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秉承课改理念展示自我风采
秉承课改理念展示自我风采
富源中心学校张乘龙
美丽的初夏,绿意葱葱。我校的多媒体教室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多媒体展示课。本次多媒体展示课教务处给一周的准备时间,从5月15日至22日全体一线教师进行展示。
课堂教学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主旋律,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教师教学行为转变,进行创新型教学,培育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多媒体展示课有名优教师,有教学新秀,有年纪六旬的老教师,有初出茅庐的特岗教师。每节课的设计都紧密围绕着本学科的课程标准,都紧密围绕着还给学生们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努力创新的现代教学理念。每位教师自己设计课件,每名教师的课件设计都独具匠心,别具一格,既简明实用,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每堂课每位教师讲得是那样的生动活泼,富有激情,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积极热烈,精彩纷呈,学生们在和谐的气氛中得到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自主创新的空间,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真正拿到了通往创新学习路上的金钥匙,以及受到了多方面的品德教育,有感恩教育,有诚实守信教育,有关爱他人教育„„。是呀,我们的教育应该走出上个世纪的教育误区,应该像莱辛说的那样:“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创新精神要从娃娃培养,创新意识要从孩子心中树立。本次多媒体展示课有几位教师的课讲得十分生动,(加几位教师课的特色也就是点评)。本次多媒体展示课教务处领导以及全体一线教师全程听课,认真按照《鸡西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评课,评课时气氛热烈,各抒己见,既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又开诚布公提出中肯的建设性意见,各学科组评课时做到民主和谐,记录详尽。
本次多媒体展示课充分展示了我校一线教师的教学风采,又大大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实现课改理念打下了良好基础,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二篇:课改理念 汇总
李丽 高三英语教师。自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以来,多次参加高三送考。在教学中,认真备课,积极推进“五环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心,爱护学生,课堂上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赵艳,高三政治教师。以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根本目的,树立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石磊,高一地理教师。地理教学要突出“趣味、能力、参与、务实、高效”的特点,同时体现图文并茂、以图释文,以文释图的学科特色。通过课堂教学艺术魅力的展示,吸引、指导、培养和教育学生,以达到培养人才,适应社会,面向未来的教育目的。
袁静静 高三英语教师。2004年开始从事高中教学工作。为了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抓紧一切时间加强业务学习,课堂上积极采取“五环节”教学法,讲方法,讲规律,把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鼓励学生主动质疑,相互争辩,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王韦,高二数学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念。积极实践学校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潜心研究教材教法,走进学生中间,认真了解学生特点,开展因材施教,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形成了自己的课堂特色。
张迎迎,高二地理教师。课堂的意义和价值恰恰不在于教会学生学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学生会学。学习能力才是我们素质教育中的那个“素质”。实践证明:减少教师讲课的时间,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而且学得更好。所以,作为教师,教学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即教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能力得到提升,素质得到提高。
王英伟,高一历史教师。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是向每一个学生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只有焕发出生命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堂。
冯真真,高二物理教师。深研精教,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成长。教育教学中,注重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以生为本,全面发展,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先学后教,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和心灵感受。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徐雪芳,高一物理教师。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要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不要对学生鲜明的个性或完全否决或过度赞赏,而要引导学生鲜明的个性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张玫玫,高三物理教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的理念,尊重学生,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将生活融入课堂。给学生以期望和激励,与学生平等交流,建立和谐平等的课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姜海霞,高二化学教师。新课程改革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着眼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凸显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教师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姜春燕,高二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立足学生,深挖教材,以问题为主线渗透数学知识,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继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会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思和实践能力。
王秀胜,高三化学教师。结合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臧西华,高二生物教师。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倡导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王德辉,高一数学教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手脑并用听说写,心中悟出始知深。”学习数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体验。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从事思考研究,而且要让学生有更好的机会去反思、去探究发现的“过程”。
辛云静,高一语文教师。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教学相长,其乐融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方为课堂的返璞归真。发现其长处,发掘其潜能,尊重其思想,包容其不足,打开其视野,促进其成长。做认真撒种,用心耕耘之人,相信有一天,会在一低头,一回首间,欣然收获田野里绵延的绿色。
孔祥锋,高三化学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立足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努力创设问题情境,降低知识难度。通过自学探究等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
张丽娟,高一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重视“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信任”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
王晖,高二历史教师。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课堂教学中注重转变观念,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阅读自学,更多的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创造一个人性化的、生命化的课堂,让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刘海燕,高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学科的兴趣。坚持五环节课堂教学改革,深挖教材,以启发诱导,自主探究的方法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全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高效思维和谐课堂。
韩梅,高二政治教师。教师要重视把教学过程聚集到学生的“学”上,彻底改变传统教学“重复低效”的被动局面,要引导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知识技能,产生内发情感引导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激励创新。在课堂上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善于捕捉学生灵感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让课堂生动活跃起来。
王红燕,高三语文教师。课堂变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好课堂这一师生交流的平台,注意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关心并洞察学生的心理,调整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主动思维,大胆实践。
贺少禹 高一化学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质疑、勇于求异,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使学生在问题中求知,在问题中发展,不断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王成绩,高三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所需,课改是渐变,不是突变所能实现的。课堂教学的改革是驾驭教学改革的中心,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我愿意和我的学生伴随着课改一起成长,一起体验创新的快乐,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一起迎着课改的春风,走向成功!
赵慧,高二物理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信学生的能力,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在物理教学中,适时地开设探究性课题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协作的研究习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孙玉萍,高三物理教师。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广泛涉猎各种学科知识,以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工作中,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重点难点问题逐个攻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孙树荣,高一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揣摩,让学生喜欢生物学、学好生物学。这是我的奋斗目标!!
鲁涛,高一数学教师。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我们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感受学科求知的乐趣;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和研讨中发现规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素质!
刘晓婧,高一地理教师。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在“思”中学习,在“改”中探索,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
刘志刚,高三数学教师。立足教材,以学生为本,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降低知识的坡度,设置问题的梯度,重视概念教学。能以问题引领学生,课堂授课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加强师生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精讲精练,重视学法的指导,创设高效和谐课堂。
邹文文,高一物理教师。课堂教学坚持“先学后教”原则,做到不学不教,学了再教,学先于教且决定教,教服从于学,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问题为引领,整个过程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在重视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曹泉鹏,高一语文教师。把教学当成一次掘金的行为:每一次对文本的挖掘就会发现新的矿脉,每一次对学生的开发就会淘出发光的金子,每一次课堂的互动就会找到稀有的矿种。把教学当成一次心灵之旅:每一次对教材的解读就是一道美的风景,每一次跟学生的对话就是一次善的播种,每一次师生的交流就会看到一种智慧火花的碰撞。创设诗意课堂,凸显魅力语文;徜徉灵动课堂,品味经典语文。
胡佃杰,高三生物教师。学生们和我一样,都渴望得到彼此的关注和鼓励,于是我们在相互勉励中共同成长,在成长中共同收获快乐。一个人只有感觉成功才会成功,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帮助一个人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走进生活,走进真实,感受源自学习的真正的成就感,帮助每个人重建信心。
宋志华,高一政治老师。从教以来,始终贯彻五环节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力求在充分尊重学生自尊和人格的前提下,让书本知识和人生经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学生心中激起阵阵涟漪并有所沉淀。
殷丽华,高三历史教师,遵循诱思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先学后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立足课堂教学实际,潜心钻研业务,严格遵循教改模式,勇于探索创新。
李波,高三语文教师。课堂教学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主动探究、乐于合作、用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
崔艳娜,高一英语教师。运用新的课改理念,用学生的眼光去分析教材,用学生的方式去理解和处理教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运用教材,用贴近学生心灵的方法去进行教学, 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朱温梅,高三历史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积极虚心地向其他教师请教,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大力执行学校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接受新思想,探寻教学新思路,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个人业务素质。
窦光芬,高一数学教师。“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替别人走路”,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课堂上先学后教,营造一个思想自由的氛围,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头脑,给学生学与说的机会,真正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
霍希望,高三地理老师。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赏识就在我们一言一行中,所以我们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
肖士红,高一英语老师。作为英语老师,除了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去培养和发掘学生的语言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自教学活动,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是双向的,且当以学生为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学好英语。
张丽,高一政治老师。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是开发悟性的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特征。
慕康好,高三数学教师。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长处,揣测他们的能力,了解他们的程度,考验他们的天资,巩固和鼓励其优点的一切趋向,并帮助他们发展,同时使他们自己相信其长处。
王尧锴,高三语文教师。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五环节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教师要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要帮助学生去掌握获取知识的渠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最终使学生不但在语文课中受益,更获益终生。
朱晓娜,高二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严格把握教学各环节,备课认真细致,课堂组织严谨有序,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胆实施教学改革,按照学生实际进行分层次教学,使各层次学生的成绩均有明显的提高。
葛茂盛,高二语文教师。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自己始终以高度的工作热忱勤奋求知,不断进取,努力提高个人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力争做到“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始终贯彻“先学后教,诱思探究”的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甘做学生的铺路石。
董兴泽,高一化学教师。始终在教学中坚持 “自主学习”五环节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贯穿了物理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做到遵循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总体要求前提下,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邵宗宝,高一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学科的兴趣。坚持五环节课堂教学改革,深挖教材,以启发诱导,自主探究的方法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全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高效思维和谐课堂。
丘奎,高二英语教师。自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以来,多次参加高三送考。在教学中,认真备课,积极推进“五环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心,爱护学生,课堂上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王志翔
高二语文教师。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积极转变教学思维,用学生的眼光去分析、理解和处理教材, 课堂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李晓艳,高二英语老师。这一年多来我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我包容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包容了我。语文是一门既简单又复杂的学科,时间长了才能见成果。我所做的还太少,以后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李明,高二生物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积极虚心地向其他教师请教,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大力执行学校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接受新思想,探寻教学新思路,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个人业务素质。
