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煤呼吁资源税改革与清费并举

时间:2019-05-13 05:0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煤呼吁资源税改革与清费并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煤呼吁资源税改革与清费并举》。

第一篇:企煤呼吁资源税改革与清费并举

企煤呼吁资源税改革与清费并举

2014-05-07 09:48:36 来源: 【大 中 小】 跟贴 0 条

煤炭资源税改革面临临门一脚。市场预期此次改革将包括实行从价计征、取消相关行政收费,即“清费立税”。多位煤炭行业人士表示,改革后税负的增减程度除取决于税率水平外,更在于清费力度。在目前煤炭产能过剩,煤企议价能力不高的情况下,如果税负成本上升,企业难以通过提高煤炭价格转嫁成本。

负担变化要看清费力度

目前涉及煤炭产业的税收共16项,行政性收费共31项。今年初,各主要产煤大省将煤炭资源税改列入年度工作重点。例如,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煤炭清费立税和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落实国家煤炭等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

改革对企业税费负担影响几何?一家大型煤炭上市公司高管算了一笔账:目前山西电煤每吨售价在350元左右,资源税每吨固定征收3元,各项基金费用20元左右。目前市场普遍预期,资源税改革后从价税率将定在2%至10%。如果以上限10%计算,改革后每吨最多需缴纳资源税35元。如果煤炭企业的行政性收费能全部取消,资源税改革后与改革前相比,每吨税负只多出十几元,不会增加太多负担。

中国证券报记者查阅该公司年报发现,该公司2013年焦煤资源税税负额度占其生产成本不足百分之一,资源税总额占所有应交税费1.7%左右。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曾表示,现在每吨煤的资源税税负无关痛痒,但如果改成税率为5%的从价税,税负会明显提高,同时配套进行电力改革,将出现釜底抽薪式的改革。不过,按照上述高管的说法,“清费”力度是资源税改革后煤炭企业税负压力如何变化的关键因素。

“目前看来,资源税提高影响不大,煤企成本是否增加还很难说清。”某券商煤炭行业研究员表示,资源税改革后,煤企的资源税税负会上升,但费用会降下来,具体综合影响如何现在难以确定。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煤企费用减少将是一个趋势。煤炭企业的行政性收费减少对部分地区的地方财政将有一定影响,但清费立税的具体操作更多的是长短期利益的博弈,只是目前很难确定费用减少的程度。

担忧影响对进口煤竞争力

各地煤炭费用清算工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部分省市今年已出台阶段性政策,同时等待国家资源税改革最终政策的落地。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董事长梁铁山介绍,煤炭企业平均税费负担水平在35%左右,其中税收负担为21%,高于国内绝大多数行业。仅增值税一项,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综合税率是国内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的2-3倍。对于资源税改革会对煤炭销售价格产生什么影响,分析人士指出,市场和价格仍将是行业最关注的指标。作为周期性行业,目前煤炭行业供给过剩的态势短期内很难扭转。改革后即使税负加重,煤炭价格也难以“水涨船高”。从宏观角度来看,资源税改革如果导致成本增加,这种影响仅限于国内煤企,它们的产品在与进口煤竞争时将处于不利地位。一位业内人士坦言,煤炭企业日子好过的时候下游有承接力,但目

前产能过剩,煤炭价格走低,煤炭企业议价能力弱,未来税负如果上升,大幅提高煤炭价格并不现实。

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和安监局下发通知,要求今年淘汰煤炭行业落后产能1.17亿吨,逐步淘汰9万吨/年及以下煤矿。国家发改委专家近日指出,我国正在酝酿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计划,其中主要内容是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信达证券分析指出,国家政策的出发点主要是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但这些政策难以改善目前煤炭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

争议改革出台时机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此前表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察,资源税从量计征极易造成税负水平偏低,难以发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改革迫在眉睫。业内人士预计,资源税改革准备已久,政策的出台只待时机。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目前物价水平不高,煤炭是买方市场,实行从价计征改革对下游产业的影响较小,是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的最好时机。

有企业负责人表示,煤炭价格高低与改革推出时机并无直接关系。现在很多企业是短期内亏损,如果改革加重税负,会加剧行业不景气。此外,从价计征税负一旦确定,不可能随意更改。虽然现在煤炭价格低,未来等市场回暖、价格回升后,应缴税额也随之上升。长期来看,煤炭行业不会因为改革在目前煤炭价格低时推出而获得特别的好处。

