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语文专业标准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专业标准建议
专业教学标准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专业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在组织对高等职业学校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时,将作为重要标准纳入到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同时,教育部正在制定“十二五”高职教材建设规划,其基本依据就是这410个专业教学标准,将按照专业教学标准组织教材建设,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
一、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
专业教学标准要求,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对接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突破学科化体系框架,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专业教学标准推行基于企业工作岗位实际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加强“教、学、做”一体化,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鼓励学校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专业教学标准提出示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岗位教学法等5种教学方法。建议学校立足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引入真实工作场景,根据企业真实的旅游服务和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开展教学。通过模拟企业管理现实环境的运作模式,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管理专业技能。促进中高职衔接和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专业教学标准一方面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另一方面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继续学习的方式和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专业面向,促进中高职衔接和学生继续学习通道的建立。
二、为了进一步深化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化素质,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院校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而开设的一门
公共基础课。它具有广泛的人文知识内容和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工具性,是一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使高职高专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表达能力达到与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相适应的水平,提高其阅读、理解、鉴赏和表达能力,为学好其它各专业课程并满足社会实际工作需要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1、通过学习通知、计划等公文的写作方法,掌握一般鉴别和创作能力;
2、掌握一定的作家作品知识、语言文字知识和文体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3、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赏析,特别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和现当代优秀作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二)教学要求
总的教学要求是:总体把握每个单元文选所体现的共同特点;能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划分重要段落的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解释疑难词语;能体会并学习范文遣词造句的语法规范;能识别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拟人或拟物)、排比、对偶、设问、反诘、反语等修辞方法并在写作中予以运用。对于常见常用的经典诗词,应要求背诵或熟读。本课程应在第一学年开设。
(三)教学方法
要把课堂教学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把学习经典作品或范文与主动练习写作结合起来,把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结合起来,努力使学生养成高品位的阅读习惯,并能够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多读是吸收和借鉴的重要途径,多练是掌握基本知识和训练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要提倡多读多练,多作课文典型段落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解剖练习,努力将语文知识转化为阅读理解能力与表情达意能力。在统一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的前提下,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可分为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和作文四个方面。主要是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核,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知识积累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全面测试。
