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后的小学体育教学
课改后的小学体育教学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
作者姓名:张玉军
邮政编码:215107
摘要: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89年12月09日)的施行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2002年04月07日)的实施再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2007年04月04日),是国务院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的决定”之后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重要措施,这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开辟了新的思路。课改对课堂教学的新改革促使体育教学趋向创新与自主、平等与和谐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课改 小学体育 教学 改变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是课改过程中获取教学灵感的先决条件。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程标准》指出:“在新课程中,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和专家、学生乃至家长共同构建新课程的设计者;体育教师不再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而是一个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角色的转变使广大的教师如释重负,有利于张扬教师的个性,拓展教师的教学风格、发挥教师的教学水平。新课标实施以来,体育教师的职业观、成长与发展观、师生关系观、教学观与责任观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表现一:从职业式的“教书匠”改造成事业型的“教育家”。在传统观念中,体育教师认为上好体育课、搞好群体活动、抓好课余训练与竞赛,就是个称职合格的教师。新的形势下,体育教师对“教育家”愈来愈看重,道德素养的提升、专业知识的渐长、业务能力的提高无疑成了体育教师努力的方向。广大的体育教师把培养乐于运动、敢于创新、善于交往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学生这一工作视为自身价值的体现。
表现二:从“我只做”的传统观点转变为“我要做”的全新理念。在《新课改》的指引下,使广大的教师从“束缚” 的传统教学走到了“自由”新课改,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机械地按照《体育教学大纲》,根据教材备课教学,完全没有自己的教学思想,也谈不上脱离大纲,自编教材进行教学。新课改足以让教师的创新思想、才能智慧、特长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对教师的专业理论、专业水平、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教学水平上,角色迅速从“我只做”转至“我要做”,促进教师专业的自主性发展。
(二)教学模式的革新
传统的体育教学已远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满足学生的需求,社会诸因素也无形中增加了其难度,使体育教学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之中,这就需要探究与改革目前体育的教学思路,寻求切实有效的途径,新的课程改革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于是出现了“愉快教学”、“差异性教学”、“自主性教学”、“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体育教学推陈出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同时也为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思路。体育教师创造性地对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不断充实完善,营造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并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改变过去体育教育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徘徊不前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使更多的学生尝试到“快乐、自主、创新”,达到身体与心理“双赢”效果。
(三)体育教育的渗透
教育是培养人的系统工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体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体育意识的系统工程,即培养人终身体育的意识。王谦培注①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要让学生像国家队那样去拿金牌,而是要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还能结结实实地干一辈子。”这样的观点,越来越被广大的体育教师认可。竞技体育长期左右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举国体制”到“全民皆兵”现象几乎影响了几代人。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89年12月09日)的施行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2002年04月07日)的实施,是国务院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的决定”之后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重要措施,这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开辟了新的思路。新课程标准指引下学校体育走的路,教师的教
学,学生的学习都脱离了竞技体育的“束缚”,学校也因此由注重竞技体育转变为注重体育教学。学校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学校体育教育旨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人们也意识到体育学习对于人的发展所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学习体育在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技能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新是课程改革的落脚点。
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与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攻坚阵地。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新是课程改革的落脚点。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新使其更为科学与合理
1.教学内容应遵循与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举措之一。
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上遵循与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内容应结合地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气候进行有针对性选择与创新。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开发创新,必须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首先教材内容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领域水平的学生选择教学内容;其次教材内容要科学性――学生的练习密度、练习时间仍然要有所体现,教学运动符合要根据学生的体能状况分层次进行教学;再有教材内容要有合理性――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季节的变化灵活选择教学内容。例如:雨天与晴天的变化、天气凉爽与闷热的变化等等。这些因素都是体育教学时常面临的困惑也是新课程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新符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符合地方与学校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包括身体机能的发展,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对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同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新课改以来,体育教师集思广义,探索研究,创新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地域性运动项目” 注②引入――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创新项目的开设――开发与创新新型运动项目;传统项目的革新――将传
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二次编写实施教学;校本课程的开设――各学校根据学生、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内容。这为落实与完善学校的体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教学时,教师更多考虑教学内容要“以生为本”,教学内容能否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教师基本走出了忽视运动注重娱乐或是忽视“技能”注重竞技的教学误区。
(二)方式方法的选择与创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实施以来,逐渐形成了以下四种不同的体育教师:① “穿旧鞋、走老路”――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教学滞后;②“穿旧鞋、走新路”――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与方法仍比较传统,教师对新课改比较漠然;③“穿新鞋、走老路” ――虽然接受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但教学方法仍比较传统;④“穿新鞋、走新路” ――课程改革冲击大,理念方法比较新,创新意识比较强。教师的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发现“穿新鞋、走新路”的教师在教学时课堂教学气氛浓、学生探究意识强、学习兴趣比较高、师生互动较为频繁、学生学习效果良好。其余三种情况,课堂教学气氛沉、学生学习自主性差、兴趣不高。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 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创新教学思路,获取教学灵感的先决条件。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新是课程改革的落脚点。课堂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通过革新自我中来发展自我,通过拓宽自我中来充实自我,不仅要有高度的工作、更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以及顽强的意志力。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
注:
①王谦培先生简介:1950年进入北大体育部,从担任助教到后来主管教学,五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北大体育教学的第一线。1993年因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重要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担任中国体育科学协会会员、全国体育教学委员会委员、北京高校体育刊物编委。