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瑞峰此前表示,目前煤炭价格过低,企业效益普遍不好,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的现象,企业对税费负担的承受力较弱。相反,煤炭价格高涨时,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对税费的承受力强,可能更适宜改革资源税,所以现在不是煤炭资源税调整窗口期。煤炭资源税到底会对煤炭企业经营带来哪些影响,关键看“立税”之前能否完成“清费”。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前提是把其他不合理的收费项目统统清理掉,否则煤炭资源税改革将使煤炭行业雪上加霜。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讨论的资源税改革更多的是出于对环保的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资源税改革;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过去中国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淘汰落后产能,这一次是利用改革煤炭资源税等手段迫使经济结构调整。

第二篇:资源税改革与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研究

资源税改革与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研究

谢美娥 谷树忠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01)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区域特征,分析资源税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的有关影响,进而以榆林市为例,剖析现有资源税缺陷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的负面作用,最后提出促进这类区域发展的若干资源税改革建议。关键词:资源税;改革;欠发达地区;资源富集区;榆林地区;区域发展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区域,资源富集而经济不发达。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因此资源税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影响重大。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准备进行新一轮资源税改革,其改革结果将直接影响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发展。为此,本文深入分析了资源税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的关系,提出了若干有益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的资源税改革建议。1资源税改革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关系

1.1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区域特征

资源丰度(abundance of natu-ralresources)是用来表明一个地域单资源税改革与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研究元所拥有的某种自然资源的总量及其与可比地域相比较的状况,或一个地域单元所拥有某种自然资源中可利用品位或高品位资源所占比例的一个概念[1]。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是指拥有较高丰度的自然资源但经济暂时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一类区域,如陕西的榆林地区、新疆的阿克苏地区、内蒙的鄂尔多斯地区、贵州的毕节地区等。欠发达资源富集中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经济不发达,区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区域财政收入困难,公共产品提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源丰富,产业结构以农业和资源采掘业为主;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强度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等。

1.2资源税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影响

我国资源税制度始于1 9 8 4年,1994年在原有资源税上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我国第二代资源税,也就是现行资源税。现行资源税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1.2.1资源税有助于缓解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财政收入紧张局面

目前,我国的分税制税种划分中,资源税作为一种按品目划分的共享税,除海洋石油税收归入中央财政外,其余资源税收入归入地方财政。虽然资源税在我国税制体系中一直是个小税种,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几乎可67以忽略不计,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财政却有一定影响。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资源绝对数量大或经济品位高,其资源税收入相应较高,又直接归入地方财政收入,因此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紧张的窘境。

1.2.2资源税有助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资源开发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资源富集区由于资源开发规模大,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程度也很高,而我国资源富集区又主要分布于生态脆弱的中西部地区,因此在资源开发中保护资源就显得更加重要。资源税可以约束资源开采者的行为,如资源税的征收可以与资源开采率挂钩,限制其浪费资源的行为,因此资源税具有保护资源的作用,有助于维护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资源环境基础。

1.2.3资源税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一方面,资源税可以调节企业级差收入,促进不同区域的同一类型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另一方面,资源税的转嫁有利于调节不同区域的利益分配。资源税是比较容易转嫁的税赋,特别是在政府放开价格管制情况下,适当提高资源税有助于提高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财政收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1.2.4资源税有利于协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

在现有分税制体制下,陆上资源税属于地方税种,资源税收入归入地方财政;资源税作为国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增加资源税就提高了资源有偿使用的地方分成比例。由于财税体制的原因,以及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国有企业众多的特点,这些都不利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如国有企业的所得税按隶属关系全部归入中央财政,增值税的75%也归入中央财政,地方只拿了小头,而地方却要承担资源开发留下来的地质塌陷、环境污染等后果,因此中央和地方在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上存在一定冲突。所以,资源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中央和地方在资源开发上的利益矛盾。

2现有资源税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存在的矛盾分析—以榆林市为例 陕西榆林市具有典型的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特征,煤炭、石油、天然气、盐等资源富集,被誉为我国的“科威特”。目前已发现8大类49种矿产,储量占到全国能源矿产总量的1/3,相当于陕西全部资源潜在价值的95%,我国资源潜在价值的30%左右。同时,榆林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均GDP长期低于陕西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很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表1 “十五”期间榆林市人均GDP状况及其比较(单位:元/人)

