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范发展新时期救灾工作调研报告
救灾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缓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同时救灾工作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做好救灾工作是民政部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适应形势、与时俱进,开拓性地开展我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州的救灾工作,使救灾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一、近10年来我州灾害的基本情况
1998年—2008年,每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洪涝、冰雪、风雹、干旱、病虫、低温冷冻、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的袭击,而且发生频率高,受灾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损失程度大。10年间,平均每年受灾280万人,成灾185万人,因灾死亡35人,农作物受灾25万公顷,成灾15万公顷,因灾倒塌房屋25000间,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需救济人口25万人。其中,尤以1998年的洪涝灾害和2008年的冰雪灾害最为严重。但是,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灾害救助工作有序开展。及时派出工作组,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及时调拨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及时下拨救灾资金,保证受灾群众的生活安排,同时还抓紧做好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做到了不冻死人、不饿死人、不发生逃荒乞讨现象,灾区社会稳定,灾民生活安定。
二、救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建立统一协调的灾害管理救助体制。在灾害救助工作中,各部门职责不清,职能分散,相互间缺少沟通,影响了救助的时效性。农业、国土、水利、交通等部门掌握的灾情数据与民政部门不统一,没有很好地配合起来进行报灾、查灾、核灾。在开展救灾工作时,也是相互之间不协调,各自为政。
(二)救灾资金投入不足。一是上级投入不够。以1998年为例:我州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全州320万人受灾,200万人成灾,因灾死亡102人,农作物受灾46万公顷,因灾减产粮食42万吨,倒塌农房4万多间,需救济人口达5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而当年上级只安排救灾款1910万元,仅恢复重建都不够。二是地方政府投入不够。按照国务院关于救灾工作分级负担的原则,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虽然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安排了部分应急资金,但主要还是依赖上级投入,地方安排的救灾资金数额较小。从全国情况看,地方依赖中央,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而使灾民救济面大为缩小,只限于重灾区的重灾户,其次是五保户、优抚对象,而且项目少、数额小。
(三)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单一数量少。从我州情况看,目前只有州府所在地有一个能够储备5000床棉被的仓库,而且还不是标准的救灾物资储备库。8县市也没有像样的储备库,普遍都只有一个能够存放200—500床棉被的临时性小型仓库,而且储存的数量少、品种单一。如有大的突发性灾害发生时,极易出现救灾物资短缺,难以满足临时需求。从近10年来的情况看,只要遇见大的自然灾害,都得临时向省厅申请调拨棉被和帐篷,从而使救灾物资很难及时运往灾区,影响了救灾工作的时效性。
(四)灾害数据核实困难,灾情评估没有统一标准。灾情统计数据是救灾、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灾情统计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资金分配的准确性和政策落实的有效性。但实际工作中,没有一套科学、客观、完整的灾害评估系统,灾情数据的采集主要是依靠人工实地查看,灾情数据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受灾的具体情况,随意性很大。因而有的地方为了多要钱存在多报、虚报、夸大灾情数据的状况。
(五)救灾工作法规不健全。直到目前,全国只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济法(草案)(修改稿1996年12月24日),救灾工作基本处
于有政策规定,缺乏法律保障的状态,以致干部、群众对救灾工作的法律意识不强,社会法律责任不清,造成损失难以法律制裁。如对使用救灾款中出现的偏亲向友,挪用、占用、私分等问题,往往按违纪处理,不追究法律责任,甚至不了了之,致使这类问题屡禁不止;有的部门、团体、单位以及个人,因无法律约束,以种种借口,拒绝承担救灾任务和义务。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各级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积极防灾,坚决抗灾,大力救灾”是我们同自然灾害斗争的三大组成部分。由于我们防灾、抗灾的能力还很有限,自然灾害的损失不能避免,因而在同灾害斗争中,加强救灾工作尤为重要。针对救灾工作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救灾轻防灾。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缺乏防灾、减灾意识,把主要力量都用在救灾工作上,缺乏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教育。对救灾工作采取“亡羊补牢”的方式,即使救灾工作做的很好,但造成的损失却无法挽回。
(二)美女学院的禁书 异体——我的绯色天空 理工大风流往事 我的老婆是杀手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9:13:36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2)
救灾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缓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同时救灾工作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做好救灾工作是民政部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适应形势、与时俱进,开拓性地开展我州的救灾工作,使救灾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
轨道。
一、近10年来我州灾害的基本情况
