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文件3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一、社会政策的特点、运行及发展
1、社会政策的特点及原则
社会政策的特点:①社会政策具有社会性的目标。②社会政策要体现全社会公有的社会价值。③政府的社会政策德基本内容是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④社会政策是社会服务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⑤社会政策坚持福利性的原则。⑥社会政策具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的特征。
社会政策的目标及功能:①满足民生需要。②保护人权。③维护社会公平。④解决社会问题。⑤促进社会和谐。功能:①社会政策的经济功能:人力资本投资的功能、调解经济运行的功能、激励劳动积极性的功能。②社会政策的社会功能:收入再分配的功能、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的功能、社会政策的社会控制功能。③社会政策的政治功能:社会政策的社会管理功能、调解各群体利益矛盾的功能、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和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
社会政策的原则:①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②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原则。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④社会保护的原则。⑤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政策的基本运行方式:①资金的筹措方式。②社会服务的提供方式。③社会服务的付费方式。
2、社会政策运行
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社会政策的主体、对象、资源
社会政策的过程:社会政策制定、实施、评估、调整等四个阶段构成。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①典型示范。②建言献策。③间接服务。④直接服务。⑤外部评估。⑥内部评估。
3、社会政策的发展
国际社会政策的发展:①现代社会政策体制的建立。②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形成于发展。③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改革。
现代社会政策实践发端于欧美国家。西方社会政策实践的发端最早可追溯到1601年的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济贫法》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政府发布法令的方式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它的发布开创了政府干预社会福利事务的先河。但欧洲各国大规模的社会政策实践是在工业化的促进下,在19世纪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①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政策的特点。②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政策的转型。③当前我国社会政策新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内容和体系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社会工作的法规与政策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国家立法机关、政府行政机构和具有管理职能的社会工作行业组织为规范社会工作组织建设、人员管理和职业活动等事项,并促进社会工作发展而制定和发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业规范文件。在社会工作职业体系比较成熟的国家里,这类法规与政策体系比较健全,对社会工作的运行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类是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涉及到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儿
童社会工作要遵循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和法规等。由于社会工作的领域相当广泛,因此所涉及的法规和政策也相当多。从数量上看,第二类的法规与政策是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体系中的主体部分。这一类的社会工作的法规与政策主要反映了政府的社会政策,是社会政策的表达形式。因此,学习和掌握社会工作的法规与政策,在很多程度上是学习和把握一个国家的社会政策体系。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①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②针对特定人群的法规与政策。③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④人民调解、信访工作、社区矫正和戒毒等方面的法规与政策。⑤优抚安置法规与政策。⑥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⑦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的法规与政策。⑧民间组织发展的法规与政策。⑨劳动就业的法规与政策。⑩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
11、社会保险法规与政策。
12、社会工作的法规与政策好包括规范社会工作职业活动的各种法规与政策。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体系: 法规、政策和国际公约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与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社会工作是制度化的助人服务体系,因此要求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政府的法规和政策运行。从这个角度上说,社会工作实际上被纳入到了政府的社会政策行动体系,在实施政府社会政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工作的实践促进了相关法规与政策的完善和发展。
三、我国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规与政策
城市低保的对象:城市低保的对象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持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主要有以下四类人员: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②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③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④其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城市低保办事机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低保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①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低保的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按照规定落实城市低保资金;统计、物价、审计、劳动保障和人事等部门分工负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城市低保的有关工作。②县级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统称管理审批机关)负责城市低保的具体管理审批工作。③居民委员会根据管理审批机关的委托,可以承担城市低保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④在全国层面,则由民政部负责全国城市低保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低保标准确立的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对城市低保标准做出了一般性原则规定,即城市低保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城市低保待遇的申请、审批和发放程序:《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低保金申请、审批和发放应遵循以下程序:①申请。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②审批。城市低保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管理审批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起的30日内办结审批手续。对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管理审批机关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③发放。城市低保待遇由管理审批机关以货币形式按月发放;必要时,也可以给付实物发放。发放低保金,应尽量通过金融系统实现社会化发放,确保低保对象按月、及时、足额领取低保金。在审批低保金时,管理审批机关需视城市低保对象的不同情况,批准其全额享受或者差额享受。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保障对象批准其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对其他保障对象均按其家庭人均收入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
城市低保的管理与监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提出了如下城市低保的监督复核机制。①管理审批机关为审批城市低保待遇的需要,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②对经批准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城市居民,由管理审批机关采取适当形式以户为单位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任何人对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都有权向管理审批机关提出意见;管理审批机关经核查,对情况属实的,应当予以纠正。③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告知管理审批机关,暴力停发、减发或者增发城市低保金的手续。④管理审批机关应当对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定期进行核查。⑤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依法监督城市低保资金的使用情况。
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规与政策
农村低保的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农村低保办事机构:
农村低保标准确立的依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规定,并报上一级地方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时进行调整。
农村低保待遇的申请、审批和发放程序: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一般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村委会受乡政府委托,也可受理申请。受乡政府委托,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村委会对申请人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后提出初步意见,报乡政府;乡政府审核后,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乡政府和县级民政部门要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了解其家庭财产、劳动力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并结合村民民主评议,提出审核、审批意见。在核算申请人家庭收入时,申请人家庭按国家规定所获得的优待抚恤金、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以及教育、见义勇为等方面的奖励性补助,一般不计入家庭收入,具体核算办法由地方人民政府确定。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申请情况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民主评议意见,审核、审批意见,实际补助水平等情况要向社会公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原则上按照申请人家庭年人均收入与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也可以在核查申请人家庭收入的基础上,按照其家庭的困难程度和类别,分档发放。
农村低保的动态管理:乡政府和县级民政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调查了解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并根据其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及时按程序办理停发、减发或增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手续。保障对象和补助水平变动情况都要及时向社会公示。
3、农村五保户供养法规与政策
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抚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①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②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③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④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⑤办理丧葬事宜。农村五保供养的形式:《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分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两种形式。
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农村五保供养的申请与审批程序:①申请与评议: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应当由本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并应提供相关申请材料;因年幼或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经村委会评议,符合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村委会将评议意见及相关材料报乡政府审核。②审核与审批:乡政府英自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县级民政部门应自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20日内做出审批决定。对符合五保供养待遇的,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证书》;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农村五保供养的管理:①县级人民政府和乡政府应当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设备、管理资金,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②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建全内部民政管理和服务管理制度。③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应当经过必要的培训。④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可以开展以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生活条件为目的的农副产品生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对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开展农副业生产给予必要的扶持。⑤乡政府应当与村委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签订供养服务协议,保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享受符合要求的供养。
农村五保供养的监督: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和乡政府应当制定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制度,并负责督促实施。②财政部门应按时足额拨付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确保资金到位,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③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④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申请条件、程序、民主评议情况以及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和资金使用情况等,应当向社会公共,接受社会监督。⑤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遵守治安、消防、卫生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向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符合要求的供养服务,并接受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
门的监督管理。
4、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
医疗救助的对象:一类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另一类是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农村:一类是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另一类是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
医疗救助的形式:城市:《城市医疗救助意见》规定,对救助对象在扣除各项医疗保险可支付部分、单位应报销部分及社会互助帮困等后,个人负担超过一定金额的医疗费用或者特殊病种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量的补助。农村:①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②③
医疗救助的申请与审批程序:
5、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法规与政策
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的对象: 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的程序: 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的部门和资源:
6、城镇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面积: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方式: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申请、审核与管理:
7、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
法律援助的对象: 法律援助的范围:
法律援助的申请、审查程序: 法律援助的实施:
8、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对象: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机构: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形式及内容: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程序:
9、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
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与程序: 灾害应急救助的内容与程序: 灾后重建的内容: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四、我国特定人群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
1、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
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方法:
2、妇女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
妇女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方法:
3、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法规与政策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方法: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犯罪的预防与矫治: 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与安置办法:
相关部门保障孤儿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的职责:
4、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
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方法: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五、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
1、婚姻家庭关系法规与政策
结婚的条件和程序: 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的条件和程序: 救助措施的规定: 离婚的法律后果:
2、私有财产继承法规与政策: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顺序: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遗嘱继承的内容、形式和法律效力: 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的主要规定: 遗产处理的主要规定:
3、收养关系法规与政策
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和程序: 收养关系成立的法律效力: 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和程序: 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后果: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六、我国人民调解、信访工作玉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
1、人民调解法规与政策
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体制: 人民调解工作应当遵守的原则: 人民调解的程序:
人民调解必须遵守的纪律:
2、信访工作法规与政策
信访工作的机构: 信访的渠道:
信访事项的提出、受理、办理和督办: 信访的法律责任:
3、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社区矫正的任务与内容:
社区矫正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4、禁毒法规与政策
禁毒的目的、方针及机制: 禁毒宣传教育: 禁毒措施: 禁毒的法律责任: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七、我国优抚安置法规与政策:
1、革命烈士褒扬法规与政策
