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个注重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
注重民生,注重民主,注重民心,这是总书记代表党做出的庄严承诺,在17大上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中,个人认为要注意胡总书记讲到的这三个“更加注重”。
一是更加注重“民生”。民生问题贯穿十七大报告。近年来,以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从当代农村中消失了;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实现了农村的免费义务教育;在一些有条件的乡村也相应启动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解决群众就业难、就医难、就学难等重大民生问题上,采取了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全社会集体参与的新思路、新方法,也相应的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民生问题的提出,彰显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也是党中央,求真务实,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
二是更加注重民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表明中央十分重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进一步加大了解决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的力度,把社会公平正义赋予了民主新意;首次提出“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民主新要求;首次提出了“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首次明确提出了“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党内民主要求。
三是更加注重民心。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十七大报告关注民心的具体体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一,共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第二,共享改革发展的社会成果,这些也应该列入共享的范围之内,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第三,共享改革发展的社会成果,满足人民对于公共服务方面的需要。第四,共享改革发展的政治成果,特别是在四个权利,即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方面,让老百姓能够参与到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
再一次讲,这三个注重的提出,彰显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也是党中央,求真务实,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
三个注重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
第二篇:社会实践是锻炼我们的最直接
社会实践是锻炼我们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我决定利用这次暑假的机会去找一份兼职工作来提高自己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求职,最终我在步步高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工作的内容是在西南书城做步步高学习机和点读机的协助促销。要想得到这份工作是很不容易的,在正式被录用之前我们都经过了三轮的淘汰赛,第一轮是初试赛,每位应聘者都有一分钟的时间来自我介绍,然后由面试官决定你是否适合做这份工作。第二轮淘汰赛是由步步高公司的培训人员来给我们上了一天的企业文化课和步步高产品熟悉课,培训完毕后马上参加笔试,80分以下的应聘者立即淘汰。第三轮是口试,给我们一小时把三大张促销专用句子背熟,然后加上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段具有说服力的促销语言。其实三轮淘汰赛过关之后,我们的考验还并没有结束,我们还需到卖场上去实习两天,如果实习成功,就可以正式上班了,但如果实习没过关,将被公司淘汰。步步高的淘汰赛和培训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经过淘汰赛使我认识到了社会是残酷的的,现实从来都不会同情弱者。现实中的很多人都是强者,要想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从步步高的培训中,我也了解了作为一个大企业员工应具备的责任心和竞争意识。这些宝贵的经历都是以前没有的。完成了淘汰赛和培训,7月16日我就开始正式上班了。第一天上班还不是很习惯,毕竟培训和实际操作还是需要时间来磨合的。我们的店长和营业员都很好,她们教了我们很多实战的经验。比如,怎样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顾客注意到我们的产品;怎样在楼下蓝顾客,并把他们带到我们步步高的专柜上来;怎样和别的竞争对手抢顾客等。这一切都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有过的经验。在有形的工作压力下也暴露出了我的许多不足。有时自己会失去理智,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学习能力不够快速。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应该让自己更主动,更理智的对待工作中的一切。
慢慢地,我开始熟悉了这份工作,从中也总结出了一些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小经验。当我给顾客讲解机子的时候,我总是不能让顾客心服口服,有时甚至还会被顾客的问题难住。从这些不足中我明白了是自己对自己所销售的产品的熟悉度还不够,这就说明要想做好一份工作不下硬功夫做足准备是不行的,其次是自己还不够自信,当我们给顾客推销我们的产品时,我们一定要拿出我们的产品行内第一的底气。在和店长的交流中我也有些过失。我发现自己不够主动,不敢更多地和店长交换我的意见,有时还会勉强自己迎合店长的话。这些都是自己处事的原则不够坚定造成的。所以在以后的与人相处中我一定要坚定自己的原则,真诚待人。在和同事的相处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经验,我们要坦诚相待,主动互相帮助,坚持团队合作,谦虚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
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收获真的很大,工作虽然辛苦,但也正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能力。神会实践活动对于我们在校生来说真是一项提升我们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校的同学在学校期间应该专心学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假期就应该到社会中去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将理论联系实际,从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工作、生活经验,做到理论、实践两不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大学生。
第三篇:讲奉献、有作为学习讨论发言稿:讲奉献、有作为是党员宗旨最生动的体现
