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历史课改的几点体会.陈献芳陈令贵已投
课改下使用历史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学校:龙里县洗马中学姓名:陈献芳陈令贵邮编:551202)内容摘要: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怎样设计好每一个教案,每一堂
课非常重要。
关 键词:课改转变探究挑战
随着多年的探索实践与推广执行,新课改已成为趋之大势。如何把新课改精神更好更快的指导教学工作,实施到教学第一线,是我们每位教师奋斗动力与目标。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作者特谈一下就使用历史教材、历史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更愿意上历史课了。
新的历史教材,从外观上看,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深受学生喜爱。从内容上讲,教材首先打破了过去过于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特点,改变过去知识的“难、繁、偏、旧”,而力争体现知识的“简、易、精、新”,使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如《中国远古人类》一课,我建议学生亲自动手打磨石器,他们非常感兴趣,一位同学在他的作业中写下这样的体会:“我试着打制石器,可那石头一点也不好打,我的手都给磨破了,原始人真不容易”。同学们从实践中感受到原始人生活的艰辛,体会深刻。又如历史探究活动课,这可是学生们活动的天地,也最能体现课改后历史课堂的变化。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锻炼了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等能力,这样的改革,使他们对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由原来被动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组织教学过程,营造课堂氛围,评价学习效果和课堂行为。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认真把握《新标准》,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要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充满生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语言的激发,还需要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同时还需要教师知识的储量大,总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因此,课前教师我们都应考虑,这种设计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活动的空间有多大?课后,又要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总结经验和教训。可见,教师除了需要学科专业素养外,还需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既不能挫伤学生们的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又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既善于发现并保护想象中的合理成分,对可能出现的不合理的倾向,又要循循善诱,积极引导,恰到好处,这是一个高超的艺术,也是对教师严峻的挑战。
三、教研活动更重要了
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很多,怎样设计好每一个教案,每一堂课?怎样处理好教材?设计什么样的探究问题,才能激发学生们积极的情感,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为什么自己的课堂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等等,这些都迫切需要大家在一起沟通和交流。
因此教研活动尤为重要。
课改以来,我们的教研活动变得多种多样。有时大家互相听课,共同研讨,校校之间进行集体备课,还有上县级以上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等,在活动中,教师们互相倾诉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收获与喜悦。这样的活动,一改往日教师只是聆听,被动的接受的方式。总之,每一次教研活动大家都感到收获很大,十分必要。它好像给我们充足了电,上起课来也更有信心了,更在进步了。这一点我有体会很深。
当然,任何新事物的成长,新改革的推广实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有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新课改也是在教育实践探索中前进的。在新课改的推广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是我们农村许多的乡镇中小学地区,在课改中也出现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问题。
首先,在教材力求体现知识“简、易、精、新”的过程中,也使得学生对历史较为整体的把握有一定影响,由于学生缺乏探索、搜集的资料等信息工具,像我们农村的一些乡镇中学,大部分学生的信息储备仅仅来源于十二、三本教材和老师知识传授。所以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培养的兴趣得不到进一步激发和深化,也不利于探索精神持续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集中在一些片段课堂上,而不是对历史学科的终身热爱。我认为历史进入我们学生的生活这才算我们新课改的成功。
其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机制有待深入和健全。而用应试、升学评价教师成功与否的分量过重。教师首先是众多职业中一位普通工作者,当我们的评价机制滞后和不健全,教师在新课改下教学实践中手脚必然受到束缚。
随着课改的深入,绝大部分教师在观念上都得以改变,也产生了良好的共