李洋波,高二政治教师。以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根本目的,树立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丽梅,高三生物教师。2009年参加工作至今,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广泛涉猎各种学科知识,以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工作中,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重点难点问题逐个攻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王冰,高三英语教师。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要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不要对学生鲜明的个性或完全否决或过度赞赏,而要引导学生鲜明的个性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张秀娟,高三地理教师。力求在教学上细致,思路上清晰,语言上精炼,讲解上到位,沟通上融洽,练测上及时;努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感悟中进取,在愉悦中收获!。
夏艺璇,高三英语教师。课堂的意义和价值恰恰不在于教会学生学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学生会学。学习能力才是我们素质教育中的那个“素质”。实践证明:减少教师讲课的时间,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而且学得更好。所以,作为教师,教学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即教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能力得到提升,素质得到提高。
袁克新,高二化学教师。课堂教学坚持“先学后教”原则,做到不学不教,学了再教,学先于教且决定教,教服从于学,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问题为引领,整个过程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在重视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王文艳,高二地理教师。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教学相长,其乐融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方为课堂的返璞归真。发现其长处,发掘其潜能,尊重其思想,包容其不足,打开其视野,促进其成长。做认真撒种,用心耕耘之人,相信有一天,会在一低头,一回首间,欣然收获田野里绵延的绿色。
徐云华,现任高一数学教师。毕业至今一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有自己完整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积极进行新课改,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第三篇:骨干教师风采展示课总结
骨干教师风采展示课活动总结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的舞台,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更好地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2018年8月30日至31日,我校组织开展了“骨干教师风采展示课”活动,两位骨干教师分别做了精彩的教学示范课。
在本次活动中,讲课的教师在备课、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教材、教法和学法研究等方面下了很大的气力:听课活动结東后组织召开了研讨会,研讨了参加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通过本次活动在教师队伍中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交流了教学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研究了教学先进经验,较好的调动了任课教师教研教改的积极性,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莫定了基础,达到了预期目的,下面就本次展示课,并结合我校的“六步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简单小结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两位作课教师高度重视这次活动,对自己的课做了精心的准备。从教学设计到课件制作,下了很大的功夫,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明显;特别是他们的敬业精神,确实为我校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
2.“六步教学法”在授课时得到很好的落实。“自主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理念,课上的以学生为本、积极发动学生的做法体现了从理念到操作上的成熟变化。这不仅仅是我们从操作层面上的技巧更科学灵活,而是老师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了,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在备课时对学生在自学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难点进行了预设,并想好了解决的策略和引导的方法。如闫志华老师的语文课《窃读记》,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心理与动作描写,并结合阅读理解,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在自学中,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确定后教内容。闫老师引导学生以读促思,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同时,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参与评价,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刘曼丽老师的《线段、射线、直线》教学,直入教学重点,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总结它们三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掌握本节的教学重点。两位教师均能预设科学的自学内容,合理机智确定后教内容。
3.听课教师在听评课中得到了很多收获和启迪。教师们听课的积极性很高,同学科的老师基本能够全员积极参加。大家认真听、仔细记,对照自己的教学找差距;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们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在研讨会上,骨干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听课教师点评骨干教师的教学,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体会认识深刻,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从不同角度对这次活动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认识,真情实感,收获颇丰。
二、存在的问题
1.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教师课堂上没有让学生感知到明确的习目标;在面向全体和关注学困生方面做的还不是很到位;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简单、自然生成的东西少;个别教师针对性训练或当堂训练做得不够;有的甚至缺少课堂小结或课堂小结的呈现方式不够丰富。2.教研应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的成长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但是有一些老师,以学科教学任务重为由,存在应付的思想。工作拖沓,教研工作的过程中不善于总结和积累,使主题教研活动不能形成合力。在本次主题教研活动中,我们本着人人参与、个个交流的原则,提倡每位教师都对两节课进行评价,为下一步的研究学习做好铺垫。但是,从上交上来的评课表中,还有很多教师的点评不够深入,流于形式。
3.教学的深度、广度还需不断提升。两节示范课的作课教师可以说是我校教研教学的骨干力量。个人的素质是非常好的,对待工作也是非常认真的。但是,从他们的课堂上,我们仍旧看到了一丝遗憾。《窃读记》一课,学生读的少且形式单一。
三、今后教学的建议
针对新课程改革尤其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 中,应进一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把握教材体系,处理和使用好教科书 我们知道,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指导,教科书是课标的具体化。在教 学中教师要以课标为指导,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用教材教而不是 教教材。用教材教,教材则是范例,教师不仅要解释教材,而且要以 教材为圆心,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取舍、整合和延伸。2.教学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新 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参与,离开了学生的配合,你 的教学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你的上课不再是仅仅传授知 识,而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生命的价值和自我体验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淡化教师权威,与学生真正建立种彼此敞开、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着人格碰撞与精神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
3.教师还要加强学习,进一步转变理念。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教学提出了要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科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如果教师对新课标把握不淮,理解不透,对教材体系了解不够,就会随意抬高知识的难度,重知识,轻过程。这样不但不符合新课标和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与新课改的理念及中考改革的方向相违背,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学 生的学习兴趣,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 生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之,本次骨干教师展示课,基本上展示了我校“六步教学”课堂教学的成果。执教者的教学示范性,为广大教师所借鉴,必将为老师们的个人成长,特别是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篇:课改理念100问(精选)
课改理念100问
理 念 篇
1、为什么要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992年,原国家教育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计划。时隔不到五年的时间,也就是1996年,教育部又开始蕴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并且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1年进入了实验区。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教育部又亲自领导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呢?
第一,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格局、政治格局、科学技术发展,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个体,仍至儿童、青少年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思考我们的基础教育究竟有哪些不适应?如何去变革?应该说这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共同背景。
第二,在这样一个共同背景下,国际上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了哪些趋势?我们怎样去跟进这个趋势?怎样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三,就是我们的现实。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特别是80年代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研究、实验研究,应该说从观念到理论、到策略,仍至管理制度,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但是面对时代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多方面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我们还没有形成一种课程制度更新的机制,我们的学校文化还有很多方面是需要我们重建的。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怎样去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怎样建构一种有活力的、有精神感染力的学校文化?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迎接时代的挑战。站在综合国力的提升,站在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角度,把我们放在一个全球背景下去看待,的确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肓负的使命、责任感,是非常重大的。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些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积极参与下,全面展开了。
2、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这是统辖新课程的灵魂,是贯穿新课程的一条主线。
首先,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迎接未来挑战的战略性决策。“三个面向”的思想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三个面向”的含义是:首先,中国的教育应是在可持续发展中为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服务,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功能,然后通过创新求得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其次,中国的教育不能是自我封闭的教育,自我封闭就不可能有进步和发展,我们的教育要走向开放,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在与国际的交流中发展自我;最后,中国的教育要兼顾现实与未来,要站在现实预测未来,要用对未来的预测来指导现实。只有以“三个面向”为根本的指导方针,作为教育变革子系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能更具有前瞻性,才有发展的动力。
其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热潮中逐渐形成的。1997年9月教育部基教司在烟台召开的素质教育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全面的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此后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基本确立了基础教育改革的体系。中共中央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同时,也提出了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的任务。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把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
3、主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哪些?
(1)教育民主(2)国际理解(3)回归生活
(4)关爱自然(5)个性发展
4、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依据基础教育的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的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一目标是围绕人的培养来设计和确定的,也是教育的“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基础教育担负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责任的具体体现。因此,课程改革应以实现这一目标为中心。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标志是什么?
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一是看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了真正的变化,学习中不是积极主动,学习过程是不是充满了快乐和成功的体验,是不是乐于思考和勤于自主探究。二是看师生关系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是不是变得平等、和谐、融洽了。传统观念下倡导师道尊严,教师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看作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一直处于仰视和遵从的地位。新的教育理念下学生开始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角色,容纳学生不同的声音,承认他们的“异己”思想,真诚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内心感受,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实践,发现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三是看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不是真正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类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是不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这是从内容维度上来讲的。过去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可谓天衣无缝、和盘托出,就是没有给学生留下可以提出问题的空间。
当然,最根本的是看学生和教师是不是在这次改革中获得了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看学生是不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加主动的发展,更多展示出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更健康活泼快乐的生活;看教师是不是有了更强的专业精神,是不是有了更高的工作热情和充满了职业的成就感。
(根据《师资建设》2004第3期,李丽君《透视课程改革——肖川博士访谈录》编写)
7、为什么说本次新课程改革不同于以往的课程改革?
本次课程改革有两点非常突出:一是有助于改造国民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长期的封建专制主义历史。致使我们的国民在性格上比较内敛,缺乏主动性,过于迷信权威,习惯被动与依赖,不够开朗、积极和乐观,个性的自我表现力不强,这是个文化问题,当然也是一个教育问题。传统的教学压抑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通过这次课程改革,可以让我们的课堂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思考、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多自主的空间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变得自信、积极和乐观。从本质上改变现状,弥补国民性格的缺陷。
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促使教师成为探索者和研究者。过去的教师是“依纲靠本”来进行教学,《教学大纲》给予了教师非常详尽的指导,教师只是教材的执行者。而现在的课程标准是粗线条的,没有可以依靠的外在行动指南。它的好处就是可以发挥教师自己的创造性,显现自己的教育个性,也迫使教师去研究教学的内容,去探索教育的艺术,通过这些活动使教师获得自身素质的提升,变得更富有教育的智慧,从而带给学生更高品质的校园生活,进而丰富教师的工作动机,增加成就感,提高教师生命质量,为教师赢得更多的尊严,使其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职业。
(根据《师资建设》2004第3期,李丽君《透视课程改革——肖川博士访谈录》编写)
8、“双基”目标在新课程总体目标中是怎样定位的? 1963年以来,我国历次《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包含了“双基”、能力以及思想教育三方面目标,但实际状况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成为学生学科学习最重要的目标,而作为课程目标的其它两方面体现较差,事实上成为了“软目标”。哪幺,作为以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新课程是怎样定位“双基”目标的呢?
