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永州市中心城市建设项目规划放线、验线操作办法(试行)》
关于印发《永州市中心城市建设项目规划放线、验线操作办法(试行)》的通知
永规建发〔2008〕16号
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心城市城乡规划审批实施的监督管理,确保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规划实施,根据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制度〉的通知》(湘建规[2006]167号),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经研究,特制定《永州市中心城市建设项目规划放线、验线操作办法(试行)》,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五月十四日
主题词:城乡规划放线、验线办法通知
抄 送:市法制办。
永州市规划建设局办公室2008年5月16日印发
永州市中心城市建设项目规划放线、验线操作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将建设项目的规划放线、验线工作与建设工程的基槽验收、基础验收有效整合,将规划批后管理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有效结合,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遏制违规违法建设行为,根据《城乡规划法》、《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湖南省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制度》、《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湘政发[2003]9号)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永州中心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建设项目的规划放线、验线均应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规划放线、验线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相结合,按以下程序进行:
放线→验线和基槽验收→复核验线和基础验收。
在按上述程序操作时,对相应的工作环节均应按附表规定做好详细记录。
第二章 规划放线
第四条 规划放线工作具体由规划审批经办科室负责组织(房屋建筑工程由规划管理科负责,市政管线工程由市政管线科负责),建筑市场稽查科、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以下简称市质安站)、建筑业管理科参与监督,市勘测设计院负责技术操作(现场测量、标桩、绘图制表)。
第五条 建设单位或个人持下列资料向规划审批经办科室提出规划放线申请。
1、《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单》(市政管线工程项目提供《市政管线工程规划审批单》);
2、质量安全监督手续;
3、施工许可证。
第六条 在申请规划放线前,牵头组织科室应负责通知建设单位或个人、局有关科室(站、院)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1、平整场地;
2、必要时通知利害关系人;
3、核缴放线费用;
4、备齐放线所需工具和材料;
5、提供设计高程;
6、复核地形图或工程设计定位图。
第七条 规划放线工作应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包括核收费用、现场测量标桩、交桩、在《永州市建设项目规划放线记录单》中做好记录并签字盖章。
第八条 现场放线所测定的桩(点)由规划审批经办科室负责交付给建设单位或个人、施工单位。实地核验、移交桩点后,科(站、院)的经办人员、建设单位或个人、施工单位均应在《永州市建设项目规划放线记录单》中签字。
若该记录单不能当场制作,市勘测设计院应负责做好现场记录,科(站、院)的经办人员、建设单位或个人、施工单位等应现场核验、当场签字,并将现场记录内容附于《永州市建设项目规划放线记录单》之后一并审核盖章。
记录单由市勘测设计院负责制作,经规划审批经办科室审核盖章后方可生效。一式七份,其中市规划建设局存档二份,建筑市场稽查科、市质安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执一份,一份存放施工现场。
规划放线工作完成之后,牵头科室将规划放线结果告知城管执法部门驻政务中心窗口人员。
第九条 《永州市建设项目规划放线记录单》中,对现场放线的内容记录应全面、准确。
1、建设工程节点的测定、设置,除必须用坐标数据界定外,还应详细标注建设工程与用地界线、城市道路、其他建(构)筑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2、建设工程节点的定位应测定、设置桩(点),并应测定、设置引桩(点),详细标注引桩(点)与节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3、准确测定、记录建设工程的室内外标高。
4、实测图附带地形图绘制,比例尺为1:500或1:200(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建设单位或个人、施工单位必须采取保护措施负责保管好桩(点)及其引桩(点),不得毁坏。
第十条 建设单位或个人凭《永州市建设项目规划放线记录单》,到规划窗口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后,方可进行基槽开挖。
第三章验线与基槽验收
第十一条 房屋建筑工程验线与建设工程基槽验收同步进行,该项工作具体由市质安站负责组织,建筑市场稽查科、规划管理科、市政管线科、市勘测设计院参加。
第十二条 房屋建筑在做好地基处理、完成基槽挖掘,基础工程施工之前,建设单位或个人必须向市质安站申请验线和基槽验收。
经现场核实,基槽开挖不符合规划放线定位审批要求的,市质安站对工程基槽不予验收。基槽开挖符合规划审批放线定位要求,且基槽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的,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对规划验线不合格的,或者基槽验收不合格的,由市质安站负责下达整改通知书。
验收合格的,站(科、院)的验收经办人员均应在《永州市建设项目规划验线与基槽验收记录单》中详细记录、确认签字。此后,建设单位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即基础工程施工。第十三条 市政管线工程在路基形成并经检测合格后,应向市政管线科申请验线,准确测定管道及检查井的管底、管顶标高,在《市政工程施工跟测及竣工测量回单》中记录、签字。
第四章 复核验线与基础验收
第十四条 房屋建筑工程复核验线与基础验收,同步进行,该项工作具体由市质安站负责组织,建筑市场稽查科、规划管理科、市政管线科、市勘测设计院参加。
第十五条 房屋建筑的基础施工至工程设计标高±0.000时,建设单位或个人必须向市质安站申请复核验线和基础验收。
经现场核实,基础施工定位不符合规划放线审批要求的,市质安站对基础不予验收。基础施工定位符合规划放线审批要求,同时,基础质量安全验收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的,方可进行主体施工。
规划放线复核不合格的,或基础工程施工不合格的,市质安站负责下发整改通知书。
验收合格的,站(科、院)的经办人员在《永州市建设项目规划复核验线和基础验收记录单》中作好记录并签字。此后建设单位或个人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即主体工程施工。
第十六条 地下管线覆土前,建设单位或个人须报市政管线科核验,由市政管线科组织市勘测设计院,按照《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工程》(CJJ61)进行竣工测量,形成准确的竣工测量数据文件和管线工程测量图。
第五章罚则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规划放线、验线应严格依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执行。上一道施工工序核验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和下一道工序的核验。负责各工序核验工作的站(科、院)发现该工序核验不合格的,应以书面形式责令建设单位或个人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再重新组织验收。建设单位或个人拒不整改的,不予验收备案,不予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并按违法建设予以查处。
