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高考热点时政分析10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4年高考热点时政分析(10):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一、【时事背景】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胜利在北京闭幕。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集中全党智慧,顺应人民意愿,是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的纲领性文件,是为赢得战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进一步坚定了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一步凝聚起深化改革的广泛共识,增强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入、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必胜信念。
二、【理论分析】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调节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通过市场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保证社会的高效益。
(2)市场调节要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成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市场调节,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3)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为了保障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而保证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市场主体都能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此,政府要求切实履行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努力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2)建设法治型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要注意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3)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在频繁发生社会焦点事件正在考问政府公信力的今天,政府必须重视自身的公信力建设,做到讲信誉,有令必行,有禁则止。
(4)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关系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党带领我们开创了一条具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3、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增
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
文化产业。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能否提升和强化软实力,关系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加强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
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整体决定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
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
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尊重。
三、【政治命题点】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
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
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
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
性。”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调节推动科学技
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通
过市场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保证社会的高效益。
(2)市场调节要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成这个
目标不仅需要市场调节,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3)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为了保障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必
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
定性作用,进而保证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市场主体都能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科学的宏观
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
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
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1)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
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此,政府要求切
实履行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努力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2)建设法治型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要注意协调人民内部
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
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3)坚持政府的宗旨和原则。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在频繁发生社会焦点事件正在考问政府公信力的今
天,政府必须重视自身的公信力建设,做到讲信誉,有令必行,有禁则止。
(4)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关系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也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党带领我们开创了一条具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
导。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
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
础。”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依据。
(1)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增
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能否提升和强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加强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
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面对新形势
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
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1)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整体决定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
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
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
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跟踪试题】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据此回答1—2题。
1.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表明:
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消除国家宏观调控的局限
B.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C.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治本之策
D.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2.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说明:
A.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单纯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
C.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常用手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为了保障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三中全会此次选择了通过深化经济
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
而保证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市场主体都能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据此回答3—5题。
3.为保证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市场主体都能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必须:
A.正确处理好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B.处理好增长的质量、效益和速
度的关系
C.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产总值D.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
济总量
4.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 ②像“看
不见的手”,引导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和经营 ③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④自发调节着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⑤生产者必须按市场需要组织
生产和经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市场调节的优点是:
①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
用 ②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保证高效益 ③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
性 ④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传递供求
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
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据此回答6—8题。
6.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
①增强信息化意识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④重视民
意,凝聚民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7.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政府:
A.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公民一切权利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
C.清晰界定政府职能,增设宏观管理机构D.增强公民权利意识,扩大公民政
治参与
8.当前,频繁发生的社会焦点事件正在考问政府的公信力。这启示我们
①必须重视政府的公信力建设 ②有权威的政府必须讲信誉,有令必行,有禁则
止 ③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的政府才有权威 ④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
会和谐的政府才有权威
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
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据此回答9—10题。
9.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②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要求 ④三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完全统一的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0.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①党的领导是关系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 ②党具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国家职能 ③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
保证 ④党带领我们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据此回答11—12题。
11.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
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能否提升和强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这是因为:
A.我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同等重要B.综合国力竞争越来
越激烈
C.文化软实力决定着我国的综合国力
D.加强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13.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请运用所学哲学观点,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B 6.D 7.B 8.A 9.D 10.C 11.D 12.D
13.(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整体决定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
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
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4)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第二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改革”为主题,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目录
* 1召开时间
* 2重视原因
* 3会议内容
* 4十大看点
* 5会议探讨
* 6会议公报
* 7改革新蓝图
* 8历次主题
1召开时间
[1]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0月29日召开会议,决议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2]
??
2重视原因
1978年以来的35年,已经进行过7次三中全会,每一次都对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作出了重要部署[3]。
?
按照中共政治惯例,每届中共中央的一中全会往往是紧接在党的代表大会之后召开,主题是“人事”,讨论选举中央最高领导层,比如选举政治局常委,通过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等。而二中全会,则是在全国两会换届前召开,主要讨论的是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问题。
?
而到了三中全会,每届中共中央即国家机构的人事问题已经安排妥当,可以全力投入国家的发展和改革问题。历届三中全会往往带有每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烙印,往往可以通过观察三中全会的举措,来发现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特点。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认为,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都具有纲领性意义,分别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阶段,即改革的启动阶段、改革的展开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阶段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由农村走向城市,确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届三中全会适逢新旧两种体制转换,因此治理和整顿了经济秩序;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完善土地流转,激活农村金融。
?
