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干部政绩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领导干部政绩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2009-10-29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 队伍。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因此,领导干部的政绩评价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倍受社会特别 关注的现实问题。
一、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的现状当代西方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对官员的政绩评价(国际上一般称为政府绩效评估),美国、英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以绩效作为评估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提高政府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质量。
按照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政府行为类似于市场行为,政府的决策者也是理性的经济人,在官场中追求着他们自己的最大利益。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点在于“经济 人”假说,即人在本性上都是以追求个人利益、使个人的满足程度极大化为最基本的动机,其活动受个人利益驱动与导向。国家或政府作为一种人类的组织,也会受 到人的利已主义本性的影响。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转型与发展的两项任务结合在一起,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存在有许多规则、规范的真空,存在许多规则、规范不合理、不完备的地方。在干部的评价和任用中,原来强调的是政治导向,后来随着国家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干部的评 价和任用逐渐变成了政绩导向,上级对下级的评价很重要的是看有无政绩。评价干部的政绩,凭政绩用干部应该说是历史的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问题是许多地方在具体操作时,将“政绩”片面理解为“经济指标”,理解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使一些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GDP为中 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增长率是硬道理”、“GDP增长是硬道理”。这样的发展观自然会使人走入发展的误区,出现了各种不考虑行政成本的“政绩 工程”、“形象工程”,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加之缺少一种能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干部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一些官员从自利的角度考虑热衷于各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考虑取得政绩的成本,使“政绩”变为“政债”。
针对传统的过分看重GDP的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世界银行在1997年推出了“绿 色GDP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用以衡量各国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 越低,反之亦然。我国国家统计局与环保总局近两年又联合制定了“绿色GDP核算体系”,将绿色GDP核算体系与干部评价体系挂钩。
现在,全国 各地许多省市都注意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政绩观改进干部考核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他们认识到对一个干部 的考核,既要看经济建设的成果,又要看社会进步;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硬环境的加强,又要看软环境的改善;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 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又要看党的建设的成效。
有的地方提出:要把人口、资源、环境三项指标纳入干部评价体系,作为干部奖惩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对领导干部个人的政绩评价方面,中组部在近几年组织专家研究制定新的干部政绩评价标准。2005年年中披露的新标准共有54个指标,其中定量指标28个,定性指标26个。这一标准在试点的基础上,在2006年地方各级党委换届时用于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评价。
2006年7月7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报道了“中央组织部印发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消息,《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共分为9章47条,其中,对领导班子的民主测评有14个评价要点,对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有12个评价要点,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的 民意调查有12个评价要点,对领导干部的民意调查
有6个评价要点。
2006年实施的《公务员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 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2007年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发出通知,印发《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强调公务员考 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规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对公务员 的考核,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2009年6月29日,中共中央 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并明确提出:要完善考核内容,既注重考核发展速 度,更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更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要改进考核方式,坚 持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为基础,以换届考察、任职考察为重点,合理安排,相互补充,增强考核方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扩大考核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 参与和监督,进一步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考核结果,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 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着力形成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 的导向。