1998年—2008年,每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洪涝、冰雪、风雹、干旱、病虫、低温冷冻、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的袭击,而且发生频率高,受灾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损失程度大。10年间,平均每年受灾280万人,成灾185万人,因灾死亡35人,农作物受灾25万公顷,成灾15万公顷,因灾倒塌房屋25000间,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需救济人口25万人。其中,尤以1998年的洪涝灾害和2008年的冰雪灾害最为严重。但是,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灾害救助工作有序开展。及时派出工作组,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及时调拨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及时下拨救灾资金,保证受灾群众的生活安排,同时还抓紧做好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做到了不冻死人、不饿死人、不发生
逃荒乞讨现象,灾区社会稳定,灾民生活安定。
二、救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建立统一协调的灾害管理救助体制。在灾害救助工作中,各部门职责不清,职能分散,相互间缺少沟通,影响了救助的时效性。农业、国土、水利、交通等部门掌握的灾情数据与民政部门不统一,没有很好地配合起来进行报灾、查灾、核灾。在开展救灾工作时,也是相互之间不协调,各自为政。
(二)救灾资金投入不足。一是上级投入不够。以1998年为例:我州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全州320万人受灾,200万人成灾,因灾死亡102人,农作物受灾46万公顷,因灾减产粮食42万吨,倒塌农房4万多间,需救济人口达5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而当年上级只安排救灾款1910万元,仅恢复重建都不够。二是地方政府投入不够。按照国务院关于救灾工作分级负担的原则,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
中,各级政府虽然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安排了部分应急资金,但主要还是依赖上级投入,地方安排的救灾资金数额较小。从全国情况看,地方依赖中央,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而使灾民救济面大为缩小,只限于重灾区的重灾户,其次是五保户、优抚对象,而且项目少、数额小。
(三)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单一数量少。从我州情况看,目前只有州府所在地有一个能够储备5000床棉被的仓库,而且还不是标准的救灾物资储备库。8县市也没有像样的储备库,普遍都只有一个能够存放200—500床棉被的临时性小型仓库,而且储存的数量少、品种单一。如有大的突发性灾害发生时,极易出现救灾物资短缺,难以满足临时需求。从近10年来的情况看,只要遇见大的自然灾害,都得临时向省厅申请调拨棉被和帐篷,从而使救灾物资很难及时运往灾区,影响了救灾工作的时效性。
(四)灾害数据核实困难,灾情评
估没有统一标准。灾情统计数据是救灾、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灾情统计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资金分配的准确性和政策落实的有效性。但实际工作中,没有一套科学、客观、完整的灾害评估系统,灾情数据的采集主要是依靠人工实地查看,灾情数据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受灾的具体情况,随意性很大。因而有的地方为了多要钱存在多报、虚报、夸大灾情数据的状况。
(五)救灾工作法规不健全。直到目前,全国只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济法(草案)(修改稿1996年12月24日),救灾工作基本处于有政策规定,缺乏法律保障的状态,以致干部、群众对救灾工作的法律意识不强,社会法律责任不清,造成损失难以法律制裁。如对使用救灾款中出现的偏亲向友,挪用、占用、私分等问题,往往按违纪处理,不追究法律责任,甚至不了了之,致使这类问题屡禁不止;有的部门、团体、单位以及个人,因无法律约束,以种种
借口,拒绝承担救灾任务和义务。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各级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积极防灾,坚决抗灾,大力救灾”是我们同自然灾害斗争的三大组成部分。由于我们防灾、抗灾的能力还很有限,自然灾害的损失不能避免,因而在同灾害斗争中,加强救灾工作尤为重要。针对救灾工作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救灾轻防灾。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缺乏防灾、减灾意识,把主要力量都用在救灾工作上,缺乏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教育。对救灾工作采取“亡羊补牢”的方式,即使救灾工作做的很好,但造成的损失却无法挽回。
(二)救灾体制僵化。
第三篇: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救灾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缓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同时救灾工作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做好救灾工作是民政部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适应形势、与时俱进,开拓性地开展我州的救灾工作,使救灾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一、近10年来我州灾害的基本情况
1998年—2008年,每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洪涝、冰雪、风雹、干旱、病虫、低温冷冻、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的袭击,而且发生频率高,受灾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损失程度大。10年间,平均每年受灾280万人,成灾185万人,因灾死亡35人,农作物受灾25万公顷,成灾15万公顷,因灾倒塌房屋25000间,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需救济人口25万人。其中,尤以1998年的洪涝灾害和2008年的冰雪灾害最为严重。但是,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灾害救助工作有序开展。及时派出工作组,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及时调拨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及时下拨救灾资金,保证受灾群众的生活安排,同时还抓紧做好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做到了不冻死人、不饿死人、不发生逃荒乞讨现象,灾区社会稳定,灾民生活安定。
二、救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建立统一协调的灾害管理救助体制。在灾害救助工作中,各部门职责不清,职能分散,相互间缺少沟通,影响了救助的时效性。农业、国土、水利、交通等部门掌握的灾情数据与民政部门不统一,没有很好地配合起来进行报灾、查灾、核灾。在开展救灾工作时,也是相互之间不协调,各自为政。
