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精品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政治经济学》精品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对《政治经济学》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安庆师范学院张时玲
参加这次《政治经济学》精品课程培训,聆听林木西教授对政治经济学精品课程概况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的分析阐述,感觉受益匪浅,尤其是对今后的教学方式的改进有了一定的启发。今后教学中试图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导论课中讲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作用
导论是任何一本教材的起点,是学生接触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开始。学生在高中阶段虽已在政治课中学习了一些基本原理,对政治经济学有了一点了解,但他们的许多认识是粗浅、片面甚至错误的。因此,纠正他们对政治经济学的错误认识,厘清政治经济学与一般政治课的区别,就成为导论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另外,多数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经济学还没有一个基本的正确认识,因此,在导论课中必须将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地位、作用讲清讲透。以前,我也向学生们说过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基础课、入门课,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指导作用也做过介绍,但是缺少充分的分析和论证。林教授第一天上午的教学内容对我很有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把林教授的观点带进课堂,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具体操作步骤是:(1)通过提问和讨论方式,了解学生为什么要报考经济类专业,他们是如何认识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2)从经济学发展史出发,介绍什么是经济学;(3)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厘清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政治理论课、邓小平理论课等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4)介绍政治经济学的性质;(5)介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6)联系实际讲授经济学在当前社会中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内容讲细讲透,启发学生多多思考;次要内容简要分析或学生自学
教材内容很多,对每章、每节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课堂讲授应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其他问题一带而过,采用这种讲授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最重要、最精华的内容。如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不仅要分析两者的反比关系,还要分析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使用价值量的关系、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的关系以及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通过详细的分析,使同学们对这一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次要问题可以简要介绍或布置习题让学生课后自学思考。
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政治经济学比较抽象,纯粹的理论学习对于刚刚入学的大学生的确有一些难
度。在教学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一,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介绍作为每节课的讲授起点。结合每节课的讲授内容,教师在开始讲授之前先介绍一个经济学概念或者一种经济学现象,在对此概念进行讲授的基础上,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例如,讲授货币流通规律时,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介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两个概念,并引用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的名言“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进行讲解。然后,再讲授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
第二,用当前发生的经济事件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诞生于100多年前,它在当代的适用性是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对马克思的一些阶级性比较强的理论,学生往往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如何证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这是教学中的难点。笔者是利用当前发生的经济事件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例如,在讲授马克思的资本积累规律时,首先讲明马克思诞生的时代背景正是工业化时期,而我国现在也正处于工业化时期,然后从我国当前存在的收入差距过大、就业难等现实问题入手,介绍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有了正确的理解。
第三,将经济学前沿理论介绍融入教学中。教师在上经济学专业的政治经济学课时,不仅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要掌握当前的学术动态,把握经济学前沿,这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介绍相关的经济学前沿问题,这也是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在讲授劳动价值论时, 可以给学生介绍了建国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劳动价值论的历次争论,尤其是2002年开始的第4次劳动价值论大讨论的相关内容。
四、采用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在刚刚步入大学殿堂时,学习和掌握的经济学知识以及利用经济学研究工具的水平非常有限,还处于经济学的启蒙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如在讲述价值规律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提请学生思考“古董、文物、珍稀邮票、名人字画价格非常昂贵,如何用价值规律来解释这一现象。”在讲授资本周转时选用“流动生金”的案例进行讨论“流通领域是否会创造剩余价值?加速资本周转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在案例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精心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即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开放性。(2)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3)引导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并鼓励进行辩论。(4)及时对案例进行点评总结。(5)讨论课后将讨论结果形成文字材料,以加强认识。
二零零八年四月十三日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课程论文
政治经济学课程论文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2)班
姓名:陈 蕴 如 学号: 1103688
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解我常常把它同高中时所学的经济学常识联系在一起来学习。总体来说,我觉得就是经济常识的延伸,内容更具体了也更广泛真实了,特别与我们以后的工作社会接轨所以更显真实与渊博。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奠基,现代经济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众多专业方向,并应用于各垂直领域,指导人类财富积累与创造。而政治经济学,则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经济社会体制的改革以更快的速度向前推进。传统上我们一直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突破了我们思想上的诸多禁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市场经济诞生在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西方经济学作为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理论在我国大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的教育中得到了快速的普及。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却有所下降。同时,西方经济学中的很多专有名词在我们的大众传媒中也开始经常出现,大家似乎已不再区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一般地,我们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物质利益关系或阶级关系),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既然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冲突呢?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土地、劳动、资本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几种基本资源或者说是基本生产要素,按照西方经济学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各种资源根据各自的边际生产力获得报酬或者说是利润,那么利润从哪里来的呢?这必然又会涉及到生产关系,涉及到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这种边际分析方法最终还是回到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畴之中,这也说明我们无法摆脱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而单独研究资源配置问题。
任何一种成熟的经济理论或学派,都必须有三个组成部分,即硬核、保护带和分析方法。硬核是其理论核心,是指不可证伪的理论或无法加以拒绝的公理,它一般由最能反映这种理论体系特征的核心概念组成。#感悟&总结
