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思想政治课与大学政治理论课衔接问题(大学生)调查问卷修改版本
大学生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们是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本科生,为了更好地了
解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衔接现状,探究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为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不佳现状提供更加切实的指导
与帮助,我们进行此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仅供学术研究之用,绝不挪作其他用
途,你的宝贵意见将成为论文写作中重要的参考资料,希望你能够真实回答下面的问题!
谢谢你对我们所提供的帮助!
2014年3月
填写要求:
1.请在你选择的项目上打“√”。
2.除说明可以选择多个选项的题目外,每个题目只能选择一个选项。
3.当你认为选项中没有包含你所想要的答案请选择“其他______”选项,并写清
楚你答案。
一、基本信息
1、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别:男生()女生()
3、类别:文科()理科()工科()
4、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二、问卷题目
1.刚进大学时,你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还记得多少?()
A、0~20%B、20%~40%C、40%~60%D、60%~80%E、80%~100%
2、你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材的促进作用如何?()
A、作用很大B、有一定作用C、作用较小D、没有作用
3、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初期,你最喜欢先学习什么?()
A、复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旧知识B、学习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新知识
C、复习与授新同时进行D、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材内容中高中所学过的部分整体感觉如何?()
A、很满意B、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5、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A、应付考试B、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C、实现生活需求D、其他
6、你觉得大学政治理论课对你自身发展的帮助大吗?()
A、帮助非常大B、帮助较大C、一般D、帮助较小E、根本没帮助
7、你认为学习大学政治理论课在哪些方面对你有帮助?(可多选)()
A、丰富知识B、提高能力C、提高道德水平D、其他(请写明)_________
8、你认为有必要进行有关高中与大学思想政治教材的衔接吗?()
A、很有必要B、有必要C、没必要D、其他_____________
9、你现在学习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方法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比()
A、没变化,照样能应付B、改进了许多,学起来得心应手
C、没变化,我认为学的好坏与学习方法无关
D、觉得原方法不适用,试图改进,但不知从何下手或没效果
10、对于大学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政治课相比发生的一些变化,你能接受吗?()
A、有时不能接受B、能坦然接受C、不能接受
11、你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材时,有学习方法吗?()
A、有自己的方法B、听老师的方法C、没什么方法
12、你觉得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联系吗?()
A、联系紧密B、联系不大C、没有联系
13.高中时,你感觉思想政治课教材难度如何?()
A、非常容易B、比较容易C、比较难D、非常难
14.大学时,你感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难度如何?()
A、非常容易B、比较容易C、比较难D、非常难
15、你认为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教师应该()
A、多运用事例分析B、只讲重点C、少讲多练D、多给时间让我们记忆
16、到了大学,你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感受是()
A、太抽象,难学B、想学,但上课容易走神C、听得懂,不会做
17、你认为进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A、懒惰、不聪明B、教材衔接不当C、没学习兴趣D、教材难度较大
18、你对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大学政治理论课的衔接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问卷内容到此结束,衷心感谢你的参与和合作,祝你学习进步!
第二篇:中学思想政治课与大学政治理论课衔接问题(大学生)调查问卷
1.进入大学后,你多久适应大学校园生活?()
A—周B两周C一个月D两个月 E—个学期F—个学期以上
2.刚进入大学校园后,你最喜欢做什么事?()
A与家人联系B与以前的好朋友联系C独处D和新同学在一起E其他
3.高中时代,你的学习存在学习障碍吗?()
A存在,十分严重 B存在,严重 C存在,较少 D不存在4.你是否存在以下几种心理感受?()
A孤独感B自卑感C失落感D焦虑感E愉快感F其他
5.你认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否有必要?