烈士的认定: 烈属抚恤和优待: 烈士褒扬:
2、军人抚恤优待法规与政策
抚恤优待对象的认定: 死亡抚恤的具体规定: 伤残抚恤的具体规定: 优待的具体内容:
参照军人抚恤执行的情形:
3、退役士兵安置法规与政策
退伍义务兵安置办法: 退役士官安置办法:
4、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法规与政策
军队干部退休的条件和待遇: 军队干部退休安置办法: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管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八、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
1、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法规与政策
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居民自治的内容:
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和所在的单位的关系:
2、农村村民自治法规与政策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村民会议:
3、城市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
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 城市社区建设的原则: 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
4、社区服务法规与政策
发展社区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社区服务的主体: 社区服务的内容: 社区服务的方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九、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
1、公益慈善事业法规与政策
公益慈善的特点和领域: 公益慈善组织:
公益事业捐赠的主要规定: 彩票与公益事业的发展: 志愿服务的特点:
我国志愿服务的主要规定: 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十、我国民间组织发展法规与政策
1、社会团体管理法规与政策
社会团体成立登记: 社会团体变更登记:
社会团体的财务制度与税收政策: 社会团体的年检: 社会团体的终止:
2、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法规与政策
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 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登记: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与税收政策: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年检: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终止:
3、基金会管理法规与政策
基金会的分类:
设立基金会应具备的条件: 基金会的组织结构: 基金会财产的管理: 基金会的年检: 基金会的终止: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十一、我国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
1、促进就业的法规与政策
促进就业的原则及政策支持: 就业服务于就业援助:
2、劳动合同的规定
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集体合同、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
3、工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
4、劳动保护与职业培训的规定
5、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范围与机构: 劳动争议的调解: 劳动争议的仲裁:
6、劳动保障监察
劳动保障监察范围、机构与原则: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职责和监察事项: 劳动保障监察的实施: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十二、我国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
1、公共卫生法规与政策
公共卫生体系: 疾病预防体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建设:
2、医疗服务体制法规与政策
城市医疗服务体制: 农村医疗服务体制:
3、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法规与政策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具备的条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与补偿机制:
4、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
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的一般规定: 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方法: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十三、我国社会保险法规与政策
1、基本养老保险法规与政策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定:
2、基本医疗保险法规与政策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定:
3、失业保险法规与政策
失业保险基金: 失业保险待遇:
4、工伤保险法规与政策
工伤保险基金: 工伤认定: 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保险待遇:
5、生育保险法规与政策
生育保险基金: 生育保险待遇:
第二篇: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复习题
2012《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1.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B)其预期效力。A.等同于B.不同于C.大概等同于D.相当于
2.社会保险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C)关系。A.对等 B.相关C.对应D.非相关
3.社会救济的对象(A)任何缴费义务。
A.没有B.有部分C.视情况有 D.有时有 4.规范性文件(A)法律效力。
A.不具备B.部分具备C.具备 D.有时具备 5.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是一种(A)活动。
A认识B.实践C.思想 D.观念
6.社会政策法规的制定要符合事物的规律性,立足实际,易于落实,便于执行,这体现了(C)。A.利益原则 B.系统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连续性原则 7.社会政策法规制定程序的第三阶段是(C)。
A.目标确立B.问题界定 C.方案设计和预测D.方案抉择
8.社会制定政策法规过程中的方案抉择最主要、最基本的标准是(A)。A.最大限度实现政策法规目标 B.消耗政策法规资源尽可能少
C.体现基本国策,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D.实现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少
9.通过对社会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可以预防一些违反政策法规现象的滋长与蔓延,这种作用称为(D)。
A.补救性作用B.评价性作用 C.保证性作用D.预防性作用
10.社会政策法规实施中的协调,如在同一时间同时协调各种因素、各方面问题;或在同一层次之 2 间进行协调,一般称为(B)。
A.纵向协调B.横向协调 C.纵横交叉的综合协调D.全面有重点的协调 11.社会政策问题(C)社会公共问题。
A.等同于B.不同于C.来源于 D.大于 12.公民一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A)参加社会保险。A.必须 B.可以C.自愿 D.可以不 13.社会政策与法规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化(A)预防。A.可以B.不可以C.很难 D.必须 14.不属于瑞典模式的是(A)。
A.奥地利B.挪威C.瑞典 D.丹麦 15.“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属于(B)。
A.方面政策B.元政策C.具体政策 D.基本政策 16.政策法规制定程序的第一阶段是(B)。
A.目标确立B.问题界定C.方案抉择 D.方案设计
17.根据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对事物发展的未来进行预测,这体现了预测的(B)。A.类比性原理 B.连续性原理 C.反馈性原理D.系统性的原理
18.国际劳工组织1952年通过的(C)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社会保障国际宪章”。A.北欧五国社会保障公约B.国际劳工组织宪章C.第102号公约 D.第118号公约
19.不属于当前我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对象的有(C)。A退伍义务兵B.退役志愿兵C.现役军人家属D.军队离退休干部
20.对社会政策法规方案获取政治资源支持的程度及对政治价值的影响的可行性分析,属于(B)。
A.行政可行性分析B.政治可行性分析C.法律可行性分析 D.经济可行性分析 21.“于平凡处见奇伟”,属于(D)。
A.信息类比预测法B.信息分析综合预测法C.信息推导预测法 D.信息透视预测 4 法
22.有关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社会福利基金由政府财政支出
B.福利对象以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定C.福利对象无须履行缴费义务 D.福利给付无须进行个人财产和收入方面的调查 23.社会政策与法规基本的分析方法不包括(D)。A.定量分析法B.价值分析法 C.系统分析法D.信息综合分析法 24.社区工作的最高层次是(D)。
A.社区救助B.社区服务C.社区组织D.社区发展
25.下列有关社会优抚政策与法规的说法不准确的(D)。
A.有强烈的政治性 B.带有精神褒扬的倾向C.社会优抚的给付标准不低于或稍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D.是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体系中最不完善的
26.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突破是采用了(A)。A.事前评估B.执行评估C.非正式评估D.事后评估 27.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与执行间的关系是(A)。
A.认识指导实践的关系B.平行的关系C.上下级的关系D.没有关系 28.社会政策的稳定性,与法律相比,(B)。A.社会政策较稳定B.法规较稳定 C.同样稳定D.无比较的可能
29.一项反贫困的计划没有实现它的目标,只是使人们相信政府是在关注着贫困问题的,这项社会政策与法规(C)。
A.没有效果B.具有潜在效果 C.具有象征性效果D.具有直接效果
30.(C)中首次使用社会政策的概念,标志着社会政策与法规进入现代阶段。A《伊丽莎白济贫法》B.《劳工章程》 C.《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政策及立法》D.《亨利济贫法》 31.关于社会保险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D)。A.非营利性 B.福利性C.强制性D.公平性
32.从评估机构的地位看,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的类型可以分为(B)。
A.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C.事前评估与事后评估评估
33.社会政策与法规的价值判断必须以(A)。A.公共利益为重 B.集团利益为重 C.国家利益为重D.个人利益为重
34.“心有灵犀一点通”体现的是非逻辑决策方法中的(B)。A.直觉判断 B.灵感顿悟 C.事实推断 D.归纳演绎
35.社会保障政策属于(A)政策。
.执行评估与事后 D A.再分配性B.分配性C.公平性 D.国有性 3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属于(D)政策。A.方面政策 B.具体政策C.基本政策 D.元政策
37.北欧国家的福利政策法规保障了贫弱孤寡的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助长了一些人的依赖思想和惰性,这体现了社会政策与法规的(D)。
A.意外效果B.潜在效果C.象征性效果 D.附带效果 38.不属于社会政策问题特征的是(B)。A.公共性 B.严重性 C.相关性D.主客观统一性 39.下列不符合德尔斐法特点的是(D)。
A.匿名性 B.决策结果的统计特性 C.信息反馈沟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D.具备深刻的理论逻辑论证
40.社会保障立法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标志是(A)。
A.北欧五国社会保障公约B.第101号公约 C.《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D.《第102号 8 公约》
二 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社会政策与法规自身运行规律包括(BC)。
A.社会发展规律B.社会政策与法规效力规律 C.社会政策与法规利益规律D.社会政策与法规效益规律E.社会政策与法规发展规律
2.社会政策与法规基本的分析方法是(ABC)。
A.定量分析法B.价值分析法 C.系统分析法D.利益分析法 E.信息综合分析法
3.关于社会救济基金的来源,说法正确的是(BD)。
A.主要由社会捐助和募集,辅之以政府财政开支 B.主要由政府财政开支,辅之以社会捐助和募集C.救济对象与政府财政共同承担D.救济对象没有缴费义务 E.政府承担大部分,救济对象承担小部分
4.关于社会政策法规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说法正确的是(ABDE)。
A.其原因在于客观事物的变易性 B.其原因在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内在规定性C.转变不可预防D.转变可以预防 E.转变是客观存在的 5.政策法规预测按其范围划分,可分为(ABE)。
A.宏观预测B.中观预测C.长期预测D.短期预测E.微观预测 6.属于社会政策问题特征的是(ACD)。
A.公共性B.严重性 C.相关性 D.主客观统一性 E.系统性 7.工伤保险基金由(AB)构成。
A.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B.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 C.职工个人缴纳的工伤保险费D.职工个人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的利息E.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的利息 8.社会保险具有如下特点:(BC)。
A.自愿性 B.福利性C.强制性 D.公平性E.补偿性 9.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引导功能主要体现为(ADE)。
A.明确目标 B.创造条件C.破旧促新 D.指导行动 E.统一思想
10.从评估机构的地位看,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的类型可以分为(CD)。A.正式评估 B.非正式评估 C.内部评估 D.外部评估E.事前评估 11.社会制定政策法规过程中的方案抉择的标准是(ABCDE)。
A.最大限度实现政策法规目标 B.消耗政策法规资源尽可能少C.体现基本国策,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D.实现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少E.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小 12.社会政策法规的制定遵循的原则有(ABCD)。A.利益原则B.系统原则C.可行性原则D.连续性原则 E.节约原则
13.关于社会救济基金的来源,说法不正确的是(ACE)。
A.主要由社会捐助和募集 B.主要由政府财政开支,辅之以社会捐助和募集
C.救济对象与政府财政共同承担D.救济对象没有缴费义务E.政府承担大部分,救济对象承担小部分
14.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具有(BCDE)。
A.自愿性B.强制性C.给付性 D.社会性E.时间性和地域性 15.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功能有(ADE)。
A.促进功能B.强制功能C.平衡功D.调控功能E.引导功能 16.在方案抉择时要对社会政策法规方案进行(ABCDE)分析。
A.行政可行性 B.政治可行性C.法律可行性 D.经济可行性 E.技术可行性 17.属于瑞典模式的是(BCD)。
A.奥地利B.挪威C.瑞典 D.丹麦 E.德国 18.下列有关社会优抚政策与法规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有强烈的政治性 B.带有精神褒扬的倾向 C.对象涉及全体国民D.社会优抚的给付标准不低于或稍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E.是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体系中最不完善的 19.关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正效力向负效力转变是客观存在的
B.正效力向负效力转变的原因之一是客观事物的变易性C.社会政策与法规本身内在的规定性可引 12 起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D.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不可预防 E.等同于法律上效力范围的概念 20.属于当前我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对象的有(ABD)。
A.退伍义务兵B.退役志愿兵C.现役军人家属D.军队离退休干部 E.革命伤残军人
三、判断正误(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
1.(√)《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政策及立法》中首次使用社会政策的概念,标志着社会政策与法规进入现代阶段。
2.(√)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最初只涉及到社会优抚方面。3.(×)社会政策的适用范围,与法律相比,应该是小于法律。4.(√)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突破是采用了事前评估。
5.(×)一项反贫困的计划没有实现它的目标,只是使人们相信政府是在关注着贫困问题的,13 这项社会政策与法规没有效果。
6.(×)社会政策与法规方案抉择的最基本标准是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7.(×)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与执行间是平行的关系。
8.(√)社区工作中最普通最广泛最直接的社会服务工作是社区服务。9.(×)福利对象以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定。10.(×)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取代效用分析方法。
11.(√)社会政策与法规的价值判断必须以公共利益为重。12.(√)率先采用社会保险政策的是德国。
13.(√)社会政策与法规优化的核心是社会政策与法规组织优化。
14.(×)终止由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社会政策与法规本身的终止。15.(×)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的根本标准是效益标准。
16.(√)北欧国家的福利政策法规保障了贫弱孤寡的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助长了一些人的依赖思想和惰性,这是社会政策与法规的附带效果。
17.(√)在社会政策与法规执行过程中不停顿地进行控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这一控制方式属于动态控制。
18.(√)社会政策与法规不适应新的形势,效力明显减弱,需要改变时,应该先立后破。19.(√)价值分析法核心内容是功能分析。20.(√)“构建和谐社会”属于元政策
21.(×)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等同于其预期效力。22.(×)规范性文件具备法律效力。
23.(√)社会保险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对应关系。24.(×)“于无声处听惊雷”属于信息类比预测法。
25.(√)社区工作中最普通最广泛最直接的社会服务工作是社区救助。26.(√)社会救济基金的来源是主要由政府财政开支,辅之以社会捐助和募集。27.(√)社会政策法规的制定立足实际,易于落实,便于执行,体现了可行性原则。28.(√)政策与法规制定中方案抉择最基本的标准是最大限度实现政策法规目标29.(15)
√ 社会政策法规实施中同一时间同时协调各种因素、各方面问题横向协调。
30.(×)对社会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可以预防一些违反政策法规现象的滋长与蔓延,这种作用称为补救性作用。
31.(√)公民一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必须参加社会保险。
32.(√)根据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对事物发展的未来进行预测,体现了预测的连续性原理。33.(×)对政策法规方案获取政治资源支持的程度的可行性分析属于行政可行性分析。34.(×)社会政策法规的控制过程的三个步骤是对照-标准-纠偏。35.(×)社会政策法规只能由国家来制定和实施。
36.(×)政策和法规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要求人们按照政策法规的规定行事。37.(×)社会政策与法规以增进社会福利为理念依据。
38.(√)某社会政策与法规处于其正效力递减的时期,此社会政策与法规对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减小。
3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制化开端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发布。
40.(×)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等同于其预期效力。
四、简答题
1.社会政策问题有何特征?
答:1.社会政策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公共性。公共性是指政策问题是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要面对的,是在公共领域发生的。(2)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任何一项政策问题都有着横向或纵向的相关因素。政策问题的相关性提示人们在分析解决一个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它的连锁反应的影响。
(3)主客观统一性。政策问题主客观统一性是指政策问题是客观现象与主观认识的统一体。政策问题的客观性主要表现为,任何公共政策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客观状态,不是人们主观臆想或猜测出来的,但是又和人们的认知、理解、判断、价值观念等不可分割,从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简述瑞典模式的含义与特征。
答:2.瑞典模式的价值取向不是享受福利的选择性,而是福利的普遍性,把社会权利作为提供福利 17 的核心依据,它努力满足人们比较高层次的需要并在这种层次上追求平等。(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强调福利的普遍主义原则,强调公民权,强调权利和平等,福利的获得并不以是否就业为标准。普遍主义原则认为,只要公民活着,他就有权获得福利。
(2)以国家为基础,主张通过逐渐扩大预算来扩展社会服务。也就是由国家通过征收税款的方式筹集资金,制定各种社会福利计划来扩大社会服务。
3.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有何特征? 答;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有如下几个特征:
(1)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它由党和国家通过决策和立法对社会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强制性干预(2)具有给付性。社会保障的目标只有通过社会保障给付才能实现
(3)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的社会性首先表现在享受对象的普遍性上,还表现于社会保障责任和义务的社会化
18(4)时间性和地域性。时间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之间、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有相应的调整及不同。
4.社会政策与法规具有何种效益?