7次三中全会中,有两次是关于农村改革,有3次关于基本经济制度。
3会议内容
十八届一中全会会议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会议强调,必须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社会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必须充分认识改革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增强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勇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把全社会的力量更好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部署上来。
会议指出,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形成了全党动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良好局面。
当前,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会议强调,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判断和要求部署上来,把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充分发挥震慑力。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预防腐败必须从狠抓党风建设入手,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树立“三个自信”,坚决纠正“四风”,切实改进作风。
要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加强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纪委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落实《工作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全面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纪委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责机关作用,做好组织协调,强化监督检查。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牵头和协办单位要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自身建设,做到正人先正己,树立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良好形象。会议指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要站在全党和全局的高度大力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相衔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要
把职能转变作为改革的核心、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继续简政放权,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要把群众需求作为改革的重点,着力解决好事关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推进机构和职责整合,规范机构设置,加强机构编制的刚性约束力,坚决查处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鼓励地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改革探索,大胆创新。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强调,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关键在落实,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各项改革要求落到实处,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用制度解决“四风”问题,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会议指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从国内外发展大势出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要加强领导,上海市要精心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努力把试验区建设好、管理好,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4十大看点
1、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3、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十大看点
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6、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7、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8、创新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9、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0、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4]
5会议探讨
本轮改革将主要聚焦在价格、财税、金融、行政、土地、户籍等六大领域。[5]
资源品价格改革:加速推进
资源品各领域的改革,按进展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煤水油气电运”,按难易程度由易到难排
序为“水煤油气电运”。
财税体制改革:修补完善
财政税收具有作用直接、定点调控的特点,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杠杆和重要工具。财政部长楼继伟在今年4月份发表了《包容性增长中的财税改革》这篇重要文章。从这篇文章我们能读出新一届政府财税改革的核心思路。财税改革涉及中央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划分、财政支出结构、税制改革和化解地方债务问题。
根据楼部长的设想,财税改革将是“修补完善”而非“推倒重来”。分税制改革方向是上收事权,而不是下放财权,意味着分税制主体不变。因此,财税改革将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事权、将社保、食品安全监督等上收为中央事权。
金融体制改革:市场导向
金融改革的目标是构建市场导向、高效而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支持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化解金融风险,与财税体制和要素价格改革等相配合。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
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
在经济改革过程中,政府保留了大量权利,并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行政体制改革就是要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行政体制改革主要包括简政放权和提高政府透明度这两块内容。
提高政府透明度:政府的三公经费、转移支付等逐步公开,详细公布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政府间转移支付计算方法和公式,完善地方政府定期向地方人大汇报制度,加快官员公布财产,率先从公共部门以及国有企业,完善公务员薪酬并建立廉洁年金制度。
土地制度改革:任重道远
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破解“城市土地国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推动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化,改变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的格局。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土地制度改革与户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紧密关联。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
6会议公报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十分複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6] 7改革新蓝图
会议是在中国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利益藩篱日趋固化、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一次“关键性会议”。会议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和系统性的部署,为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勾勒了蓝图。会议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不仅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7] 8历次主题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8]
拨乱反正
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
1984年 十二届三中全会
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
1988年 十三届三中全会
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确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这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扫清了道路。
?
1993年 十四届三中全会
制定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出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政策方向。
?
1998年 十五届三中全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
2003年 十六届三中全会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企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
?
2008年 十七届三中全会
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完善土地流转,激活农村金融。?