鸣与认同。然而要将观念付诸实践化为成果,却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也需要相应的评价机制。因此,一方面我们教师要对新课改精神深入体会、观念与时俱进,同时加强业务学习,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多开展具有实际意义的教研活动,而不流于形式。在我们的一些教研活动中,很多教师都发出这样的同感:教材给学生减负了,却给老师增负了。要上好一堂新课改下的课更加不容易。工夫在课外,当我们备好课这一环节,课堂上教师却比课改前更轻松了,一堂成功的课也变得水到渠成了。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可加大力度,多组织各种培训。现在有关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很多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也得到教师们的一致好评,但也有一些培训流于形式和走过程的嫌疑。所以我个人认为一些领导,部门也应转变观念,也应深谙教育之道。否则新课改也仅是领导的口号,教师的任务了。
以上是作者对课改以来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虽然前后似乎有矛盾之嫌,但它确实是我们在新课改下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感受,有成功时的喜悦,有挫折时的困惑。我们承受了比别人更多的辛苦,也享受了别人体会不到的喜悦,有比别人更多的对问题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用我们历史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凡是大变革时代,必将是造就人才的时代,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新课程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让我们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第二篇:精彩人生,法律伴我行演讲稿(陈令贵)
《精彩人生路 法律伴我行》演讲稿
龙里县洗马中学:曾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演讲活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精彩人生路,法律伴我行”。
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很多同学会觉得法律对于身处校园,似乎那么的遥远;很多同学会觉得我们一直都没有做过什么违反法律的事,我又不犯法,知道那么多干嘛?还有很多同学想要知道,究竟为什么我们要遵纪守法?这就是我,短暂的两年班主任生涯中,特别是班会课讲安全和法律等相关问题时,所经常面对的学生们的困惑。在回答大家的疑问之前,在此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当班主任时的一则真实的案例。
在一个炎热的下午,我校联合洗马派出所等多家单位领导同志到我校进行法制宣传讲座,在烈日下的操场上,在“警察叔叔”的一个个法制案例中,学生开始窃窃私语。站在学生群中的我“有幸”听到前面提到的学生的各种困惑。
趁热打铁,我决定再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刚上讲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会课的内容是„„”“安全”学生异口同声的插话。可见我安全教育有多成功(自嘲、玩笑的意思)“不错,但今天将的是《法制安全》”
据我校政教处记录资料,2007年某月,我校九年级某班罗某和另一个班陈某为小矛盾,于是纠集两个同伴准备收拾一下陈某,给陈某一点颜色看看,在躲避中陈某从课桌里拿出削笔刀刺向罗某,罗某顿时瘫倒在地,后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去,陈某很快也受到法律相应制裁。学生在我列举的本校案例中讨论开了,接着陷入沉思„„
人之初,蒙昧无知,天法无天。一个心酸的故事,一件不甚一目的场景,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多少青年无知的面孔出现在法庭上,那伤心的泪水已无法挽回昔日的平静,他们悔恨、呼喊,希望能回到从前但已无法实现。为什么他们会走到如此田地?因为他们不懂法。一句句“不知道“让法官感慨,让老师痛心,也让父母悔恨,而稚嫩的他们又应如何面对呢!人生的精彩在他们身上从此灰飞烟灭。
现在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成长道路上我们如何与法同行呢?
一.对于我们的青少年来讲,《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我们必须学习的法律。当然还有很多法律也需要学习噢(放松)!只有掌握自我保护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二.教学中渗透法,教师行为中体现法。韩愈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法治时代的今天,我认为,它赋予了我们老师们新的工作内涵,即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还要知法,懂法,守法。只有我们遵守了法律规定的各项条文,履行了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后,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们的示范和楷模,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让学生们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彻底的让法律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到那时,构建和谐社会就真的指日可待了。也许也只有到了那一天我们才真的能够挺直腰杆,对所有人说:“作为一名老师,我无愧于心。”
在座各位的面色告诉我,法律真的很严肃。请大家做个深呼吸,笑一下,我今天的演讲还想对你们说——法律——也是可亲可爱的!昨天我穿着淘宝淘来的这身衣服,坐中巴车,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来到龙里,潇洒的掏出可爱的自己(身份证)就住进了旅馆,今天早上到餐馆里8元钱吃了一碗原生态牛肉粉,4元人民币打个出租车来到这里,上台前对着小魔镜给自己来个“萌萌哒”,带着微微紧张而激动的心情站到了这个台上!这就是我人生的吃穿住用行!——一这就是我——个年轻的教师——普通而有点精彩的两天!——因为我有一个影子无处不在的保护我——那就是我可亲可爱的法律!
