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评水库狗
《水库狗》剑走偏锋。
采用了多段回环式结构。
使得故事的讲述犹如剥葱一般,越来越刺激,越来越扣人心弦。尽管影片并没有太多的场景转换,也没有故弄玄虚的噱头,但是精彩的对白,恰到好处的音乐,以及节奏感极强的镜头让观众喜出望外。
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影片并没有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角度,而是将叙事角度的变化与结构的变化结合在一起,巧妙地完成各个段落的讲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橙先生讲述毒品故事的部分,这个故事在连续的几场中被橙先生在不同的叙事时空中讲述,同时,他自己作为讲述者也在不同的叙述角度中跳跃。警察“躲远点”教橙先生怎样打入黑道内部取得信任:编造一个故事。编造的故事是说橙先生在卖毒品时(故事给他编的职业和规定情景)闯进火车站厕所里遇到几个带着狼狗的警察。故事由“躲远点”开始讲,然后是橙先生在家里来回走着练习。可笑的是他不时看一眼手上的“剧本”。然后是在室外一座被喷得乱七八糟的大墙前面继续讲给“躲远点”听。之后声音连续,画面直接切到橙先生在酒吧里对乔和白先生等黑道人物讲。他讲到“我要去撒泡尿„„”,故事的声音在继续,画面切换成火车站男厕所的房间,这时是橙先生走进自己讲的故事里。可令人感到奇怪而滑稽的是,他在自己的故事中的厕所里还在讲那个故事,听的对象是那些他自己编造的人物:几个牵着狼狗的警察。故事进行到这里,导演的叙事狂欢却仍然没有停止。接下来橙先生走到烘干机前,伸手去按开关。这时候橙先生故事里的人物之一,一个警察接上了故事的声音,他接着讲述的是“他自己的”故事,可却是另外一个故事:“就这样,我就把枪拔出来了,对吧?我用枪瞄准他。我对他们说,别动别他妈的动一下„„”这样,导演把故事、叙述者、空间、视点都混乱掉,制造了一个个复杂而又令人眼花缭乱的叙事段落。
影片通过把各个叙事板块按照事件人物穿插排列,打破了时间上的统一性,以此来探讨偶发事件对人物命运的改变。
换句话说,即是探讨了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把握性。
这里面既有情节设置的功劳,也有叙事结构的辅助作用。从表面上看,影片采用了所谓的全知视点,但在实际效果上,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却用板块结构和反顺序叙事颠覆了这种上帝视点的全知性。
昆汀•塔伦蒂诺的影片向来都以“昆式招牌”的“段落式叙事+暴力美学+黑色幽默”而闻名于众,《水库狗》也不例外。
在《水库狗》中,“暴力美学”的实现大都是通过人物的对白和情境塑造,很少有直接的大段动作场面。影片故事的核心是抢劫珠宝店,但观众却始终没有在画面上看到惊心动魄的行动场面,所有的过程只是被某个人物大谈特谈了一番。以及毒品交易的故事、站满警察的男厕所,一切的一切都表明,那不过是纸上谈兵。因此影片表现的“暴力美学”便被冠以一种戏虐、反讽甚至是游戏化的后现代烙印,使得“黑色幽默”的风格由此暴露无遗,令那些看惯了枪林弹雨、打打杀杀的警匪片的观众在《水库狗》中寻找到一抹新的亮色。
绝对非现实的东西反而能表达现实本身,透过荒谬来表达的现实最是含蓄也最为深刻。这就是《水库狗》中所体现出来的“昆式招牌”的黑色幽默。多段回环的叙事方式只是影片深层内涵的表达依托,导演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一些原本恐怖、血腥、甚至是肮脏的事情被处理得滑稽而可笑,但是笑过之后却会引导人们思考,思考的背后还带着一丝沉重。
第二篇:天才眼镜狗影评
天才眼镜狗影评
今天我和天天、UU一起去看电影《天才眼镜狗》,电影院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轻车熟路找到了我们的座位,期待着眼镜狗的到来。