(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仍然是学生学科学习的重点
《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规定学科课程的整体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学科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和以前的大纲相比,课程的目标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合理的结构。但这里,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以“双基”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还是放在第一位的,是构成学科课程目标体系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所以笔者认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仍然是学生学科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双基”目标虽然是学科新课程总体目标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固然是学生学科学习的重点,但是,这个目标在新课程中被赋予了新内涵。首先,什幺是学生应当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标准》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和数学的飞速发展,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认识理解应该与时俱进,一些多年以来被看重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已不再成为今天或者未来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相反,一些以往未受关注的知识、技能或学科思想方法却应当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双基”。其次《标准》认为从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即带有鲜明个性认知特征的个人知识和学科活动经验,也属于学科基础知识的范畴。另外,“经历过程”被认为是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这是因为“经历过程”会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这些比那些具体的结果更重要。
(3)“双基”目标的实现为新课程总体目标中 其它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新课程规定的学科课程的四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旨在保证学生能均衡、可持续发展。《课标》对四个方面课程目标价值的认识有一个明显的定位--------学生在“学科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前者是每一个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同时,《标准》也特别提出“学科课程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学科活动中实现的,其中,学科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这就是说:学科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来完成的。这就要求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忽视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才能保证其它方面目标的实现。
9、为了更好地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师要仔细的琢磨和深入的领会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精神,特别是《课程标准》所体现的基本精神。首先,教师要在观念方面发生一个变化,比如就:什么是有效的教学?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有些教学可能就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不仅未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可能误导、压抑学生的发展,封闭学生的头脑,扭曲学生的人格。
其次是教学行为的变化。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经验的分享者。老师如何组织课堂,如何与学生交流,都应该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乐于给予学生精神支持和实质性的帮助,引导学生制定行为改进方向,而不是过度的控制和越俎代庖。
再次,是个性的转变。教师要有自己的个性,在教学中富有表现力,提高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开朗、乐观、积极地进行教学,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要简单刻意模仿别人的教学行为,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的精神,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独特而尽可能完美的个性,把自己的课堂变得芳香盈溢、与众不同。
10、为什么说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在课程改革史上,很多规模宏大,规划周密的课程改革并没有成为课程改革成功的范例,而往往是昙花一现,或路途夭折。得出的结论是:最初的课程改革计划并没有被教师很好地理解并推行下去.教师不是课程开发的要素,但是教师潜在地影响着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课程的实施,基本上由教师来承担,因此,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影响是直接的。
首先教师对课程进行解释.课程为学生而开发,要在学生身上体现课程开发的效果,但在课程与学生之间教师是连接的中介,因此,教师扮演着把课程解释给学生的角色。这样,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解释直接影响着课程推行的效果。
其次,教师的课程观念和课程意识向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对于课程实施,教师有自己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导致课程实施的取向不一样。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无论教师采取哪种实施取向,他们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由于课程改革不可能面面俱到,尽善尽美,为了使课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教师对课程的调整或“二次加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新的课程改革不能忽视教师的因素,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11、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
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知道,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12、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 ●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
●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单兵作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实验员、图书馆员之间的配合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例如,小学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3—9年级设科学课、1—9年级设艺术课、7—9年级设历史与社会课,还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比如,在研究性学习中,不仅要帮助课题组的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且要力图获得比学生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才能对课题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另外,无论哪一门学科,哪一本教材,你都会感到其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高度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以音乐课程为例,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比如《金色的秋天》、《过新年》、《运动的旋律》、《黄河的故事》,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孩子们在听、唱、舞、玩、奏、演中感受音乐艺术。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必须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那么,哪些是课程资源呢?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呢?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例:在体育设施的开发中,可以想办法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比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可以制作简易器材,改造场地器材,合理布局使用场地器材。对运动项目资源的开发,如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运动的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源远流长的民族体育文化,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歌舞、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射箭、白族的跳山羊等,都是民族传统体育和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对课外、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包括家庭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活动、少年宫体育活动、业余体校训练、区、县体育竞赛、体育俱乐部活动、节假日体育活动竞赛等等。还有,对自然地理资源也可以进行开发,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千姿百态,季节气候气象万千。利用空气,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利用阳光进行日光浴;利用水可以开展游泳运动;利用荒原进行步行拉练、野营;利用雪原进行滑雪、滚雪球、打雪仗等;利用草原可以学习骑马等;利用山地丘陵可以开展登山运动;利用沙丘可以开展爬沙丘、滑沙等运动。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给体育课带来无穷的乐趣。
13、教师需要哪些新的技能?
●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
●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
●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如朗读、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比如,地理课程增加了电子地图、遥感技术等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教师对这些新知识、新领域、新发展要有所了解。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而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成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备齐的教科书,而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比如,音乐《划船》课,过去只要教会学生唱这首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如今,还要求教师要创设不同的环境与情景,使学生体会在风平浪静里划船、碧波荡漾下泛舟、急风暴雨中拼搏、龙舟竞赛时奋进的不同感受。同是教一首歌,不同的教法,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是大不一样的。这就是教师对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同是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有不同的上法。另外,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许多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新颖、独特,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这也对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出了挑战。
14、教师在课堂上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是否只能表扬而不能批评学生?
我们习惯了过去的学生守纪律,井井有条的课堂,但这是过度控制的结果。现在教师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孩子真正的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尤其是小学生本身就很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散漫,这种天性的释放在一定程度上是应该允许的。要改变过去的观念。教师应该设计好课堂活动,把课堂营造得宽松愉快,解开束缚学生的枷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潜入到问题的解决中去。当然不是说只能表扬学生,现在我们强调表扬是针对过去的老师对学生贬损性的评价而言的。获得鼓励、欣赏和认可是所有人特别是儿童的一种需要!批评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如果带着期望的、呵护他的自尊和自信的态度去批评也可以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在这点上教师要运用教育的智慧和艺术。15、21世纪教师应具备哪些核心能力?
21世纪是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以知识和技术创新频率不断加快、社会深刻变革为主要特征的时代。教师要为这个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至少应具备以下几种核心能力:
一是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速。面对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加速老化,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的信息和教育技术,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或素质结构,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社会和时代,才能不断创新教育以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反思教育的能力。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变革,教育改革将更加频繁、广泛和深刻,教师将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模式、过程、手段与方法,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自觉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断调适,而且要具备能够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教育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教”。因而教师必须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社会与个人后果以及伦理背景,给教育以终极关怀。
三是基于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教育和学习的数字化生存成为可能。21世纪网络技术将有更大的发展,网络资源将更加丰富,人类创造的最新资源也将以最快最优先的方式上网储存传播。谁不学会基于资源的学习,谁就将成为文盲。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基于资源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四是激活创造性的能力。变革和创造将是21世纪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类发展史表明,人的创造潜力是无限的。如同“芝麻开门”的暗语能打开宝库一样,人的创造潜力必须通过激活才能变为现实的创造力。21世纪的教育必须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创造之人,使他们通过一个个会创造的头脑和一双双会创造的手,创造出新的生活、新的时代和新的世界,这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因此,教师必须具有通过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新精神和激活学生创造性的能力。
五是心理辅导能力。可以预料,随着知识创新的加速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21世纪的社会竞争将日趋激烈,同时通过合作共同应对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也日益成为必然选择。面对激烈竞争人们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向合作又要求人们能相互理解和扶持。无论是竞争与合作都要求人们和谐相处。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心理辅导的能力,通过助人自助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16、适应新课程教师应学会什么?
学会鼓励与赞赏
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往往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能使学生学习信心倍增。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给予积极性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学会赞赏,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对学生有创意的回答,教师一定要给予积极的赞赏,这也是对其他学生的鼓励。只有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对于自己的想法才会爱说、敢说、乐说。
学会引导和帮助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应主动到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强有力的支持者。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要帮在疑难处,导在关键点。在此同时强调,在引导、帮助学生时一定要给学生留学生有思维空间,引导并不等于直接告诉,帮助也并不等于代替。学会交流与合作
课堂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没有交流的课堂是沉闷的、无效的。课堂教学也是合作的过程,没有合作的课堂是单调的。新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与合作,共同学习的过程。这种交流体现在:共同探讨、争论、求真;而合作体现在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共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会创新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呼唤的是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有创新意识,做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问题创新、教学过程及教学手段创新用自己创新的劳动去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学会反思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提倡教学反思。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求得更高的发展、更快的进步。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没有止境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把自己的教学推向新的台阶。
17、“培养完整的人”,这是怎样一个概念?教师要体现这一教育思想,自身素质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
所谓完整的人就是有完整的精神生活,与世界有着丰富关系的人,他能够建立与自我、他人、社会、学习、生活、自然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关系。它相对的就是片面的人,畸形的人,精神世界残缺不全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与幸福,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才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教育要体现这一思想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教师是教育的重要的资源,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课程改革的成功。而教师的成长是建立在自身的学习基础之上的,教师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使教师有更加丰厚的文化底蕴,使教师更加具有教育的眼光,创造性地理解、驾御和使用教材。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开放、年轻与鲜活,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需要,从而克服教学的倦怠感。教师成长的两个必要途径:一是可以多读各科教科书,尽可能的去了解其他学科一些内容,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在执教过程中横向联合,帮助学生完整地、综合化地理解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多读一些好的教育刊物,经常保持和教育前沿问题的接触,带有一颗敏感的心去探求问题的真面目,积累知识,提升智慧。
18、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教师应如何做?
要实现孩子的终身发展,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人本的学生观。新课程目标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培养合格公民,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的过程,又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教育不再是为了谋求一纸证书,而是为了开发学习者的个体潜能,教育也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就业”,而是一种贯穿于学习者终身的活动。
动态的知识观。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只为学生的一阵子着想,而要为学生的一辈子着想”,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
综合的课程观。随着分科课程局限性的逐渐暴露和人类活动领域中综合性的问题的不断凸现,以及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与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要求更高层次的综合课程的呼声愈来愈高。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更高层次的综合课程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分科课程的抛弃,恰恰相反,它是建立在传统分科课程基础上的,没有学科的分化,没有分析性的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综合化便无从谈起。
发展的评价观。对学生的评价更应重视学习的过程性、形成性。由甄别和遴选转向激励和发展,即把学生学习的成果,比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方案设计、制作等以及形成这些成果的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评估学生的重要依据。除了观念,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素养。
其次要改进教育方式
在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上,由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转变。所谓面向结果,是指教师把引导学生寻找现成的说明、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认证、现成的答案等视为教学过程的首要任务,教学效果的衡量也是以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为标准的。所谓面向过程,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其产生的基础以及它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等。
在教和学的方式上,由单向输导向多向交流转变。新课程的教学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求多向交流——交往、互动。师与生、生与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思想相互摩擦、碰撞、共振。同时在这种互动中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对待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上,由因材施教向因材择学转变。也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切合自己认知水平的一系列学习方式和学习材料,使学的过程真正个性化。针对学生间的差别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学生能否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否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条件。
在学习主体心理能力的调动与投入上,由注重认知向注重情感转变。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情感交融的过程,教学双方不仅要实现知识信息的相互传递和融合,而且要实现情感信息的相互传递和融合。在教学中,教师没有感召力和缺乏激情的教学,常常使学生们的心理能力处于“冬眠”状态。因此,在情感上与学生实现沟通融合比在认知上与他们取得沟通融合更为重要。
在教材的使用和开发上,由“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教”转变。由于课程结构的国际性和内容的开放性,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足够的发挥空间。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师应多方组织素材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实现跨越”必须由“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教”转变。
课 程 篇
19、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3)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5)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
(6)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2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1、课程改革是不是不要应试教育了?
素质教育并非完全否定应试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必定是艰难的,困惑也会很多,受到方方面面的阻力。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教师必然对学生成绩有顾忌,这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搞好本次课改必将提升教育质量,其教育绩效必然显著,关键在于是否真正搞好了课改。
在积极进行课改的时候,对于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也是重要的,这也是人的一种素质,不能一棍子打死。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尺度的问题。
22、什么是教材?