答:4.(1)任何一项社会政策法规都有理论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价值实现,产生理论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理论效益是指通过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实践的检验,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为深化政策法规研究和新政策法规的出台打下基础。
(3)经济效益是指通过一定经济价值要素的投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果,使人们的利益分配关系更趋合理。
社会效益是指政策法规都是为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制定的,执行政策法规要掌握政策法规受动者的承受能力,保证社会的稳定,促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执行政策法规一定要讲效益,并且一 19 定要讲综合效益。
5.社会政策与法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什么内容?
答:5.政策法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政治可行性——指政策法规方案获取政治资源支持的程度及对政治价值的影响,这是方案论证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2)经济可行性——指执行方案所需要的一般性资源(财力)和特殊资源(人力、物力、信息等)的获取和支持程度。
(3)行政可行性——指政府行政部门执行力的大小和效能高低。(4)法律可行性——指方案是否符合宪法、法律的有关条款及其精神。(5)技术可行性——指方案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能够实现目标的程度。
6.简要说明社会政策法规评估的类型。
答:(1)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可分为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正式评估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估 20 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估者进行的评估。非正式评估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式、评估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估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的要求。
(2)从评估机构的地位看,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内部评估是由政策法规系统内部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外部评估是由政策法规系统外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
(3)从政策法规评估在政策法规过程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法规评估又可分为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事前评估是在政策法规执行之前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这种从单纯的事后检测变成事前控制的工具,是政策法规评估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执行评估是对在执行过程中的政策法规实施情况的评估。事后评估是政策法规执行完成后对政策法规效果的评估,它在政策法规执行完成以后发生,是最主要的一种评估方式。
7.社会政策与法规终结的作用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有利于节省社会政策与法规资源。(2)有利于提高社会政策与法规绩效
21(3)可以避免社会政策与法规僵化(4)可以促进社会政策与法规优化
8.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规范形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第14、45、42、43、44、45、46、50条等均涉及我国社会保障内容。,其中第45条是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根本依据。
(2)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男人权益保障法》等。
(3)法规,如各种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等(4)规范性文件,如决定、通知、意见、复函等。
9.什么是社会政策问题?
答:(1)社会政策问题是指应该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机构负责解决的,且已经纳入政府工作程序,开始实际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
(2)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社会公共问题,但有些公共问题已经引起政府或全社会的注意,有些则没有引起注意。只有那些引起政府及全社会注意的问题,政府才能制定相应得社会政策进行解决
10.社会政策与法规有哪些功能?
答:主要有以下3个功能:(1)引导的功能。从以下3个方面体现出来的:明确目标;指导行动和统一思想。
(2)调控功能。包括了社会政策与法规调节和社会政策与法规控制两个方面(3)促进功能。通过以下3个方面的作用体现出来:创造条件破旧促新和提供保护
11.对社会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有哪些方面?
答: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1)对偏离政策法规行为的矫正监督。为了矫正偏离政策法规的行为,保证政策法规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政策法规实施过程中,要监督执行者是否完整、准确地执行了政策法规,有没有偏离政策法规精神或违反政策法规规定的行为等
(2)对政策法规失误的矫正监督。在政策法规执行过程中具有多种重要的作用:预防性作用、保证性作用、补救性作用和评价性作用
12.为什么社会保障水准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答:(1)社会保障的水平不能超前。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水准,必定使社会保障发挥其稳定机制的作用,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保障水准,必定挤压经济发展资金,影响必要的社会资本积累,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2)社会保障体制也不能滞后,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保障水准,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成员产生不满,造成社会动荡,从而削弱社会保障的稳定机制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3)社会保障立法必须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适当的社会保障水准
五 论述题
1.试论述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果。答:社会政策与法规效果有如下几种类型:
(1)直接效果。即政策法规实施对主体所要解决的政策法规问题及相关人员所产生的作用。比如,某些人的生活、环境或行为由于某项政策法规的推行或多或少地改变了。这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情况,相对来说是显而易见、较易测定的。
(2)附带效果。政策法规实施过程可能对并非直接作用对象的环境、团体、个人产生效能,这种效能超乎政策法规制定者原来的目标和期望,成为一项政策法规的副产品。如北欧国家的福利政策法规显然有助于实现某种程度的社会公平,保障那些贫弱孤寡的人们,却也助长了社会中一些人的依赖思想和惰性。
(3)意外效果。有时一项政策法规的推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投入很多,期望很高,却收效甚微;一种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种豆得瓜,没有太多的期盼和投入,却有出人意外的收 25 获。
(4)潜在效果。有的政策法规明显有助于改善眼前的状况,产生短期效应,有些则不能。但是二者都有潜在影响,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表现出来。这种潜在效果虽然不易测定,但却很值得评估者的注意和考量。如一项以提高贫困地区儿童识字率为宗旨的智力开发计划,可能会在未来影响他们的发展和谋生能力。
(5)象征性效果。有些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内容是象征性的,它可能具有的有形效果是微不足道的,其初始的用意也不过是让有的人群得到印象,以为他们要求的问题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之中,从而减轻对政策法规的压力,或者也可能因此而激发起某种精神。如一项反贫困的计划或许没有实现目标,但却使人们相信政府关注着贫困问题。
2.简要论述专家会议决策法的特点及弊端。
答:特点:专家会议决策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的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做出集体的判断。它的特点有:A.能够发挥若干专家所组成的团体的宏观智能结构效应,这 26 种效应往往大于团体中各个成员单独创造能力的总和;B.通过多个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而引发思维共振,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可喜的创造性成果;C.专家会议还有助于专家们交换意见,通过相互启发的提示以及内外信息的交流与反馈来弥补个人意见之不足,并将所产生的创造性逻辑思维活动集中于战略目标,从而为重大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2)弊端:A.与会者人数有限,代表性不够充分;B.权威的影响较大,权威一旦发表意见,其他成员往往会顺其思想发表意见,或者碍于情面、权势而不敢发表不同意见,产生所谓的“乐队效应”;C.易受表达能力的影响。头表达能力较好的人,能够简明扼要并且有说服力地提出自己的论点。不善表达的人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观点不能被别人知晓;D.容易受“潮流”思想的影响。在决策过程中,一种新见解通常意味着要改变一个已被大多数人接受了的且习以为常的观点,发表这种新见解的人必然成为会议上不合潮流的人,与此相适应,他所提出的非正统的观点即使很有价值,也往往遭到怀疑甚至进而被否定;E.发言人受自尊心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发表意见之后,往往不能冷静认真地考虑其他成员的意见。有时即使是明确知道自己的论据不够充分甚至出现错误,也不愿公开予以修改,因而使会议易出现僵局。
3.社会政策法规评估的标准有哪些?
答:(1)生产力标准,是政策法规评估的首要的标准;
(2)效益标准,政策法规效益指达到政策法规目标的程度。这个标准关注政策法规的实际效果是否与理想目标相符,在多大程度上相符,还有什么距离和偏差.(3)效率标准。政策法规效率是政策法规效益与政策法规投入之间的比率。
(4)公正标准,公正标准是指在政策法规执行后,导致与该政策法规有关的社会资源、利益及成本公平分配的程度。
(5)政策法规回应度政策法规实施后满足特定社会团体需求的程度,确立这一标准,目的是要从总体上衡量政策法规对社会的宏观影响。
4.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哪几个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28(l)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不够健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尚有一些领导者对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价值和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改革旧的决策体制,是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控制机制不够健全。一项政策法规制定之后,需要进行有效的实施。但如果没有控制能力,结果会是实施不力或实施走样,甚至导致政策法规半途而废,即政策法规中途停止运转。(3)协调机制不够健全。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带有某些试验性的新政策法规出台较多,有的新政策法规与其他政策法规之间配套不够,时常出现政策法规之间的互相碰撞和摩擦。(4)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如果缺少了监督,就有可能使错误的政策法规得以出台,使政策法规的失误得不到及时纠正。我国政策法规运行系统的政策法规监督机制特别薄弱,既缺乏对政策法规监督的职能,又缺乏对政策法规监督的意识,更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办法。
第三篇:《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练习题
社会政策与法规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法规最大的特点在于其()。
A.针对性和强制性
B.规范性和强制性
C.规范性和权威性
D.时效性和强制性
2、(2012年)各类法规与政策具有不同的效力,同一层次的法规与政策具有同等效力。下列法规和政策中,与部门规章具有同等效力的是()。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3、(2011年)某社区有一下岗工人,家庭生活较困难。后来经社区服务中心介绍参加了就业技能的培训,并找到一份工作。此处涉及的是()社会政策内容。
A.失业保险
B.公共医疗卫生政策 C.劳动就业政策 D.公共住房政策
4、下列符合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人员是()A 慧慧,5岁,父母双亡,暂由姑姑抚养 B 林某,32岁,智障痴呆,由父母抚养 C 黄某,72岁,单身无子女,无劳动能力
D 兰某,69岁,因病无劳动能力,有一对儿女在村务农
5、村民老王今年71岁,丧偶已经5年。目前已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陷入贫困。其唯一的女儿家庭条件不好,没有能力帮助老王。老王欲申请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须向当地审批机关提供其女()方面的证明材料。A 计划生育
B 遵纪守法 C 赡养能力
D 文化程度
6、李明已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因严重交通意外造成双腿残疾,伤势很重。治疗之后,仍觉得个人负担较重,所以申请了城市医疗救助。最后,李明的医疗费用的来源有以下几种情况:基本医疗保险支付5900元,商业医疗保险支付7 400元,单位报销16 000元,社会捐助11 000元,医疗救助基金补助了12 000元,医院减免费用8 000元,个人支付30 000元。因此可得出李某享受的城市医疗救助一共()元。A 23 000
B 31 000
C 36 900
D 60 300
7、根据《法律援助条例》,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下列被告人中,人民法院为其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进行经济状况审查的是()。a.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b.被告人肢体残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c.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d.被告人可能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8、王大娘年老体弱,在甲县独居,一直由儿子赡养。近年来,王大娘感到儿子支付的赡养费无法满足生活需要,要求居住在乙县的女儿也支付赡养费,但女儿以没有义务为由拒绝支付。王大娘欲通过诉讼程序解决,但无力支付诉讼费用。如果王大娘寻求法律援助,她应当向()提出申请 a.甲县法律援助中心 b.乙县法律援助中心 c.甲县人民法院 d.乙县人民法院
9、法律援助机构的律师王某被指派帮助特困户老李打一场关于赡养费的官司,最后由于证据不充分而被法庭宣布败诉,下列说法恰当的是:()A 老李的官司费用由其个人支付 B 王某的办案补贴由法院支付
C 王某的办案补贴由法律援助机构支付
D 王某的官司败诉,根据规定他无权获得办案补贴
10、小李与患病的母亲产生矛盾,于是和母亲达成口头协议,一次性给付母亲医疗费等共3万元,从此双方脱离
母子关系。此后母亲因需继续治疗,要求儿子继续承担赡养义务。下列关于小李与母亲协议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李和母亲达成的协议无效
b.小李和母亲达成的协议须经过公证后方为有效
c.小李和母亲达成的协议有效,小李无需继续履行赡养义务 d.小李和母亲达成的协议有效,但小李应视情给予母亲资助
11、赵某已经70岁,家住农村,无劳动能力,且儿女双亡。根据有关规定他可以要求政府提供五保供养,这体现了他享有()。a.财产所有权 b.医疗保障权 c.社会救助权
d.享受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
12、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下列关于妇女合法权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母亲比父亲对未成年子女拥有更多的监护权
c.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名额应占有30%以上 d.学校在录取学生时,任何专业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
13、公民有结婚和离婚的自由。下列男方提出离婚的情形 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提出离婚
b.男方在女方分娩后一年内提出离婚
c.男方在女方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提出离婚 d.男方在女方失业后三个月内提出离婚
1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家庭保护为主,学校与社会保护为辅 c.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存权
d.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e.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1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关于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末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 除犯重罪外,对未成年人犯罪,不予追究法律责任
c 父母或者其他临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扶养义务 d 除父母外,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16、(2011)根据《婚姻法》,下列财产中,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a.一方婚前购买并约定归个人所有的住房 b.一方婚前接受父母赠与所得的住房 c.一方婚后依法定继承所得的住房
d.一方婚后依赠与合同接受赠与其个人的住房
17、小周的丈夫张某是现役军人,两人结婚多年。现小周提出离婚。根据《婚姻法》,下列关于小周提出离婚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周要求离婚必须征得张某同意 b 小周要求离婚无须征得张某同意
c 如果张某有重大过错,小周要求离婚无须征得张某同意
d 小周要求与张某离婚必须征得张某所在部队的同意
18、根据我国《婚姻法》,下列离婚案件中的无过错方,有权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是()。a.张某,生活困难、无住房
b.齐某,丈夫与婚外异性同居已1年 c.高某,多年照顾公婆、承担家务 d.徐某,丈夫经常赌博屡教不改
19、男性公民王某,无配偶,拟收养一名福利院女婴。根据《收养法》,下列关于王某收养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与女婴年龄应当相差20周岁以上
b.王某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c.王某应当具有大学以上学历 d.王某应当年满28周岁 20、(2011)黄某(男)与丁某(女)系夫妻。20 1 0年黄某夫妇遭遇车祸,黄某当场死亡,丁某经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夫妇二人在世亲人有女儿小黄、黄某母亲、丁某父亲和丁某弟弟。下列关于黄某、丁某个人遗产法定继承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某继承人有小黄、黄某母亲、丁某,丁某继承人有小黄、丁某父亲、丁某弟弟 b.黄某继承人有小黄、黄某母亲、丁某,丁某继承人有小黄、丁某父亲 c.黄某继承人有小黄、黄某母亲,丁某继承人有小黄、丁某父亲、丁某弟弟 d.黄某继承人有小黄、黄某母亲,丁某继承人有小黄、丁某父亲
21、(2010)黄某于2006年11月突发精神病,患病期间独自订立一份遗嘱,经治疗,黄某病情好转,于2007年12月康复,但他在康复后并未撤销成变更遗嘱.2009年1月黄某因病出世,下列关于该遗嘱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遗嘱无效,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b遗嘱无效,因为黄某订立遗嘱时没有见证人 c遗嘱有效,因为公民有权订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 d遗嘱有效,因为黄某康复后没有撤销或变更遗嘱