概括起来,近年对干部评价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关键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干部评价的责任体系,二是干部评价的指标体系,三是干 部评价的方法体系。其中最困难的科学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很多学者、研究机构和地方党委组织部门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评价干部政绩的指标体系,取得了很 多理论成果。
二、领导干部政绩评价存在的问题就干部评价的问题,各种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为实 际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帮助,也为干部政绩评价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由于社会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因此人们对干部考评的认识和要求也是不断地向 前发展的。就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评价而言,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1、评价理论指导不足。
目前我国领导干 部政绩评价理论体系尚不成熟,难以对相关实践进行系统化规范与指导,这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我国目前的政府领导绩效管理 多处于自发和半自发状态,评估构建和评估的内容设计等几乎都是基于政府自身管理的需要而定,任务导向和利益导向较为明显,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 性;第二,已开展的地方领导干部绩效评价实践过程中,缺乏数据的搜集、公开、共享,不利于对我国绩效评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第三,在推行绩效评估时,各级 领导多将将管理任务细分成评估指标,并将评估成绩与自身利益相挂钩,被评估者并不注重绩效改进,而是只关注评估结果和绩效排名;第四,衡量标准带有很强的 功利色彩和惰性倾向,缺乏客观性,这样的评估不仅不能反映政府领导本身的问题,更无法将社会和公众意愿做为客观衡量标准,并且已开展的实践,数据的搜集、公开、共享程度还远远不够,严重阻碍了我国绩效评估理论的深入总结和研究。
2、评估主体比较单一。
评估主体是指评估活动的行为主体,它的准确定位是干部绩效评估结果真实性的基本条件。评估主体应当具备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知情懂行的能力。
一直以来,我国领导干部绩效评估的主体都较为单一。以前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在权威性和公正性方面它们具有的优势不容置疑。不过,当考评内容涉及到上级 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和连带责任时,绩效评估的公正性便有可能受到影响。此外,上级主管部门作为评估主体时,干部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评估方式。这 虽然有利于实现一定的引导和监督,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容易导致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只唯上不唯实,“政绩”做给上级看,致使评估结果失真,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这 不仅无助于干部绩效的提升,相反却损害了干部的形象。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将社会公众作为干部绩效评估的主体。众所周知,社会公众 是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对于广大干部工作的实际效果,感受最为深切,也最有评判权。从一定程度上说,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干部工作成功与否 的极其重要的指标。正因如此,素以铁腕手段速整治机关作风的南京市开展了“万人评议机关”活动,即在对机关部门和干部的绩效评估上,引入社会公众的评价机 制,让公共部门的服务对象有了真正的“发言”机会。而杭州市为了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效能,从2000年10月开始,首次在市级54个机关全面展开 “满意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评选的主要内容是各单位的全局观念、服务宗旨、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勤政廉洁、工作业绩六个方面。评价者由社会公众组成。此 举初衷值得肯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评价者具备不同的素质、背景,拥有不同的立场,对评估系统的认识和反应也不一致,因而在对同一内容作出评价时,他们相互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倾向性差异。由此可见,一般的公众缺少必要的评估知识、经验,缺乏一定的采集政府公务员绩效信息的渠道和能力。所以,以社会公众 作为单一评估主体的方式往往会影响到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3、评价忽视“政绩成本”。
领导干部的政绩应是能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工作状况,包含成本、投入、产出和效果,体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统一。但一些地方的干部政绩评价却忽视了“成本”和“投入”,误导和扭曲了干部行为。
(1)为取得政绩的数量和规模,不计成本地搞大投入。一些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者评价下级领导干部有没有作为,经常只看所谓的“政绩”,而不计其成本。有 些地方政府和行政官员为了尽快出“政绩”,以实现政绩数量或规模最大化,不惜付出巨大的政绩成本。特别是如此创造政绩的官员被提拔之后,就会有更多的后来 者效仿他们。
(2)以经济指标代替政绩,导致“一俊遮百丑”现象。在一些地方,干部的政绩评价就看GDP增长,就看招商引资的完成数额,就看 财税报表的上缴数据,似乎只要经济增长指标上去了就一切都好,以偏概全。于是,一些地方的部分干部不切实际,不顾民力,不计长远,乱铺摊子,乱上项目,单 纯追求增长速度,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利于科学和社会和谐,结果是一个亮点掩盖了一堆问题。
(3)忽视取得政绩的生态成本,在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很多地方对干部的政绩评价往往不重视取得这些政绩的背后所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个时期 以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的恶化也呈现极高的速度。这一切固然同社会长期以来片面追求经济产值,不考虑对生态环境保护有关,但也与我们在干部 考核中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指标,不考虑政绩后面的生态环境成本有关系。
