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执政党存在共同的执政规律党建党委

时间:2019-05-13 05:1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各国执政党存在共同的执政规律党建党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各国执政党存在共同的执政规律党建党委》。

第一篇:各国执政党存在共同的执政规律党建党委

执政能力的增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规律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就其所揭示的事物本质的不同深度来看,规律是有层次之分的。具体到执政规律这个主题上,就有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等不同的层次。只强调事物的共性,忽视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照搬别人的执政经验和执政模式是行不通的;同样,只强调事物的特殊性,忽视了事物的共性,忽视了政党执政的普遍规律,也会给我们认识问题的视野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带来很大局限,会使我们无法正确借鉴许多人类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可贵经验,甚至偏离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主流。所以,我们说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这两个方面都是不能偏废的。

过去,我们多强调执政的特殊性,对执政规律研究得不多。实际上,各国政党有着共同的执政规律。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我们撇开政党代表的不同利益这一具体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其他政党的产生和活动中,看到政党在功能、作用、活动方式等许多方面带有共性的东西,这是我们认识政党活动规律的客观基础,也是我们为什么说各国政党有共同执政规律的根本原因。

第一,政党在民众中获得认同的比例,与政党取得政权的概率及执政地位的巩固成正比。权力来源于民众,没有民众的认可,政党就无法走上执政地位。当然,不同的政党,获得民众支持的方式可能不同,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真诚行动赢得民众支持拥护的,也有以各种欺骗、作假、甚至收买等方式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获得民众支持的。这里就有了真正的认可和虚假的认可的区别,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具有共性。如果得不到多数民众的认可,政党的执政地位是不会持久和巩固的。

第二,政党依法执政水平的高低,与政党表达民意的程度及政党自身权威性在民众中获得认同的程度成正比。政党执政,必须体现民意,而民众的意愿又必须通过有序的状态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这就要求政党反映民意必须有规则可循,也就是依法执政。政党需要遵从法律,并通过合法的程序将自己的主张在代表公共权力的国家意志中体现出来。而且,要使这种意志体现得更充分,执政党的干部和党员就要带头依法办事,以维护国家意志的权威。

第三,政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绩效的大小,与政党获得民众的支持率、进而与政党执政基础的稳固程度成正比。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它把执政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凡是政党,都会竭力谋求执政并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也就仅为这一点,政党也必须致力于社会的发展。因为只有社会的发展,才能带给民众以现实的利益,民众才会认同这个党的执政地位。所以,尽管不同性质的政党推进社会发展的深层动机可能有很大的区别,但其直接的表现是有共性的。

第四,政党执政后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的完善程度,与政党的执政效率及政党特有功能的表达程度成正比。这是因为:其一,政党的权力来源于民众,民众授予政党权力的程序和机制本身就对权力构成了一种监督;其二,政党的权力必须通过必要的程序从国家意志中体现出来,而这种权力体现的过程和机制又对权力构成了一种监督。所以,在政党政治环境中,一般不会出现像封建统治者那样完全无视民意和法律、肆意妄为的情形。但是,由于在权力运行的体制、机制或某些环节上发生问题而出现执政党官员腐败,使政党功能难以有效发挥,甚至导致执政党下台的情形在世界上却是有的。所以,对执政党权力的监督成为执政党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以上这些共性原则,在所有政党执政过程中都会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在不同性质的政党执政过程中,在不同的国情条件下,这些规律和准则的内涵和具体的体现方式又会有很大的不同。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正确地借鉴别人的经验,认真对待我们自己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提炼出来的基本规则,是我们从整体上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们执政能力的一种体现。戴焰军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教授

各国执政党存在共同的执政规律

第二篇: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执政规律的科学揭示党建党委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半个多世纪党的执政实践中,总结出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这是我们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问题,长期实践、艰辛探索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站在时代高度把握历史的光辉结晶。它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发展趋势,再一次表明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和汲取经验,努力认识和把握规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

