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市五年来政府法制工作总结
**建市五年来,市政府法制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省政府法制办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其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握大局,突出重点,与时俱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强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制度,政府法制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依法行政稳步推进。五年来政府法制工作总结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关系,把政府不该管的事都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政府集中力量搞好统筹规划,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5年来,我办充分发挥法制机构职能作用,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建立健全行政许可制度。2001年,市政府法制办先后两次审核确认23个单位进中心办理的审批的事项161项,在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基础上,编印了《市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指南》、《市行政服务中心制度汇编》,明晰了各进驻单位的职责、权限、审批依据、办事程序、联系方式。这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工作效率,促进了政务公开,方便了群众办理行政审批事务。2001年3月8日、11日《**日报》充分肯定了我市把牵头组建行政服务中心同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相结合的做法。自2002年,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根据《**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办对市政府各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审核、核准、备案事项和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先后三批报市政府审议批准取消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审批项目共362项,取消行政收费项目90项,下放行政审批管理权限和改变管理方式62项。2004年,在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的基础上,根据行政许可法要求,对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确定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确定我市保留行政许可项目274项,保留非许可行政审批项目140项。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行政许可配套制度建设。2004年,我办起草并报市政府审议出台了《**市行政许可听证程序暂行规定》、《**市行政许可公开暂行规定》、《**市行政许可主体公告管理暂行规定》、《**市行政许可项目办理暂行规定》、《**市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五个规范性文件,对市直部门实施行政许可进行了全面规范。建立了行政许可服务办理机制。要求部门对行政许可服务项目、行政许可决定实行统一受理、统一送达机制。如市经贸委、市建委发文明确办公室、法制科室为行政许可专门受理办理机构。规范行政许可办理程序。为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市政府法制办组织人员专门编印了《行政许可文书目录(试用)》文本,共23类,印发给各县、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及市直各部门,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结合实施行政许可实际,认真研究,编制本地、本单位行政许可文书文本,并报市政府法制办备案。市直各单位均能根据实际,就行政许可项目受理、承诺、时限、报批、联办、招标、拍卖、挂牌等制定了相应的《办事指南》,并上墙或上网公布。通过深入推行行政许可制度改革,大大减少了行政许可事项,规范了办事程序,方便了群众办事,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规范城市管理执法行为,我市筹建了城市管理监察支队,我办对城市管理监察支队行政执法权属等进行界定,并起草《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授权委托书》,使城市管理监察支队行政执法权得到统一规范实施。目前,我市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要求,成立了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领导小组,我办组织市建委、市人事局等部门赴淮南、蚌埠等市进行考察和学习,起草了《**市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方案》,并在广泛征求市直各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相对集中的城市管理执法职能法律依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梳理,科学地界定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组织起草了30多件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各项
规章制度和申报材料,我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为贯彻《**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针对**风景区存在的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的现象,我办建议并具体指导了**风景区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各项筹备工作,目前,**风景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方案及其他申报材料已报送省政府法制办。
二、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进一步提高
行政决策的合法性,需要依靠制度和程序来保障。五年来,我办以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切入点,不断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和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工作制度,建立了一系列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和依法决策水平。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程序方面的制度。2001年撤地建市以来,我办起草并经市政府出台了《**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市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实行年度计划制度和法制办审核把关制度。每年初,我办根据各地、各部门报送的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编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年度制定计划,对可发可不发的、可由部门或几个部门联合发文的、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无需制定具体贯彻意见的文件一律不编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自2002年起,共编入制定计划的规范性文件142件,精简率达50%,有效地根治了政府的“文山”问题,增强了政府抽象行政行为的可预期性,促进了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透明度。在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确定由市政府法制办对规范性文件草案进行审核,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防止规范性文件出现“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不良现象。五年来,市政府所有重要规范性文件包括19件政府令均由市政府法制办审核后方进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市政府法制办参与审核、修改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涉法政策措施文件241件。
