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 文选的读后感觉
《邓小平文选》读后感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中国的改革不能仅停留于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特别是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腹背受敌。台海问题、中国威胁论、民主分裂、西化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强化国家实力。《邓小平文选》的很多观点在今天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下面是本人看完《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篇的一些看法。
首先是中国的改革的现状,近年来中国改革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阶段,改革停滞不前,发展速度过快,社会不稳定性高。领导层找不到正确的改革方向、有效的改革方式。有些改革又没有得到执行或者执行得很差,有些改革更是遇到了瓶颈或者遭到某些利益集团的阻挠。在经济改革方面,国有企业公司化、公司治理和规制等方面的改革得不到深化。国有企业的强大,很多是依赖国家的扶持。国有企业不断壮大,但是却走不出去,还在国内和中小私营企业争市场,中小私营企业举步维艰。经济的发展过多依赖国家财政拉动,并没有实现主要由内需来拉动经济,产生很多经济泡沫,表面上经济快速发展,实际上很不健康。政治改革则更具难度,何况政治制度改革是一个敏感话题,处理不好则会影响整个中国的大局。但是政治制度改革又是必须进行的,否则真正的人民民主便无法真正实现。近年来我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也是有建树的,起码是有这个意识的,只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中有很多棘手的问题,有些问题更是根深蒂固了,如官僚问题,所以改革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其次,我们也必须深刻了解为什么要改革。
第一: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现状迫切需要进行改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上一段已经分析过我国的社会现状了,我国的这种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通过改革要维持整个社会的平衡。
第二:改革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的,无论是经济体制还是政治体制都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才能让一个国家持续发展下去。并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可以为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政治体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又有益于维护大经济环境。
第三:执政党的长期执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要通过政治改革来实现。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的第一大党。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消除臃肿的机构,消除腐败,才能够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
第四:非常重要的是,基本社会正义和公平要通过改革来达成,政治改革更是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第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都离不开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
再次,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来进行改革,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停滞不前。
在经济方面,第一:要建立一个内需环境,不断扩大内需,是的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大马车。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辆马车中,由于金融危机和整个国际经济的疲软,出口已不能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具建设性的贡献了。现在我国的投资又过热,经济泡沫很多,不能够制造更多的泡沫,过多依赖投资也不能使得经济良性发展。只有扩大内需,让人民有能力消费,才能让经济健康发展起来,才能够真正做到富民。现在我们是国富而民并不强。
第二:要让人民消费得起,就要进行社会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如果看病、教育、住房等方面用不了多少钱,那就不需要多存款。那么人民就有能力去消费,也不会有过大的忧虑。完善分配制度,从多方面着手维持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第三: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要引导和规范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合理处置存续资产,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市场化和国有资产的资本化。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重视科技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四:政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给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帮助。将科研机构与企业对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这种体系平台。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第一发扬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员人数众多,如果能过实现党内民主,我国的民主建设事业肯定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现今共产党内民主是一大热点问题,其实共产党内部民主并不够,官僚习气很重,高官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必须大力推行参与式和协商式民主。选举式民主先要在党内进行,主要解决党内责任制问题和权力交班问题。
第二:司法要独立。要把司法和政治脱离开来,否则就难以保证司法公正了。法律是政治力量意志的体现,就必须让专业法律人员来司法。如果把司法个过程也政治化了,执政党和人民之间就失去了宝贵的中间地带。司法相对独立是中国走向法治的第一步。而基本国家制度的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法治。
第三: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我国的官员具有老龄化的特征,中国的官员升迁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靠能力而是靠时间和别的东西,而是靠时间熬出资历,把资历当作升迁的资本。要想在中国的官僚体系中继续升迁,没有把“牢底坐穿”的执著精神是不行的,所以你看我们的大官个个和蔼可亲,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激情(有时候会秀一把),因为他们在时间中已经完全钝化了。我们要在中青一代中寻找有激情,有能力,有思想的干部。干部的提升,不能只限于现行党政干部中区、县、地、省一类台阶,各行各业应当有不同的台阶,不同的职务和职称。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还要制定各个行业提升干部和使用人才的新要求、新方法。将来很多职务、职称,只要考试合格,就应当录用或者授予。打破那些关于台阶的过时的观念,创造一些适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台阶,这才能大胆破格提拔。而且不管新式老式的台阶,总不能老是停留在嘴巴上说。一定要真正把优秀的中青年