眼镜狗终于来了,原来眼镜狗皮博迪是一只小时候被遗弃的狗,但他没有放弃,努力学习,博览群书,最后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博士,并且收养了和他一样遭遇的小男孩舍曼。当眼镜狗说出收养理由时,眼镜狗的善良让我感动,人类随意遗弃和伤害动物,而动物还在信赖着人类,人类真要深刻反省。眼镜狗和舍曼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时光机,带着我们穿越到各地,我了解了法国的大革命时期爆发的农民起义,原来有压迫就有反抗;探索了埃及法老的秘密,神圣不可侵犯;领略了意大利建筑的辉煌,油画《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看到了希腊历史上有名的《特洛伊战争》,战斗非常残酷。为了让舍曼阅历更丰富,见识更宽广,将自己一生的心血都放到了舍曼身上,运用所学知识发明创造,眼镜狗领着舍曼游历了各种地方,经历了千奇百怪的事情,或者一帆风顺,或者危险丛生,最后父子俩一起战胜困难,眼镜狗为孩子愿意付出所有,这样的父亲真伟大。
电影结束了,天才一样的眼镜狗离开了我的视线,但眼镜狗的故事留在了我的心里~
第三篇:《人狗奇缘》影评
影片《人狗奇缘》分析
这是一部让我感动许久的狗与人之间的感情电影,估计看过这部韩国电影的人都会与我有同感。下面我就从剧情、镜头、角度等方面作一简单分析。
(一)剧情介绍
该片剧情曲折幽怨,居剧中感情充沛,人物形象塑造生动形象,反映出韩国人独有的忧郁气质,内在品格。
灿伊和小苏是相依为命的兄妹,小小的他们有一个幸福的心愿和期待,就是有朝一日离家出走的妈妈可以回到家里来,他们相信妈妈是爱他们的,总有一天会回来的。11岁的(哥哥)灿伊有着同龄人完全不会具备的责任心和承受力,他总是想尽办法让妹妹开心,在妹妹生日时,他偷回了小狗“心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妹妹。两人一狗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
善解人意的“心心”代替阿灿陪伴照顾(妹妹)阿苏,并且慢慢成为家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可是,意外发生了,妹妹因为和心心玩耍时不小心掉入了冰洞中死了。从此灿依就开始很恨“心心”,他驱逐心心可是心心仍然死死跟着他,甚至跟着他到了釜山,一路的辛苦寻找,终于让心心找到了灿依。灿依和心心一起经历了太多太多,一起被坏人打,一起流落街头,一起生病,可仍然不离不弃。心心为了灿依,几次差点丧生。最后,在它几乎失明的情况下,仍然为了救灿依,而被打死了。在心心的心里,灿依和小苏就是全部,就是它这一辈子该永远守护的人。
(二)镜头分析
片中镜头运用恰到好处,富有张力,透视感强,给人以视觉之唯美感触。
1.《人狗奇缘》讲述的就是一次美丽而忧伤的相遇。电影开场是黑夜里一双翻过栅栏的脚,切镜头,我们看到一个小男孩拿着手电偷偷摸摸跑向一户人家抱了一条小狗,在惊醒主人之后抱着狗撒腿就跑,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
2.影片中心心看见灿伊坐车去釜山,在铁路上狂奔这是运用了摄像中的运动镜头 航拍。虽然得不到灿伊的谅解。但信心却依然执着地追随、奔跑。
3.影片中“心心”到处寻找灿伊过程中采用了移动拍摄、跟拍、挑拍等拍摄方式。片中摆拍方式也要运用了较多。
(三)角度分析
角度新颖别致,富有独特性。片中从侧面,正面,仰视,俯视等多维角度,体现了韩国影视艺术所特有的魅力。
一小狗心心和恶狗Becky的视角讽饰现实社会中亲情冷漠、冰冷狰狞的人际关系与丑恶嘴脸。形成“狗眼看人低”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