许多教师把教材理解为教科书,认为教科书就是教材的全部,并常与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等概念混淆。到底如何界定教材,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根据一定学科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技能体系,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
教材既包括师生所从事的活动,又包括完成此类活动所应用的各种材料或工具。可分为有形的(物质的)和无形的(精神的)。
在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靳玉乐等主编)将教材定义为: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的图书教材,又包括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
23、新教材有哪些特点?
1)、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性。2)、适当降低了知识难度,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一方面新课程注意控制教材内容的总量,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另一方面新教材大胆更新了“双基”的概念和内容,删除陈旧无用的信息,充实了学生能够接受、适应现代生产与生活的信息,如“神舟五号”、克隆等内容。3)、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传统教材的弊端之一是把学生定格在设定的“书本世界”和“科学(知识)世界”之中,满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恰恰远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致使儿童与现实生活的疏离感日益增强,社会意识逐渐淡化。新教材不仅关注那些客观的、系统的、逻辑的“共同知识”而且关注那些主观的、情境的“个人知识”,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力图把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纳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努力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融合。4)、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传统教材编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精选那些确定无疑的知识或理论,教材对学生无异于一个权威的发布知识的载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质疑、求异的心理取向。新教材注重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天性,通过提供与学生背景有关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教材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出发,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说法、事例,以及丰富多彩的探索性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以“讨论”、“观察”、“调查”、“练习”、“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制作”等形式出现,着力加强探究的力度,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5)、尊重师生个性,给师生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课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教师能够将其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经验、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学生也可以多角度地学习教材,大胆的阐述自己的看法。过去的教与学都是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的理解和开发教材,现在教师可以“改”教材了;新教材还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及不同的思维取向。总之,新教材让不同的教师、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极大的拓宽师生的发展空间。
24、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
首先,新课改提出由过去“教师对教材的忠实取向”向“教师与教材的互适”转变,即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教法,不关心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的运用只是全部的接受、执行,不存在教师对教材的取舍增添的权力。因此,仅仅是教材的就极大的束缚着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而新课改给予教师一定的教材运用灵活性,强调了教材只是材料或范例、只是师生展开活动的中介与话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删减、增补教材,从而达到教师与教材到互相适应。这种教师与教材的关系转变自然涉及到教师专业知识的延伸问题,即教育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局限于教材的知识视野、满足于教学参考材料的知识范围来完成教学,相应地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教育环境的许可与限制等因素,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拓展知识视野。
因此,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方向性的专业知识要求。主要包括通过继承、批判,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形成当代教育所需要的“科学人文主义”观念;确立环境意识,以天人合一的博大胸怀来寻求人类与环境的和谐,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具体性的专业知识的要求。主要是新的课程理论,诸如课改中涉及的课程种类(如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或活动课程与隐性课程)和课程层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知识都需要教师重新学习;课改中涉及的新教法(如体验式教学、探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实践、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也是在过去教师作中提及较少的,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
25、新教材“新”在什么地方?
目前在全国各新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的教材,都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的《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制的,反响很热烈,其主要新意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内容总量,适当降低知识难度。
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一方面注意控制教材内容总量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方面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改变原理性知识偏重思辨和过深、过难的现象。这样一来,既能保证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以能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2)、更新教学内容,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教材内容的现代化问题是新教材改革的核心之一。为了改变以往教材中出现的体系僵化、内容陈旧、缺乏现代气息状况,新教材大胆更新了“双基”的概念和内容,适时删除了次要的、陈旧的、用处不大的信息,适当充实了学生能够接受、适应现代生产与生活的即时信息。3)、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传统教材的弊端之一是把学生定格在预先设定的“书本世界”和“科学(知识)世界”之中,满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恰恰远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新教材观不仅关注那些客观的、系统的、逻辑的“共同知识”,而且关注那些主观的、情境的、默会的“个人知识”,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生平情境”,力图把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纳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努力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汇通融合。
4)、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强调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可以说是这次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亮点,各种新教材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出发,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说法、事例,以及丰富多彩的探索性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以“讨论”、“观察”、“调查”、“练习”、“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制作”等形式出现,着力加强探究的力度,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同时。注重探究难度的循序渐进以及探究环节由隐到显的逐渐深入,编排了具有较强思考性的讨论题和练习题。5)、尊重师生个性,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新教材十分强调教师的教学创新和专业创造,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鉴赏、体验、感悟和想象,以及这种个性化感受、见解和启示的发表、交流和分享,而尽量避免所谓的“标准化”、“统一化”的固定答案。体现在教材内容上,如向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栏目和课外自选的家庭小实验;允许学生自主解读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多样化的理解;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工利用教材,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体现在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设计、建议上,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猜想、讨论、交流、反思、批判、发表创建等等。6)、利用信息技术,扩展课堂学习空间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教材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加速和改善学生对世界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活跃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新教材在组织编写有关文字材料的同时,还陆续开发出成套的、系列化的录音、录像、光盘等多媒体视听教材,有的教材还结合各章节内容向学生提供有关的互联网站,作为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这些网站涉及到天文、地理、科技、文学、语言、历史等各个领域,不仅提供了大量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无法纳入的学习内容,而且及时推出了文字教材来不及更新和提供的最新材料,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以“课堂”、“教科书”为中心的狭小范围。
7)、版式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为充分发挥教材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中的作用,新教材在编写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一是大多采用大开本,并充分利用每页的空间进行版块式设计,如将“信息窗”、“加油站”、“迷你实验室”、“实验探究”、“请提问”、“讨论与交流”、“作业”等版块内容加以巧妙编排,活泼而又清晰;二是从学生理解程度、语言规律出发,文字表达简明扼要,流畅生动,且根据内容需要对文字的大小、体式及色彩进行了灵活处理,使教材里的关键内容一目了然。三是选用了大量的表格、彩图、照片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引人入胜。教 学 篇
2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高度概括地说就是自主、合作、创新。所谓自主就是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在学习的内容上、时间上、进度上,更多地给与学生自主支配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的机会。过去的课堂是老师控制学生学什么,什么时间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种过度控制压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过程中的美好体验。
所谓合作就是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合作是一种开放的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品质,乐于与他人打交道,是培养人的亲和力的基础。
所谓创新就意味着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总是试着无能为力改变,所以创新、探究和发展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的人格是不完善的,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总是带有开拓进取、勇于冒险的精神,不会固守不变的东西得过且过。
这些就是新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精神,不管你是接受学习还是探究学习,也不管是个体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要体现一个这样的精神。所以接受学习也完全可以是自主学习,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高度的情感投入,有明确的目标追求,不断的反思和检视自我,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积极地寻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这些内存动力的支持去达成目标的实现,这样的学习就是非常有效的,因而是高品质的自主学习。
(根据《师资建设》2004第3期,李丽君《透视课程改革——肖川博士访谈录》编写)
27、现在的学习方式有哪些不足和缺点?新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过去的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机械重复、简单训练、接受学习。学生的探究、实质性参与教学的过程、学生之间互动与合作、交流与分享太少。所以今天我们要强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把所有学生的学习都提高到一个自主学习的高度。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我导向——明确学习的目标,自我激励——有感情的投入,自我监控——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作为教学的一个目标,应通过具体真实的问题解决来更好地明确解决问题所依持的原理。让学生能够把这一原理应用到更广泛的情境中去。原有的试图说服学生、命令学生、简单重复已有的正确结论的学习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剥夺了学生质疑的权利,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学习方式不管是合作学习,还是个体独立学习,也不管是探究学习还是接受学习,都要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品质,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它必须具备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三种构成要素。(根据《师资建设》2004第3期,李丽君《透视课程改革——肖川博士访谈录》编写)
28、教学方式应该实现哪些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它的缺陷越显现出来。它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纲知识的容器。按照上述五步进行教学,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却是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1)、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师生交往的情境中,受到某种刺激,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需求的欲望,进而形成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系统中重要的动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而要靠教师在师生的交往中去激发、去培养。实践证明,“目标激励法”、“表扬促进法”、“友好交往法”等等,都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好方法。2)、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
其目的是让学生摆脱教师那种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在这一阶段,要突出“自主求索”四个字。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不能再用一套讲义来应付全班学习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应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教在学后,学在教前,生为主帅,师为参谋。这个阶段很重要,也很复杂,操作的难度较大,一般可以采用“问题讨论法”、“主题研究法”、“师生方谈法”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3)、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
其目的是让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练习之痛苦,以自我表现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凸现主体、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一阶段,要在“动”字上下功夫,要力求做到身动、心动、人人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采用或模拟表演,工对抗辩论,或演讲朗诵,或趣味游戏等形式鼓励学生动。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自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他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4)、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
其目的是让学生打破书本的局限,突破经验教训的禁锢,不做知识的奴隶,不做教师驱赶的绵羊,着力培养自己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和敢疑、敢闯的创新精神。
从学习过程的整体上看,这一阶段是实施全过程的归宿环节,前三个阶段原活动都是在为
这一阶段的完成蓄积力量。一堂课的学习活动是否成功,关键要看这一阶段的质量。因为只有搞好为这一阶段的活动,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才能达到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做探险队长、突围队长,打破常规,运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学生解答一个问题后,教师可提问:这是不是最佳办法?此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换一种说法是否效果更好?这里是否有错误或漏洞?以此鼓励学生质疑书本,鼓励学生突发奇想,敢冒风险,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身体力行。
5)、变“检查知识”为“互相交流”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同学间、师生间的学习体会和情感体验的交流,总结知识,体验学习方法,感受学习的酸甜苦辣。这一阶段虽然是结尾阶段,但切忌流于形式。成果汇报、学习拾遗、几点补充等,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总之,要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将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组建崭新的认知结构来增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根据王德斌、胡荣华《教学方式的五个转变》编写,《湖南教育》2004年第2期)
29、什么是学习环境?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协作在一定的意义上是协商的意识。协商主要有自我协商和相互协商。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反复商量什么是比较合理的;相互协商是指学习小组内部之间的商榷、讨论和辩论。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30、新课程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
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3)、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4)、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6)、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7)、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
8)、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31、怎样定位师生角色?怎样看待师生的作用?
1)、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他们不仅必须开发或发现这些问题,而且必须认识到复杂问题有多种答案,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这显然是与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宗旨紧密相吻合的。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教师必须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教师必须提供学生元认知工具和心理测量工具,培养学生评判性的认知加工策略,以及自己建构知识和理解的心理模式。教师应认识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3)、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应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因而,学生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新课程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师应当注意使机会永远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
32、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不是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坛?