这六条主要经验,深刻阐述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基本经验的坚持和发展,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依据和重要遵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党55年执政的历史反复证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顺利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逐步实现,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坚持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正确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首要的执政经验。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科学的彻底性,反对任何封闭的终极的理论体系,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同时,马克思主义不是单纯的学理,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具有革命的实践性。它强调,正确的理论总是在实践中产生,又用来指导新的实践,同时又为实践所检验、所证明;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也不能凝固静止;彻底的科学的理论,应当是随实践而发展创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这些本质特征,决定了与时俱进是它最根本的理论品质。

当然,这并不是说有了这种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就可以“自发地”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的历史证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进程。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只是在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后,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多次失败的局面,使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进入到一个不断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此后,党又以苏联为鉴,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正确的或有价值的观点,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在探索中,党在指导方针上也有过严重失误,一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境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纵观党8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55年的执政历史,我们党正是坚持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党的指导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才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

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永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站在时代前列,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要坚持把新理论、新思想变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人民群众的新实践,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作出的基本结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要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是党长期执政的又一条主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不失时机地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和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继续发展完善,人民司法制度逐步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全国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明显增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逐步树立,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涵盖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多方面事业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基本建立。这些上层建筑方面新的政治、文化制度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综合,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此后,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即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当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与一切旧的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总体上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也存在着这种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相矛盾”的状况,是非对抗性的,因而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不断得到解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做到自我完善的客观依据。这就要求党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国情,根据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状况,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环节,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制度既有不断完善的需要,又有能够不断完善的必要条件。正是这种“相矛盾”状况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成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毛泽东同志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正确思想,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重要探索。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进程受到了严重影响。

改革开放后,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领导全国人民对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进行了全面、广泛而深入的改革,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在经济制度上,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特别是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制度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巩固和完善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人民司法制度,政治体制改革迈出了新步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改革的同时,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为不断开辟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注入了强劲动力。

党的执政实践表明,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具有内在的自我完善的功能,这使我们在实践中能够使之不断完善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最好的坚持,也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改革是增强社会主义生机和活力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改革,不断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在积极弘扬中华文明的同时,努力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优越性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只有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党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思想的确立十分不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党的八大,我们党提出了许多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并指导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就,展现出新中国的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但是,由于我们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还在初步探索之中,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加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党的八大之后,我们党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偏离了发展这个主题,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定“发展是硬道理”。即使在发生国内政治**和苏东剧变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仍然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避免了重蹈历史覆辙,成功实现了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实践证明,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是当代中国的迫切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集中体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前进中的一切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措施和关键所在。这是我们党执政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政治上保持高度清醒的表现。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特别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保持对发展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坚决排除一切干扰,任何时候都不偏离这个主题。必须牢固树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放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当然,我们所讲的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指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决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断总结发展的新经验,开拓发展的新思路,丰富发展的新内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刻地揭示了党的本质属性和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根本目的,是党的全部历史所表明的基本结论,也是党对执政规律的最本质的把握。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们党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长期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党只有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与群众同甘共苦,才能生存发展。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能够带领人民战胜国内外各种敌人,建立新中国,开创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全国执政后,党掌握着国家政权,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的支配权,产生了脱离群众的可能性。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仍然像战争年代那样,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要求全党经受住执政考验,防止因脱离群众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后来,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这一思想,并开展了“三反”、“五反”和多次整党整风。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对这一问题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同志就率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再一次向全党提出坚持“两个务必”的要求。