第二篇: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定稿)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为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是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课程。学好《大学语文》可以产生下列重要作用:增强人文精神的培养;看到人和人格的力量;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获得启发,利于创新;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彩描写提供了美感、愉悦和享受,既能陶情养性,也能提高鉴赏力和写作水平。
课程设置总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将来的幼儿教育工作。分述则为:
(一)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了解各类文体及主要文学流派、各时代代表作家作品;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四)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材与学时分配
《大学语文》为幼儿师范学校大专一年级(包括学前教育和艺术教育专业)必修课程。选用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教育部高教司组编本)。学时分配:为学年课。总学时64,精讲课文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孔孟语录 2学时 渔父 2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2 念奴娇(洞庭青草)1 不朽——我的宗教 2 秋水(节选)2 前赤壁赋 2 徐文长传 2 心灵的灰烬 2 论快乐 2 金错刀行 1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1 登西台恸哭记 2 强学会序 2 垓下之围 2 从军行(其五)1 秋兴八首(之一)1 闺意上张水部 1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1 陈情表 2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大堰河——我的保姆 1 哭小弟 1 蒹葭 1 长恨歌 2 鹊桥仙(纤云弄巧)1 箓竹山房 2 滕王阁序 2 登幽州台歌 1 登快阁 1 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1 春江花月夜 2 双双燕(过春社了)1 西湖七月半 2 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1 梅圣俞诗集序 2 板桥题画(三则)2 元剧之文章(节选)1 《书海夜航二集》序 2
中国文学史概述 2(机动)2
三、精讲课文教学目标 孔孟语录(十二则)
(一)认识孔孟思想以“仁”为做人标准的仁学核心和孟子用仁爱之心来治国的民本思想。
(二)认识孔孟对人格修养的阐释。
(三)感受语言深邃的哲理性和精练美。
(四)选择背诵。渔父
(一)了解屈原的崇高品格,并对屈原及渔父的两种人生态度有所分析。
(二)掌握运用对比手法、对偶和比喻修辞的写作特点。
(三)了解由辞到赋过渡的语言形式。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一)感受作者对“屈身而不屈于道”的人格操守的追求。
(二)了解全篇借物言志、运用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的写作特点。念奴娇(过洞庭)
(一)感受作者人格的超拔高洁。
(二)感受意境的澄澈。
(三)感受作品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不朽—我的宗教
(一)认识“三不朽”的历史价值,“社会的不朽论”的进步性。
(二)具体分析《不朽》的布局、论证方法(层层剖析,严密的逻辑性;从理论到实际,娓娓道来)。秋水(节选)
(一)理解本文通过虚构河伯与北海若对话的方式进行说理的寓言特色;说明文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理解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二)结合本文例句,介绍“对举见义”释词法。前赤壁赋
(一)认识主客对话的实质。
(二)分析本文写景、抒情、议论完美结合。
(三)结合具体句子,分析本文作为文赋在语言上韵散结合、声调和谐优美的特点。徐文长传
(一)感受作者对徐渭率情任性、恣意表现的浪漫精神的赞颂;并从中体现的作者在文学上倡导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徐文长传》“文中有我”,无无病呻吟之状;以“卒以疑”段为例,领悟其文“以事传人,意到即止”之特色)。
(二)把握本文的艺术特色(以情贯注;以奇立骨;以事传人)。心灵的灰烬
(一)厄击垮。
(二)把握本文的意象(比喻手法的运用)。
(三)就本文认识锤炼语言的基本要求:准确、简明、朴实、生动。论快乐
(一)领悟人应追求精神上的快乐,领会其中蕴涵的现实意义。
(二)理解说明为何称之为学者散文的典范之作。
(三)体会生动幽默,练达警策,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语言特色。金错刀行
(一)把握诗歌托物寄兴的内容和特点,感受作者倡导抗金复国的爱国豪情。
(二)感受作品写作特点(议论英发,情韵富饶;描绘简省,形象鲜明)。
(三)感受其作为一首七言歌行的语言特点。
(四)背诵。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一)了解词作借题发挥,感念时局,忧伤国事的爱国情怀。
(二)理会全词严谨的结构。
(三)理解词中典故的含义和作用。登西台恸哭记
(一)体会本文“恸哭”的真实含义。