2、以苏灿、苏伊及其他流浪小孩的独特视角透视小孩内心对于“母爱”的深深呼唤,对于现实社会的感知与认识,唤起人们道德层次的审视与启迪,从而达到该作品所特有的社会时代性与的艺术创造性。
3、以时空转移、地点变换方式切换镜头,变换角度形成一种生存艰难,社会冷淡的氛围,而唯独小孩之间才留有的善良与同情、默契与天真的情愫。
(四)意象分析
该片意象选取典型独特。有书包,冰窟,狗还有公交车等,运用多种将叙事情节结构在一起,从而使影片造型元素多样化,富有艺术美感与具象感。该片最大的亮点就在与狗这一生活中常见意象的选择。
1.书包
小女孩苏伊的红色小书包,在影片中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红色象征着燃烧着的跳跃的渴望,象征着苏伊和灿伊纯真的梦想和深深的渴望。书包是妈妈买的,妈妈留下书包的同时还留下一句话:当苏伊变成乖女儿时,就为她买书。
按影片剧情推理,妈妈离开俩兄妹时,苏伊还很小,但就是这句话,让幼小的心灵开始了漫长的等待,虽然没有得到母爱的阳光,但是得到了哥哥悉心的照顾,她就像是一棵嫩嫩的小草,正在快乐地成长,让人不忍心看她再承受任何的伤害。“等妈妈回家”的愿望让苏伊做得很好,很乖巧,很完美
书包对于一个幼童而言,正是走向未来的美好憧憬。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为什么在苏伊死后,哥哥灿伊还带着书包去找妈妈,我觉得倒不全是他想要寻回母爱,更是灿伊想要在现实中去证实那个梦想可否实现,没想到梦想与现实发生了强烈碰撞。2冰窟
俩兄妹和狗那温馨快乐的生活很快结束了,一个冬日,狗带着俩兄妹在冰上奔跑嬉戏,但突然悲剧发生,苏伊掉进了裂开的冰窟里,快乐和笑声戛然而止,苏伊最终带着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离开了人世,灿伊的凄烈的喊声刺破了寒冷的苍穹,也撕碎了所有人的心。还记得影片中揪心的一幕,苏伊站在裂冰上,回头看着奔跑过来的哥哥,镜头突然空了,苏伊瞬间掉进冰窟,一番无助的挣扎后,留在电影里最后的苏伊,是一只无助的手。真佩服导演对苏伊掉进冰窟一幕的设计,那一瞬间给苏伊的镜头角度不是仰视,而是平视;不是全身,不是脚,而是上半身,是特写。唯有这样才更能让人倍感美的骤失和悲剧的力量,当美被撕碎在我们眼前且被无限放大时,痛也就弥满了人心。
心痛之后想想,为什么苏伊会是这样一种死法?为什么一定是掉进冰窟里?冰窟,不正是冰冷世界的象征?先是父亲的去世,然后是母亲的出走,接下来是姑父的绝情,就像是被剥去了一件又一件的御寒的衣服,温情已逝,寒冷来袭,最后只剩下兄妹二人蜷缩在被人遗忘的角落相互取暖。但幼小的身躯又怎敌它寒风来袭,上帝也不忍苏伊再在人间受难,于是将她带走了。但没想到,上帝的悲悯却铸就了残酷,因为上帝只将灿伊留在了悲苦的人间,他连相互取暖的人都没有了。他开始寻找母亲,其实也是开始了流浪,因为在他心中母亲早就死了,果然母亲没有留下自己儿子,甚至一点都没问起更小更需照顾的苏伊,母亲的心硬让儿子心冷,欲言又止的他明白,现在只有他的心能永远地安放苏伊了。亲情不可得,何情复可求?社会更是一个大的冰窟。之后是乞丐般的生活,挨饿挨打险些性命难保。当他瘦弱的佝偻的身躯穿行在釜山繁华的街市时,他就像是游走于现代都市的一个沉重的问号,拷问着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拷问着现代文明。
3狗
影片中有两只狗,一只是主角心心,另一只是风衣男子豢养的管束威吓乞讨孩子的Becky。狗是灵性动物,心心从小和兄妹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给艰难岁月里的兄妹无尽的快乐,后来苏伊死了,心心既要心负内疚,又要忍受灿伊的责打和遗弃,但心心不离不弃,沿着铁路一直追寻主人的足迹,哪怕挨饿,哪怕瘸腿,或许它也明白,和主人分开了,就是两个孤单,守在主人身边,就拥有两个快乐。直到后面,为了照顾主人,为了保护主人,落得伤痕累累,眼睛失明,但它终于为自己和主人找回了快乐和幸福,最后在主人怀里安详地死去。其实,另一条我们所说的恶狗Becky,又何尝不是一条好狗?为主人尽心尽职,至忠至诚,最后为完成主人命令而命丧车祸,就连冷酷残忍的风衣男人也为它伤心欲绝,要为它报仇雪恨,就像是报杀父夺妻的深仇大恨那样,这不得不让人为Becky而感叹。