二是创新规范性文件审议工作机制,建立政务咨询员参与审议规范性文件制度。为了使政府在作出事关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规定时,最充分、最广泛地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做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避免规范性文件制定中的“照官意画瓢”、“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倾向,市政府改革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建立了一个由25名人大代表、25名政协委员和10名专家学者和基层群众代表组成的政务咨询人员库,每次根据政府常务会议议题,选定若干名政务咨询人员列席会议,就议题发表意见。自2003年起,共邀请60位政务咨询员参加了政府常务会议。政务咨询员在审议规范性文件时,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并在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中得到体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项制度的建立是对政府决策机制改革的一次探索,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作用,尽量减少行政部门对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影响程度,而且有助于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上推行政务公正,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政府的决策指挥能力和决策水平,这在全省各地市中是一项创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是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组,聘请了10名省内外法律专家作为市政府法制顾问。目前,凡涉及重大涉法事务、重大复杂行政复议案件、重大复杂行政应诉案件均邀请市政府法制顾问进行论证,参与决策。
四是广泛运用听证制度。在规范性文件起草、行政收费、重大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决策中广泛运用听证制度。市政府制定《**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市烟草专卖零售合理布局规定》等文件时,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市物价局、烟草专卖局举行听证会,广泛听取行政管理相对人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围绕出租车价格是否调整问题,市物价局专门举办了出租车价格听证会。这是运用正当的程序进行决策,吸纳和化解社会方方面面的不同利益冲突和矛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提升制度建设质量。更加注重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和内部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五年来,根据建设为民政府和为民办实事的要求,先后审查通过了《**市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市困难大学生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市下岗失业职工上岗培训基金管理办法》、《**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了弱势群众的利益。根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的要求,尽可能把较为成熟的政策措施上升为制度规范。如以完善经济法制建设为重点,制定出台了《**市林权流转暂行办法》,《**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决定》;以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为重点,出台了《**市本级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监督暂行办法》;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优化城市环境为重点,市政府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并审核了《**市城区环境管理暂行办法》等,并已经列入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即将审议出台。凡审议通过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均
在政府网站、《**日报》等媒体公开发布。
六是在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中,实行立、改、废相结合的原则。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不利于现代城市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予以修订或废止。2002年,为适应入世需要,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规范性文件清理、修订活动,对1988年建区以来的市本级文件共1004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市政府根据市政府法制办的清理意见,先后三批废止不符合WTO规则规定和带有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内容的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措施138件,修订了17件规范性文件。各县、区政府根据市政府要求对其制定的各类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共废止、停止执行规范性文件474件。通过不断的清理,**市撤地建市前的规范性文件中存在的不合法、不合理和混乱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纠正。
七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和备案审查工作。市政府法制办根据《**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和《**市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认真履行规范性文件审查职责,共前置审查**风景区管委会和市政府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28件,备案审查各县区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186件,及时纠正了其中14件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相悖的规范性文件,从源头上避免了由于抽象行政行为违法所导致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现象的产生,有效维护了政府法制统一。
八是积极配合省人大和省政府的立法工作。共对38件省人大地方性法规草案和省政府规章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在《**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制定过程中,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由市政府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深入**风景区进行立法调研,起草了《**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草案意见稿)》,又结合**实际,起草并报送了《关于理顺**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等有关情况的报告》,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对该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省人大的充分肯定,也有力地促进了**风景区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和**风景名胜区旅游文化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三、逐步完善政府法制监督制度,扎实开展法制监督工作
法制监督工作是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关键环节。5年来,共组织开展了12次专项行政执法检查,参与省市人大和其他单位组织的执法检查23次;办理行政执法监督案件14件;参与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培训、考试40场次,培训行政执法人员2000多人,审核行政执法证件3000人次,收回行政执法证件61本。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监督工作步入规范化。一是清理行政执法机构,建立罚缴分离制度。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要求,结合我市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清理工作,对市70个行政处罚实施机构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其中40多个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处罚实施机构的名称、法定代表人、监督电话在报纸上向社会公布。建立了罚缴分离制度,市政府出台了《**市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细则》,市政府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了市本级罚款代收机构,并组织执法机关与罚款代收机构签订代收协议,为保证代收机构规范运行,举办了代收机构工作人员培训班。二是规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结合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行政执法证件年审注册,严把“入口关”,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并建立了全市30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的微机档案。三是完善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2002年市政府出台了《**市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工作暂行办法》,规定由市政府法制办于每年年初制定市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工作计划,并定期组织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参与专项执法监督活动。5年来,共组织13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参加了16次专项执法监督活动和3次政风评议活动,充分发挥了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在监督行政执法行为、推进政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中的作用。四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依法行政。从98年起在全市行政执法机关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评,有力推动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不断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积极探索高效、便民的纠纷解决机制