22、(2011)小赵与妻子因家庭矛盾屡次发生激烈冲突,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矛盾未见缓和。小赵认为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要求离婚。鉴于调解不成,人民调解委员会终止调解,并告知小赵夫妇可以依法通过行政、司法等途径解决问题。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这种做法遵循了()原则。a.防止矛盾激化 b.权利义务对等 c.调解不收费
d.尊重当事人权利
24、真题(2012.28)根据《禁毒法》,下列关于强制隔离戒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一般为两年,最长不超过三年 b.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自行决定是否接收吸毒成瘾人员 c.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d.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管理
25、真题(2010.21久未谋面的老同事刘某从外地来访,黄某挽留刘某在家居住,某日,黄某偶然撞见刘某正注射毒品,颇感震惊,但碍于面子,没有制止,两天后,警察在刘某房内搜出毒品和注射用具,刘某也承认自己注射毒品。警察带走刘某,并对黄某处以3日拘留。根据《禁毒法》,黄某受拘留处罚的原因是()a 他包庇贩卖毒品的刘某
b 他容留刘某吸食注射毒品 c 他阻碍依法进行毒品检查
d 他为刘某窝藏毒品
26、真题(2012.30)某省革命烈士纪念堂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地处某市繁华的商业街。2011年该市对商业街进行改造,拟对革命烈士纪念堂进行整体搬迁。根据《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办法》,这次搬迁应当获得()的批准。
a.国务院
b.民政部
c.省级人民政府
d.市级人民政府
27、真题(2012.29)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下列现役军人死亡的情形中,不属于因公牺牲的是()。a.参加武器装备科研实验死亡的 b.因患职业病死亡的
c.参加处置突发事件死亡的 d.探亲途中失踪的
28、真题(2010.26)张某服现役期间因病致4级残疾,退役后选择回乡分散安置,按规定可领取护理费,张某安置当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费为1000元,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500元。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张某每月可领取护理费()元。
a.300
b 400
c.450
d 600
29、真题(2010.27)根据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法规和政策,军队离退休班干部休养所要认真落实军队离退休班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下列军队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军队离退休干部可阅读相应级别的文件
b.军队离退休干部可参加些重大节日和庆祝纪念活动 c
军队离退休干部可被安排担任一定的荣誉职务 d
军队离退休干部逝世后骨灰盒可覆盖军旗
30、真题(2011.32)某居民委员会有15个居民小组,2000户,年满18周岁的居民7500人。在()的情况下,应当召开居民会议。a.201名户代表提议
b.1501名年满18周岁居民提议 c.3个居民小组提议
d.3名街道办事处代表提议
31、真题(2011.35)下列关于村民委员会选举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
b.候选人获得全体村民过半数选票,始得当选 c.当选人数不足应选名额的,重新选举 d.候选人的名额应当与应选名额相同
32、真题(2011.34)下列关于村民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a.村民会议由1 8周岁以上村民组成 b.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主任负责召集
c.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2/3以上通过 d.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1/3以上户代表参加
33、真题(2010.33)境外捐赠人李先生拟出资在老家兴建若班干饮水设施,改善当地村民饮水卫生状况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关于李先生的捐赠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李先生向境内捐赠的物品,当地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协助办理出入境手续 b.该项目需要审批,李先生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卫生饮水项目审批手续。c 对于李先生从国外进口的先进饮水设备,应由其本人按规定办理出入境手续。
d 李先生只能将款物捐赠给我国的公益性社团或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由后者具体实施。
34、真题(2011.39)上海世博会期间,16岁的小吴参加了某青年志愿者组织,为世博会提供志愿服务。下列关于小吴作为志愿者权利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吴有权带领亲属优先参观世博场馆 b.小吴可以要求该组织出具志愿服务证明 c.小吴有权挑选任何自己感兴趣的服务项目 d.小吴可以随时退出志愿服务活动
35、真题(2011.40)登记管理机关批准筹备某社会团体。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发起人自批准筹备之日起6个月内应当完成的事项是()。a.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b.核验资金 c.提交场地使用权证明
d.核准名称
36、真题(2010.34)某全国性社会团体为加强内部管理,制定了内部规范性文件、文件中包括下列内容,其中符合国家有关社会团体法规和政策的是()。
a 各分支机构下面若再设立分支机构应报社会团体理事会批准 b 明确规定开展业务活动和发展会员的范围
c 社会团体与其办事机构会员签订承包协议,每年按会费收入的20%收取管理费 d 决定把某专业委员会改名为某省分会,全力拓展在该省的业务
37、真题(2011.76)某民办养老院在某市民政局登记,该民政局同时也是其业务主管单位。2011年4月20日,入住该院的李老伯病逝。为感谢养老院长期精心照顾,李老伯在遗嘱中明确将财产中的20万元捐赠给该养老院,用于更新康复设施。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下列关于该笔捐赠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养老院应当接受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对该笔赠款的监督 b.养老院应当对李老伯的捐赠开具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 c.养老院应当向该市民政局报告接受使用捐赠的有关情况 d.养老院可将赠款中的8万元捐赠给该市民政局用于救灾 e.养老院可将赠款中的5万元用于员工技能培训
38、真题(2010.39)某公募基金会现有理事24人,近日召开理事会,18名理事出席,会议就章程规定对属于理事会职权内的事项进行了研究性表决,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下列理事会所做的表决中,有效的是()。a 10名理事赞同免去1名副秘书长的职务
b 10名理事赞同将理事每届任期由5年变为4年 c 10名理事赞同进行章程规定的某个重大募捐项目 d 11名理事赞同选举1名理事担任理事长
39、真题(2010.38)非公募基金会成立于2005年12月初始基金为1亿元,2006其公益事业支出500万元,收入1000万元,2007其公益事业支出800万元,收入2000万元。2008其公益事业支出1000万元,收入1500万元。2009其公益支出900万元,收入1000万元,如果不计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该基金会的财务收支状况符合要求的是在()。
a
2006
b
2007
c
2008
d
2009 40、真题(2010.43)根据《就业促进法》,对法定劳动年龄内家庭人员均处于失业状况、申请就业援助的城市居民家庭,经确认属实,应当为该家庭中至少一人提供适当就业岗位的组织是()。a.驻社区企事业单位
b.街道办事处
c.县级劳动行政部门
d.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41、真题(2010.43)李某用欺诈手段与某企业签了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被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认定为无效,但李某已在该企业工作了一个月。根据《劳动合同法》,该企业应向李某支付劳动报酬。下列关于李某劳动报酬支付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b 按照本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支付
c 参照本单位相同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支付 d参照本单位集体合同规定的劳动报酬支
42、真题(2010.47)周某是某大型连锁超市客户经理,在一次进货过程中,收受客户红包,进了一批劣质产品,给超市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严重影响了超市的声誉,为此,超市通知周某,立即解除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周某不服,遂申请仲裁,下列关于超市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
超市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须向周某支付替代通知期工资
b
超市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须向周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c 超市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事先将解除的理由通知工会
d 超市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须经职代会讨论决定,并报当地劳动部门备案
43、真题(2012.44)小刘经人介绍应聘剑一家保洁公司工作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该保洁公司随后将小刘派遣至某电影院从事保洁工作。根据《劳动合同法》,下列关于保洁公司对小刘劳务派遣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影院应与小刘签订劳动合同
b.电影院可以派小刘到其他单位工作 c.保洁公司应按支付小刘工资
d.保洁公司与小刘的合同可以一年一签
44、真题(2010.48)郑某与某皮具厂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规定实行计件工资制,每月标准为200件,每件10元。2010年9月,皮具厂为按时交货,在征得工会同意后,安排郑某等人在工作日加班。经过两个月加班,郑某完成了600件任务,厂方按每件10元支付工资,但郑某认为还应支付加班费。下列关于郑某要求加班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皮具厂实行计件工资制,无需向其支付加班费 b.皮具厂应按工作日加班标准向其支付加班费 c.皮具厂应按休息日加班标准向其支付加班费
d.皮具厂应按法定休假日加班标准向其支付加班费
45、真题(2011.46)某加工企业因订单急增,委托某职业中介机构招聘工人。小明刚满l 5周岁,也被中介机构介绍给该加工企业。3个月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劳动保障监察中发现小明未满16周岁。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
a.对该加工企业处以罚款,并责令其将小明交由父母 b.对该职业中介机构处以罚款,但不应处罚该加工企业 c.对该加工企业处以罚款,并责令其给予小明一次性赔偿 d.对该职业中介机构处以罚款,并暂扣其职业介绍许可证
46、真题(2011.48)某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聘任仲裁员,有关单位推荐了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有关情况如下。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上述人员中,符合仲裁员条件的是()。a.甲,该县人民法院文书
b.乙,某重点大学法学院助教
c.丙,从事工会工作满6年、具有法律知识的工会主席 d.丁,执业满2年、具有社会工作知识的知名律师
47、根据《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下列公共卫生项目中未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是()。
a.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b 传染病防治 c 心脑血管疾病诊治
d.孕产妇保健
48、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应当发挥()医院的龙头作用。
a.村级
b.乡级
c.县级
d.地级
49、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下列服务中,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是()。a.健康教育
b.疑难杂症的诊治 c.康复
d.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50、王某原籍是甲市,其妻子原籍是乙市,两人婚后在丙市购房,后在丁市落户,现夫妻两人一起在戊市打工并居住在戊市。现王某夫妇需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登记。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规定,王某夫妇办理服务登记的地点应当是()。a.甲市
b.乙市
c.丙市
d.戊市
51、真题(2011.54)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列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年满16周岁的农村居民应当在户籍地参加新农保 b.地方政府不得改变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 c.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和子女资助构成
d.参保者的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52、真题(2010.34)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列人员中属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是()。
a.国有企业职工
b.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c.私人企业雇员
d中小学生
53、真题(2011.57)下列关于失业保险基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b.城镇企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c.失业保险基金不得用于支付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
d.失业保险基金可以用于支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
54、真题(2011.56)2006年7月,王某大学本科毕业,8月1日到一家公司工作。公司为其办理了失业保险。2008年7月1日,因金融危机,公司裁员,王某失业。王某于7月10日持公司出具的终止合同关系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了失业登记。下列关于王某失业保险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 8个月 b.王某的失业保险金自2008年7月1日起计算
c.王某的失业保险金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王某若享受失业保险,则不得再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55、真题(2011.58)小李去某设备公司求职。公司提出,由于给员工的工资较高,公司不再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如发生工伤事故由员工自己负责,试用期为3个月。小李同意,后被录用。1个月后,小李在工作中因同事小张操控机器失误受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小李的工伤保险费用应由()支付。a.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b.设备公司 c.小李自己
d.同事小张
56、真题(2010.56)下列关于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城镇企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b.用人单位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 c.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d.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l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我国城市医疗救助的主要形式有()
A.发动社会力量资助
B.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
C.医疗机构自愿减免有关费用
D.资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E.资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2012多1)根据《立法法》,下列关于立法权限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法律 B.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
C.省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D.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规章 E.国务院有权撤销地方性法规
3、(2011)蒋某夫妇依法收养小兵,并将其抚养成人。小兵结婚后,妻子小丽与蒋某夫妇关系紧张,导致小兵与
蒋某夫妇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蒋某夫妇提出与小兵解除收养关系。下列关于双方收养关系解除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双方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b.蒋某夫妇可以口头单方面解除收养关系 c.蒋某夫妇可以书面通知形式解除收养关系
d.双方不能达成解除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e.双方不得解除收养关系
4、(2010)根据《继承法》,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包括()。a.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b.遗弃被继承人的
c.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d.意外损毁遗嘱的
e.因过失导致其他继承人死亡的
5、真题(2012.69)
某法院对赵某犯罪团伙作出如下判决:赵某有期徒刑6年;钱某有期徒刑3年;孙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李某拘役6个月;周某管制1年。根据《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上述人员中,适用社区矫正的对象有()。
a.赵某
b.钱某
c.孙某
d.李某
e.周某
6、真题(2011.72)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规定,下列人员中,应当移交政府安置管理的军队离休干部有()。
a.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团职以下干部 b.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团职以上干部 c.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营职以上干部 d.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营职以下干部 e.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的连职以上干部
7、真题(2010.75)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承担多项任务,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下列关于居委会的基本任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居委会中要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不必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 b 居委会既要依法组织开展自治活动,也要协助政府开展工作 c 居委会虽然是自治性组织,但仍应以完成政府交办的工作为主