(4)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为取得“政绩”,不惜“倒贴本”。例 如,某县领导为使在自己任期内取得“显赫”的政绩,将招商引资作为“政治任务”下达给各乡镇和县直各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些与经济关系不大的单位比如 教育局、卫生局的领导也放下自己的本份工作,将主要精力花在招商引资上,有的局为完成任务,纷纷开展“优惠政策大赛”,甚至扬言:“只要你肯来投资,要什 么政策给什么政策,特区没有的政策我们也有。”更有甚者,不惜血本搞假的招商引资,将自己的钱设法从境外“转一圈”回来,算是引进了“外资”,完成了任 务。他们认为完成任务是“政治帐”,“倒贴钱”是经济账,为了完成政治任务,倒贴钱是无所谓的,只要不影响政绩评价,不影响提拔使用就行。
4、评价边界模糊。
评价基础不扎实,岗位分工不够明确,管理不够规范,职责不够清楚,评价边界模糊。
(1)个人政绩与组织政绩模糊不清。将对地方政府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领导干部个人的政绩评价,往往“一项政绩多人用,多项政绩一人用”,缺乏比较严格的责任对照。
(2)个人努力与工作基础模糊不清。干部取得政绩的多少要受到各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有能力的人未必有条件创造政绩,而有条件创造政绩的人则未必是有能 力人。能否创造出有形的可视的政绩,往往受行政官员所处的工作岗位、工作基础、工作环境条件的制约。那些没有权力或者权力较小者,哪怕本事再大,能力再 强,也难以做出那种需要各种行政资源或社会资源作为载体的政绩。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缺少对干部能力评价指标,缺少能反映个人努力程度和原有工作基础、地区 差别的指标,缺少对“留债”与“还债”的评价,缺少对决策失误的评价,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公平。
(3)称职评价与提拔评价模糊不清。一般来讲干部考核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评价干部是否称职,二是评价干部能否提拔。前者是看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后者是看是否具备履行上一层次岗位职责的能力。目的不同,评价指标应该有所区别。但是现在往往在干部评价中不注意区别。
5、评价内容笼统。
干部评价是对干部德、能、勤、绩、廉综合性的量化评价。目前干部政绩评价内容虽然也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年度目标完成 情况、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内容,但从各单位规定的内容来看,都比较原则和笼统,缺乏明确的量化标准,往往无法进行实际评价。
干部政绩评价内容的 笼统性和考核方法的单一性决定了评价的不完善性。第一,对干部实绩的综合性评价不够,致使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假成份,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第 二,对未列入责任目标的一些重要工作缺乏层次性,对不同职级干部的评价中出现主要领导年年评优、一般干部轮流坐庄,制约了考核工作激励作用的发挥。
6、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
有的地方没有看政绩用干部,而是搞平衡、搞照顾,评价与使用脱节。有的地方虽然强调评价结果作为干部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但对实绩突出的应给予什么样的奖励,实绩一般和较差的应如何鞭策和处理,缺乏统一的尺度和具体的硬性措施,使评价结果的运用缺乏科学性。
三、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的主要对策针对我国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坚持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客观公正、简便易行,深入干部政绩评价的理论研究,完善干部政绩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政绩评价行为,建立有机联系、相互配套 并有效运用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实现我国干部政绩评价的法治化、制度化与科学化。
1、设立多元评价主体。
针对上级部门作为单一政 绩评价主体产生的封闭式的“官评官”的评价机制,应该设立多元评价主体,破除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中的执行者虚位困局,实行上级组织、民众和中介机构这三个评 价主体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进行考核评价。上级组织在评价政绩的过程中,要使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要将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主要是指年 终评价,这种评价无法反映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动态评价是指跟踪式和阶段式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虽然实行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可以弥补 年终评价的不足。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的统一,可以更加全面、合理、公平地反映出领导干部所创造的政绩。
上级组织不是评价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唯 一权威,应该在自身评价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民众参政、议政的意愿和权利,为民众提供考核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机会和条件。人民群众与上级组织、广大干部对被 评价对象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他们与被评价的领导干部之间往往很少存在私利纠葛、派系纽带、情感倾向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更加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水平有没有 提高、收入有没有增加、就业选择是否宽泛、社会治安是否良好、住房上学看病是
否有所保障等问题。如果这些方面能够令群众满意,那么他们对创造这些隐性政绩 的领导干部的评价就会高。相反,那些官僚主义严重,不注重深入基层掌握真实情况,工作缺乏科学依据,作风飘忽浮夸,不能勇于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干部,自然就 不会被认可。将民众纳入政绩评价的主体,可以有效地遏制官僚主义、弄虚作假。
将中介机构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的主体之一,是指中介机构秉承公 正、公平、严谨、专业的宗旨,使用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认真、规范的审查和检测。比如专业的审计人员通过标准化的审计方法对 下级官员做的汇报、报表等进行严格的审核等。中介机构与政绩的创造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因此,与上级组织和民众两个评价主体比较而言,身份更加简单,方 法更加科学,态度更加端正,评价结果也更具有可信性。