(二)救灾资金投入不足。一是上级投入不够。以1998年为例:我州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全州320万人受灾,200万人成灾,因灾死亡102人,农作物受灾46万公顷,因灾减产粮食42万吨,倒塌农房4万多间,需救济人口达5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而当年上级只安排救灾款1910万元,仅恢复重建都不够。二是地方政府投入不够。按照国务院关于救灾工作分级负担的原则,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虽然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安排了部分()应急资金,但主要还是依赖上级投入,地方安排的救灾资金数额较小。从全国情况看,地方依赖中央,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而使灾民救济面大为缩小,只限于重灾区的重灾户,其次是五保户、优抚对象,而且项目少、数额小。
(三)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单一数量少。从我州情况看,目前只有州府所在地有一个能够储备5000床棉被的仓库,而且还不是标准的救灾物资储备库。8县市也没有像样的储备库,普遍都只有一个能够存放200—500床棉被的临时性小型仓库,而且储存的数量少、品种单一。如有大的突发性灾害发生时,极易出现救灾物资短缺,难以满足临时需求。从近10年来的情况看,只要遇见大的自然灾害,都得临时向省厅申请调拨棉被和帐篷,从而使救灾物资很难及时运往灾区,影响了救灾工作的时效性。
(四)灾害数据核实困难,灾情评估没有统一标准。灾情统计数据是救灾、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灾情统计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资金分配的准确性和政策落实的有效性。但实际工作中,没有一套科学、客观、完整的灾害评估系统,灾情数据的采集主要是依靠人工实地查看,灾情数据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受灾的具体情况,随意性很大。因而有的地方为了多要钱存在多报、虚报、夸大灾情数据的状况。
(五)救灾工作法规不健全。直到目前,全国只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济法(草案)(修改稿1996年12月24日),救灾工作基本处于有政策规定,缺乏法律保障的状态,以致干部、群众对救灾工作的法律意识不强,社会法律责任不清,造成损失难以法律制裁。如对使用救灾款中出现的偏亲向友,挪用、占用、私分等问题,往往按违纪处理,不追究法律责任,甚至不了了之,致使这类问题屡禁不止;有的部门、团体、单位以及个人,因无法律约束,以种种借口,拒绝承担救灾任务和义务。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各级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积极防灾,坚决抗灾,大力救灾”是我们同自然灾害斗争的三大组成部分。由于我们防灾、抗灾的能力还很有限,自然灾害的损失不能避免,因而在同灾害斗争中,加强救灾工作尤为重要。针对救灾工作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救灾轻防灾。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缺乏防灾、减灾意识,把主要力量都用在救灾工作上,缺乏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教育。对救灾工作采取“亡羊补牢”的方式,即使救灾工作做的很好,但造成的损失却无法挽回。
(二)救灾体制僵化。
救灾工作还是依靠伸手向上要钱,单纯依赖国家拨款,地方政府缺乏多方筹措资金的积极性、主动性。现在各地市都列支了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预算,但列而不支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救灾工作方式老化。救灾工作还是国家包办,民政部门封闭管理,还没有实现救灾救济工作社会化。应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抗灾救灾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社区、个人灾害救助的整体效能,共同参与到救灾救济工作中来,探索救灾工作新途径。
(四)救灾工作管理落后。救灾工作还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缺乏法制化建设,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拓展救灾业务,完善救灾体系,处理好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必要的调查研究和政策措施。旧的救灾法已难以适应新时期救灾工作的需要,出台新的综合性救灾法规已迫在眉睫。
(五)救灾业务建设滞后。这项工作还仅限于“发钱、发物”的简单劳动。如果要扎实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灾区,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做好倒塌房屋重建的选址、规划,使复建房屋远离林缘地带或低洼处,避免火灾和洪涝的侵袭,使减灾工作同时纳入到救灾工作中来。
四、建设性意见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随时有各种灾害发生,我们必须承认现实,面对现实,与灾害共存,同灾害抗争,既要防灾于未然,又要救灾于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和有效办法,努力将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通过救灾工作实践,积极探索救灾工作新途径,开拓性地开展救灾工作。
(一)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的增强和防灾减灾科技的普及,是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重要条件。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正确宣传我国的抗灾救灾和自然灾害情况、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人们对灾害的忧患意识和防灾减灾责任心,增强自救和互救能力。防灾减灾教育要从小抓起,常抓不懈,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全民的减灾素质。
(二)科学制定救灾应急预案,并及时启动。在实际救灾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救灾应急工作是否及时、有效。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组织开展有效救援活动,可以减少和避免灾害造成更大的损失。只要制定了科学的救灾应急预案,重大灾害一旦发生,立即启动预案,作出相应等级的响应,政府和各部门各司其职,救灾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出击。目前,州及8县市都相继出台了救灾应急预案,今年我们还要求乡镇出台预案。但能否及时启动,科学运用,还要进行演习,以便尽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加强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多数地区已实现了以省为单位的省市县三级联网。这一网络的建立,在近几年的救灾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基本实现了灾情收集、统计、汇总、上报的电算化,大大提高了灾情管理的准确程度和时效性,但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没有得到普及与应用。还应进一步研制和开发,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联网,在各级政府灾害管理部门实行救灾资源共享,实现灾害管理信息化。
