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山东乡镇公务员考试资料

时间:2019-05-13 05:2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山东乡镇公务员考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山东乡镇公务员考试资料》。

第一篇:2008山东乡镇公务员考试资料

2008山东乡镇公务员考试资料

我是乡镇机关的事业编制干部,在乡镇工作了10年,根据我的理解,答复如下:

乡镇工作的特点一乡镇机关是最基层的政府机关,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是各项方针政策的最终落实者.二乡镇机关最需要的是务实,要扎实的为群众做实事,造福群众.在当今社会急剧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矛盾问题随之而来,群众上访与集体上访事件增多,如何协调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调解群众之间的矛盾是乡镇干部必须具备的本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三当前在农村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土地承包方面.因为新的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耕种的土地经营权30年不变,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这导致有些农民新增人口却不能及时增加耕地,矛盾突出.这是我在农民矛盾纠纷调解中遇到的比较普遍的案例.以上答复,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还有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的问题。

新农村的可能性不会很大,因为去年这个选题已经被其他省份考了,山东一般不会考别人考过的。乡镇工作,以我的理解,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待遇和工作不成比例、基层农村干群关系僵化、乡镇干部对农村建设裨益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可以归结的、拔高到新农村建设中,但是更加贴近实际工作。

要求有政策性,简单的五个字就可以概括“为人民服务”。这个应该更加贴近于中央对农村工作的思路。

既然乡镇招考明确提出单独命题,这就有一个机会和一个陷阱在里面。机会是,如此一来范围大大缩小,准备起来相应充分一些。但是单独命题后,阅卷相应要严格一些,分数更不好拿。

个人见解,抛砖引玉了。

浅谈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乡镇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得如何,事关行政效率,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税费改革直至取消农业税,为乡镇政府按现代行政管理模式转变职能提出了客观要求,提供了有利条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艰辛探索,做扎实的工作。这里,就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明确转变职能方向

《国务院关于做好2004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温家宝总理强调乡镇政府要“把主要精力转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这就为乡镇政府转变职能指明了方向。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政府有三个明显特点。一个是行政职能不全。由于设在乡镇的站所基本上“三权在上”,经济调节的功能小。另一个是自主权小。乡镇政府的决策受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约较大,基本是按上面部署抓落实,上级部署啥抓啥。再一个是手段少。乡镇政府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很小,抓工作难以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政府的特点决定,其职能总的应是在落实国家经济调节相关政策措施,协助上级行政执法部门搞好市场监管的同时,加强乡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乡镇政府应循转变职能方向,认真解决职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吉林省一些地方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重点在“两还”、“一剥离”、“四加强”上下了功夫。即:从催种催收退出来,还农民经营自主权;从直接管理村级事务退出来,还村民自治权;将适于市场运作的事务从政府工作中剥离出来,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帮助农民拓宽生财之道;加强公共事业基础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扶持弱势群体;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农村稳定。在改革实践中坚持这样探索下去,必将收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效应。

要把握好方向,积极稳妥地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主要应把握好四点。一是积极主动。乡镇政府转变职能,关键在于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者的积极主动性。应引导乡镇干部自觉转变观念,打破“全能政府”观念,树立“有限政府”观念,改变“全面控制”的做法,主动从不应该管的事务中退出来;破除“政府至上”的观念,树立服务的观念,从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走出来,把主要精力用在为经济发展服务上;矫正片面对上负责的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到建设服务型政府上来。二是循序渐进。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不能一蹴而就,应尊重客观规律,根据客观可能逐步进行。三是从本地实际出发。乡镇间参差不齐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决定,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在客观条件上有高有低,在步伐要求上也应有快有慢。四是在改革中推进。应把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

改革统一起来,根据必须行使的职能“量体制做”,设机构,定岗定员,使转变职能与机构改革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培育和发展相关社会组织

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基本途径是放权于社会。乡镇要将适于市场运作的事务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去,需要社会组织以足够的能量承接下来。因而应按“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管理目标模式,在精简机构的同时,培育和发展相关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中介服务等社会组织,以其自治、自律等特点,处于政府与农民、政府与市场、农民与市场之间,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市场经济中,为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要下放一些资源控制权。但在一些公共领域,市场机制会出现失灵,政府又无力包揽下来,就需要一种介于政府与市场、公共与利益个体之间的社会组织来承担这些职能。行业协会以其在会员间的公正、公平,社会中介以其在市场主体间的公正、公平,可依法发挥相应的管理、监督、公证等职能作用,促进有序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社会组织通过承担政府不该管的事或管不了的事,为政府和市场提供多种服务,成为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转变职能不可替代的社会力量。

培育和发展相关社会组织,应从乡镇政府和农村两个实际出发,上下配合,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第一,政府主动“瘦身”,放权于社会。政府把可剥离的管理权下放给社会,社会服务组织才能有发展的空间。政府瘦身放权,是一场行政管理的重大变革。一方面要把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根据可能,逐步交给社会组织去办。另一方面,要下决心撤掉不该设的机构,精简不该设的岗位,从根本上克服人浮于事、没事找事做、挤占社会组织发展空间等倾向。政府放权于社会,乡镇政府需要作出努力,但主要在于县以上政府的相关部门。这些部门的原有职能,基本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按政府配置资源的模式形成的。应在行政体制改革中,下决心简政放权,为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宽松空间和有利条件。

