系统调用是():a.一条机器指令 b.中断子程序 c.用户子程序 d.提供编程人员的接口 3,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有什么区别?

4,操作系统用户接口中包含哪几种接口,它们分别提供给谁使用?

第三章 文件管理

1,一个文件系统能否管理两个以上物理硬盘

2,对文件的主要操作使用内容是什么,它的系统调用内容是什么

3,填空题:

(1)文件的三种物理结构是和(2)从用户观点看,unix或lunix操作系统将文件分为如下三类和.4,试说明文件系统中对文件操作的系统调用处理功能.第四章 存储管理

1,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解释下列与存储管理有关的名词:

1地址空间与存储空间2)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3)虚地址与实地址4)地址再定位5)虚拟存储器 3,什么是请求页式管理,能满足用户哪些需要

4,简述什么是内存的覆盖和交换技术两者有什么区别

5,分页式和分段式内存管理有什么区别,怎样才能实现共享和保护

第五章 输入输出设备管理

1,spooling技术如何使一台打印机虚拟成多台打印机

2,按资源分配管理技术,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可分为哪三类

3,设备驱动程序是什么 为什么要有设备驱动程序 用户进程怎样使用驱动程序

4,unix系统中将设备分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5,什么叫通道技术 通道的作用是什么

第六章 进程及处理机管理

1,什么是进程

2,进程的互斥和同步有什么异同点

3,一个进程入睡时其断点落在何处 它被唤醒后从何处继续原来的执行

4,什么是临界区

5,试说明进程互斥,同步和通信三者之间的关系.6,考虑一个理发店,只有一个理发师,只有n张可供顾客等待理发的椅子,如果没有顾客,则理发师睡觉;如果有一顾客进入理发店发现理发师在睡觉,则把他叫醒,写一个程序协调理发师和

顾客之间的关系.7,有一个阅览室,共有100个座位,读者进入时必须先在一张登记表上登记,该表为每一座位列一表目,包括座号和读者姓名等,读者离开时要消掉登记的信息,试问:

(1)为描述读者的动作,应编写几个程序,设置几个进程

(2)试用pv操作描述读者进程之间的同步关系.8.,进程之间有哪些基本的通信方式 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适用于哪些场合第七章 操作系统结构和程序设计

1,如何尽快熟悉一个计算机操作系统

2,新一代操作系统采用微内核技术,有什么优缺点

3,在大程序的编程过程中,模块大小如何选择 分块原则是什么

第四篇:《计算机操作系统》简答题总结

《计算机操作系统》简答题总结

1、简述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它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2、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系统中,操作系统怎样才会占领中央处理器?

只有当中断装置发现有事件发生时,它才会中断当前占用中央处理器的程序执行,让操作系统的处理服务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并执行之。

3、简述“删除文件”操作的系统处理过程。

用户用本操作向系统提出删除一个文件的要求,系统执行时把指定文件的名字从目录和索引表中除去,并收回它所占用的存储区域,但删除一个文件前应先关闭该文件。

4、对相关临界区的管理有哪些要求?

为了使并发进程能正确地执行,对若干进程共享某一变量(资源)的相关临界区应满足以下三个要求: ① 一次最我让一个进程在临界区中执行,当有进程在临界区中时,其他想进入临界区执行的进程必须等待; ② 任何一个进入临界区执行的进程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退出临界区,即任何一个进程都不应该无限逗留在自己的临界区中; ③ 不能强迫一个进程无限地等待进入它的临界区,即有进程退出临界区时应让下一个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进入它的临界区。

5、简述解决死锁问题的三种方法。① 死锁的防止。系统按预定的策略为进程分配资源,这些分配策略能使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不成立,从而使系统不产生死锁。② 死锁的避免。系统动态地测试资源分配情况,仅当能确保系统安全时才给进程分配资源。③ 死锁的检测。对资源的申请和分配不加限制,只要有剩余的资源就呆把资源分配给申请者,操作系统要定时判断系统是否出现了死锁,当有死锁发生时设法解除死锁。