赞叹了两只狗之后,让我们更感受到现实的可悲,狗给我们带来了温情,而成人世界却带给我们以心寒,难道真应了一句骂人的俗话:人连“猪狗都不如”?冷静下来一想,自我安慰一下,这毕竟是电影,是艺术,或者说是童话,不是现实。但既然是艺术,它也是来源于生活的,我想电影的主旨也就呼之欲出了,电影应该是在呼唤爱的回归,狗成了一个艺术符号,连它都知道不离不弃,个人感受
有人说:人与人相识的缘分需要五百年,而我想知道如果人与狗的奇缘需要多少年呢?狗本善良,人世间的任何诱惑在它眼里丝毫不起作用。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多多少少都会建立在利用和被利用上。而人与狗的友谊则要纯洁得多。从古至今狗就是人类的朋友,帮助我们捕猎,放牧,看家等。或许在着纷乱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人们真的该好好学学狗的品质。
当我们快乐与悲伤时,有谁能陪在我们身边;当我们无能为力时,有谁能来帮助我们;当我们在深夜里害怕时,有谁能想起我们;当我们只能用眼泪来代表行动时,又有谁能明白,无助残忍的社会里,留给人们只有愤怒与无奈;我们开始期待,期待最真诚的感情我们不妨与可爱的小狗产生一段美妙的恋情,人狗奇缘,奇缘今生。成长路上磕磕碰碰,忍受伤痛的少年阿灿;守候在阿灿身边,为他轻舔伤口给与安慰的 “心心”,相信这样的故事将给我们最深刻的感动。万千缘分中,狗与人的缘分是不可忽略的存在。温顺又忠诚的狗与人之间的缘分并不只是主从关系。有时它也能给人以勇气和力量。心心让我看到了从人身上我无法看到的本质。或许你会说,这只是电影,但我敢说,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剧情经常在上演,小狗千里寻亲,小狗花七年的时间等待离去的主人,小狗奋死救助自己的主人~~~~~~这些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人呢?总是只能有福同享,有难不能同当当你走在马路上,看见了流浪狗时,即使你不能把它领回家,喂它食物,但也请你不要去伤害它,因为它也是一条生命,一个充满感情的个体,一个能让人们期待的渴望。
第四篇:那山那人那狗影评
《那山·那人·那狗》影评
《那山·那人·那狗》讲述的是一个简单,平淡,质朴,感人的故事。一个已退休的父亲带着第一天接班当乡邮员的儿子走那条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邮路,一路跋山涉水,父子俩徒步在壮阔的山林、清翠的田野间,通过短短三天的时间,解开了数十年来父子见的隔阂,年轻气盛的儿子终于了解了父亲数十年邮差工作的辛苦与意义,而年老的乡邮员也体会到了这数十年来妻子终日等待的无奈和儿子长大成人的骄傲。作为一对父子,影片中的这一对,倒更像同路的路人,交谈甚少,有的只是不断的行走。
影片令我感动的便是儿子背着父亲过河的情节,儿子那句:“村里的老人说,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一句话,让埋藏在父子心中几十年的隔阂终于化解了。此时父亲眼中的儿子真的是长大了,深深的亲情通过那湿润的眼角表露无疑。画面出现小时候爸爸背着他的场景,时光交错,当年的小男孩现在长成了一个能背得起父亲的人,父爱如山,当父亲已不再风华正茂,为儿子遮去所有的风雨,便轮到了儿子为变老的父亲相携而行。孩子的成年也是父亲的衰老。