目前,我们有些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生怕惹上“越俎代庖”之嫌。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落实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这一理念,教师必须让出讲坛,这样才能显示课改的彻底性,这样才能表明自己的教育思想是与时俱进。
其实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并不排除教师的讲,关键时刻教师的讲是必要的,关键是看教师怎样讲。教师讲应是精要地讲,教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和“点讲”。有些知识,教师不讲,学生就不明白。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错误的东西,教师不引导,不点拨,不讲解就不行。否则就像韩愈所讲的“其为惑也,终不解也。”语文教育大师袁蓉几十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当教师的不要怕讲,在学生迷茫时,该指点迷津就指点迷津,该旁敲侧击就旁敲侧击;当学生不懂时,该理直气壮地讲就理直气壮地讲。
33、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行为相脱节的原因是什么?
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广大第一线的教师通过培训和自学,已经有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等新理念,但实际课堂教学却还是非常陈旧。这种理念一套套,课堂上“涛声依旧”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这种理念和行为相脱节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关键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被内化,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的话:知识有真有伪,思想与行动相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我们要有自已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的理念是个体的认识、经验、行为在其头脑中的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来自自身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理性认识。只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师的实际感受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构建起属于自身的新的理念。理念通过行为来体现,理念更是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和发展起来的。这里我们提出一种“实践+反思”的教师行动研究模式。一般的研究多着眼于理论层面,而教师行动研究则着眼于实际的教学问题,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疑问出发,研究的主人翁是第一线的教师。行动研究的结果是一些能改进教学问题的新做法。教师通过有系统地搜集证据,寻找出哪些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不断改进自已的教学,精益求精。用先进理念对照已有经验基础上的教学,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在新理念指导下进行新的教学实践,找出理念与行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改善教学行为。实践证明:“实践+反思”是理念和行为相连接的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4、在新课程观念下,什么样的课堂才是一个好的课堂?
首先是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丰富的智力生活的背景,就是创造一个充满探索精神的自由表现的学习情境,一个相互支持、互相欣赏、彼此接纳的和谐氛围,学生可以率真地袒露自己的心扉,表现出最本真的一面。这样的氛围当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其次是学生实质性的参与了教学过程,包括:⑴师生之间要为实现教学的目标去充分的沟通、交流和商讨以达成
一个共识,即我们为什么学这个内容,学习这个内容对学生本身成长有哪些意义。⑵学生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在教师指导下的推演,而是学生在不断的质疑、不断的修正、多元化的理解下共同探究一个公式或是一个原理的由来。⑶最后反思总结学习后还有什么困惑和问题需要进上步的探索。
另外,学生是否有在课堂上有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只有展示才有发现,只有发现才有发展,潜能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突现并丰富和发展出来的。
(根据《师资建设》2004第3期,李丽君《透视课程改革——肖川博士访谈录》编写)
35、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教学。
教学中交往的属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性。1)、交往的本质属性——主体性
交往是主体的生存状态与活动方式,有交往的主体,才有交往的行为,才能构成为交往活动。处于教学交往中的师与生应该是教学过程共同的主体,他们之间不是施教与受教、改造与被改造的单一对象关系,而是一种“人与人”、“我与你”的意义存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与生人格上独立,关系上平等,活动上自主,教学上民主。有了师与生,特别是学生主体的定位,交往的双方才能相互尊重,敞开心扉,彼此接纳,互相作用,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交往的主体性的发挥才能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民主性。2)、交往的准则——相互理解
理解是交往的“生态条件”,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沟通,相互倾听,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没有理解,人的交往就会萎缩。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或说教,而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交往的文化,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意义的创生离不开师与生的共同努力与相互配合。相互理解才能清除长期统治教坛的“师道尊严”的无形屏障,使彼此走向对方的内心世界,使师与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交往的相互理解属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合作性。3)、交往的运行机制——视界融合
交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体现了“主体间性”的存在,这种“主体间性”的实质是没有内外压力与制约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教与学的交往是双向的、互动的,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材及其各种教学资源等,单方面的教与授不是无济于事就是索然无味。而教学中的对话、沟通实现着参与者对现实和历史的各种视界的汇聚融合。以相互碰撞的回应中,来自对方的信息不断为自己所吸收,对各自的认识偏差,不断地加以克服矫正,新的思想、新的视点不断产生。视界融合过程就是教学的意义建构过程,也是师生吸纳人类文明、净化心灵、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交往的固有机制铸成了教学过程的第三个品性——创造性。
4)、交往的存在状态——全息互动
交往是双方或多方的接触、往来、对话、沟通,教学中交往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了它原始的语言学的意义,它已经成为人氽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学是交往的特殊变体,是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的特殊场合。教学这一交往活动,不仅指向参与者的认知过程,也指向参与者情意价值形成过程,作用于他身心的各个方面。全息互动的交往是一种能动的建构,包括知识技能的获得,智慧能力的提高,主体人格的完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生产,也是精神生产的过程。交往的全息互动属性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学是交往的特殊存在形式,交往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本质。用“教学交往”观审视教学过程,并以此构建共同主体的师生关系,将传统的教学改造为平等、民主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创生的教学,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这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和理想追求。
36、为什么说教学中交往的属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性? 1)、交往的本质属性——主体性 交往是主体的生存状态与活动方式,有交往的主体,才有交往的行为,才能构成为交往活动。处于教学交往中的师与生应该是教学过程共同的主体,他们之间不是施教与受教、改造与被改造的单一对象关系,而是一种“人与人”、“我与你”的意义存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与生人格上独立,关系上平等,活动上自主,教学上民主。有了师与生,特别是学生主体的定位,交往的双方才能相互尊重,敞开心扉,彼此接纳,互相作用,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交往的主体性的发挥才能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民主性。2)、交往的准则——相互理解
理解是交往的“生态条件”,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沟通,相互倾听,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没有理解,人的交往就会萎缩。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或说教,而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交往的文化,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意义的创生离不开师与生的共同努力与相互配合。相互理解才能清除长期统治教坛的“师道尊严”的无形屏障,使彼此走向对方的内心世界,使师与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交往的相互理解属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合作性。3)、交往的运行机制——视界融合
交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体现了“主体间性”的存在,这种“主体间性”的实质是没有内外压力与制约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教与学的交往是双向的、互动的,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材及其各种教学资源等,单方面的教与授不是无济于事就是索然无味。而教学中的对话、沟通实现着参与者对现实和历史的各种视界的汇聚融合。以相互碰撞的回应中,来自对方的信息不断为自己所吸收,对各自的认识偏差,不断地加以克服矫正,新的思想、新的视点不断产生。视界融合过程就是教学的意义建构过程,也是师生吸纳人类文明、净化心灵、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交往的固有机制铸成了教学过程的第三个品性——创造性。
4)、交往的存在状态——全息互动
交往是双方或多方的接触、往来、对话、沟通,教学中交往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了它原始的语言学的意义,它已经成为人氽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学是交往的特殊变体,是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的特殊场合。教学这一交往活动,不仅指向参与者的认知过程,也指向参与者情意价值形成过程,作用于他身心的各个方面。全息互动的交往是一种能动的建构,包括知识技能的获得,智慧能力的提高,主体人格的完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生产,也是精神生产的过程。交往的全息互动属性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学是交往的特殊存在形式,交往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本质。用“教学交往”观审视教学过程,并以此构建共同主体的师生关系,将传统的教学改造为平等、民主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创生的教学,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这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和理想追求。
37、交往的意义是什么? 交往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基本活动,是人类社会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任何一个人既是个体的存在,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存在,现实社会中每个成员的成长和发展必然存在着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交流和往来。与他人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没有交往,就没有社会,就没有人类的存在,就没有人类及其社会的发展。
教学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就是人与人的交往,这种交往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境中“生产”着教育,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交往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交往双方为共同目的、就共同内容进行探究、发现、获得真理的过程之中。正如我国学者叶澜教授所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人与人交往,也隐含了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
38、交往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自我教育
教学活动以探究人类共同的智慧、经验、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交往则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双方彼此真诚平等的心灵敞开,各种不同的见解或主张相互碰撞,新异的思想火花不断产生,交流的双方各自逐渐产生了自我的意识感,在了解对方、获得共识的同时也认识了自己,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目的。2)、力量教育
教科书的知识需要掌握,但教教科书不是目的,用教科书来教才是真谛。很多需要教的东西无法像事实知识那样物化在书本中,而要通过师生的思想、情感、言行来表现,通过师生交流、沟通来实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的师与生都是一部活动的教科书,教师的知识和人格及学生中蕴含着的学习热情与潜能,都是一种难得而不可低估的教育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使信息变成了财富,使知识化作了发展,使各种显性与隐性的教育资源直接或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3)、过程教育
课堂教学呈现的不只是书本上记载的前人认识成果,更重要的是展示和分析知识的发生过程、人的思维过程、人类改变现实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对话和交流。学生不是造访“成品仓库”,而是经历着现实的“生产过程”,以此领悟着发现与创新的乐趣。无疑,探索的精神、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思维和方法都会无私地馈赠于每个从事“生产过程”的人。
4)、行动教育
置身于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器,而是“发生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全融合在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活动中,既有师生双方的信息交流,更有师生的行为互动。在这种行为互动中,教师和学生都会得到实践的外向锤炼。5)、合作教育
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在亲密的人际交往中,师生敞开心扉,情意相通,不同见解的交叉,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坦荡而真诚。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
39、课堂教学怎样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
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要顺次展开三个层次:
1)、情境创设: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2)、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3)、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为此应该设置智力台阶: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一题多变,四是学科综合。
其次要落实四项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0、课堂教学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41、课堂教学怎样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出来的吗?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都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一般说来,态度与价值观,可能是没法“教”的。
本质上,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一种主观选择,是行为主体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看到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你可能落下同情之泪,也可能想方设法帮助他,还可能视若无睹;购物时售货员少收了货款,你可能暗自庆幸匆匆离去,也可能赶快纠正予以补足,或者以为这是对商业欺诈的合理报复而兴奋不已„„凡此种种反应,都是植根于行为主体深层认识的主动选择,都是建立在主体此前所真正持有的、对世界和对自己行为自以为正确的观念基础上的,都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情感基础上的。
在主体性认识没有形成或改变以前,可以告诉他可能有几种价值选择,正确的选择是什么;还可以告诉他错误的选择有什么不利影响,甚至可以强迫他按照正确的选择去行动。但是,只要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选择不是建立在自主性认识的基础上,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就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因为它们不会影响学习主体此后的选择。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的认识。
其实,教育最核心的要求,不外是让学习主体有可能实现主动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如此,知识、能力教育亦如此。
(根据文哲《态度和价值观》《课程改革实验通讯》 编写)
