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抉择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深刻理解这一科学判断,是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先导和统领。
35年的宝贵经验:“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是35年改革开放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和结论。
35年来,中国人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众多问题,在改革的舞台上演出了一个又一个威武雄壮的活剧:改革使经济体制由“死”变“活”,从僵化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经济总量由“小”到“大”,GDp总规模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2.8万亿元,经济总量一跃居于世界第二位;改革使百姓由“穷”变“富”,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人均GDp已由1978年的190美元提高到2012年的5680美元;改革使国家综合实力由“弱”到“强”,中国已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偏上国家行列,成为当今世界竞争舞台上重量级选手,在国际社会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依靠坚持不懈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论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5年来,改革开放最重量级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和制度。改革开放让我们既告别了传统的封闭僵化缺乏生机与活力的“老路”,又避免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改旗易帜的“邪路”,开辟了一条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与时俱进的“新路”,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宝贵的,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改革方向正确;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勇于理论和实践创新;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四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形成改革合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首次系统地总结了35年改革开放的“四个坚持”的重要经验,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的依据。
35年历程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新的方位使然:“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正如总书记所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现阶段,我们党执政环境发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关键抉择。这种新的历史起点可概括为“四高”时期:
其一,改革开放进入“高难度”时期。经过35年的改革,那些好改的、易见成效的、表层次的改革都改了,现在的改革进入了高难区、深水区、敏感区,进入攻坚战、决战阶段,剩下都是难啃的骨头、难攻的堡垒。改革的全面性、深刻性、复杂性空前未有,那种单兵独进、孤军奋战的改革已不能奏效,改革前期采取的应急性、局部性、孤岛化、碎片化的改革方式显然不适宜了。急需对改革形成新的共识、提供新的动力、进行新的顶层设计,需要更大的改革决心、勇气和智慧。
其二,民众需求进入“高期待”时期。一位学者曾说,当一个人肚子饿的时候,他只有一个需求,就是填饱肚子;当他填饱肚子后,会产生一百个需求。20年前,邓小平就预言“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现阶段,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环保、收入等民生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地摆在党和政府面前,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刀阔斧地推进全面改革,打破不合理但已固化的利益格局。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受访者对三中全会给予了热切期盼,人们热盼改革给百姓带来更实在的“红利”。我们党已进入“民生政治时代”,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得民心。
其三,党的执政进入“高风险”时期。有人说,中国现在面临三个之最:官民关系处于建国以来最紧张的时期,富人与穷人的矛盾处于建国以来最突出的时期,群体性事件处于建国以来爆发最多的时期,社会处于“亚健康”状态,党执政处于高风险境况。“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的“四个危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峻地摆在我们党的面前,要化解这种高风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因此,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的总部署中的“六个紧紧围绕”,首次强调了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其四,国际社会进入“高关注”时期。当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时,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一重大事件。美国《全球邮报》称,“中国经济未来方向的决定对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有潜在影响”。一方面,中国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另一方面,西方等国家希望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获得更多的“红利”。因而,我们既需要坚持尊重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又需要回应国际社会的关注,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与国际接轨,通过新一轮的改革,提高中国应对复杂的国际局面的能力。
面对未来,除了深化改革开放,我们别无他途。
实现中国梦的法宝:“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是实现中国梦的法宝。
改革开放是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时间上看十分紧迫,距2020年只剩下7年,已进入倒计时;从任务上看十分艰巨,目前已实现的小康只是“总体”小康,离“全面”小康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五个偏”,即“偏多——贫困人口偏多,按国际上每人每天收入在2.5美元以下为贫困人口的标准,中国还有一个多亿的贫困人口;偏低——人均GDp偏低,人均GDp6000多美元,排在世界100名以后;偏大——收入差距偏大,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警戒线;偏重——资源环境的成本、代价过重,每生产一万元GDp的能耗是美国的5倍、日本的8倍;偏弱——公共服务体系偏弱,公共产品和服务距人民群众的需求有很大差距。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全面深化改革。只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才能实现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只有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现谁污染、谁治理、谁埋单,才能给百姓一个天蓝、山绿和水净的生活环境,建成美丽的中国;只有深化政府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才能让政府归位、定位到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上来。总之,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兑现我们党对全体人民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承诺。《决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改革的时间表与全面建成小康的时间表是一致的。
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纵观中华民族近现代发展史,我们既有抓住机遇发展的辉煌,也有与机遇失之交臂惨痛的教训。19世纪后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统治中国136年,创造了“康乾盛世”,中国当时在世界上拥有经济总量、城市发展等10个世界第一,但他们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当西方的工业革命开始后,中国仍然以大国自居,不屑一顾,闭关自守,结果不到一百年中国就迅速衰落,“康乾盛世”成了“落日的辉煌”,使中华民族失去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能有巨大的成就,就因为我们抓住和用好了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天,我国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经济发展能力和潜力巨大,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影响力大幅提高,并且拥有35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中国又一次站在大好机遇的门口,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个历史性机遇千载难逢,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否则,我们就无法向历史交代,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只有让改革的旗帜在中国的天空高高飘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二篇: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抉择
今年我们迎来了建党90周年,改革开放三十三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30多年前,我们国家面临的是十分困难的局面;十年内乱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创伤,国民经济频临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混乱现象极其严重。而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拨乱反正呈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发达国家分别进行后工业革命,许多发展国家也开始加紧向现代化转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党中央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第