第十八条 有关工作人员在建设项目规划放线、验线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1、未经规划审批同意,擅自放线的;
2、未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完成放线、验线、验收工作的;
3、在技术操作中出现错误或弄虚作假的;
4、未经验线或验线不合格,就以合格准予基槽验收的;
5、未经复核验线或复核验线不合格,就以合格而准予基础验收的;
6、发现有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不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的;建设单位或个人未整改到位,就准予进行下一道工序建设的;
7、通知科(站、院)派员参加规划放线、验线而不派员参加造成工作失误的。责任追究依照党纪、政纪和行政效能监察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 根据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和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建设项目规划放线进行收费,对于翻建、扩建的项目、整栋联建的私房,酌情收取;对于周围用地和建设情况复杂的项目,应当进行现场详细测绘,测绘费用按有关规定另行收取。
第二十条 若建设工程节点所设置的定位桩(点)及其引桩(点)被毁弃、破坏需重新测定的,酌情收取有关单位或个人一定费用。
第二十一条 规划建设项目的用地规划放线定点,具体由规划管理科负责组织,市勘测设计院负责测量、标桩。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本办法发布前本局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篇:湛江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试行办法(市政府印发)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湛府办„2009‟11号
印发湛江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
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湛江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试行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四月十日
湛江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农村村庄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区和镇规划区以外的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适用本办法。
城市规划区和镇规划区以内的村庄纳入城市、镇统一规划建设管理。
第三条 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应当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生态环保、防灾减灾、政府引导、村民自主的原则。
第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含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委会,下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称“主管部门”)主管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镇(乡)人民政府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本辖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具体工作。
村民委员会配合县(市、区)主管部门和镇(乡)人民 政府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国土、农业、水利、交通、卫生、文化、环保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村庄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二章 村庄规划
第六条 农村自然村应当编制村庄规划。
第七条 村庄规划由镇(乡)人民政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
市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指引和指导意见;各县(市、区)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指导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具体措施。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编制村庄规划的需要,及时提供地质勘测、自然资源状况等相关基础资料,并协助做好村庄规划编制服务工作。
第八条 村庄规划的编制,以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业区划、镇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应当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有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相衔接。
第九条 村庄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规划区范围,住宅、道路、公共场所、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 地布局、建设要求,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
规模较小的自然村规划可以根据当地实际简化部分规划内容。
第十条 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就规划方案征询村民意见。规划初步成果必须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0日。
村庄规划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后,由镇(乡)人民政府报上一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批。上报审批时,要附送村民意见、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
村庄规划经批准后,必须及时公布。
第十一条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镇(乡)人民政府可以对村庄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改。
调整修改村庄规划,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第三章 村庄建设
第十二条 县(市、区)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土地管理部门根据村庄规划划定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并设立明确的地界标志线或告示牌。
前款所称村庄建设用地,是指用于村民住宅、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等各项非农建设的土地。
村庄建设应当在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
第十三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新批准宅基地的面积按•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标准执行:平原地区和城市郊区八十平方米以下;丘陵地区一百二十平方米以下;山区一百五十平方米以下。
村集体为农户安排新宅基地的,应当将原有宅基地收回。
第十四条 村庄各项建设应当申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下称“规划许可证”)。
县(市、区)主管部门和镇(乡)人民政府不得在村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作出规划许可。