(二)结合课文说明为何说“哭”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三)感受作品的艺术特色(细致真切的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简略传神的细节描 和景物描写;言此意彼的影射手法)。领悟人生应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困强学会序
(一)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课文的主张在当时的意义。
(二)感受课文充沛的情感及与之相适应的修辞手法。垓下之围(节选)
(一)从政治和历史角度分析司马迁对项羽扼要中肯的评价。
(二)分析项羽这一失败英雄的人物形象。
(三)本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典型事件;细节)。从军行
(一)了解唐代边塞诗派。
(二)把握本篇新奇别致的构思。
(三)把握本篇侧面烘托、虚实相生的笔法。
(四)背诵。秋兴八首(之一)
(一)感受理解本篇含蕴深厚(悲自然之秋,更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的主旨。
(二)感受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章法谨严;情景无间;语言练达)。
(三)背诵。闺意上张水部
把握摹写生动传神、托寓巧妙得体的艺术特色。背诵。[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一)认识作者在封建时代中敢于表现对帝王轻蔑的难得勇气。
(二)感受全篇诙谐辛辣的艺术特色(利用独特视角;夸张幽默的情节发展;生动的口语方言)。
(三)概括作者眼中的刘邦形象。陈情表
(一)体察李密如何多方陈情说理及着重表举孝道的原因。
(二)举例说明《陈情表》优美的文笔及真切诚挚的感情。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一)体会作品真挚深切的悲痛之情和对相同题材作品格调的超越。
(二)把握词中将生者与死者同写的独特构思。
(三)体会词中赋比兴结合运用以丰富情感表现的手法。
(四)背诵。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体会诗歌对劳动妇女的深情歌颂和对地主家庭的厌恶反感。
(二)概括诗歌主要人物形象。
(三)结合具体例子说明本篇诗歌最大的艺术特点——散文化。
(四)找出主要修辞方式并说明其作用。哭小弟
(一)了解课文以小见大的主题。
(二)把握文章新颖别致的放射性结构。
(三)举例说明课文将记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蒹葭
(一)了解《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二)分析诗歌起兴之妙,体味朦胧含蓄的艺术意境。
(三)认识《蒹葭》中心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四)背诵。长恨歌
(一)认识《长恨歌》艺术特色(故事生动曲折;刻划人物细腻传神;叙事、抒情描写融于一炉)。
(二)研讨《长恨歌》的主旨。鹊桥仙(纤云弄巧)
(一)体会其对传统故事和立意的因袭承继和超越创新。
(二)认识将议论入词(尤其是婉约词)的独特创新。
(三)说明其运用象征隐喻,从而使天人合一的艺术手法。
(四)背诵。菉竹山房
(一)领悟小说通过景物描写来营造鬼气、烘托人物的表现手法。
(二)介绍小说从青年人的眼中、以新婚夫妇的心理感受去塑造人物;说明选择新颖、独特的角度有利于表现主题。
(三)讨论“二姑姑”这一人物形象:是封建礼教的反叛者还是自觉维护者? 滕王阁序
(一)了解文章流露的时代精神和作者个性。
(二)分析序文写景的层次、角度;用典的手法。
(三)了解骈文的特点:用偶、用典、协音。登幽州台歌
(一)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痛情感及深厚内涵。
(二)把握艺术特色(背景广阔,气象博大;以景结情,意境浑茫;不拘形迹,倾诉胸臆)
(三)分析人物形象及其独特的塑造人物手法。
(四)背诵。登快阁
(一)了解江西诗派的诗歌创作主张并以本诗为例说明(善于用典、强调炼字;对仗严整)。
(二)分析诗歌写景上传神达情的特点。
(三)背诵。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
(一)了解词作主旨及其教育意义。
(二)说明本篇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设想出人意表;意境新颖奇特)。春江花月夜
(一)了解本篇虽沿袭旧题但充分创新的开拓意义。
(二)体会说明本篇以“月”为全诗灵魂。
(三)体会诗歌清丽柔美、哀而不伤的格调。新城游北山记
(一)领略祖国山河之美。
(二)结合绘画学科分析本篇“皴染”的手法,说明本文善于营造氛围、描述感觉。
(三)说明本文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双双燕(过春社了)
(一)体会本篇奇巧的整体构思。
(二)体会说明本篇善于摹写的艺术特点。
(三)背诵。西湖七月半
(一)认识小说别致的立意和生活气息。
(二)把握文章的总分结构。
(三)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写人生动传神;善于营造气氛;笔调诙谐幽默)。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一)感悟借科学以阐明哲理的独特思考方式。
(二)举例说明这一科学小品文笔生动、情趣盎然的艺术特点。梅圣俞诗集序
(一)明白此文“穷而后工”的主旨统贯全文,进而阐发:主题统帅材料。
(二)了解诗文集序文应有的内容要素。
(三)认识“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三者的内在联系。板桥题画(三则)
(一)领悟各则题画阐发的主旨。
(二)感受其中“理趣”(寓理于形;寓理于情;文外无穷)。元剧之文章(节选)
(一)了解王国维对元杂剧的评价。
(二)把握本文通过比较得出结果的立论方法。《书海夜航二集》序
(一)认识作者倡导的三种治学精神。
(二)认识本文借题发挥,将随笔和杂文融入序文的写作特点。中国文学史概述
(一)了解推动中国文学的演进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二)了解各时期主要文体及主要文学流派、代表作家作品。
四、关于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但这并不意味否定教学方法的价值。不同教师鲜明的教学个性、教学风格,也就标志着百花齐放的教学氛围的形成。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应当共同注意的问题。
