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3 05:5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第一篇: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

一、写成功之处

详细记录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以便延用和完善。

二、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三、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四、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五、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收获。

第二篇:差生转化浅谈好

差生转化浅谈

差生是当今学校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如何将差生转化,贯彻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切实落实两全方针,是每个教师都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转差工作效率在此简要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查找成差原因

学生成为差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因此我们首先及时家访,做好调查,写好观察记录,认真分析研究,然后从教师、学生、家长多方面分析,从学生本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多层次考虑,探究成为差生的原因,以便今后对症下药。

二、改变教师对待差生的观念

在追求升学率的过去,往往注重培养优生,对于差生总是放任自流,因此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对待差生要一视同仁。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法规,明确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既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更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不歧视一个差生,不放弃一个差生是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只有教师不歧视差生,才有教育转化的信心和良好的态度。

三、采取有效的转差措施

1.“眼中无差生,心中有差生”。所谓“眼中无差生,心中有差生”就是我们既要把差生当作班集体中共同前进的一员,在生活上学习上使差生享受和优等生同样的待遇;然而差生又是一个班集体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应该把差生的特殊性放在心上,在言语行为上都要更表现出热情和厚爱。

2.爱护自尊心,增强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这是上进不可缺少的动力,作为教师决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其实心理学早就告诉我们:差生有比优等生更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平等和成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渴望有机会表现自己。我们应尽可能的爱护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去掉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肯定差生的点滴成绩,以“点”带“面”,促进全面转化。并不是所有的差生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差,教师在做转化工作的过程中,要精心观察,善于研究,找出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来加以鼓励,采取多种巩固措施,多表扬,少批评,时间、使他们的每一点成绩都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

4.坚持严格要求的原则,让家长参与管理。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保证教师意愿成为现实的前提,家庭教育则是巩固学校转化效果的保证。任何一个差生的转化教育都离不开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因此我们对待差生每月至少家访一次,建好学校家庭联系卡,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动态,使双方共同努力,促进转化的进程。

当然,差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也是提高全文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把这项工作当作自己的教育内容之一。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平时的**常生活,都应该把差生放在心上,使他们也能与优等生“比翼齐飞”。

转化差生初探

孩子暂时落后的时候,当家长的别跟在别人后头,一味地对自己的孩子歧视刺激、骂他“笨”、数落他“没出息”......这都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可这些又都是“没用”的措施。应该怎么办?

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识到有差生是必然现象,想把所有受教育者都教育成“完人”--十全十美的人那是不可能的。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心平气和地做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其二,要认清差生,也就是要认清差生到底差在什么地方,是双差生(学习差、纪律差)呢,还是单差生(学习差或纪律差)?只有认清了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其三,要有正

转化差生确实是极头疼的事。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对待差 确的方法。

生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缺乏耐心细致的经验,做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不像春雨般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是急躁情绪占上风。毫无疑问,此种作法是失败的。

依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具体地说:

1、对待双差生,我们要找准转化的突破口。是从学习上下手呢,还是从纪律上动口呢?是采取个别谈话呢,还是家访再了解情况呢?是让同学帮助呢,还是让老师、家长共同做思想工作呢?对于这些,做思想转化工作的,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突破口找对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2、对待单差生,寻找闪光点是关键。对待学习差的学生,首

先要搞清差的原因:是基础差呢,还是上课不认真听讲?是学习方法不得当呢,还是课后不复习呢?如果是基础差,那么是单科基础差呢,还是所有的科目基础差?如果是单科基础差,是哪一科的就找哪一科的科任老师,与其紧密配合多给这位差生辅导,多鼓励,使其学习这一科之火燃烧起来。如果各科成绩都差,就先在其学习成绩较好的那一科上下功夫,使其学好这一科,然后再与各科老师协同,以学好的那一科为动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使其他学科与之齐头并进。对待纪律差的学生,首先也要搞清差在什么地方:是课堂纪律差呢,还是上自习课纪律差?是上课上自习爱说闲话呢,还是爱做小动作?如果是课堂纪律差,就给其讲类似于“课堂认真听讲是获得知识的根本保证”的道理;如果是上自习课纪律差,就给其讲课后认真复习、扎实完成作业是“温故而知新”的前提等等。总之,转化差生是一项及其艰巨的的工程,让我们以慈母之爱动其心;用严父之爱导其行;拿人师之爱“点石成金”吧。