资料来源:陕西统计年鉴2002、2003、2004、2005和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3、2004、2005。

2.1资源优势不能转化成财政优势

我国资源税税率低,征收范围窄,仅限于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七类产品,因此资源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一直比较低。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据测算,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82.3%,煤炭资源地质储量占全国总量的21.9%,石油储量占全国总量的38.6%,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量的21.9%[2]。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的资源得到不断开发,资源税的总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并不高(见表2),这说明西部的资源优势远远没有变成经济优势和财政优势。

表2 1999~2004年资源税在西部12省(市、区)财政收入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5年有关数据计算而得。

2003年榆林市的石油资源税由每吨8元提高到12元,2004年煤炭资源税由每吨1.5元提高到2.3元,2005年天然气由每千立方米10元提高到12元,同年石油资源税由每吨12元提高到28元。“十五”期间,因资源税提高就累计增加地方财政收入1.9亿元,占“十五”期间榆林地方财政收入总和的2.6 0%[3],也高于资源税在1999~2004年中任何一年占陕西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这说明正是资源税制度的原因,使得资源税收入在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不高。但从另一方面看,西部地区资源富集,在今后随着资源开发规模扩大和税制的完善,资源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将会上升。2.2不利于资源环境保护

资源税设计的初衷之一就是保护资源,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然而,由于资源税设计不合理,无法有效地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这在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表现更为突出。榆林就是国内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该区处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鄂尔多斯草原的过渡地带,土壤抗蚀能力很低,植被矮小稀疏,降雨少而集中,水土流失严重,而这里的煤层埋藏浅,易开采,资源开发很容易使地表植被迅速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加重。

征收范围过窄,不利于资源的全面保护。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资源开发初期往往无暇顾及资源环境保护,许多项目的开工上马忽略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致使许多不在应税范围之内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草地资源受到破坏。榆林市在资源开发初期也出现这种情况,只顾采掘,没有充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较严重的资源环境后果,特别是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方面。在榆林神府矿区一期建设期间,平均每年增加土壤侵蚀量880万吨,增加进入黄河泥沙786.8万吨,二期工程建设平均每年增加3 634万吨,增加进入黄河泥沙量1232.2万吨[4]。征税依据不合理,破坏资源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根据1994年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资源税课税数量以销售数量或自用量征收。由于课税数量只与销售量或自用量有关,而与资源开采方式、开采数量无关,这导致矿山企业为节约成本,普遍挑选容易开采的、资源条件好的地方开采。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煤矿的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回采率仅为15%。资源浪费现象在榆林地区也不例外。榆林石油采收率仅7%,远远低于25%的平均水平[6]。在当地煤炭开采中,吃肥丢瘦、采厚弃薄、挖浅甩深、采大弃小等问题严重。据调查,拥有最好的煤田、设备和技术的神东公司的煤炭回采率不到30%,地方煤矿仍采用原始落后的采煤办法,回采率不到20%。同时,大矿超设计能力开采更造成资源服务年限急剧缩短,生态环境破坏加重。如神华大柳塔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600万吨/年,但目前的实际生产能力已达2 200万吨/年,资源的服务年限由108年锐减为37年,造成采空陷区和植被破坏成倍扩张[5]。税率过低,刺激了对资源的过量开采。我国目前资源税税率过低,而近年资源产品价格上涨很快,生产者的利润空间不断扩大。例如,2004年榆林地区的煤炭资源税由1.5元提高到2.3元,但是煤炭资源税额仅占当地煤炭售价的2%,占港口交货价不到1%,无法有效起到遏制资源过度开采的作用[6]。

2.3税价比例失调,资源属地利益得不到保障

由于财税体制原因,资源富集区利益在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在欠发达资源富集区,中央大型国有企业所占比例一般比较高,这对地方财政收入不利。因为,增值税、所得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在现有财税体制下,增值税是一种共享税,75%归入中央财政,而中央企业所得税全部归入中央财政,这样,中央大型企业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远不如地方企业。而且,由于一些资源如油气资源是高度垄断的,归属中央部委管理,地方的干预程度相当有限,许多资源是以初级产品形式输出,留给地方的增值税就很少了,但是地方政府却要承担资源开发留下来的负面后果。如神华集团是榆林市影响巨大的国有企业,2005年其煤炭产量占榆林市煤炭总产量的1/2左右,按现有财政体制,增值税部分中央、市、县级次分配比例为75%:12.5%:12.5%。2003年神华集团在榆林神木县境内实现增值税6.2亿元,但按照级次比例分配后留到神木县的部分只有0.77亿元,占神木县财政总收入不足1/8。企业所得税中,2003年神华集团在神木县境内仅生产环节的利润就达10亿之多,按企业所得税率为33%计算,地方每年应得3个亿,但因现行财税体制的原因,地方实际上一分也得不到。