第十五条 在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村民使用宅基地建住宅,其规划许可证由镇(乡)人民政府核发,报县(市、区)主管部门备案。
乡村企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其规划许可证由县(市、区)主管部门委托镇(乡)人民政府核发,报县(市、区)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乡村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以及村民住宅建设确需占用农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方可申请核发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 得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国土部门应当依据规划许可证载明的用地四至范围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规划许可证后1年内,未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的,规划许可证自然失效。
第十七条 申请办理规划许可证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一)规划许可申请审批表;
(二)身份证和户籍证明,或企业法人证明和工商营业执照;
(三)土地权属证明或土地转用批准文件;
(四)村庄规划确定的项目用地平面四至图;
(五)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图。
第十八条 镇(乡)人民政府收到申请资料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核发规划许可证或者作出不予核发的书面答复。
第十九条 村民住宅建设层数控制在4层以内(含4层)。
乡村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和2层(含2层,下同)以上村民住宅建设开工前,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申领乡村建设施工许可证(下称“施工许可证”)。
施工许可证的核发权限、时限,与第十五条、第十八条的规定相同。
需要申领施工许可证的村庄建设项目,经发证部门现场 放线、验线后方可开工。
第二十条 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施工许可申请审批表;
(二)规划许可证;
(三)用地审批手续;
(四)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
(五)已经确定的施工企业的资质证书。
第二十一条 乡村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和2层以上村民住宅建设,应当由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或者有执业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设计,也可以选用通用设计或标准设计。
县级以上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村民住宅设计和建设的指导,向村民提供符合当地实际的通用设计,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清洁能源。
第二十二条 乡村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和2层以上村民住宅建设,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施工。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施工,禁止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
第二十三条 乡村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和2层以上村民住宅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 组织竣工验收,并将相关资料报县(市、区)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村庄建设工程竣工后,应当及时拆除施工的各种临时建(构)筑物,清理平整施工现场。
第二十五条 未经镇(乡)人民政府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村庄修建临时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第二十六条 县(市、区)主管部门或镇(乡)人民政府应当对村庄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包括核发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以及放线、验线等,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公共设施和乡村企业建设管理的相关费用,应当按照县级以上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
第二十八条 乡村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项目和村民住宅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或个人可以向县(市、区)房产主管部门或县(市、区)房产主管部门委托的镇(乡)人民政府申请办理乡村房屋产权登记。
县(市、区)房产主管部门或县(市、区)房产主管部门委托的镇(乡)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核发乡村房屋产权证或者作出不予核发的书面答复。
农民利用宅基地建设的住房申请乡村房屋产权登记的,不收取房屋登记费,只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房屋权 属证书工本费。
第二十九条 申请办理乡村房屋产权证需要提交以下资料:
(一)乡村房屋产权证审批表及申请报告;
(二)规划许可证;
(三)土地权属证明;
(四)该房屋四邻无异议的证明;
(五)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建筑物,还需提供施工许可证和竣工验收备案证明。
第四章 村庄建设管理
第三十条 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应当制订村庄公共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绿化养护、消防安全等日常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
第三十一条 有条件的村庄应当实行集中供水。县(市、区)和镇两级供水、卫生、水利等部门应当建立村庄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设置明显标志。
禁止在村庄公共生活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地下水水源50米,地表水水源100米)内建设厕所、畜禽养殖场、污染型企业和排放污水、堆放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第三十二条 村庄应当建设和完善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农户厕所三级化粪池应当硬底化,其污水应当排入污水 管道。村庄内相对集中的居住区的生活污水应当通过管道集中收集,并经必要处理后再排放。
第三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和自然村村民小组负责村庄环境卫生的保洁,明确环境卫生责任区和责任人。
村庄应当设立垃圾收集点。镇(乡)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力量将收集点的垃圾运往县(市、区)指定的垃圾处理场。
第三十四条 县(市、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村庄内的文物古迹、古建筑群、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等的管理和保护,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并公布。