d 居委会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的工作计划应报请政府土管部门的批准后实施 e.居民委员会开展目治活动,街道办事处负责并报告工作
8、农村居民夏某有6年吸毒史,近来感觉不适,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根据各项检查结果确诊其感染艾滋病病毒,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夏某可依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享受相关待遇,但也应履行相关义务,夏某应履行的义务主要包括()。
a.将感染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 b 就医时将感染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 c 将感染的事实如实告知村委会
d.采取必要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e.接受法定机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
第四篇: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农村低保金的发放形式分()两种
A.全额发放与差额发放B.差额发放与分档发放C.全额发放与分档方法D.货币补贴与实物补贴
【B】
2.()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管理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民政部门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A】
3.下列不属于教育救助对象的是()
A.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的未成年人B.属于城市“三无”对象的未成年人
C.持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证发家庭的未成年子女D.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未成年子女
【D】
4.新建廉租住房应当将单套的建筑面积控制在()平方米以内。
A.45 B.50 C.55 D.60
【B】
二、多项选择题
1.具体来讲,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大体分为三类,包括()。
A.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政策法规B.专项救助政策法规C.社区社会工作政策法规
D.社会保险制度E.临时救助政策法规
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所涉及的“家庭成员收入”()。
A.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B.包括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
C.是确定城市低保对象的关键
D.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
E.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补助金
3.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具体包括()。
A.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B.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C.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D.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E.提供外出时的交通费用
4.城市医疗救助主要有以下哪几种形式()。
A.社会力量资助B.医疗保险c.无息贷款D.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E.医疗机构减免有关费用
答案一、二、1.ABE2.BCD3.ABCD4.ADE
《第十三章我国社会保险的法规与政策》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职工因工受伤后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
A.3个月B.6个月C.12个月D.24个月
2.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工伤的是()。
A.职业病B.革命伤残军人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C.因酗酒导致的伤亡D.抗洪抢险时负伤
3.职工因工残的,不论伤残等级,都享有的待遇是()。
A.一次性伤残补助金B.按月支付的伤残津贴
C.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D.伤残就业补助金
4.供养亲属抚恤金按()一定比例发放。
A.单位平均工资B.上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
C.职工本人工资D.行业平均工资
5.以下各项,不属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的是()。
A.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B.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C.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因职称问题导致的争议
D.失业后生活困难
6.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A.12个月B.18个月C.24个月D.36个月
7.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险的基本内容的是()。
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D.职业保险
【D】
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机制是()。
A.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B.实行个人缴费和集体扶植相结合C.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资助相结合D.实行集体扶植和政府资助相结合【A】
9.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构成。
A.国家账户和个人账户B.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C.统筹基金和个人基金D.国家账户和个人基金
【B】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工伤()。
A.因私事在工作时间和地点与同事斗殴致伤
B.在工作中因同事的操作疏忽而受伤
C.下班乘公交车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
D.出差时,见义勇为受伤
E.在工作场合因醉酒而致伤
2.以下各主体中,可以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的有()。
A.用人单位B.工伤职工本人C.工伤职工的直系亲属
D.工伤职工所属的工会E.工伤职工居住地的社区组织
3.以下各项工伤医疗待遇中,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有()。
A.治疗费用B.交通、伙食补助费C.辅助器械费用
D.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E.治疗期间家属陪伴的费用
4.失业人员若有下列情形之一,将停发失业保险金()。
A.重新就业B.移居境外C.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D.被判刑收监执行E.获得大宗遗产或捐赠
5.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是()。
A.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
B.城镇所有公有制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
C.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三方共同负担
D。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国家财政和用人单位双方共同负担
E.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国家财政、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
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
A.企业B.军队C.机关、事业单位D.社会团体E.民办非企业单位
7.《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做出了下列哪些规定()。
A.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由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及其经办机构进行管理
B.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由国家民政部进行管理
C.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补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
D.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的所有医疗费支出
E.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
答案
一、1.C2.C3.A4.C5.D6.C
二、1.BCD2.ABC3.AC4.ABCD5.AC6.ACDE7.ACE
第五篇: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重点总结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一、法规的含义
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行政机关为规范社会秩序和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而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着正式的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以及各级政府及行政部制定的其他各种规范性文件。
二、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
社会政策是政府在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实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社会行动的总和。
三、法规与政策的关系
1.法规与政策广义上的关系: 从广义上看,政策行动体系包含了相应法规体系。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而法规是政策的规则系统。
2.法规与政策狭义上的关系: 从狭义上看,法规和政策属于不同层次的规则体系
3.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法制化水平
四、社会政策的特点
1.社会政策具有社会性的目标 2.社会政策要体现全社会共有的价值
3.政府的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4.社会政策是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5.社会政策坚持福利性的原则 6.社会政策具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的特征
五、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
1.满足民生需要 2.保护人权 3.维护社会公平4.解决社会问题 5.促进社会和谐
六、社会政策的主要功能
1.社会政策的经济功能 2.社会政策的社会功能 3.社会政策政治功能
七、社会政策的经济功能的内容
1.人力资本投资的功能 2.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 3.激励劳动积极性的功能
八、社会政策的社会功能的内容
1.收入再分配功能
2.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的功能 3.社会政策的社会控制功能
九、社会政策的政治功能的内容
1.社会政策的社会管理功能 2.调节各群体利益矛盾的功能 3.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和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
十、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
1.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2.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原则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 4.社会保护的原则
5.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原则
十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
社会工作的法规与政策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国家法律、政府行政法规和其他各种政策文件。社会工作的法规与政策包括两类。
1.国家立法机关、政府行政机构和具体管理职能的社会工作行业组织为规范社会工作组织建设、人员管理和职业活动等事项,并促进社会工作发展而制定和发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业规范文件 2.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涉及到国家法律政府法规和政策文件。
十二、行政法规的含义
在我国,所谓行政法规,简单说来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发布行政法规,是宪法赋予国务院的一项重要职权。
十三、地方性法规的含义
地方性法规,是指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区域的具体情况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以及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一招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十四、社会政策的主体
1.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1)立法机关(2)行政机关(3)执政党
2.社会政策的间接主体:(1)利益集团(2)公民(3)其他政党
十五、社会政策主体的角色: 1.政策制定者 2.政策实施者 3.政策评估者 4.政策调整者 5.资源提供者
十六、社会政策的过程
从动态或纵向角度来看,社会政策是一个由社会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调整等四个阶段构成的过程。从逻辑上来看,先由社会政策制定开始,经过社会政策实施到达社会政策评估,再进入社会政策调整,构成整个社会政策过程。
十七、影响社会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 1.社会问题 2.政策资源 3.社会成本 4.社会事件 5.社会精英 6.传播媒介 7.执政理念
十八、影响社会政策实施的主要因素 1.机构的因素 2.人的因素 3.政策本身的因素 4.政策以外的因素
十九、社会政策评估的意义 1.发现问题 2.了解效果 3.监控过程
二十、社会政策评估的内容
1.政策方案 2.实施过程 3.实施效果
二十一、社会政策评估的标准 1.价值标准:价值标准是指对社会政策进行价值判断时所依据的标准。2.事实标准:是指社会政策实施过程及其收效中各种事实进行评判与分析的标准。
3.行动标准:是指对社会政策实践进展情况作出评价的标准。
4.收效标准: 是评判社会政策实施收效的大小及质量的标准。
5.效率标准:是指对社会政策行动效率进行评判所凭借的标准。
二十二、社会政策调整的内容 1.政策目标:目标是社会政策的宗旨
2.政策方案:是指实施社会政策的各种手段、步骤、途径、方法和措施的总称
3.政策效力: 社会政策自身的约束能力,也是社会政策的实际效力。
二十三、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1.倡导者: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角色。
2.实践者:意味着社会工作者把社会政策转化具体的社会服务 3.评估者: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评估过程中依据一定的价值及技术标准对社会政策方案、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作出判断的角色。
下面主要是单选和多选(是主要的,要复习多少自己定夺,因为里面可能还有其他类型的题目)
二十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城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十五、城市低保标准确定的依据
城市低保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二十六、农村低保的对象
农村低保的对象是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因病残、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二十七、农村低保的保障标准确立的依据
农村最低生活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须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并报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二十八、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抚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二十九、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对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在吃、穿、住、医、葬等五个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1.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2.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4.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5.办理丧葬事宜
三
十、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三
十一、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诚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
2.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苦难群众
三
十二、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 1.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
2.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
三
十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对象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对象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三
十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形式与机构
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的形式主要为救助站救助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是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的机构
三
十五、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
60岁以上的人即为老年人,全国老龄委2006年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讲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三
十六、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1.婚姻家庭权 2.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3.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
三
十七、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有哪些 1.生活保障权 2.医疗保障权 3.文化教育权 4.享受社会服务的权利
三
十八、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目标是什么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三
十九、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1.生存权 2.发展权 3.受保护权 4.参与权