第三篇:名家谈好课标准

名家谈好课的标准

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凸显五实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叶澜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有意义,即扎实的课。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有效率,即充实的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是充实的,能量的大的。

有生成性,即丰实的课。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常态性,即平实的课。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再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撼的,有缺撼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有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撼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好课三味

著名特级教师 王崧舟

长话短说,开宗明义,我觉得好课得有好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

第一味是“语文味”。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说句不太中听的话,不少语文课总是喜欢“红杏出墙”、“为人作嫁”。那么,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第二味是“人情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得有“人情味”。这里的“人情味”有着三层意味:一是指语文课要有情趣,枯燥乏味、机械刻板的语文课注定不受学生的欢迎,不受学生欢迎的课能称为好课吗?二是指语文课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否则,语文课就会

犯上“丧魂落魄症”,沦为“空心课”;三是指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第三味是“书卷味”。一堂好的语文课,最好还能有点“书卷味”。当然,这是我的一种个人偏好,或者说是我的一种风格追求。有的语文课,初看时满目繁花、流光溢彩,但细细体会,则味同嚼蜡,整个感觉就是缺乏内涵、缺乏品位。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初听时可能不觉得怎样,但往往越嚼越有味道。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含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儒雅、从容、含蓄、纯正;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常常灵气勃发、灵光闪现,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总之,有“书卷味”的语文课是大有嚼头的语文课。

评课就是嚼课,好课必能嚼出好味。有了“三味”的语文课必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简约之美——我的好课设计观

著名特级教师 薛法根

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由此,语文课千头万绪,模糊一片,甚至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我以为“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反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从教师的视角看,一堂好课应该这样设计:

教学目标简明。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教学内容简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也不需要把什么都讲透了,留下点悬念和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

教学环节简化。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臵那么多的学习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这么深奥。比如: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孰不知体会的过程本身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生却因这种追根究底而感到恐惧,渐渐丧失了自己本应具有的探究精神。“勤师培养了懒学生”!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教学方法简便。简单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

教学媒介简单。语文教学可以活力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克服“浪费与作秀”。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也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用语简要。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简单的课堂,其独特的神韵就在于此!其实,简单是一种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

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

著名特级教师 靳家彦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呢?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本着“莫被传统禁锢思想,不为时尚放弃永恒”的理念,提出十条标准,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目标明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确定立体的目标。师生认同,指向明晰。

二、重点突出。这堂课重点是什么,师生都应胸中有数,明明白白。难点要突破,疑点要解决,特点要抓准,重点才能突出。立足于教材,延伸要适度。

三、以生为本。从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出发,课堂上真学、真思、真练、真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师生互动,交往自然、和谐、融洽。

四、流程科学。课堂流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教学流程符合学科逻辑,顺理成章。严谨流畅,疏密有致。

五、注重内化。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课堂充满文化气息;内化、积淀、裂变、生成,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

六、体现沟通。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知行间相互沟通,有机整合。

七,启迪创造。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倡导创新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合作精神。

八、媒体得当。根据需要与可能,恰当运用媒体手段,常规手段与现代媒体各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处理好手段与目标、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九、讲求实效。无论方式方法,无论什么理论模式,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学生质量。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因材施教,效果显著。

十、多元评价。对一堂课的评价应根据目标达成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综合评价。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应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及专家评价相结合。

让课堂充满活力

著名特级教师 贾志敏

舞台表演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两者间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前者重在结果,后者重在过程;前者讲究的是美,后者讲究的是真;前者观看的是“台上一分钟”,后者观看的是”台下十年功”。

一般来说,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是在课堂上。因此,就有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说法。

一堂好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我认为,好的课,要体现三个教学原则:

1.要以学生为本。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臵。

2.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3.要以鼓励为主。毋庸讳言,我们的母语是众多语言中不易学、不易掌握的语种之一。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边十分正常的。不去挖苦、讽刺,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鼓励学生不仅是一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学要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反之,课堂上松松垮垮,东拉西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是算不上一堂好课的。

好的课,从感觉上来说,可用“累”与“不累”来区别: 如若听课者始终被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那么,无疑,这是一堂好课。反之,听者焦虑不安,惋惜不已,时而抬腕看表,时而交头接耳,等待着下课钟声响起,那么,这样的课是不能列入好课之列的。

什么是好课——直观的感性评价

著名特级教师 支玉恒

对于我们一线的任课教师,用感性的、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或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是最方便也最适用的。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一、从学科性质上看。“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讲,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言积累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要克服目前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语文手段的现象,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二、从课堂形态上看。“课标”指出: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进发,就不能算一节好课。因此,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应该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志。

三,从学生发展上看。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应该表现在每一节具体的课上。好的课堂,应能反映出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过程。另外,学生的发展又应该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以科学而又艺术化的方法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课堂,才是好课。

四、从学习氛围上看。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好的课堂上,老师应该与学生是平等的,与学生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而不仅仅是过去所说的“教态”如何)。有了好的学习心理氛围,课堂就一定会是民主的、和谐的,学生的学习就会是愉悦的。

五、从教学个性上看。语文教学不但应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发展,而且特别注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教材是一篇篇不同的选文。不同的课文,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篇课文都应该选择最适合教材的个性化的方法——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当然,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有些老师模仿别人的教案去上课,试一试可以,一以贯之,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

第四篇:浅谈好校长的标准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一个好校长

土桥镇中心小学校长 姓名:第五鹏军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校舍、设备、资金投入、师资、教育方针政策等必要的外部条件具备以后,学校办得怎么样,校长起着决定的因素,这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品德风貌、道德情操、知识才学、思想观念、领导艺术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因此做一个好校长很不容易,做好一个校长更加不容易。

在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达到怎样的标准才算得上一个好校长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点滴认识与体会。

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一校之长,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关系着无数学生的前途和希望。所以校长必须采取坚定的、富有激情的领导艺术的同时,还应把教育当事业来做,不断奉献;把教育当科学来稿,不断求真;把教育当艺术来演,不断创新,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谋求教育新发展。

二、要具有良好的道德风范和公正廉洁的品质

校长要让自己的“灵魂”闪光,让闪光的灵魂去照亮和引导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具备良好的道德风范,才能使教职工自觉遵守制度。

再次,在目前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情况下,要在“向40分钟要质量”上下功夫。要不断地深入课堂听课,有效地指导、督促、评价教师教学,鼓励、奖赏教师的教学成就。

另外,要特别注重教育科研,有规划地投入人力,物力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四、要充分信任人,放手使用人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庞杂而繁多,校长应该给部下充分信任,分化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多途实施、宏观调控。若事事过问,件件亲躬,有如老牛拉大车,只能给人一种过时和悲壮的感觉。要充分调动各分管副校长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给他们创造展示能力和才干的条件和机会,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任何学校都不乏有能力、有才干的人,作为校长,要主动接近他们,信任他们,支持他们,看重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聪明才智,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体现他们的价值与作用。

五、以情治校,凝聚人心

校长要注意感情投资,要创造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的氛围。其一,要深入到教职工的非正式群体中去。通过他们了解群众的情绪和愿望,化解、调解矛盾。

其二,要深入到教职工的生活中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例如,教师家庭产生了矛盾,夫妇决意分手,校

第五篇:浅谈好课(共)

浅谈好课一

一节好课应该是教学思路清晰,教师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准确,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设计合理,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提高,不同的收获。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在此谈几点看法。