2、健全政绩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是领导干部评价体系的核心。评价内容和评价 标准对整个政绩考核工作至关重要。应当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按照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权责统一的原则设置评价内容和标准,使之综合反映经济社会和人与自 然的全面发展情况,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经济建设包括: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人均经济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经济发展速度应该和发展质量、人均经济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成正比关系。社会发展包括:人口素质和计划生育状况、社会稳定 和治安状况、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公民道德水平、思想政治觉悟两个方面。政绩考核时,应该将公民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作为考核的标 准之一。
3、建立政绩评价体系。
借鉴国外绩效评估体系,建立针对不同职务级别、不同类型岗位、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的具体评价标 准。实施考核评价时,特别要注重实绩评估。实绩评估的过程是运用辩证理性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通过实绩评估,区分以下各类政绩界限:一要区分真绩 与假绩的界限。在考核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有水分的数字,特别是一些经济指标和效益。为此,应当考虑计算方法是否正确,统计口径是否统一等因素;应按照会 计、审计、统计的法定标准加以核实,科学统计数据,剔除不合理因素。二要区分显绩与隐绩的界限。由于工作岗位、工作性质等原因,不同岗位的干部所创造的政 绩表现形式不一样。在评价中必须作具体分析,既要看干部所取得的工作成绩的大小,又要看取得这些成绩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基础工作;既要看获得政绩的 手段和途径是否正确,又要看是否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兼顾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三要区分个体政绩与群体政绩的界限。任何一项工作成绩的取得都离不 开群体的作用,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政绩离不开个体的努力,因此,认识和评价干部的政绩,要正确分析集体作用与个体努力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把集 体的成绩全部归功于个人努力的结果,也不能在政绩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既要防止个别干部贪功诿过,也要防止个别干部无功受奖。
4、完善政绩成本分析机制。
对政绩成本进行分析,是指不仅要看取得的政绩,而且要看创造政绩的目的和为谁创造政绩,并对为取得政绩所付出的投入和代价进行计量和对比,切实避免不必 要的浪费和不计成本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第一是政绩的经济成本。政绩的经济成本应该和取得的政绩成反比例关系,这样才能促使领导干部在创造政 绩时,减少经济成本的付出,避免铺张浪费,遏制一些领导干部不计当地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片面追求工程的浩大,严重损害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和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行为。
第二是社会成本。看待所取得的政绩,不但要看它所付出的经济成本,还要看它能带来多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果经济或者社会效益小,即使花费的不多,成本也是巨大的。这里我们应该遵循效益优先原则,通过效益看成本。那些不能发挥较大效益的工程和项目应该
被否决掉。
第三是资源和环境成本。实现科学发、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只有将资源和环境纳入政绩成本分析中,才能促使领导干部对资源和环境负责,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第四是民生成本。有些领导干部完全忽视人民的生活状况、社会治安状况、下岗人员的再就业状况、老年人社会保障状况等,因为这些民生问题完全可以隐藏在经 济繁荣的背后,有限的资金和资源都被优先用于可以明显体现政绩的工程。将民生成本引入政绩成本的分析之中,可以提高领导干部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有助于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整体进步。
5、健全政绩评价保障制度。
应该把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的内容、方式和标准法律化、制度化,真正 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章办事。要建立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监督和广泛的民主监督相配套的有效制度,把制度约束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使形式主义得到及时遏制。同时要完善奖惩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搞形式主义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与浪费的,不但不提拔重用,还要降职处分,严重 的还得追究刑事责任,使那些大搞“形象工程”,置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于不顾的党政领导干部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制度建设,让广大群众知道 领导干部在想什么、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这样才能避免民主测评流于形式,增强领导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自觉性。制定领导干部政绩评价公示制度,可以对各级党 政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的结果进行公示,并严格与其所承担和承诺的工作目标进行对照,增加政绩评价的透明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政绩评价必须与 干部使用结合起来,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作者:湖南行政学院 唐琦玉)
声明:本文为“2009年政府绩效管理创新研讨会”参会论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
第二篇:学生评价中存在问题思考与对策
学生评价中存在问题思考与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行,学生评价的改革也受到关注。对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对全而推进素质教育、保障新课改的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生评价 问题 对策