42、课堂教学怎样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多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1)、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再发展的史实,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重视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与方法选择的意义,授学生以“渔”,使学生受到方法论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2)、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之中,使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获得坚实的基质。重视教与学的方式的配合: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素养以及教学条件为依据,选择课堂教学的方式。重视学生活动与训练的设计:保证覆盖面和参与度;体现程式性,留下延伸性。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选准探究内容、创设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营造探究氛围、亲历探究过程、启迪探究思维、体现探究价值。重视交流:动口——语言交流、动手——操作交流、动键——网上交流。重视互动:动脑——思维互动、动身——实践互动、动情——情感互动。
3)、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获得体现的载体。一要重视情境创设:创设源于学生的经验而又高于学生的简单经验的学习情境,把学习目标定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内,激励学生跳起来摘取学习成功的桂冠。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获取、加工、评估、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清晰地思考的能力,包括对价值观的思考、逻辑和数学的推理、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和思考,以及预测和预报的能力;有效交流的能力,包括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例如在公众场合掌握讲话的语言和身体的语言,正确运用正式和非正式的书写、语法,掌握各种文体以及风格,快速浏览、阅读的能力等;理解人类环境的能力,基本掌握有关人类环境的各种知识;知晓人类和社会的能力,基本掌握人类和社会进化、发展的知识;个人生存能力能力,包括个人为生存和自我保护而必需的教育和训练。创设源于学生心理需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有效性。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提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二要重视榜样的力量: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通过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三维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
43、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和理解: 1)、教学设计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它把课程设置计划、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材料等都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并把教学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因此,可以把学生和教师的整个学与教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2)、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就是: ●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
●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3)、教学设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分析,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以假设的学生(即学生的平均水平)作为教学对象,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假设的学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学生在各个方面无不例外地表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学生个体在群体中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另外,以往的那种重教而轻学的研究是不可取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一个依据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对新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无论何种教学形式,学习最终是通过学生内部学习过程自己完成的,学习的结果将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教学设计必须重视激发、促进、辅助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进行,从而使有效的学习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处于教学的劣势上,要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同等的机会。可以说,教学设计具有个别化教学的特征。
4)、教学设计必须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其科学决策的依据
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学和教的双边活动,教学设计是以人类学习的基本规律为依据,探索教学规律,从而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媒体及方法策略的体系。因此,必须以研究学和教基本规律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作为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决策的科学依据,有了成功的教学设计,优化的教学效果才有保证。
5)、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为目的,它常以学生学习所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寻找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解决的目的。因此,教学设计是以问题找方法,而不是以方法找问题,使教学工作更具有目的性。
6)、教学设计十分重视对设计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并对教学设计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为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44、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进行“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然后进行“学习目标的阐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接着依次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论对教学设计的前期工作进行修改完善。
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构成 教学设计的五大基本要素。
⑴ 从学习的需求分析开始,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这样以解决“为什么”及“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⑵ 教师需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行学生特征分析,考虑课程、单元及课时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考察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关于学习内容具有什么知识和技能,即对学生初始能力的评定,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
⑶ 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⑷ 确定教学策略,考虑如何实现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的途径,解决“怎么学”和“怎么教”的问题,其中应考虑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或教学资源。
⑸ 对学和教的行为做出评价,在行为评价时,一方面要以目标为标准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提供了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模式中所有步骤作重新审查,特别应检验目标和策略方面的决定。
对于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理解,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将整体性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诸多要素,主要是为了便于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并掌握和发展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技术。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从教学系统和整体功能出发,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四要素的一致性,使各要素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
二是应该认识到我们所设计的教学系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动态过程,涉及到的如环境、学生、老师、信息、媒体等各个因素也都是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在利用模式设计教学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决定设计步骤,确定从何入手,重点解决哪些环节的问题,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工作。
45、怎样钻研理解教材?
从宏观上讲,要了解解放以来我国教材的编写轨迹,熟悉近年来编写出版的各套教材。从教学实际讲,教师应掌握良好的钻研教材的手段,认真咀嚼研究自己所教学段的教材。几种具体的钻研教材的方法:
1)、整体把握法
从总体上全局上了解全套教材的性质、内容、编排意图、训练线索及体例,做到对每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胸中有数,从而居高临下,进退自如。
2)、序列探讨法
从教材的纵线上进行排列、梳理,跳过纵横交错的章节(单元),在落实各条训练线方面增强整体印象,熟悉不同类别的训练点在各条训练线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序列探讨法就是着眼于各条训练线的“整体把握法”。如理科教材的概念、理论、应用、实验、计算各条训练线。又如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记叙文阅读、记叙文写作、说明文阅读、说明文写作、议论文阅读、议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听说训练、汉语知识、文学作品阅读、作文片断练习、文言文知识等各条训练线。
3)、单章(篇)钻研法
从单章(篇)教材的钻研入手,把理解教材的任务落实到单元(课时)。对单章(篇)教材的钻研,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设计教学程序、改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性一环。理科教师应弄清某章教材内容的史料、目的、思路、线索、结构,理解概念、规律和原理,分析实验现象。文科教师应弄清某篇文章的历史背景、目的、思路、线索、结构、语言风格、独特技巧以及字词的读写理解句段的咀嚼分析、板书和练习设计等。
4)、从某一角度将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放在一起比较研究,深化理解。
如语文教师可以进行文章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的比较、中外作品人物的比较、不同时代游记写景抒情表达方式的比较、不同年代通讯主题及构思方法的比较、同一作家不同文体的比较、同一主题不同表现角度的比较、不同年代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的比较、不同主题作品中博喻修辞方法的印证比较,等等。又如理科教师可以进行概念导出方式的比较、相似或相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比较、同一概念从不同角度理解其内涵的比较、相关理论的比较、应用于同一领域的不同理论的比较、论证同一课题的不同实验手段的比较、使用不同原料制取相似产品的实验装置的比较、各类计算方法的比较,等等。
5)、学科渗透法
以本学科教材的某些知识点为中心,通过设疑部难的方式,与其它学科相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动手面,增强教师的应对能力和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46、怎样研究学生?
研究学生主要是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认知的前提特征和情感的前提特性。研究学生的方法主要有:
查:查资料档案。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以往的思想品德表现、学业成绩、身体健康等。
谈:座谈了解。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以往和现在同学中的交友情况及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情况。
聊:个别谈话。主要是为了实地考查学生的性格,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社会、学校、班级、教师和同学的看法,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等。
访:家访、社会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庭及当地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对父母及他人的态度、劳动观念、社交情况等。
察:察言观色。主要是为了了解当时学生的心理活动,收集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当时的情感状态等。
47、怎样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
这种方法包含了四个要素: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1)、教学对象
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而写的,所以描述学习目标时应指明特定的教学对象。有时候如果教学对象已经明确了,就可以从目标中省去这个要素。2)、行为
行为是学习目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表明学生经过学习以后能做什么和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这样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行为变化中了解到学习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了。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来描述行为,其中动词是一个行为动词,它表明了学习的类型,而宾语则说明某一学科的具体学习内容。
针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及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有一些可供教师参考选用的动词。比如,在编写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可以选用下面的动词:
⑴知识:说出„„名称、列举、选择、背诵、辩认、回忆、描述、指出、说明等;
⑵领会:分类、叙述、解释、选择、区别、归纳、举例说明、改写等;
⑶应用:运用、计算、改变、解释、解答、说明、证明、利用、列举等; ⑷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区别、检查、指出、评论、猜测、举例说明、图示、计算等;
⑸综合:编写、设计、提出、排列、组合、建立、形成、重写、归纳、总结等;
⑹评价:鉴别、讨论、选择、对比、比较、评价、判断、总结、证明等。
而在编写情感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则可以选用下面这些动词:
⑴注意:知道、看出、注意、选择、接受等;
⑵反应:陈述、回答、完成、选择、列举、遵守、称赞、表现、帮助等;
⑶价值判断:接受、承认、参加、完成、决定、影响、区别、解释、评价等;
⑷组织:讨论、组织、判断、确定、选择、比较、定义、权衡、系统阐述、决定等;
⑸价值体系个性化:改变、接受、判断、拒绝、相信、解决、要求、抵制等。
编写行为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根据前面讲过的学习目标分类方法,结合学科内容分成不同类别的学习目标,然后从上面提供的动词中选择出合适的行为动词,最后再把学科内容作为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就可以了。例如:学习内容是“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要求学生能够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中怎样预防热胀冷缩现象带来的损害。这是一个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其目标层次是应用,所以应该从“应用”一行中查找动词,比如使用“列举”这个词,这样“行为”就可以被描写成“列举生活中的一至两个例子,说明人们怎样预防热胀冷缩现象带来的损害。” 3)、条件
这个要素说明了上述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所以在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时,也应以这个条件来衡量。
条件一般包括下列因素:环境、设备、时间、信息以及同学或老师等有关人的因素。比如,“在30秒内完成10个仰卧起坐。”就规定了完成仰卧起坐的具体时间;再比如,“查字典,翻译下面的英语短文。”就考虑了信息方面的因素。4)、标准
这个要素表明了行为合格的最低要求,教师可以用它不定期衡量学生的行为是否合格,学生也能够以此来检查自己的行为与学习目标之间是否还有差距。
“在20分钟内,完成一篇看图写话练习。”这个标准表明了行为的速度; “在吹奏竖笛的考试中,如果出现两处以上的错误,就为不合格。”这个标准规定了行为的准确性。
以上两个标准都采用了定量表示法,在这种方法中除了可以使用数字外,也可以采用百分比来表示。除此之外,标准还可以用定性的方法,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示。
标准是对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质量的最起码的要求,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但是在编写学习目标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行为出发,而不能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标准。
当我们把四个要素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写出一个完整的学习目标了:
“初中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教学对象),能在5分钟内(条件),完成10道因式分解题(行为),准确率达95%(标准)。”
其实采用ABCD法,并不意味着四个要素必须一应俱全。其中只有行为要素不能省略,而其他三个要素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省略。
有时学习目标中的条件与标准是很难区分的,如上例中的“在5分钟内”既可以看成是表明时间限制的条件,又可以理解为表明行为速度的标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不去细分它到底是条件还是标准,而是应该考虑学习目标是否能够用来指导教学及其评价。
48、怎样用内外结合的表述方法编写教学目标?