第二,拆除“官办”门槛,坚持以民间组织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类型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一大“先天不足”是“官办”色彩浓厚。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多数是由政府部门牵头设立的,人员来自机关或下属事业单位,往往按政府部门的意愿开展业务活动,不注意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市场效应。对于官办行业协会、中介服务等机构,应纳入行政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中,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将需要政府办的服务机构全面规范,净化职能,脱掉行政色彩,完全依据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运作。对于适合民间办的,应借鉴国企改革经验,全面进行体制转换,逐步实现民办化。同时,应在人才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扶持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从而以政府小的付出,实现社会化的大服务。

第三,由小而大,在发展中整合。乡镇政府面向农村培育社会服务组织,应根据相关资源条件,由小抓起,由不规范的雏形抓起。农村中以能人带动型、专业户集聚型的专业协会、研究会,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供销等服务,并减轻了乡镇政府工作负担。应以此为基础,培育和发展农村社会服务组织。

第四,以城带乡,统筹推进社会服务组织发展。设在大中城市的服务、培训、监督、公正、认证等社会服务机构,应面向周围农村张开服务网。这样,既可为乡镇政府转变职能创造宽松环境,又可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设在城市的社会服务机构向农村张网,是要有投入的。政府应通过一定的扶持,支持社会化服务业下乡。

三、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机制失灵的国家财政。为确保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弥补市场的失灵,政府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乡镇政府要把主要精力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特别是要强化缺位明显的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增加公共财投入。国家确立的农村综合改革目标之一,就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和财政制度,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但除发达地方外,县乡两级财政较困难,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很低。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必须由上而下,统筹考虑,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应加大上级财政面向农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为实现以公共财政支持公共服务,县级以上财政应设专项资金,通过转移支付方式,用于面向农村的公共服务业,重点应该用于扶持五个领域的公共服务。即:农业、牧业等技术推广;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建设和农民培训;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面向农村增加公共服务的专项投入,既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又可解决乡镇功能不全在转变职能上遇到的困惑。

其次,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县乡财政收入。面向农村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根本的途径是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县乡财政收入。在产业政策上,应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合理空间。农业产后部门,尤其农副产品加工部门,今后上项目,应布局在县(市)城区及小城镇。这样,不仅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也有利于农民增收。

第三,建立节约型政府。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开元与节流并重。有些地方乡镇财政拮据,但并没有抑制住开支的膨胀,其节省开支的潜力远远大于精简人员。在解决“食之者众”的同时,还应解决食之者“奢”的问题。建立节约型政府,应以治奢作为突出口,将思想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统一起来,努力集约开支,调整支出机构,增强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扶持力度。

四、围绕依法行政目标加强法制建设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需要理论上的探讨,也需要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这其中就包括法律问题。应以十年基本建成法制政府的目标要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实现政府职责法制化,行政行为法制化。

第一,依法规范国家公权力。随着法制建设工作的深入,国家公权力在制衡关系上得到加强,公权力受到一定约束。但按建设法制政府的要求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还应依法进一步规范国家公权力。首先,应依法进一步规范县级政府权限。乡级作为基层政府,基本是按上级政府的部署工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上而下压下来的任务。往往出现上边越位它越位,上边错位它错位。应进一步规范上级特别是县级政府职责,防止不问基层实际,一刀切式的往下压任务。其次,规范县级及其以上行政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有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凭借具有在农村兴办事业的财力、物力及掌握的人权,向乡镇政府下达工作任务。部门下达任务,很少考虑农村工作全局和基层实际,往往影响农村工作统筹安排,影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规范这种“条块”关系,应考虑五点。其一,对乡镇政府工作部署,由县级政府“一个漏斗向下”,有关部门不能面向乡镇政府部署工作。其二,对乡镇工作考核,应由县级政府按国家的相应规定,统一确定考核内容,设定考核指标。政府有关部门不能对乡镇政府工作进行考核、设奖。其三,部门在农村兴办事业,应与乡镇政府各负其责,防止部门以督查者对乡镇政府指手划脚。其四,用于农村的财力、物力,尽可能由县级政府统一掌握。在财力、物力分配使用上,应当公开透明。其五,设在乡镇的事业站所,应强化当地政府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双重领导,由乡镇政府定期组织服务对象评议事业站所工作,并作为对事业站所业绩考核的基础。从而使事业站所的服务工作既能突出行业特点,又能符合当地需要。

第二,依法规范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在政权建设上相继清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错误观念和做法。但在一些地方以行政手段在基层搞形式、摆花架子之类的做法,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解决,乡镇政府难以分神于公共服务。在依法规范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上,应加强“四个控制”。一是控制会议数量和质量,防止将“落实”演绎为繁衍会议。二是控制文件的数量和质量,特别应防止“政出多门”,使基层无所适从的问题。三是控制检查评比。依法精选有实效的评比活动,取消形式主义的检查评比。四是控制奖励。奖励是广泛使用的激励手段。但一部分乡镇,财政拮据,甚至举债维持运转,而先进乡镇的奖牌、奖状挂满“会议室”的墙壁。应依法规范,提高奖励效应,减轻基层政府压力。