(一)提倡学生预习。应鼓励学生上新课之前送交预习所见,包括质疑,以养成学生主动学习之习惯,保证课堂教学的较高起点。
(二)学语文,应使学生读懂一篇篇文章,这是起码的基本要求。教师还可以借助各种手段,在此基础上生发、辐射,组织专题讲座以活跃学生思维,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区别中专语文教学。
(三)提倡“群言堂”。通过共同辨析、反驳,引导和潜移默化地感染青年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思想觉悟、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实践证明,学生很有兴趣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宜有切实的练笔。实践出真知,课堂内外必须设计少而精的练笔。通过评阅,使教师更深切了解学生实际,有利于教学有的放矢;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与能力。因为师范专业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有必要鼓励学生成立写作活动小组,不时张贴学生互改的习作,教师再予以批阅或口头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演讲、办报、发表文章等实践活动。
(五)非课堂精讲课文要求学生课外浏览,促成学生努力独立思考,实现知识的迁移,以求内外贯通、互相补充,提高学习效益,开阔学生的视野。结业考试可适当涉及非精讲课文。
第三篇: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试题
2006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1×18=18).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作品)。
2.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作品是韩愈的__________。.《长恨歌》的作者是__________。
4.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雨巷诗人”的作家是__________。
5.余光中《乡愁》一诗写出了三种痛苦,即__________、、。
6.李商隐《无题》诗中写相思不得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表现了作者司马迁的崇高人格,鲁迅称它是。.《许行》一文出自《》。
9.被称为“秋思之祖”的作品是(作者)的(作品)。
10.《透明的夜》的作者是。
11.“,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地愿为连理枝。”
12.“,江月年年望相似”。
二.判断题(3×4=1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苏轼。
2.《归园田居》是一首五言古诗。
3.赵七爷是小说《**》中的人物。
4.法国作家莫泊桑被人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5.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是欧阳修。
6.《关雎》是一首七言律诗。
7.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顶峰之作是《红楼梦》。
8.《将进酒》一诗通体对仗。
9.《都江堰》一文的作者是茅盾。
10.《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套数
三.简答题(4× 6=24)
1.你如何看待《诗经·关雎》中的爱情?
2.你如何看待《许行》一文中的社会发展观点?
3.韩愈为什么对十二郎之死哀情愈常?请联系原文试谈谈你的看法
4.《春江花月夜》一诗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四. 分析题.试分析段太尉制伏郭子仪之子的过程,并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20)2.翻译司马迁《报任安书》第七段为现代汉语:(10)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描写富有戏剧性。请分析王熙凤、刘姥姥二人的心理活动。(16)
第四篇: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
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以职业学院商务贸易类专业为例
------------------
发表日期:2008年12月6日出处:科技经济市场 2007/06作者: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陈卫萍已经有142位读者读过此文
[摘要]“大学语文”与专业结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探索,“大学语文”才有出路。
[关键词] 专业;大学语文;改革
一、与专业结合是现实的要求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以提升综合人文素养为目的,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正是由于开放性,什么都包括,天文地理都可以在里边,于是造成了该课程自身内涵、学科定位的不确定性。而当下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个人不可能学习所有的知识,也不必学习所有的知识,更不可能通过某一门课来了解所有的知识,于是“大学语文”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处境,它的学科存在合理性受到质疑,不仅不断地被边缘化,甚至部分高校取消了这门课程,或者以应用文写作这样的课程来取而代之,而在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的一些高校里,也有学生认为“大学语文”没有给他们提供在社会中生存所需要的知识。[1]这真是“大学语文”的悲哀。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悲哀之余,我们是否该彻底地进行反省呢?