第三篇:十八届三中全会考研时政热点预测
十八届三中全会时政热点预测
来源:文都教育
2013年11月12日,历时四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落下帷幕,其通过的《公报(草案)》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对于考研学子来讲,这也是尤其需要关注的时政热点之一,综观历年真题,无论是形势与政策的选择题,还是各科的材料分析题,无一不是选取当年最热门的时政来命题,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有哪些命题的热点,我们来详细解读。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时隔35年后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对改革的问题作出了重要部署。“全面深化”这是新一届三中全会对改革提出的要求,而如何做到“全面深化”则作了具体的要求。从考研的角度来看,在毛中特学科中,关于改革的意义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热点。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在论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时,明确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两个不能否定”是对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最精确的判定,由此,在新的时期,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成为了考查的重点。
在公报中,关于如何“全面深化改革”作了具体的部署,从五位一体建设到党的建设,因此,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在毛中特第八、九、十、十一、十五章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创新社会管理、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七个方面都有考查的角度。公报提出的新的观点还包括确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史纲的学科角度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无疑会成为命题的热点,而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综观公报全文,尽管没有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具体的措施,但是指出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任务,这也会指引我国的改革在攻坚阶段保持正确的方向和理论指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落幕,其所发布的公报再次成为国内外热议的重点,而对于我们考研的学生来说,尤其要抓住其精髓,在这里,文都名师带你一起详细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间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路径、原则和要求:“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政府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改革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设立两大机构: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改革要点: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
5、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6、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7、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展基层民主。
8、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9、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10、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1、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12、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13、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14、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15、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
第四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读后感
摘要
在“三中全会”几乎是改革开放的代名词。18届三中全会的主题仍然是改革,并且是全面深化改革。
通过对本次“三中全会”的学习和解读,我有几点感触:首先,对于二胎方面,实施允许“单独”生育二胎政策,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会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其次,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再次,全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最后,对本次大会中提出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感触颇深。
关键词:改革开放;计划生育;经济体制;生态文明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读后感
在中国,“三中全会”几乎是改革开放的代名词。回顾历史,35年前,11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影响了世界的格局。35年间总共召开了7次“三中全会”,改革,成为不变的永恒主题。18届三中全会的主题仍然是改革,并且是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名研究生,通过对本次“三中全会”的学习和解读,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对于二胎方面,坚持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允许“单独”生育二胎政策,逐步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单独”指,夫妻任意一方是独生子女。
在中国的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的背景下,“单独”二胎政策可以说让担忧老龄化的人看到了曙光。在中国老龄化这条线与计划生育的线日渐接近的今天,在“失独”老人日渐增加的今天,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被父母捧得越来越高的今天,在独生子女只能与网络为伴的今天,我想,“单独”政策的出台无疑是有意义的。我不敢说这样的意义有多大好处,多大坏处,但我相信,利肯定大于弊。经过这几十年计划生育的改革,民众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已经足够深刻。几十年来,限制“二胎”政策,给独生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样身为独生子女,我能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人的童年是有多单调,没有小伙伴的童年是有多苍白,与电视为伴的童年是有多没劲。这种孤独感会导致独生子女过早接触网络,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甚至犯罪。同时,那些“失独”老人的生活也无法得到保障,中年夫妻的负担日益增加。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单独”二胎政策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问题。
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就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变计划经济下的全能型政府模式,尤其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来,政府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逐渐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的步伐稳步前进,一些改革措施陆续实施,尤其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取消和下放了1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这些都为全面深化改革作了铺垫。但政府职能转变仍然艰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啃的“硬骨头”。
一个突出问题是,政府不该管的领域和环节管得太多,而该管的地方却又没
有管好。5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说,钢铁、水泥等行业上项目都是需要审批的,但多年来恰恰没有管住管好,以致造成产能严重过剩。相比之下,家电、服装等行业早已走上市场化轨道,不用政府审批,靠市场优胜劣汰,没有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说明,该审批的审批不严格、执行不到位的,费力办了事而又事与愿违,还不如已放给市场的。”李克强在会上说。
总体上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没有理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遇到政府角色不明确这一突出矛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说,政府职能的转变关系着经济生活的各方面。要改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最后借用李克强总理的一句话:“我们不能让看得见的手,变成闲不住的手”。
三、全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必然对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指引正确的方向。
四、本人对本次大会中提出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感触颇深。近年来,首先是国家层面的2007年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中,体现了城乡土地利用现状一体化的思路。再到近年来各地小产权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一方面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所刺激,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没有统一所带来的后果。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在2007年进行了农村土地确权后的又一大城乡统筹发展的重拳。
习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每一届三中全会都对未来五年乃至十
年的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对这句话坚信不疑,我相信,今后的中国定能更好、更强,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3]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4]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
第五篇:关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关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时间:2013年11月15日
地点:教学楼501教室
内容:
一、活动主题:
关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二、活动背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0月29日召开会议,决议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一中和二中全会主要集中在人事机构变动上,到三中全会,推出中国深层次改革政策,同时研究部署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等工作。
三、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历经35年改革开放,中国又到了抉择的时刻。深水区的改革,注定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艰难的博弈。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攻坚克难的决心、统筹兼顾的智慧,越需要心往一处想的共识、劲往一处想的行动。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号角已经吹起,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四、活动内容: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
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