第三十五条 镇(乡)人民政府对村庄规划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纸等资料应当及时整理归档,并报送县(市、区)城建档案馆(室)统一保管。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六条 县(市、区)主管部门违反核发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有关规定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的相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七条 镇(乡)人民政府违反村庄规划编制有关规定,或者违反核发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有关规定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八条 村民委员会和村庄负责人及责任人在组织实施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中,擅自改变规划要求,违反一户一处宅基地的原则,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乱批乱建的,由镇(乡)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三十九条 建设单位或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在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村庄规划,无法采取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由镇(乡)人民政府或者县(市、区)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建设,限期拆除。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可以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影响村庄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镇(乡)人民政府或者县(市、区)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镇(乡)人民政府责令停止侵害,责令当事人修复、清理或拆除,并可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一)损毁村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公共绿化的;
(二)向道路及公共场所随意排放污水或者乱堆乱倒垃圾、粪便、废料废渣及其他废弃物,破坏村容镇貌和影响环境卫生的;
(三)在村庄公共生活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建设厕所、畜禽养殖场、污染型企业或者排放污水、堆放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的;
(四)在道路及公共场所等处擅自搭建临时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集镇和农场、林场所属居民点的规划建设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主题词:城乡建设
规划
办法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委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
公室,市纪委,驻湛各部队,市中级法院,市检 察院,驻湛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各大专院校,各新闻单位。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4月15日印发
第三篇:长春市规划局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操作办法(试行)
索 引 号F1482011002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长春市规划局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操作办法(试行)公开日期2011-06-16
长春市规划局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
操作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规范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长春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均按照本办法办理竣工规划核实。
法规监察处、开发区规划处按照职责权限做好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现场踏查、向局例会汇报和办理工作。
各城区规划分局(开发区规划局)负责本辖区内乡村村民建设住宅竣工规划核实工作。
第三条建设工程具备以下规定条件的,建设单位方可申请竣工
规划核实:
(一)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建设项目(含绿化、道路)已按批准的规划设计要求全部竣工;
(二)土地整理界线范围内应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临时建筑及设施均按要求拆除,施工场地清理完毕;
(三)建设工程已按要求进行竣工规划实测。
第四条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的内容:
(一)规划局要求提供的规划许可文件是否齐全;
(二)建设情况是否符合规划条件;
(三)建设工程的总面积、容积率,以及建筑单体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建设性质、平面位置、立面造型等,是否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图要求;
(四)道路、绿化、环卫、停车泊位、交通出入口、地下管线工程等是否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图建设完成;
(五)规划整理用地范围内规定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临时建筑及设施是否拆除完毕。
法律、法规规定由专业部门进行专项审核的,由专业部门出具单项审核意见。
第五条 申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申请人书面提出申请办理《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通知书》的综合报告(说明建设工程完成情况、违反规划建设的处理结果、经批准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修改及实施情况、环境工程完成情况,利害
关系人问题解决情况和其他需说明事项);
(二)规划条件及附图一份;
(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及附件、附图、立面效果图、经审定的建筑设计方案文本原件各一份;
(四)《建设工程定位验线合格通知书》复印件;
(五)经过竣工规划实测培训的建设工程测绘单位提供的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测绘图八份(含各类地下管线)。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测绘图应标明规划许可内容与实测内容对照表[许可(含地下各类管线)所有内容都应予以测绘,并标注明确]。对照表必须标明总建筑面积、每栋建筑面积、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件、附图中不同使用功能分类统计建筑面积,如:每栋楼中公建的建筑面积、住宅的建筑面积、物业用房的建筑面积以及绿化面积等;
(六)按规定要求制作建设工程现场照片(包括建筑物立面及周边的道路、绿化等)一套;
(七)《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复印件);
(八)建设工程所在区规划管理分局出具的“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初审单”,“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初审单”须载明总建筑面积、每栋建筑面积、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件、附图中不同使用功能分类统计建筑面积、绿化情况、停车位等及说明建设工程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图的建设情况;