第三,依法维护社会法人和农民的权益。维护社会法人和农民权益,是建立有限政府、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应制定农民权益保障法,进一步落实村民自治法,加强执法监督,防止乡镇及其以上政府职能越位、错位,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几热点:

1:新农村建设问题

2:合作医疗问题

3:占地问题

4、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

5、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乡风文明)

6、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乡镇干部的作用(政府诚信)

农业科技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以自主创新为大背景,结合发展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作文章.几点看法:

一是基层政府的欠债不还问题.原因是近几年来,部分乡镇财政紧张,一些如吃喝招待工程建设等费用,不能按时归还,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降低了在群众中的威信,政府成了抗帐大户,甚至为此走上了被告席.二个题目可能是政府做好事如何取得群众理解支持的问题.如今在乡镇机关,想做一件好事实事,必然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造成群众的不信任不理解,发生许多现实的棘手的矛盾,如何解决已成为乡镇干部的必备的本领.我的分析,不知大家认为是否有道理.文章一

乡镇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得如何,事关行政效率,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税费改革直至取消农业税,为乡镇政府按现代行政管理模式转变职能提出了客观要求,提供了有利条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艰辛探索,做扎实的工作。

这里,就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明确转变职能方向

《国务院关于做好2004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温家宝总理强调乡镇政府要“把主要精力转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这就为乡镇政府转变职能指明了方向。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政府有三个明显特点。一个是行政职能不全。由于设在乡镇的站所基本上“三权在上”,经济调节的功能小。另一个是自主权小。乡镇政府的决策受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约较大,基本是按上面部署抓落实,上级部署啥抓啥。再一个是手段少。乡镇政府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很小,抓工作难以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政府的特点决定,其职能总的应是在落实国家经济调节相关政策措施,协助上级行政执法部门搞好市场监管的同时,加强乡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乡镇政府应循转变职能方向,认真解决职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吉林省一些地方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重点在“两还”、“一剥离”、“四加强”上下了功夫。即:从催种催收退出来,还农民经营自主权;从直接管理村级事务退出来,还村民自治权;将适于市场运作的事务从政府工作中剥离出来,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帮助农民拓宽生财之道;加强公共事业基础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扶持弱势群体;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农村稳定。在改革实践中坚持这样探索下去,必将收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效应。

要把握好方向,积极稳妥地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主要应把握好四点。一是积极主动。乡镇政府转变职能,关键在于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者的积极主动性。应引导乡镇干部自觉转变观念,打破“全能政府”观念,树立“有限政府”观念,改变“全面控制”的做法,主动从不应该管的事务中退出来;破除“政府至上”的观念,树立服务的观念,从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走出来,把主要精力用在为经济发展服务上;矫正片面对上负责的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到建设服务型政府上来。二是循序渐进。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不能一蹴而就,应尊重客观规律,根据客观可能逐步进行。三是从本地实际出发。乡镇间参差不齐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决定,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在客观条件上有高有低,在步伐要求上也应有快有慢。四是在改革中推进。应把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统一起来,根据必须行使的职能“量体制做”,设机构,定岗定员,使转变职能与机构改革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培育和发展相关社会组织

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基本途径是放权于社会。乡镇要将适于市场运作的事务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去,需要社会组织以足够的能量承接下来。因而应按“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管理目标模式,在精简机构的同时,培育和发展相关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中介服务等社会组织,以其自治、自律等特点,处于政府与农民、政府与市场、农民与市场之间,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市场经济中,为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要下放一些资源控制权。但在一些公共领域,市场机制会出现失灵,政府又无力包揽下来,就需要一种介于政府与市场、公共与利益个体之间的社会组织来承担这些职能。行业协会以其在会员间的公正、公平,社会中介以其在市场主体间的公正、公平,可依法发挥相应的管理、监督、公证等职能作用,促进有序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社会组织通过承担政府不该管的事或管不了的事,为政府和市场提供多种服务,成为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转变职能不可替代的社会力量。

培育和发展相关社会组织,应从乡镇政府和农村两个实际出发,上下配合,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第一,政府主动“瘦身”,放权于社会。政府把可剥离的管理权下放给社会,社会服务组织才能有发展的空间。政府瘦身放权,是一场行政管理的重大变革。一方面要把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根据可能,逐步交给社会组织去办。另一方面,要下决心撤掉不该设的机构,精简不该设的岗位,从根本上克服人浮于事、没事找事做、挤占社会组织发展空间等倾向。政府放权于社会,乡镇政府需要作出努力,但主要在于县以上政府的相关部门。这些部门的原有职能,基本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按政府配置资源的模式形成的。应在行政体制改革中,下决心简政放权,为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宽松空间和有利条件。

