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日报三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既要顶层设计也要摸石过河
人民日报三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既要顶层设计也要摸石过河
2013年08月12日 05:39
来源:人民日报
改革中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这一点已是基本共识。但深化改革的路怎么走,答案可能会千差万别。
中国是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重大错误。总书记在湖北考察工作时,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之一加以强调,这是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从历史经验出发得出的深刻论断,是推进中国改革大业的重要方法论。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随着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关系日益错综复杂,形成改革共识的难度在增大。改革进程中,既有利益的藩篱盘根错节,也有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这样的背景下,要继续深化改革,必须把握大局、稳中求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可行性,离不开统筹谋划,在战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这些年来,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但在一些领域,难以上升到宏观层面,难以向纵深发展。有的地方和领域,单兵突进,没有系统整体谋划,缺乏配套协调。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要求我们强化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确保改革措施的公平性和利益最大化。
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互动至关重要。无论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还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无论是推进城镇化进程,还是建设更加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涉及国家、企业、居民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城乡、地区、行业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中央、地方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体建构,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协调,使改革更加科学系统,富有成效。
强调顶层设计,决不是否定基层创新的重要性。回顾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选择了渐进式的路径——摸着石头过河。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取得了经验,形成了共识,看准了,就全面推开。30多年循序渐进,让中国得到了平稳和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这一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为一个经济文化仍然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艰难的探索过程,希望找到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必须集思广益、逐步完善,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改革智慧和基层探索的积极性。从这些年的情况看,不论是上海市率先推行的增值税扩围试点、国有资本逐渐退出竞争性行业,还是广东先行试水的“非禁即入”式工商登记制度、民间组织无主管登记制,都为整体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都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统一,使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摸石过河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在统筹规划中协力推进改革,我们就能克服各种困难,使改革进程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篇:人民日报一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既要解放思想 也要实事求是
人民日报一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既要解放思想 也要实事求是
来源: 人民网
时间: 2013.08.06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 【 关闭 】
原标题:既要解放思想 也要实事求是
纵观我国现代化进程,未来的十年具有关键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航船破浪前行的动力引擎。以什么样的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以什么样的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什么样的方法破解改革难题,决定未来这十年能不能向历史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的“五大关系”。这是我们平稳走过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战略思考,是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的工作原则,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那么解放思想就是这一革命的先声。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经历了30多年波澜壮阔的变革,在新的时代实践中,同样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新思想观念无疑是先导之策;清除市场壁垒,有活跃的思想、开放的思维就有更好的办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取决于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与时俱进的把握。不进行思想的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的大突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行,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不行,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行,吃以往改革老本、躺在前人功劳簿上睡大觉更不行。
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正视了不同利益主体博弈频繁的现实,才会加紧建立利益协调平衡机制;把握了改革深水区矛盾问题的特点,才能确定深化改革哪些需要大刀阔斧、哪些需要循序渐进;看清了我国发展阶段的实际,民生改善措施才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深刻认知了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要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保持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全面深入调研是重要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不了解实际情况,怎能形成正确的决策思路,如何确立务实的改革举措?深入了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之难,懂得它们在解决就业、释放微观经济活力等方面的优势,就会在思想解放中找到破解之策。真切感知民生之艰,看到贫富差距拉大的隐患,就会在制度安排上更好地保障人民利益。只有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才有厚实的实践基础,也才能形成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正确方法。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改革开放走过了35年极不平凡的历程。事实雄辩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等“五大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轮驶向胜利彼岸。
第三篇:人民日报----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目 录