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专业化,于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具体的专业技能和实用课程的学习,“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想法变得非常突出。于是有人就责怪学生急功近利,忽视精神纬度的建设等等[2]。而我认为与其一味地批评指责,还不如想办法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从心底认可这门学科,喜欢这门学科。如果说“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3]那么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认识到这门学科如何可以从“无用,达到“有用”。
尤其是职业类高等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很明确,就是直接指向就业。我从来不想否认教育的本质是不断地完善人,但是在这个就业压力如此巨大的社会背景下,满足学生的就业生存需求才是第一位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真正地替学生着想,给予他们最渴望的。另外从理论上看,马斯洛已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阐述得非常明确,为此作为教师我们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具体落实到教学改革中,就是要想办法将“大学语文”与专业结合。也许有人会问,这样与专业结合,会不会削弱这门课的人文精神内涵。对此,我想说的是,将“大学语文”与专业结合不仅不会弱化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反,只有这样做,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才真正遵循了教学规律,才能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对学生精神和人格的塑造,否则所有美好的愿望都只会落空。
二、在教学内容上与专业结合进行改革
要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在本学科中选取什么样的知识内容来补充完善学生与专业就业有关的知识学养和技能。下面我就以商务贸易类专业为例来阐述教学内容上的改革与尝试。
1、解读名篇考虑到专业
在教授大学语文时肯定会讲一些经典名篇,但是选取经典名篇中的什么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比如讲《周易》,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其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安时处顺”的生存智慧,如果考虑与专业结合我们是否可以介绍一下《周易》的取名艺术呢?如果学生能汲取其中的智慧,在将来的商战中能给自己的商店、商品取个好名字,那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啊!再比如在介绍《史记》时,如果考虑与学生的商务贸易专业结合,教师就会有意识地去引导同学吸取项羽失败的教训,并指导学生如何辨证地看待刘邦并学习借鉴他的成功经验,从而帮助学生取得商战中的胜利。再比如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在讲《三国演义》时,为什么不可以多讲讲其中的智慧和策略呢?毕竟商场如战场啊!再比如讲《红楼梦》时,是否可以专门谈谈王熙凤与探春的管理能力呢?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需求贴近,能直接给学生有益的启发,因此很受同学喜欢。
2、联系专业背景,贯通中西
我教的学生不少学的是对外商务贸易,他们很多人以后面临着要与外国人打交道。考虑到这一点,我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时,特意补充了西方的文化思潮、先进理念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等。这样贯通中西的视野,不仅可以使学生“知己知彼”,有助于他们将来事业的发展,而且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境界也获得了提升,当然与此同时这也给我的“大学语文”注入了新的活力。
3、依据专业需要,落实好工具性任务
工具性是“大学语文”的一个方面,为此我专门开辟了相应的写作教学单元。学生走向社会,需要撰写求职信、调查报告、专业论文、文艺评论等应用文体,而我就尽量结合他们的专业需要教给他们相关应用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格式规范。当然有的学院除了开设《大学语文》外,还开设《应用文写作》这样的课程,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则需要两门课的教师进行协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免授课内容的重复。
4、突出专业优势,启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比如在介绍中国古典文学经典《木兰辞》时,我专门结合学生学商的专业背景与他们谈美国迪斯尼公司投资改编拍摄《木兰辞》并从中挣足钱的后文学产业链情况。我的介绍让学生看到,美国是文化产业强国,牛气冲天地将生意做到我们家门口来了,而我们却只能眼见“肥水枉湿他人田”。这对学商的同学不能不说是个有力的刺激。很多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并不等于就是文化产业强国,其中一些学生看到了文学文化中的商机.甚至想毕业后从事精神文化生产领域的工作,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学生的这些反应
让我很激动,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教学改革之路。
三、在教学方法上与专业结合进行探索
专业是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因此在在教学方法上,我也利用专业特点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利用好有相似专业背景的人物
