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以有效举措推进小城镇建设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以有效举措推进小城镇建设
信息来源:今日新津 发布日期:2013-6-7
本报讯(记者 唐建飞)为顺利推进我县一般场镇改造,6月6日,我县召开小城镇建设工作会,就我县小城镇建设推进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道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丁钰,县政协副主席熊健出席会议。
会上,安西镇、永商镇等镇乡,分别就各自镇乡小城镇建设推进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目标进行了汇报,县规划局、国土局等部门就如何进一步科学推进小城镇建设进行了指导,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要求,各镇乡要围绕目标,按照规划,抓住着力重点,科学有序推进场镇改造;要发挥镇乡主体作用,相关部门作好指导,统筹推进场镇改造;要因地制宜,制定切实有效举措,合力推进场镇改造;要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场镇改造按时间节点推进。
在充分听取与会部门镇乡的意见建议后,王道明强调:各部门、镇乡要增强规划意识,确定好城镇人口、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规模;要根据群众需求来研究场镇规划,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用科学的规划、完善的配套等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要开动脑筋,创新举措,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制定好场镇改造的工作目标;要协调配合,制定有效的举措,联动促进场镇改造。
第二篇: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________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2018年5月,铜梁区被确定为全市乡村组织振兴试验示范区。一年多来,区委高度重视,坚决落实市委部署要求,立足实际、精准施策,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持以组织振兴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铜梁区被中组部确立为基层党建直接联系点,全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推进会、全市乡村振兴现场会、全市乡村文化振兴推进会、全市“乡村振兴巴渝巾帼行动”现场推进会等会议先后在铜梁召开。
实施“扎桩工程”,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
________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____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全面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的重要要求。铜梁区认真贯彻____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实施“扎桩工程”,突出抓好“四个基本”,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基固本。
建强基本组织。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靠支部,从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工作机制等8个方面,规范农村党支部39条建设标准,向软弱涣散村、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精准选派“第一书记”74名。制定挂点区领导和“第一书记”工作清单,一支一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56个,分领域建设示范党组织93个,改造提升154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抓好基本队伍。大力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工程,实行任前联审和区委备案管理。建立党支部书记工作和负面行为“两张清单”,每年开展1次全覆盖集中培训。全面开展村“两委”班子回访,调整不胜任干部、本土人才196名,选派300余名党性观念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党政机关干部和大学生村干部驻村帮扶,实现干部成长与乡村振兴“双推进”。
做实基本活动。依托村便民服务中心,按照讲思想、讲政策、讲法律、讲文化、讲技术和阵地规范、师资规范、讲习规范、评价规范“五讲四规范”标准,全覆盖建设乡村振兴讲习所,本着“针对性决定有效性,吸引力决定生命力”,统一设置课程,统筹组建区镇村三级师资库,定期开展集中备课,累计开展讲习活动3000余场次,以接地气、冒热气的语言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抓实基本保障。着力打造一支“不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实行统筹招聘、统筹培训、统筹使用、统筹管理,按照专职干部标准给待遇,制定资金补助、创业培训等7项“政策包”,表现优秀的推荐进入村“两委”班子,动态回引300名左右本土人才到村挂职。全面开展“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利用元旦春节开展党员冬训契机,用真心真情把党员留在家乡、建设家乡,带动回引1.6万余人返乡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保障。
强化组织发动,激发群众参与内生动力
________强调,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____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铜梁区认真贯彻落实____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动团结群众的政治优势,推动群众由“旁边看”转为“共同干”。
全覆盖开展志愿活动。按照“组织发动、党员示范、群众自愿”原则,将党员干部全部注册成为少云志愿者,在全区建立少云志愿服务组织800余个,横向覆盖到各行业系统、纵向覆盖到各村(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6大主题,策划开展文明劝导、美化家园、守护绿水青山等志愿服务项目21个,推动全区纠纷调解、环境整治、群防群治等工作全面提质提效。
全覆盖推行积分管理。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积极性,以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入点,通过明确实施对象、积分内容、实施步骤和设置奖励,组织发动群众改水、改厕、改厨,规范柴草堆放和家禽饲养,推动乡村洁化、绿化、文化,实现积分与物质待遇、股份分红、政策福利等挂钩,推动形成群众“自觉干”“比着干”“争着干”的新局面。