◇ 一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既要解放思想,也要实事求是
◇ 二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既要整体推进,也要重点突破
◇ 三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既要顶层设计,也要摸石过河
◇ 四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 五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
既要解放思想 也要实事求是
—— 一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纵观我国现代化进程,未来的十年具有关键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航船破浪前行的动力引擎。以什么样的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以什么样的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什么样的方法破解改革难题,决定未来这十年能不能向历史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的“五大关系”。这是我们平稳走过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战略思考,是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的工作原则,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那么解放思想就是这一革命的先声。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经历了30多年波澜壮阔的变革,在新的时代实践中,同样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新思想观念无疑是先导之策;清除市场壁垒,有活跃的思想、开放的思维就有更好的办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取决于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与时俱进的把握。不进行思想的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的大突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行,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不行,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行,吃以往改革老本、躺在前人功劳簿上睡大觉更不行。
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正视了不同利益主体博弈频繁的现实,才会加紧建立利益协调平衡机制;把握了改革深水区矛盾问题的特点,才能确定深化改革哪些需要大刀阔斧、哪些需要循序渐进;看清了我国发展阶段的实际,民生改善措施才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深刻认知了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要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保持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1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全面深入调研是重要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不了解实际情况,怎能形成正确的决策思路,如何确立务实的改革举措?深入了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之难,懂得它们在解决就业、释放微观经济活力等方面的优势,就会在思想解放中找到破解之策。真切感知民生之艰,看到贫富差距拉大的隐患,就会在制度安排上更好地保障人民利益。只有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才有厚实的实践基础,也才能形成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正确方法。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改革开放走过了35年极不平凡的历程。事实雄辩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等“五大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轮驶向胜利彼岸。(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8月6日)
既要整体推进,也要重点突破
——二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整体推进,才能统筹协调,把握改革大局;重点突破,才能以点带面,激发改革动力。
总书记在湖北考察工作时,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之一加以强调,这是对改革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改革方法的科学认识。处理好这一关系,对于不断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中国改革历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论贯穿始终。30多年前,“联产承包”推动农村发展,布下一盘改革大棋;上世纪90年代,“放开搞活”激发了全社会活力,带来全方位进步;十八大以来,强调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大大拓展了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是中国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邓小平同志曾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作为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以及党的相关制度,领域广泛,任务繁重。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不整体推进,很多单项改革很难完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中国改革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我们的各项决策部署,必须更加注重改革措施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
同时,整体推进又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改革的关键环节。从改革全局来看,重点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改革大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以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可以对全面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
当前,一些公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大多涉及面广、配套性强、利益关系复杂,涉及宏大的改革命题。2.6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户籍制度需要破冰,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改革同样要跟进;做大蛋糕之后分好蛋糕,确保“收入倍增”是重点,税收制度、公共财政、分配秩序等改革也是支撑。没有整体推进,难免会顾此失彼,使改革举步维艰;没有重点突破,也难免会乱了节奏,让改革久推不转。改革攻坚期、深水区,把握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辩证法,至关重要。
毛泽东同志曾用弹钢琴比喻干工作,“要十个指头都动作”,同时“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推进改革,同样如此。必须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当此中流击水之际,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管是整体推进还是重点突破,都既需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也需要改革的智慧和技巧。勇于突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改革巨轮才能驶入更为开阔的水域。(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8月8日)
既要顶层设计 也要摸石过河
——三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改革中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这一点已是基本共识。但深化改革的路怎么走,答案可能会千差万别。