行政复议是促进各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5年来,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64件,依法受理118件,不予受理29件,转送或告知其他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17件。经审理,维持69件、变更18件、撤销21件、终止10件。另外,参加行政诉讼和上级政府行政复议案件9件。通过发挥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职能,纠正违法行政行为,优化了投资环境,维护了社会稳定。市政府法制办作为市政府行政复议案件的具体承办机构,一是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为规范行政复议工作程序,印发《**市行政复议程序暂行规定》,先后建立完善了行政复议受理、审理、报批、归档、统计报告等制度。为强化行政复议工作责任意识,印发了《**市行政复议工作考核办法》,组织开展了3次行政复议办案质量检查评比活动。为提高办案质量,制定出台了《**市行政复议听证程序规定》,对重大复杂复议案件进行听证,有效地维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行政复议案件公开、公正审理。二是拓展行政复议受理渠道,积极主动引导一些涉法上访群众通过行政复议渠道解决纠纷。在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中,因土地、山林权属纠纷引发的群众集体上访转行政复议案件占了一定比例,这些纠纷均通过行政复议途径得到妥善解决。如:海螺集团因征用山场引发的**区唐田镇蛟口村与牛头山镇姥山村山场权属界线争议,致使海螺集团开工受阻,蛟口村委员向市政府上访后转为复议案件办理,我市复议人员在办案中,深入现场勘察,通过向群众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做说服教育工作,及时解决了“地皮卡”问题,使海螺集团顺利开工,维
护了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了投资环境。三是客观、公正、秉公办理复议案件。在办案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客观、公正,依法处理,确保所办每一件行政复议案件都经得起检验。如:我市办理的**迈思特轴承有限公司不服**市水务局征收河道修建维护费行政复议案,是**区制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措施的承诺难以兑现引发的纠纷。复议机关在查明有关事实后,维持了市水务局合法的行政收费行为,同时告知申请人可以向**区政府要求兑现其优惠承诺。四是认真办理行政应诉案件。在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办对被申请复议和被起诉的行政案件在接受市政府委托办理行政应诉过程中,认真细致地做好行政应诉答辩工作,行政应诉和复议案件均获胜诉和维持,有效地保障市政府依法行使职权。
在不断加强行政复议化解纠纷的同时,积极探索高效、便民的纠纷解决机制,把仲裁作为解决信访纠纷的一个重要途径,组建了**仲裁委员会。根据市政府要求,起草并经市政府审议通过了《**仲裁委员会组建方案》,成立了**仲裁委员会,并起草了一系列保证仲裁委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一整套规章制度。**仲裁委员会成立后,对一些难以通过市领导接访解决的经济纠纷,如:拆迁安置补偿纠纷、环境污染赔偿纠纷等,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仲裁途径解决。快捷、公正地解决经济、民商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缓解信访压力,完善我市经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项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创新举措已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今年2月29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我市“四道信访保障线”作了全面的报道,取得到良好的社会评价。
五、积极开展政府法制宣传教育,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
加强政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工作。5年来,采取多种形式,深化政府法制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宣传效果不断增强。一是完善制度,保障政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落实。2001年市委宣传部、人事局、司法局、政府法制办印发了《**市国家公务员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对公务员学法用法进行了规范化制度化,保障了政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抓住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政府法制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把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人员作为法制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结合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对我市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或执法资格已过期的行政执法人员300多人,举办了一期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采取聘请省法制办专家集中授课的方式,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观点。对于不同的行政执法部门,在不同时期举办的各类法制讲座或培训班,派员讲授行政法制知识课50多场次。根据国务院法制、省法制办下达的法规发行任务,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省地方性法规规章汇报》的征订发行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并编辑《政府法制工作简报》40余期,刊发和报道政府法制工作信息、工作动态、法律、法规等文章、信息达150多篇。我市政府十分重视对领导干部进行法制建设理论和法律知识培训,以增强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理念。《行政许可法》颁布后,由我办积极邀请了省法制办主任张武扬为市委、市政府和市直机关领导讲授了行政许可法知识。三是充分发挥法制机构作为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参与办理政府涉法事务,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政府法制部门是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综合部门,5年来,共办理市政府和部门的涉法事务230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00多件,在办理涉法事务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过程中,注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行政机关领导、执法人员和行政管理相对人在政府法制工作中学法、知法、守法。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政府法制宣传教育,我市行政机关领导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六、政府法制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政府法制是宪法、法律规定的政府职权的制度化、法律化,其核心是促使和保证政府依法行政。5年来,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是不断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政府法制机构是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综合机构,是政府依法行政的组织保障。在2002年市政府机构改革中,市政府法制局更名为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升格为正县级市政府办事机构,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名编制。