法律伴我行,它塑造了社会的躯体,它构建了国家的灵魂。法律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它告诉我们处世之方、待人接物之法、安身立命之道——这,就是我可亲可爱的法律。
我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法律的精神信仰成为华夏大地全体公民的精神支柱,相信法律之花会更加美丽!因为——这是我们可亲可爱的法律之花!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课改体会 陈利娜
回头看一看 仔细想一想
——浅谈新范式中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展交往与独立思维的能力,拓展学生知识渠道,实施因材施教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目前我国中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还普遍存在着分组不科学、规则不明确、参与度不均衡、合作流于形式、评价不全面等问题。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又很高兴遇到学校对课堂教学的重视,“散聚散”课堂教学新范式中小组合作的模式被学校经过实验以后用于每个班级。在硬件上表现为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按小组就坐,前后黑板一起用;软件上组织我们老师学习理论,向先进的学校学习,给我们时间从合理分组和课堂上课模式研究等方面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对以往小组合作中的弊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使合作学习真正地为学生高效地学习与长远的发展而服务。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研究,现总结如下:
(一)合作小组的编排
在合作学习的开始阶段,教师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从理论上讲,随着小组人数的扩大,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就相应减少,所以形成一个小而精的合作小组是非常必要的。我们708班36位学生,我把全班分成9组,4人围坐,保证每个成员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同时,又能方便地给组内成员赋予特定的职责,例如“组长”对组内成员及任务作出总的安排,掌握好小组学习的进程;“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合作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如此安排,能较为充分地保证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做”,并能使小组内产生各种有利于讨论的观点,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不至于因为某一个人的缺席或暂时的不理解而受到遏制。小组成员的分工可以是动态的,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使小组成员都能得到全面的锻炼。
虽然小组的形成可以比较随意,但是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小组编排,这样可以保证不同学习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共同分享,取长补短。组内异质,就是说各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
绩、思维活跃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这样做使小组成员可以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发挥各成员之间的优势,圆满地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并有利于组内成员相互学习,促进成员自身的发展,提高成员的总体素质。组间同质,就是指在安排分组时,使各组间的总体水平相差不大,有利于统一安排学习任务,使各组间的学习进度相差不大,为教师进一步开展教学提供便利。
(二)把握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是通过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的。但有时我们一味地追求“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不考虑教学的实际效果,造成教师滥用、错过、过多地用“合作学习”。其实,合作学习并不是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常常与其他的一些教学组织形式,例如教师的讲解、示范、提炼、概括以及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等结合起来,所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展合作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在满足下列情况之一时将更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1、当学生思维受阻时
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有时会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学生独立探索解决就会遇到困难,若此时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学生即使当时明白了这道题目的解法,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还可能会出现同样的解题障碍,而且记忆也不会太深刻。所以此时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间开展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暗示下,使学生亲身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2、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
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各自不同的个性和成长经历,时常会出现不同的解决策略,并且这些解决策略有时会极不统一,甚至还会因为彼此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而发生争执。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在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和发挥的前提下,使问题越辨越明,最终达成统一观点,形成最优化解决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3、当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仅靠个人思考不全面时
有些数学问题是比较抽象和深刻的,有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单靠某一个学生往往回答不全面。这时就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让组内的几个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讨论和共享,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从而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数学中也有不少的开放题,这类题目答案不惟一,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都不相同,各抒已见,给出不同的答案,并且个给出的答案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从别的学生那里看到表征和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扩展解题思路。
(三)努力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数学,而且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具备在未来的学习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合作学习能更有效地、更丰富地开展,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具体而言,主要可以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合作学习中,可以明显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喜欢独自思考,还有一些学生由于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而不愿参与合作讨论,其实他们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2、建立团结互助、互相信任的关系。合作小组的成员之间只有建立了团结互助、互相信任的关系,才能在合作中以诚相待,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
3、学会收集资料。合作学习的任务一般都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就需要收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4、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能清楚地了解到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交流合作探究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5、学会讨论问题。每个成员在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可能有不一致的地方,这就需要讨论、交流、总结,形成统一的解决方案,所以,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6、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小组成员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的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7、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小组成员难免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但成员都要明确争论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