中国是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重大错误。总书记在湖北考察工作时,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之一加以强调,这是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从历史经验出发得出的深刻论断,是推进中国改革大业的重要方法论。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随着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关系日益错综复杂,形成改革共识的难度在增大。改革进程中,既有利益的藩篱盘根错节,也有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这样的背景下,要继续深化改革,必须把握大局、稳中求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可行性,离不开统筹谋划,在战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这些年来,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但在一些领域,难以上升到宏观层面,难以向纵深发展。有的地方和领域,单兵突进,没有系统整体谋划,缺乏配套协调。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要求我们强化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确保改革措施的公平性和利益最大化。
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互动至关重要。无论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还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无论是推进城镇化进程,还是建设更加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涉及国家、企业、居民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城乡、地区、行业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中央、地方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体建构,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协调,使改革更加科学系统,富有成效。
强调顶层设计,决不是否定基层创新的重要性。回顾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选择了渐进式的路径——摸着石头过河。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取得
了经验,形成了共识,看准了,就全面推开。30多年循序渐进,让中国得到了平稳和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这一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为一个经济文化仍然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艰难的探索过程,希望找到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必须集思广益、逐步完善,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改革智慧和基层探索的积极性。从这些年的情况看,不论是上海市率先推行的增值税扩围试点、国有资本逐渐退出竞争性行业,还是广东先行试水的“非禁即入”式工商登记制度、民间组织无主管登记制,都为整体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都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统一,使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摸石过河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在统筹规划中协力推进改革,我们就能克服各种困难,使改革进程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8月12日)
胆子要大 步子要稳
——四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很难取得成功;同时改革又是“一个大试验”,面对复杂的国情,必须科学决策,稳中求进。正因如此,在论述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时,总书记强调,要把握“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
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要啃“硬骨头”。在这样的背景下,更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更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经验证明,如果面对困难不敢过河,怎么会有当初的联产承包、放开搞活?如果不啃硬骨头、不敢涉险滩,今天的改革怎能向纵深推进?又怎能有新成就、新突破?
无论经济转型升级,还是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改革既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革除体制机制的弊端,更要直面利益关系的调整、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这样的背景下,倘若患得患失、谨小慎微、左顾右盼,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仅不能得到解决,还会因此积重难返,影响整个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我们强调“胆子要大”,就是克服瞻前顾后、小富即安的消极思维,就是在呼唤无私无畏、敢于担当的决心和勇气。只要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有利的事情,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只要是妨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思想观念障碍和体制机制弊端,就要坚决地破、坚决地改。
强调改革的大胆,绝不意味着要蛮干。事实上,从一开始,中国改革就走了一条从实际出发的渐进改革之路。安徽小岗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探索、广东小渔村经济特区的试验、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实践,中国改革遵循的是先易后难的务实路线,坚持的是由点及面的稳步推进。改革的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空喊口号,更不是推倒重来。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现实,面对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改革来不得一蹴而就的“浪漫”和有勇无谋的鲁莽。
在这个意义上,不管是“闯”的精神,还是“冒”的勇气,都要沿着正确方向,都要从实际出发、讲究科学性。改革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和试验,都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行严格科学的充分论证。对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可以提出总体思路和方案,但推行起来还是要稳扎稳打,通过不断努力逐步达到目标,积小胜为大胜。这就叫“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改革有勇气,国家有朝气;改革有担当,民族就有希望。既强调勇气和使命担当,又讲究方法和统筹,我们就能使改革大业一步一步推进、一步一步突破。(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8月15日)
实现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
——五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始终贯穿30多年改革历程。能否科学把握三者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决定着下一个十年的改革成败。
“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论及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时,总书记的这一要求,体现了中央对改革形势的准确判断,为我们下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遵循。
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没有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就难有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福祉。放眼世界风云,政局动荡、社会**,让许多国家失去发展机遇,人民陷入深重灾难。回顾中国故事,改革开放的航船之所以能够乘风破浪,中国现代化的事业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正是由于我们正确把握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获得现实基础,这是历史与实践给我们的深刻结论。