我们党执政55年来,正是由于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标准和依据,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衡量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党才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并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峻形势面前巍然屹立。历史证明,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长期执政才有根本的保证。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决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对国家政权、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进行领导的体制、机制、途径和方式。它具体表现为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如何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如何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如何通过科学民主的方法,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如何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等等。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否科学,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就曾提出“凡属政府职权范围的事,应由政府讨论决定并颁布实行”等重要思想,并通过在国家政权机关中建立党组、推荐干部、提出政策主张和实行监督等富有创新精神的措施,实现了对国家政权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领导。但由于执政初期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也由于受苏联模式及战争年代领导方式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党政不分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并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得到强化。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领导体制对于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全面建设的展开,其固有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从而影响了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发扬,影响了国家政权机关效率的发挥,也影响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这种体制的主要弊端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现象及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必须“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同时,依据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强调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方式,主要是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明确提出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等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重申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强调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党的领导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大力加强制度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水平不断提高。这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改革开放的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结55年来的执政实践,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结论是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科学执政,就是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坚持民主执政,就是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依法执政,就是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这是被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全部历史所证明了的真理。重视和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

我们党在全国执政后,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大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增强了党的团结。党的八大第一次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在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向前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正面临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为适应新情况、新变化,保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就必须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方针,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时代发展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成效最终都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我们党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科学地回答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等重大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它科学地揭示了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六条主要经验强调,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坚持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深刻地揭示了能否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决定执政成败的规律;强调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揭示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生机和活力的规律;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揭示了只有加快发展、全面发展才能完成执政使命的规律;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揭示了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执政基础和必须始终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规律;强调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揭示了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实施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规律;强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共产党作为执政的主体,在长期执政中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全面推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

我们党执政55年来,成功领导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六条主要经验以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出发点,既全面、深刻、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55年执政的成功经验,又站在时代高度,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现实和未来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回答。这些经验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得出的新成果,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长期坚持、运用并继续丰富和发展。

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

执政规律的科学揭示

第三篇:“执政能力”概念的由来党建党委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于我们党迎接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分重要。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虽是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但这个思想却经历了长时期的孕育。毛泽东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时就已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提高做好经济工作的本领。否则,“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这实际上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雏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强调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把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问题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密切联系起来。这实际上是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进一步阐发。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逐渐形成一个明确的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五大以前,提出了强化执政意识,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思想。在1990年前后,江泽民就指出:我们的党是执政的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在十四大报告中,他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问题。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问题的决定》,又强调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问题,指出党的高级干部要努力成为善于治党治国的政治家。

第二阶段,从十五大开始,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思想,随后不久使用了“执政能力”概念。十五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它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在1997年底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将这两个“不断”概括为执政党建设的两大课题。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六大开始,明确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的六项要求时,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对“执政能力”的内涵初步概括为五个方面———“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这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就成为十六大以来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点。

“执政能力”概念的由来

第四篇:求是》发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经验》党建党委

即将出版的今年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署名“秋石”的理论文章,题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经验》。

文章指出,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顾我们党执政的历史和实践,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经验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一、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

二、必须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必须始终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

文章指出,执政的共产党不仅要解决要不要执政为民的问题,而且要解决怎样执政为民的问题。江泽民同志精辟地指出,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这三个一致性,就必须在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中,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文章指出,共产党执政,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文章指出,保持党的先进性,第一,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理论创新。第二,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第三,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

文章指出,上述三条基本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共产党执政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在新世纪,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多在执政为民上下功夫,多在保持党的先进性上下功夫,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进入新境界,保证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与时俱进,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

求是》发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经验》

第五篇: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建党委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六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和自治州党委七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加强我县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认真总结今年以来常委会的主要工作,提出200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关键性措施,动员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2004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坚持创新思想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今年以来,我们把解放思想谋发展、求真务实干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创新观念,在创新观念中谋求新的发展。在继续做好创新发展环境工作的同时,又根据自治州党委的统一安排,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求真务实、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着力解决干部宗旨观念不牢、发展思路不清、思想作风不正、致富本领不强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六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和自治州督查调研现场观摩会议之后,结合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和提高全县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这一重大任务,进行了再一次的思想发动,使全县各级党政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县级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坚持迎难而上不退缩,经济工作跃上新台阶。