同时,政府法制机构的人员配备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市政府法制办近年来分别调入、录用了3名工作人员,政府法制的组织逐步健全。二是积极创造学习条件,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随着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法制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要求政府法制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市政府法制办认真组织全市法制机构工作人员参加省法制办组织的培训、理论研讨活动,全市政府法制机构工作人员共参加培训、研讨活动50余人次。如:行政许可法颁布后,市政府法制办全部工作人员分三批参加了省法制办组织的行政许可法培训班。经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实践,政府法制机构工作人员素质显著提高。三是建立健全法制机构内部工作制度。为保证机关各项工作有序运作,市政府相继建立并完善了文档管理制度,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备案审查登记制度、行政复议案件受理登记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机关工作秩序井然,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奠定了基础。
通过5年来的工作,我市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下对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对法制建设
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到位;法制监督和责任追究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行政复议工作发展不平衡,法制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规范性文件颁发后,应当依法报送备案。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探索建立行政复议受理、审理简易程序等便民措施,逐步建立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和案卷公开查询制度。实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制度,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各行政复议机关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健全和完善重大行政处罚备案,重大行政许可备案、行政执法督查、行政执法统计等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职能。完善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发挥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对行政执法活动的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领导接访、群众评议、行政复议、仲裁和法律援助保障线,对可以通过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律程序解决的信访事项,积极引导信访人通过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律程序解决。
五、增强依法行政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各级各部门每年应当举办2次以上法律知识讲座,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每年至少接受40学时的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完善政府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二篇:建市五年来政府法制工作总结
建市五年来政府法制工作总结
**建市五年来,市政府法制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省政府法制办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其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握大局,突出重点,与时俱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强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制度,政府法制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依法行政稳步推进。
五年来政府法制工作总结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关系,把政府不该管的事都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政府集中力量搞好统筹规划,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5年来,我办充分发挥法制机构职能作用,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建立健全行政许可制度。2001年,市政府法制办先后两次审核确认23个单位进中心办理的审批的事项161项,在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基础上,编印了《市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指南》、《市行政服务中心制度汇编》,明晰了各进驻单位的职责、权限、审批依据、办事程序、联系方式。这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工作效率,促进了政务公开,方便了群众办理行政审批事务。
2001年3月8日、11日《**日报》充分肯定了我市把牵头组建行政服务中心同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相结合的做法。自2002年,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根据《**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办对市政府各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审核、核准、备案事项和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先后三批报市政府审议批准取消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审批项目共362项,取消行政收费项目90项,下放行政审批管理权限和改变管理方式62项。2004年,在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的基础上,根据行政许可法要求,对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确定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确定我市保留行政许可项目274项,保留非许可行政审批项目140项。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行政许可配套制度建设。2004年,我办起草并报市政府审议出台了《**市行政许可听证程序暂行规定》、《**市行政许可公开暂行规定》、《**市行政许可
主体公告管理暂行规定》、《**市行政许可项目办理暂行规定》、《**市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五个规范性文件,对市直部门实施行政许可进行了全面规范。建立了行政许可服务办理机制。要求部门对行政许可服务项目、行政许可决定实行统一受理、统一送达机制。如市经贸委、市建委发文明确办公室、法制科室为行政许可专门受理办理机构。规范行政许可办理程序。为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市政府法制办组织人员专门编印了《行政许可文书目录(试用)》文本,共23类,印发给各县、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及市直各部门,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结合实施行政许可实际,认真研究,编制本地、本单位行政许可文书文本,并报市政府法制办备案。市直各单位均能根据实际,就行政许可项目受理、承诺、时限、报批、联办、招标、拍卖、挂牌等制定了相应的《办事指南》,并上墙或上网公布。通过深入推行行政许可制度改革,大大减少了行政许可事项,规范
了办事程序,方便了群众办事,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规范城市管理执法行为,我市筹建了城市管理监察支队,我办对城市管理监察支队行政执法权属等进行界定,并起草《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授权委托书》,使城市管理监察支队行政执法权得到统一规范实施。目前,我市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要求,成立了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领导小组,我办组织市建委、市人事局等部门赴淮南、蚌埠等市进行考察和学习,起草了《**市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方案》,并在广泛征求市直各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相对集中的城市管理执法职能法律依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梳理,科学地界定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组织起草了30多件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