日本学者梶田叡一将教育评价研究对象的学生归为第一种水平,而学生又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对象,所以学生评价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地位为不言而喻。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行,学生评价的改革也受到人家的关注,对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对全而推进素质教育、保障新课改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功能来看,传统评价过分注重选拔性和鉴定性忽视促进学生发展。学生评价主要有三种:侧重于选拔淘汰的选拔性评价、侧重于鉴定水平的水平性评价和侧重于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我国传统的以高考为代表的学生评价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是选拔性评价,热衷十排名次、比高低、比较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考试测评过后排出名次便看作是评价过程的结束,忽视最重要的促进学生发展功能。学生评价不只是教育教学过程结束时鉴别差异、筛选学生的手段,它更应该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传统评价人多采用终结性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变化的过程评价,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2,从内容看,过分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其他方而的发展
传统教育目标过于关注学生知识获得,轻视技能,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方而的发展,家长也只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因此,传统学生评价的内容范围是比较狭窄和片而的。这就造成大部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每天埋头课本,只是考试的机器,一旦涉足社会则会出现种种问题。3,在方法上,传统评价方法单一过分重视量化评价。
由于课程目标过分关注知识的获得,其评价方式就采用量化的简单的试卷评价,学生一个学期的发展仅凭借一卷定成败。学校要求的注重平时成绩评价,也基本上变成出勤率和课堂测验的量化结果。量化的评价是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僵死化、简单化和表面化,它不仅无法从本质上保证对客观性精确性的承诺,而且往往丢失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教育中最根本、最有意义的内容。
二、深化学生评价改革的建议 1,树立人性化的评价伦理观
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评价理念。首先,学生评价要以爱学生为出发点,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做准各学生评价不是通过排队把学生评得灰头土脸,而要通过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而向未来的自信。其次,评价一定要把学生真止放在“人”的位置,尊重和认同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最后,评要坚持公平、公止性原则,评价对学习好的学生不能偏向庇护,对学习差的学生也不能漠视和讥讽,在教师的眼中,没有优生和差生,都是有发展前途的学生。
2.强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学生评价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并认识到评价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运用,给予教师充分的评价分析时间,要弄清问题的来源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活动。将评价触入教育的每个一个步骤和学生的发展过程,不仅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后进行终结性的评价,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成就自我,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3.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程要实现三大目标,因此评价应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察上来。从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健康发展的视角,科学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应具有全面性和真实性。评价内容应具有全面性,就是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评价,而且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特别要重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与评价,增强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贮存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输出能力、监控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学生智能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形成多元化的考试评价运作模式。评价要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对评价
结果不能只用抽象的分数比高低,应当分析学生答卷的思考过程和特点,做出具有教育学意义或心理学意义的解释,并把学生评价与改革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止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5.教师的积极评价反馈
教师与学生不应只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是复杂的合作关系。在合作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起辅助作用。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通过一些举措来帮助这些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积极地反馈不仅使学生目标性清晰,还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参考文献: [1]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2]蔡淑芳.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篇名[J].中国校外教育,2012,24
[3]叶清清.关于高师学生综合测评的几点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2.[4]王玲坤.如何将中学生素质评价落到实处[J].学周刊,2012,41.[5]林玮.教育评价“以生为本”才能“促生发展”[J].才智,2004(1):104.[6]赵必华.教育评价范式的变革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3(11).