(四)重视活动评价,促进合作学习的发展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努力做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小组成员,把评价作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评价可以是学生自评,教师导评,还可以是在必要时延迟评价,也可以是不评价代替评价。总之,要有利于学生这一发展主体。并且,教师的评价要具有鼓动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该与时俱进,实施发展性的评价,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评价观念。基于这些,具体的评价措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开展。
一方面加强组内成员之间的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对组内同学的学习情况互相评价,给出结果。
另一方面把学生个人的竞争引向小组团体的竞争。合作学习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一个学习共同体,不仅要表扬合作有成果的小组团体,而且要表扬分工合理、协作成功的小组团体,要多肯定集体智慧和力量,实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
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进行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倾听、交流、协作的情况,对表现突出的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适当的奖励。
“新范式”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显而易见,也是大势所趋,但就小组合作学习的持久发展而言,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怎样获得有效的数据、怎样验证
学生在学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所获得的实质性进展等等。还有,对于性格沉闷的孩子也许从头到尾也只是一个观众,对于喜欢开小差的孩子,小组合作为他的走神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践者,我会认真去观察,认真去思考,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思,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与新范式一起成长,与学生们一起成长。
新街镇中 陈利娜
第四篇:陈令贵2014—2015学第二学期八班体育施标工作总结
龙里县洗马中学2014—2015学
(2)每星期召开班团会和不定期的班干部会议,了解掌握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及时改进工作。
3,加强常规管理
不断加强和完善常规管理,是贯彻行为规范强化行为习惯训练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坚持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日常教育管理与专项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管理工作中,对存在于一些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做法,我们首先是通过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进行引导教育。
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环境育人
作为班主任,我主要侧重于自然环境和德育环境的优化。我班经过一学期的逐步建设完善,使班级卫生始终干净整洁,让优美的环境给师生带来一份好心情。同时,注重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优化德育环境。一是加强班内文化建设,宣传栏、黑板报精心布置。二是挖掘德育资源。比如本学期我班召开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班会课,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三是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手段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功能,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承担校外德育工作任务。四是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管理下校园的巡查力度,保证校园教育教学环境,最大限度的保证校园育人环境的全方位优化,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普遍而迅速地提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育人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学校开展的“道德讲堂”活动,“法律知识竞赛”,禁毒知识宣传,艺术节活动等,我班都认真准备,积极参与。我们把活动育人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德育的有效载体,每学期都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实现了育人的目的。(1)主题班会活动
题班会历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形式,也是德育常规工作之一。一学期来,每个月组织班级统一召开各种内容的主题班会,由于主
题鲜明、针对性强,因而均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经过不懈努力,学生的文明水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讲文明、讲卫生的多了,乱扔纸屑、杂物的少了;讲礼貌、重礼仪的多了,讲脏话、着奇装的少了;讲纪律守规范的多了,无故迟到、早退的少了;讲进步思进取的多了,违纪生少了。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我班音乐兴趣班的同学参加了学校“法律知识学习”的活动、学校足球兴趣班、
第五篇:2014-2015学第二学期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陈令贵)
龙里县洗马中学2014—2015学第二学期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洗马中学 陈令贵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2、5、6)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教育是爱心事业,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同时,积极采用今年学校投入使用的“班班通”多媒体教学,使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并做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在教学方面,努力做好备课上课工作。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思想品德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通过学习探究,自己去感悟生活中的一个道理。本学期,我校积极进行课堂改革,通过半学期的教学实践,事实证明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就越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1)每节课必须让学生目标明确具体。因而在每节课前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仔细确定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去学习。
(2)以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主。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让学生独立阅读完成问题,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开展小组讨论交流,互帮互学。教师主要只是给学生指导和给问题学生适当的引导。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案例选择,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使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力争学中有感悟。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三、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因此本人针对中学生爱动、好玩的特点,部分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甚至抄作业的情况,经常通过谈心等方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比如,多与他们谈心;从赞美着手,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学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这样让学生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那么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观点,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四、大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长时间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这一学科保持兴趣,光靠课堂上的教学是不可能做到的,通过“自我展示”、“说句心里话”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
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在以后教学中我会努力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促进教学工作更上层楼。
201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