(四)加大救灾人员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救灾工作水平。随着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逐步建立,救灾工作日益科学化规范化,对救灾人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特别是基层救灾部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对现代科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掌握的不多,甚至不会应用。为此,必须加大力度,培训救灾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熟悉掌握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与应用,不断提高救灾工作的整体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接收服务网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发动社会力量进行援助,这样可以多方筹措救灾资金,减轻政府负担。所以,要切实加强对社会捐助工作的管理,建立经常性捐赠工作接收站点,逐步完善社会互助体系。
第四篇:关于创新发展我市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创新发展我市新时期
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司法局
(2004年8月)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为我国宪法确认的法律制度,它是在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调解制度以其自愿协商性、过程相对保密性、程序简易性和成本低廉性而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在调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阶层矛盾的层出不穷,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如何适应改革发展大局的需要,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作出新的贡献,这些都亟待我们去深入思考和仔细探究。
近期,我们对我市的主要社会矛盾纠纷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浏阳市的镇头镇、永安镇,雨花区的奎塘办事处、高桥乡,开福区的通太街办事处、洪山旅游局(原综合农场)等六个乡镇街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对当前我市主要社会矛盾纠纷的简要分析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各种利益冲突和磨擦不断出现,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涉法信访问题越来越突出,组织化倾向比较明显,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民事纠纷导致治安刑事案件上升,对社会稳定形成较大的压力。总的来讲,我市人民调解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表现在:一是民间主要矛盾纠纷发生新变化,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已经不再是民间主要矛盾纠纷,而以资源权属、环境及生态、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工程建设中群众利益维护等经济内容的新型矛盾纠纷日益突出。其中,因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拖欠工资、职工下岗、军转干部待遇、复员军人就业和党群干群关系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加。参与者的构成复杂化,不仅有工人、农民、学生、离退休干部、个体户,还有转业、退伍军人等。一些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纠纷不断增多,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二是各类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其中的热点、难点主要有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的安置问题,征地补偿、拆迁安置问题,企业改制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集资款到期不能兑付问题,以及涉法涉诉问题,司法不公、执法不当问题等。三是纠纷参与人数呈现规模化倾向。一些地方群体性纠纷参与人数动辄数十人,甚至上百人,而且组织化倾向比较明显,甚至有的群体性纠纷事件,背后有组织者操纵指使,事前和事中都有较为严密的组织领导和周密的行动计划。四是相当部分纠纷当事人言行发生重大变化,诉求方式和行为方式偏激甚至违法的特点明显。有的利用国家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假日或政治敏感期,集体到京、到省里上访,围堵冲击党政机关,静坐请愿,罢工罢课,阻塞交通。甚至出现殴打执行公务干警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过激行为,以及自杀、自残的极端行为。
所有这些矛盾纠纷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对人民调解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目前我市人民调解工作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面对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我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各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更加健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工作范围不断拓宽,制度体系基本成型,人民调解功能作用日益突显。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人民调解组织3926个,其中村民调解委员会2786个,社区(居民)调解委员会501个,企业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508个,区域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131个,有调解人员37788名。与此同时,人民调解业务建设也得到了同步发展。全市近五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1900件,年平均调处36380件。2003年调解纠纷36459件,调解成功35365件,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6.9%,防止“民转刑”205件,461人。有力地维护了省会××的社会稳定与政治安定,促进了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市人民调解工作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组织机构建立但不健全