讲奉献、有作为学习讨论发言稿:讲奉献、有作为是党员宗旨最生动的体现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身处国家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第一线,要想带领群众,使群众信服,就必须拿出让人满意的成绩,通过实际行动来落实
“为人民服务”宗旨。可以说,讲奉献、有作为是合格党员的落脚点,更是党员宗旨的最生动的体现。
一、要做到讲奉献有作为,就要把工作当事业。
当前,有这么一种说法,如今党员干部的工作态度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把工作当成事业,另一种是把工作当作职业,还有一种是把工作当成副业。无论把工作当职业,还是当副业,其实都是怀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心态干工作,能应付则应付、能推拖则推拖。只有把工作当事业干,时刻坚守“安心工作、专注本职、迷恋事业”的安专迷精神,才能潜心谋事、一心干事、全心成事。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一是要主动做事。不能满足于完成任务,而是要敢于创先争优,不要因为觉得目标太高就从一开始就否定自己。二是要主动担责,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要一马当先冲在一线,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三是要主动探索。在开展工作特别是自己不熟悉的工作时,要主动去了解上情,才能明确上级工作要求;了解下情,才能摸准实际情况;了解实情,才能确定具体工作方法。四是要立足岗位。奉献和作为不在官位高低,不论是在关键的领导岗位,还是普通岗位,都要有朝气、有正气、有勇气,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自己分内之事做到极致。二、要做到讲奉献有作为,就要把群众当家人。
你把群众当家人,群众就把你当家人,你不把群众当家人,群众就把你当外人。亲民为民,对领导干部来说,不是不切实际的高调,也不是来自于什么高深理论的推论,而是领导干部的职业要求、岗位要求。一是要有正确的意识。要有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意识;要有换位思考,“假如是自己或是自己的亲人去办事“的意识;要有做好人民公仆,做群众保姆的意识。二是要有礼貌的态度。在面对群众时,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烦躁。多一些笑脸、少一些麻木,多一些办法,少一些搪塞,谨防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反弹。三是要有办事的能力。把群众当家人最重要的就是把群众的事办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注重方法,才能熟练运用政策,快速答复群众问题,解决群众困难。三、要做到讲奉献有作为,就要把名誉当生命。
名誉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对党员干部而言,群众的评价就是最大的名誉。从政一生,不说建立丰功伟绩,至少留个清名,一些“老虎苍蝇”在位时似乎风光无限,但做出了背离群众的事情,他们最后的结局就是被群众唾骂、一无所有。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名誉,树立“三个一切”意识。一是规矩纪律严于一切。党员干部始终把规矩和纪律顶在前面,绝不跨过红线,无论是党纪国法还是单位的工作要求,都要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二是集体荣誉高于一切。党员干部要时刻以大局为重,以集体为先。要带头维护队伍的团结,遇大事讲原则,遇小事讲风格;要带头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要给集体带来负面影响。三是开拓进取重于一切。党员干部要敢打敢拼、创先争优,树一流目标,创一流业绩,通过苦干实干巧干,为群众带来实惠,为集体带来争取荣誉,为个人树立名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把奉献精神当做责任,把奋发有为当作目标,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是对自己最起码的标准。只有时刻牵挂人民群众的冷暖,向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以忘我的工作精神让群众享受更多实惠,才能不辜负“共产党员”的身份。
第四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心得体会
只有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才能使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威力充分发挥出来。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我们制定方针、政策和措施,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和检验我们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有了好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抓好落实。实干利民兴邦,空谈误国害党。现在在一些地方,有些工作之所以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并非思路不对、措施不当,也不是没有想到、没有说到,而是没有真抓实干,没有落到实处。许多内部矛盾的产生,也都与一些地方的政策不落实、工作不落实有关。不落实,已成为一些地方工作中的一大顽症和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的热点问题,必须痛下决心,坚决加以改变。必须看到,愿不愿抓落实,去不去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不仅仅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也是对党的事业的态度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衡量干部的党性观念、责任意识和政策水平、领导能力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之真正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从中真正得到好处、得到实惠。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尽心竭力地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和抓住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来部署、来展开、来落实。首先,要牢记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尤其对那些生产和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困难的群众,更要格外关心,重点帮助,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其次,要兼顾各方面利益,但最主要的是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最大我数人的利益始终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关系党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方向,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再次,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尤其要把加快发展、富民强国,全面建设小康腐和为当前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当前,必须把抓防汛救灾、抓生产自救与抓改革开放、抓经济发展、抓社会稳定统一起来,确保防汛抗洪求灾的劲头不松,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不减,全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不变,努力保持全省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全面进步的良好势头,在加快发展、富民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更快更坚实的步伐。
