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动监控设施故障预防及应急处置制度
自动监控设施故障预防及应急处置制度
一、故障预防制度
1、自动监控设施故障预防严格按照自动监控设施故障预防与日常维护制度执行,管理人员需做好设备的日常巡检、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校准等管理职责,如实填写自动监控设施现场运行台账记录。
2、站房管理人员需对站房内温度及湿度的控制,为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自动监控设施的使用寿命期限,并在使用期限内保证其设计的精度范围,避免过早失效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对排污监测工作的影响。
3、站房管理人员或相关的技术人员需定期对自动监控设施的管路、电磁阀、采样单元、监测单元等进行定期检查,发现老化或腐蚀等情况立即采取更换措施。
4、做好自动监控设施现场运行台账记录。
二、应急处置制度
1、应急处置制度严格按照站房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执行,管理人员日常维护对自动监控设施进行检查,如发现故障,能当时解决的应及时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2、发现故障或接到故障通知,首先可以询问故障的情况或原因等,如对一些容易诊断处理的故障,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电话现场指导操作处理。
3、如自动监控设施在运行中出现重大事故或仪器严重故障,造成无法运行的应立即向省、市(州)、县环境监察支队监控中心进行报告,并传送书面报告,说明故障的原因、时段等情况,并立即采取解决方案。
4、自动监控设施出现严重故障无运行期间,企业需采取人工手工监测方法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每天手工监测2组数据,并报送当地环保部门或省、市(州)、县环境监察支队监控中心。
5、重大事故修复后,须想上级环保部门提交修复书面报告,并将故障的原因、现象、处理过程等作情况说明;并在现场运行台账做好记录。
第二篇: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基站故障预付及应急处理制度
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基站故障预付及应急处理制度
一、定期对运行维护的基站设备进行日常巡检维护,严格按照相关表格规定检查的内容,做好定期维护检查工作,做好预防性检修工作。
二、及时更换仪器易耗品,定期更换各类易损部件,保证系统长期,连续,稳定运行,保证监控数据完整准确的上传各级环保部门的监控平台。
三、自动监控基站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其他原因影响基站正常运行的,应当24小时内向上级和当地环保部门提供书面报告,并于48小时恢复正常运行。
四、当设备发生严重故障或意外事故,预计不能在48小时内排除故障时,通知相关人员将相应备机,备件或者仪器送至现场,并进行更换。
五、基站不正常运行期间,进行备机备件的更换或者采取人工采样监测的方式报送数据,数据报送每天不少于4次,间隔不得超过6小时。
六、更换新的仪器或者修复后的仪器在运行前必须进行必要的检测或校准。
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基站日常巡检维护制度
一、每周至少一次到现场对采样泵工作状态和管路畅通情况进行检查,清洗管路等易损设备。
二、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手动比对监测,并根据测定结果对设备进行校准。
三、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
四、4颗粒物检测仪的日常维护。1.每周至少反吹空气保护装置进行一次维护,检查空气压缩机,软管,过滤器等部件。2.3.4.根据现场实际工况,每1-3周对光学镜片进行一次清洁。根据现场实际工况,每6个月至少更换过滤器。停炉后,每次开炉后必须及时到现场清洁光学镜片。
五、烟气分析单元系统日常维护。1.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包括检查外接设备(气体过滤器,气体制冷器),气路,数据储存及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等。
每月至少对预处理系统进行一次维护,包括清理取样装置,检查气路等;每6个月检查清理一次滤芯;每两年更换一次管路。
每6个月至少检查一次内部气路的密封性。2.3.六、流速测定单元日常维护。1.2.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基站设备定期校准制度
一、自动监控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校准,校验;校准结果需存档,并上报环保部门。
二、自动监控基站设备的定期校准及维护必须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
三、校准气体要根据设备设定的量程选取及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
四、使用校准气体对设备进行校准,校验要参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
五、标定使用的标准气体,使用后要及时关闭,标气即将用完或者过期要及时更换新的。皮托管流速测定单元的空气压缩机至少没周手动排放一次灌内的积水。
皮托管流速测定单元每个月检查一次管路气密性,至少每3 个月对流速进行一次校准。
六、每月烟气至少进行一次全系统的校准,要求零气和标准气体月样品气体通过路径(如采用头,过滤器,调节器等)保持一致,确保设备的准确性。
七、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校验,校验用参比方法和待校验设备同时段数据进行比对,按技术规范进行。
八、进行相关校准和校验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监督工况,在测试期间保持相对稳定,做好测试记录和调整,维护记录。
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基站运行维护人员岗位职责