(九)原建筑设计单位出具竣工实际建筑面积确认证明,包括:总建筑面积、每栋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等一览表。
(十)竣工资料(窗口直接存档)包括:建设工程的审批文件(包括立项、土地及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和建设工程竣工时的总平面图、单位工程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设备图、基础图、管网综合图以及市规划局需要的其他图纸。
在建工程发生转让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还需提供:
(十一)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十二)土地主管部门核发的变更后的土地使用权证书;
(十三)建设开发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六条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建设单位或个人到项目所在地的城区规划分局(开发区规划局)初审,经初审符合竣工规划核实条件的,城区规划分局(开发区规划局)出具《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初审单》。
(二)建设单位或个人从市规划局核实规划窗口领取或者从市规划局网站上下载《<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通知书>申请表》,按要求填写,提供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文件、图纸、资料到核实规划窗口进行申报。
(三)市规划局核实规划窗口在接到建设单位或个人的申请后,对所提供的文件、图纸逐项进行核验,作出当场更正、补正材料、不予受理决定。予以受理的,出具报件受理通知单,加盖“长春市规划局窗口受理报件专用章”,当日将受理的申请报件资料转相关处室;
(四)相关处室负责对申报的核实项目是否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规划条件的要求,进行现场核验,并制作现场核验踏查记
录。提出核实意见,报局例会审定;
(五)经局例会审定,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规划条件要求的建设项目,自报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由相关处室负责办理《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通知书》审批手续,并经主管副局长签批后,转行政审批办公室核实规划窗口核发《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通知书》;不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规划条件要求的建设项目,自报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由相关处室签署意见,负责填写《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整改通知书》转核实规划窗口,回复申请人;
(六)申请人自报件之日起第10个工作日,持报件受理通知单到核实规划窗口领取《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通知书》或《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整改通知书》。
(七)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不合格的,由市规划局责令申请人限期改正。整改合格后重新申请。
第七条在核实过程中发现建设工程存在违法行为的,应由违法建设工程相关规划分局(开发区规划局)按照行政处罚程序依法处罚完毕后再予以核实。
第八条受施工季节影响,道路、绿化等未完工或用地整理范围内应拆除建筑物未拆完申请核实的,由所在区人民政府和区规划分局确认同意,建设单位出具在规定期限内完工承诺书的,可以提前予以核实。由相关区规划分局(开发区规划局)督促其在保证期限内完成未完工项目和事项。
第九条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原则上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为单元组织。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分期核实的,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由局例会确定。
第十条实测面积小于规划许可建筑面积的,以实测面积为准,核发《建设工程竣工核实通知书》;实测总面积大于规划许可建筑面积,但定位验线合格的,因外墙保温或饰面薄厚等原因造成,属允许误差范围内的,以规划许可建筑面积为准,核发《建设工程竣工核实通知书》。
第十一条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工作应当公开进行,核实结果应当公布。规划核实意见、工程竣工测绘图纸、竣工资料等相关文件材料应当及时立卷归档,公众有权查阅。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二○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第四篇:的通知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试行)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试
行)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济南市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O七年一月五日
济南市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适应我市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
第二条 实施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审计,要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原则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合力,确保建设资金合理、合法和高效使用,促进我市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使用政府投融资的市属建设项目,各县(市)区及其他政府投融资项目可参照执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供应等单位与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有关的财务收支,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第四条 市审计局和市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联合成立济南市政府投融资项目审计办公室(以下简称审计办公室,设在市审计局),负责统一组织全市投融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审计监督工作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对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建设实施和竣工决算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第五条 审计工作按照“统一组织、分工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做好建设项目审计工作。
审计办公室负责项目审计计划的编制;市审计局负责建设项目审计的具体实施,派出审计组或委托中介机构实施审计,依法提出审计报告或出具复核意见;市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负责筹集和支(垫)付外聘人员和中介机构审计费用。
建设单位负责编制工程项目目录,提供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及时提供审计资料,并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配合、协调解决审计中遇到的问题。
市发改委、财政、建设、国土资源、房管、监察等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审计机关对建设项目实施审计监督。
