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体会
学习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高一六班 张睿
叶正红之际,力度空前的中国新一轮改革洪波涌起。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这一恢弘重大的历史性主题令全社会倍感振奋与期待。肩负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中国改革再次出发远行,心有梦想的改革者将与之同行。正如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这,就是新一代改革者的光荣使命。
要有清正的环境。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没有一个清正廉洁的环境不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一年来,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出台“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然在全党上下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少数干部中还存在着侥幸心理以及顶风违纪行为。越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关键期,越不能放松风清气正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的营造。要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支持改革为荣,以破坏改革为耻”的良好风气,使干部群众都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支持改革,服务改革,共同推进“中国号”巨轮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现实社会问题为政策导向,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举措,包括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并以此为基点落实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落幕,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即将绘就,接下来就需要全党全国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共同做好“落实”这篇大文章了。
第二篇:十八届三中全会体会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号至12号在北京顺利召开。这又是一次具有改革意义的会议。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召开的具有历史意义和决定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就继续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改革提出综合方案,为未来发展绘制了一张新蓝图。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的历史起点,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下,中国改革的目标最终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搞市场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市场化改革在顺利逐步推进,并且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十八届三中全会继承这一惯例,继续以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目标。可以看出经济体制改革仍是重中之重,说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具有永恒意义。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支撑,只有经济基础才能保证我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尊严。此次会议的一个创新点在于,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经济发展不仅是国家的任务,更是每一个人的任务,包括工业,更包括农业。农业问题又涉及到农村以及农民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这表明农村改革同经济体制建设一样仍然是重点。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70%,农村改革和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占有部分决定性作用。
提到经济体制改革,就必然要有政治制度的改革作为支撑。十八届三中全会同样重视社会制度建设方面。总书记提出,“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
展。”“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关的改革重点体现在:
(1)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放心保)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中华励誌网”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4)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发展现代农业。
(5)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6)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7)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值得注意的是,在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中,反复出现“公平”一词。公平是人的价值最基本的体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我对决定中几处涉及“保障公平”的领域感触颇深。
第一:有关农村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的规定。会议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价格原本千差万别,这就会导致大量农村要么无人管理因而无法产生经济价值,要么低价贱卖。而土地同权同价则可以让农民更多享受到土地红利。此外,农民的房子可以像城里人的房子一样进行买卖,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可以入股、抵押,农村宅基地作为财产性收入,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可用于置换城市房屋,解决居住问题。这些都是突破,但同时对农民来说也具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城市里的有钱人也很愿意到农村去买点房子买点地。当前全世界金融膨胀,金融资本在海外都在搞超级量化宽松,造成过剩的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争抢土地的高潮,这个过程中,有钱人应该说越来越多,他们可以下乡去占有农地、占有农房了。因此从这点看是不利于农民群众的。
第二: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而言,他们最希望的是自己的子女可以与城里孩子接受同等教育;自己生病时可以有医保来负担一部分医药费;自己老来不能工作时,可以领取一些基本生活费用。而“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则有力的体现了国家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招工用人一视同仁。招工就业是我们同学最为关心的问题。在目前的应聘环境中,性别歧视、学校歧视、地域歧视甚至背景歧视现象屡禁不绝。我们常说“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更应该以博爱的心态给予大家公平竞争的机会。三中全会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强就业公平契合了我国经济和产业转
型升级的大战略,让人才流动起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消除就业歧视将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第四:缩小收入差距,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行业差距、职位差距就像三把“剪刀”,减掉的是居民的幸福感,剪出的是不公感。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降低社会幸福感的重要原因。很多时候,收入高还是低,靠的不是聪明才智和勤奋劳动,而是看你的屁股坐在哪儿。任由此种情况发展下去只会降低大家的工作热情,危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只有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才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此外,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于反腐的工作抓得非常紧,看作是工作的重点,对于群众教育路线的开展和落实,机关干部也在积极的响应中。此次的改革能不能将反腐“进行到底”,让权利在阳关下运行?民众对反腐的期待很高,如何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如何完善监督渠道让全民参与反腐治贪,这将是考察此次会议在今后社会中的体现的一个评价指标。
自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以文教化的思想,几千年来,我们的文化不断延伸、积淀、传承,形成了中华文明悠远的资源宝藏,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应植根于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中汲取精华。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人的道德底线却在下降。随着社会负面报道的大量覆盖,人民群众对整个社会环境产生了质疑,上至高官腐败,下至城管打人,以及老妇讹诈等等。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对文化建设的改革意见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最先关心的必将是个人的生活水平是否能进一步提高。但是作为一名受到国家重点培养的研究生,我们又时刻关心国家能否在平稳上升中前进。尽管我们现在能力有限,但是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用双手做出贡献。对中国共产党,我们一直充满信心,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到三农建设,到全面小康,每一步中国共产党都走得踏实有力,一次次给人们群众满意又兴奋的答复。但是,中国在发展,改革步伐不能停止。如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仍然需要千千万万的基层改革者去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不断细化、完善、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基层改革者的队伍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改革也将在全面深化中展现奋发有为的崭新风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下,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第三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体会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本次全会是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将为中国未来发展绘就新的路线图。这次“关键性会议”,提出了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会是我党历史上新的里程碑,是改变中国面貌的又一个重要关键节点。为期4天的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等十五个方面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用“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等“三个解放”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全会公报既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又不乏新的视角和立意。尤其是发展新在教育有了更加彻底改革的态度。公报将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中三个“最”,既表明了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也体现出了改革的创新。比如,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使用了“综合改革”的字眼,这实际上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畴。可以展望,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要强化履行政府的法定义务,还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创新的模式转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通过学习,深刻体会到,如今,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