资源税对地方财政贡献有限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量计税,而不是从价计税,因此地方不能分享资源上涨带来的红利。以石油资源税为例,榆林地区直到2003年资源税税率才由8元/吨提高到12元/吨,2005年进而提高到28元/吨,而目前的原油市场价达2 000多元/吨,是1993年的4倍多,虽然石油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也有所上升(国内原油平均生产成本已达到600~800元/吨),但与2 000多元/吨的油价相比,石油生产已经从微利变为暴利,石油资源税率实际已下降至6‰左右。即使在2004年7月1日进行调整后,我国原油资源从价税率也仅为1.5‰,仍然远远低于10%的全球平均水平,实际上美国的石油资源税每吨已超过130美元。

3促进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的资源税改革

3.1结合资源富集优势,充分发挥资源税潜在的地方主体税种功能

针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资源富集的特点,应通过资源税制度的改革,变资源优势为财政优势和经济优势。首先,在中央授权的范围内,给予欠发达资源富集区一定的税收立法权。考虑到我国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不平衡的特点,中央不宜完全放开资源的税收立法权,但可本着事权和财权相对等的原则,对于一些非战略性资源给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使其可以根据区域内的资源特点,制定一些符合本区域发展的资源税政策,同时真正担负起本区域内资源保护环境、环境治理等职能。其次,适当提高资源税税率。当今资源价格放开,资源税税负具备转移的条件,可以适度提高资源税税率。最后,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把目前未列入征税范围的水资源、草地、森林资源等可再生资源也列入征税范围。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到,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用在消费性支出方面,为了使欠发达资源富集区不受到“资源的诅咒”,建议规定资源税的使用方向,如资源的培育、环境的治理、人才的培养、技术的革新等有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等方面。

3.2进一步完善资源税的设计,加强资源税保护资源环境的功能

我国人均资源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这一弱点决定了保护资源环境是我国一项长久而严峻的任命。如果说对排污征税是在资源的使用环节,运用税收手段促进资源的节约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那么资源税就是在资源生产环节,从源头上防止资源的滥用和浪费,而且极其有必要,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因此,资源税保护资源的重点在于通过科学的设计,使我国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利用。从目前的情况看,对可再生资源扩大征收范围,把目前未列入征收范围的水资源、草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也纳入征收范围,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要完善计税依据,促进资源的节约开采。例如,把资源税的税率、应税数量与回采系数、地质储量、是否超采、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相挂钩,提高矿山企业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3重视资源属地的利益和其区域特性,完善分税制改革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长期担负着保障国家资源供给的任务,但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却承担着环境被污染等后果,国家需要给予资源属地一定的补偿。通过改革资源税,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域财政困境,但从长远来看,却不是解决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财政困难的根本办法。因为:第一,资源税的多少受区域资源数量的限制,而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其资源再怎么“富集”也是有限的,何况过度开采资源还潜伏着环境生态危机;第二,区域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居多,其特点就是有机资本构成高,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进项扣除,重复征收严重,这不利于矿山企业的技术改进和扩大再生产,对于提高区域企业的竞争能力相当不利;第三,从所有制上看,国有企业所占比重高,而且由于其技术较先进,就业容量有限,在经济上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联系不紧,同时国有企业所得税一律上交中央,对财政收入增长不利。国家应高度重视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资源开发强度大、环境破坏严重、经济不发达等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资源属地的自我积累再发展,就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在资源税改革以外,应采取更强有力的财政措施促进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发展。如增值税转型,采用消费型增值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地方政府对增值税分成比例;中央企业所得税改按隶属关系增收为属地增收,再按比例上缴中央财政;在资源跨区域使用中,改革营业税按营业地点征收的规定,提高资源输出区的分成比例等。