第二,拆除“官办”门槛,坚持以民间组织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类型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一大“先天不足”是“官办”色彩浓厚。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多数是由政府部门牵头设立的,人员来自机关或下属事业单位,往往按政府部门的意愿开展业务活动,不注意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市场效应。对于官办行业协会、中介服务等机构,应纳入行政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中,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将需要政府办的服务机构全面规范,净化职能,脱掉行政色彩,完全依据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运作。对于适合民间办的,应借鉴国企改革经验,全面进行体制转换,逐步实现民办化。同时,应在人才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等方面

给予适当优惠,扶持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从而以政府小的付出,实现社会化的大服务。

第三,由小而大,在发展中整合。乡镇政府面向农村培育社会服务组织,应根据相关资源条件,由小抓起,由不规范的雏形抓起。农村中以能人带动型、专业户集聚型的专业协会、研究会,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供销等服务,并减轻了乡镇政府工作负担。应以此为基础,培育和发展农村社会服务组织。

第四,以城带乡,统筹推进社会服务组织发展。设在大中城市的服务、培训、监督、公正、认证等社会服务机构,应面向周围农村张开服务网。这样,既可为乡镇政府转变职能创造宽松环境,又可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设在城市的社会服务机构向农村张网,是要有投入的。政府应通过一定的扶持,支持社会化服务业下乡。

三、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机制失灵的国家财政。为确保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弥补市场的失灵,政府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乡镇政府要把主要精力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特别是要强化缺位明显的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增加公共财投入。国家确立的农村综合改革目标之一,就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和财政制度,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但除发达地方外,县乡两级财政较困难,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很低。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必须由上而下,统筹考虑,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应加大上级财政面向农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为实现以公共财政支持公共服务,县级以上财政应设专项资金,通过转移支付方式,用于面向农村的公共服务业,重点应该用于扶持五个领域的公共服务。即:农业、牧业等技术推广;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建设和农民培训;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面向农村增加公共服务的专项投入,既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又可解决乡镇功能不全在转变职能上遇到的困惑。

其次,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县乡财政收入。面向农村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根本的途径是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县乡财政收入。在产业政策上,应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合理空间。农业产后部门,尤其农副产品加工部门,今后上项目,应布局在县(市)城区及小城镇。这样,不仅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也有利于农民增收。

第三,建立节约型政府。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开元与节流并重。有些地方乡镇财政拮据,但并没有抑制住开支的膨胀,其节省开支的潜力远远大于精简人员。在解决“食之者众”的同时,还应解决食之者“奢”的问题。建立节约型政府,应以治奢作为突出口,将思想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统一起来,努力集约开支,调整支出机构,增强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扶持力度。

四、围绕依法行政目标加强法制建设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需要理论上的探讨,也需要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这其中就包括法律问题。应以十年基本建成法制政府的目标要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实现政府职责法制化,行政行为法制化。

第一,依法规范国家公权力。随着法制建设工作的深入,国家公权力在制衡关系上得到加强,公权力受到一定约束。但按建设法制政府的要求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还应依法进一步规范国家公权力。首先,应依法进一步规范县级政府权限。乡级作为基层政府,基本是按上级政府的部署工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上而下压下来的任务。往往出现上边越位它越位,上边错位它错位。应进一步规范上级特别是县级政府职责,防止不问基层实际,一刀切式的往下压任务。其次,规范县级及其以上行政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有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凭借具有在农村兴办事业的财力、物力及掌握的人权,向乡镇政府下达工作任务。部门下达任务,很少考虑农村工作全局和基层实际,往往影响农村工作统筹安排,影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规范这种“条块”关系,应考虑五点。其一,对乡镇政府工作部署,由县级政府“一个漏斗向下”,有关部门不能面向乡镇政府部署工作。其二,对乡镇工作考核,应由县级政府按国家的相应规定,统一确定考核内容,设定考核指标。政府有关部门不能对乡镇政府工作进行考核、设奖。其三,部门在农村兴办事业,应与乡镇政府各负其责,防止部门以督查者对乡镇政府指手划脚。其四,用于农村的财力、物力,尽可能由县级政府统一掌握。在财力、物力分配使用上,应当公开透明。其五,设在乡镇的事业站所,应强化当地政府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双重领导,由乡镇政府定期组织服务对象评议事业站所工作,并作为对事业站所业绩考核的基础。从而使事业站所的服务工作既能突出行业特点,又能符合当地需要。

第二,依法规范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在政权建设上相继清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错误观念和做法。但在一些地方以行政手段在基层搞形式、摆花架子之类的做法,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解决,乡镇政府难以分神于公共服务。在依法规范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上,应加强“四个控制”。一是控制会议数量和质量,防止将“落实”演绎为繁衍会议。二是控制文件的数量和质量,特别应防止“政出多门”,使基层无所适从的问题。三是控制检查评比。依法精选有实效的评比活动,取消形式主义的检查评比。四是控制奖励。奖励是广泛使用的激励手段。但一部分乡镇,财政拮据,甚至举债维持运转,而先进乡镇的奖牌、奖状挂满“会议室”的墙壁。应依法规范,提高奖励效应,减轻基层政府压力。