全覆盖发动群众参与。坚决不搞大拆大建,发动群众在村道两旁、房前屋后植树造林、栽花种草,定期开展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道路评比,推动抓清洁、抓美化从“一阵风”变成“常态化”,让群众在参与中增强获得感。成功打造市级美丽宜居村庄3个、市级绿色示范村庄18个,建成荷和原乡美丽乡村示范点,六赢村入选全国百个特色村庄。
发展集体经济,培育壮大乡村产业
________说,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____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铜梁区深入贯彻落实____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产业调整与群众增收、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组织引领与群众参与“三结合”,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培育农业经营新主体。建立“市场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由村党组织通过民主决策、村民自愿的方式,支持村集体培育村办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引入工商资本、市场经营主体,鼓励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入股。实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量化确权,使公路、便道、灌溉管网等基础设施变成集体资产,并作为股份进入经济运营,以分红方式增加集体收入。
探索集体经济新路径。积极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三社”融合,每年整合不少于6000万元涉农资金进行股权化改革,明确向闲置土地、闲置产业、已流转土地、农村电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户带散户要集体经济的“六要路径”,消除“空壳村”174个。启动玉皇村“三变”改革试点,完成80%行政村资产量化确权。
延伸融合发展新链条。实施“小品种大品牌”,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围绕绿色蔬菜、生态养殖、精品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着力引入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完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全产业供应链。精心打造荷和原乡、巴岳山居等乡村振兴典范,提升农业“养眼洗肺”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全区引进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110家,开发手工扎龙、荷花茶、龙纹陶瓷刀等特色旅游商品70余种,推进传统农业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
拓展产品销售新渠道。成立区电商办,与京东集团合力打造“互联网+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基地”,依托“四中心一空间”,共建“神农大脑”,建成黄桷门生态农业互联网小镇,招引28家知名电商企业入驻运营,积极接入“巴味渝珍”“易田”等20个线上平台,做靓做强“爱在龙乡”本土电商品牌,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目前,已建成线下品牌分店276个、线上店铺430个,上线交易农特产单品7051个,交易额近2亿元。
引领乡村善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________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安定有序。____的重要指示,为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了基本遵循、明晰了方向路径。铜梁区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坚定走乡村善治之路,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又美丽宜居。
大力整治人居环境。坚持内外兼修,结合生产、生活、生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镇创建,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千村示范行动和“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全区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建立绿色发展促进机制,推广使用生态农药、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动农药、化肥、抗生素“三下降”。
大力发展绿道经济。着眼基本面,不撒胡椒面,按照“串点成线、连片扩面”思路,高标准打造涉及5个镇街13个村(社区)的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规划建设50公里乡村绿道系统,集中交通线、健身线、旅游线、产业线功能,打造富有特色的“绿道经济”,实现建设一条绿道、发展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西郊绿道获评“重庆十大最美乡村”。
大力弘扬乡风文明。围绕乡村“铸魂”行动精准发力,加强乡村文化广场、乡情馆等文化设施建设,调动“乡土艺术家”积极性,组织群众成立舞龙队,建起62个扎龙、舞龙村,每年开展非遗展示季等民俗文化活动。持续实施“和风”化人、“新风”沐人、“惠风”育人、“清风”怡人、“暖风”助人“五风”浸润工程,常态化开展“新乡贤、好乡亲”等系列评选活动,挖掘传承铜梁龙“脊梁精神”,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陈淑梅、李其云,中国好人吴定富、全国最美职工杨发英等一批先进典型。
第三篇:发挥城乡规划引领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发挥城乡规划引领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3月国家发布《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将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全面融入城市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城市、人文城市建设。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制度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城乡规划作为政府依法开展优化空间资源要素配置、调整城乡空间布局、协调各项事业建设、建设优质人居环境、维护公共利益,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是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城乡规划工作坚持以法治规划为目标,依法开展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管理,规划监督,探索将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贯穿规划工作的全过程,构建富有特色的城乡规划体系,推进城乡规划法治进程,努力发挥城乡规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