参考文献: [1]孙鸿烈.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2]魏后凯.西部开发战略:以资源换资金、换技术[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2):3~6.[3]贺引忠.榆林“十五”财政工作实现大跨越发展[EB/OL].[2006-01-18].http://www.xiexiebang.com/admin/pub_newsshow.asp?id=1008207&chid=100055.[4]李孝廉.榆林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分析[J].陕西环境,2000,7(4):17~20.[5]刘颖红.榆林开发忧思录[J].中国改革,2004,(9):47~49.[6]郝亚雄.合理开发秦晋蒙能源金三角的思考[EB/OL].[2005-05-24].http://www.xiexiebang.com/admin/pub_newsshow.asp?id=1005592&chid=100055.

第三篇:校企合作与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详解

姚寿广:校企合作与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008年12月17日10:58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张宁锐我要评论(0)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姚寿广

当今世界,劳动者素质在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综合职业能力是高素质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基础与重要标志,也是企业人力资本实力的增长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新形势下,国内企业面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急剧调整,对传统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高技能型与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企业要发展,技术是保障,人才是关键。而目前企业人力资源匮乏,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素质低和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加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速度,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的人才需求,以求得自己作为高等教育一种类型的发展空间与历史地位,已成为摆在高职院校发展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这其中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目前面临的亟待突破的难题。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随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全面推进,更是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校企合作”是一种办学模式;“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落实到人才培养层面上的一种专业育人模式。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工学结合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上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从整体上讲还没有建立起正常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长期以来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其中学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职业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黄炎培1918年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坚持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与办学方向不动摇,致力于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近年来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转型,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以建设 “学习型教学工厂”为目标愿景,通过校企合作,致力于“手脑并用、学做合一”办学理念的实践与创新,正在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下面结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实践与体会,谈谈我国高职教育在推进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对策。

一、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层面

1.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能力欠缺,改革压力与动力不足

由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必然会打破传统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计算办法等,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带来对传统学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的全面变革。因此,这对学校与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很多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都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畏难心理,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压力与动力不足,口头上都在讲,但校企合作在操作中仍停留在“以工代学”或“以学代工”的阶段,典型的是“见识式”的实训教学与“放羊式”的顶岗实习。

2.自身的实力条件与优势明显不足,改革心有余而力不足

高职院校难以吸引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深层次的合作,主要原因还是高职院校自身实力不强,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优势不明显。除了师资与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的欠缺外,其中实训基本条件不足,无法满足大规模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无法满足生产性或综合性实训的需要也是一主要原因。同时,高职院校办学若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就必须关注和研究区域经济和所服务的行业企业存在的关键问题,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横向科技合作,这样才能吸引企业与学校合作。但目前职业院校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虽然各梭在评估中显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已占很高的比率,但其中很多是仅参加一次培训、考取一个职业资格证书或考评员证书就成为“双师”的,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严重缺乏,而这又是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

3.高职院校单枪匹马左冲右突,负担过重难以持久坚持

当前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既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的实施者,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还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校企合作前,学校要找市场,找专业对口的合作企业,不仅要了解、掌握行业企业状况,还要处理与企业和相关行业部门的关系;校企合作意向确定之后,学校不仅要考虑合作的具体内容与深化的途径,还要考虑如何建立相关组织机构与人员加强联系与沟通,使工学结合能顺利、持久地开展,同时还要与企业商讨学生顶岗实习的报酬,还要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有关实习材料、安排实训项目、监控实训质量和效果等等,这种仅仅依靠学校的单方面努力,不仅校企合作的关系不稳定,也使学校负担过于沉重,难以持久坚持。

(二)企业层面

1.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与员工培训意识

国内绝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对校企合作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戓寻找技术开发产品的层面,基本上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使得真正的工学结合无法进行。同时,与国际上的跨国企业相比,由于国内大部分企业尚处于初级生存竞争阶段,对人力资源的发展与储备尚未纳入自己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普遍忽视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国家虽然出台了关于“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政府也无有效的强制措施。

2.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由于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与自身清晰的专门化发展,企业发展尚处于艰难的生存竞争状态,只对能立即带来市场利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还没有把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融入企业价值链中,加上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内部研发能力不足,在校企合作中主要是充当技术的单项接受者,而不是技术输出者,校企合作中无心也无力与高职学校共同引导新技术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储备,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就更无力或不愿意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

