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培训班考试卷[本站推荐]
盐城市解放路学校教育集团南苑校区
2011年教师暑期学习培训结业测试
姓名得分
1、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2、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3、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到2015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5、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二、填空:(30分)
1、区教育局今年提出“四提升、四打造”主题目标即:()、()、()、()。
2、《纲要》中提出我国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并保持稳定增长。
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核心是(),目的是()。
4、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5、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6、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的又一新举措。
7、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着力点是()。
8、保护学生(),维护学生(),促进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良好师德表现。
9、今年暑期培训班上殷广平同志优秀事迹报告团分别报告了殷校长的()、()、()、()的感人事迹。
10、珠心算是指(),即“在头脑中”打算盘。
三、简答题:(30分)
1、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减负如何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
四、案例分析:(10分)
案例:上课铃声响后,某教师从办公室出发迅速赶往教室。到教室后,因教学需要多媒体演示,便先安排学生预习。电脑调试好开始展示,与学生互动,教师根据课件中依次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一一作答,很快完成了教学任务。开始布置作业,发现作业本还在办公室,就让课代表去取。学生做作业时,该教师接到一电话,为不影响学生作业,走出教室轻声回话。下课铃响起,教师迅速检查完作业,对作业完成得不理想的同学进行了撕掉重写、罚抄五遍等处罚……请你从教师教学行为规范的角度分析该教师哪些做法欠妥?
五、阐述题:(20分)
试从自己任教学科的角度,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第二篇:道路交通安全培训班考试卷
交通道路安全培训班考试卷
一、判断题
1、要求违法行为人在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上签字时,交通警察应当使用的规范用语是:请在签名处签名。()
2、交通警察遇到交通堵塞应当立即指挥疏导;遇严重交通堵塞的,应当立即向上级报告,然后采取先期处置措施。()
3、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驾驶证。()
4、对非现场处罚,交通违法当事人有权利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监控记录 资料查询。()
5、对非现场处罚,当事人在车辆号牌核发地接受处理有异议的,可向本人驾驶证核 发部门申诉。()
6、违法行为适用简易程序处罚的,交通警察对机动车驾驶人作出简易程序处罚决定后,应当立即交还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等证件,并予以放行。()
7、对嫌疑车辆,交通警察扣车后,无论车主是否提供合法来历证明,交通警察都应 当在扣车时限到期时还。()
8、交通警察发现有被通缉的犯罪嫌疑车辆,应当立即采取跟踪、堵截等措施,确保有效控制车辆和嫌疑人员,并向上级报告。()
9、检验交通违法行为人体内酒精含量,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当事人家属。()
10、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事故车辆可以移动的,交通警察应当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后,对现场拍照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固定现场证据。()
11、发现无号牌机动车,交通警察应当指挥机动车驾驶人停车,可以视情要求机动车驾驶人熄灭发动机或者要求其下车,并查验其机动车驾驶证。()
12、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收缴的拼装机动车,应当拆卸后发还所有人。()
13、机动车驾驶人累计满12分被扣留驾驶证的,可到驾驶证核发地或者违法行为地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参加学习和考试。()
14、机动车驾驶人未经考试取得的驾驶证,可以通过补考确认其驾驶许可。()
15、发生交通肇事逃逸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本级公安机关发布协查通报,请求有关公安机关协助查缉。()
16、发现有酒后驾驶嫌疑的,应当及时指挥机动车驾驶人立即靠路边停车,熄灭发动机,接受检查,并要求机动车驾驶人出示驾驶证、行驶证。()
17、补充勘查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交通警察可根据勘查情况决定是否制作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补充勘查笔录。()
18、交通警察在路段执行警卫任务时,应当站在警卫路线道路机动车道外侧,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严禁车辆超车及行人横穿警卫路线。()
19、对非现场处罚,交通违法当事人有权利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监控记录资料查询。()
20、对非现场处罚,当事人在车辆号牌核发地接受处理有异议的,可向本人驾驶证核 发部门申诉。()
二、选择题
1、当事人拒绝在法律文书上签字的,交通警察除应当在法律文书上注明有关情况外,还应当注明()。A、陈述和申辩情况 B、告知情况
C、送达情况 D、事态发展情况
2、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内进行核查,查找并询问事故当事人和证人。
A、三日
B、五日
C、七日
D、十日
3、对酒后行为失控的驾驶人,交通警察现场可以采取()措施。
A.罚款
B.拘留
C.使用约束性警械
D.批评、教育
4、交通警察纠正违法行为时,应当选择()进行。A、道路两侧 B、违法车辆旁边
C、指定位置
D、不妨碍道路通行和安全的地点
5、交通警察到达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现场后,应当停放警车示警,夜间或雨、雪、雾、冰、沙尘等特殊气象条件下,在距离现场来车方向(),设臵警告标志和减(限)速标志,并向事故现场方向连续放臵发光或者反光锥筒。
A、50米至150米外 B、200米至500米外
C、500米至1000米外
D、1000米至1500百米外
6、可以扣留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形是。()
A.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 B.驾车时吸烟、饮食的 C.发生轻微交通事故,未造成财产损失的 D.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10%的
7、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需要调查核实机动车来历证明的,机动车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在()内不来接受处理的,不受扣留机动车时间限制。