A十分必要B没有必要C其他
6.你的政治面貌是什么?()()
A党员B团员C群众
7.刚进大学时,你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还记得多少?()
A0~20%B20%~40%C40%~60%D60%~80%E80%~100%
8.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重复的概率是多少?()
Al%~20%B20%~40% C40%~60%D60%~80%E80%~100%F 没有重复
9.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出现重复现象,你的感受是?()A很满意B满意C 一般D不满意E其他)10.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你最喜欢学习哪部分?(A与高中课本中相重复的内容B教材中的新知识C其他
11.大学的学习方法与高中时相比,是否有变化?()
A仍然使用旧方法,效果不错B改进了很多,学起来很容易
C尝试改进,却始终未找到合适的方法,只好使用原方法D其他
12.进入大学后,你多长时间能适应新教材?()
A—周B两周C 一个月D两个月 E—个学期F—个学期以上
13.高中时,你感觉思想政治课教材难度如何?(A非常容易B比较容易 C比较难)D非常难)14.大学时,你感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难度如何?(A非常容易B比较容易 C比较难 D非常难
15.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A应付考试B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C实现生活需求D其他
16.思想政治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A太抽象,不明白B想学明白,但很难C听得懂,很容易 D其他
17.你的思想政治课成绩如何?()
A高中好,现在也好B高中好,现在不好
C高中不好,现在好D高中不好,现在也不好
18.你认为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否需要改变?如何改变?()
A尽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实例讲解B只讲重点
C少讲,多给我们时间练习和记忆D其他E不需要改
19.你认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有联系吗?()A紧密联系B有些联系C没有联系
20.你认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进行衔接吗?(A十分有必要B有些必要C没有必要)
第三篇: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开展情况调查问卷
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开展情况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男□女
2.你的籍贯:
3.你的学科性质:□文科□理科□工科
4.你的专业:
5.你所在的年级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6.政治面貌:□党员□预备党员□团员□群众
7.平时关心政治时事吗?
□很关心,经常与同学评论
□比较关心,常看新闻,报纸
□不大关心,只是偶尔看看新闻
8.你对开设思想政治课(思修,马哲,毛概,下同)的态度是□非常喜欢
□比较喜欢
□不喜欢
□无所谓
9.政治课给你留下的印象是:□记忆□背诵□空泛、讲大道理□其他
10.你认为现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是:
□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使自己的思想更为成熟
□为今后的入党,从政奠定良好基础
□应对期末考试,拿到相应学分
□以上都有
□其他
11.你思想政治教育课翘过课吗:
□经常不去
□偶尔跷课
□从不跷课
12.你翘课的原因是(可多选)
□上课枯燥,实在听不进去
□课程没有意义,不如利用时间学习实用的东西
□社团活动和其他事物繁忙
□偶尔生病,受伤
□受寝室及其他同学影响,容易放任自己
13.你认为当前思想政治课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教材文字枯燥,理论与现实脱节
□ 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低
□ 任课教师 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
□ 学生和任课教师有代沟,沟通交流比较困难
□ 学生对课程不 感兴趣,只为了应试
□紧密联系实际
14.你认为一名优秀的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应该是:
□ 扎实的专业功底
□ 课堂时事的见解交流
□ 了解同学的思想问题并给予解答
□ 激发同学的政治参与感
15.如果您对任课老师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你会:□ 主动和老师交流,阐述自己的看法
□ 期待和老师交流,但不会主动
□ 查阅有关资料,自己搞清楚
□ 和同学交流,对老师的观点进行讨论
□ 接受老师的观点,把自己的看法藏在心里
16.以下哪种授课方式你较喜欢:
□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发言
□ 引用材料和实际案例来说明书本理论知识
□ 走出课堂,开展实践
□ 分小组自主讨论,老师对讨论的结果作点评学生自学 □其他
17.您认为一下哪些方法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较有效:
□ 通过班级开展民主生活会
□ 通过网络论坛进行教育
□ 通过开放讲座
□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
□ 其他
18.对高校开设政治思想课的意见和建议
19.
第四篇: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衔接对策
摘要:近年来,普通高校的思想 政治 理论课 教育 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仍然存在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在众多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是:中学思想政治课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问题。本文提出搞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衔接对策,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贡献一份力量。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思想政治课;衔接对策 为适应形势 发展 和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积累了新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仍然存在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有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也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自身问题。在众多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是:中学思想政治课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衔接问题,例如:内容简单重复,知识倒挂现象,课程结构缺乏整体性和层次性等,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其中最重要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德育素质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为谁服务的问题。因此加强德育改革,搞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相互间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较为 科学 而合理的建设性方案,与同行们共同商榷,真诚希望能为提高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贡献一份力量。
一、教育教学目标的系统化是搞好衔接的前提条件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规定着教育教学的方向和任务,影响着教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贯穿着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阶段教育是中学的延伸和发展,作为教育过程的不同阶段相互间的衔接就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教育教学目标的衔接则是前提条件。