-1-一,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全会冲破了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坚决批判和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会议在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在我国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的同时,着重强调要从科学体系上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不能一切照搬照抄,不能搞“两个凡是”。否则,党和国家就会失去生机,就要亡党亡国。全会指出:“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第二,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建国之初,党就要求各项工作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党的八大确定要以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这以后我们的失误,归根到底,就是背离了八大路线,搞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是八大正确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建设有中国自己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三,全会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从中
-2-央贯彻到各级的较长的过程。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重新回到党中央的领导岗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经过三中全会在实际上建立起来,这是最重要的成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三中全会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使重新确立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有了组织上的保证。第四,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全会讨论 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全会决定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人人遵守纪律,是恢复党和国家正常政治生活的起码要求;强调党中央和各级党委要加强集体领导。全会针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遭到破坏的情况,指出: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在人民内部的思想政治生活中,只能实行民主方法,不能采取压制、打击手段。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改革开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始了自己的征程。
二、改革开放的性质、目的和必然性
以1978年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全面改革的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势不可当的地展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人民的思想也空前的活跃。
-3-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这两句话把改革的性质和目的说得很透彻、很深刻。联系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大势,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实际上是被当时的困境和压力逼出来的,起根本目的至少有这么3条;一是通过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同时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历史地位和继承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出十年内乱给我国造成的危难和困境,在治穷致富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要通过改革开放,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三是要抓住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顺应世界范围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是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摆脱落后、赶上时代,使我们这个党成为这个新的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改革的必然性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三句振聋发聩的话。第一句:“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第二句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第三句:“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就表明,我们党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曲折中深刻认识到,要摆脱我们当前所处的困境,要加快中国改革的
-4-面貌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上来;必须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这是改革开放之必然。
三、改革开放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党中央的历史性贡献。
近33年改革开放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是人的变化,首先是中国人民面貌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就是,在这场以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为先导的深刻变革中,中国人民以实事求是取代了“两个凡是”,长期窒息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得到纠正,积极变革、勇于开拓、讲求实效成为人们精神状态的主流。在这场深刻变革中,社会主义中国面貌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十几亿人口的中国正在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在这场深刻变革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最根本的就是,以执政党思维取代了革命党思维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勇敢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过程中,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转变党的执方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使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进步。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7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46619亿元,增长67倍多,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946万,录取新生达65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臵。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
-6-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重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中国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共取得51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一,也圆了我们的奥运梦。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篇: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须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新时期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当然,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持基本制度下对某些具体体制如经济体制的改变。我国的经济体制最初是模仿苏联模式建立的,这种体制在历史上虽然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30年的改革开放,就是对原有的旧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目的在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的理论、路线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30年来,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党都始终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不推进改革开放,不仅不能取得新的成就,而且已经取得的成就也难以保持,更谈不上继续推进我们的事业。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牢固树
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不断增强支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第四篇: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电子1212黄静妍201221111039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自觉地、持续地、全面地展开这样的改革和开放。坚持改革开放这个法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就一定能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党的十七大报告通篇蕴涵着一个重要的内在逻辑,这就是: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同时,报告在回顾总结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历程、经验以及阐述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问题时,有两句斩钉截铁的话,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一句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另一句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所阐明的这样一篇全面的、发展的“改革论”,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完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是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有助于齐心协力完成改革攻坚的。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繁荣稳定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这不仅是党内、国内的共识,也是世界的共识。世界关注中国的改革,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具有世界意义和全球影响力,牵系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智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一方面要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要进行改革,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社会空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马克思说过,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而党和人民又是推动革命向前发展的领导力量和主体力量。我们要观察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从哪些方面推动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不能不对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作一番深入考量。