30多年后的今天,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交融的态势更加明显。我们所攻坚的改革任务,啃的是硬骨头,涉的是大险滩;所面对的发展形势,是过关夺隘的关键阶段,中流击水、不进则退;所面临的稳定环境,是世所罕见的经济社会双转型,是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的相互叠加。经济增长的速度略微调低,便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医疗改革的节奏稍稍调整,就招来公众的质疑;一些从长远看有利于地方发展的大型项目,会因各种反对呼声无奈下马。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的复杂关系与艰巨挑战前所未有,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科学把握,认真处置。
如何理解三者的“统一”?如果说,30多年前的改革,人心所向、阻力甚少,是“人人受益、无人受损”的帕雷托改进;今日之改革,早已不可能“皆大欢喜”,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成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必须坚持的三个维度。力度不能小,改革不是修修补补,而是一场深刻革命。速度不能慢,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追赶型的,保持持续发展仍旧是必然要求。承受度不能冒,总结改革渐进式推进的成功经验,必须使改革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外围到核心、从增量到存量不断推进。
怎样把握三者的“结合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彰显了改革发展的指向。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改革的主体、发展的目的、稳定的基石。改革的唯一价值,是为人民而改革。发展的唯一目标,是为人民而发展。如果改革的红利不能体现在百姓切身利益上,发展的结果无法惠及群众,稳定的环境离开了民意基础,那么改革就必将失去动力,发展就会失去意义,稳定也无法真正实现。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这是下一个十年全面深化改革时依然需要坚持的逻辑前提。以改善人民生活为出发点,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航船一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8月16日)
第四篇:人民日报:五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人民日报:5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既要解放思想 也要实事求是
—— 一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纵观我国现代化进程,未来的十年具有关键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航船破浪前行的动力引擎。以什么样的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以什么样的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什么样的方法破解改革难题,决定未来这十年能不能向历史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的“五大关系”。这是我们平稳走过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战略思考,是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的工作原则,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那么解放思想就是这一革命的先声。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经历了30多年波澜壮阔的变革,在新的时代实践中,同样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新思想观念无疑是先导之策;清除市场壁垒,有活跃的思想、开放的思维就有更好的办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取决于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与时俱进的把握。不进行思想的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的大突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行,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不行,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行,吃以往改革老本、躺在前人功劳簿上睡大觉更不行。
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正视了不同利益主体博弈频繁的现实,才会加紧建立利益协调平衡机制;把握了改革深水区矛盾问题的特点,才能确定深化改革哪些需要大刀阔斧、哪些需要循序渐进;看清了我国发展阶段的实际,民生改善措施才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深刻认知了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要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保持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全面深入调研是重要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不了解实际情况,怎能形成正确的决策思路,如何确立务实的改革举措?深入了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之难,懂得它们在解决就业、释放微观经济活力等方面的优势,就会在思想解放中找到破解之策。真切感知民生之艰,看到贫富差距拉大的隐患,就会在制度安排上更好地保障人民利益。只有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才有厚实的实践基础,也才能形成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正确方法。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改革开放走过了35年极不平凡的历程。事实雄辩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等“五大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轮驶向胜利彼岸。(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8月6日)
既要整体推进,也要重点突破
——二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整体推进,才能统筹协调,把握改革大局;重点突破,才能以点带面,激发改革动力。
总书记在湖北考察工作时,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之一加以强调,这是对改革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改革方法的科学认识。处理好这一关系,对于不断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中国改革历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论贯穿始终。30多年前,“联产承包”推动农村发展,布下一盘改革大棋;上世纪90年代,“放开搞活”激发了全社会活力,带来全方位进步;十八大以来,强调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大大拓展了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是中国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邓小平同志曾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作为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以及党的相关制度,领域广泛,任务繁重。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不整体推进,很多单项改革很难完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中国改革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我们的各项决策部署,必须更加注重改革措施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
同时,整体推进又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改革的关键环节。从改革全局来看,重点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改革大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以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可以对全面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