②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引自2001年7月《体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体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体育教育展望》,季浏、胡增荦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4.《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漷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5.《体育教学》,《好的体育课应是主导和主体相辉相映》2007.9第5期,毛振明。
第二篇:小学体育课课改教学总结
小学体育课课改教学总结
新教材、新标准要求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我们的体会和做法如下。
一、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也就是说,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及态度予以肯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是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感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例如,队列练习中立正要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两手五指并拢贴于裤缝。由于低年级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立正时很可能不符合要求。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并不一定要直接批评本人,如果采取表扬旁边一个动作正确的学生的方法,一般会引导动作不正确的学生自觉地纠正错误动作。
二、目标适当,区别对待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时要充分考虑教材的特点、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堂课内均能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体验到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心情。此时,应在表扬的同时对学生提出“更上一层楼”的要求,以促使他们去追求新的目标,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好体育的情感,引导他们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而那些不求实际、缺乏针对性的教学要求,不但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会让学生产生失望、消极的情绪,导致学生心情压抑、一蹶不振、厌学、躲避等不良行为,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
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练习要求必须适当,这种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目标的激励方法,才能切实产生明显的效果。
三、正面鼓励,形成良好的体育气氛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应正面诱导,多加鼓励,耐心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如“跳山羊”练习,小学生胆子小,从不敢跳到克服心理障碍第一次独立完成练习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进一步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改变他们喜欢与其他同学比较的习惯,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运动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另外,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倾向。要在教学中创造一种相互关心、相互鼓励、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使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同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到同学的支持、教师的信任、集体的温暖和活动的有趣,从而增加他们战胜挫折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严格要求是正面教育的根本
教师的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优秀教师在工作上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绩,是因为他们有着对祖国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无限的爱护和亲切的关怀,能不断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是爱的具体体现,严要严得合理、严得恰如其分。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尺度掌握不好,不但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会有不良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老师恰如其分的评价与鼓励;差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老师的挖苦和冷遇。教师对较差学生严格要求,其目的是让其通过努力,奋力赶上其他同学;对普通生严格要求,其目的是让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教师应实事求是地肯定正确的一面,该表扬的给予表扬,并提
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过失的批评要适度,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只有这样才能以情感人,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教学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体育课改中要善于激励、鼓舞学生,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超前意识,善于创新,精通业务技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课改教学落到实处。
小学体育课课改教学总结
唐官屯镇小学
牛建华
第三篇:小学体育课课改教学总结
若羌县第三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体育课课改教学总结
新教材、新标准要求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我们的体会和做法如下。
一、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也就是说,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及态度予以肯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是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感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例如,队列练习中立正要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两手五指并拢贴于裤缝。由于低年级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立正时很可能不符合要求。
二、目标适当,区别对待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时要充分考虑教材的特点、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堂课内均能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体验到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心情。此时,应在表扬的同时对学生提出“更上一层楼”的要求,以促使他们去追求新的目标,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好体育的情感,引导他们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
三、正面鼓励,形成良好的体育气氛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应正面诱导,多加鼓励,耐心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如“跳山羊”练习,小
学生胆子小,从不敢跳到克服心理障碍第一次独立完成练习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进一步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改变他们喜欢与其他同学比较的习惯,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运动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另外,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倾向。要在教学中创造一种相互关心、相互鼓励、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使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同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到同学的支持、教师的信任、集体的温暖和活动的有趣,从而增加他们战胜挫折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严格要求是正面教育的根本
教师的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优秀教师在工作上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绩,是因为他们有着对祖国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无限的爱护和亲切的关怀,能不断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是爱的具体体现,严要严得合理、严得恰如其分。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尺度掌握不好,不但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会有不良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老师恰如其分的评价与鼓励;差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老师的挖苦和冷遇。只有这样才能以情感人,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教学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体育课改中要善于激励、鼓舞学生,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超前意识,善于创新,精通业务技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课改教学落到实处。
艾合麦提江.麦麦提
2013-12-19
第四篇:体育工作课改总结
体育课改工作总结
大钟中学
2010年1月
体育课改工作总结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即体育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出发,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进行知识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在明确了课改精神后我在课改实验中的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选择生活化
课改后教学内容选择余地大,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材处理更加机动灵活。本学期我从自己制定的目标入手,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常规,进行教学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基础,最后确定学习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调查了解的结果,对照体育与健康的标准,确定学年计划、学期目标。确切的说我们体育本学期的课程改革没有专门的教材,只有课程标准,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制定计划时就选择了一些低年级学生最易接受,最接近生活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二、资源开发多方位