一、热爱本职工作,并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掌握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和环保厅制定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技术规范开展运维工作。
三、熟悉系统的仪器和设备性能,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正确,规范的使用仪器设备,认真执行系统运行维护的各项规定。
四、每周对运行维护的自动监控基站至少进行一次例行巡检维护,切实做好维护和预防性检修工作,保证基站正常稳定运行工作,监控数据完整上传至各级环保部门监控平台。
五、严格按照巡检记录表所要求检查内容,做好定期检查工作,定期更换各类易损部件。
六、认真规范填写仪器设备日常巡检记录,维修记录,易耗品更换记录等各种台账。
七、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对监测仪器进行校正和校验,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八、服从管理和调配,接到排除故障任务或发现故障时及时排除,不能解决的应及时向上级和当地环保部门汇报。
第三篇:自动监控人员培训制度
自动监控人员培训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及素质,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促进环保产业和谐发展。特制定本制度以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规范化管理,保障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
1、培训目的是提高自动监控设施管理人员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以保证自动监控设施的正常运行。
2、管理人员在相关人员指导培训下须了解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监测原理及方法,并牢固掌握设备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做到脉络清晰、职责分明;以便更好的使自动监控设施达到有效运行。
3、管理人员需加强对运行台账的真实填写,做到逻辑清晰、书面整洁、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4、管理人员每日巡检及日常维护。需按照《自动监控设施站房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和《自动监控设施故障预防.日常维护和应急处置制度》执行。
5、如管理人员发生变岗或离职的情况,原任管理人员应与现任管理人员进行交接工作,并说明工作的性质及注意事项;如新到管理人员对该设施不具备管理条件的,可以重新提交书面申请,申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该设施的工作原理、监测方法及日常维护等内容给予培训。
6、培训人员完整填写培训记录表格,如: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参加人员等;培训表格需得到被培训人员的签字认可方能生效;培训人员须做好相关的培训内容记录,并统一归档保存。
第四篇: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情况报备
(全称)公司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
停运/数据异常情况报告
(省、市、县)环保局:
我司COD、TOC、氨氮、烟气(根据实际情况选填)自动监控设施于 :(以下两项选一,在方框内打钩并填写该项内容)
□
1、(时间)起至(时间)停止采样监测,原因为生产线停产,期间我司未外排废水/废气,且负责确保流量计正常运行,数据正常传输至贵局监控平台。
□
2、(时间)起至(时间)出现异常,经初步排查系因□(设备或部件)/□网络故障导致,已于(时间)通知:
□ 本公司技术人员
□ 监测仪器设备商(公司名称)
□ 运营维护商(公司名称)
□ 电信公司
进行维修,相关人员于(时间)到厂维护,确定为(部件、模块)发生故障,□ 现已排除故障,设备恢复正常运行,数据稳定上传。
□ 预计于出现异常后48小时内可排除故障。
□ 无法于48小时内排除,采取如下措施:
□使用备件、备机。
□进行人工监测并报送数据。
其他补充说明:
(盖章)
年月日
企业须知
1.自动监控设施出现异常情况应于24小时内上传报备至属地县级环保部门;
2.自动监控设施的维修、更换、停用、拆除等情况必须事先向县级环保部门监控中心报告,说明原因、时段以及替代监测方案,未经批准擅自停用、拆除设备将依法予以查处。设备维修、更换须在48小时内完成并恢复数据准确、稳定上传,48小时未能完成则必须采用备用机进行监测,或每天上报不少于4组的手工监测数据,手工采样监测间隔不得超过6小时;
3.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自运营的企业必须常年备有日常运行、维护所需的各种耗材、备用机或关键部件,企业操作和管理人员必须经培训机构培训后能正确、熟练掌握有关仪器设施的原理、操作、维修和更换等技能。如无法满足以上条件则必须委托具有环保部核发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的社会化运行机构进行日常维护;
4.自动监控设施自运营企业、社会化运行机构应制定每日设施巡查方案,及时发现并排除导致设备不正常运行的因素,提高设备连续正常运转和数据稳定上传时间,确保设备运转率、数据传输率达到90%以上;
5.泉州市环境自动监测监控中心咨询电话:22861500,属地县级环保部门监控中心传真:。
第五篇: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联网申请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联网申请
合肥市环境信息中心:
根据《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我企业已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并进行了调试与试运行,现申请数据联网。
领卡2 张。
SIM:(进口)
SIM:(出口)
领用人:
单位名称(公章)2012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