对于任何一种经济理论,其存在的根本价值均在于能够解释现实和预测未来,如果一种理论和现实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就没有继续存在的意义了中国当前所走的市场化的道路既完全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描述的道路。当前,中国所出现的许多问题,例如医疗改革、住房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贫富差距等,单纯地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解释,都难以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一门成熟的理论,都必须有一个相应 的社会映像。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较为系统和完善,是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分不开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只有在有一套成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模式之后才能成熟和完善。但是也应看到,一个社会要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没有正确的经济学理论做指导也是不行的。在引入了市场机制之后,中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地提出新的理论去解决这些社会现实问题。今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还应是生产关系,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认真研究现实问题,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至于对资源配置这样微观层次的问题,我们应更多地运用西方经济理论进行处理和解决。总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二者应有不同的侧重点,相互补充,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课程要点(必看)
一、基本概念
0.生产力、生产关系
1.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私人劳动、社会劳动
2.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一含义)35;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
3.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信用
4.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工资、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商业资本、职能资本、地租、级差地租(及Ⅰ、Ⅱ)、绝对地租、土地价格、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资本有机构成
5.垄断、垄断利润、垄断价格、金融寡头 6.股份合作制、按劳分配、集体所有制 7.公平、效率 8.市场机制
9.需求、公共产品
10.企业制度、财产所有制201、法人治理结构、资本循环、资本周转(速度);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二者区别的依据)
12.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宏观经济调控
13.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式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经济危机
14.经济发展、二元经济(结构)、新兴工业
【平【课程要点
化、可持续发展
二、简答/多选知识点
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生产方式
科学抽象法
1.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产生发展的前提和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发展阶段
2.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3.价值形式的演变阶段(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货币五大职能(2+3)货币流通规律
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影响(与12章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结合)通货紧缩的危害
银行信用相对于商业信用的优势(进步性)信用的本质、形式、各自地位作用
4.商品流通形式Vs货币流通形式的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Vs作为资本的货币)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和使用价值的特殊性63-64 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65图)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借贷资本的特点
资本积累两种途径的关系
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基本形态 5.企业兼并的主要方式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6.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主要表现(特征)
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和国有经济控制力的主要表现
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和防止收入差距扩大的基本方针
8.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
现代市场经济的含义、基本框架(四个要素/环节)
现代社保制度的基本特点和三大内容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基本分类和国别模式(美法德日)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9.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 市场体系各种分类
按最终用途分类,商品市场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市场竞争的功能
金融工具含义、分类、金融市场按期限分类 市场运行规则四个内容
10.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203 企业制度三大类型 股份制优点208 股份有限公司特点 现代企业制度特点209 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
12.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社会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社会总供求平衡条件及含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政府一般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的最终/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手段 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及两大宏观政策的构成
政府转变经济管理职能的重点
13.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及经济含义6公式
社会扩大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如何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 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两类因素(三大推动因素)
建立宏观调控机制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
14.经济发展含义、三大内涵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三联系三区别)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经济增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的四大影响因素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对策
三、论述
3.现代社会信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4.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如何实现(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利润率平均化过程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垄断形成的必然性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6.社会主义的本质
7.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注意把握的要点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当怎样改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方针中“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8.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所应包括的内在要素
12.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及其应用(政府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膨胀与紧缩两种情况下的稳定器作用)
应用:货币政策三工具应用(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财政政策五工具应用(财政收入政策两工具、财政支出政策三工具)
(1)当经济过热时(具体表现为通货膨胀、供不应求、需求过旺、物资紧张、就业旺盛等)
①从紧货币政策: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公债)(卖出公债,就收回了货币,实现了货币回笼)
②从紧财政政策:提高利率、增加税种(财政收入政策两工具);减少政府采购、减少公共建设、减少转移支付(财政支出政策三工具)
(2)当经济衰退时(具体表现为通货紧缩、供过于求、生产过剩、市场疲软、内需不足、就业不足、失业率升高等)
①从松货币政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公债)(买进公债,就放出了货币,实现了货币投放)
②从松财政政策:降低利率、降低税种(财政收入政策两工具);增加政府采购、增加公共建设、增加转移支付(财政支出政策三工具)
注:均衡的货币/财政政策也即稳健的货币/财政政策。松紧搭配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可有以下组合:松财政紧货币、紧财政松货币、双紧、双松。只需掌握各自的松紧应用方法,不需掌握组合搭配。
(以上楷体部分是解释,不是正式内容。)解析政府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膨胀与紧缩两种情况下的稳定器作用
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及现阶段我国政府转变经济管理职能的重点
13.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及努力方向
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原因(必要性、重要意义)
14.经济发展的内涵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我国的发展战略的选择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对策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第一年:
Ⅰ4000c+1000v+1000m=6000——4400c+1100v(+500m/x)
Ⅱ1500c+750v+750m=3000——1600c+800v(+400m/x)
在扩大再生产中,第一部类的积累率为50%,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中资本有机构成都不变,剩余价值率均为100%。试计算:(1)下一生产循环的采购阶段,两大部类的投资结构如何?