3.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企业接受高职学生工学结合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要求企业给予学生合理报酬更是难上加难。这主要是因为(1)大多高职学生不具备真正上岗进行顶岗实习的能力,开始只能进行一些较低层次的跟岗实习,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2)企业出于企业知识产权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不愿意让实习学生知道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3)加上企业出于安全与法律原因,不愿为学生的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承担潜在的风险。

(三)政府层面

1.法律出台尚无明确有效的实施细则。

国家虽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但地方政府并未在《职业教育法》允许范围内制订具体实施条例,从法律层面上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对校企合作中的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尤其是对企业的利益保护不够。例如,对捐资支持职业教育、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并支付报酬的企业,可以给予相应税收优惠,但具体按什么规定、享受什么优惠政策,没有明确的实施细则。

2.宏观政策文件落实缺乏机制配套设计

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后,各级政府相继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文件,但是对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质性指导力度不够,造成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校企合作主要靠“关系”建立和维系,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和长效合作机制。尤其是各院校稀缺的建设资金的投入上,政府的投入与调控机制不健全,在普遍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同时还存在同类院校重复建设,设备使用效率不高,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

二、推进校企合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校企层面

1.校企共建共享型校内实(培)训基地与紧密型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校企双方通过双向选择,根据“优势互补、产权明晰、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以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运行机制市场化的思路,依据职业技术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流程和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建设校内学习型生产性实(培)训基地以及紧密型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在实(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引入企业具有生产功能的仪器设备,并通过建立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设备与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使实训基地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形成集生产、实训、技术开发与服务、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四位于一体的基地,通过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服务,以及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等,校企共同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与技术服务,使其成为区域推行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的中心,做到以科技服务密切校企合作关系。由此依托校企共享型基地建设,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在此紧密型合作企业基础上,实现校内外基地的紧密衔接。同时完善对校外基地实习过程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建设与绩效考核,改变目前毕业实习“放羊式”的现状。2.校企合作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团队

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团队,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要形成在本专业(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更重要的是组建“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专兼职教师团队,通过正式引进、柔性引进和与企业共享等方式,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上课。在聘任上,可以采取行业企业委派的方法,即与行业企业达成协议,由其委派一部分人员到校兼课,或者采取“企业高薪聘请+学校提供事业编制”的方式与企业“共引共享”高层次专业人才,即学校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以及合作企业的岗位需要确定引进对象,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人才引进考核小组进行考核,引进人员享有学院在编在岗教师待遇,他们既在企业上班,又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定期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和指导青年教师实践等工作。在考核上,根据考核情况实施奖惩,对于不合格者解聘,对于胜任教学工作的,学校可以采取措施支持他们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二)政府层面 1.搭建平台

以区域共享实训基地和职教集团等校企合作网络为平台,推动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职业院校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

2.建立机制

参照新加坡与澳大利亚的运作模式,推动企业落实国家有关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使用的有关规定,把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纳入国家整体人力资源能力发展规划,制订具体计划,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职院校以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形成以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

3.创设环境

在市场体制环境中,要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关键在于形成一种基于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管理办法,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引导、鼓励与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严格劳动准入制度,抓紧制定和完善就业准入的法规和政策,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企业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

第四篇:“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以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茶叶生产与加工为例,构建“321 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与之配套的“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与“双主体考核,多元评价”评价体系,将有效促进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

一、改革背景

(一)茶产业飞速发展

中国作为茶叶之乡,茶叶生产与加工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世界第一产茶大国,我国有20个省、市、区产茶。2013年,中国茶园面积257.93万公顷,约占世界茶园面积总量的50%,居世界第一位;茶叶总产量189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全国茶叶农业总产值1106.2亿元[1]。近5年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市场反馈在今后3――5年全国可开采面积将年递增10%左右[2]。在国家继续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背景下,中国茶产业发展将受到各级政府高度关注与大力推动,并保持良好的持续发展态势,在产业深入挖掘与横向扩展及整体竞争力提升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二)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生产与加工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人才供需矛盾却十分突出。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约有33个高职高专院校设有茶叶类专业,其中29所为茶文化、茶艺专业,加工专业所占比重仅为12.12%[3]。按照教育部专业设置要求,中职茶学只设置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但全国开设学校不多。以重庆为例,截止2014年,重庆市所有中职和高职学校中只有1所院校开设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