1、大学、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目标体系相对独立性是衔接的基础。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独立阶段,各自有自身的内在要求和发展 规律,基于中学和大学各自特有的条件,决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目标和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选择是有不同的要求的。无视不同阶段的特点,而笼统地确定相同或相似的目标体系,则无法准确地指导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前,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软化,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盛行,初中考高中没有思想政治课内容,高中考大学时大综合的省份占总分8%,小综合的省份理工科不考,而日常考核目标不明确,操作系统不规范,评价系统结果随意性较大,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形成阶段性成果,则影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状,一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内容有严重的重复现象(其中有教材编写的因素),而也有的同学缺乏先行基础要补习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内容,尤其是高校扩招后,三本和专科的学生问题更多。因此,要充分认识中学阶段、大学阶段教育的不同层次要求,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准备基础,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大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承担培养社会骨干的作用,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应该注重一定层次水平,除继续强化基本的思想品德要求外,重点应该培养作为有创造力的知识劳动者和具有较高理想信念的社会骨干高层次管理者。
2、大学、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整体性是目标衔接的依据。中学、大学教育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阶段,从根本任务上都是统一于育人,服从于教育的总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分为小学、中学、大学教育阶段,每个阶段相互衔接,构成教育的统一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都有特殊性,但又离不开整体性。作为素质教育的最终成果,党的教育方针作了高度概括即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教育教学的目标从整体上应该由低到高四个层次构成:“健康的个性人格目标、完善的社会人目标、特定社会角色目标、社会生产目标。”[2]这是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人的客观要求。中学阶段应把握学生处于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社会接触范围,着重塑造开朗的性格,较好的自我认同感,具有上进心,具备良好的劳动态度,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而大学阶段则要求能在理智上认识自己长短优劣的基础上接受和悦纳自己。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生活兴趣,对新经验保持开放的心理,保持对劳动的兴趣,具备在社会得失中进行心理调适自觉完善心理素质不足的能力。从学生发展过程整体性出发可以避免孤立设计各自的目标,使两者产生脱节、矛盾、错位等,目前现状看,尽管进行了不断地改革,仍然存在着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斥学生无法理解的理论说教,而大学德育中又存在大量的德育知识教育。导致在中学听不懂,而在大学又觉得缺乏深度和新意。
二、整体构建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是搞好衔接的主体 根据目标来确定内容,内容的衔接是问题解决的主体。要克服目前重复、倒挂、脱节等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知识结构应循序渐进,不能跨度太大。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不要注重对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过分追求,防止知识内容的过深和过宽,要克服对一些抽象概念、观点的机械理解和记忆,多讲做人道德知识和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使学生多感知一些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后面的现实问题,多从生活、时间的微观处着手来构建中学思想政治课内容。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学习探讨为目标,引导受教育者在广泛猎取 自然 知识、社会知识、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处理问题观点和方法,倡导学生追求真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2、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上要层次清楚,螺旋式上升。人的思想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内容设计上要遵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原则,分层次、呈螺旋式上升,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不能忽视低层次内容和一定的思想基础,超越必经的教育阶段,把未来的问题提前解决而拔苗助长,也不能落后于教育阶段,把应解决的问题遗留到后面。也就是说内容的组织安排要适合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层次,符合其年龄和心理的特征,保证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教材编写要科学系统。教材是内容的载体,科学系统的教材有利于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材的编写是非常重要的。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材的编写应注意到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参编者一定是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专家,既有教育理论的基础,又有教学的实践经验;二是教材的可操作性强,教师用书、学生用书、教学 参考 书、资料汇编、教学评价手册等,为教学过程提供条件;三是编写时要注重不同层次间的衔接,既考虑大中小学段各自特点,也要注重相互之间的前身和后沿的关系;四是教材内容与时俱进,充分吸收国内外研究的新成果,考虑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趋势,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情况,使教学内容反应和体现理论的时代性。
三、整体构建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对搞好衔接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传统的教学以“ 考试 ”为单一的评价方式,以“考试”成绩为单一的评价依据,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评价体系的改革就是要建立发展性、连续性的评价机制,改变原有的以学生成绩为尺度的单一衡量标准,评价的具体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对理论课程的考核,要改变传统以记忆型为主的闭卷考核方式,采用闭卷、开卷、大作业、操作相结合的多种考核方法,重点放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应用,重点考查学生应用能力。②在考核的评价上,改变传统的百分制,引进等级评价制。③对实践课程的考核,以平时操作、整体操作、口头提问、完成指定的操作等相结合的考核方式。④对社会活动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可采用等级评价制。评价应以检测个体素质的发展情况为目的,重点评价学生素质增量而不是存量的评价上。评价过程中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①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制定一个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评价标准,使用过程中评价者易操作,准确而方便。②评价的连续性,每个学段根据教育教学内容有各自的标准,但相互间的连续性为教育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③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而且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④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向的作用,不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⑤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
第五篇:管窥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5-6)
管窥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
江苏省淮阴中学 高新民