干部提拔上来,快点提拔上来。①第四: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制度。建立好代表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参政党之间的关系。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是我国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在制度上维护好民族关系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最后,中国的改革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也不能把这个当做无所作为的借口。循序渐进,逐个突破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中国的未来怎么样,中国的发展前途如何,都与改革密切相关。重视改革、找准方向改革,中国才能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第二篇:有些感觉回不去(余华_兄弟_读后)
有些感觉回不去,有些故事很难解。
我讨厌林红,那个在青春时代能勇敢追求自己幸福的人,为什么到最后现实得令我恶心?为什么连那一点的贞操都保不住?是真的没有刻骨铭心的爱宋钢吗?也许只是青春的荷尔蒙刺激了她
对于李光头,他有时候精明得要死,有时候又很傻,他很土,很粗俗,最后的那一幕让我失望,但想想又是多么得真实?他念念不忘的是兄弟情,念念不忘的是初恋情,然而却不知道时间磨平了他最初的执着,最后的那一刻,他和林红的疯狂,却也正是在给他画上句号。不管生意如何,他只能是李光头。再也回不去了,那些捉虾的日子,那些扫荡的日子,那些大白兔奶糖的日子……
宋凡平,我敬佩他。敬佩他对爱情的执着,敬佩他对孩子的幽默,敬佩他的坚强,敬佩他的实干,敬佩他那光荣的最后的死场……
李兰,与林红不同的是她的忠贞,她真正拥有了爱情。那为了宋凡平七年没洗的头……
宋钢,他窝囊,让我气结,但他出气时,令我瞠目结舌,他为了爸爸和李光头打架,他为了林红不惜失去李光头。我一直好奇,到底是不是爱情冲昏了宋钢的头脑?我喜欢他后来找工作的时候,强大的背影!不寻求李光头的帮助。可是我可惜,可惜他最后的念想之差,怎么又会去做隆胸?这又都是些什么呢?你为了林红吗?为了林红做这些吗?十几年前,你和兄弟吵架打架,为了林红,现在呢??我无法想象,泪流满面!
Lizeh 2012-3-4
第三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觉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觉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专门针对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写一下我的读后感觉。
针对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我觉得积极主动在我工作中起到的左右是非常大的,认识事情如果要向好的方向发展,他的开始一定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去做,而只有把他当成一个习惯,那我们就会收益颇丰。我每天在银行驻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认识客户,并向他们推介我公司的服务。认识客户的数量的多少可能决定我工作效能的高低,而直接影响这个数量的,就是我是否有积极主动的去接触客户。机会永远都只会给不断工作,不断努力的人,没有任何一个客户会主动找你,并成为你的客户,虽然你主动了未必马上成功,但你 不主动就一定不会成功。客户虽然不喜欢被营销,但客户绝对是喜欢被重视的,如果你积极主动去做事,客户就会感觉到被重视,他才能给你机会认识他,并成为他的朋友,然后成为你的客户。
以前我经常是随意性的去做一些事情,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我应该再把步子迈大一点,主动出击,把握每一个机会,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空间。
积极主动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成功者的心态,有了这样的心态,你才不会轻易被困难和挫折所吓倒,才能直面失败,真正的成功人士,一定会时刻保持这样的心态,他才能成为一匹狼,只有狼性的思想,才能让我们保持活力和战斗力。积极主动是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历程
中永远让我们保持高效率工作的一个源动力,我们不放弃每一次机会,我们不错过每一天的时光,认真的去做每一个细节的工作和事情,哪怕再多困难,我们仍然坚持。
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保持这样的心态,不然,在银行的时间只是虚度光阴。主动去帮助每一位可能需要帮助的客户,主动去和银行员工沟通我们的需求,主动去为客户解决他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后的工作就不会空洞,我们的工作将变得充实。
积极主动是一种需要不断保持的习惯,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将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每一天的开始都是从主动的小细节开始,每次结果的产生,都是积极主动的结果,生活并不困难,而是我们是否有足够准备好去面对,工作压力什么都是浮云,而是我们是否有真正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去改变,我只想从今以后,从观念上改变过来,把握好每一天,我都相信明天的目标一定不是那么遥远,我一定能很快达到梦想的彼岸。
无论多华丽的辞藻都不能形容我现在的心情,放开一切去做就好,我相信只要我积极主动,一切都会变得容易和简单。最后,天天读一读这本好书,梦想就真的会实现。
给力:赵明德
第四篇:邓小平文选读后感
邓小平文选读后感
读《邓小平文选》那博大精深的内容、准确鲜明的表达、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邓小平文选共三卷,展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形成的历史全貌,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华。
邓小平谈到,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我们已经遇到的一些风险。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要干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因为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改革能否成功,再过几年就能看清了。农村的改革三年见效,包括城市、农村在内的全面改革更复杂了,我们设想要五年见效。这中间一定还会犯错误,还会出问题。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哪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最近出现的一些问题没有什么了不起,国际上有人把它看得比较严重,我们自己心里是踏实的。两个开放,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这个政策不会变,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是两个开放政策的继续和发展。改革需要继续开放。不久前,我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执行开放政策时,强调了理想和纪律,这是必要的。有人认为,中国谈理想,是否意味着要收了。不是这样。对于开放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的头脑是清醒的,不是盲目的。我们的方针不是收,而是继续放,也许今后要放得更大。外国有的评论家说,中国的现行政策是不可逆转的。我认为这个看法是正确的。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践证明邓小平关于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的论述是正确的。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最鲜明的特点。改革与革命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社会矛盾范畴, 30年前在中华大地上推行的改革是中国第一次革命的继续。第一次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第一步,第二次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第二步。第一步是革旧制度的命,第二步是革旧体制的命,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后者是前者的继续的发展。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要求, 在中国推进的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从根本上长远上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落实。