A.10日
B.15日
C.20日
D.30日
8、交通警察对轻微违法行为,口头告知其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依据,纠正违法行为 并予以()后放行。A、书面警告 B、口头警告
C、制作处罚决定书
D、制作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
9、交通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不可以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是()。A扣留车辆或驾驶证 B.拖移机动车或收缴非法装置
C.就地逮捕或者拘役 D.检验体内酒精、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
品含量
10、当场死亡()以上的,交通警察应当对尸体编号,逐一拍照,并记录尸体的位臵、特征等。
A、两人 B、三人
C、五人
D、十人
11、违法行为需要适用一般程序处罚的,交通警察应当依照规定制作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或者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告知()。A、机动车驾驶人违反法律条款的内容 B、对机动车驾驶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 C、机动车驾驶人应接受处罚的额度 D、机动车驾驶人接受处理的时限、地点
12、交通警察接到处警指令后,白天应当在()分钟内出警,夜间应当在分钟内出警。()
A、3、5
B、3、10
C、5、10
D、10、20
13、交通警察在指挥疏导交通时,应当注意观察(),指挥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有序通。
A、车辆的通行状况 B、车辆的流量大小 C、道路的通畅情况 D、道路的交通流量变化
14、交通警察应当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小时内,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交通肇事嫌疑人、其他当事人进行询问。
A、12
B、2C、36
D、48
15、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检验、鉴定报告之日起()内,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
A、二日 B、三日 C、五日 D、七日
16、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执法,必要时可以配备()。A、武器和警械 B、警务通 C、发光指挥棒 D、移动通信工具
17、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的,应当在()张贴违法停车告知单,并采取拍照或者录像方式固定相关证据。A、机动车前挡风玻璃上B、机动车侧门上
C、机动车侧门玻璃上 D、机动车后挡风玻璃上
18、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中止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A、十五日
B、三十日 C、六十日 D、九十日
19、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的机动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后,予以收缴并强制报废。A.交通肇事 B.超过10年使用期
C.扣留的拼装或达到报废标准 D.检验未合格
20、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之日起()内将逃逸嫌疑人信息录入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A、5日 B、10日
C、15日 D、1个月
三、多选题
1、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执法时,严禁()。
A违反规定当场收缴罚款 B、违法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 C、非执行紧急公务时拦截搭乘机动车 D、故意为难违法行为
2、交通警察执行交通警卫任务时,应当遵守交通警卫工作纪律,严格按照不同级别的交通警卫任务的要求,适时采取()等安全措施。A、交通分流
B、交通控制
C、交通疏导
D、交通管制
3、对于有被盗抢嫌疑的,检查时()。A、应当视情采取跟踪、堵截等措施;
B、应当与全国被盗抢机动车信息系统进行核对; C、当场能够确认无违法行为的,立即放行;
D、当场不能确认有无违法行为的,应当将人、车分离,将车辆移至指定地点,进一步核实。
4、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按照规定()。A、穿着反光背心
B、夜间佩戴发光或者反光器具
C、配备必要警用装备
D、携带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器材
5、交通警察到达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后,应当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等现场简要情况,需要增加救援人员或者装备的,一并报告。A、到达时间和事故发生地点
B、事故形态
C、初查后果
D、初步责任过错情况
6、具有()情形的,设区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A、一次死亡二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 B、运载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泄漏、爆炸、燃烧等道路交通事故的;
C、高速公路上发生五辆以上机动车连环相撞或者同向2公里以内发生3起以上多车相撞的道路交通事故的;
D、公安民警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公安民警交通肇事造成他人死亡的。
7、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过()等方式,调查基本情况,确定查缉方案,开展查缉工作。
A、现场勘查
B、检验鉴定
C、询问当事人和证人
D、调取监控录像
8、适用简易程序的道路交通事故,撤离现场后,交通警察应当根据(),认定道路交通事故事实,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A、固定的现场证据 B、当事人叙述 C、证人叙述 D、事故处理工作经验
9、交通事故涉及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A、协同有关部门划定隔离区; B、封闭道路、疏散过往车辆、人员; C、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 D、迅速勘查现场,恢复交通。
10、下列关于发布协查通报的表述正确的有:()
A、协查通报应当由事故发现地的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向肇事车辆可能逃逸区域的同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布;
B、逃逸区域跨地(市)的,应当由设区市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向请求协查的同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布;
C、逃逸区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应当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 D、相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建立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协查工作机制的,协查通报按照协查工作机制所确定的形式发布。
四、简答题
1、交通警察查处机动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应当按照哪些程序执行?