总体规划按照有机疏散的思路,坚持中心城区“一主两辅”组团式结构发展,贯彻紧凑发展理念,提高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推动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下降,在规划期内逐步达到小于100m/人;出台《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控规通则》,落实工业园区的用地开发强度的门槛,鼓励适度混合用地,促进功能复合,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四、突出自然景观保护,传承地方历史文化
新型城镇化、绿色城镇化要求城市规划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针对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的千城一面、一城千面的特色危机,2012年我市开展了以保护山江河湖洲等自然资源,塑造城市特色为核心的城市风貌规划编制工作,切实打造以“湖光山水、精致生活”为目标的山水铜都。围绕城市风貌规划确定的结构体系,近年来我市陆续开展了矿山公园、东湖湿地、绿道布局、绿地系统、湖链城市、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保护专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通)保护、铜雕塑布局等事关城市风貌形象的重点区域、路径、边界、节点、标
第四篇:发挥妇代会引领作用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东...
发挥妇代会引领作用 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
---许庄街道东石佛村妇女组织先进事迹材料
近年来,在许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东石佛村妇代会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村妇代会组织引领作用,号召和带领全村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工作热潮中,为村域经济工作的快速推进、为全村妇女的全面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夯实基层基础,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营造妇女工作良好氛围。近年来,在东石佛村民委员会主任兼妇代会主任王冬玲同志的带领下,东石佛村妇女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两委始终把妇女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组织妇代会成员、女党员座谈,研究问题,制订措施,积极动员、组织、指导妇女参与全村各项工作。每年,村两委都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妇代会组织的学习培训、宣传教育及活动开展。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规范化。大力培养妇女干部,严格按照程序,选举产生了4个村民小组的妇代小组长。并按照街道妇联的要求,成立了维权预警机制领导小组,组建了妇代小组长、宣传员、调解员队伍,建立健全了群众工作台帐。妇女干部大幅增加,妇女工作在全村全面铺开,做到了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为使妇女群众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场地,村两委克服困难,在办公用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20平方米楼房设立妇女活动室,添置了电视机、组合音响等设备,为妇女培训及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阵地保障。
三是细化分解责任,提高工作实效性。结合各项中心工作,妇代会把全村各项目标任务逐项分解到4个妇代小组,并制定了详实的考核细则,按照自查、督促、年终考核评比的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奖罚兑现、奖优罚劣制度,通过制度的制订,一方面妇代小组长的工作紧迫感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妇女工作的实效性和覆盖面也大幅度提升。
二、激发群体活力,提高妇女群众参与热情
为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的主力军作用,东石佛村紧紧围绕增强服务能力、激发参与活力做文章,切实增强了妇代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以学习促提升,增强妇女群众创新发展本领。对妇代会成员,通过一系列制度来督促其主动学习,如定期学习制度、妇代小组长评比制度等。对妇女群众,则主要通过借助多种资源以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推广普及。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我们加大了对妇女姐妹的实用技术培训;发挥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加大了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配合上级相关部门,我们积极开展了法制宣传知识讲座,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系统的学习,农村妇女的“四自”精神不断增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二是以活动聚人气,激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活力。东石佛村连续多年开展“爱心助困”活动,几年来为贫困妇女儿童捐款累计达3万多元,妇代会成员参与率连年保持100%。同时,妇代会还以庆“三.八”为契机,通过组织全体妇代小组长、女党员座谈的形式,交流工作经验,评比先进典型。每逢“三·八”、“六·一”、“五·一五”等节庆日,村妇代会都要组织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妇女姐妹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群体意识和参与热情提高了,妇代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三、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全村各项建设全面进步