一堂好课应该有一个师生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的和谐是一种师生情感的共鸣。没有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要想让学生接纳该科老师并投入的学好该科老师所授的课,是很难想象的。现在的老师普遍感到学生凭好恶,甚至是凭对老师的好感来学习的现象非常严重。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解释为“爱屋及乌”。教学上也可以理解为课堂是至关重要的,把握不住课堂的学生是学不好的。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利用好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素材、设置一些平等交互的情景、开展好师与生或生与生的讨论等活动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节好课应该是学生富有激情的课。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是为了使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而检验学生是否有效参与的重要指标就是教师是否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在激情的燃烧中,注意力集中,思维灵活,态度端正,价值观也受到深层感染和铸造。学生充满激情的课堂,是以和谐、动情、深思、生成为表征的,而不是那种表面的热闹和做作。倘若老师能把自己的情感,学生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课堂环境、文本环境有机融合到一起,做到情境交融,那么学生就会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与氛围中得到全方位地熏染和升华。

一节好课必须有明确的、恰当的教学目标,并使学生能当堂达成各自的学习目标。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必须要有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因为它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道“漫无目的的课是白白的浪费时间,增加学生的疲劳,使他们养成一种松松垮垮的习惯,形成一种不良的道德品质——懒惰”。一节好课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目标,对于学生也要完成自己各自的学习目标。只要进过洋思的课堂或研究过洋思的课堂的教师就会发现,洋思的课堂是当堂达标,学生在课堂上高度紧张,积极思考,每节课就像考试一样。就我们当前的的考评来说,也要求我们堂堂达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考得满意,使领导满意。

一节好课应该有简洁明了的板书。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有效手段,是教师口头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在教学中它有增强语言效果、加深记忆的作用。课堂中教师设计独特的、简洁明了的板书具有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的作用。独具匠心的板书,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有的甚至使他们终生难忘。

一节好课应该是实现有效互动的课。有效互动,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由全员共同参与的积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方式与生活技能。课堂上的各种互动其实都具有不对等性。比如师与生互动,很明显,老师无论是生活阅历、知识背景,还是情感体验、价值判断都远远高于学生,他们常常处于“高位”。再看生与生互动,这种互动相对来说要均衡一些,其实也不对等,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生活观察与体验等方面也不尽相同,所以也是不对等的交流。而学生与文本更是一种不平衡交往,因为文本不具有主动性,这就要求师生必须走进文本,与其内容、人物、编者、文字对话,以达到“融入文本,真情交流”之目的。至于人与活动的互动,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因为我们从来就不认为这是一种“互动”。

总之,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不能只看教师板书是否整齐、语言是否优美、行为是否得体、节奏是否把握好、时间是否控制合理,而更多的要看师生在课堂上的交往和互动情况,看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交往、参与的方式和成效。

浅谈好课二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强调课堂评价体系的严密和评价指标的完备。评价一堂课,从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效果到课堂提问、板书、语言、教态、多媒体运用等,无不面面俱到,求全责备,忽视了对课堂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评价,偏离了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目的。

新课程呼唤的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够成为教学的主人,对自己的课都能够有一个自己的评价标准,使得我们能在自评、他评中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并在教学、教研活动中迅速地成长起来。那么,怎样才算一堂好课,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包含或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学经验及心得体会,笔者提出几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好课应体现“新”

“新”,首先指教师教学理念要新,必须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构思要新;重构教学内容有创意、效果好;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运用、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选择运用等方面都有个人独到的创意,能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表现出个人教学风格及教学特色。只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风格定向,就会有生动而富有特色的课堂,也才会有生动而有个性的学生。面对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进行大胆尝试改革创新。如果人人都照搬教案,那么这种千人一面的教学如何能培养出有特色、有创造力的学生呢?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那么,一堂好课应该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独创性和多样性,注重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得出结论,并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和争鸣,有意识地表扬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的氛围。

二、好课应体现“活”

“活”,指课堂教学是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活”起来,目的在于使学生和教师都能找回那丢失已久的“自我”,建构起丰富的精神生活,享受生命成长的欢乐。“活”,表面上是课程的内容活、形式活、情境活,实质上是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活”意味着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个性的张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意味着师生双方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精神的感召。要达到这些要求,要看教师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否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是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与需要,思维是否活跃;是否创设了一种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是否能自主地探索求知,与教师同学进行有效地合作交流;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是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师生与生生之间是否进行了真诚的合作、平等的交往、有效的互动,体现课堂教学的友好、民主、平等与开放。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在传统的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闷课的主要特征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思维呆滞,课堂无欢声笑语。闷课的结果是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思维的发展。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况,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