第三篇:如何评价领导干部政绩之我见
文章标题:如何评价领导干部政绩之我见
政绩是干部综合素质的直观体现。评价一个人是否德才兼备,主要看他的工作过程和结果。不想干事、不会干事、不能干事、干不成事的人,都难有政绩。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德与才的主要标准就是看政绩。坚持用人看政绩,这样公道、科学,群众服气,也可以避免发生大的偏差。但面对现实中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政
绩”,我们要科学甄别,客观评价,合理采信。
口碑评议政绩。金碑银碑不如群众的口碑。群众是干部政绩的受惠主体。无论领导干部如何自称为单位的发展、事业的进步作了多少贡献,取得了多少成绩,最终都要用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个最客观、科学、公正的“天平”称量。如果绝大多数群众交口称赞、由衷认可,并能真正道出个一二三来,这样的政绩才真实可信。因而选用干部不是简单的“演讲赛”,而是严肃的“听证会”。
成本核算政绩。经营讲究成本,干部政绩同样要计算成本。从政绩所付出的代价中,我们可以掂量出政绩的真正分量,衡量出政绩的实际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能检验出政绩的创造者有没有正确的政绩观,有没有情为民所系的忧患意识,有没有利为民所谋的责任意识,有没有权为民所用的廉政意识。只有牢固树立了执政为民的执政意识,才会时时注意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刀刃上;才会处处做到俭以养廉、俭以养德,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建设事业、改善群众生活上。只有远离了奢侈浪费,真正源自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惠及长远的政绩,才是当今国之所需、业之所需、民之所需。
实效考量政绩。政绩应是经得起实证、可以被感受的成效,只要不是写出来的“数字工程”,吹出来的“泡沫工程”,“秀”出来的“面子工程”,注出来的“水分工程”,政绩自然能被上级看得见摸得着,自然能被群众说得清道得明。因此,考量政绩,既要看造福当今,又要看惠及长远;既要看发展局部,又要看利及全局;既要看经济建设的成果,又要看社会的全面进步;既要看硬环境的加强,又要看软环境的改善;既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只有谋近虑远、顾此及彼、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工作实效,才是体现爱民思想、展示为民水平、反映利民能力的真政绩。
条件类比政绩。评价一个干部的政绩,要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既要看现在实绩的大小,也要看前任打下基础的厚薄;既要看近期作为,又要看长远影响;既要看显性成果,又要看潜在成效;既要看个人付出的努力,又要看集体作用的发挥;既要横向比较实绩的轻重,又要纵向比较实绩的分量。尤其要充分考虑领导干部的工作条件和外部环境,如自然资源的丰乏、地理位置的好坏、政策支持的多少,都会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对一个班子和干部的工作带来重要影响。地方与地方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由于分工不同、职能职责不同、运作方式不同、人员组成不同,工作成效的表现形式和社会影响也差别很大。因此,工作实绩要分类比较和综合比较同时运用,科学分析所取得实绩的难易系数,客观、公正地判断干部的政绩。
法纪规范政绩。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实现法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行使领导权力,规范经济活动,调节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要靠法制做保障。可以说,法纪为“政绩”划定的界限是最后的底线。“政绩”符不符规、合不合法是测评考量政绩的重要前提。合法合规的行为未必是利民惠民的政绩,但违规违法的政绩必定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作为。在法律纪律前提下创造政绩,应当成为考证政绩的立足点。
《如何评价领导干部政绩之我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如何评价领导干部政绩之我见。
第四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以及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决定,特别是把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列入了重点监督范围,说明对党政“一把手”经济决策、权力运用等监督制约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以及其监督手段、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从审计的角度,开展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监督途径之一。由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审计内容多、审计质量要求高的审计工作,加上实际工作中有关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审计评价、审计建议的执行等内容没有统一的规定,审计评价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实际操作过程中尚存在不够规范等问题。为规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操作,切实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结合审计实践谈点个人浅见:
一、当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协调不到位。部门协调不到位主要表现有:一是配合不到位,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没有切实负起责任,职能部门之间协调不够有力,被审计对象的确定滞后,往往是先离任后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徒有虚名,组织部门委托书下达后,就等着结果,部门之间协调就省略了,只有审计部门单打独斗。二是随着审计对象的职级向高层推进,审计涉及面更宽,工作量更大,审计处理问题难度也明显增加。三是由于审计计划的不确定性,一些组织人事部门没有本着“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原则进行安排,加上部门之间协调工作不到位,有时委托审计较为集中,有“扎堆”现象,类似此现象越到基层越较为普遍,审计机关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任务过重,造成审计机关难以全面组织实施,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审计责任和风险。
(二)审计作业不规范。从基层实际情况看,审计作业不规范主要表现有:一是审前调查不深入,由于基层审计力量有限,任务重,难以抽出大量时间实施审前调查,其结果是审计实施方案流于形式,不能更好地贴近审计项目实际,对审计目标、审计重点等主要环节的确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二是审计程序不规范。规范审计程序一直是各级审计机关重点强调的关键,是做好审计实施工作的重点之一。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较长,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需要审计的经济内容多、业务量大、时间紧、要求高,要求在短时间内提交审计报告,造成审计人员仓促上阵,无法按照正常的审计程序开展工作,个别领导干部任期内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可能会采取种种手段弄虚作假,欺骗审计人员,对审计设置种种障碍,阻碍审计工作正常进行,导致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难以查实,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审计任务。三是审计取证不严谨,审计范围过宽。由于个别审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有关重大问题的审计取证工作不够重视、审计证据要素不完整,缺乏足够的证明力,甚至出现个别审计取证材料严重失实,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了风险。同时,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重点不够明确,审计范围过宽,该审的没审到位,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三)审计评价难统一。目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暂行规定。虽然这些规定使审计的程序、内容有了法规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关审计标准、审计评价、审计建议的具体执行等内容规定的比较笼统、抽象,这就使审计工作缺乏具体的指导,评价标准体系还不能完全符合审计实践需要,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可能产生对同一审计事项得出不同的审计评价。如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直接责任与主管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等界限较难划分,不好准确进行评价。从近年来审计实践情况看,如何客观、准确、具体地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事项进行评价,一直困扰着审计人员,特别是一些量化指标方面缺乏一个较为系统准确的评价标准,在审计评价过程中,审计人员难以规范操作。