6、从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出发,操作系统可分哪几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7、简述计算机系统的中断机制及其作用。

中断机制包括硬件的中断装置和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服务程序。中断装置由一些特定的寄存器和控制线路组成,中央处理器和外围设备等识别到的事件保存在特定的寄存器中,中央处理器每执行完一条指令,均由中断装置判别是否有事件发生。若无事件发生,CPU继续执行;若有事件发生,则中断装置中断原占有CPU的程序的执行,让操作系统的处理事件服务程序占用CPU,对出现的事件进行处理,事件处理完后,再让原来的程序继续占用CPU执行。

8、选择进程调度算法的准则是什么?

由于各种调度算法都有自己的特性,因此,很难评价哪种算法是最好的。一般说来,选择算法时可以考虑如下一些原则:

① 处理器利用率; ② 吞吐量; ③ 等待时间; ④ 响应时间。

在选择调度算法前,应考虑好采用的准则,当确定准则后,通过对各种算法的评估,从中选择出最合适的算法。

9、独占设备采用哪种分配方式?

独占设备通常采用静态分配方式。即在一个作业执行前,将作业要使用的这类设备分配给作业,在作业执行期间均归该作业占用,直到作业执行结束才归还。

10、产生死锁的原因是什么?

① 系统资源不足; ② 进程推进顺序不合适。

在早期的系统中,由于系统规模较小,结构简单,以及资源分配大多采用静态分配法,使得操作系统死锁问题的严重性未能充分暴露出来。但今天由于多道程序系统,以至于数据系统的出现,系统中的共享性和并行性的增加,软件系统变得日益庞大和复杂等原因,使得系统出现死锁现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1、何谓批处理操作系统?

用户准备好要执行的程序、数据和控制作业执行的说明书,由操作员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等待处理。操作系统选择作业并按作业说明书的要求自动控制作业的执行。采用这种批量化处理作业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

12、对特权指令的使用有什么限制?

只允许操作系统使用特权指令,用户程序不能使用特权指令。

13、影响缺页中断率有哪几个主要因素? 影响缺页中断率的因素有四个:

① 分配给作业的主存块数多则缺页率低,反之缺页中断率就高。② 页面大,缺页中断率低;页面小缺页中断率高。

③ 程序编制方法。以数组运算为例,如果每一行元素存放在一页中,则按行处理各元素缺页中断率低;反之,按列处理各元素,则缺页中断率高。

④ 页面调度算法对缺页中断率影响很大,但不可能找到一种最佳算法。

14、磁盘移臂调度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移臂调度算法有哪些?

磁盘移臂调度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输入输出操作中的寻找时间。常用的移臂调度算法有:

① 先来先服务算法 ② 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③ 电梯调度算法 ④ 单向扫描算法。

15、常用的作业调度算法有哪些?

① 先来先服务算法 ② 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 ③ 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算法 ④ 优先数调度算法 ⑤ 均衡调度算法

16、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包括哪些?

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包括两大类: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硬件资源主要有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软件资源有编译程序、编辑程序等各种程序以及有关数据。

17、CPU在管态和目态下工作有何不同? 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管态时,可以执行包括特权指令在内的一切面器指令,而在目态下工作时不允许执行特权指令。

18、何为页表和快表?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页表指出逻辑地址中的页号与所占主存块号的对应关系。

作用:页式存储管理在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作业时,要利用页表做地址转换工作。快表就是存放在高速缓冲存储器的部分页表。它起页表相同的作用。

由于采用页表做地址转换,读写内存数据时CPU要访问两次主存。有了快表,有时只要访问一次高速缓冲存储器,一次主存,这样可加速查找并提高指令执行速度。

19、作业在系统中有哪几种状态?