[1] [2] [3] [4] [5] 下一页
第三篇:下汤镇政府五年来工作总结
下汤镇政府五年来工作总结
五年以来,下汤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的领导管理和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实施二次创业,打造旅游名镇”的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抓班子,带队伍,求发展,重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工作目标和要求,突出推进“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建设、社会和谐稳定”四大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镇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态势。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2.764亿元,比上年增长26%,是2006年的2.12倍,年均增长42.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比上年增长26%,是2006年的1.81倍,年均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3969元,比上年增长23%,比2006年增加1790元;财政收入达到702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1、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突出抓好荒山开发、畜牧养殖、食用菌生产、柞蚕养殖和劳务经济,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迈出了新的步伐,培育并发展了以“杏春园”为代表的一批林果业开发示范园,形成了以社楼林果、尹和庄袋料香 菇、杨家庄柞蚕养殖为主的高效农业生产基地,涌现出各类开发大户146户。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过去五年,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其中,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新建人畜饮水工程23处,修建完善了松树庄、西张庄、袁庄、十亩地洼四个渠溪配套工程,对石峡水库、明山寨水库、西石门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争取移民、以工代赈资金330万元完成了林楼、社楼的渠道硬化,完成了竹园沟、松垛沟、王化庄、和尚岭村的道路硬化,修建了叶庄、乱石盘、尹和庄村的护河堤坝,在十亩地洼、乱石盘、龙潭村修建生产桥三座;争取扶贫资金467万元完成了和尚岭、西张庄、王庄、新街、老街等13个行政村的整村推进项目;争取世行开发资金25万元,完成了红石寺村文化大院建设;争取财政资金30.6万元,完成了十亩地洼、袁庄、尹和庄等6个村的村室建设;争取老区转移支付资金50万元完成了松垛沟村水利项目;争取扶贫搬迁资金300余万元,安置群众250余户;争取塌房重建资金31万,安置群众20户;争取危房改造资金38.5万元和廉租房资金50万元,安置群众23户,争取村村通建设资金160万元,修建了杨家庄、竹园沟、林楼村道路13.2公里;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800万元,用于林楼村示范村建设。全面落实种粮补贴和农业税全免等各项惠农政策,使农业生产步入了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2、招商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利用资源优势,大力招商选资,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抓招商、引项目、发展民营经济。过去五年,全镇落实招商项目21个,累计利用境外资金7.3亿元。引资开发了健春小区、玉京二期工程、皇姑浴温泉度假村重新修建完善,规模企业达到122011年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完成社会固定资家。产投资3203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00万元。全镇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7210万元;实现营业收入716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596.8万元;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3.9亿元;非公制经济营业收入3.89亿元;上交税金1126万元;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引进县外资金38650万元。
3、小城镇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一是小城镇功能日趋完善。配套建设了供水、供电、通讯、文教卫生、邮政、金融等公共设施;在镇区建设了饮水工程两处,供水管网覆盖率100%,供水普及率100%;建成了35KV直配电站,建成了功能齐全的文化中心,镇区程控电话入户率90%,市政公用设施基本完善。二是镇区环境明显改善。铺设路沿石1800米、彩砖6000平方米,开挖修建下水道3600米,修复下水管道1400米,镇域陈旧墙面刷新20余户、2700余平方米,沿街342户商户门窗刷新2600平方米,统一更换门头广告3100平方米,安装路灯218盏,安装景观灯20盏,整修街道路面3500余平方米,新建风景墙750米,面积3500余平方米,种植风景树1500棵,建设绿地1500平方米,修建花 架长廊一处、磨菇亭一座,下汤滨河公园正在建设,新建改建公厕2个,增设临时停车牌4个、候车亭4个。三是以温泉为特色的旅游开发成效显著。引资3.5亿元开发建设了下汤温泉度假村、皇姑浴温泉国际酒店、玉京温泉酒店3个旅游服务项目和数十家中小型洗浴中心,2011年,皇姑浴温泉国际酒店、玉京温泉酒店荣升四星级。投资1.5亿元的畔山林语旧房改造项目已启动建设,投资2.4亿元的九九紫墅园温泉小镇项目、投资1.7亿元的田园汤城温泉度假酒店即将开工建设。温泉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目前,全镇从事餐饮住宿、汽车运输、商业购物、休闲娱乐的旅游服务人员已达5000余人,全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旅游直接收入2500余万元,旅游综合收入7000余万元。下汤镇温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旅游服务业已成为促进全镇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4、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骄人成绩。重点抓好了林楼示范村建设。(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在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扶持帮助下,2008年共投入扶贫资金57.4万元,硬化村主干道1200米,组通道路1743米,户通道路11722米,新建两层10间的村委大院一处,配套建设了演出台、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设施。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共新建桥梁2座,硬化西许庄至林楼6米宽干道1200米;新建饮水工程1处,全村群众均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安装简易路灯50盏、LED高杆路灯40盏;栽植绿化树木大叶女贞1700 余棵;新建公厕6座、垃圾池12个。投资150万元,长620米,宽14米的大林河疏浚治理及滨河绿地建设工程已全部完工。运用百企帮百村企业募捐资金70余万元,建设完成了占地13亩、设有大型停车场、中心花坛、健身广场、环保公厕等配套设施的休闲娱乐中心广场,并已投入使用。(2)新民居工程建设快速推进。新民居一期工程占地42亩,已建成86户,每户用地面积168平方米,建筑面积183平方米,庭院面积60平方米。第一批35户每户建设总费用13万元,百企帮百村资助每户1.5万元,市、县财政奖补1.1万元,农户承担10.4万元。新民居工程由平顶山市常绿集团承建,工程质量由市成功工程管理公司、林楼村监委会及建房户代表三方共同监管,群众对环境优美、舒适宜居的新民居十分满意。(3)中心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按照林楼村产业发展规划要求,主要做好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培育农民增收产业。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林果业、畜禽养殖业,2011年新增优质桃园700亩,从事林果业生产农户达76户,为群众增收84万元;全村蛋肉鸡存栏10000余只,生猪存栏900余头;二是依托现有优势,引导农户成立林果业种植合作社,大力开展旅游观光农业,目前合作社正在组建当中;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户农闲时外出务工经商,该村外出人员达800余名,劳务经济收入达800余万元,仅今年上半年,林楼村新增家庭小汽车42台,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