第六条 为加强审计工作力量,审计办公室可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并对外聘审计人员和中介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聘请外部审计人
员和中介机构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一般采用招标方式进行选聘。对特殊情况不宜实行招标的,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选聘。外聘人员和中介机构的审计费用按照“统一组织实施、统一费用标准、统一结算支付”的原则,由审计办公室合理确定,审计费用先由市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统一垫付,然后分摊到相关建设单位列入建设成本。
第七条 建立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审计局、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和建设单位等部门参加,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1次,遇有重要事项可随时召开。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解审计任务,通报审计结果,分析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解决的措施等。审计办公室负责召集联席会议及休会期间的日常工作,落实联席会议决定。
第八条 审计组与相关单位应加强联系和沟通,参加项目招投标、工程概(预)算、结(决)算、资金拨付等与审计内容有关的会议。项目建设过程中如出现严重影响工程造价或者工程质量的重大变更等事项,建设单位应通知审计组参加有关会议和了解有关处理方案。
第九条 项目前期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招标文件审计。对勘察设计、施工、重要设备材料采购以及监理、招标代理、拆迁评估、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中介机构招标文件进行事前审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审计建议,规范招投标行为,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
(二)投标资料审计。对投标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计,主要对投标单位法人资格、资质等级、质量业绩、社会信誉进行严格审查,发现问题对相关单位进行延伸落实。
(三)合同草案审计。对勘察设计、施工、材料供应和中介机构等重要合同草案进行审查,及时提出修改建议。
(四)拆迁方案审计。重点审查拆迁立项文件是否齐全有效,拆迁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拆迁公告和许可证是否按规定发布和办理,建设单位对中介机构的委托是否合法有效,对被拆迁人适用的补偿政策是否准确,国土资源部门和拆迁部门是否存在重复统计补偿费问题等。
(五)概(预)算审计。主要审查概(预)算编制依据是否充分、准确。
第十条 项目实施阶段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工程造价审计制和政府采购制等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建设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执行是否到位。督促、指导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二)概(预)算执行及调整的真实性、合法(规)性,有无超出批准概算范围投资、挤占或者虚列工程成本等问题。
(三)审查国家、省、市有关征地拆迁政策执行情况,补偿资金是否及时到位,有无侵占、挪用和延迟拨付现象;征地拆迁补偿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有
无擅自扩大征地拆迁范围、提高或者降低标准,损害国家和被征地拆迁人利益的问题。
(四)对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进行适时监督,审查其是否真实、合理、合法。重大的隐蔽工程、工程量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等事项必须经过现场跟踪审计人员签字。
(五)监督建设资金筹集、支付、使用情况。根据建设项目规模对建设资金财务收支每季度或半年审计1次,主要审查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结算手续的合规性、经济活动的合理性、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会计处理的恰当性。(六)对中介机构业务质量进行抽查,对出具的审计结果应当评价其充分性、相关性及可靠性,保证其业务质量。
第十一条 竣工决算阶段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工程结算审计。主要审查工程量计算、套用定额或采用的清单综合单价是否准确,设计变更、工程签证和索赔等重大事项是否真实,材料差价核定是否合理,工程费用计取是否合规等。
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后1个月内向市审计局提交经初审后的工程结算资料。收到结算资料后,市审计局按照审计程序组织人员实施审计,对审计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复核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报告;或委托中介机构实施审计,中介机构依法出具审核报告。市审计局复核报告质量,出具复核意见。
工程结算审结前,工程进度款拨付一般不得超过80%;未经工程结算审计,不得办理工程价款最终结算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手续。
(二)竣工决算审计。主要审查待摊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核实工程建设配套设施费支出、贷款利息和资金占用费支出是否真实,其分摊是否合理,有无挤占工程投资支出;审查核销各种非正常损失费用的真实性,有无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竣工决算报表中相关数据是否配比;建安工程投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竣工资料与实物是否一致;建设单位管理费的计取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超出概算控制金额。
第十二条 开展绩效审计评价。依据有关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等指标,对建设项目投资管理、资金使用和投资效果等事项进行审计评价,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第十三条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办公室要及时督促有关单位纠正,相关单位应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并切实抓好落实,同时,向审计办公室反馈整改结果。
第十四条 审计结束后,审计办公室及时向建设单位反馈审计结果。审计报告或经复核后的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审核报告为项目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和国有资产移交的依据。
第十五条 对审计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依法追究其行政、法律责任;审计办公室聘请的外部审计人员和委托的中介机构在实施审计中因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滥用职权造成审计结果失实以及发生其他重大过失、违约等情况的,应停止其承担的工作,追究违约责任,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并在全市范围内给予通
报,取消其参与政府投融资项目审计的资格;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具体由市审计局、市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五篇: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江苏省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操作办法(试行)》的通知苏国税发[2012]15号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江苏省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操作办法(试行)》的通知