如果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力的改变能反映到学生的行为中来,我们就可以观察到,用ABCD法描述是非常适合的;但有些变化却不能反映到行为中来,对于这一部分变化可以采用内外结合的表述方法来描述。
用这种方法陈述的学习目标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一般学习目标,用一个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内部变化,如记忆、知觉、理解、创造、欣赏等;
第二部分为具体学习目标,列出具体行为样例,即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能反映内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为。
例如,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关心班集体的态度。”态度本身是无法观察的,但是通过列举一些学生的具体行为变化术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态度是否已经改变,学习结果也就能够观察出来了。上面这个学习目标可以这样来描述:
内部心理描述:
具有关心班集体的态度。行为样例:
认真做值日;
主动做对班集体有益的事情;
积极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
在年级或全校的各项比赛中,积极为自己的班级争取好成绩。
又如,学习目标是“理解议论文写作中的类比法。”就可以这样描述:
内部心理描述:
理解议论文写作中的类比法。
行为样例:
用自己的话解释运用类比的条件;
在课文中找出运用类比法阐明论点的句子;
对提供的含有类比法和喻证法的课文,能指出包含了类比法的句子。
49、怎样确定教学顺序?
教学顺序指教学内容的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它决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即教学设计时讨论一节课中各条具体教学目标的次序安排。
一节课中大都包括一条主要教学目标及若干从属教学目标(它们构成实现主要教学目标的先决条件)。这些从属教学目标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完成,先学哪条、后学哪条,便是教学顺序设计的核心问题。我们主要介绍智力技能方面的教学顺序。
三种基本的教学理论:
1)、加涅的从简单到复杂技能的教学顺序安排(递进式)
加涅把智力技能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成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按照她的理论考虑教学顺序,应从最简单的技能开始,以此为基础,学习更为复杂的技能。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条规则时,学生应先会辨别相关的特征,然后学习“三角形”、“内角”、“180度”等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这条规则。2)、布鲁纳的发现法(归纳式)
按照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策略,教师不把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向他们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并由学生自己收集证据,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发现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学会发现的技巧,而且发现的学习结果也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这种发现,实际上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顺序。它的一般步骤是:
⑴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个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的问题;
⑵学生利用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某些材料,对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
⑶从理论或实践上检查自己的假设,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可展开讲座或辩论;
⑷对争论作总结,得出结论。
例如,学习加法后学习减法的第一课时的教学„„ 3)、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思想(演绎式)
他认为教学顺序原起点应确定在学习层级的较高点,即先呈示一般的、有较大包容性的、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然后再学习一些具体的学习内容。
这种方式如果运用得好,就会成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教学方式。50、教与学活动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学习是一种内部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外部条件,促使学生向教学目标规定的方向产生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学校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外部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因此,当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时,才能有效地促进学习。教学活动的安排必须讲究科学性,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分别是接受、期望、工作记忆检索、选择性知觉、语义编码、反应、强化、检索与强化、检索与归纳。与学习的内部过程相对应,我们可以参考加涅提出的九个教学活动的环节,即学习的外部条件。
学习的内因与外因
学习的内部过程 教学活动
1)、接受 引起注意(唤起学生注意,保证学生接受剌激和学习的发生。)20、期望 告诉学生目标(教学开始时,应让学生具体了解完成教学目标以后,他们将会做什么,从而激起学生对学习的期望。)3)、工作记忆检索
剌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在学习新内容前,指出学习新的技能所需具备的先决知识和技能,以此剌激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让学生看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教学目标的关系。)4)、选择性知觉
呈示剌激材料(当学生作好准备时,向学生呈示教学材料,呈示的剌激材料应具有鲜明的特征,以促进选择性知觉的内部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顺序的安排;二是每次呈示的教学材料的份量。应考虑三个因素:学生的年龄;学生的准备知识;学习的类型。)
5)、语义编码 提供学习指导(旨在促进语义编码的内部过程。语义编码是为信息的长期贮存作准备的加工过程。)
6)、反应 诱引行为(促使学生做出反应的活动)7)、强化 提供反馈让学生知道学习结果)
8)、检索与强化 评定行为促进回忆并巩固学习结果,即促进检索与强化的内部过程)
9)、检索与归纳
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旨在促进检索与归纳的内部过程,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培养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就言语信息的学习而言,要提供有意义的结构,使结构在检索过程中发挥线索作用,供学生回忆知识时使用;就智力技能的学习而言,应安排各种练习机会。)教师在具体应用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这九个教学活动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的共性,如果完全照搬应用,那么我们就只能采取替代教学策略,而对产生式教学策略就会忽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哪些活动由教师来安排,哪些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加以选择应用。
其次,应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告诉学生目标”的活动,在发现法教学过程中是不必要的,在接受式教学中,往往可以进行。在态度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应采取学习之后再告诉学生目标的方法。最后,对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灵活,突出重点,不必要在每一节课里都包含所有九个教学活动。例如,我国学校中将课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种类型。单一课是完成一种教学任务,涉及少数教学活动,或重复进行一项活动,如复习课、练习课等。综合课是同时完成几种教学任务,一般包括多项教学活动。
51、什么是课堂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情境不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伊始,而是充满课堂教学的整个时空,只要有学习活动的进行,就有相应的学习情境,它是多维度、全方位的,包括心智、情意、氛围、交往、问题背景、学习条件等各个方面。情境的创设,总的来说可分为智力情境和非智力情境两大类。智力情境的创设,主要是利用认知发展的同化与顺应机制激活思维,作用于思维的流畅性、广深性、发散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搜索性和调控性,比如情境、变式情境,问题解决的发现探究式情境等。非智力因素是指作用于学生的心向情境、内容呈现方式以及合作交往的过程的反馈调控等手段,营造生动直观、情趣共济的学习情景,充满激情、活泼热烈的交往场境,情真意切、陶冶心灵的艺术氛围,相互悦纳、宽松和谐的心理沟通。
52、为什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对于各门学科,其内容有严谨结构,学科知识涉及的现象和规律源于生活,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这就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以引起他们的反省及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53、什么是“问题情境”?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问题情境”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这种教学环境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存在外,还有心理意义上的存在。从物理意义上讲,它具有客观性,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背景,它可以是现实生产、生活材料,也可以是本学科的问题,还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等。从心理意义上讲,它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愿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问题情境有以下种类: 1)、问题的障碍情境:就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学生陷入新的困境,以形成新的认知冲突,从而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探求的一种问题情境。
2)、问题的发现情境:就是通过呈现一定的背景材料,引出新的学科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特征或内在规律,产生新的学科概念的一种问题情境。3)、问题的解决情境:就是直接呈现出某个新的学科问题,围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去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探求知识、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一种问题情境。
54、什么是以主动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操作策略?
建构主义形成了一系列教学策略,如支架教学策略、认知学徒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而贯穿这众多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性的知识建构为中心的思想。
是以教师为中心来设计和操作教学,还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和操作教学,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操作策略,相应的也会有完全不同的设计操作思路、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不同的教学策略有不同的教学操作环节,但建构主义强调四个基本环节:情境创设、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体现主动学习的要求。
1)、情境创设:这是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2)、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3)、协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
4)、效果评价:这是主动学习的延伸性环节。包括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每个成员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协作学习中对群体活动的个体贡献等。建构主义的评价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反对过分细化的标准参照评价;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关注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发现知识、认知策略、自我监控、反省与批判性思维、探究与创新能力的评价;反对“答案唯一性”的评价,提倡一种开放的、多解的、多元的评价,以充分反映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不同水平差异。
“主动学习”要求的体现,说到底是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55、什么是合作交往?
师与生、生与生、个体与群体的相倚互动关系是教学赖以存在并得以表现的基本形式。“交往”是师生间、学生间、教学内容和相关信息与教师、学生间的相互沟通与应答。合作学习不仅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简单变化,它联带着问题解决的“宽带”和纵深度。合作交流意义的建构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基础,以调整学生群体间的交往行为、开展合作学习为重点,着力营造引起学生心理共鸣、思维共振的“交往场”。这种学习方式并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组学习”,在“交往场”中,教师是学生的同伴和朋友,问题的解决须是在个体能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群体协作配合才能完成,正是在“交往场”中,师生互动、共创与共生。当然,我们倡导的这种“合作学习”也不是那种纯粹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在现实的教学条件下,可以采取“分—合—整”的办法,即将问题分解为几个子问题,待小组完成各自子问题形成整体解决问题方案后再进行全班学生层面的交往与整合。
56、什么是成功体验?
成功体验是指学生通过自组化的内部加工获得知识、情感、方法、逻辑等一体化的真实体验。它既表现于受情感驱动的参与行为,又反映为所学、所思、所得、所悟带来的认知与发展的愉悦。建构成功体验的基点是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基本方法有二:一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知识能力和人格品质教育的关系,通过学习活动全方位地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体验。也就是说,将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中介”、对象化的材料用于学生认知加工和自组过程;能力作为加工过程的规则、程式、方法加以显发和演进;学生的个性品质作为“加工”、“自组”的保障、意识、价值、情感态度等加以强化和升华。二是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恰当运用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激励性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与能力。
57、怎样促进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反映,是活动中的师生相互交流、影响,不断作用的状态。教学交往观告诉我们:教学活动中,师与生、教与学是互构互生、良性互动的,是二者间的双向讨论、交流与沟通,这是一个“提问应答”、互为因果的负反馈活动系统。认识与把握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是改造传统课堂教学的“龙眼”,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1)、“互动”是教学中师生“交往”的互动
“交往”当然不是形式上热热闹闹的你来我往,而是人类社会生命本性的存在状态,是主体间相互理解与交往的“主体间性”的打造。这种“状态”与“打造”是在无内外压力与制约情况下的真诚敞开、交互共生,在强调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同时,这一点显得成为重要。相对于这一认识的观念和行为分别是:教育活动交往的本体论意义与有效辩解往的理据。前者,是说教育实践的本质是交往活动,是师与生及师生与材料间的双向理解、问题解决以及应答讨论,形成共识的共创共生活动。从这一理念出发,教师绝不能再独霸课堂,“消化”学生,应当特别强调课堂教学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对于有效交往的理据,有的学者提出了三个“有效宣称”,即尊重客观事实的真实性,与社会规范一致的正当性以及“捧得一颗心来”的真诚性。教学中的有效交往,当然也必须服从于这一规律,师生间的尊重、理解和关爱比什么都重要。2)、互动的多元性与教育性
教学中的互动是多元的,是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的互动体。比如情境,不只是直观生动的教学情景,还有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发人深思的问题背景;内容也不只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有生活经验的积淀,生命意义的领悟,道德规范的认同,情感情操的陶冶;互动的角色也不只是师生间,还有学生间、小组间、个体与群体间,师生与教材间的沟通、对话与意义创生。特别应当强调的是这种人际关系在教学情景中的教育性原则:其一是互动基本因素的把握,即个体明确的自我意识,对对方的知觉与期待以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其二是良好互动方式的运作,即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亲密合作的人际关系为前提,师与生的角色是可变的,师与生的作用是互补的。相对于现实的班级集体授课制而言,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应是教学互动的首选。
58、怎样加强学习活动的体验性?