二、坚持两手抓,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深入开展“热爱家乡、增辉下汤”、“百里文明旅游线”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乡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坚持不懈地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开展“三查”、“三治理”、“三落实”运动。大力宣传和落实计划生育优惠优待政策,为全镇104名独生子女父母发放补助金48400元;对22名奖励扶助和9名计生低保对象进行了资格确认并发放扶助低保金23400元,发放计生养老保险金23760元,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36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5年控制在6‰以内。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两年保持一类乡镇行列。高度关注弱势群体,注重解决好贫困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1066名农村居民571名城镇居民纳入低保范围,审核五保户248户,全镇贫困群众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坚持开发式扶贫不动摇,引导贫困群众上项目、学技术、增收入,先后帮助3600人摆脱了贫困。全力抓好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达100%,广大群众看病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林权制度已全部完成,全镇共办理林权证4100余本。积极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先后改建、新建了15所中小学校舍。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进一步完善了领导接待日、领导包案、信访日零报告和信访工作责任制等各项制度,采用“两手抓”的工作方法,即:一手抓堵住信访源,千方百计做矛盾纠纷排查处理工作,将信访苗头就地解决处理,堵在信访苗头产生地;一手抓疏导消化信访案件,坚持依法办事,对于职权范 围内实在不能协调处理的信访事项,积极引导走上法律渠道,疏通群众依法维权途径。有效解决了一大批历史积案和疑难问题,我镇被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命名为信访稳定工作“四无”乡镇。强力推进“三会一部”清理整顿工作,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狠抓了以非煤矿山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强力推进铁矿资源整合,大力开展铁资源和河砂资源的治理整顿工作,全力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严打”整治斗争扎实有效,推进了全镇社会治安形势的进一步好转。科技、文化、卫生、武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发展。
三、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我们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完善机制、提高效能,把对人民负责、为人民造福落实到推动发展上、体现在关注民生上。
1、坚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工作的基本准则,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主席团的法律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五年来,共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36件,办结率100%。并重视听取工会、共青团等人民团体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和网络舆论监督。重大政策出台、重点项目实施和重要资金投向使用,一律集体研究决定。
2、保持奋发有为,务实勤政。始终把务实勤政作为抓工作的自觉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力戒急功近利、消极无为、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行政效能。改变工作人员缺乏干劲、空谈、不实等不良作风,发挥每位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兴务实肯干作风。坚持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注重行政工作的效能。大力整顿机关作风,强化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把各方面力量集中到议大事、抓要事、干实事上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一切积极力量,化解各种消极因素,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强化了大局观念和协作意识,坚决破除部门主义和本位主义,大力整治了行政不作为、工作不落实、配合不协调等问题,确保了政令畅通。
3、改进工作作风,清廉从政。始终把学习调研作为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坚持把清正廉洁作为基本守则,扎实推进学习型、廉洁型政府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教育管理,强化制度约束,强化行政监察、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扎实推进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招标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市场经济行为,坚决纠正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切实牢记宗旨,为民执政。始终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 共享。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降低行政成本,缩减行政开支,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力投向了民生领域,巩固扩大了民生工程实施成果。
立足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是全镇人民的期待,是下汤镇政府肩负的神圣使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下汤镇政府一定会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和团结全镇人民,以更加宽广的眼界谋划发展,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发奋工作,为开创下汤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建市五年来林业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林业局)
撤地设市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强市”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认真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列入“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奠定了基础。xiexiebang.com,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
一、建市五年来工作总结
(一)造林绿化步伐加快。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带来的机遇,先后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中德合作皖南生态扶贫项目、长江防护林国债项目、绿色长廊工程、世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等林业重点工程,掀起了全市新一轮的造林绿化热潮,有力地加快了全市造林绿化步伐。据统计,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9.8万亩,年均造林近12万亩。其中完成退耕还林37.6万亩(坡耕地造林19万亩,荒山荒地配套造林18.6万亩),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5.2万亩,德援二期项目造林3.2万亩,世行贷款造林2万亩,工业原料林2.9万亩。完成封山育林84.1万亩。
(二)林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地根据全市山、丘、圩不同的地理条件,积极搞好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枫香、毛竹、香椿、杨树等速生、经济价值高的树种,为农村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以中药材、毛竹、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基地以及以松树、杨树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优势初步显现。全市新发展经济林基地面积达到13.2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面积达到2.9万亩,花卉苗木基地2.8万亩。
(三)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各地以绿色长廊工程建设为依托,认真组织开展公路、集镇、村庄和沿线山丘绿化,加快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全市新建线路绿化237公里,林带112公里,完成重点县乡道绿化13条,新增绿化长度186公里,农田林网4万亩,城镇绿化8481亩,村庄绿化13278亩,目前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树木成荫,城镇、村庄被绿色所覆盖,机关庭院、学校、厂矿的绿地面积不断扩大,城乡面貌发生了改观。