把发展工业作为强县之道、富县之策,努力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以石材为主的矿产开发”产业。专门成立了石材产业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石材开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快了石材园区建设,投入近200万元,修建了石材园区道路。今年,园区新增大锯20台,预计完成花岗岩板材40万平方米。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促成##县天山玻璃制瓶有限责任公司、南华石材有限公司、新疆双吉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落户我县。积极组团参加西洽会、乌洽会等一系列重要商贸洽谈活动,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4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09亿元。企业技改力度进一步加大,新硕人造板发展有限公司二期改扩建、金硕公司GMp认证配套工作、丁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辣椒酱、番茄酱生产线扩建项目相继完成并投入生产,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铜矿开发取得新进展,签订了5600万元的铜矿开发项目,为发展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牢固树立“环博斯腾湖大旅游”的理念,以2004年巴州旅游发展年为契机,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委托新旅集团对金沙滩旅游景区进行管理,采用企业化运作方式,提出“香白金”宣传促销方案。成功举办了2004年巴州东归第五届金沙滩旅游节暨全国滑水锦标赛。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全年共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86.5万元。

(三)坚持两手齐抓不动摇,精神文明和社会各项事业迈出新步伐。

以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为着力点,以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为主线,不断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积极宣传报道身边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兴建了县文化中心、金沙滩体育训练基地、改建了县城文化体育广场、组建了“西海明珠艺术团”,举办群众性的文体活动60多场,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倡导文明、弘扬正气的浓厚氛围。加快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了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基本确立了垂直归口的三级教育管理体系,完成了城镇2所小学的合并。积极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完成6个乡级卫生院统一归县卫生局管理工作。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确保了全县社会政治稳定。严厉打击了“三股势力”和“法轮功”、“全范围教”等邪教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全方位构建社会治安“六大网络”防控体系,下大力气解决了社会治安乱点和难点问题。强化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效遏制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发态势。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要求,旗帜鲜明地保护爱国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完善了信访工作制度,建立了《##县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县开展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专项工作方案》、成立了四个专项工作小组。对重访缠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制,专门组织人员调查摸底,几经周折摸清情况,并当面征求当事人意见,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挤出专项资金,解决了原化工厂、渔盐厂、水泥厂等五个企业的改制遗留问题;妥善处置了和库高速公路24团高桥路段阻挠施工事件、马兰基地退伍老兵上访事件、芳香科技民工索要工程款、县中学门面房拆迁引发集体上访等问题,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信访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四)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把想问题、定决策、办事情着眼于大多数群众,努力让城乡各族群众及时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一是采取拍卖土地、企业让利等方式,筹集资金3565万元,在完成县小学民汉合校教学楼、学生公寓、医院综合楼、行政服务综合楼、干部住宅楼、860亩生态园建设的基础上,又分别实施了龙驹小区、文化一街、新硕路、石材大道、气象局道路、体育广场、860亩生态园滴灌、县城南部热力管网改造、垃圾处理、县城供水等工程建设。二是着力于解决关系民生的就业问题。通过各种渠道解决了846人的就业再就业,其中下岗失业人员349人。采取县财政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形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0名事业岗位工作人员。三是积极开展了“百千万”帮扶工程、副县级领导干部“一助一”、科级干部“二助一”对口扶持和包乡住村活动,启动了村民抗震安居工程,使各族群众从不同方面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实惠。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883万元,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为564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9.2万元;扩大了城镇特困家庭社会救助范围,累计为城镇1130名贫困人口发放低保金94万元。四是继续深入开展“援新”工作。今年,累计投入到新塔热乡的各项帮扶资金150万元左右,一大批关系该乡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得到解决。