当前,一些公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大多涉及面广、配套性强、利益关系复杂,涉及宏大的改革命题。2.6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户籍制度需要破冰,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改革同样要跟进;做大蛋糕之后分好蛋糕,确保“收入倍增”是重点,税收制度、公共财政、分配秩序等改革也是支撑。没有整体推进,难免会顾此失彼,使改革举步维艰;没有重点突破,也难免会乱了节奏,让改革久推不转。改革攻坚期、深水区,把握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辩证法,至关重要。
毛泽东同志曾用弹钢琴比喻干工作,“要十个指头都动作”,同时“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推进改革,同样如此。必须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当此中流击水之际,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管是整体推进还是重点突破,都既需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也需要改革的智慧和技巧。勇于突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改革巨轮才能驶入更为开阔的水域。(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8月8日)
既要顶层设计 也要摸石过河
——三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改革中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这一点已是基本共识。但深化改革的路怎么走,答案可能会千差万别。
中国是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重大错误。总书记在湖北考察工作时,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之一加以强调,这是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从历史经验出发得出的深刻论断,是推进中国改革大业的重要方法论。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随着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关系日益错综复杂,形成改革共识的难度在增大。改革进程中,既有利益的藩篱盘根错节,也有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这样的背景下,要继续深化改革,必须把握大局、稳中求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可行性,离不开统筹谋划,在战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这些年来,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但在一些领域,难以上升到宏观层面,难以向纵深发展。有的地方和领域,单兵突进,没有系统整体谋划,缺乏配套协调。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要求我们强化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确保改革措施的公平性和利益最大化。
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互动至关重要。无论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还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无论是推进城镇化进程,还是建设更加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涉及国家、企业、居民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城乡、地区、行业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中央、地方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体建构,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协调,使改革更加科学系统,富有成效。
强调顶层设计,决不是否定基层创新的重要性。回顾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选择了渐进式的路径——摸着石头过河。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取得了经验,形成了共识,看准了,就全面推开。30多年循序渐进,让中国得到了平稳和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这一富有中国智慧的改
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为一个经济文化仍然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艰难的探索过程,希望找到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必须集思广益、逐步完善,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改革智慧和基层探索的积极性。从这些年的情况看,不论是上海市率先推行的增值税扩围试点、国有资本逐渐退出竞争性行业,还是广东先行试水的“非禁即入”式工商登记制度、民间组织无主管登记制,都为整体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都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统一,使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摸石过河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在统筹规划中协力推进改革,我们就能克服各种困难,使改革进程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8月12日)
胆子要大 步子要稳
——四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很难取得成功;同时改革又是“一个大试验”,面对复杂的国情,必须科学决策,稳中求进。正因如此,在论述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时,总书记强调,要把握“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
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要啃“硬骨头”。在这样的背景下,更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更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经验证明,如果面对困难不敢过河,怎么会有当初的联产承包、放开搞活?如果不啃硬骨头、不敢涉险滩,今天的改革怎能向纵深推进?又怎能有新成就、新突破?
无论经济转型升级,还是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改革既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革除体制机制的弊端,更要直面利益关系的调整、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这样的背景下,倘若患得患失、谨小慎微、左顾右盼,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仅不能得到解决,还会因此积重难返,影响整个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我们强调“胆子要大”,就是克服瞻前顾后、小富即安的消极思维,就是在呼唤无私无畏、敢于担当的决心和勇气。只要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有利的事情,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只要是妨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思想观念障碍和体制机制弊端,就要坚决地破、坚决地改。
强调改革的大胆,绝不意味着要蛮干。事实上,从一开始,中国改革就走了一条从实际出发的渐进改革之路。安徽小岗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探索、广东小渔村经济特区的试验、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实践,中国改革遵循的是先易后难的务实路线,坚持的是由点及面的稳步推进。改革的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空喊口号,更不是推倒重来。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现实,面对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改革来不得一蹴而就的“浪漫”和有勇无谋的鲁莽。