四
十、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1.康复权 2.教育权 3.劳动权 4.文化生活权 5.社会福利权 6.环境友好权
四
十一、结婚的必备条件 1.必须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四
十二、夫妻财产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1.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所有权 2.夫妻相互扶养的义务 3.夫妻相互继承权
四
十三、收养人、被收养人、送养人的含义
收养他人子女的人称为收养人(养父母)
被他人收养的人称为被收养人(养子女)
将子女或儿童送给他人收养的人或机构为送养人
四
十四、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应继份均等原则
2.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应继份不均等原则
3.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不均分遗产的原则
四
十五、遗嘱的形式
1.公证遗嘱:公证遗嘱指遗嘱人生前订立并经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2.自书遗嘱: 自书遗嘱:自书遗
嘱是立遗嘱人亲笔书写的遗嘱。3.代书遗嘱: 又叫代笔遗嘱,是由遗嘱人口授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 4.录音遗嘱:录音遗嘱是指由遗嘱人口述,经录音、录像磁带录制而设立的遗嘱。
5.口头遗嘱:是立遗嘱人以口头形式设立的遗嘱
四
十六、遗赠的概念
遗赠是指公民以遗赠的方式将其拥有的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并于立遗嘱人死亡后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立遗嘱人为遗赠人,接受遗赠的人称受遗赠人。
四
十七、人民调解的概念
人民调解,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
备注: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整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四
十八、人民调解工作应当遵守的原则.依法调解原则: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开展调整工作时,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节。.自愿平等原则:表现为(1)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2)调解协议必须经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
(3)调解协议的履行必须出自当事人的自愿
3.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四
十九、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对的行政方式,是指将符合受委屈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五
十、社区矫正的内容
1.行为督导 2.教育矫正 3.组织公益劳动
五
十一、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
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和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宪法、法律和地方的实施办法。
五
十二、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1..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 2.依法协助城市基层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
3.依法依规开展有关监督活动
五
十三、居民自治的内容
1.民主选举 2.民主决策 3.民主管理 4.民主监督
五
十四、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 1.发展社区卫生 2.繁荣社区文化 3.美化社区环境 4.加强社区治安
五
十五、社区服务法规与政策 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
五
十六、社区服务的主体
1.政府 2.社区居委会 3.社区民间组织 4.驻社区单位 5.企业
五
十七、社区服务内容
1.社区公共服务:它总共有七种,分别是:
(1)社区就业服务的内容(2)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的内容(3)社区救助服务的内容(4)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的内容(5)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的内容
(6)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内容(7)社区安全服务的内容 2.社区互助和自助服务 3.社区志愿服务 4.社区商业服务
五
十八、公益慈善组织的特点 1.非营利性:慈善组织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是价值价值观或利益聚合,作为公共财富的生产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2.公益性 :公益慈善组织提供的服务具有惠及公众的性质,取之于社会公众用之社会公众。
五
十九、志愿服务的特点
1.自愿性 2.非营利性 3.无偿性
六
十、民办非企业单位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六
十一、基金会分类
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简称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简称非公募基金会)按照地域范围,又分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原始资金不低于800万人民币)和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原始资金不低于400万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人民币。
六
十二、进就业的法规与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六
十三、促进就业的原则 1国家促进就业的原则 2.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原则 3.照顾特殊和困难群体就业的原则 4.禁止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就业的原则
六
十四、劳动合同的种类
它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六
十五、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
六
十六、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 1.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六十七 劳动保障监察 1保护劳动者权利 2公平、公开原则 3高效、便民原则
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节 促进就业的法规与政策
一、促进就业的原则及政策支持
(一)促进就业的原则
1、国家促进就业;
2、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
3、照顾特殊和困难群体;
4、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就业
(二)政策支持
1、产业政策;
2、财政政策;
3、失业保险制度;
4、优惠政策;
5、金融政策;
6、统筹兼顾;
7、就业服务;
二、就业服务与就业援助
(一)就业服务
1、公共就业服务
2、职业中介机构
3、失业预警制度
4、劳动力调查登记制度
(二)就业援助
对象:就业困难人员。
措施有:
1、建立健全的援助制度;
2、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
3、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的服务援助
4、扶助残疾人就业;
5、确保城市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6、困难人员集中地区引导转移。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规定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合法公平;诚实信用
二、劳动合同的种类
1、固定期限:约定合同终止时间;
2、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约定以某项工作完成为期限;
3、无固定期限:无确定终止时间;四种情形视为无固定期限:
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退休不满十年;连续两次固定合同再续且无违反三十九,四十之一二项;满一年还未签合同。前提是劳动者愿意再订合同即可。
三、劳动合同的内容:
1、用人单位资料、劳动者资料、期限、工作内容地点、工作时间休假、报酬、保险、劳动保护、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等。
2、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只能签一次,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小于3个月的工作期限合同无试用期;3个月到1年,1个月;1年到3年,2个月;3年以上,6个月试用期,工资80%,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3、试用期内允许解除合同的情形: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的;患病或非因工伤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岗位后仍不能胜任的
4、培训费:可约定服务期限,违约个人支付低于培训费赔偿。
5、保守秘密: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2年。
四、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无效劳动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欺诈威胁订立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责任的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无效部分无效,有效部分照样执行。
五、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一)履行:
1、实行、全面和合作原则。用人单位按时支付工资和加班费,劳动者有权检举用人单位违规。用人单位变更、合并和分立不影响劳动合同履行。
(二)变更:
1、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书面形式、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原则
2、采用书面形式
六、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一)解除:
1、双方协商解除:
2、劳动者要求解除:提前 30 天书面通知,但不得违反合同约定和保密竞业规定,试用期时解除提前三天。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的可立即解除
3、用人单位要求解除:(1)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制度(3)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
(4)签多个合同(兼职对本职造成重大影响的);(5)欺诈胁迫至使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6)犯罪的
4、不能从事,不能胜任,无法履行,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1、破产重整、经营困难、转产或经营方式调整、其他情形至使裁员20人或10%的,提前30日说明并经劳动部门批准(长期限合同的、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和困难的优先留下,破产法规定重整的6个月内重招的应当优先录用)
2、危险作业为做离岗体检的、工伤丧失部分劳动力的、工伤医疗期的、女工生育期的、满 15 年离
退休不足 15年的、其他情形不得解除。
3、合同解除中,工会有知情干预权
(二)终止:
1、终止情形:合同期满、退休、死亡失踪、破产、关闭的、其他
2、终止手续:终止劳动合同证明-》15日内转移档案保险关系—》支付经济补偿—》终止合同
3、文本备案两年备查。
七、集体合同
1、集体合同的内容和分类
(1)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安全卫生、保险福利
(2)类型:专项集体合同:劳动
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调整机制;行业或区域分: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
2、效力(1)
生效条件:订立后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合同之日起15日内没异议的,合同生效(2)
劳动标准:不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个人合同不低于集体合同标准
3、工会作用(1)
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2)
应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八、劳务派遣规定
1、概念:劳务派遣单位与被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由被遣劳动者向用人单位给付劳务的新型劳动关系,一般发生在临时性,辅助性和暂时性岗位。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进行劳务派遣。
2、劳务派遣单位义务:注册资本大于 50 万;旅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订立2年以上固定期限合同,不派遣时发最低工资;与用工单位订立
劳务派遣协议约定人员数量、期限、报酬、保险费、不得分个长期协议成短期;劳动者有权知道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不得克扣报酬和收取费用。
3、用人单位义务: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条件和保护;告知劳动要求和报酬;支付加班工资奖金和福利;进行必要培训,长期时需调整工资;不得改派其他单位。
4、配派遣者的权利:同工同酬;参加组织工会;可退回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跨地区,报酬以当地标注执行。
九、非全日制用工规定
1、以小时计酬,每日工作小于4小时每天,每周不超24小时;
2、可口头订立,订立多个劳动合同,且互不影响;
3、无试用期;
4、随时终止,无补偿;
5、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报酬15日内支付。
第三节 工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
一、工资
1、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同工同酬、逐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
2、工资水平:单位自主确定,按月支付,法定休假日婚丧假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时应发工资。
3、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正常劳动前提下,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分月最低和小时最低两种。
1.确定: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费用、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2发布:省级劳保部门提出标准,省级政府批准,报纸公示7日。发布后7日报国家劳保部。
3调整:每两年至少一次,基于最低生活费用、价格消费指数、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状况。
二、工作时间 小时每天;40 小时每周。
延长 1小时每天,保障健康前提 3 小时每天,不超过 36 小时每月。
需紧急处理和前修的可特殊规定。
加班工资,平时 150%,休息日 200%,节假日 300%。
三、休息休假 每周至少休息 1天。
年休假满一年才有。1-10年 5天;10-20年 10天;20年以上 15天。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职业培训的规定
一、劳动保护
(一)安全卫生
1、用人单位职责: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教育劳动者,防止事故发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提供必要的劳保用品。
2、劳动者的权利: 通过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严守安全操作规程。
3、县级以上政府建立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二)女职工特殊保护:
1、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工三期内不得解除合同;
2、同工同酬,不得在三期降低工资;
3、合理安排工种,不得安排四级劳动和禁忌活动;
4、实行四期保护不得在经期安排三级劳动、怀孕七月不得加班夜班、哺育期同前。
(三)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1、最低年龄规定:16岁,特殊需审批;
2、劳动过程保护,不得安排四级劳动和禁忌活动。
二、职业培训
(一)分类:
1、岗前培训:新生劳动力进行劳动预备和就业准入制度;对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实施岗前培训制度。
2、就业后培训: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有计划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二)职业培训制度 :
1、国家鼓励开展职业培训 ;
2、县以上政府实施职业培训计划 ;
3、县级以上政府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 ;
4、鼓励、指导企业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
5、鼓励支持开展就业培训 ;
6、组织引导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 ;
7、对特殊工种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五节 劳动争议处理
一、处理原则
根据事实,遵循核发、公正、及时和着重调解原则。
当事人协商——》工会第三方协商——》调解组织调解——》仲裁委员会仲裁——》人民法院诉讼
二、范围
劳动关系、合同阶段、辞退方式、工作休息、福利待遇、培训保护、报酬补偿、其他
三、机构
1、调解组织:企业劳动调解委员会和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乡镇、街道)
企业劳动调解委员会由职工和企业代表构成,主任由双方推举,调解员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有法律政策文化水平。
2、仲裁委员会 :
设立 :县级以上行政区设立一个或若干个;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制定仲裁规则、省级政府进行指导。
组成 :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
职责 :解、聘、兼仲裁员、受理、讨论劳动争议案件、监督仲裁活动。
四、调解
1、原则:自愿、民主说服。
2、程序期限和效率:
(1)程序:申请-调解-达成协议-制作调解协议书
(2)期限: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申请之日15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依法仲裁;达成调解协议的,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仲裁
(3)效力:调解协议书经双方签字盖章、调解员签名调解组织盖章后生产。
(4)因拖欠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和赔偿金事项达成协议但不履行,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五、仲裁
1、原则 :
(1)着重调解 :
(2)及时迅速 :45 天搞定,最多延长 15 天,事实清楚部分先裁决,小案件最终裁决。
(3)区分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必须提供证据,有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仲裁庭制:一般仲裁庭和简易仲裁庭。
2、劳动争议仲裁庭
(1)一般仲裁庭:
首席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或授权办事机构负责人指定)+2 名仲裁员(当事人或仲裁委员会选定)(2)简易仲裁庭
一名仲裁员组成,处理简单争议案件,指事实清楚,情节易认定和适用法律明确的案件。
3、劳动争议仲裁员
(1)仲裁员条件:
曾任审判员、从事法律研究教学,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法律人事管理或工会5年以上、律师执业三年以上