一是在经济建设中连创佳绩。近年来,以村委会主任王东玲同志为领导的全体妇代会成员广泛参与全村各项事务,尤其在经济建设方面成绩骄人。顺利推进了全村土地调整工作,为全村基础农业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积极参与了全村沟、路、渠分包工作,打机井84眼,为农业增收提供了保证;组织实施了全村自来水安装,使全村居民人人喝上放心水;积极协调促成了全村旧电改造,整修更换全村变压器,保证了全村群众的用电安全;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坚决制止乱搭乱建,做到了全村没有出现一户违法建设;加强平安村居建设,在全村安装电子监控设备6台,组织开展监控巡查,使全村连续三年没有发生刑事案件;与村两委全体成员一起规划建设了两栋六层小康居民楼,安置群众120户,有力推动了全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积极引导扶持妇女群众发展生产,提高致富能力。妇代会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对养鱼、养鸭、养鹅等养殖技术的培训。通过有效的服务引导,妇女群众掌握先进养殖技术的人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妇代会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在继续鼓励发展传统养殖业的同时,注重扶持“农家乐”项目做大做强,依托临近湖区的地理优势,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档渔业生态园项目。同时,依托顺航、田源等餐饮企业,大力开展服务业劳务输出,推荐妇女群众参加免费培训,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介先进典型,不仅解决了一定数量妇女的就业问题,也拉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妇女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是在和谐村居创建中立新功。村妇代会围绕“和谐村居”创建,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做到一年一个主题,促进乡风文明。同时,不断深化和创新活动形式和手段,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以实际行动践行“八荣八耻”,帮助未成年人从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良好的家风促进村风、民风的好转,加快乡风文明的进程。村妇代会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组织妇女群众参与村组事务管理,把计划生育、“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美在家庭”、“平安创建”等活动贯穿于村级工作的方方面面,积极为村两委决策建言献策,进一步加快了民主化进程。
三是在新区开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建伟业。围绕全区开发建设大局,妇代会在王冬玲同志的带领下,全力配合市 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实施了旧村改造整体拆迁,使全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充分发挥妇女组织优势,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主动深入田间地头,配合工作组完成了湖东大堤加固工程、蓼沟河加固工程、万亩荷花园景观道路工程、北湖清淤工程、火炬路及火炬路南延工程涉及的土地迁占任务,顺利完成工程清表工作。为彻底改变群众生活面貌,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品位,妇代会积极响应新区号召,动员说服群众实施旧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妇女组织的带动下,2010年6月,全村整村拆迁工作顺利完成,拆除建筑物面积十余万平方米,为确保全村及时安置上房,妇代会又积极与新区协调,选定了安置区位置。安置楼将于2010年年底前动工,新型农村社区可望在2012年建成使用。届时,东石佛村居民将在妇女组织的引领下,以新时代面貌过上新型社区的全新生活模式。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东石佛村妇女组织在王东玲同志的带领下,团结群众、苦干实干,全力全速推进了本村经济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下步,将继续在上级妇联的精心指导和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团结奋进,努力开创妇女工作的新局面,为北湖新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全国稿201502.13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2013年、2014年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统筹做好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两年来,各省都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落实城乡统筹、提升城乡品质的重要部署,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来抓,并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精品规划、精品建设”的原则,出台了各类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意见,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科学规划指导;规划成果形式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方面不到位,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还有的村庄多次规划,各有侧重,实施起来无所适从等情况。为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幸福美好家园。针对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作用提几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美丽乡村的建设,缺不了规划的定位和引领。如果缺乏
规划或者规划不科学,致使部分村庄建设得古不象古,新不象新,缺乏乡村特色,盲目建房、修路、建学校,大量重复建设、重复投资,无论对农民还是对政府都是极大的浪费。坚持规划先行,根据地方资源禀赋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立足实际、循序渐进的优化村庄布局。一要依次制定产业规划、村庄规划、土地规划、生态规划、公共服务规划,做到五规合一。二要注重与县(市)总体规划和镇乡村有关规划相衔接,提高规划的协调性、可实施性。三要认真编制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环卫、乡村旅游、学校布点、医疗卫生、环境整治、产业布局各专项规划,真正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管理,逐步形成建设有序、风格统一、环境整洁、特色鲜明的村庄建设新风貌。