作者简介:高新民,江苏省淮阴中学政治高级教师,淮安市高中政治学科带头人、市基础教育专家指导组成员、市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淮阴师范学院兼职副教授。邮编:223002 邮箱:hagxm@hotmail.com 电话:***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解放东路99号江苏省淮阴中学
【内容摘要】随着中学政治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学衔接问题日益凸现。初高中政治课在教师教学方式上、对政治课教学地位认识上、学生政治学习思维上、学生政治学习方式上、课程标准内容和目标上都存在着一定差异。要积极应对,创设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激发学生的兴趣,缩短适应期;整合政治教材,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渗透政治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尽快入门;丰富师生互动方式,营造和谐融洽教学氛围;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飞跃。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学衔接 【正文】
初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衔接一直是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一政治教师研究和重视的问题。尤其是随着中学政治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学衔接问题日益凸现。为指导学生迈好高中基础教学第一步,应认真研究、找准问题、采取措施,切实搞好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
一、理性分析,正视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差异
1.课程标准内容和目标上的差异。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制定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同初中思想政治课以及大学思想品德课、政治理论课整体上相互衔接;同时事教育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高中新课程教材较多,必修内容涉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选修内容涉及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思维常识等六个方面内容。既体现政治教材的国家意志,又体现了地方特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课程标准的不同,决定了初、高中教材体例、教材内容、教材难易、教材繁简、教材资料选取以及教学形式的不同。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内容避免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有利于高中学生更集中、深入地学习和探究生活中的政治现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体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现象;但这种设计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使得教与学出现了困难。
2.对政治课教学地位认识上的差异。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十年“文革”的重大失误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但在现实中高考的指挥棒下,政治课学科地位受到严峻挑战。出现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削弱的现象。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往往忽视了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由于思想上的轻视,人们过于重视理科而忽略文科尤其是政治学科,认为政治是“副科”,在初中出现了课堂教学课时不足,教学方法简单重复,重知识轻能力,学生划书背书,甚至出现中考开卷考试等现象。
对高中政治课的地位的认识也不容乐观,有些学校高一刚入学对学生就进行文理分科,有的学生甚至早已做好了高二分科后就放弃政治学科学习的准备。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敷衍了事,给基础年级的教学带来消极影响。有的省份实行“小高考”制度,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运作中,各地出现平时不注重教学,考试前突击教学的现象,让政治课变成了考试的工具。本来应当是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最紧密的政治课,却沦落到让学生对其产生抵触情绪的地步。
要真正使学生认识到了学习政治的重要性,社会要引导,各级教育部门制定政策时要客观公正,教师要正确引导,想方设法地端正学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师生关系的调节,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较好地解决学生在初高中衔接过程中对待政治的轻视态度。
3.学生政治学习思维上的差异。
初中生的思维与高中生的思维有所不同。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而高中生的思维则要形成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的。对他们的要求是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来归纳综合各种材料信息,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扩大其知识领域,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高一阶段是学生思维的转型的关键期,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飞跃的过程中产生了思维断层。而高一政治新教材中恰恰注重了对学生的政治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新的课型,改变了单一授课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要求在学生思维断层的情况下很难落实。很多同学上政治课跟不上节奏,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大起大落,因而学生就容易苦闷和迷茫,对政治失去信心。
4.学生政治学习方式上的差异。
初中生依赖性较强,更多的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由于知识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的成分比较多,那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政治的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
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必须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有的同学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政治学习,结果是“学了大量的知识点,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的同学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穷于埋头做笔记,不得要领,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过程中出现了拐点,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政治时感到深奥难懂。
由于上述现象的存在,消除初、高中政治衔接的台阶,已成为高一政治教学的迫切任务所在。5.教师教学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课标要求、学科教学地位、教材形式、学生年龄特点、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初中阶段,一些学校根据中考学科分数比值确定教学目标和课时。因政治学科在中考中分数比值低,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不成比例,教师根据有限课时安排教学进度。在教学上就出现了教师赶进度,整合或者复述教材,更有甚者教学满堂灌;学生划教材、背教材,强化训练题、中考模拟试题“满天飞”。个别学校即使在基础年级开足了课时,但教师的传统教学痕迹仍很明显,没有真正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农村乡镇学校的政治教学现状令人堪忧。
高中政治教学,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社会新情境的创设,教师的教学以综合归纳和演绎归纳为主要方式,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注重搜集筛选提供大量图文信息和原始材料,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加工提取信息,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课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能力培养。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施手段上依然存在包办代替的教学陋习。