2、对于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伤者,交通警察应当如何开展调查工作?
第三篇:2013年急诊急救培训班考试卷文档(培训后)
2013年急诊急救护士第一期培训班考试卷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15分
1、急诊接诊:
2、何为分诊:
3、急性中毒:
4、创伤:
5、心脏骤停: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2.毒物的排泄途径、、、及其他。3.开放气道常用的手法有、和。
4.胸外心脏按压的力度为使胸骨下陷 厘米,频率
5.急诊护士是急救医疗的重要力量,是、、、的主要成员。
6.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包括、、、7.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8.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9.发生室颤时,电除颤的能量选择依次为:、、、二:单选题(每题2分)
1.病人呼出大蒜气味,应该考虑何种物质中毒()
A.有机磷杀虫药 B.CO C.安定 D.蘑菇 E.河豚 2.鼻导管给氧时,导管插入的深度为()A.鼻尖至耳垂的长度 B.鼻翼至耳垂的长度 C.鼻尖至耳垂的1/2长度 D.鼻尖至耳垂的1/3长度 E.鼻尖至耳垂的2/3长度 观察患者昏迷深浅度的最可靠指标是()
A.生命体征 B瞳孔反应 C的对疼痛刺激的反应D皮肤温度E肌张力 4开放性气胸现场急救哪像正确()
A.立即清创 B.迅速封闭伤口 C给予抗生素 D吸氧 E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下列哪项不属于...急诊范围()A.呼吸、心跳骤停 B.甲亢危象 C.D.有机磷中毒 E.可疑烈性传染病 三:判断题(每题2分)1.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常留置洗胃管达24H以上。()2.心肺复苏时,呼吸与按压的顺序是先按压后吹气。(3.抢救酮症酸中毒首要的措施是输液。()4.1605中毒时,常选用高猛酸钾液洗胃。()5.大量的流涎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烟碱样症状。()四:简答题10分
1急诊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2护士在急诊医疗中的作用? 3常用的止血方法? 4包扎的注意事项?
5急腹症的急救护理措施?