期,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研究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改革新措施,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事业新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是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括性的、方向性的论述。相关的配套改革具体措施,将在今后陆续推出。这是改变中国面貌的又一个重要关键节点。新,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视野和路径,也表明着中国的未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中,要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教育改革”主线,立足本职工作和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深感到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施教,踏踏实实育人,发扬求真务实作风,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场所,教师是播种文明的使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到文明执教。育人为本,是学校办学的宗旨,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尊重和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情操引导学生,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2.教育关系学生的未来,系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要克服急躁情绪,从细微处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对待学生有耐心,特别对于问题生,要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给予改过机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精心营造和优化育人环境。教师要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心。
3.加强师德修养。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毕生献给党的教育事业。让我们一起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带着对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般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教育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4.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落实到工作中,就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工作岗位上严以律己,认真履职,注重落实,切实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第四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情况
xx分公司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情况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召开,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现根据xx分公司实际,对广大员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学习情况如下:
一、领导率先垂范学习,发挥示范作用
项目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先学一步,学深学透,为员工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公司组织了集中学习,并召开座谈讨论会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在深入、准确、系统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下工夫,为组织指导项目员工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精心组织员工理论学习,掀起学习热潮
利用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公司将认真安排、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高潮。首先,注重原原本本地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书记对《决定》作的说明以及会议公报等文件。全面领会《决定》精神实质,把
师生思想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
三、利用多种宣传载体,宣传全会精神
充分发挥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地把全会精神传播到广大员工中去。公司内网、橱窗等以专刊、专版、专栏等形式,加大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力度,深入阐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阐释《决定》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覆盖到项目的各层面、各角落,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形成项目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人人皆知。
总之,我们将把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和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周密部署。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动力,努力开创xx分公司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心得体会
开掘科:郭留才
2013年12月9日
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又是一年的北京,又是五年时光的飞逝,又是一个改革的年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历七届三中全会,风雨35载。纵观历届三中全会无不是处于历史的潮头,无不是处于中国经济前行的十字路口上,也无不是我国进行一次次改革的号角。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贯彻五位一体的原则,与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主要涵盖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相比,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同时兼顾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改革。
总书记的六条基本上构建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核心框架。
总书记讲话中的第一条是对改革大方向的定位,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第二条是针对市场主体的改革,提高微观主体的活力;第三条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推进政府转型。这三条构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经济体制改革要涉及的主要内容。
总书记讲话中的第四条是有关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第五条是有关社会制度建设的,保障群众权益,涉及民生、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华励志网”这两个部分构成社会体制改革的主体,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社会领域改革预计主要体现在这两条中。
总书记讲话所呈现的基调是与十八大报告是一脉相承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微观要放活,政府要转型。微观主体放活,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另一方面要继续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关键,相关的配套改革预计主要有:
(1)打破垄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信、电力、石油、石化、基础设施等领域;
(2)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结构性减税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活力
(3)鼓励创新,提高科技对生产的带动力,如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政府转型也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提出非常具体的改革方向,预计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继续贯彻执行:
(1)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3)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4)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
(5)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6)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7)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对于社会体制改革,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进展。
总书记在武汉会议上的讲话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是有关社会制度建设方面。他提出“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相关的改革重点体现在:
(1)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放心保)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中华励誌网”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4)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发展现代农业。
(5)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6)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7)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