一个作业进入系统到运行结束,一般要经历进入、后备、运行和完成四个阶段,相应地,作业亦有进入、后备、运行和完成四种状态。

① 进入状态:作业的信息从输入设备上预输入到输入井,此时称为作业处于进入状态。② 后备状态:当作业的全部信息都已输入,且由操作系统将其存放在输入井中,此时称作业处于后备状态。系统将所有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组成后备作业队列,等待作业调度程序的调度。③ 运行状态:一个后备作业被作业调度程序选中,分配了必要的资源,调入内存运行,称作业处于运行状态。④ 完成状态:当作业正常运行完毕或因发生错误非正常终止时,作业进入这完成状态。

20、用fork创建新进程,它要做哪些工作? 由fork创建新进程的主要工作有:

① 在进程表proc[ ]中为子进程找一个空闲的表项,用来存放子进程的proc结构; ② 为子进程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号;

③ 把父进程中的字段复制到子进程的proc中,并把p – pid置为分配到的进程标识号,把p-pid置为父进程的标识号,把p-stat置为创建状态;

④ 按父进程中p-size所示的长度为子进程申请分配内存。若有足够的内存,则把父进程的user结构、栈和用户数据区全部复制到子进程的空间中;若无足够的内存,则在磁盘对换区中分配存储空间,然后复制到对换区中,置于进程状态为就绪状态。

21、为什么说批处理多道系统能极大地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① 多道作业并行工作,减少了处理器的空闲时间。

② 作业调度可以合理选择装入主存储器中的作业,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③ 作业执行过程中不再访问低速设备,而直接访问高速的磁盘设备,缩短执行时间。④ 作业成批输入,减少了从操作到作业的交接时间。

22、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哪些接口?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两种类型的使用接口:

一是操作员级的,它为用户提供控制作业执行的途径; 二是程序员级的,它为用户程序提供服务功能。

23、什么是线程?多线程技术具有哪些优越性?

线程是进程中可独立执行的子任务,一个进程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有一个惟一的标识符。线程与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往往把线程又称为“轻型进程”,线程与进程的根本区别是把进程作为资源分配单位,而线程是调度和执行单位。多线程技术具有多个方面的优越性:

① 创建速度快、系统开销小:创建线程不需要另行分配资源;

② 通信简洁、信息传送速度快:线程间的通信在统一地址空间进程,不需要额外的通信机制;

③ 并行性高:线程能独立执行,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处理器与外围设备并行工作的能力。

24、UNIX系统中的优先权和优先数有什么关系?如何确定进程的优先权和优先数? UNIX中每个进程都有一个优先数,就绪进程能否占用处理器的优先权取决于进程的优先数,优先数越小则优先权越高。

UNIX以动态方式确定优先权,如核心的进程优先权高于进入用户态的进程;降低用完一个时间片的进程的优先权;对进入睡眠的进程,其等待事件越急优先数越高;降低使用处理器时间较长的进程的优先权。

UNIX中确定进程优先数的方法有两种:设置方法和计算方法。前者对要进入睡眠状态的进程设置优先数,若等待的事件急迫,则设置较小的优先数;后者用户进程正在或即将转入用户状态运行时确定优先数。

25、主存空间信息保护有哪些措施?

保存主存空间中的信息一般采用以下措施:

① 程序执行时访问属于自己主存区域的信息,允许它既可读,又可写; ② 对共享区域中的信息只可读,不可修改;

③ 对非共享区域或非自己的主存区域中的信息既不可读,也不可写。

26、共享设备允许多个作业同时使用,这里的“同时使用”的含义是什么?