建立并健全调解组织是做好调解工作前提与基础,调解组织网络化是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司法部颁布的《人民调解若干规定》,人民调解组织有四种形式:一是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二是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三是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四是根据需要设立的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受调查的6个乡镇(街)应建乡镇(街)调委会6个,已发文成立的2个,但未挂牌、刻章,工作未展开;应建村(社区)调委会9个,已成立9个,无牌无章的7个,无相对固定办公室的5个,有纠纷登记的3个,文书案卷都没有归档。9个村(社区)虽然都成立了调解委员会,但仅有4个村可以从办公室墙上得到印证,而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的名册只有一个村可以提供。9个村(社区)应设272个调解小组,唯有浏阳市镇头镇镇头村有调解小组及成员明细表,其它各村(社区)只能是口头说明,称调解小组就是村民小组长兼任,社区就是楼栋(片)的纠纷信息员,村民小组长和纠纷信息员混同于调解小组。由此看来调解组织网络中确有不少的“断层”与“空档”。xx颁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应选举产生,但执行中走样。调查的7
个村(社区)没有一个调解委员会是经过专门选举产生,全部是混同于村委会、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设立。
(二)调解队伍人员数量很大但素质偏低
从全市统计情况看,我市共有调解人员37788人,是全市在编法官人数的31倍。其中60岁以上9447人,占25%,初中以下文化15870人,占42%。接受调查的9个村(社区)调解员,共有1732人,其中50-60岁295人,占17%;60岁以上420人,占24%;初中以下文化658人,占38%;文盲或半文盲173人,占10%;大专以上文化18人,仅占1%;有相关法律知识或经过市级以上专业培训的138人,占8%。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缺乏创新精神,是目前队伍中主要问题,工作力不从心,效果事与愿违的不乏其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群体性等特点,客观上要求调解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与调解工作业务素质,否则,调解工作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调解工作潜能难以充分发挥。显然,目前状况与新形势的要求相距甚远。
(三)调解主任有其名但无其实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调委会设主任一名,必要时可设副主任。《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人以上组成。法律规定表明调解主任是一个由三人以上组成的调解委员会的负责人,专司人民调解工作,而实际中大相径庭。且看对某村支部书记的一段调查:请问你们村(社区)是否设立了调解委员会?答:“调解就是我一个”。对话中折射出这样一个问题,不知道村(社区)委员会下面还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更不知道自己是一个调解委员会的负责人,与其说是一个调解委员会主任,还不如说是一名兼职调解员,准确地讲,他的主责是村支部书记,这是其一。其二,调解主任专职的太少,绝大部分都是兼任。从全市统计情况看,3926个调解委员会中专职调解主任300人,占7%。从接受调查的9个村(社区)看,调解主任全部是兼任,占100%,其中有8个村(社区)由村(社区)支部书记兼任,占90%,由村(社区)支委干部兼任1人,占10%。表面上看,调解主任的力量很强,而实际工作中恰恰相反。村(社区)干部担任的职务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无法把主要精力用在调解工作上。大部分村支两委干部兼任调解委员会主任的同时兼任了治保主任、村支秘书、会计、民政、计生、村办企业法人等职务,可谓一肩挑数担。不堪重负的调解主任要切实履行职责,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形式意义上的调解主任,已非改不可。
(四)调解经费法律有规定但执行很尴尬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调解主任享受村(居)委副职待遇,调解员享受误工补贴”。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调解委员会的经费都受制本村(社区)的经济状况,经济状况好的村,村干部年收入3000元,差的村只有1600元,月平均100多元,村上办公经费只能是有一点用一点。绝大多数调解委员会因经费紧缺,工作举步艰难。我们了解到一个调委员会一年的正常开支需一万元。支出项目有调解员的工资、调解小组长和调解信息员的误工补贴、调解人员的培训费、调委会的办公费以及调解工作的调查、取证等项经费开支。如果要加强调委会内务规范化建设,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纵横交织的立体化网络格局只能是一厢情愿,纸上谈兵。
(五)业务工作有继承但乏创新
人民调解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积累与经验,但形势的变化、时代的变迁,人民调解的性质、地位、作用、方式等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走访调查中的调解委员会中,没有一个能全面、准确表述人民调解性质、作用、任务与要求,绝大部分调解员仍然沿袭旧的模式,遵循儒家“和为贵、礼为贤”的理念,纠纷发生后,劝说双方当事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和为贵,折中处理,对于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没有与时俱进,缺乏开拓创新,对于现阶段新的人民调解制度知之甚少。且不说村(社区)调委会,就是乡镇(街道)负责指导与管理人民调解的司法所与司法员对新的人民调解制度也感到茫然,认识上不清,概念上混杂,导致指导上不到位,出现了跟不上形势、适应不了新要求的情况。从新的人民调解制度实施以来,接受调查6个乡镇(街道)、9个村(社区)都没有正式运作。其内务建设、文书规范化管理上也大同小异。调查中所接触的调解员绝大多数人有规范文书格式、加强内务建设的意识,但行动与实践往往滞后。调查的6个乡镇街道虽做到了一案一卷,但9个村(社区)一案一卷一档的没有一个,有3个村(社区)有案情与处理结果登记,有4个村仅在调解主任随身携带的记录本中有记录,还有2个村(社区)美其名及时清结,实际上是塞进了自己的“电脑”,自称“记住则好,忘记也正常”。改革人民调解制度势在必行,但同时要求广大人民调解员从理念、认识与行动上与时俱进。
三、创新发展我市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若干建议
(一)深化认识,摆正人民调解工作的位置