(2)下一生产循环结束后,两大部类生产的社会总产品W1、W2及其价值构成c+v+m分别为多少?
解:
(1)第一部类的积累率为50%,所以下一生产循环的采购阶段追加投资总额(ΔG=Δc+Δv)为1000*50%=500,保持原来资本有机构成4000:1000=4:1不变,则Δc=400,Δv=100;资本家消费m/x=1000-500=500 根据扩大再生产基本实现条件Ⅰ(v+Δv +m/x)=Ⅱ(c+Δc)得出
Ⅰ(1000+100 +500)=Ⅱ(1500+Δc)则ⅡΔc=100,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所以ⅡΔv=50
所以,下一生产循环的采购阶段,两大部类的投资结构为:
Ⅰ4400c+1100v(+500m/x)Ⅱ1600c+800v(+600m/x)
(2)由于剩余价值率100%,所以,下一生产循环第一部类m=1100,第二部类m=800 所以,两大部类生产的社会总产品W1、W2及其价值构成c+v+m分别为: ⅠⅡ4400c+1100v+1100=6600 1600c+800v+800=3200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2003-07-28
一、课程概况
1.主持教师
中央电大政治经济学主持教师:王社荣
联系电话:010-66490581
E-MAIL:wangshr@crtvu.edu.cn
2.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政治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专科)必修的共同基础理论课,在整个财经类的课程中处于基础地位。90学时,5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本课程的特点是:它研究的内容涉及社会经济运动的本质、矛盾和规律及当代社会经济的基本问题,因此,它是一门具有理论性强、学术观点多、内容变动较大等特点的课程。
3.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思想觉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研究问题;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经济理论、基本经济知识和主要经济规律,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及为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包括导言和第一章至第十二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导言,介绍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为什么要学习它;二是对商品经济的分析,阐述商品经济及其规律和社会化生产及其规律;三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阐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和历史趋势,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阐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及国际经济关系;四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分析,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阐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理论和一系列重大问题,如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等,最后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
三、课程的教学层次:
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将课程的全部内容分为重点掌握、掌握和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的部分,是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紧密,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都有用的知识。对于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要深刻理解,准确记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掌握的部分是学习完这门科学后应该具备的知识,对于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要正确理解,准确记忆。了解的部分,是学生应该熟悉的经济常识,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了解就可以了。
四、课程实施方案
(一)教学媒体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媒体,是为了有效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任务而设计的。本课程使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使用中央电大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由陈恕祥、李裕宜编著的《政治经济学》。本书由两部分组成,即主教材和教学辅导。教学辅导部分包括:各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教材内容的旁批、小结及思考题。
2.音像教材
录像讲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三节课,主要讲授教材的体系、结构以及重点、难点等问题。第二部分是专题课,主要讲授当前国内外的热门经济专题(一般选取三个内容)。通过这三个专题的讲授和学习,开拓学生的思路,开阔视野,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研究中国,研究世界,研究当前,研究未来。
3.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与教材捆绑在一起)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主要包括四大部分:
(1)导学。包括教学大纲、考核说明、视频课堂(介绍每一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重点提示(主要对学习中应重点掌握问题的知识点进行概括)。
(2)练习与自测。包括习题训练和自我测试两大模块。习题训练根据各章所学的知识设计了六种题目类型的练习题,大体上与期末考试的试题类型相似。自我测试主要设计了客观性习题(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判断正误题和综合测试)的测试。这一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和自测之用。
(3)模拟考场。主要是客观性题目的测试,在结构上与自我测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自我测试侧重于按章进行,而这一模块的测试是综合性的。
(4)搜索。主要提供全书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问题的查询,相当于一个小字典或小资料库。
(二)教学环节
1.试点电大成立政治经济学课程组
课程组一般由3名专职教师组成,组长须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课程组也可吸收1—2名兼职教师参加。
课程组成立后,试点电大请将名单通报中央电大财经部政治经济学课程组。
2.教学研讨
为保证该课程教学活动正常有效地开展,保证教学质量,中央电大课程组与试点电大课程组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如师资培训会,网上BBS等。
3.中央电大提供网上指导与教学服务
主要内容包括:教学信息、课程进度、重难点辅导、答疑、作业安排与要求等。网上内容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更新,一般为两周更新一次。
4.电子信箱
中央电大、地方电大课程组都要开通电子信箱,并且课程组的每一成员都要有自己的网址,同时要求各教学点具备上网条件,以便及时传递、沟通信息,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5.电话答疑
地方电大课程组对外公布办公电话,定期举行电话答疑。
6.直播课堂
中央电大课程组制作直播课堂节目,就有关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和说明。各试点电大要认真组织收看,将有关信息传达至每个教学点和学员。
7.集中辅导
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各试点电大应安排一定量的集中辅导。集中辅导一般每两周一次,辅导总时数原则上不超过课程总教学时数的25%,但希望因人、因班而异。
8.作业
独立完成一定量作业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手段。本课程中央电大安排4次作业,其余由地方电大安排。要求学员必须完成,辅导教师要认真批阅,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试,作业成绩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占总成绩的20%)。
9.考试