(2)仲裁员的职责:
参加仲裁、调查取证、调解、审查请求、参加合议、提出裁决意见和保守秘密。
(3)仲裁员回避情形:
是当事人或亲戚;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影响裁决;私自会见当时了或接受礼品。
4、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
(1)管辖范围
负责本辖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如果双方当事人同时向单位所在地和合同履行所在地申请的,应由合同所在地进行仲裁。
(2)当事人
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是:用人单位(或和劳务派遣单位)和劳动者,都可委托代理人参加,出具委托书。如果没有涉及秘密和隐私,则仲裁公开进行。
(3)申请和受理
A 仲裁的时效:为一年;
B 仲裁申请:应包括:仲裁当事人情况、仲裁请求,所依据事实、证据和证据来源;
C 仲裁的受理:收到申请后 5 日内,当事人收到通知后 10 日内提交答辩书。不受理书面通知,不受理有又不通知的,当事人可以提起法律诉讼。
(4)开庭和裁决
A 开庭: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那日告知当事人组成仲裁庭;开庭前5日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在开庭前3日可申请延期
B 鉴定:可约定鉴定机关,没约定可由仲裁庭指定
C 质证和辩论:当事人有权质证辩论 D 先予执行:先予执行案件(追索劳动报酬、追索工伤医疗费、追索经济补偿金、追索赔偿金),先予执行条件(权利义务明确、不执行影响申请人生活)
E 裁决:少数服从多数(5)仲裁书的效力
下列情形仲裁为最终裁决:
A 追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和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 12个月的争议;
B 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争议;
C 劳动者对裁决不服的可以收到仲裁书 1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下列之一的,可在 30 日内向劳动争议部门说在的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A)适用份额法律法规有错误;
(B)仲裁机构无权管辖的;
(C)违反法定程序才裁决的;
(D)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错误的;
(E)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的证据;
(F)仲裁员在仲裁时受贿的。
第六节 劳动保障监察
一、监察的范围、机构与原则
1、范围 :企业、个体工商户、职介、职培、职考
2、机构 :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县
级以上各级、受委托的组织。
3、原则 :
(1)保护劳动者权益
(2)公正公开;
(3)高效便民;
(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二、监察机构的职责和事项
1、职责 :宣传、督促、检查、受理、纠正和查处
2、监察事项 :
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童工规定、女职工未成年保护、休息休假、工资支付、社保缴纳、职介职培职考遵守规章情况、其他。
三、实施
1、监察的管辖:(1)地域管辖
(2)级别管辖
(3)
指定管辖
2、劳保监察的形式:巡视检查、审查资料接受投诉、及时立案、设立举报投诉信箱、群体事件根据紧急预案迅速汇同相关部门处理。
3、监察员: 经考试录用、忠于职守,秉公保密,廉洁可被检举、不少于两人调查,佩戴标志出示证件,亲属回避。
4、调查期限 :立案后 60天完成,经批可延长 30天
5、处理方式 :行政处罚、当改未改,责令改并行政处理决定、轻微且改,撤销立案、不属于劳保的,及时移交。
6、告知程序 :处理前应听取陈述、申辩。做出处理决定应告知。
7、时效问题 :两年内未被发现则不予查处。
第十二章 我国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法规政策
第一节 公共卫生法规与政策
一、公共卫生体系
1、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主要内容
(1)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
(2)流行性疾病预警和反应;
(3)疟疾、结核和艾滋病;
(4)慢性非传染病的检测预防管理;
(5)健康促进;
(6)精神卫生和物质滥用;
(7)烟草、营养、卫生与环境、食品安全、暴力、损伤和残疾;
(8)生殖卫生,确保母婴,儿童、青少年卫生;
(9)基本药物卫生和免疫疫苗开发。
SARS以后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网络”。2004年初正式启动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时间的网络直报系统。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
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和老年人保健。
(2)增加国家中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
A、15 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计划用三年时间;
B、农村妇女的两癌检查;
C、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D、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 E、在云贵 6 省消除燃煤氟中毒危害项目;
F、农村改水改厕项目。
(3)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A、培养公共卫生人才;
B、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
C、改善公共卫生机构设施条件;
D、重大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处置能力;
E、推广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技术;
F、落实高风险岗位人员待遇政策。
(4)保障公共卫生所需的经费。
卫生机构的费用由财政全额拨款。服务收入专户并实行预算管理,按项目免费提供服务。
二、疾病预防体系
1、建立和发展
(1)1953年,全国普遍建立卫生防疫站;
(2)2003年前,基本形成以国家,省,地、县四级疾病预防机构为主体,乡村卫生院所、各类医疗机构和社区服务组织共同构建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3)2003年 SARS 后、国家进一步加大投入,人员机构进一步完善;
(4)2005年后,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备的疾病处置工作体系。
疾病预防体系建设遵循的原则: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职责、提高效率、城乡兼顾、健全体系。
2、疾病预防控制法规的主要内容
(1)国家免疫规划
扩大疫苗使用种类,对适龄儿童进行接种;在流行病地区进行特定疫苗的接种;五部委建立协调机制,保证疫苗生产供应和使用。
(2)职业病防治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预防,防护管理、诊断、保障、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3)地方病防治法规
主要地方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等;
控制措施如下:
A 加强病情监测
B 加强健康教育
C 加大干预力度
(4)精神卫生工作的法规
A 工作目标
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工作机制: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
B 组织领导
各部门分工协作。卫生部承担救助任务;民政部承担服役军人救治,并收容和治疗三无精神人员;公安机关要掌握本区的可能肇事的患者,与家庭一起落实监管或实施强制治疗;安康医院负责治疗康复;司法部门做好监管人员的治疗和康复。
C 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
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灾民和职业人群
D 加强治疗与康复
健全服务体系和网络,建立社区康复机构、治疗与康复。
(5)慢性病防控的法规
A 糖尿病的防治宣传:
B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C 农村癫痫防治:
(6)艾滋病的治疗和救助
艾滋病的治疗规定:
A 医疗机构不得拒绝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
B 不得隐瞒患者已患艾滋病的事实; C 不得拒绝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预防和检测等服务 艾滋病的救助规定:
A 关怀救助;免费或减免艾滋病防治费用
B 教育救助;对艾滋病遗孤减免义务教育费用
C 生活救助;对患者及家人给予生活救助
D 生产与工作的救助;扶持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
1、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指挥部,负责指挥;国务院卫生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理的相关工作;各级政府组织开展防治,调查,所需经费例如预算,严格监理应急处理责任制。应急预案必须包括:
(1)指挥部组成和相关部门责任;
(2)监测预警;
(3)信息收集分析通报;
(4)监督机构;
(5)分级和应急处理方案;
(6)现场控制应急设备调度;
(7)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2、监测预警系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预警系统;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制定监测计划评估监测数据;依照报告程序和实现及时报告;开展以及知识教育;在机构开展应急处理演练;做好各种应急物资的准备,提高对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
3、应急预案的启动和执行
启动前,明确个部门的职责义务;
启动后,成立指挥部,其它部门服从指挥部的调派,相互协作;卫生部门要准确评估决定是否启动预案的建议,报批后实施。
应急预案中要充分考虑物资的储备和调拨方案,必须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指定医疗机构进行防治任务,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必要时对人员进行隔离疏散,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对事物水源进行控制。对传染病做到四早一切一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4、信息管理
使应急处理过程中的信息能够畅通、及时、全面和正确地反应出来。
第二节 医疗服务体制法规政策
一、城市医疗服务体制
逐步形成了国家和集体独办、按行政区域以块划分、由上到下进行业务指导的三级城乡医疗预防网:
城:街道医院诊所企业医院——》区级医院——》省市综合医院,教学医院,专科医院;
乡:村卫生所——》公社卫生院——》区级医院,防治中心。
1、健全基层医疗体系(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补偿机制、运行机制)
(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A 公立医院过剩的地区要重组到基层去;
B 国家购买社会力量提供的卫生服务;
C 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诊所;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A 落实城市医生升中高级职称前支农一年以上;
B 鼓励医学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C 自愿去中西部乡镇医院的毕业生,国家代偿学费和贷款。
(3)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A 运营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
B 对购置的基本设备和开展业务的经费,按定额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助;
C 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事业单位挂
钩;
D 不得接受药品折扣。
(4)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A 开展乡村巡回医疗;
B 与上级医院进行双向转诊制度;
C 实施人员聘用制,完善考核激励制度
2、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按 “实试点、在逐步推开”的原则进行,达到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 “公益性”为核心的公里医院监管制度。
(1)改革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和监管机制;
坚决维护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以病人为中心,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建立由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险机构、社会评估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监管评价制度。
(2)推进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改革;逐步从补偿渠道中剔除药品加成收入而变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政府负责大型设备的购置,重点学科的发展和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公立医院提供的特需服务不得找过全部医疗服务的 10%,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定价有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的机制。
(3)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把部分公立医院进行转制,确保资产保值和职工的合法权益;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
二、农村医疗服务体制
1、发展目标
2010年,建立起基本设施比较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具有专业素质的卫生服务队伍、运转有效的农村卫生管理运行体制,完善新农医合和医疗救助协同发展。满足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需求
2、框架
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3、队伍
制定并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找平执业医师计划,完善对口支援通过到大医院机修,培训等方式提高县级医生水平。农村医疗队伍由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扶助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卫生员共同组成。
4、投入机制
新增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其中由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
第三节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法规政策 最佳基层医疗模式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1996年,我国开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1999年,提出了发展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计划;
2000年,奠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在新型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2002年,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扶持力度,鼓励各地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2006年,指出了如何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三坚持: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坚持以调整和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为主,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2010年,地级以上的城市建立健全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具备的条件
1、人员方面:6 名全科医师,9 名注册护士,副高一名、中级一名、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医师一名;护士——一名中级;每名医师至少有一名护士。每个社区服务站至少有2 明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执业医师;
2、床位方面:不鼓励设置床位,确有必要不超过 50 张;
3、建筑面积中心不低于 1000平米,服务站不低于 150平米;
4、设备方面:突出满足社区需要的轻型化特点。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
1、社区、家庭、居民;
2、重点对象是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贫困居民
四、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内容
1、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疾病的诊治
2、社区慢性病防治
3、社区妇幼保健服务
4、社区传染病防治
5、社区公共卫生监督
6、社区卫生信息管理
7、社区脆弱人群保健
五、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与补偿机制
1、政府财政补贴(以公办为主,同时鼓励其他个人集体参与,政府从多方面给予投入或一定的补贴)
2、有偿医疗卫生服务(按服务成本收费,有看病的个人支付)
3、纳入职工医疗保险(纳入医疗定点单位可报销一些基本的卫生服务项目,稳定其资金来源)
4、其他筹措方式(接收社区自主资助、申请专项资金支持、接收捐赠等作为费用补充)
第四节 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 一、一般规定
1、基本国策: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后,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
2、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生育政策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内容。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奖励实施计划生育的夫妇、符合法规的可以生第二个。
3、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扭转依靠行政手段执法的局面
4、生育是权力,计划生育是义务
5、免费享受计生服务
项目有:
(1)孕情环情监测
(2)提供避孕药具,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
(3)绝育术
(4)人工终止妊娠
(5)技术常规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
(6)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治
6、奖励和帮助
(1)终身只生一个的,发光荣证,享受奖励;
(2)独生子女夭折的,父母不再生养的,政府给予必要的帮助;
(3)晚婚晚育可延长婚产假
(4)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可以休假。
7、支持优惠和优先照顾
(1)对农村的守法家庭在发展经济是要给予支持和优惠;
(2)守法的贫困家庭要在扶贫贷款、以工赈灾、扶贫项目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8、征收社会抚养费
凡是违反现行生育政策的公民要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1、工作对象
离开户籍地以工作生活为目的的异地居住的成年人
2、领导主管和配合部门职责
(1)县级以上政府统一领导本区域内的刘总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实行综合治理、落实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监督有关部门、建立信息采集通报制度
(2)国务院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主管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3)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区域内的刘总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实施计划生育管理、开展宣传教育、组织技术服务、指导节育措施、免费提供基本项目的计生服务。