人民调解组织多处在最基层,分布面广,队伍庞大,遇到的人、财、物等实际困难比较突出。因此,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人民调解工作了解、重视与支持,切实克服“重打轻防”的思想,充分认识到人民调解工作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要大力加强对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力度,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要把人民调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要工作考评范围,使人民调解工作在综合治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健全机构,落实调解组织网络格局
要创新人民调解组织形式,在村(社区)、乡镇(街道)全部建立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发展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在不同行业和系统建立各类专门调解组织,发展
第五篇:关于创新发展我市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创新发展我市新时期
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司法局
(2004年8月)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为我国宪法确认的法律制度,它是在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调解制度以其自愿协商性、过程相对保密性、程序简易性和成本低廉性而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在调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阶层矛盾的层出不穷,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如何适应改革发展大局的需要,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作出新的贡献,这些都亟待我们去深入思考和仔细探究。
近期,我们对我市的主要社会矛盾纠纷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浏阳市的镇头镇、永安镇,雨花区的奎塘办事处、高桥乡,开福区的通太街办事处、洪山旅游局(原综合农场)等六个乡镇街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对当前我市主要社会矛盾纠纷的简要分析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各种利益冲突和磨擦不断出现,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涉法信访问题越来越突出,组织化倾向比较明显,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民事纠纷导致治安刑事案件上升,对社会稳定形成较大的压力。总的来讲,我市人民调解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表现在:一是民间主要矛盾纠纷发生新变化,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已经不再是民间主要矛盾纠纷,而以资源权属、环境及生态、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工程建设中群众利益维护等经济内容的新型矛盾纠纷日益突出。其中,因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拖欠工资、职工下岗、军转干部待遇、复员军人就业和党群干群关系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加。参与者的构成复杂化,不仅有工人、农民、学生、离退休干部、个体户,还有转业、退伍军人等。一些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纠纷不断增多,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二是各类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其中的热点、难点主要有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的安置问题,征地补偿、拆迁安置问题,企业改制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集资款到期不能兑付问题,以及涉法涉诉问题,司法不公、执法不当问题等。三是纠纷参与人数呈现规模化倾向。一些地方群体性纠纷参与人数动辄数十人,甚至上百人,而且组织化倾向比较明显,甚至有的群体性纠纷事件,背后有组织者操纵指使,事前和事中都有较为严密的组织领导和周密的行动计划。四是相当部分纠纷当事人言行发生重大变化,诉求方式和行为方式偏激甚至违法的特点明显。有的利用国家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假日或政治敏感期,集体到京、到省里上访,围堵冲击党政机关,静坐请愿,罢工罢课,阻塞交通。甚至出现殴打执行公务干警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过激行为,以及自杀、自残的极端行为。
所有这些矛盾纠纷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对人民调解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目前我市人民调解工作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面对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我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各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更加健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工作范围不断拓宽,制度体系基本成型,人民调解功能作用日益突显。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人民调解组织3926个,其中村民调解委员会2786个,社区(居民)调解委员会501个,企业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508个,区域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131个,有调解人员37788名。与此同时,人民调解业务建设也得到了同步发展。全市近五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1900件,年平均调处36380 件。2003年调解纠纷36459件,调解成功35365件,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6.9%,防止“民转刑”205件,461人。有力地维护了省会××的社会稳定与政治安定,促进了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市人民调解工作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组织机构建立但不健全