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考试题要全面,符合大纲要求,要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适度。各试点电大要严格考试纪律,统一把握评分标准。学员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课程组应及时通报考试统计结果及分析报告。
第五篇: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是指我们在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课程培训心得体会,一起来看一下吧。
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今年,我们利用假期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培训,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进一步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及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此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生的学情是推进教师教情的。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老师的两堂课要注重学生的思、做、说、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地位,老师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课堂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大胆的想象,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入到教材中去感悟和品味内容。通过引导使学生形成能力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和交流。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要加强,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的研究课堂调控艺术。
随着高中课改试验的深入,广大教师对课标内涵的理解及教材作用的认识日益成熟,“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科学、高效地使用教材,恰当处理好“用”与“教”的关系,已成为教师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教材不再束缚学生思维、禁锢教师智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变更教学顺序,更换呈现方式。依据课标编写的教材,无论是内容结构的建立、素材与案例的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还是内容呈现方式的确定,都以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注重学生参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为宗旨。教学中应充分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教学方法的改变及评价方法的变化等方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降低对教师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即在老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强调一种开放、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 只有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才能正确选定研究课题。
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
一:转变教师角色,关注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是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合作者。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改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合作,努力创设民主、轻松、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在培训中,我不仅认识了许多音乐教育的同行,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为我在以后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课改教学工作展开以来,新的理念使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和重新审视。要积极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懂得“爱学”与“如何学?”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及高尚的情操。
二:如何上好音乐课;
如何上好音乐课?怎样才能把课程标准的理念贯彻到音乐课堂中去?音乐课堂该注意哪些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真的还不少,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能够放在学习者的视角,围绕本课的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要,心得体会《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音乐审美符合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从头到尾贯穿着浓郁的教学情境,清晰的展示出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体现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发展的特征。同时注重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对教材人文教育的内化和发扬。
首先,这次我们音乐教师的培训对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是及时而有效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从理论知识水平上,方法与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如罗文忠老师讲的电脑多媒体制作软件。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是指道德层面,借用这句话,我觉得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应该可以教好学生了,对与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通过培训,我更加清楚了音乐课应该怎样教。我们以往的照本宣科确实很重要,但是要看到教材提供的内容与方法;要正确把握学生唱会与唱好的关系,唱会是目标,唱好则是过程;对于音乐作品,我们音乐老师要做出艺术化的设计与诠释;我们音乐教师要强化示范作用,音乐教学部需要捉迷藏;在对音乐的表现,往往教师的一手势更胜过于教师的说教;对于一首歌曲来说,旋律永远比歌词更重要;而我们平时的检测,不仅只在于期末进行;我们音乐老师一定要要教会学生聆听歌曲的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以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三、重视音乐实践,深化学生体验
《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音乐教师应该认真地贯彻上述原则,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全体学生提供接触、表现音乐的机会。通过培训发现,音乐课若仅依靠每一节课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 是很难达到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合唱团、舞蹈队只能使部分学生得到锻炼,校级歌咏比赛、艺术节虽然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时间较短,仍属短期性活动,不能满足多数学生对艺术的强烈需求。课堂教学,仅仅是引起学生喜欢,亲近音乐的动机,使此动机更积极地加以升华.而有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更应该让音乐走出教室,增加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促成更多的音乐氛围环境,寓教于乐.在课堂上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灵活而自然地发挥学生的无限潜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爱乐风,增加爱乐人口.让音乐走进各班教室.走进每个家庭.甚至走进社会.与生活结合,从而进入每个人的心灵.在教学上,能引导学生更多.更大的思考创作的空间,并赋予更多更大的弹性,让学生在自由生活中自我成长,懂得关怀自己.包容别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四、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