(四)审计结果难利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不够,其实际运用效果也不理想是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审计机关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审计中发现和反映的一些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关责任人没有得到及时的查处,没有与领导干部的升迁、奖惩紧密相联系,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运用,审计监督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也没有真正得到建立,审计影响力受到了削弱等。
二、规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措施及对策思考
(一)建立必要的协调工作机制,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是做好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法之一。一是要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完善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和沟通,将领导干部监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二是要科学确定工作计划,加强部门之间协调,提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建议,尽量避免集中下达,以避免审计机关因人力、时间等各种因素而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及时有效实施;三是要切实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配合,整合优势力量,共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四是要加强联系和配合,在下达委托书时,有关部门应及时主动地将所掌握的有关举报材料等重要事项通报审计机关,使审计实施时有的放矢。
(二)加强审计项目管理,规范审计人员审计操作,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1.加强审前调查,注重审计实施方案质量。审计实践要求我们对审前调查工作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根据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六号令”)规定,审计组进点实施审计前,必须开展审前调查,其方法主要是通过到被审计单位调查了解情况、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试审、查阅相关资料和走访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监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等方式,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与审计项目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与经济决策有关的重要的党组(办公)会议记录,通过对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和重要财务指标分析性复核,据此初步确定审计重点,并据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提高审计实施方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2.树立审计质量意识,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各级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要增强审计质量控制意识,在审计现场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审计署“六号令”的有关规定,通过调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取得相关审计证据,对取得的相关审计证据进行反复分析、判断和归纳,决定取舍,对不符合要求的审计证据应进一步现场取证,对难以实施或实施后难以取得充分审计证据的应当进行补充取证,必要时应调整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步骤和方法,充分保证审计证据足以支持审计结论,确保审计质量,增强审计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把握审计重点,适度控制审计范围,提高审计效果,现场审计中必须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坚持经济责任审计与正常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要充分发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特殊作用,通过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可以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违反国家财经法纪行为作出审计处理,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二是坚持将经济责任审计与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或社会审计工作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节省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三是坚持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进一步摸清被审计对象在遵守财经法纪、重大经济决策、廉洁自律的同时,把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加以分析,充分披露领导干部虚假政绩、数字政绩等问题。
3.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审计人员工作责任感。实行审计工作全过程质量责任追究制,目的是规范审计人员审计作业各个环节的操作,进一步明确相关环节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要建立健全审计机关相关环节的审计复核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审计机关一、二级复核。在审计过程中,对严重违反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必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严格责任追究。审计机关要建立必要的对被审计单位回访制度,实行“阳光审计”,树立审计人员的良好形象,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三)强化审计风险意识,合理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一般审计评价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对象是领导干部,更具有针对性,其评价内容是任期经济责任,更具有特殊性,其评价结果是对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参考,更具有严肃性。为了使审计人员的评价有理有据,应制定一套科学、规范、实用性较强的审计评价体系。