父子二人一步步走过,心灵一步步靠近,无数动人的细节触动我们的心。儿子背着父亲过河时父亲流下感动的热泪,儿子在山顶上凝望着父亲落寞的背影,父亲追赶被风吹走的信,儿子和父亲一起洗脚,还有儿子要独自一个人背上邮包上路,老二不愿跟着儿子去,又回到了父亲的身边。父亲眼望着儿子的身影,他毅然地将那狗推出去,推
向那条永不停止的路。
电影末尾,儿子又在一个清晨上路了,还是那只沉重的邮包,还是一直伴随着他的老二,但却少了父亲,儿子接过父亲几十年抗在肩头的重担,继续在永无止境的邮路上跋涉。
影片没有太过热闹的场景,有的只是那一幕幕平淡的画面。但正是在这样的平淡中我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无言的爱。有人说“父爱如山”,而这对父子,也对彼此有着如连绵不断山头般的,深沉的爱。我不能忘记那些感人的瞬间,朴实、执著的邮递员,还有那些可爱的乡亲。他们有最美丽的微笑,最质朴、最善良的心灵。
第五篇:爱情是狗娘.影评
爱与狗
——评《爱情与狗娘》的剧作结构首先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就会使人产生一丝疑问和好奇,这或许也是使人
对这电影有点好奇心和想看的冲动的潜动力。爱情,咱们知道是什么东西,狗,咱们也知道是什么东西。可是狗娘是啥东西是没听说过,难道这是最近才出的新
名词?当然狗娘可不是“狗粮”,使人不明白,如果不是电影,单独抽出这个名
词,我想就是一般的专业人士也不明白。不过这就归功于某个或某些人所谓专业
人士的翻译问题可能是为了追求华丽的词藻吧,翻译的这么有水平,不过就貌似
让人感觉有点摸不着头脑。这是一部墨西哥算的上是比较有水平的电影,当然也
是比较有水平的导演和编剧共同努力的结果。影片原名“amores perros”,具体
哪个人翻译的,是否的体不做深究的讨论。吸引观众的除了片名,我想更是电影的剧作结构和故事。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墨西哥的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当然这部电影
也是他的处女作,包括他以后《21克》《通天塔》等,这几部作品都是将结构玩
到底,并且还玩的比较遛,而我们欣赏的他的也是这种剧作结构。
这部片子共有三个不同的故事组成,这三个故事相对独立却又有着丝丝的联
系在其中。这种非线性叙事的结构在每个故事都有体现。而这三个故事的主人公
都和狗有些扯不断的联系,利用三段式的多层次叙事,故事一开始就是一场汽车
追逐的场面,车上有一只受伤的狗,这只狗到底是怎么受伤的,后面的人为什么
要追追逐他们,这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悬念。但是当我们看完第一个故事后
我就知道了这一场面其实是第一个故事的中间部分,在追逐的过程中发生了车
祸,也就是这起车祸,贯穿了影片的三个故事,影响了三组主人公的命运。影片
开始以倒叙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这三个故事。
在第一个故事中,主人公奥他维奥是一个无业的青年,在家中暗恋上了被哥
哥经常欺辱的嫂子,于是她梦想有一天可以和嫂子一起远走高飞,可是他也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自己毫无分文,在无意之中他发现了一条生财之路,就是利用家
里的爱犬去斗狗,利用这一方式去赚钱,由此攒钱去实现和她嫂子私奔的愿望。
故事发展到这,我们本以为会线性的讲完第一个故事,可是导演在这又“莫名其
妙的”的插入了第二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也就为以后故事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在一个故事中,也就是第三个的主人公切维多出现了,他20多年以前是个大学
老师,后来离开妻子儿女成为游击队员,再放出来之后一直流浪。作为职业杀手的而谋生,影片在第一个故事叙插交代了他的身份。还有在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