“同时使用”的含义是多个作业可以交替地启动共享设备,在某一时刻仍只有一个作业占有。

27、简述“打开文件”操作的系统处理过程。

用户要使用一个已经存放在存储介质上的文件前,必须先提出“打开文件”要求。这时用户也必须向系统提供参数:用户名、文件名、存取方式、存储设备类型、口令等。系统在接到用户的“打开文件”要求后,找出该用户的文件目录,当文件目录不在主存储器中时还必须把它读到主存储器中;然后检索文件目录,指出与用户要求相符合的目录项,取出文件存放的物理地址。

对索引文件还必须把该文件的索引表存放在主存储器中,以便后继的读写操作能快速进行。

28、什么是“前台”作业、“后台”作业?为什么对“前台”作业要及时响应? 批处理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控制无需人为干预,分时操作系统实现了人机交互对话,这两种操作系统具有各自的优点。为了充分发挥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的优点,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上配置的操作系统往往既具有批处理能力,又有提供分时交互的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先在分时系统的控制下,以交互式输入、调试和修改自己的程序;然后,可以把调试好的程序转交给批处理系统自动控制其执行而产生结果。这些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前台”作业,而那些由批处理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后台”作业。

在这样的系统中,对前台作业应该及时响应,使用户满意;对后台作业可以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组合,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29、存储型设备和输入输出型设备的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输单位有何不同? 存储型设备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输单位是“块”,而输入输出型设备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输单位是“字符”。

30、简述信号量S的物理含义。

S>0时,S表示可使用的资源数;或表示可使用资源的进程数; S=0时,表示无资源可供使用;或表示不允许进程再进入临界区;

S<0时,-S表示等待使用资源的进程个数;或表示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个数;

当S>0时,调用P(S)的进程不会等待;调用V(S)后使可用资源数加1或使可用资源的进程数加1;

当S<0时,调用P(S)的进程必须等待;调用V(S)后将释放一个等待使用资源者或释放一个等待进入临界区者。

31、简述“关闭文件”操作的系统处理过程。

执行“关闭”操作时先要检查读到主存中的文件目录或索引表是否被修改过,若被修改过,则应把修改过的文件目录或索引表重新保存好。用户提出“关闭”要求时,必须说明关闭哪个文件。

32、什么是计算机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计算机系统是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软件系统保证计算机系统按用户指定的要求协调地工作。

33、计算机系统怎样实现存储保护?

一般硬件设置了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

中央处理器在目态下执行系统中,对每个访问主存的地址都进行核对,若能满足:基址寄存器值≤访问地址≤基址寄存器值+限长寄存值,则允许访问,否则不允许访问。并且不允许用户程序随意修改这两个寄存器的值。这就实现了存储保护。

34、给出系统总体上的中断处理过程。

CPU每执行完一条指令就去扫描中断寄存器,检查是否有中断发生,若没有中断就继续执行下条指令;若有中断发生就转去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中断处理过程可粗略的分为以下四个过程:

① 保护当前正在运行程序的现场;

② 分析是何种中断,以便转去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③ 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④ 恢复被中断程序的现场。

35、死锁发生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四点:互斥条件、不可抢占条件、部分分配条件和循环等待条件。① 互斥条件:系统中存在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 ② 非抢占条件:系统中存在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

③ 占有并等待条件:系统中存在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等待其他资源。④ 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36、用户程序中通常用什么方式指定要使用的设备?为什么?

用户程序中通常用“设备类、相对号”请求要使用的设备,即不具体指定要哪一台设备,而是提出要申请哪类设备多少台。

这种方式使设备分配适应性好、灵活性强。否则若用绝对号来指定设备,如果这台设备已被占用或有故障时,该作业就无法装入主存中。

37、进程调度中“可抢占”和“非抢占”两种方式,哪一种系统的开销更大?为什么? 可抢占式会引起系统的开销更大。

可抢占式调度是严格保证任何时刻,让具有最高优先数(权)的进程占有处理机运行,因此增加了处理机调度的时机,引起为退出处理机的进程保留现场,为占有处理机的进程恢复现场等时间(和空间)开销增大。

38、一个含五个逻辑记录的文件,系统把它以链接结构的形式组织在磁盘上,每个记录占用一个磁盘块,现要求在第一记录和第二记录之间插入一个新记录,简述它的操作过程。从文件目录中找到该文件,按址读出第一个记录; 取出第一个记录块中指针,存放到新记录的指针位置; 把新记录占用的物理块号填入第一个记录的指针位置; 启动磁盘把第一个记录和新记录写到指字的磁盘块上。