改革是眼前国内外的流行语, 可是越过30 年, 在哲学词典上却是找不到的词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将改革释义为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 技术改革、文字改革、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将革命释义为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 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革命破坏旧的生产关系, 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解放生产力, 推动社会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改革与革命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环节;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自我调整和完善的举措,是对社会具体体制与机制的变革, 体现了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革命则是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冲突的反映, 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变革, 体现了社会发展中的根本性质变。因此, 在本质意义上, 革命可解读为根本改革。邓小平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 当然不是指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 而是革命的转义即通过对社会体制与机制的变革, 给人类社会面貌与人民生活带来的进步或变化。1985年8月21日, 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 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过了几天,他说: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一件大事, 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中国的改革是第一次革命的继续。这里所说的第一次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 经过长期奋斗, 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邓小平说过:过去我们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国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又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那是一个伟大的革命。但是, 在相当一段时期内, 由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某些论断的教条主义理解, 由于照搬别国的经验, 由于对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某些做法的盲目沿用, 结果形成了僵化的体制, 越来越束缚基本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不对它进行改革, 就不能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坦率地告诉外国友人:那个革命搞了三十几年。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 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 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 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 年二十年时间, 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 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为此, 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一重大历史课题, 革旧体制的命, 建立能够充分体现基本制度优越性和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体制。可见, 在中国第一次革命的基础上, 进行一场新的解放生产力的改革, 是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
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要求,在中国推进的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关于改革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恩格斯讲过 一段著名的话, 至今难以忘怀。他说: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 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历史事实表明, 改革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形式,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 改革的对象是不适应社会基本矛盾要求的体制和机制, 决不是社会的基本制度。我国改革的目的, 就是通过体制和机制的革命, 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自从社会主义制度问世以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斯大林始终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生产力在这里以加快的速度发展着, 因为适合于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有这样发展的充分广阔的天地。1952年,斯大林对此做了一点补充,认为完全适合这种说法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来理解。毛泽东总结了苏联、东欧和中国等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 这些矛盾, 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它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但是,毛泽东没有看到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起来以后,还要解决很复杂的体制问题, 没有把体制和基本制度加以区分,错误地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试图通过在上层建筑领域内不断地抓阶级斗争和在生产关系领域内不断升级的办法解决基本矛盾不相适应的问题。再是,他否认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认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旧体制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途径不是大搞阶级斗争, 也不是生产关系不断升级,而是改革,通过对体制的革命来解决。所以,他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同第一次革命一样,目的也是解放生产力。这场革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它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不是对人的革命, 而是对体制的革命。30年来的改革, 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大革命。