第五篇:2010年八大经济热点话题 物价飞涨是最直接感受
2010年八大经济热点话题 物价飞涨是最直接感受
2010年12月24日 07:4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8)
【字体:↑大 ↓小】
2010年,中国经济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各类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极为严峻。总体来说,这一年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是高增长、高通胀。一季度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的迹象,GDP增速达11.9%,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二季度和三季度经济增长率逐季下滑,经济在健康稳定运行区间。相信“物价飞涨”是中国百姓对于2010年中国经济的最直接感受。11月份,CPI突破警戒线达到5.1%,创下了28个月来的新高。物价快速上涨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房价的上涨更是牵动全国的神经。因此,2011年,稳增长,防通胀,成为中央经济政策布局的重要方向。
1、低碳经济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我国做出了“到2020年将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0%到45%”的承诺。
2010年3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同时,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2010年4月,当各大国际会议开始关注地球“健康”、探索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也开始改变很多人的生活理念。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表示,中国在确定上述目标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该目标的实现是完全可能的。他还认为,中国要注意在经济增长和承担气候变化责任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因为“我们在本世纪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摆脱贫困,二是应对气候挑战。两个问题必须同时考虑,任何一个失败,都会导致全盘皆输”。他同时强调,在减排目标上,中国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一定要对发达国家提出的要求给予回应,不应由发达国家来告诉中国应该做什么;但同时,各方也必须从合作的角度来整体地看待问题,全世界需携手共同努力。
2、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
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下发,从政府监管、金融政策、交易税费、土地交易、房源供应等方面,首次亮出楼市调控“组合拳”,也是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新政。按《通知》规定,第三套以上住房将可能停止贷款,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可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接着,中国银行又率先宣布上调存量房贷利率„„一场史无前例的调控风暴来临。
然而,从9月份起,房价持续升温、开发商拿地再次增量、银监会严查78家央企不退出楼市等问题再次引起舆论关注。
12月7日、8日,中国社科院相继发布2011年《经济蓝皮书》和《住房绿皮书》。蓝皮书指出,预计2010年全年住宅价格涨幅为15%左右,85%需购买新住宅的城镇居民家庭无力购买;2011年如果调控放松,房价可能上涨20%-25%,甚至会更高。
有专家认为,房地产业无论如何调控,都不能离开取消土地财政、加大保障房供应和出台房产税这三大主要措施。
目前,已有消息称明年将会在上海和重庆试点征收房产税,然而,房产税应该定在多大的幅度才能起到作用?征收税率多少,如何征收,征收对象如何定,这些又将是难题。
3、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今年上半年富士康经历了一系列**后,人们对富士康的关注已从此前员工涨薪转到了企业迁移。
目前,除了富士康,更多的企业也在积极走访内地,其中既包括民营企业,也包含已在东部投资的外企,北移西迁寻求落地的机会。迁移还是留守?这个选择题成为了今年沿海制造企业的新命题。
不过,此次因为涨薪而渐次浮出的沿海企业内迁现象,除却劳动力成本上涨因素外,其他诸如人民币升值、外贸环境尚未完全恢复、国际经济形势仍不明朗都是横在沿海企业面前的一道道坎。而据一些内迁企业显示,皖江城市带、重庆“两江新区”等中西部地区获批的规划区域则备受青睐。
在业内看来,富士康内迁所昭示的意义已超越企业自身的市场行为,沿海制造企业北移西迁的行为直指产业结构调整这个问题的核心。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就区域发展而言,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是紧密关联的两个过程,有效地推进这两个过程可以使我国产业结构完成升级的同时仍能保持劳动密集型的竞争优势,这有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后,东部沿海地区就能有更多的空间、更大的动力去完成产业升级,发展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4、国美股权之争
今年国美黄光裕和陈晓的股权之争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成为各大媒体报道和议论的焦点。
9月28日对很多关注陈黄之争的人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香港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上,黄光裕提出的八项议案只有一项被通过,原本期待有一个结局的故事才刚刚上演。
经过双方博弈,陈晓做出让步。国美电器11月16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将于12月17日上午10点在香港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审议邹晓春和黄燕虹加入董事会一事。此次是自9月28日之后国美再次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这也是国美电器股权控制权之争以来,黄光裕、陈晓首次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谅解备忘录,于国美电器是明显的积极信号。
因为此时的国美,其家电零售龙头地位已经快要动摇。苏宁的步步紧逼,让国美管理层不得不考虑“以和为贵”。
撇开其中的是是非非及情理之辩,更重要的是,很多分析人士和学者认为,经此嬗变的国美如能就此在法律的框架内理顺公司权力关系,会更有助于未来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也会为下一步发展打下更牢固的基础。就国美事件的社会意义而言,则有助于我们在更深刻的意义上诠释和理解当今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及精髓究竟是什么。