3、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职责
户籍地和居住地配合工作一居住地政府为主,户籍地政府予以配合居住地的工作包括:
(1)进行人口计生宣传教育;
(2)了解已婚育龄人员计生情况;
(3)组织提供避孕药具;
(4)定期为已婚育龄人员进行节育,优育及其他生殖保健服务
4、婚育证明办理及生育服务登记
(1)婚育证明的办理
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地前,区乡镇政府或街道办办理婚育证明,已婚的必须出示结婚证。
(2)交验
自到达居住地30 日内提交婚育证明,可以自己提交;亦可由户籍地证明机关提交。居住地政府应该查验,督促未办之人补办,并告知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3)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登记的规定
流动人口可以在居住地办理第一台生育服务登记。步骤如下:
A 提供双方身份证、结婚证、女方婚育证明和男方户籍地婚育证明材料; B 居住地收集材料后7 个工作日内向双方户籍地核实;
C 户籍地在 15 日内给予反馈;
D 若核查无误,即时办理,否则书面说明;
E 办理后 15 日内向双方户籍地通报办理结果;
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信息必须互相通报,核实。
出具计生证明材料不得收取费用
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利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有获取:
宣传教育、计生服务;晚婚晚育计生手术休假;计生奖励优待救济和隐私受到保密等权利
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
(1)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2)户籍地和居住地信息互通;
(3)拓宽信息收集的渠道
第十三章 我国社会保险的法规与政策
第一节 基本养老保险法规与政策 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还包括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由机关事业单位、城镇职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老年津贴构成;
重点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的网底。
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
1、职工养老保险的基本制度
(1)缴费规定 :企业(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个人缴费工资的8%)
(2)统筹基金于个人账户相结合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帐号的存储额用于职工养老,不得预支;但是可转移、继承。
(3)计发办法 号文规定: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构成。
号文规定:基础养老金标准以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均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满一年发 1%;个人帐户养老金以个人账户存储额除以计发月数。
特殊规定:
A 26 号文实施前退休的,按国家原有规定发养老金,同时执行调整;
B 26 号文实施后,缴费年限不满 15 年的,不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号存储额一次性支付,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2、38 号文件的新要求
(1)扩大覆盖范围
(2)做实个人账户
(3)建立调整机制
(4)提高统筹层次
(5)发展企业年金
※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 新农保制度的创新有两个方面:
1、实行基础养老金与个人帐户养老金相结合的要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2、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
3、参保范围:年满 16 周岁,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非学生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新农保。
4、基金筹集
(1)个人缴费:每年 100-500 元,五个档次;参保人可自主选择,国家可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2)集体补助:有条件的集体应给予补助,标准由村民会议确定。
(3)政府补贴:政府对基础养老金
中西部全额支付,东部支付50%。地方政府补贴标准不得低于 30 元,对困难人群地方政应部分或全额代缴最低档次养老保险费。
5、建立个人帐号:除国家支持的基础养老金外,其他各项补贴,缴费,资助等都计入个人帐号。
6、养老金待遇与调整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55 元+个人账号/139;参保人死亡后,其个人帐号中个人缴费的部分可继承。
7、养老金领取条件:年满60 岁的,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有户籍老年人。
特殊情形:
A 实施时已满60 岁的,不用交费,可享受 55 元/月,其子女参保就行了;
B 距领取年龄不足 15 年的,按年缴费,允许补缴,累计缴费年限不得少于 15 年
8、相关制度衔接
凡参加了老农保,且在享受的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对已参加老农保但未满 60 岁的应将老农保并入新农保,按新农保标准缴费。
第二节 基本医疗保险法规与政策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还包括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由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构成。
城乡医疗救助是我国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网底
※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
1、覆盖范围和缴费办法
(1)除了乡镇企业和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可以由政府决定外其余企事业单位团体都得参保;原则上以地级市为统筹单位。
(2)缴费额度=单位工资总额的6%+个人本人工资的2%。其中个人工资是以统计局个人工资收入口径为基数,及所有工资性收入为基数。
2、统筹模式和补偿方式
(1)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构成。分别核算,不得挤占个人缴纳全部入个人账号;单位缴纳30%入个人帐号。
(2)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当地职工年均工资的 10%
(3)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额:当地职工年均工资的6 倍。
3、基金管理和监督
(1)医疗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不得提出利息。
(2)计息办法:本按活期存款利率,上年结转的按3 月定期继利率。(3)个人账户本金利息归个人所有,可以结转继承。
(4)个人帐户基金必须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只能用作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发生的符合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标准的费用,不得用作他用,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要点定期结算。
4、有关人员医疗待遇
(1)离休人员、老红军、二级乙等个民伤残军人医疗待遇不变支付有困难同级人民政府解决;
(2)退休人员参加医保的,个人不缴纳,对个人账户的计入比例及个人负担部分给予适当比例的照顾;
(3)公务员在现有基础上可享受医疗补助政策。
5、医药服务管理
(1)医药服务方面:实行医保定点管理制度。
(2)医药服务范围方面
(3)社保与医药服务的经济关系方面
※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规定
1、参保范围 :
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和不是学生和其他非城镇从业居民都可参加
2、筹资水平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和居民家庭和财政的负担能力确定筹资水平。建立筹资水平,缴费年限和待遇水平相挂钩的机制。
3、缴费和补助 :2008 年,政府补助
不低于 80 元,对中西部地区按40 元补助,东部同步提高。
4、费用支付
坚持 “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制定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额和支付比例,完善支付办法,合理控制医药费。
5、医药服务管理
(1)适当确定和调整用药,诊疗,医疗服务的范围
(2)儿童用药按照 “临床必须、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兼顾中西”
(3)诊疗项目适当增加孕妇、婴幼儿的诊疗项目;
(4)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的管理;
(5)合理确定医疗机构和药店的数量;
(6)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管理机制;
(7)建立和完善结算方式。
※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定
1、筹资标准;
2010 年开始农新合医的标准是150元每人每年。其中中央财政60元、地方财政60元、个人缴费30元共同构成。
2、统筹补偿方案:
完善新农合医统筹补偿方案是新农合医制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1)统筹模式与补偿方案:
A 统筹模式主要有: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住院统筹家门诊统筹、大病统筹三种模式。
B 补偿方案主要包括:起付线、封顶线、补偿比例和补偿范围。
(2)基金使用与补偿范围:
A 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帐户的地区,合作基金主要用于建立大病统筹、门诊家庭帐户和风险基金;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的地区,合作基金主要用于建立住院统筹、门诊统筹和风险基金;实行大病统筹的地区,由于建立大病统筹基金和风险基金。合作医疗基金不宜再单独设立其他基金。
B 对当年参加合作医疗的,但没有享受的可以组织一次体检,合作医疗统筹基金结余不得超过 15%.,结语过多
的可安排二次补偿。
(3)住院、门诊补偿管理:
A 合理设置起付线:一般为2-4 倍门诊费用;中西部原准则上不超过100 元;封顶线要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
B 门诊补偿包括家庭账户和门诊统筹,家庭帐户的结余不得冲抵下一的缴费,只可结转到下使用。
(4)转诊和结算办法:
按照简化程序,方便群众的原则完善转诊和报销补偿制度。原则上提倡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和现场报销。
※第三节 失业保险法规与政策
一、覆盖范围
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二、失业保险基金
1、基金构成
(1)企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保险费;
(2)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
(3)财政补贴;
(4)依法纳入的其他资金。
单位按工资总额的 2%缴纳;个人按本人工资的 1%缴纳,农民合同工个人不缴纳。
2、支出范围
(1)失业保险金;
(2)失业期间的医疗补助金;
(3)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及其亲属的抚恤金;
(4)失业期间的职培职介费用;
(5)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费用。
三、失业保险待遇
1、申领条件;
(1)缴费满一年;
(2)非因本人意愿终止就业的;即被炒鱿鱼的;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2、停止领取情形;
(1)重新就业;
(2)应征服役;
(3)移居境外;
(4)退休养老;
(5)收监劳教;
(6)拒绝介绍工作;
(7)其他情形。
3、领取期限;
(1)缴费时间 1-5 年的;期限最长 12 个月;
(2)缴费时间 5-10 年的;期限最长 18 月;
(3)缴费时间 10 年以上;期限最长24 个月
(4)重新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期限可与上次未领取期限合并但不超过24 月;
(5)标准:低于工资水平,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4、领取期间的相关待遇。
(1)期间就医的、可申请医疗补助金;
(2)期间死亡的、家属可领取丧葬补助费、亲属抚恤金和未领的失业保险金;
(3)期满后、符合最低保障要求的,享受低保;
(4)农民合同工连续工作满一年,劳动合同解除的,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
※第四节 工伤保险法规与政策
一、适用范围
以下单位和个人必须参加工伤保险:
1、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必须为所有职雇工缴纳工伤保险;
2、职工雇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权利;
3、个体工商户参保的步骤由当地省级政府规定。
二、工伤保险基金
1、基金的构成;
(1)工伤保险费;
(2)工伤保险基金利息;
(3)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2、费率确定;
(1)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2)根据行业工伤风险程度确定差别费率和行业内若干费率档次。
(3)当地统筹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费使用和工伤发生率和该行业内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
3、参保缴费;
(1)用人单位要及时缴纳,个人不缴纳。单位缴纳的数额=工资总额*单位缴费费率;
(2)工资总额是指单位直接支付给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人工资是指工伤或病前 12 个月平均工资,区间为300%-60%;
(3)职工发生工伤所爱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4、统筹层次 :由地级市以上统筹,可以异地参加同凑地区的工伤保险;基金中应预留一定比例的贮备金,用于支付重大事故的保险待遇;不足的有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垫付。
三、工伤认定
1、下列情形被认定工伤;
(1)在工作时间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
(2)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患职业病的;
(4)因公外出期间,应为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事故下落不明的;
(5)上下班途中被撞伤的;
(6)其他情形。
2、下列情形被视同工伤;
(1)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48 小时内抢救无效。
(2)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
(3)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后到用人单位旧病复发。
3、下列情形不得认定或视同工伤;
(1)犯罪伤亡;
(2)醉酒导致伤亡;
(3)自残或自杀的。
4、提出工伤认定时出具的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劳动关系证明;
(3)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
四、劳动能力鉴定
1、职工发生工伤后,经治疗稳定后
存在劳动能力影响的。主要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1-10 级)和生活自理能力程度(完全、大部分、部分)的等级鉴定。鉴定标准由劳保部和卫生部等联合制定。
2、由用人单位,个人或其直系亲属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
3、对结果不服的可以在 15 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部门提出再鉴,再鉴结论为最终结论。
4、此结论做出 1 年后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复核。
五、工伤保险待遇
1、工伤医疗待遇;
(1)治疗工伤应在签约医疗机构就业。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和住院标准的由工伤保险支付。按出差70%发伙食补贴。经审批同意外出就医的交通费按公差标准报销。
(2)工伤职工生活就业需要的辅助器具,由工伤保险支付;
(3)停工医疗期间,工资福利不变。停工医疗期不超过 12 个月,原则延长不超过 12 个月,伤残评定后,停发原待遇。
2、伤残待遇;
(1)生活护理费按生活自理等级发放,标准是 50%、40%、30%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均工资;
(2)工残 1-4 级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
A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4 月、22 月、20 月、18 月本人工资;
B 月伤残津贴:90%、85%、80%、75%;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
C 退休后,按养老保险待遇,但不得低于伤残津贴;
D 单位和个人按伤残津贴为基础缴纳基本医保;
(3)工残5、6 级,享受以下待遇: A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6 月、14 月本人工资;
B 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如果不行则发月伤残津贴:70%、60%;单位按规定买各类社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
C 经个人提出可解除劳动关系,用人
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4)工残7-10 级,享受以下待遇:
A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2 月、10 月、8 月、6 月本人工资;
B 合同终止或经个人提出可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3、工亡待遇;
(1)直系亲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A 丧葬补助金:6 月上职月均工资;
B 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40%生前工资、其他每人每月 30%/孤老孤儿增加 10%;
但不得高于亡者生前工资;
C 标准由统筹地区政府确定,报省级政府备案;
(2)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保持适时调整;
(3)职工外出或抢险中下落不明的,事故发生3 月内照发工资,第4 月停发。由伤残基金按月发放供养亲属抚恤金,可以一次性预支 50%工亡补助金。
4、下列情形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
(2)拒不接受劳动鉴定;
(3)拒绝治疗;
(4)被判正在收监执行;
5、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必须办理变更;职工被借调的由原单位负责;实行承包的不变;破产清算时优先拨付工伤保险费;
6、出境的,到国外当地办理,不能办理的,国内不可终止;
7、再次工伤时,按新人定的等级享受。
※第五节 生育保险法规与政策
一、生育保险基金
生育保险基金根据 “以收定支,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按照企业工资总额的不超过 1%的比例进行提取作为生育保险费。该部分可以作为企业的费用,职工个人不缴纳。
提取比例按当地实际情况办理,不好过 1%。
二、生育保险待遇
1、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生育津贴有生育保险基金按该企业上职工月均工资计发;产假为 90 天,产前休 15 天;难产多产增 15 天;流产亦可休息;
2、女职工设于的各项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贵出规定的部分由个人承担。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的疾病有生育保险支付;产假满后还需要休息的,按有关关规定办理;
3、女职工生育或流产,由本人持相关证明到当地社会报心啊经办机构办理手续,领取生育津贴和报销生育医疗费。
三、企业对生育保险的责任
1、按期缴纳生育保险费;
2、不得虚假冒领生育津贴和医疗费;
3、不得拖欠拒付员工生意津贴和医疗费。
四、医疗服务管理
生育保险实行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社保经办机构选择符合要求的医疗定点机构签订生育保险医疗服务协议。参保职工在该机构发生的费用有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支付的范围原则上按照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