调查显示:一方面茶叶种植和加工环节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当地的农民,经过短期操作培训后走上的工作岗位,严重缺乏专业知识和质量标准意识。另一方面,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以重庆市为例,据重庆市茶叶协会人才预测分析报告预测,未来5年重庆市需要更新的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检验的技术人才分别在3.9万、2.7万、1.6万、0.5万人左右,而目前重庆市中、高职院校中仅有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茶叶生产过程中用工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4]显然,建设好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为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显得尤为紧迫。

(三)示范校建设提供的契机

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讲话时指出:各地要加强对好做法、好案例的总结推广工作,试点成功的要扩大覆盖面,发挥成功经验的示范作用。深入贯彻全国教育会议精神,以服务发展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茶产业对人才素质要求为准则,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改革,已成为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在建设中,抓住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契机,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拓展、完善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内涵与外延,构建了“321”工学交替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模式建构

(一)模式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以服务发展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茶产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为准则,着力构建的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由“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考核,学校、企业、社会等多元评价体系进行支撑。

(二)框架结构

“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结构,其中的“321”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按照学期柔性划分,学生在学校培养3个学期、企业培养2个学期、顶岗实习1个学期,工学交替完成学业;二是按照培养目标,通过中职学生学习的“操作―理论―实践”三个步骤,由学校、企业这两个主体共同培养,达到输出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个成果目标。“工学交替”,是指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在大体保持培养期和培养计划前提下,遵循茶叶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地域性特征,安排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时间,交替进行,灵活调整,如春天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或生产,秋季在学校学习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很多方面,其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重点和难点[5]。课程作为教育思想转化为现实的核心纽带,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6]。“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是“321工学交替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难点。模式的实施,课程体系的贯彻,都需要教学模式去执行,“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就是其具体的路径。所有实施需要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去保障,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为改革实践提供了可能。执行的效果如何,是否需要修正、调整,都要在“双主体考核,多方面评价”评价一些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它们之间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

图1 “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图

三、改革实践

(一)“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运行

在实践中,我们根据茶叶采摘和加工的季节性特点,依托重庆茶业研究所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技术优势和基地优势,与重庆市云岭茶叶有限公司结成校企联盟,依托供销系统的茶叶加工企业,与茶叶加工专业合作社结成校社联盟,学生在学校培养3个学期、在企业培养2个学期、顶岗实习1个学期,实行专业双带头人,师资双向互聘,校企双轨培养,学生双向考核,校企共同培养人才。

为了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学校坚持以茶叶生产任务为载体,按照茶叶生产过程和生产季节性要求设计“教学历”,形成了两个完整的“学、训、产”一体化教学过程。依据“321工学交替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在校学习的三年时间划分为六个柔性学期和三个季。第一学期是以每年的9月--12月,作为学校培养季,第二学期是以每年的3月--9月,作为企业培养季,第三学期又以每年的10月--12月,作为学校培养季,第四学期以每年的3月--9月,作为企业培养季,第五学期以每年的10月--12月,作为学校培养季),第六学期以每年的3月--6月,作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季。

在学校的三个培养季,需要完成以下任务:一是素质教育,并贯穿全学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体育、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二是分学期进行校内实境教学,对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第一学期主要完成基础理论教学任务;第三学期在完成课程教学实验实训的同时,对在第二学期企业培养季中出现的相关专业内容进行理论上的深化,并通过校内实训延展提升专业技能;第五学期重点放在职业综合技能培训上,为学生从学校踏入社会做好职场铺垫。要求学生在这一学期要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企业的两个培养季,即第二、四学期,则根据茶叶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开展实训。每年的3-10月是制茶黄金时段,学生就集中到茶研所、云岭茶叶公司和“厂中校”培养平台进行全真实境教学,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带领下,进行茶叶采摘、制茶、检测等工种的协岗实作。

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季,按照学校、学生与企业签订的实习(就业)协议,组织学生以见习员工身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开展茶叶生产、加工、审评、检验、营销等工作。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现场指导,教学管理人员轮回巡导监督,企业技师全程指导。