活动的体验性是针对传统教学忽视教学过程的亲历性和自主性而说的。强调体验性的理由十分明确,因为体验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是个性化的知识,它是自得自悟的生命活动状态。教学中的体验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存过程的体验。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思维展开过程,使学生亲历知识“生产过程”,领悟探索发现与经验积累的乐趣,进行求实态度、探索精神与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二是课程文化的体验。通过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对接,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的对接,原有经验与新鲜经验的对接,创设情趣共济的教学情境,构筑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在小课堂连着大世界的氛围中吸吮人文思想的乳法,享受表达与聆听的愉悦;三是创新性活动的体验。选择和组织能引起学生思考与探究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思维加工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敢于创新的个性倾向和意志品质。因为体验性知识多为内陷性和程序性知识,体验性教育十分强调学习者的亲身参与和实践,这就决定了其教学的最佳方式应当采取参与式、探究式和主体活动式,促进学生自得自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互动中发展。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以改变教学过程结构和组织结构促进教师行为结构的改变。如何加强学习活动的体验性? 1)、以学习活动为线索设计教学
好的教学设计不应该是严谨的教学流程,而是对动态的、生成的过程的规划和预测,是对当下的、实态的过程的有效对策。传统“以教论学”的观念必须摒弃,代之而来的是“以学论教”,以学生学习活动为线索,强调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实现主体参与教学事件的最佳整合。实践中我们感到有利于学生参与的事件包括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相互理解、尊重、信仰的师生关系,充满情趣、发人深省的教学情景,高质量的思维路向与方式,扬长救失、发展个性特长的个别教育,富有教育意义的建构式教学内容等。这样以经验为本位,以过程为中心的体验性教育是活动体验与教学过程的合二为一,教学与训练、达标与发展、活动与体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2)、将学习方式的改变置于突出位置
有什么样的课程标准,就有什么样的实施办法。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实践中学,在探索发现中学,在合作交往中学,即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所谓研究性的学习是以小课题(问题)的研究为主,它模拟科学研究的情境和过程,强调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体验。这种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行完成的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及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下,学生的研究和发现与教师的积极指导是分不开的。其实,教的实质就在于帮助学生对现实的创造与加工。教师的行为准则有两条:一是调节、监控学生问题的解决,教学过程在相互作用的前提下,按合作共享的原则来组织;二是指导学生的发现活动,突出价值导向、真理规范和实践创新三个要素。学生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当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之后,教师的教育机智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置疑问难的解说,思维闪光点的捕捉,问题解决深广度的调控,学生应答的评析归因等,成功的做法是导其所思,引其所做,扬其所长,促其所成。
59、怎样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人的发展是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与核心,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发展,就要提升人的地位,显示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昭示人的个性。现实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掌握轻发展,过分关注课本知识内容的精确输出与认同。要实现全体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就是凸现主体发展观,致力于教学目标上的发展性教育。1)、全面体现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教学的发展性功能是藉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实现的,我们推崇由课程构成要素决定的融知识、技能、能力和观念态度为一体的完整的发展性教育。这里教材的知识系统不再独尊,而源发于主体本身、更贴近人的本质的、隐蔽在知识背后的能力系统、价值规范备受关注。在具体目标的研制上,教育要素既包括经验、事实、原理性的知识点也包括能力要求、思考方法以及与学习内容相关拓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个性品质等教育因素。实际上国家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一轮教材已对此作出了说明和展示,观念与行为的转变已势在必行。
2)、注重生存与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教育
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我们必须由以往那种目标的精确制导与结果的追求转向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目标的导向,要体现学科学习能力与驾驭信息能力的整体合一性,注意将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使用的能力整合到学科能力之中,将思维的活动过程与信息的处理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
3)、有益于个性化的学习
成功的教学在于成功地寻找并确立学生心理结构与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构建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实现“最近发展区”上的最大发展。这就需要将教学置于研究基础之上,力戒“照本宣科”的无效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注意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个别指导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有效方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爱好禀赋与特长。4)、教学目标的动态性、开放性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病是它的封闭性,是它与外部世界的隔裂性、滞后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要求必须将学生的发展置于社会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之中,置于新世纪人才标准的需求之中,教学目标及为之服务的教学内容应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体现动态的开放性。要尽力构筑开放的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重视展示利用教材内容与广阔信息资源间的开放性联系,并将之贯穿课程内外。
60、课堂教学中怎样对待学生的答问?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现在的课堂上经常听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赞扬,经常听到“啪,啪,啪”表扬的掌声,给回答好的学生甚至戴上大红花,对回答不好的学生老师也翘起大拇指。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采取滞后评价的办法,于是出现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有的教师认为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好”、“很好”进行笼统的评价。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加以澄清,这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缺陷。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热情,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我们认为学生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教师不应只是一味的喊“好”,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鼓励学生,但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小学教学参考》杂志(2004第3期)编写)61、什么是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维果茨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62、什么是抛锚式教学?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63、什么是随机进入教学?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
5、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64、什么是“传递——接受”模式?
“传递——接受”模式是目标主要指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程序为:
⑴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活动丰富想象;
⑵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既由感性转化为理性而达于理解,更要引导学生独立地利用已知探索新知,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作业;
⑷检测、评价。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谈话、练习等。65、什么是“示范——模仿”模式?
“示范——模仿”模式是目标主要指向训练动作技能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程序为:
⑴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和正确示范;
⑵学生观察、模仿操作;
⑶指导矫正失误、反复练习;
⑷独立操作练习直至熟练。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实验、参观、练习等。66、什么是“发现法”教学模式?
“发现法”教学模式是目标主要指向发展智能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程序为:
⑴提出问题,即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欲望;
⑵产生假设,即引导学生利用材料,对解决问题提出各自的假想;
⑶讨论交流,即学生用讨论或辩论的方法发表对解决问题的看法;
⑷作出结论,即在教师指引下学生作出正确结论。
在“发现法”的基础上,加强教师在学生探索发现得出结论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可发展为“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其教学程序是:
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问题;
⑵观察探究,引导学生发现目标;
⑶推理证明,引导学生验证发现;
⑷总结、巩固、提高。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发现法、讨论法、尝试教学法、探究法、问题教学法、创造思维训练等。
67、什么是“自学——辅导”模式?
“自学——辅导”模式是目标主要指向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教学程序为:
自学教材→讨论交流,解决疑难→精讲或示范→演练深化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阅读指导法、自学辅导法、讨论法、练习法等。68、什么是“情境——陶冶”模式或“创造性”教学模式
“情境——陶冶”模式或“创造性”教学模式是目标主要指向发展个性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教学程序分别为:
⑴创设情境,带入情境→参与活动,感受情境→陶冶性情,总结转化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教学法、陶冶法等。⑵创造性教学模式——“三基一强化五阶段”,即
三基:基本前提,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训练。
一强化:强化训练。
五阶段:①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情境和气氛;②创造性感知;③创造性想象;④思想流畅性、灵活性训练;⑤创造性解决问题。69、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讨论”成了大多数教师惯有的一种课堂基本组织形式,所谓“讨论”就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
这样在教学中“讨论”的价值就得到了提升——讨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是学生、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形式。那么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讨论的内容要恰当
课堂讨论,就是教师展示某个问题和现象,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进行论证。要想让学生能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出现真知灼见,讨论专题的选择应该是精心策划、深思熟虑过的,而不是信手拈来,随随便便的。适合内容有:有些概念和原理还有着争论的;某些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的;有些问题虽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包含较难的概念,需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的。
2、讨论的时间要充分
课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境的创设(或是背景材料的呈现)——自由讨论——表述见解——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要完成这个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裕的自由讨论时间,环环相扣,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这样课堂上才有可能出现激烈的争辩,引发精彩的奇思妙想。时间的长短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有所了解,对问题引起的反响有预见性。议题呈现后应让学生阅读有关的教材和必要的参考资料,做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对于有些议题也可以提前告诉学生,指导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形成自己想对“成熟”的见解,然后在课堂汇报。
3、讨论的空间形式要合理、多样。
讨论至少需要两个人,对于因定的课堂模式说,讨论的空间形式一般采用同桌二人,或前后左右四人讨论。但这种组合形式结论多,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展现,这样就会压抑未表达组的发言欲望,打击参与讨论学生的热情。另外空间组织固定,缺乏灵活性不易分合不利于讨论与讲授的自由转换。不过,如果是整课讨论适合此方式。讨论的空间组织虽然仅是形式,但空间安排合理的话,能调动学生
第五篇:风采展示
我们是:庐州新一团
我们口号是:
亮剑精神,团队战魂
众志成城,飞越颠峰。
全力以赴,杀杀杀!
我们百瑞使命是:
我们忠诚感恩百昌我们团结敬业百昌我们创新服务百昌
步步高手语:步步高
合肥百瑞风:
三国故地出人杰,江淮文化聚英豪。
一腔热血沸腾时,万里汪洋起波澜。
金陵梅花始烂漫,庐州盛况已空前。
合肥百瑞雄踞此,征战百昌任我行。
我们是:庐州新一团
我们口号是:
亮剑精神,团队战魂
众志成城,飞越颠峰。
全力以赴,杀杀杀!
我们百瑞使命是:
我们忠诚感恩百昌我们团结敬业百昌我们创新服务百昌
步步高手语:步步高
合肥百瑞风:
三国故地出人杰,江淮文化聚英豪。
一腔热血沸腾时,万里汪洋起波澜。
金陵梅花始烂漫,庐州盛况已空前。
合肥百瑞雄踞此,征战百昌任我行。
报告董事长,合肥百瑞公司风彩展示集合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
1.列队,口号:跑步走!
2.跑步右转弯到台上,排头兵原地踏步,侧面观察后面跟上来后口号:立定!
3.稍等三秒,口号:向右转!
4.口号:向右看齐!碎步向右看齐!
5.口号:向前看!
6.于董位置,若远,则跑步,三步以内,走步,一步用迈步
敬礼,举例汇报:“报告董事长,武汉百硕公司风彩展示集合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 于董:开始
7.口号:是!(怎么来怎么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