三、好课应体现“实”

“实”,是指课堂教学是否实用或有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很多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或讨论或交流,教师将课堂组织得“热闹非凡”,将学生调动得“兴趣盎然”,但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情况却并不理想。因为这种热闹、热烈好像水面上的泡沫,学生并没作深入的思考,思维深处依然是一潭死水。在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面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的职责,这是导致课堂低效或无效的根本原因。

我们要评价一堂好课,最终要看学生通过这节课究竟掌握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能力。这就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问题。教学目标包括:预期的教学目标,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达成度;非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出现和发展的情况;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的程度。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如果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只有新奇趣味,而没有掌握知识,作业无法独立、正确、高效地完成,那么这堂课将被评判为失败的课.一堂好课应体现“新”、“活”、“实”三个字。同时,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时常思考一个问题。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或学生的实际需要设定你的教学目标,然后考虑用什么思路、什么措施去进行课堂实践,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效果,从中又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这样的课堂才会有针对性、实效性。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浅谈好课三

好课必须具备四点:

一、这节课本身有意义;

二、这节课有效、真实;

三、师生情绪饱满;

四、师生才智得以充分展现。评价一节课好不好,可以参照“五实”: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有生成性)、平实(常态下)、真实(有待完善)。理想课堂应该从六个方面评价:参与度、亲合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和延展度。“四点”,是从课堂、教师、学生三个角度审视的; “五实”是从“课堂”本身的性质来判断的; “六度”则是从学生、师生关系、课堂内和课堂外这几个角度来观察的。

真正的好课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觉得首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这个问题。

一节好课,首先应该是学生难忘的课。我上小学的时候,农村的教学条件十分简陋,甚至连教材都没有。可有一节课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一位老师带着我们,奔上高高的庙台,让我们观察家乡新貌。俯瞰碧绿的田野,我才知道庄稼是那么的郁郁葱葱;远眺宽阔而安静的汉江河,我才知道家乡是如此的美丽富饶;回盼身后的连绵群山,我才明白家乡又是这般的巍峨壮美。那节课,我们是在野外站着上的,但它不仅让我真的看明白了家乡,而且打那时起,我也真正爱上了自己的家乡,同时也爱上了写作文。从这节课中,我明白了一节难忘的课,一定是在学生的某种情感,某种兴趣,某种价值观中播下了能够发芽的种子,或者是使学生的某种思想得到了提升。

一节好课,应该是学生富有激情的课。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一不是为了使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而检验学生是否有效参与的重要指标就是教师是否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在激情的燃烧中,注意力集中,思维灵活,态度端正,价值观也受到深层感染和铸造。学生充满激情的课堂,是以和谐、动情、深思、生成为表征的,而不是那种表面的热闹和做作。倘若老师能把自己的情感,学生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课堂环境、文本环境有机融合到一起,做到情境交融,那么学生就会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与氛围中得到全方位地熏染和升华。

一节好课,应该是实现了有效互动的课。有效互动,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由全员共同参与的积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方式与生活技能。

课堂上的各种互动其实都具有不对等性。比如师生互动,很明显,老师无论是生活阅历、知识背景,还是情感体验、价值判断都远远高于学生,他们常常处于“高位”。再看生生互动,这种互动相对来说要均衡一些,其实也不对等,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生活观察与体验等方面也不尽相同,所以也是不对等的交流。而学生与文本更是一种不平衡交往,因为文本不具有主动性,这就要求师生必须走进文本,与其内容对话,与其人物对话,与其编者对话,与其文字对话,以达到“融入文本,真情交流”之目的。至于人与活动的互动,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因为我们从来就不认为这是一种“互动”。先打个比方,好比人照镜子,“照镜子”是活动本身,而照镜子的人则可以在“照”的过程中不断地使自己得到校正和完美。台湾学者张静喾曾提出:“建构学习是以:做中学、谈中懂、写中通等多元互动的社会建构,非以:聆听、练习等单元单向的任意建构。”他这句话中的“做中学、谈中懂、写中通”也影射到了学生与活动本身的互动关系。