(五)坚持抓住根本不放松,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回顾一年来走过的历程,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今年是全县上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求实创新的一年;是我们抢抓机遇、团结一心、拼搏进取的一年。每一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变化,都凝聚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和辛劳。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全县所有党员干部群众、各族各界人士、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要成就事业,造福群众,在工作思路上,必须在确保延续性的同时,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予以充实、发展和完善;在工作谋划上,必须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高起点规划,大气魄运作;在工作摆布上,必须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在工作作风上,必须求真务实,以群众利益为重,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总之,千条万条归结到一条,就是一定要真抓实干。只有真抓实干,才能赢得上级的信任与支持;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得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可;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增进班子的团结与合作;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凝聚民心,提升民气;也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加快发展,树立起崭新的形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十分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进一步优化;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一些企业受市场、原料、资金的制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新税源培植缓慢,财政状况极度困难,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很大,社会保险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干部的知识结构和年龄梯次出现断层;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解决。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长期艰苦探索的结果,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是我们应对和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和矛盾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只有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始终坚持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继续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科教兴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实施“2332”经济发展思路,即: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公益事业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特色林果业,重点培育和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以石材加工为主的矿产开发和旅游开发三大支柱,确保农牧民增收、县级财政增收。

(一)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民心、定天下的产业。我们要坚持把农业的发展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面向市场,突出特色,求真务实,抓出成效。

第二,要坚持农牧并举,突出抓好特色畜牧业。从今年畜产品市场来看,价格呈现上扬的趋势。这表明,畜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要继续组织实施好“畜牧业发展年”活动,把发展特色畜牧业作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按照“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的原则,重点发展牛羊、骆驼、牦牛、家禽,形成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畜牧业。要着力在牲畜品种优良化、畜群结构合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和产品营销市场化方面下功夫,同时积极引导和推广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的经营模式,依靠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尽快实现畜牧业生产从粗放到集约经营的转变。强化“立草为业”的意识,加大优质牧草和青贮饲料种植力度,使正播复播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

4万亩以上。要采取十分有力的措施,强化动物重大疫病预防和防治工作,加强检疫、严把入口,切实保障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要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力促北京神农兴业生物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明年完成前期5000万元的投资,以该公司先进的胚胎移植、鲜胚、DNA检测等高新技术,带动我县乃至全州良种羊的发展。

第三,要依靠政策扶持,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林果业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的林果业虽初具特色,但规模小、档次低,经济效益不明显。我们必须要抓住国家启动“林业援疆战略”的有利时机,紧紧依托新硕人造板发展有限公司、和枝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和焉耆盆地优质葡萄产业化基地建设,鼓励引导农民拿出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块,重点发展以优质李、葡萄、速生用材林、杏、红枣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业,让久负盛名的特色林果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要注重质量,选用优良品种,加大对老果园的改造,向品种特色化、产品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规范化方向发展,大幅度提高林果业生产水平。

(二)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牢固树立“工业强县、工业富民”的思想,立足实际,突出重点,以点上的突破带动面上的整体推进。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县初步形成一些具备做大做强的优势支柱产业。明年,要力争在农副产品加工、以石材为主的矿产开发上取得突破。

二是做大做强以石材加工为主的矿产开发业。矿业是自治州继石油石化工业之后,着力培育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我县石材项目的扩建、铜矿的勘探开发都是自治州重点发展的矿业之一。要坚持实施谁勘探、谁开发、谁受益和有偿转让的政策,加快开发以石材为主的矿产业。石材要从规范开采、扩大规模、提升工艺、打造品牌上入手,切实落实发展石材产业的优惠政策,扩大生产规模。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石材工业园区基础建设,吸引更多有实力的石材企业来我县投资兴业。要积极实施扶优扶强政策和措施,尽快培育龙头企业,力促总投资7000多万元的天磊石材二期扩建项目开工建设。石材要在今年完成40万平方米基础上,明年再翻番,达到80万平方米,力争到2007年形成年产300万平方米的生产规模,用2-3年时间把##建成新疆较大的石材加工集散地。

今年新勘探开发的包尔图铜矿品质好,铜金属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大。明年,要全力支持新疆双吉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投资5600万元铜矿开发。并将积极努力,争取建设电解铜厂,拉长产业链,使铜矿开发成为我县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三)拓宽思路,加快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