二、美丽乡村规划要分类编制
地域广、人口多是我国的显著特点,涉及行政村近70万个,各类村庄地域位臵、地理条件等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要凸显个性设计,因地制宜,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归类,在美丽乡村的特色上下工夫,不搞千篇一律,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新常态。在做规划时要有针对性的分类编制规划。对县驻地、产业集聚区驻地、镇驻地的村庄结合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等,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编
制城市社区规划,城镇周边的村庄应当逐步融入城镇社区。对乡镇中的中心村要突出注重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公益事业,采取扩建、改造等方式吸引周边村庄向该地集聚。对基层村要重点突出村庄整治和生产生活设施配套,编制整治规划,不宜迁村并点,大拆大建。对特色村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产业发展状况,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存在价值、保护模式,科学合理确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的保护发展内容、优势产业、发展形态,编制具有特色的村庄规划。
三、美丽乡村规划要突出重点
美丽乡村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做到既符合农民实际生产生活,又要突出特色、完善设施突出重点。一要注重挖掘文化特色。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规划编制中要注重挖掘乡村文化,注意乡土味道,不断赋予乡村更多的文化内涵,将各种文化因素渗透到村庄布局、道路、广场、绿地、建筑和公共设施之中,让乡村的各个构件饱含文化元素,体现乡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二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要真正实现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必须切实解决好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从有利生产、节约资源、低碳高效、减少污染等方面综合考虑产业发展用地布局,避免有污染的三类工业进驻美丽乡村;完善污水管网布局、妥善处理医疗垃圾、防止污染源扩散;倡导使用绿色低碳节能建筑。
三要注重产业发展布局。在编制美丽乡村规划时,要充分分析现状产业特点,认真论证,找准切入点,科学布局产业,将种植业、养殖业等纳入产业规划,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四要注重完善设施配套。在规划中必须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合理安排村庄的道路交通、绿化、给排水、垃圾处理、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小学、文化健身场地、商品流通等公共设施用地布局,方便村民生产生活。
四、规划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
目前,大部分村庄规划编制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行为,过于强调领导的发展意志,忽视了村民的发展诉求。在村庄的规划编制过程中,从规划提出、经费申请落实、规划设计到规划的审批各环节经常由县级的规划部门或乡镇政府主导,村民很少参与其中,从而造成政府和规划师不自觉的主导了村庄未来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民是受益者,更应该是直接参与者。在强化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责任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美丽乡村建设获得不竭动力。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环境的整治,都要以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原则,充分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调动村民对美好家园建设的热情。尤其在近期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中要解决农民最关心、最急切、最有可能实现的问题,使农民在短期内看到规划的成果,提升对规划的认识,为今后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规划的
编制成果也要通俗易懂。参与规划编制的技术人员要“接地气”,真正扑下身子,扎根到群众中去,解民情知民意,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少用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要做群众看得懂、听得懂,乐于接受的规划。
五、加强规划的宣传力度
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实施。美丽乡村规划的实施主体是群众。现在的乡村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只有老人和妇女,他们对美好乡村建设的认知度低,参与感不强,认为美好乡村建设是政府行为,与自己无关,存在“政府热,农民冷”、“干部干,农民看”的现象,造成政府既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主导者,又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建设者、参与者,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农民的主体作用“错位”,美好乡村建设中主体“缺位”的现象极大了影响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针对这一特殊现象要加大对规划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农村干部群众认识规划在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质量、指导各项建设、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政策宣讲、参观学习和播放美好乡村建设宣传片,激发村组内群众参与家园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和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的热情,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从“要我搞规划”转变为“我要搞规划”,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