面对当前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这场改革是以国家行政权力为轴心的整个旧体制的调换,需要开膛剖腹,从基础上进行深层次改革,决不是简单的进行一般管理方式的改进。面对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体制,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涉及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 需要由点到面, 全方位的循序渐进,决不能放松改革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面对整个社会进入社会风险高发期, 过去的铁饭碗、大锅饭、平均主义要被奖勤罚懒、优胜劣汰所取代;过去的铁交椅、终身制要被任期制、考核制、选举制所取代;过去拍脑袋、长官意志的人治手段要被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所取代。这一切表明,当前一系列直接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政府团体、企业部门的改革,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处理好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把伟大改革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改革是强国之路,也是社会主义内在要求。世界上既有不搞改革而翻船的, 也有在改革中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翻船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十分关注这个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三大作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邓小平说: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那么,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什么目的呢?邓小平说: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1991年8 月20日,邓小平指出:坚持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还是要讲。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衡量改革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推动改革深入发展。1992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标准,首先根据是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生产的发展史。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发展,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分析社会现象时,把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而把生产关系又归结为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高度。毛泽东早年在《论联合政府》中就已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 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重新恢复并强调这一生产力标准。1978年9月16日,他在听取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谈话中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1979年他又指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 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此后他还强调: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 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
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它为我们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谱写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前进步伐。毫无疑义,改革作为一场新的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遵照党的十七大发出的号召, 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第五篇:邓小平文选读后感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读后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是对于它的具体出处一直不清楚,因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要求,我认真的阅读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部分,也更加详细的了解了这句话诞生的背景以及其包含的深刻蕴意。
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详细的阐述了教育、科技和知识分子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长远发展的战略措施。
这这篇文章中,邓小平同志主要强调了三点内容:
一、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十年文革已经使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整体落后于世界,要发展,就必须把教育搞上去,就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而言,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都将会与科学技术紧密相关,发展的快慢或好坏将真正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二、充分发掘和利用人才,解决好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着重强调了要解决好留学生回国后的工作问题,尽最大努力创造科研和工作条件,防止人才的流失。
三、要改进科教投资的使用,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关乎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所以提高教育水平刻不容缓;此外,一些科研机构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成果也是至关重要,因此国家要加大教育科研方面的投资,做好人才和科研成果的战略储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首要观点,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这一观点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技术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两个转变,即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变,从“之一”到“第一”的转变,把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这一论断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他反复强调“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表达了科学技术对世界的深刻影响,展现了科学技术一往无前的持续发展前景。这是一个当代社会的新事实,是再也不能用任何过去旧的社会观念来观察和理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中的中心位置,明确科学技术在现代文明发展中的至上性和不可超越性,真正以科技的崛起来推动民族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