我县第三产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要因势利导,加快推进,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要加快发展旅游业。##旅游资源丰富,但政府财力有限,发展旅游缺资金、缺人才,借力发展、实现双赢是我们的现实选择。一是依托大型企业集团,加大对我县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在认真总结今年委托新疆旅游集团公司对金沙滩旅游景区进行开发建设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实现内合外联,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二是要抓内涵,增强旅游的文化底蕴。根据我县旅游景区的特点,挖掘民俗旅游文化内涵,精心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革命历史内涵的旅游品牌,培育精品和拳头旅游产品,提升我县旅游整体水平。三是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档次,加强宣传促销,大力开展争创“4A”景区活动,继续做好“三项体系”认证工作。

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从我县情况看,服务业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涵盖的层面、服务的范围和领域十分有限,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许多空白点。要积极推进综合服务、法律服务、金融服务、中介服务、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物业管理、休闲健身、社区医疗、妇幼保健、家政、就业及老年和残疾人服务等社区服务业,在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方便服务的同时,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实现就业。

(四)创优投资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思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做到“认识、领导、措施、宣传、服务与落实”六个到位,对重点项目要盯住、靠上、抓牢,使招商引资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继续实施县级领导干部重大项目联系制度,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力争在引进和实施重大项目上实现突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在招商重点上,要立足我县重点培育的三大产业和各乡镇的优势,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和开发式招商。要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按照“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消除一切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和体制性障碍,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吸纳就业占全部城镇就业人数“三个比重”逐年递增。

(五)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坚持经济发展,基础先行的原则。重点是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和以公益事业为主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树立高标准管理城市、高品位经营城市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城市土地资本,掌握经营城市的主动权。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积极鼓励各类企业和民间资本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政府单一投资的状况。明年重点加快城市供排水、集中供热、天然气、城镇道路、城镇安居五大项目的建设步伐,完成5000万元的县城投资建设。完成县城详细规划和单项规划工作。在城镇中心区域初步形成集商贸、文化、居住、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建设格局,进一步增强县城对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能力。

三、统筹兼顾,促进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继续组织好“科技教育发展年”活动。巩固提高“普九”和民汉合校成果,集中力量办好九年义务阶段教育,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加快小学向中心村镇集合、初中向中心镇和县城集中。放开非义务阶段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形成教育投资主体和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农牧民业余文化和社区文化的发展。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要进一步抓好“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扩大广播电视的覆盖面。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全方位扩大对外宣传面,让更多的人了解##,来##投资兴业。要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和“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切实保障公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进一步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和“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切实把稳定与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在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高压威慑态势的同时,时刻保持对各种敌对势力的高度警惕,制定各种应急预案,提高预警能力,做到有备无患。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确保一方平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面的安全防控能力。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决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提高调处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信访工作,既是反映群众利益和要求的直接体现形式,也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重视和做好信访工作,实行信访工作层层负责制,一级对一级负责,该谁负责的就由谁负责,该哪个部门解决的就由哪个部门解决,决不能一推了之,上交矛盾,特别是要针对当前信访问题群体化、组织化、激烈化甚至极端化的倾向,进一步研究和把握信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信访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妥善处理好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诉涉法、特殊群体上访等问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结、宜散不宜聚、宜顺不宜逆”的方略,区分性质,讲究策略,对群众合理合法的要求,要主动负责地给予明确的答复,并着力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对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也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讲明道理;对无理取闹甚至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要依法处置。要确保信访渠道畅通,使群众有方便的说话之处、诉苦之处。各级领导要主动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要把矛盾排查纳入日常工作,及时、及早掌握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不稳定因素,千方百计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党委、政府领导和主要部门的负责同志要亲临现场,本着“合法、公正、公开、疏导”的原则,把问题解决彻底,不留后遗症,让群众满意,严防事态扩大,坚决避免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