近3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是人的变化,首先是中国人民面貌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就是,在这场以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为先导的深刻变革中,中国人民以实事求是取代了“两个凡是”,长期窒息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受到了很大冲击,积极变革、勇于开拓、讲求实效开始成为人们精神状态的主流,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万众一心地为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而团结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在这场深刻变革中,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以思想解放推动了改革开放,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十几亿人口的中国正在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在这场深刻变革中,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以执政党思维取代了革命党思维,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勇敢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过程中,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转变党的执政方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使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
第五篇: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姓名:王凯
班号:1306063
学号:130606319
联系:***】
摘要: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十七大报告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关键阶段所阐明全面的、发展的“改革开放论”,把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同完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是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改革开放共识、有助于齐心协力完成改革开放攻坚,彰显新时期以来党在领导改革开放问题上与时俱进的新发展。
关键字:改革开放 决定 中国命运 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实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对全面认识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改革开放,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一、中国特色创新理论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道路
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一富有针对性又令人耳目一新的总结提炼,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昭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回答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它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主题,就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34
综观中国共产党87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党的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主线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和创新,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一方面要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要进行改革,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社会空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125
现在的我们也正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巨大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正在一天天高速的上升。国家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时机中,而这一切都需要归功于伟大的社会主义,伟大的改革开放。正是改革开放将当年那个落后的中国从危机中挽救了过来,给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给中国的带来了美好的今天和不可限量的未来。所以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的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共同将伟大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二、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
改革开放所带来最根本的变化就是思想的解放、所能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解放了思想。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不是为纪念而纪念,而是为了更深入地改革开放而纪念,关键是在具体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目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十七大号召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而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绝不能停滞不前,更不能夜郎自大”。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无不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而深化改革开放无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3]-118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从根本上来说,改革开放的前提在于思想解放,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根本在于创新体制机制,目的在于激发创造活力。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在永无止境的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中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在永无止境的改革开放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永无止境的解放思想中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从现实上来说,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因此,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目的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永无止境地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在永无止境的改革开放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永无止境的解放思想中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三、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开辟了道路
十七大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而一切――这一条伟大道路正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这一个伟大理论正是思想解放的结晶,这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和最伟大的成果。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立新中国、创立社会主义以来就不断探索、反复摸索的伟大事业。从建国之初向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老大哥学习的“一边倒”,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反对修正主义防止修正主义”,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艰难、曲折甚至是反复的过程,直到改革开放我们党才成功开辟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探索的过程、实践的历程,就是坚持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实现了思想解放的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真正的改革开放、坚持正确的解放思想;换言之: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真正的改革开放、坚持正确的解放思想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真正的改革开放、坚持正确的解放思想;换言之: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真正的改革开放、坚持正确的解放思想,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58
结束语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人们从中不仅激荡起对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成就感、自豪感,而且提高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使命感。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06期 第34页
[2]曹子坚;改革开放的矛盾和与利益的合法性[J];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04期 第125页 [3]马立诚;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2008年10月第1版 第118页 [4]徐迅雷;民间记忆30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第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