(四)林业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特别是2001年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林业改革,鼓励全社会办林业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引导、扶持和鼓励社会办林业,加大内引外联的力度,使个体承包、联户经营、反租倒包和荒山荒滩拍卖等多种经营形式有了很大发展,使全市非公有制林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林业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十五”期间全市发展各种类型林业大户达2500多个,造林面积达40多万亩,占造林面积的70,吸纳社会资金近亿元,有效地增加了林业投入,为林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各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势利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全市通过转让、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方式开展的林权流转面积达20多万亩。林权流转不仅加快了全市造林绿化步伐,而且盘活了林木资产,增加了林农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资源保护管理进一步加强。在林业建设中,各地始终坚持一手抓造林绿化,一手抓保护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控制源头消耗,加强流通领域管理,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稳定增长。目前全市林地面积539293.3公顷,有林地面积454660.3公顷,森林覆盖率56.4,林木绿化率为61.1,活立木蓄积量达21638853立方米。林业分类经营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生态公益林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区划界定160万亩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并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森林防火制度,森林火灾受害率始终控制在0.5‰以内。全面加强了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完善了松材线虫病等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预防控制体系,全市森林病虫害监测率达95,防治率为80,全市共建立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17个,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蔓延,生态安全得到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日臻完善,全市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11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8,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2处,面积5万亩,珍稀、濒危物种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争取并实施了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一期工程,共完成国家建设470多万元。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
加快××林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松材线虫病防治实施细则》、《××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市林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以及《关于加快我市竹业产业化建设意见的通知》和《××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意见》,为加快××林业发展发挥了作用。
(六)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大力推进林纸一体化建设的同时,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业产业,青阳秋田木业、东至凯林、石台占大竹胶板厂和××竹业公司不断成长壮大,全市去年木竹加工产值达到2.8亿元。特别是青阳县杜村乡秋田木业公司木制工艺品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产品达300多种,年销售收入达1000多万元,创汇100多万美元,不仅
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还为地方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东至县西湾乡东盛林业公司以该乡丰富的杉木资源为依托,积极开展杉木深加工,年创产值300多万元,产品远销日本等地,成为抢手货。林副产品开发方兴未艾,东至、××、青阳大力发展袋装香菇,收入近亿元。近几年森林生态旅游业不断升温,各地利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的品牌,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生态旅游,成为全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森林旅游收入达600多万元。同时,各地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五年来全市共引进外资近亿元。××区引进江苏常州东盾木业新建年产30万立方米高密度纤维板,该项目建成后,东盾木业将成为我市木竹加工的龙头企业。随着林业产业步伐加快,林业收入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市2004年林业总产值达10.6亿元(按新口径统计),林业已成为山区农民收入和集体经济的重要来源。
(七)林业基础建设和森林保护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全市现有83个乡镇林业站,实现了乡乡建站的目标,有林业技术推广人员400多人,市、县、乡镇林业技术推广网络基本形成。林木种苗工程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先后实施了青阳县、××区苗圃建设工程和石台县、东至县林木采种基地建设工程,种苗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林木种子检测检验中心项目得到国家批准立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逐步健全,执法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基层站所建设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轨道,充分发挥了在森林资源培育、保护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全市现有森林公安派出所21个,公安民警115人;有省批木竹检查站16个,检查人员156人。森林防火工作得到有效加强,××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已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正在组织实施。
建市五年来,虽然林业建设取得了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市林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主要矛盾仍然是森林资源不足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和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是绿化水平和质量较低,城乡绿化反差较大,道路、机关、社区绿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二是林业结构不够合理,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从2004年统计年报看,一、二、三产业比例分别为64、24和10。林业精、深加工、森林旅游、绿色食品等方面开发还处于较低层次,龙头企业少而小,带动作用不强,林业品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三是林业科技对林业的贡献率低,“十五”期间全市林业科技贡献率仅为30,远低于其他行业。经营管理粗放,林分质量不高。全市用材林每公顷蓄积为54立方米;从经济林看,尽管全市以板栗等为主导产品的经济林面积有大幅度提高,且推广了东至节节红板栗等优良品种,但规模不大,全市板栗平均单产仅20斤,离丰产板栗园500斤的差距很大。四是基层基础设施薄弱,设施陈旧,装备落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围绕建设生态强市,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构建生态安全,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努力建设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在生态体系建设上构建
“五圈一带”,在产业体系建设上建设用材林、经济林、竹林、中药材和花卉苗木五大基地,发展木制品加工业、人造板加工业、竹制品加工业;森林食品加工业和花卉苗木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业六大产业。