(四)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加快建设和谐社会。

做好群众工作,首要的就是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各项工作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些年来,虽然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还有许多群众的生活水平仍然不高,特别是一部分下岗职工、各乡贫困户、城镇低收入者,生活还比较困难。原国有企业改制前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常委会上已确定了原则,要抓紧落实好。对这部分群众,我们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不仅要解决好他们眼前的问题,而且还要通过扶贫开发、实施再就业工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从根本上、长远上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从制度上、机制上更好地落实党关心群众生活的重大方针。

第一,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应该说,我们具有就业和再就业的广阔空间,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尽快转变人们的就业观念,大力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落实好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4050”困难人员的再就业援助,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快形成“市场导向、自主择业、自谋职业、政府支持、社会援助”的就业体制和机制。

第二,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稳定器”和社会公平的“调节器”。要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工伤、生育保险为重点,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巩固“一个低保”和“两个确保”,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尤其是要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应保尽保。要切实关心城镇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第三,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促使农民的负担减下来,收入增上去。要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村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明年起要把给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50%转移到村,确保乡村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确保村干部工资不低于取消“三提五统”前的水平,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同时,要从富民的角度出发,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创收。

第四,抓好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要扎实推进援新工程,不断改善该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要继续实施“百千万”帮扶工程、县级干部“一助一”、科级干部“二助一”和包乡住村活动,使特困群体有业可就、有病能医、子女有学可上。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捐助活动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的良好氛围。

四、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党建设好。我们要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部署,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要求,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明年1月,在全党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要开始了。自治州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及早动手,提前安排,特别是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开展“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经验和做法,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领导干部在职学习、脱产学习等制度,围绕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提高处理复杂事务和解决复杂矛盾能力,组织好领导干部的学习,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新世纪新阶段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创##县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新局面,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要有新突破、上新水平。一要做到政治合格。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始终做到旗帜十分鲜明,立场十分坚定。二要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领导干部必须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能干成事,才能推动一方的发展。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力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要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破除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善于从新的实践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工作新局面。三要有好的作风。我们各级领导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有声有色地开展工作。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等不靠,带领各族群众依靠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绝不允许滋长官气、暮气、骄气,求真、务实、清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无愧于全县各族人民。

(三)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特点,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农村、企业、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城镇社区、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和加强的措施。要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深入开展的“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交叉任职,村党支部书记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从机关选派。畅通村级干部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的渠道,使优秀村干部能有机会进入国家干部行列。

要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在生产、工作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把符合条件的先进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对流动党员、企业下岗职工党员以及离退休党员的管理,积极探索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有针对性地对“软、弱、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思想、组织、作风整顿,该充实的充实、该调整的调整,特别是要对那些不合格党员进行清理,纯洁党员队伍。

(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新形势下,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要认真贯彻全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加快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在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同时,紧密结合我县反腐倡廉的实际,根据各级领导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加强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主线,认真落实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继续落实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的有关规定,不允许利用领导干部的职权和影响谋取非法利益。领导干部既要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又要敢抓敢管、认真负责,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模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自觉做到廉洁从政、干净干事、清白做人。各级党组织要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高度重视社会风气的净化工作,加强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倡导充满正气、正义的社会风气,营造一种高洁、清廉的社会氛围。

同志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为推动我县经济和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而努力奋斗。

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下载各国执政党存在共同的执政规律党建党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各国执政党存在共同的执政规律党建党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荐]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建党委

    [推荐]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志们: 一、2004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坚持创新思想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今年以来,我们把解放思想谋发展、求真务实干事业摆在更加突......

    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提高政治鉴别力党建党委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迫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就是......

    对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几点思考 党建党委

    对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几点思考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我们党执政以来常抓不懈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党的十六大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再一次提出总体要求,为新时期加......

    党的执政能力从哪里来党建党委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深入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党的执政能力生成、壮大的根源与途径,是党的执......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建党委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指针党建党委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从根本上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通过认真学习可以......

    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建党委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现在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作风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对媒体的领导能力是党的重要执政能力党建党委5则范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提高党对媒体的领导能力,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