体育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是构建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整体健康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
我校体育器材既旧又少,那么体育教师就只能发挥现有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本学期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中我利用学校短跳绳较多的现实,将跳短绳和绳操引入到体育课堂中;还可以自制一些小器材,自制小沙包做丢沙包的游戏;另外可以充分利用场地组织学生做游戏和学习韵律健身操、武术等。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堂不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课堂总处在一种变化的状态,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变化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把学生置于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景而动,课堂才会生动,有活力。
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主体就意味着教师的大胆放手,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这一思想得到贯彻,我多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除了一些固定动作以外,大部分的内容我都让学生去尝试练习,在学生不断的尝试中引导他们掌握动作,学生在合作中体验着学习的快乐。当然最吸引学生的还是游戏,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和学习方式,我把一些常规的教学内容设置成游戏、比赛,学生在游戏中发展运动能力,培养协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去创新,活动中不少学生制作的活动器材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浓厚,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克服了苦和累,意志得到了磨练,增强了运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评价方法多元化
在课堂中我最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有:语言评价(表扬的语言)、行为评价(微笑、握手等)。同时还让学生自我评价等。经过一个学年来多方面的尝试,学生在各个水平范围内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每学一个新动作都非常积极,也时常能看到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着体育课上的活动内容。
体育新课程到底该怎样教,对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只要我们能树立起信心,不断地去研究与探索,我深信会获得成功的。
第五篇:小学课改教学工作总结
课改教学工作总结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一如既往地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强化常规管理,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为每个孩子未来着想”的办学宗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师生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做法与成效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课改管理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状况。
二、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教学艺术精湛,能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新世纪教育对学校的要求。
1、强化师德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等规章制度,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创教育新风,树师表形象”的系列活动。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我们重点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等。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个人自学、集体培训等。另外,我们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优质课比赛,让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
三、规范课改常规管理,夯实素质教育基础。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我校以新课程为标准,在继承传统的、优秀的课堂的基础之上发奋建立新的教学常规。因此本学期我校课改的重点是:将课改向常规并轨。我们的教学管理也实现教学常规和课改两个管理的并轨,将课改管理作为常规管理,以扎实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来促进课改过程管理。
1、严格教学纪律。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是严格而有序的,教师务必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决禁止挤占和私自调课,以保证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我们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尊重学生人格,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等。
2、逐步完善常规管理,体现制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科学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堂转型、师生主角转变及课程功能的转变,关键在于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我校对教学常规进行修订完善,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把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加强了教学的过程性管理;首先是随堂听课。实行每月不定时随堂课检查,对于透过听随堂课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交换意见,帮忙和督促整改。这样就准确把握课改现状,了解我校新课程实践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与教师持续紧密联系,并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推荐,指导教师的教学,提高他们的业务潜质,又促进常规到位。随堂听课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一种“务必认认真真上好每节课”的观念和压力,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日常教学的认真规范程度,使教学工作走上一条扎实而稳定的道路。
四、开展校本教研
1、我校的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学校双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展示的舞台。学校依据校情、师情和生情以及学情,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品社教研组,并及时将教研活动所得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以促进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
透过几年的课改和校本教研的实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个教师心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课标、纲要的学习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和需要。除了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集中业务学习,老师们还利用休息时刻进行了自学,并写出心得体会。
3、坚持校本培训
为提高老师的业务技能,我们按校本培训计划开展了校本培训,使校本培训切实起到了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的功效。
4、继续开展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们参与了省《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
五、落实过程管理提高课改质量
1、继续认真验证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勇于实践,敢于质疑,在教学中发现新课标、新教材的缺点和不足,并大胆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提出修改意见和推荐,而不是一味的、忠实地去执行课标。
2、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渗透新的课程理念,发奋向新课程标准靠拢,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打好坚实的基础。
3、评价改革日臻完善和科学,各学科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加强课改中的家校交流
我们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展示课改成果,让家长感受学生可喜的变化,让家长走进新课程,认识课改,理解课改,从而参与课改,以提高课改的质量。
七、狠抓校本课程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立足于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家长的愿望、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实际状况构思了校本课程体系。本着“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原则,以增强学生科技意识,安全环保意识,法制意识等,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引导教师选用课程计划空间,行使课程开发的自主权、研究权、开发权,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特色构成。
本学期,富佳慧、王玉、获得灯塔市语文学科优秀课,闫秋月获得英语学科优秀课。刘鸿鹏体育学科优秀课。
八、存在的困惑
1、课改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因此,课堂上超多的时刻都是由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照顾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异,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新课程强调凸现个性,但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又该如何进行实践?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今后发奋的方向。
我们坚信,只要循着新课程的理念作不懈的发奋,我校课改实验的明天会更加灿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将深化学校的课改工作管理,在实践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