丹尼,开着车拉着妻子儿女回家,在回家的路上的那场戏中,影片给了一个路边
模特广告牌的镜头,这导演的用意何在?还有的就是丹尼回家之后为什么会有一
些莫名其妙的电话打来,接了又没人说话。导演在第一个故事还进行的同时,就
给观众洒下了疑问的种子。这些疑问在我们看完第二和第三个故事的时候后的到
了解答。当然,在以后三个故事穿插着叙事,在同时的发展着。
奠定这三个故事发展的很重要一点就是狗,也就是所谓的道具。是它让这整
个故事串在了一起,也是狗让这三组主人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可是爱情与狗之
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呢?或许吧,影片中的狗只是爱情的一种符号,一种意象。
导演是通过这种意向的东西传达给观众,当然主人公的和狗的关系被认为是主人
公在影片中自己命运关系的一种映衬。这或许就是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这种关
系在影片中通过狗已经很好的被传达。在第一个故事中,一种不是很正常的爱情
建立在了狗的物质化之上,自然而然狗就充当起了他们爱情物质和精神的食粮,可是这种承载体自然有着它的不稳定性,它可能虽时离去,虽是死亡,这就好比象征爱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人散影去,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在第一个故事中,奥他维奥应经差不多攒够了钱后可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嫂子和他哥哥居然跑了。在此刻他的爱犬也被对方因嫉妒开枪射伤。第二个故事中是丹尼抛下了妻子儿女,另寻新欢。这也纠解答了在第一个故事中广告牌上的名模,丹尼也进入了另一段爱情的开始。可是随着车祸的发生,名模失去了她宝贵的一只腿,这是似乎爱情还在。可是当她的小狗进入地板好几天没有上来后,两人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变化,原来支持他们爱情的支柱形同虚设,于是,找回这条狗似乎成为了两人继续爱情的前提和条件。在第三个故事中切维多救了那条被射杀的狗,可是有一天忽然自己养的狗都被这条狗杀死时,他在用枪指着狗的脑袋时,他应该也明白了无论是在社会中的杀手角色还在原来在家庭中维持爱情的一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就像这条狗吗,给别人带来伤害只有去弥补。在后来的故事发展当中,自己以第三者的角色来处理闹矛盾相互视对方为仇敌的兄弟两个,然后自己无论从肉体还是灵魂深处去拯救自我。
在这三个故事中,如果这一场车祸给奥他维奥和名模瓦莱丽亚带去的是身体的疼痛和残缺,那么带给他们心灵的应该是成长、认知。对切维多来说,这场车祸就是他生命的转折点吧。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切维多和他的狗走向了远方。导演在这或许深有寓意,带着曾经的自己,带着以往的爱情和回忆去完成自己的救赎。
这部电影三段式多层次叙事,看完电影后才知道编剧和导演的艺术风格和才能,有人称这部电影是墨西哥版的“低俗小说”,是一个圆形结构的影片,我则不是很认同,至少认为他不是一个圆形结构,可能是他没有“低俗小说”那么明显,但是他有一个三个故事都有的中心点,“圆点”。三个故事都彼此发生着,他们相交的那个即是“圆点”,也就是发生车祸的那一瞬间,从这一个延伸过去之后故事又在往后各自发展着。不过这种结构也确实玩的新颖,我们去学习和深究的地方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