那么,在课堂上怎样才能提高“互动”的质量呢?我觉得三个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是要注意调节平衡,特别是师生平衡,因为师生平衡是“有效互动”中最主要的一对矛盾问题。调节师生平衡关键在于心理平衡。课堂以外的良好师生关系只是课堂上双方心理平衡的一个基础。有些老师为了“降低”自己,提出要“蹲下来”和学生对话,其实这都是不积极的举措,真正的心理平衡是老师利用一切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进入教学活动中去,达到“忘我”的境界,使学生真正被教学活动感染,完全被教学内容陶醉,从而实现互动中的“真情交流”。其次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资源结构,比如文本、音像、时间、实物„„要把这些因素整合到“互动”过程中,使其优化。再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习惯,包括倾听、举手发言、认真阅读、观察、释放情感、发言响亮等等都是提高互动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

好课的五项指标

评价一节课堂教学,应该从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的角度去观察,从引导教师关注活动的直接效果——学生是否能够实现有效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这样才会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也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评价自身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研究制定好课标准时,我们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坚持以发展的观点评价发展中的教学过程的态度。这要抓住五项指标:

一、教学的任务、目标。一方面,它应该是具体而科学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命题,是合理的要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应该有生命力,能适应学生知识能力的准备基础,能让学生感兴趣,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挑战性。

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该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生成发育过程,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所以,在评价上我们应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与自觉度,关注教学过程的组织程序与活动节奏。

三、教学活动的氛围。教学氛围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我们应当构建一种积极的教学环境。它应该是和谐、活跃、民主、平等的,是让每个参与者身处其中都感到安全、亲切、有归属感的。

四、教学效能。可以归结到三个方面:一是问题解决的程度;二是解决问题的代价如何,投入产出比例是否恰当;三是能否引发继续学习的意愿,能否促进发展。

五、创造性增值。一节好课,应该是能够体现出教师个人特点,与课堂实际密切结合,有某些创新尝试或灵感火花,所以,要鼓励教师大胆创造,允许教师探索的失误。

下载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技术总监谈好的程序员如何写代码

    技术总监谈好的程序员如何写代码 2010-01-04 16:55 | 2846次阅读 | 来源:风轻扬官方博客 【已有17条评论】发表评论感谢carlkxiafhwfhw的提供 | 收藏这篇新闻 要判断一个程......

    应届毕业生用四种方法谈好工资

    应届毕业生用四种方法谈好工资 未及考虑待遇 作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武科大中南分校外语学院学生何孜渊坦言:至今还未顾及考虑待遇问题。她说,自己在求职中肯定会将个人兴趣放在......

    浅谈好园长必须具备的素养

    浅谈好园长必须具备的素养 如今,家长为子女挑选学校,一看环境,二挑老师,三问校(园)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

    浅谈好的主题婚礼策划需要哪些元素

    浅谈好的主题婚礼策划需要哪些元素? 主题婚礼策划part1:婚礼纸品 关键:重复使用同一元素,彻底贯彻婚礼 1.请柬迎宾海报 2.喜糖名片易拉报 3.定制丝带签名簿 4.迎宾牌桌立 主题......

    教学反思(合集)

    关于新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地理教学反思 张金海 2012年十月份为我市教学开放日,我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结合蔡林森老师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制订了符合我校......

    教学反思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学期教学反思今年我担任初一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我是一个新教师,在教学经验上和前辈们相比相差甚远,况且今年又是我县实行新目标英语Go for it 的第一年,因此,在......

    教学反思

    3、江南 (教学反思) 《江南》是一首古诗,这首诗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句诗中的“何田田”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没有单独讲解字词的意思,而......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我一直崇尚“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对于低段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我尝试以完全开放的活动贯穿整堂课的始终,以情趣化、活动化、延伸化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