建立并健全调解组织是做好调解工作前提与基础,调解组织网络化是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司法部颁布的《人民调解若干规定》,人民调解组织有四种形式:一是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二是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三是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四是根据需要设立的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受调查的6个乡镇(街)应建乡镇(街)调委会6个,已发文成立的2个,但未挂牌、刻章,工作未展开;应建村(社区)调委会9个,已成立9个,无牌无章的7个,无相对固定办公室的5个,有纠纷登记的3个,文书案卷都没有归档。9个村(社区)虽然都成立了调解委员会,但仅有4个村可以从办公室墙上得到印证,而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的名册只有一个村可以提供。9个村(社区)应设272个调解小组,唯有浏阳市镇头镇镇头村有调解小组及成员明细表,其它各村(社区)只能是口头说明,称调解小组就是村民小组长兼任,社区就是楼栋(片)的纠纷信息员,村民小组长和纠纷信息员混同于调解小组。由此看来调解组织网络中确有不少的“断层”与“空档”。国务院颁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应选举产生,但执行中走样。调查的7个村(社区)没有一个调解委员会是经过专门选举产生,全部是混同于村委会、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设立。
(二)调解队伍人员数量很大但素质偏低
从全市统计情况看,我市共有调解人员37788人,是全市在编法官人数的31倍。其中60岁以上9447人,占25 %,初中以下文化15870 人,占42 %。接受调查的9个村(社区)调解员,共有1732人,其中50-60岁 295人,占17 %;60岁以上420人,占 24 %;初中以下文化658人,占38 %;文盲或半文盲173人,占10 %;大专以上文化18人,仅占1 %;有相关法律知识或经过市级以上专业培训的138人,占8 %。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缺乏创新精神,是目前队伍中主要问题,工作力不从心,效果事与愿违的不乏其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群体性等特点,客观上要求调解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与调解工作业务素质,否则,调解工作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调解工作潜能难以充分发挥。显然,目前状况与新形势的要求相距甚远。
(三)调解主任有其名但无其实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调委会设主任一名,必要时可设副主任。《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人以上组成。法律规定表明调解主任是一个由三人以上组成的调解委员会的负责人,专司人民调解工作,而实际中大相径庭。且看对某村支部书记的一段调查:请问你们村(社区)是否设立了调解委员会?答:“调解就是我一个”。对话中折射出这样一个问题,不知道村(社区)委员会下面还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更不知道自己是一个调解委员会的负责人,与其说是一个调解委员会主任,还不如说是一名兼职调解员,准确地讲,他的主责是村支部书记,这是其一。其二,调解主任专职的太少,绝大部分都是兼任。从全市统计情况看,3926个调解委员会中专职调解主任300人,占7 %。从接受调查的9个村(社区)看,调解主任全部是兼任,占100%,其中有8个村(社区)由村(社区)支部书记兼任,占90 %,由村(社区)支委干部兼任1人,占10 %。表面上看,调解主任的力量很强,而实际工作中恰恰相反。村(社区)干部担任的职务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无法把主要精力用在调解工作上。大部分村支两委干部兼任调解委员会主任的同时兼任了治保主任、村支秘书、会计、民政、计生、村办企业法人等职务,可谓一肩挑数担。不堪重负的调解主任要切实履行职责,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形式意义上的调解主任,已非改不可。
(四)调解经费法律有规定但执行很尴尬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调解主任享受村(居)委副职待遇,调解员享受误工补贴”。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调解委员会的经费都受制本村(社区)的经济状况,经济状况好的村,村干部年收入3000元,差的村只有1600元,月平均100多元,村上办公经费只能是有一点用一点。绝大多数调解委员会因经费紧缺,工作举步艰难。我们了解到一个调委员会一年的正常开支需一万元。支出项目有调解员的工资、调解小组长和调解信息员的误工补贴、调解人员的培训费、调委会的办公费以及调解工作的调查、取证等项经费开支。如果要加强调委会内务规范化建设,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纵横交织的立体化网络格局只能是一厢情愿,纸上谈兵。
(五)业务工作有继承但乏创新
人民调解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积累与经验,但形势的变化、时代的变迁,人民调解的性质、地位、作用、方式等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走访调查中的调解委员会中,没有一个能全面、准确表述人民调解性质、作用、任务与要求,绝大部分调解员仍然沿袭旧的模式,遵循儒家“和为贵、礼为贤”的理念,纠纷发生后,劝说双方当事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和为贵,折中处理,对于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没有与时俱进,缺乏开拓创新,对于现阶段新的人民调解制度知之甚少。且不说村(社区)调委会,就是乡镇(街道)负责指导与管理人民调解的司法所与司法员对新的人民调解制度也感到茫然,认识上不清,概念上混杂,导致指导上不到位,出现了跟不上形势、适应不了新要求的情况。从新的人民调解制度实施以来,接受调查6个乡镇(街道)、9个村(社区)都没有正式运作。其内务建设、文书规范化管理上也大同小异。调查中所接触的调解员绝大多数人有规范文书格式、加强内务建设的意识,但行动与实践往往滞后。调查的6个乡镇街道虽做到了一案一卷,但9个村(社区)一案一卷一档的没有一个,有3个村(社区)有案情与处理结果登记,有4个村仅在调解主任随身携带的记录本中有记录,还有2个村(社区)美其名及时清结,实际上是塞进了自己的“电脑”,自称“记住则好,忘记也正常”。改革人民调解制度势在必行,但同时要求广大人民调解员从理念、认识与行动上与时俱进。
三、创新发展我市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若干建议
(一)深化认识,摆正人民调解工作的位置
人民调解组织多处在最基层,分布面广,队伍庞大,遇到的人、财、物等实际困难比较突出。因此,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人民调解工作了解、重视与支持,切实克服“重打轻防”的思想,充分认识到人民调解工作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要大力加强对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力度,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要把人民调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要工作考评范围,使人民调解工作在综合治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健全机构,落实调解组织网络格局