第三,依法维护社会法人和农民的权益。维护社会法人和农民权益,是建立有限政府、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应制定农民权益保障法,进一步落实村民自治法,加强执法监督,防止乡镇及其以上政府职能越位、错位,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乡镇企业的变迁

上世纪80年代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度国民经济三分有其一。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95%以上的乡镇企业通过改制实现了民营化,但乡镇企业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的社会责任没有变,吸纳农民向二、三产业进军的本质特征没有变。乡镇企业的内涵也比以前更为丰富,从过去的以乡村集体企业为主转变为办在乡镇区域内、以农村劳动力创业和就业为主的企业。也就是说,如今的乡镇企业不仅包括了乡村两级集体企业,还包括乡镇范围内其他所有以农村劳动力为主体的企业,如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合作制或合伙制企业等。

2006年某市乡镇基层工作人员面试题目

1.现在农村为什么“养儿防老”的观念盛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2.你作为管区的一名负责人,一天正在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给下属分配任务,有几个下属提出不能执行,你怎么处理?

我的答案:

第一题:

1,受到我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在农村普遍流行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 ”,在农村流传着养女儿不能养老,养儿子才能防老的习俗。因此“养儿防老”的观念盛行。

2,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人在老年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子女养活。那些没有子女的农村人老年的生活更是艰难。因此出现“养儿防老”的思想。

第二题”(大意)-,首先:分析任务的可行性.其次:弄清不能执行的理由!如果理由不当,强行执行.如果理由充分向上级领导报告,请领导作出批示。

第二题!

1.我遇到这种情况,自己要保持冷静,不能以硬碰硬,激化矛盾.2.我回请下属说明不能执行的理由,并做详细记录.我会告知下属,他们提出的方案我会去调研,但是在此 期间,请他们按原计划执行任务,不能影响正常工作.否则会受到相关处理.3.我回去以后仔细研究上级的指示,并根据下属的理由做实地调研,倘若我认为他们的方案可行,我会请示 领导,根据领导的指示做好下一步工作;如果方案不可行,或者领导没有批准的话,我会告知下属按原计划 执行

4.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注意多倾听下属的意见,多向领导请示汇报

面试

1,听力题,几位乡镇领导的谈话,要求归纳一下

2.镇里规划建一农贸市场,请拟出建设农贸市场的方案。

3.如果有群众来集体上访,而此时分管领导正在开会,你作为秘书会怎么做?

4.作为一名大学生会有许多就业岗位,为什么会选择到农村工作呢?

5.“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作为一名乡镇领导干部,你会怎样展开招商引资工作?

7.某县领导要治理荒山,题了四个字,光这四个字就耗费了农民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你怎么看? 华乡镇2006年4月1日上午面试题目

1、公务员考试,报考凭勇气,考上凭才气。。,再考算豪气。谈想法。中间忘了一句了。

2、一漫画,意思是小地方的人才都往大城市挤,乡镇之类的都看不上。

3、3点到别单位开会,而我的领导不见了,我是随从人员,怎么办?

4、温洲浙商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篇:2009年山东乡镇基层公务员考试

问题1:目前,化肥、农药、地膜大量使用,农作物废料和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大幅增加等生产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生态环境。

根据材料1—2说明当前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主要面临哪些难题?要求:概括准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

问题2:给定资料4—6介绍了农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一些做法,这些做法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如果你是一名乡镇干部,请联系实际,谈谈开展农副产品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具体措施,400字以内。

问题2:给定资料4—6介绍了农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一些做法,这些做法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如果你是一名乡镇干部,请联系实际,谈谈开展农副产品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具体措施,400字以内。

答:农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一些做法,这些做法告诉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认真落实有关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法规,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全面做好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

1、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注重调查研究和宣传引导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加大对各项技术的推广支持力度,这是关键。

2、大力推广综合利用新技术,形成产业链。

3、生态农业建设工程。以汶上县成功实践的例子..。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重视 制定法规

问题3:对点源污染严重问题的两种看法,问你如何看待,为什么。不超过400字。

答:资料反映的两种看法,不论是调整种植结构还是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农业,都不能侵犯农民的根本利益..否则得不偿失,可以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解释原因。

问题4:环保目标责任书,700字左右。

目前,化肥、农药、地膜大量使用,农作物废料和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大幅增加等生产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生态环境。PEy聚考网

答:要从整体上遏制面源污染仍面临着五大难题。

一是化肥施用量增加,但利用率低。

二是农药使用量难以减少,污染隐患大。

三是地膜用量大,残留高。

四是农业废弃物数量大,资源浪费严重。

五是水产养殖带来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标题:XX乡(镇)环保目标责任书

开头: 为了扩大环保监督面,保证节能减排和建立友好型社会落到实处,特制定XX乡(镇)环保目标责任书。

一、指导思想: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十七大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思想为指导

二、目标要求:(就是措施..抄)

1、要求他们对辖区内的重点企业生产情况、排污情况和周边群众生活环境状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年内污染事故发生率降低,三、目标考核:

1、立足实际,实行“谁监管、谁负责”原则.2...材料中..一个字——————抄

环保目标责任书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服务和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的规定,制定2006-20

10年福州市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

到2010年,基本形成现代化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效果,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省建设取得新进展,福州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省总体水平。

一、责任目标

(一)环境质量目标

1.福州、福清、长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每年达90%以上。

2.闽江、敖江(福州段)水质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90%以上,龙江水质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70%以上,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50%以上。

3.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福州市区内河水质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60%以上,西湖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

(二)污染控制目标

1.完成省下达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目标。

2.2006年底,依法拆除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污染、破坏水源的设施,完成建制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

3.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全部规范处理;工业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计划;主要工业企业普遍实行清洁生产,按规划推进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福州青口汽车城生态工业园区及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建设工作,完成闽清陶瓷企业污染治理达标工作。

4.福州市污水处理率达8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所有县(市)都要建成1座以上污水处理厂和1座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污水处理率和垃圾

无害化处理率都分别达到60%以上,其中福清、长乐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并做到达标排放。

5.2008年底,福州市区燃用柴油的公交车达标排放;2010年底,所有机动车达标排放。

6.巩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并通过复查。

(三)生态保护目标

1.2006年底,完成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经市、县(区)政府或人大批准实施。

2.2006年底,完成畜禽养殖发展规划、污染治理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拆除禁建区划定后禁建区内建设的畜禽养殖场,以及划定前建设的治理未达标的畜禽养殖场;2008年底,完成禁建区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治理达标工作。

3.2006年底,编制完成敖江流域乡镇垃圾整治规划;2007年6月前,编制完成县(市)域垃圾处理专项规划和生活垃圾治理行动方案。2010年底,完成“十一五”期间“家园清洁行动”垃圾治理任务。

4.福州建成区内60%的社区通过绿色社区验收,完成13个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

(四)环境监管能力目标

1.按要求落实国家、省挂牌督办污染单位的查处工作;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事故或者干扰执法、执法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

2.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均制定实施环境应急预案,完善环境应急车载流动实验室(环境应急监测车)的监测仪器设备,及时上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信息,未发生重大环境事件。

3.全市环保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211环境保护”支出科目体系得到落实。

4.列入污染源自动监控计划的排污单位均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备,福清、长乐、闽侯、罗源建成环境自动监测监控分中心。

5.2008年底,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站通过省级以上资质认定(含计量认证),福州市级和福清、长乐的环境监察机构通过省级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2010年底,所有各县(区)环境监察机构通过省级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长乐、闽清、闽侯、连江、罗源、马尾环境监测站通过省级标准化验收。

二、目标考核

(一)市政府要围绕责任书制定计划,报省环保局备案,并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自查;

(二)省环保局负责组织对责任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省环保局、省监察厅牵头组织对责任书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第三篇:山东公务员考试

(一)笔试

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所有报考者均须参加全部考试,其成绩方可有效。各职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使用同一试题,申论考试试题按报考职位工作性质进行分类,其中:在机关单位中履行司法、行政执法、法制工作职责,以及为社会公共管理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位,申论考试使用A类试卷;履行财务管理、审计、经济管理等工作职责的职位,申论考试使用B类试卷;除上述职位以外的履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单位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申论考试使用C类试卷。

笔试时间为4月13日。

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下午14:00-16:30申论

笔试结束后,按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各占50%的比例,采用百分制计算报考人员的笔试成绩。面试人员从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报考人员中,根据录用计划和报考职位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面试人数按以下比例确定:相同职位录用计划在10人以下的为1:3;10人(含)以上的为1:2(其中录用计划为10-13人的,进入面试人员统一确定为28人)。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的职位,取消录用计划;达不到计划录用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进入面试人员。

第四篇:2012山东公务员考试

2012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 来源: 周娜✿◕‿◕的日志

今年省考“大变”在于采取自主命题,申论考试极大可能会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命题。2008、2009、2010年山东省申论考试分别以“爱心奉献和感恩回报”、“政府职能转变产生矛盾和问题”和“市政公共事业改革”为主题,命题特点可以总结为“一线多珠”。

“一线”:一个主题线;“多珠”:多个与之相对应的时下热点话题。考察主线往往是将省内重点问题与国内的热点话题的交集所反映的主题相结合而产生。

结合最近省内的热点话题,探寻其共性,考察可能性较大的主题有:

1、社会管理创新。2011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发展的主线是“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题强烈的要求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对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更加强烈。2011年我国地方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等多领域的社会管理创新案例颇为丰富,也打造出很多典型。比如:“山东宁阳:实施 “强基工程”加快科学发展”、“北京市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管理模式”、“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来沪务工人员的„新家园‟”等等。因此在社会管理创新的热点背景下,很有可能从政府职能转变,服务方式创新,职能转变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等角度入手进行命题。