39、在SPOOL系统中设计了一张“缓输出表”,请问哪些程序执行时要访问缓输出表,简单说明之。

井管理写程序把作业执行结果文件登记在缓输出表中; 缓输出程序从缓输出表中查找结果文件并打印输出。40、试比较进程调度与作业调度的不同点。

① 作业调度是宏观调度,它决定了哪一个作业能进入主存。进程调度是微观调度,它决定各作业中的哪一个进程占有中央处理器。

② 作业调度是选符合条件的收容态作业装入主存。进程调度是从就绪态进程中选一个占用处理器。

41、试说明资源的静态分配策略能防止死锁的原因。

资源静态分配策略要求每个过程在开始执行前申请所需的全部资源,仅在系统为之分配了所需的全部资源后,该进程才开始执行。这样,进程在执行过程中不再申请资源,从而破坏了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占有并等待条件”,从而防止死锁的发生。

42、简述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

处理用户命令;读/写文件;分配/回收资源; 处理硬件/软件出现的错误;及其他控制功能。

43、简述中断装置的主要职能。

中断装置的职能主要有三点: ① 检查是否有中断事件发生; ② 若有中断发生,保护好被中断进程的断点及现场信息,以便进程在适当时候能恢复执行; ③ 启动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程序。

44、实现虚拟设备的硬件条件是什么?操作系统应设计哪些功能程序?

硬件条件是:配置大容量的磁盘,要有中断装置和通道。

操作系统应设计好“预输入”程序,“井管理”程序,“缓输出”程序。

45、一个具有分时兼批处理功能的操作系统应怎样调度和管理作业?

① 优先接纳终端作业,仅当终端作业数小于系统可以允许同时工作的作业数时,可以调度批处理作业;

② 允许终端作业的批处理作业混合同时执行; ③ 把终端作业的就绪进程排成一个就绪队列,把批处理作业的就绪进程排入另外的就绪队列中;

④ 有终端作业进程就绪时,优先让其按“时间片轮转”法先运行。没有终端作业时再按确定算法选批处理作业就绪进程运行。

46、简述死锁的防止与死锁的避免的区别。死锁的防止是系统预先确定一些资源分配策略,进程按规定申请资源,系统按预先规定的策略进行分配从而防止死锁的发生。

而死锁的避免是当进程提出资源申请时系统测试资源分配仅当能确保系统安全时才把资源分配给进程,使系统一直处于安全状态之中,从而避免死锁。

第五篇:操作系统实践课程总结

郑州轻工业学院

课程总结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实践(2)姓名:xxx院(系):软 件 学 院专业班级:测试技术10级1班学号:541013110113指导教师:崔建涛马欢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总结

短短七节课的操作系统实践课(交换路由实验)无声无息的接近尾声了,然而实训的过程还历历在目。通过这次的实训,让我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让我学会了很多!

在这次的实训中,我学会了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配置、配置cisco交换机、配置VLAN和WLAN、静态路由及动态路由的配置vlan的划分、配置动态路由RIP、配置单区域OSPF等等。我觉得这次的实训对于我来说有极大收获和进步。通过操作系统实践课,首先对packettracer软件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通过对该模拟软件的学习,在交换路由方面有了较深的感悟,以及对ios操作命令有了熟练的掌握,在学习中,掌握了交换机的配置,以及wlan的配置和静态路由以及动态路由的配置,学习中还对无线路由以及路由做代理有了详细的了解,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也对相关网络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和运用

不可避免的,我也遇到了些小问题,比如说配置MAC地址时,没定义安全端口,就出现MAC地址绑定不成功,刚开始还以为是自己打错代码,认真配置了好几遍之后还是不成功,后来问同学才知道没定义安全端口,通过这一件小事,让我清楚认识到我有很多小知识点没有仔细去琢磨,并发现自己平常学习中没有对知识进行很好的巩固。学习是辛苦的,但如果我认真的去把的所有内容学好,认真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的基石。这次实训,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和实践的重要性,然而实 训是对每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要想做好任何事,除了自己平时要有一定的功底外,我们还需要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总的来说,这次的实训还算成功。最后还要感谢陈老师以及同学的大力帮助,使我们这组能够顺利的完成这次实训内容!