比如在介绍孔子思想时,我专门选取与学生专业背景有关的人物——孔子的高徒子贡为突破口进行讲授,因为他是彪炳千秋的儒商典范。子贡十七岁拜孔子为师,深得孔子学说真谛和儒家思想精髓,他以其齐家治国之气魄,勤奋好学之精神,博济广施之胸怀,谦逊至孝之美德,垂名百世,成为历代儒商推崇效仿的楷模。他不仅是春秋时期杰出的商人,后来他还长期担任鲁、卫二国宰相之职,成为儒家第一代弟子中至富与贵者。到今天还专门召开国际子贡儒商文化节,以此表达后世商人对这位儒商鼻祖的景仰和尊崇。有了这样一个导人,学生被吸引住了,产生了学习孔子思想的浓厚兴趣。
2、结合专业特点,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
我教的学生所学专业是商务贸易类,其中不少学的是对外商务贸易,因此他们都比较“洋”—对“知彼”比较感兴趣,对我这门要从先秦讲起的公共文化课一开始不予重视。我没有责怪他们,而是启发他们认识,在对外商战中“知彼”固然重要.但“知已”更不可少。在介绍古典文学部分时,我力求以专题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精华介绍给学生,并引导他们认识“越是民族的,越能引起世界的注意”,让学生充分理解本国文化的价值所在。如此,学生不仅愿意“知已”了,而且还越来越“爱已”“惜已”。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根据专业需要,采用有助于相关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
商务贸易类的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对口头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分工合作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授课时我尽量想办法给学生提供相应的锻炼。比如我安排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进行专题研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组合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己进行分工合作,找资料,分析研究,撰写论文,登台进行汇报,并解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等等。这样综合性的实践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被上“活”了,学生也感到受益匪浅。
当然强调与专业结合进行改革,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过去,原先教材中好的教学内容要继续保持,原先一些好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继续使用。提出“与专业结合”,旨在提醒,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中,“大学语文”教学应考虑时代发展的需要,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庄子的“以天合天”,根据规律办事的思想我们不陌生,孔子的“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思想我们更是熟悉,现在的关键就是看我们如何将先贤的这些宝贵思想认真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我期待着“大学语文”能被更多同学的喜欢,能被更多的人认可。
参考文献
[1][2] 黄越华,杨宏.对大学语文定位及教学现状的思考[J].北京教育.2006.06(高教)第41页、第41页。
[3] 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7),第20页。
陈卫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第五篇: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为什么要设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从以下三点说明:
(1)变化:
从1980年确定“转、招、关、辞、退”五字方针,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开始,中国教师队伍发生了巨大变革。从“随便进”到“容易进”再到“很难进”,教师专业的理念与行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在世界各国,教师都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政策。对自己:专业认同;对社会:专业问责,专业标准是专门职业必备的构件。
(2)规模与分布: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10年,全国普通小学专任教师规模达1065.8万人,分布在我国的东南西北,城市、村庄。基本等于西班牙全国的人口,平均每百名从业人口中就有1.36个人是中小学专任教师。专业标准是“聚沙成塔”的基础,是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
(3)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涉及机构多,时间长:
作为一个专门职业,专业培养机构、工作机构、持续的专业发展是三个基本特征,教师专业标准使各类机构步调一致。大学有特色,但都要包括学科、教育教学、通识知识;学校要有定位,但都探讨教育教学,建对学生、家长、社会友好的学校;教师有个性,但积极、乐观、衣着整洁是共同的特征。
专业标准是明确的方向。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觉得我还需要多阅读相关的书籍,多听优质课,多吸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在课堂上,我一直希望孩子们能“在快乐中学习科学,在学习中快乐成长”,上课时我发现这一点还很欠缺,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每一堂课我都会设计一些基础知识和实验知识让孩子们学习和练习,慢慢的发现孩子们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是科学课却失去了原本的乐趣,如何让孩子们在“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是我还有待调整和提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