肿瘤化疗)
第四篇:生物教师高级职称考试卷
2013年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职称晋升专业考试试题(中学生物)
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以及“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9、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育情境往往是难以控制的,实现预料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迅速机敏地采取恰当的措施,这就是“教育机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 B、示范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10、()明确提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指出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A、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D、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属于()法律关系。A、隶属型 B、平权型 C、权威型 D、调整型
12、影响理解的主观因素有()
A、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影响和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B、学习材料的数量 C、学习材料的内容 D、学习材料的形式
13、能力是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性心理特征。例如()就属于能力。
A、体力和知识 B、谦虚与骄傲 C、活泼和沉稳 D、想象和记忆
14、饥饿者吃到食物会感到高兴,父母看到孩子健康成长会感到欣慰;但失去亲人会感到悲痛,遭到别人攻击会感到气愤。高兴、欣慰、悲痛、气愤等都是()的表现防守。
A、感觉知觉 B、意识注意 C、情绪情感 D、需要动机
15、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归因,尽量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即()不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成功。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环境
三、多选题(3×2=6分)
16、新课程要求在学生发展目标方面应包括()维度。
A、知识与技能 B、行为与实践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课堂上,教师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方式有()。
A、生动、准确的教学语言 B、创设教学情境 C、配合学生经验 D、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之间的关系;③ 学习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2. 面向全体学生。包括:①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
②教材内容多样化、具有选择性。③教学过程要因材施教。④公平分配学习资源。⑤公正地评价学生。
3.倡导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生命科学知识,通过探究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探究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包括:
①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②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③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是生物课程的特点。④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符合学习规律。
⑥联系现实生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⑤联系现实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19(10分)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的途径。请简要谈谈应该利用和开发哪些方面的课程资源。
20(15分)、生物教学评价是生物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请谈谈生物教学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并请根据你所教的学段(初中或高中)写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节纸笔测验的核心内容要点。(注:高中课程内容标准: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初中课程内容标准: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第五篇:乡村级免疫规划人员培训班考试卷
乡村级免疫规划人员培训班考试卷
1、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程序为“0-1-6”,具体指(A)A:出生时、1月、6月 B:1月、2月、6月 C: 1月、2月、8月 D: 出生时、2月、6月
2、关于卡介苗接种的途径和剂量,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A:皮下、0.1 ml B:皮下、0.2 ml C:皮内、0.1 ml D:皮内、0.2 ml
3、麻腮风疫苗的免疫程序的说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A:出生18-24月龄 B:出生12-24月龄 C: 出生2-3岁 D: 出生3-6岁
4、乙肝疫苗接种部位和途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A:肌内、臀部 B:皮下、上臂三角肌 C:皮下、上臂三角肌 D: 肌内、上臂三角肌
5、安瓶启开后,活疫苗超过 小时、灭活(死)疫苗超过 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D)A:0.5,0.5 B:1,1 C:1,0.5 D:0.5,1
6、百白破疫苗可预防(D)
A:百日咳 B:白喉 C:破伤风 D:以上都是 7常用的预防接种方法
A:皮下注射 B:肌肉注射 C:口服法 D:皮内注射 E:以上都是
8、预防接种的注射器材推广使用的是(C)A:自毁性注射器 B:普通一次性注射器 C:一次性蓝芯注射器
9、甲肝疫苗可预防(A)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破伤风 D:以上都是
10、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A)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间隔20天;
B、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间隔30天; C、第一针A+C流脑疫苗与第二针百A+C流脑疫苗接种时间间隔3年天;
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11、接种第一剂次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第二剂次A群流脑疫苗至少间隔多长时间?
A、1年 B、2 年 C、3年 D、6年
12、甲肝减毒活疫苗的起始接种时间是多大? A、8 月 B、12 月 C、18 月 D、24月
13、出生后的婴儿应在二十四小时接种下列哪种疫苗。(A)A、乙肝疫苗 B、糖丸 C、麻疹疫苗 D、百白破
14、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点停留观察多长时间,无异常后再离开?(C)
A、5分钟 B、10分钟 C、30分钟 15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是(D)
A:对受种者的安全 B:对实施接种者的安全 C:对环境的安全 D:以上都是
16、不能冻结的疫苗有(B)
A: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甲肝疫苗 B: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
C:脊灰疫苗、乙肝疫苗、麻风疫苗 D: A群流脑疫苗、A+C 群流脑疫苗、乙肝疫苗
17、皮下接种的接种角度(B)
A、10°-15°B、30°-40° C、90° 18皮内接种的接种角度(A)A、10°-15°B、30°-40° C、90° 19肌内接种的接种角度
20麻腮风疫苗的免疫起始时间为(B)
A、8个月龄B、18个月龄 C、18-24个月龄 21麻风疫苗的免疫起始时间为(A)
A、8个月龄B、18个月龄 C、18-24个月龄
22、A群流脑的接种剂量为(C)
A、0.1 ml B、0.2 ml C、0.5 ml D:1 ml
23、甲肝减毒活疫苗的接种部位和剂量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C)
A:肌内、0.5 ml B:皮内、0.5 ml C:皮下、0.5 ml D: 口服、1粒
24、A+C流脑疫苗接种部位和剂量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C)A:肌内、0.5 ml B:皮内、0.5 ml C:皮下、0.5 ml D: 口服、1粒 25白破疫苗的免疫程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2、3、4个月 B:6岁
C: 3岁和6岁 D: 18-24月龄
26、A流脑疫苗第一针和第二针的间隔时间为(A)A: 3个月 B:3岁 C: 28天 D: 1年
27、预防接种后的工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 观察30分钟 B:记录和愉预约 C: 处理剩余疫苗 D: 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