苏国税发[2012]15号
各省辖市、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税务局,常熟市、张家港保税区国家税务局,省局直属税务分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系列规定,充分发挥所得税优惠政策推进全省创新型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经信委联合制定了《江苏省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操作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经信委将以不同形式开展落实国家、省有关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相关财税、科技政策宣传讲解和培训活动,提高企业财会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确保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各级国税、地税、财政、科技、经信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健全机制、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以“六大战略”和“八项工程”为重点,在项目确认、项目登记和加计扣除、后续跟踪管理服务等多环节,加大对企业的宣传、指导和管理力度,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联合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确保此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财政厅、省科技、省经信委将适时对相关工作进行调研。
江苏省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操作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研发费用管理,规范研究开发费用的税前扣除及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苏国税发〔2010〕107号、苏地税规〔2010〕5号、苏科政〔2010〕172号、苏经信科技〔2010〕395号)和《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172号)、《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或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的居民企业。
第二章
研发费的会计科目设置
第三条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发生的研发费支出,应在“管理费用”科目下设立“研发费”账户,并根据研发项目名称或登记编号分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设立“研发支出”账户,在“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科目下,根据研发项目名称或登记编号分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第四条
“研发费(研发项目名称或登记编号)”或“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科目下设三级至六级科目:
(一)根据研发形式设置三级科目
1、自行开发;
2、委托开发;
3、合作开发;
4、集中开发。
(二)研发形式为自行开发和合作开发、集中开发的,应设置四至五级科目:
1、人员人工
(1)工资薪金;
(2)津贴补贴;
(3)加班工资、奖金、年终加薪;
(4)其他。
2、直接投入
(1)材料、燃料和动力;
(2)测试手段购置费;
(3)工装及检验费;
(4)仪器设备维护费;
(5)仪器设备租赁费;
(6)其他。
3、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
(1)仪器设备;
(2)长期待摊费用;
(3)其他。
4、设计费
(1)设计制定费;
(2)其他设计费用。
5、装备调试费
6、无形资产摊销
(1)研发软件;
(2)专利权;
(3)非专利发明(技术);
(4)其他专用技术。
7、其他费用
(1)勘探现场试验费;
(2)研发成果相关费用;
(3)图书资料及翻译费;
(4)其他。
(三)企业可根据本企业实际需要设定六级科目。
第五条
企业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先行根据研发形式设置科目,再根据研发项目名称或登记编号分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第三章
研发费归集内容
第六条
人员人工
(一)工资薪金
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
(二)津贴补贴
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津贴、补贴。
(三)加班工资、奖金、年终加薪
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加班工资、奖金、年终加薪。
(四)其他
研发人员等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包括:企业为研发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含企业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和范围为研发人员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费)和公积金补助费,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等。
第七条
直接投入
(一)材料、燃料和动力
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半成品、燃料和动力费用。
(二)测试手段购置费
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
(三)工装及检验费
工艺装备开发制造费,设备调整检验费,试制产品检验费。
(四)仪器设备维护费
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
(五)仪器设备租赁费
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租赁费。
(六)其他
1、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除仪器、设备外的房屋等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2、其他。
第八条
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
(一)仪器设备
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
(二)长期待摊费用
研发仪器设备改装、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三)其他
1、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
2、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改建、装修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本期摊销额。
第九条
设计费
(一)设计制定费
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
(二)其他设计费用
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其它费用。
第十条
装备调试费
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
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
第十一条
无形资产摊销
(一)研发软件
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研发软件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二)专利权