2、公共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传统的老话题,然而去年在安全主线下,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生产建设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等在2011年却颇为引人关注,比如:“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小学校车安全事故”、“„地沟油‟产业链事件”、“哈药„污染门‟事件”等等。关注山东,12月8日 “济青高速公路百辆汽车连环相撞”重大交通事故引起了山东省政府和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201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将安全责任贯穿于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因此安全问题仍旧是考察的重点。

3、文化建设问题。2011年作为山东省全面贯彻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攻坚时期,借助举办“中国(山东)文化产品交易会”、“山东民俗文化博览交易会”等文化活动的机会,立足于本省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目前全国各地文化建设所取成就百家齐放、竞相争鸣,取材空间广泛。比如:“故宫一级文物宋代哥窑损坏事故”、“福建省全球汉语热及文化软实力建设”、“城乡文明建设与差距”等等。因此省内和省外文化热点话题的交响对应,提醒我们文化建设问题大有文章可为。

以上三个话题既立足于山东省发展的现状,又结合了国内众多热点话题,极容易成为选题对象,广大考生在申论备考中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冲刺阶段,对已掌握的热点话题进行归类整理、综合分析、全面考虑。针对各类题目要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比如说对于概括题,能够迅速的找准关键词,答案要点达到客观、简明、规范基本要求。

各位考生要牢记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最后的冲刺过程中,万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做到持之以恒。

第五篇:2015公务员考试必备资料[推荐]

01改革热点面对面2014年版

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约数” ——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既充满梦想又不乏困惑的时代。不少人感到,现在国家发展强大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幸福感并未同步提升;信息丰富了,选择增加了,但焦虑和不安也似乎增多了。怎样在思想日趋多样的同时,让社会有更大共识?怎样在物质更加丰裕的同时,让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社会呼唤着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人们期待着温暖和谐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13亿多中国人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凝聚和引领人们团结奋进的一面精神旗帜。

一 固本培元的基础工程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一个人只有培养元气、巩固根本,身体才能充满活力,保持强健、益寿延年。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讲,这个“本”、这个“元”,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更需要用共同的价值观固本培元、凝魂聚气,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表达的是国家的意志,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理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表达的是社会秩序,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价值诉求和期待;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表达的是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三个层面相辅相成、密切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它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到底追求什么、要向着什么方向走,它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凝结着我们每个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才能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更加牢固坚守我们的价值观立场,才能更加有效抵御西方国家所谓“普世价值”的渗透。

——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谐的“稳定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靠什么来化解矛盾、增进共识,使整个社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具体利益矛盾、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有效避免利益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它是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栖息地”。今天,人们享受着改革开放30多年造就的日益宽裕的物质生活,也扼腕于社会转型期“人心不古”的诸多案例,喟叹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的巨大冲击。面对见危不扶、见死不救的炎凉世态,面对靠“比丑”博出位、高呼“色情无罪”的是非扭曲,面对制售毒奶粉、地沟油的见利忘义,正义和高尚不该缺席,美德和良知不该退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一把利剑,是驱散道德迷雾、医治道德病痛的一剂良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激发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让我们的社会沐浴着清风正气一路前行。

微评

人民有信念,国家才有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用人民信念铸造中国精神的钢铁长城。

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从来不取决于道德的看客,而是取决于为善的行动者。

文明,不去实践就不可能抵达。法治,不去奉行就无以彰显公正。诚信,不去坚守就难以成为风尚。

价值观的影响犹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涵化于生活的点点滴滴,落脚在人的一言一行。

链接

新加坡重视培养共同价值观

新加坡以国会法案的形式确立本国的“共同价值观”,要求在全社会推行“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等价值观念,有力促进了新加坡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二 守“根脉”以文化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中国人的知识启蒙,都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润,从咿呀学语的孩童时代开始,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就伴随我们一生的心智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

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匠心独运的书画雕塑,泽被后世的四大发明……都令后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们应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库珍惜好、开掘好、利用好,绝不能抛弃传统、丢掉根本,绝不能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而贯穿其中的价值理念,更是一代代传承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些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它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里延续,深深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基因中,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许一个人目不识丁,也许一个人久居海外,但他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仍然是“很中国”的,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力量。可以说,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这些传之千年的价值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这湾源头活水,用其蕴涵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一是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二是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认真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时代价值,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三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补充、拓展、完善,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三 以“融入”落地生根

我国的传统建筑,大都富有文化内涵,嵌入道德教化的作用。传统建筑的门庭、梁柱上都有牌匾、对联等,镌刻、撰写的都是“天下为公”“志存高远”“忠厚传家”等道德名言、警世佳句,人们低头不见抬头见,久而久之就渗透到心灵中,一代一代传之久远。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价值观念只有让人们在生活中处处感知它、时时领悟它,使它融入社会生活,才能真正被接受、被践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做好“融入”这篇大文章,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它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

第一,融入宣传教育。“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灌输、潜移默化的熏陶,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中播下种子,生根、开花、结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时代要求继续精心选树典型,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典型带动作用,形成“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竞相涌现、群星璀璨的局面。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保持高洁生活情趣,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感召群众、引领风尚。