在这个意义上,不管是“闯”的精神,还是“冒”的勇气,都要沿着正确方向,都要从实际出发、讲究科学性。改革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和试验,都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行严格科学的充分论证。对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可以提出总体思路和方案,但推行起来还是要稳扎稳打,通过不断努力逐步达到目标,积小胜为大胜。这就叫“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改革有勇气,国家有朝气;改革有担当,民族就有希望。既强调勇气和使命担当,又讲究方法和统筹,我们就能使改革大业一步一步推进、一步一步突破。(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8月15日)
实现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
——五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始终贯穿30多年改革历程。能否科学把握三者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决定着下一个十年的改革成败。
“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论及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时,总书记的这一要求,体现了中央对改革形势的准确判断,为我们下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遵循。
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没有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就难有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福祉。放眼世界风云,政局动荡、社会**,让许多国家失去发展机遇,人民陷入深重灾难。回顾中国故事,改革开放的航船之所以能够乘风破浪,中国现代化的事业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正是由于我们正确把握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获得现实基础,这是历史与实践给我们的深刻结论。30多年后的今天,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交融的态势更加明显。我们所攻坚的改革任务,啃的是硬骨头,涉的是大险滩;所面对的发展形势,是过关夺隘的关键阶段,中流击水、不进则退;所面临的稳定环境,是世所罕见的经济社会双转型,是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的相互叠加。经济增长的速度略微调低,便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医疗改革的节奏稍稍调整,就招来公众的质疑;一些从长远看有利于地方发展的大型项目,会因各种反对呼声无奈下马。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的复杂关系与艰巨挑战前所未有,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科学把握,认真处置。
如何理解三者的“统一”?如果说,30多年前的改革,人心所向、阻力甚少,是“人人受益、无人受损”的帕雷托改进;今日之改革,早已不可能“皆大欢喜”,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成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必须坚持的三个维度。力度不能小,改革不是修修补补,而是一场深刻革命。速度不能慢,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追赶型的,保持持续发展仍旧是必然要求。承受度不能冒,总结改革渐进式推进的成功经验,必须使改革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外围到核心、从增量到存量不断推进。
怎样把握三者的“结合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彰显了改革发展的指向。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改革的主体、发展的目的、稳定的基石。改革的唯一价值,是为人民而改革。发展的唯一目标,是为人民而发展。如果改革的红利不能体现在百姓切身利益上,发展的结果无法惠及群众,稳定的环境离开了民意基础,那么改革就必将失去动力,发展就会失去意义,稳定也无法真正实现。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这是下一个十年全面深化改革时依然需要坚持的逻辑前提。以改善人民生活为出发点,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航船一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8月16日)
第五篇:二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既要整体推进,也要重点突破
既要整体推进,也要重点突破
——二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本报评论员
整体推进,才能统筹协调,把握改革大局;重点突破,才能以点带面,激发改革动力。
总书记在湖北考察工作时,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之一加以强调,这是对改革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改革方法的科学认识。处理好这一关系,对于不断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中国改革历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论贯穿始终。30多年前,“联产承包”推动农村发展,布下一盘改革大棋;上世纪90年代,“放开搞活”激发了全社会活力,带来全方位进步;十八大以来,强调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大大拓展了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是中国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邓小平同志曾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作为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以及党的相关制度,领域广泛,任务繁重。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不整体推进,很多单项改革很难完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中国改革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我们的各项决策部署,必须更加注重改革措施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
同时,整体推进又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改革的关键环节。从改革全局来看,重点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改革大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以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可以对全面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
当前,一些公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大多涉及面广、配套性强、利益关系复杂,涉及宏大的改革命题。2.6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户籍制度需要破冰,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改革同样要跟进;做大蛋糕之后分好蛋糕,确保“收入倍增”是重点,税收制度、公共财政、分配秩序等改革也是支撑。没有整体推进,难免会顾此失彼,使改革举步维艰;没有重点突破,也难免会乱了节奏,让改革久推不转。改革攻坚期、深水区,把握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辩证法,至关重要。
毛泽东同志曾用弹钢琴比喻干工作,“要十个指头都动作”,同时“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推进改革,同样如此。必须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当此中流击水之际,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管是整体推进还是重点突破,都既需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也需要改革的智慧和技巧。勇于突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改革巨轮才能驶入更为开阔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