要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明确界定,对评价标准进行量化,把定性分析评价与定量分析评价结合起来,使审计评价工作更具可操作性。对于定性评价标准,应紧紧围绕经济责任来建立,突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原则,效益性目标应明确界定。对于定量评价标准,应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科学地从数据角度来界定,进一步分析衡量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在进行审计评价时,应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审计测评,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后作出合理评价,评价时应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原则。要突出重点,注重绩效,从实际出发,独立、客观和公正地区分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前任责任与后任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故意责任与过失责任,确保审计评价客观、公正,切实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注重审计结果利用,切实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应有的监督作用。注重审计结果的运用,对规范和约束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和加强对其权力的监督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领导干部的考核与任免工作的开展,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满足社会各界对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监督、防范和揭露腐败的需要。一是利用审计成果。经济责任审计效果如何,关键还是体现在对审计结果的利用上。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成果事关审计、组织、纪检、监察、被审计单位等诸多部门,各级审计机关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及时完整的报送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该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的要坚决移送,不能“送人情、打折扣”,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预防性、警示性和惩戒性作用。二是公告审计结果,注重处理效果。当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先离任,后审计”和审计成果应用滞后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各种原因,地方审计机关公告审计结果制度未能得到全面落实,审计的监督职能受到了削弱,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和实效性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审计机关要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联系,分清职责范围,强化审计成果转化的时效性。审计机关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审计中发现的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要及时通报,以便为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依据。为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效果,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社会影响力,审计机关应在恰当时机、适当范围及时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以取得审计一人、教育一片的目的,切实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第五篇:什么评价领导干部要重政绩
什么评价领导干部要重政绩?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中国传统戏剧《七品芝麻官》中这句家喻户晓的台词,是封建制度下为官境界的一种写照。如果说,这句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名言”,对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有所启示的话,那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要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不能无所作为,应该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也就是要有政绩。
那么,究竟什么是政绩?概括地讲,政绩就是执政行为所产生的积极成果。通俗地说,它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实绩。
追求政绩,古今中外皆受重视,但社会制度不同,其追求的目的也不同。在封建社会,封建官吏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政治家也重视政绩,但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我们的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贯穿我们党全部活动的基本要求。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都是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执政地位不断巩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深切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政绩。
我们党取得的这些政绩,是由各级领导干部带领群众具体创造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每一位领导干部来说,党和人民把你放在领导岗位上,你就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勇于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创造一流的政绩。
毋庸置疑,追求政绩很重要,但追求政绩为了谁,对于执政党及其领导干部来说更为重要。“衙斋卧听潇潇雨,疑是百姓疾苦声”。如果说封建社会的官吏还有一点悲民情怀,那么对我们党来说,追求政绩则有着鲜明的价值指向,那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谋福利。
今天,在各条战线,我们党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政绩,涌现出了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宋鱼水等一批优秀典型。他们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的事迹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人民公仆,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要使群众认可”。“为民书记”郑培民的这些质朴语言,是对创造政绩为了谁这一问题的最好诠释。
用什么尺度来衡量政绩?
怎样看待政绩、怎样追求政绩,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绩观。所谓政绩观,指的是对政绩的总的认识和看法,通常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以及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态度。
从一定意义上说,政绩观是发展观的延伸和体现。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政绩正是为了实现这样的发展所创造的政绩。政绩本身不是目的,它应是我们追求科学发展的一种结果、一种体现。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出现形形色色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说到底是在发展观的认识上陷入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