(二)“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建构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茶树栽培与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3个核心职业岗位群,根据职业岗位群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要求,依托茶叶协会、茶叶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与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一起,按照工学一体的原则,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1、构建“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在“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内,以适应茶树栽培与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核心工作岗位需要为目标,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对不同类型茶叶生产工艺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采取整合、分解、改造、补充、引入等方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适应不同地域茶叶加工企业的人才需求。具体方法是把传统的茶叶加工技术、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进行整合、分解,形成《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青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白茶加工、审评与检验》和《黑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等核心课程;把茶树选种和良种繁育、新茶园建设、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茶园灌溉、茶树修剪、茶叶采摘、茶树病虫害防治、低产茶园等课程内容,改造整合为《茶树栽培技术》;补充《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茶叶经营与贸易》、《茶叶机械》、《茶叶包装与储运》等相关内容;引入茶业行业的操作规程、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与茶业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2、打造优质核心课程实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使学生适应不同地域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需求,我们着力突破茶叶生产与加工的传统地域性,密切与茶产业的融合,重点打造适应不同区域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的核心课程。具体方法是在原有茶树栽培、生产加工、茶艺表演等教学内容基础上,通过整合、补充、引入茶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校企合作方式,开发建设《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3门优质专业核心精品课程,教材在公开出版的同时进行教学包研发并上网运行,实行优质教学资源在同类学校中的共享。

(三)探索“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

“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是指班级人数小额化,教学场地功能化,教学过程项目化,教学形式师徒化,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合,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融合,学生与企业员工融合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每班的学生不超过25人,学生学习安排在功能教室和企业车间进行,学习过程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合。如对《茶树栽培技术》的教学,就根据茶树物候期特点,依据栽培的工作过程来确定;《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课程的教学,则按绿茶、红茶、黄茶等不同类型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和审评检验的工作过程来确定。在学校培养季,教学实践环节在校内理实一体化功能教室完成,以真实的场景进行教学,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融合,学生边学边练,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企业培养季,一方面学校派出“双师型”教师与企业茶叶生产师傅和茶叶审评检验技师按照师徒制方式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作,接受企业的管理,使学生与企业员工融合。

(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为保障新模式的有效运行,我们按照“设备生产性、过程真实性、管理开放性”的建设思路,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突破制茶的传统地域特点,依据茶叶加工工艺流程,新增红茶发酵室、茶叶萎凋室等实训室,建设融学生实训、技能鉴定、职业培训于一体的教学实践基地,不但满足了打造品牌专业的需要,还满足了绿茶、红茶、青茶、白茶等不同种类茶叶加工评审的实训要求。

(五)构建“双主体考核,多元评价”评价模式

学业评价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要实现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模式。主要作法是变传统的由学校单纯的终结性理论考试评价为学校、企业双主体考核,教师、家长、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多主体进行评价。对专业课程,减少理论考试比例,加大实践技能考试;以项目考核逐步替代课程考核;按照茶叶生产与加工的季节性特征,分别举行采茶、制茶和茶艺技能大赛,通过技能竞赛考核学生专业技能;以学生校内技能竞赛促进全国性技能竞赛获奖率的提升,并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学生技能的考核鉴定,在企业培养季主要由企业根据职业标准和学生工作能力考核确定。

第五篇:2015年安徽省军转干考试热点:央企高管降薪与央企改革

http://ha.huatu.com/

2015年军转干考试热点:用制度化惩戒措施治理庸政懒政

2015-04-20 11:14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xiexiebang.com/RAOVaej

2015年针对河南乡镇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华图教育、华图网校联合出版发行最新、最全、最权威的联考密卷。华图连续五年出版发行联考密卷,每年行测试题题型命中率达90%以上,热点词汇类申论多次命中考题题干和问题,华图出版的密卷几年来成为考生考前必备的备考神器。

喜迎河南华图扎根中原八年庆典之际,凡与2015年4月4日至4月20日期间购买联考密卷考生均可享受最低折扣,原价173元/套,现价128元/套(含邮费)。

联考密卷活动QQ交流群:VIP一群397082462,VIP二群144196997(加群与群主直接沟通购买即可,邮寄地址要详细)。联考密卷活动抢购电话:0371-87095130转828。特别说明,凡是在活动期间购买联考密卷考生我们均会在邮寄的时候再赠送一套微礼包,价值千元(含一个档案袋+980学习卡+公考知识图册+便签本)。

密卷Vip会员群1:397082462 密卷Vip会员群2:144196997

http://ha.huatu.com/

下载企煤呼吁资源税改革与清费并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煤呼吁资源税改革与清费并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