要创新人民调解组织形式,在村(社区)、乡镇(街道)全部建立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发展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在不同行业和系统建立各类专门调解组织,发展和完善人民调解工作网络。当前重点是抓好集贸市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建设和企业与乡镇(街)、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人民调解工作联系制度;要规范人民调委会建设,所有人民调解委员会都要按照“五有”(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人民调解委员会标牌、有印章、有调解文书、有统计台帐)和“四落实”(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工作落实、报酬落实)的要求,规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使矛盾纠纷发生时先有人民调解组织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要认真抓好调解协议质量调研评查工作。
(三)公开选任,建立与工作相适应的人民调解队伍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法制意识的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矛盾纠纷增多,难度增大,对从事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调解员的法律与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特别是人民调解制度改革后,调解对象范围的扩大、调解制度与诉讼制度相衔接的趋势,文化程度、尤其是法律与调解业务素质已成为人民调解员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因此建立一支与工作相适应的能调善调、坚强有力的调解队伍迫在眉切。要引入竞争机制,拓宽聘任调解员的渠道,创新举措,在县(市)的乡镇、城市的社区推行首席(专职)人民调解员制度。乡镇的首席人民调解员由驻乡(镇)的司法员担任。社区首席人民调解员实行公开选聘、招考,即在每个社区范围内进行公开选聘,将本辖区内退休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工作者和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热爱调解工作的干部、教师等人员选聘担任首席人民调解员,原来担任社区调解主任或调解员的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首席人民调解员的工资福利、组织人事关系等方面实行区、县(市)司法局为主、社区协助管理。首席人民调解员由市司法局发给“人民调解员资格证”,实行持证上岗。公开选任的具体方案由市司法局制定并统一部署实施。
(四)强化指导,加快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的长效机制
加强与改进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是摆在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加快发展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求,也是推进基层民主法制进程的必然结果。人民调解工作搞得好,香不了,做不好,臭不了,干部视为“吃搭菜”的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加强指导,切实提高指导管理水平。调查中暴露的问题,除了认识上原因外,指导不力、缺乏科学具体的指导方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调查的3个社区中就有一个社区主任直言相告,社区工作很多,我们自己认为调解工作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工作,但是上面没有要求,没有安排,我们只能是自我看重。可见城区人民调解工作与社区建设未能同步发展。有的调解主任反映,他们不知道怎样抓调委会建设,不知道怎样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这些问题应引起深思。各级基层司法行政机关要负重加压,集中精力,抓住社区建设与人民调解改革的机遇,科学制定人民调解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指导与管理。二是加强司法所建设,增强指导管理力量。当前,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着重抓住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强“两所一庭”建设以及国家对司法所建设投入国债资金的良好契机,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加强司法所业务建设,努力完成收编建所工作,并按照司法部提出的每个司法所不少于3人的人员配备要求,适当增加地方编制,不断壮大司法所队伍。同时按照《民事诉讼法》与《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赋予司法助理员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定指导管理职能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改变司法所长长期是“光杆司令”和身兼数职的现状,切实改变给司法所和司法助理员下创收指标、下达收税费、联村办点等额外任务的现象,真正给司法员减负松压,还司法助理员“专职专用”。三是加强培训,为适应人民调解改革做好素质上的储备。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队伍的培训工作,逐步实现在培训的基础上实行考试、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用两年的时间做到全部持证上岗。要做好首席人民调解员聘任考核、颁证工作,保证“首席人民调解员”的质量。四是加强规范化建设,使人民调解制度与诉讼制度有机衔接。要规范调解工作制度,建立学习、例会、纠纷管理登记、回访与档案管理五项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杜绝调解纠纷的随意性。要规范文书格式。使用司法部统一制订的各类人民调解工作文书,严格按要求填写,杜绝文书制作的随意性。要规范工作纪律与工作方法,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要严格遵守不收费的规定,防止搭车收费,变相增加农民负担。要认真贯彻落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关于《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通知》要求,与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建立起联系制度,形成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与合作,使人民调解工作向法制化、正规化方向健康发展。五是落实经费,保障人民调解工作正常开展。为充分调动调解人员积极性,稳定基层调解队伍,确保人民调解工作健康、稳定开展,必须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建议市、县、乡三级政府将人民调解工作业务经费按一定数额列入财政预算,对于公开选任的社区首席调解员(专职)实行月工资报酬制,每月500元,由市、县(区)二级财政各按50%比例分担,并由区、县(市)司法局每月统一发放。乡镇首席调解员实行工作补贴,每月100元。要不断创新思路,拓展渠道,市、县(区)设立防纠纷激化奖励基金和人民调解抚恤金。要创造条件,解决调解人员的人生安全、养老保险等后顾之忧,以利于调解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