二、2006年工作要点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巩固、调整、改革、提升的思路,加快林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继续抓好植树造林工作,进一步提高城乡绿化水平。围绕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目标,针对绿化的薄弱环节,补缺补差,实现新的突破。一是继续搞好林业重点工程补植补造工作,巩固重点工程建设成果。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精神,抓好绿色长廊工程,建设“精品”路段和示范工程。三是重点搞好农村绿化、乡镇绿化。要紧紧抓住建设新农村给林业带来的新机遇,充分挖掘农村绿化工作的潜力,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特色鲜明的原则,下大力抓好村庄绿,提高整体绿化水平,力争在2007年申报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2、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提高林业整体效益。积极为林业产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扶优扶强、重点带动。重点抓好林业龙头企业的跟踪扶持,加强经济、技术、信息的交流和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条件,支持企业扩大经营,走规模型、集团型的发展道路,培育地方名牌产品,加快发展林业支柱产业,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外地资金,利用社会资本,促进本地产业发展,逐步提升我市林业产业化的综合实力。拓宽思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农村观光、旅游业,促进农村致富、农民增收。
3、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维护生态安全。严格执行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科学做好
“十一五”年森林采伐限额分解落实工作,合理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开展木材节约代用,提高木材综合利用水平,努力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加快建立森林资源安全预防体系,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认真实施好××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扑救能力。强化有害生物防治,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入,遏制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病虫害的扩散蔓延,确保森林资源稳定增长。
4、以科技为先导,提升林业建设质量。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施科技兴林,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进一步加快现有林分的改造和培育,提高林分质量。鼓励林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创办、领办科技型实体。加强和完善林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基层林业科技队伍。同时,加大对林业职工和林农的培训力度,普及林业科技知识,提高林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5、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要按照省委提出的关于改进“两风”、增进“两情”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对工作的激情,不断提高工作效能。积极开展争创文明标兵单位建设,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打造文明、服务型机关,特别是当前正处于林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出,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继续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林业行业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勤奋工作,努力创造一流的林业工作业绩。
第五篇:市法制办近五年来工作总结
1990年,在市政府经济法规办公室的基础上组建**市人民政府法制局,局级行政单位,由市政府办公室代管,负责政府法制工作。**市法制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法制办的指导下,各级政府和部门自觉学法、用法,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行为日益规范,政府工
作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根据省政府法制办的部署和要求,我们对全市 “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现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切实把依法行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精心组织,推动依法行政工作深入开展。全市各级政府对依法行政工作非常重视,各级政府都把政府法制工作作为关系政府全局的一件大事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依法行政工作,确定一名领导具体分管。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抓好依法行政工作出思路、提要求、压担子。副市长刘有先同志定期研究和指导依法行政工作,并会同有关人员共同研究解决在依法行政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定期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依法行政工作,市、区县政府法制办(局)负责人列席本级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区县长办公会议已形成制度。市政府每年都召开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对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调度,推动了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全市形成了政府时时讲依法行政,处处落实依法行政,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和完善领导学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办事、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把领导干部学法作为依法行政的基础工作来抓,把学法用法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领导学法制度和学法计划,每季度集中学法一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在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时,都结合议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其他政府和部门的领导干部也采取个人自学、参加培训和集体学习相结合,全面系统地学习公共法律和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
(三)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责任制度,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办以来,始终实行依法行政行政首长负责制,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2005年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市人政府政府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淄政发[2005]40号),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以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贯彻《纲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法制办,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市政府每年年终将对各区县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和单位依法行政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把检查考核情况纳入市政府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体系,确保依法行政工作落到实处。
二、创新和转变立法观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我市充分发挥具有地方立法权优势,认真贯彻《立法法》,按照法制统一的原则,从我市实际情况出发,在城市建设、土地管理、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批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无超越权限设置行政许可、罚款、收费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市政府共向市人大常委会提报地方性法规草案71件;制定出台政府规章147件,修改17件,废止57件,现行有效的90件。
(一)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地方特色,认真制定立法计划。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实际需要,按照五年有规划、有计划的要求,市政府每年十月份在向市政府各部门下发征询立法项目的同时,组织一次地方立法意向调查,通过社会新闻媒体、**市人民政府网和**政府法制网,向社会公开征询立法意见和建议,广泛听取意见,为政府下一地方立法做准备。根据调查预测和部门提报的项目,经反复论证和筛选,拟定出下的地方立法计划,以市政府名义正式下发政府立法计划。对列入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