刚开始用思科的模拟软件时,对其兴趣很高,通过新建路由器以及交换机达到实验所要求的目的,在配置路由表方面还是有所欠缺,需要多加配置练习,如配置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非自适应性路由计算协议,是由管理人员手动配置的,不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而改变。不仅要配置路由交换机的名字以及接口和IP地址,配置各个路由上的静态路由,静态路由就是一种最能体现路由表组成的路由协议,静态路由的基本配置就

是ip route后面加上目标地址和子网掩码以及下一跳地址。在有一节中,我们学习了如何用电脑虚拟机代理服务器共享上网,老师拿来了无线路由器以及相关网线设备等,首先老师通过电脑虚拟机建立一个出口,然后无线路由通过该出口实现了网络共享的作用,这种方法是自己一直没接触到的,不仅在知识知识方面得到了拓展,也对路由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通过实验配置拓扑图,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实验所要达到的效果以及相关配置,在最后的一节中学习了三层交换机的相关知识。VLAN依靠用户的逻辑设定将原来物理上互联的一个局域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段,即在两层交换机的逻辑上划分若干LAN(广播域),将广播信息、组播信息等限制在特定的一组端口上,从而为限制全网范围的广播和多点广播提供有效手段。在网络设计中,应选择切实可行的技术进行VLAN的灵活划分。划分可依据设备所连的端口、用户节点的MAC地址等,划分的结果是使同一个VLAN内的数据可自由通信。不同VLAN间的数据交流需要通过第三层交换完成。即通过跨越交换机划分VLAN,从而高性能地实现VLAN之间的路由,提高带宽利用率和网络性能,增强网络应用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同时对一些配置命令有了了解,如switch> 这种提示符表示是在用户命令模式,只能使用一些查看命令。switch# 这种提示符表示是在特权命令模式。switch(config)# 这种提示符表示是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 端口配置命令模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喜欢崔建涛老师的授课方式,轻松充实,十分感谢老师的教诲!

下载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培训学习体会及总结[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培训学习体会及总结[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简答题总结

    1、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程?进程与线程有何区别? 答:(1)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程序在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2分)(2)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实体或执行单元。(2分) (3)进程和线程的......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学院名称: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系部名称: 计算机系 课程名称: 计算机操作系统 任课教师: 张敏丽 授课题目:操作系统绪论一 授课序号:1 授课班级:司法信息2003级......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计算机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系统各层次的关系是什么? 答:一是操作系统对各层的管理和控制 二是各层对操作系统的影响和制约(答案在4页 可以自己在添加一些) 2 什么是多道......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定稿)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执 教:***** 课 时:一课时教学对象:高一 一、 教材分析 《操作系统》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第四节第一部分内容。本部分内......

    计算机高级培训学习体会

    计算机高级培训 在学校财力、人员不整的情况下,非常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淄博市计算机高级培训(10月20日——11月4日)。本人本着虚心好学,积极参加地态度进行了十......

    分布式操作系统学习体会(五篇)

    分布式操作系统学习笔记 陆健(1020332197) 1、 分布式系统中实现互斥的难点,及其原因。 分布式系统中资源管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分布式集中管理,一种是完全分布管理。分布式集......

    计算机培训课程[全文5篇]

    计算机培训课程计算机培训课程有很多,如果想要全部学完可能性基本是零,但是我们可以从中选一个专门的专业来专门的学习,现在社会上比较热门的计算机培训课程专业有:软件开发,3D设......

    计算机操作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推荐)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时间:2010-12-20~2010-12-31 地点:信息技术实验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08级2班15号 杨 烨2010-12-31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2班 目录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