5、中国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内阁府公布的估算结果显示,虽然今年上半年中日两国以美元计算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日本仍高于中国,但仅从二季度数据来看,中国已超过日本。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日本在过去的40年中,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上世纪80年代,人们曾一度认为日本将超越美国,成为第一经济体。
数据显示,二季度日本经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1.28万亿美元,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33万亿美元,首次超越日本。虽然两者差距并不大,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超越会对美国产生实质性影响,促使其要求中国改善贸易不平衡问题。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曾发表署名文章认为,现在中国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洲和美国必定会对贸易不平衡问题反应更强烈。长期以来中日经济一直并驾齐驱,但中国超越其高度工业化的邻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传达了一个强烈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人均GDP计算,中国却只有日本的1/10,因为中国的人口规模是日本的10倍。
有专家表示,仅仅按照GDP的排名,衡量一国经济实力有失偏颇。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人均收入在全球排第124位,位于拉美和一些非洲国家之后。日本则排在第32位,美国排在第17位。中国的人均收入与那些极度贫困的国家如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相等。中国拥有美国一样的土地面积,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还要养活世界上1/5的人口。所以,第二大经济体并不等于第二大经济强国。
6、物价飞涨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再次刷新年内纪录。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2010年“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今年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将“价格上涨压力加大”作为突出问题之一,7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又将“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任务之一,物价上涨被列入今年调控的重要议程,而价格手段在货币政策中日益受到央行的重视。
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11.5%,创近12年来的同期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今后几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巴罗曾表示,目前全球流动性都出现过剩,而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无疑会助推全球的通胀水平。在主要盯住美元汇率政策的影响下,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导致中国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推高物价。
目前,针对物价快速上涨的“组合拳”已经频频出击。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16条”,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财政部、民政部着手研究对低收入家庭发放临时生活补助;农业部力争抓好冬季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工商总局要求严厉打击农产品市场中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采取补贴、限价等措施,为市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减负。
7、“央企”话题
2010年,“央企”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关键词。不管是部分央企上演的一幕幕房地产“地王”争夺战,还是在一揽子经济计划刺激下,央企扎堆投资钢铁、水泥、风电、太阳能等行业导致的新一轮产能过剩,抑或是许多央企海外盲目投资的失败,与央企有关的新闻总能触动民众敏感的神经。今年,在收入分配改革谈论得如火如荼的当下,舆论矛头再次指向国有企业,因为不用上缴红利手头资金过多而导致的各种浪费和社会不公平现象引起普通民众的质疑。
22日,在获得批文8个月之后,被称为“中投二号”的国务院国资委资产运营旗舰——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低调成立。该公司主要以资产运营为主,并兼具不良资产处置和股权运营的功能。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此前设定的目标,到2010年底央企户数下降至100家以内。但到目前,央企户数从国资委成立时的196户减少到122户,离既定目标仍有不小的距离。重组进展与预期相比较为缓慢。
由此看来,明年央企并购重组或许将好戏连台,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将浮出水面。国资委明年将继续推进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构建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和央企重组的新平台。明年央企整体上市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8、上海世博会
2010年,应该是属于上海的,整整6个月的上海世博会,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国上海,一个更加开放的城市向世界打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和谐城市则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预计将有55%居住于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上海世博会有24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吸引了海内外700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总投资达450亿元,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纪录,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改革开放的中国举世瞩目,20多年来,中国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令世界刮目相看。世博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产生巨大影响,也会增强其他发展中国家申办的信心。见习记者 刘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