初高中教学现状和教学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与初高中新课改要求和三维目标的落实以及与高考考纲能力目标的达成相距甚远。
二、积极应对,创设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1.了解学生关注问题,激发学习兴趣,缩短心理适应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生入学,多是带着自豪感、带着美好的憧憬、带着朦胧的不安步入新的学习殿堂。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师生面孔,他们总是用好奇的目光,去探究和审视学校的一切。当教师第一次接待学生、上第一节课、第一次批改作业、第一次批评或表扬学生、第一次家访时,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会直接引起学生的关注,进而初次影响班级整体气氛,影响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由对教师的喜欢程度进而影响对教师所教学科的不同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自己的关注,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使自己的第一印象与学生关注教师的心理相统一,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激发学习的兴趣,缩短对政治课学习的适应期。如:通过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联系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把现实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和相关的政治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通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等。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三维目标下,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既可以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够感悟政治所带给他们的丰富知识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2.整合政治教材,把握知识主线,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不再是政治教学的惟一依据。教师可以在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引导学生把握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每课内的知识联系;各个单元的知识联系;每个模块的知识联系;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模块之间的联系。也可打乱教材顺序,按主干知识自主构建“知识库”。
网络建构可由大到小,逐渐缩小包围圈。如哲学生活可先按传统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人生观”进行建构,明确它们的知识块界限,再缩小到每一个块中的小知识群。如辩证法中的发展观,要弄清发展的实质、状态、趋势、原因。最后弄清每一个原理及其方法论的具体内容。同时,要注意教材中的一些新提法,如:物质观、实践观等。
网络构建也可别出心裁,抓住关键词,自成体系。如以“原则”作为关键词去归类,政治生活中有: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组织和活动原则、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联合国的原则、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等;经济生活中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的原则、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原则、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市场交易原则等;文化生活中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原则、原则等等。像这样的关键词还有很多,比如宗旨、制度、基础、关键、本质、核心、决定、标准、性质、目标、基本内容、最根本的等等。3.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获得价值体验。
在政治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高素质和好成绩的目标,就必须重视政治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改下的政治思维能力有:阅读和提取政治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政治现象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初中政治课教学多是接受性学习的过程,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高中政治课教学侧重探究性学习,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如:热爱和珍惜学习的机会,尊重事实,客观、审慎地对待批判性思维,理解、谦虚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关注好的事物等。
高中政治课的学科特点,给探究学习提供了明确的导向性,给学生创设了宽阔的研究空间。政治教师必须抓住这一特点,积极挖掘相关课题,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例如: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学生有很多好的想法和建议,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了《从AD盛典看广告的语言与平面设计》的课题组。他们走上社会,对摄影人士、美学教授、广告设计师、普通市民进行采访,通过他们对美以及广告设计的认识完善思路。在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成果后完成了文字工作,写成调查报告,并制作成漂亮的网页在网上发布。网页完成的时候师生都感觉很快乐,这是每个人创新思维与汗水的结晶,是学生共同的劳动成果,是自已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的回报,体现了当代青年学生的社会价值。4.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飞跃。初中生比较满足于表层的认知兴趣,而高中的学生心理发育已接近成熟,思维具有较高概括性和抽象性,更渴望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因此高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把课堂让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一切空间。
在教学实践中,我把合作学习分成三块,一是师生合作学习,二是分组合作学习,三是同伴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实践互动、交往,在动态中实现有效教学,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平等人格价值的人,强调师生间的动态的信息交流,以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同伴合作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结成“对子”,以一对一相互影响的方式开展学习,让他们介绍自己学习的体会,提高学习的技能,使每一个人在对子中体验自己的价值。分组合作学习是把学生分成不同的自我指导组。实行组长轮流负责制,带领组员制定小组集体成长计划;成员间进行责任分工,有自主活动的规则和小组自主性的互评机制。例如:在讲合作与竞争的专题课时,安排一个“众志成诚”的游戏,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9人,每组每人出一个食指将对方一个体重最大的学生从桌子上抬起,能抬起者为胜,若都能抬起,坚持时间长者为胜。使学生从两组之间的较量中看到了竞争的激烈,从每组内部同学的合作中,又看到合作精神的伟大。同时这样的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5.灵活运用课程资源,掌握多媒体教育技术,营造和谐融洽教学氛围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十分有限,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因此,教师还要设法加大学习信息量,通过图文信息加强对国内外重大时事材料的直观呈现和解读,以弥补学生只从教材获取信息的不足。
课堂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而是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乐学,会学,并且学实,学活。改变学生轻视政治课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参考文献】
《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1 《教育精神的理性回归》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