要从娃娃抓起。“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少年儿童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抓好了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培育,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应当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之中,使少年儿童从小就知道崇德向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宣传教育只有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们心里。在这方面,精神文化产品是重要载体,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首《歌唱祖国》激荡起多少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一部《潜伏》让多少人感受到信仰“燃烧无尽的力量”。应当运用各种文化形式,创作生产更多优秀作品,生动具体形象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第二,融入实践养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种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坚持不懈地抓好实践养成,引导人们在行动中深化理解、增进认同。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升国旗、入党入团入队等有庄严感的礼仪活动,让人们更好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第三,融入法律政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仅需要循循善诱的影响、春风化雨的熏陶,而且需要制度、规矩来“保驾护航”。我们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都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都要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而不能与之相背离,不能搞“两张皮”、唱“对台戏”。应当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规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各种社会管理都应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使好的行为得到鼓励和表彰、错误行为受到制约和惩处。

链接

总书记对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摘要)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青年要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总书记对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摘要)

一是记住要求,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让它们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结合学习和生活等实践不断加深理解。

二是心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

三是从小做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

四是接受帮助,就是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晒政策

尊老爱老有了法律保障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以窃取、骗取、强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财产权益。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四 靠人人身体力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形成了浓厚氛围。但也有人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有什么关系呢?还有人认为:这24个字太“高大上”了,是国家、政府应该操心的事,与老百姓关系不大。对此,应该怎么看呢?

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犹如阳光和空气一样,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它不是遥不可及的空洞口号,而是切切实实存在于你我的心中、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

一方面,人人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涵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外,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除了完善“小我”,还要致力于成就“大我”。如何提升精神层次,如何处理社会关系,如何施展理想抱负?这些都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我们就能树立崇高的目标理想,追求向善的精神境界,走好人生之路。

另一方面,人人都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再大的国家、社会,也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层面的价值理念,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个人,通过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来阐释,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实践来实现。只有人人都用善行善举诠释核心价值观的真谛,才能夯实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才能塑造一个国家的时代精神。

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可为、人人必为、人人受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将其作为一种使命、一种责任身体力行,落实做好。

坚持从我做起。“人人皆可为尧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你”的事情、“他”的事情,也是“我”的事情。我们都应该扪心自问:在对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批评、指责的时候,是否想到“我”也是不良社会风气的制造者?在对“潜规则”深恶痛绝的时候,是否想到“我”也想利用“潜规则”为自己牟利?有句话说得好,“你就是他人的环境”。一个人的嘉言善行,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声宣示,就会在他人心中激起善的涟漪。只要每个人都从自我作出改变,何愁社会不能风清气正?

坚持从身边做起。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日常生活琐事中的言行举止,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须空喊口号,只要每个人都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涓流滴水就能汇聚成道德洪流。比如孝亲敬老,感念父母养育之恩、感念长辈关爱之情,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敬老助老。比如勤俭节约,节粮、节水、节电、节约钱物。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却能让人真切体悟到真善美就在身边,并逐步传递爱与善的自觉,激发见贤思齐、明德惟馨的精神追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脚踏实地、扎实推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声音

沈壮海:人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筑堤者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沈壮海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部分社会成员追求先进的誓词,也不是对某一群体的要求,而要依赖每个社会成员。只有人人都成为积极活跃的建设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获得最富营养的培育沃土。

深阅读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4日。

下载2008山东乡镇公务员考试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山东乡镇公务员考试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务员考试资料

    公务员考试资料 安全是社会、企业、大家共同的责任,安全是我的责任。安全连着你我他,确保安全靠大家,你安全、我安全、大家安全、企业安全、社会安全。安全是一个上下关联、人......

    2013公务员考试资料

    2013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 一、是非判断题 ---75题 1、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 ) 2、我国公务员制度,是指通过制定法......

    公务员考试资料

    问题一: 有一些植物需经过低温后才能开花并成长结实。通过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结实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未利用春化作用原理的是: A.使用赤霉素,二年生天仙......

    2014公务员考试-山东省情

    山东省省情 一、山东概况 齐鲁大地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涌出了许多杰出的名人,有中国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能工巧匠尊为“祖师”的鲁班,以神机妙算著称的诸葛亮。宋......

    2012山东公务员考试试题

    2012年山东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省市)试卷 给定资料 1.位于陕西省南部的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地质条件较差,经常遭受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平均每三年半就发生一次大的洪灾。多......

    2008年山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中国考试网论坛 www.xiexiebang.comksw.net 层干部和农民期盼“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呼声最高,广大农民反映最多的是买化肥和种子还要跑到城里或镇上,浪费了时间不算,有的质量......

    山东公务员面试资料大汇总[推荐5篇]

    一、5月25日后资格审查类文章山东潍坊:面试旁听 今明两天报名 济宁市公务员面试资格审查31日前截止日照市面试资格审查27日前结束 聊城市面试资格审查三个注意,25日开始进行东......

    山东乡镇公务员申论——序

    山东乡镇公务员申论-序 山东省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在2010年前的几年,比如2007年、2008年、2009年,报考乡镇机关人员的申论试题根据乡镇机关工作特点实行了单独命制。2010年和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