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利权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三)非专利发明(技术)
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非专利发明(技术)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四)其他专用技术
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专用技术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第十二条
其他费用
(一)勘探现场试验费
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二)研发成果相关费用
研发成果的论证、鉴定、评审、验收费用。
(三)图书资料及翻译费
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四)其他
为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第四章
研发费分配口径及归集依据
第十三条
企业未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同时承担生产经营任务的,应按合理方法将实际发生费用在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间进行分配,并按月编制相应的分配表;涉及多个研发项目的,再按合理方法将研发费分配至各研发项目,并编制相应的分配表。
分配方法应及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且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若因为合理原因确实需要变更的,需报主管税务机关同意。
企业在研发费和生产经营费用间、或各研发项目间划分不清的支出,不得归集进研发费用科目。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提供证明费用实际已经发生的足够、适当的有效凭证。
第五章
研发费会计与税收口径归集对照
第十五条
研发形式为自行开发的研发项目,按表一对应关系将研发费借方发生额分别填入研发费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归集表。
表一:
会计归集口径
研发费加计扣除填表口径(见注1)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填表口径
四级科目
五级科目
人员人工
工资薪金
第2行:工资、薪金
人员人工
津贴补贴
第3行:津贴、补贴
人员人工
加班工资、奖金、年终加薪
第4行:加班工资、奖金、年终加薪
人员人工
其他
——
人员人工(见注2)
直接投入
材料、燃料和动力
第7行:直接消耗的材料、半成品、燃料和动力费用
直接投入
测试手段购置费
第8行: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
直接投入
工装及检验费
第9行:工艺装备开发制造费,设备调整检验费,试制产品检验费
直接投入
仪器设备维护费
第10行: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简单维护费
直接投入
仪器设备租赁费
第13行: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直接投入
其他
——
直接投入
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
仪器设备
第13行: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
第14行:研发仪器设备改装、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
其他
——
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
设计费
设计制定费
第17行: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
设计费
其他设计费用
第18行: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其它费用
设计费
装备调试费
——
第21行:工装准备过程中研发活动发生的费用
装备调试费
无形资产摊销
研发软件
第24行:研发软件
无形资产摊销
专利权
第25行:专利权
无形资产摊销
非专利发明(技术)
第26行:非专利发明(技术)
无形资产摊销
其他专用技术
第27行: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专有技术发生的摊销费
无形资产摊销
其他费用(见注3)
勘探现场试验费
第29行: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其他费用
研发成果相关费用
第31行:研发成果的论证、鉴定、评审、验收费
其他费用
图书资料及翻译费
第33行: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其他费用
其他
——
其他费用
注1:已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费用不得填入研发费加计扣除归集表。
注2:指全年在企业累计工作超过183天的兼职或临时聘用人员的工资薪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奖金、年终加薪以及与其任职或受雇的其他支出。
注3:其他费用在高新技术口径归集时,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六条
研发形式为委托开发的研发项目,委托方按表二对应关系进行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的归集。
表二:
会计归集口径(三级科目)
研发费加计扣除填表口径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填表口径
委托开发
按受托方向委托方提供的该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明细情况按表一进行归集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投入额(见注4)
注4:按照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额的80%进行高新技术口径的归集。
第十七条
研发形式为合作开发的研发项目,凡符合条件的,合作各方就自身承担的研发费用按表三对应关系进行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的归集。
与合同约定实际承担的研发费用差额的收付,按表三对应关系进行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的归集。
表三:
会计归集口径(三级科目)
研发费加计扣除填表口径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填表口径
。。(注5)
。。
。。
合作开发(注6)
第34行:合作(集中)开发研发费收付额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投入额
注5:合作方直接参与研发发生研发费的,按表一对应关系进行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的归集。
注6:合作方按合同约定实际承担的研发费与直接参与研发发生的研发费存在差额的,差额大于〇为企业支付的费用,用正数表示;差额小于〇为企业收到差额部分,用负数表示。
第十八条
研发形式为集中开发的研发项目,受益集团成员公司可以按照集团公司的分摊表进行分摊,并按表三对应关系进行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的归集。
第十九条
按“研发费加计扣除填表口径”的研发费可按规定以其实际发生额的50%,在汇算清缴时按规定享受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填表口径”的研发费可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优惠备案时计算研发费比例的依据。
第六章
日常管理
第二十条
纳税人研发费用归集不准确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进行调整。
对于因使用会计核算软件在财务核算上无法按照本办法规定一一对应归集研发费用的,可在报主管税务机关同意后,建立辅助账归集调整。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2纳税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