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制定学科教学计划要求
一、教师学科教学计划及总结有关要求
各任课教师要依据学校、教研组的课程教学计划,在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所教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课程教学计划。其具体内容如下:1、2、3、4、5、对《课程标准》、学生、教材等情况的分析。明确本学期所任教班级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分单元或章节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制定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确定本学期业务学习的时间和内容(业务学习内容自己定,但须与本学科教学有关。如:可以学习本学科教学经验、解决本学科某个知识的方法,典型例题的解题策略等等。学习总量由教导处统一要求)
6、确定本学期教学改革的题目及有关活动。(教改重点研究探讨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总结自己教学中的突出特色)
7、各位教师要遵循以上几条写好本学期教学计划,检查时也要以此作为主要标准。同时,每位教师针对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中以上各条完成情况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教学总结。计划和总结均要存档。根据教研室统一规定的教学进度及要求,拟定具体教学进度
第二篇:学科计划制定要求
学科计划制定要求一、五大模块,必不可少。1.学情分析或学生情况分析。2.教材分析。
3.教学目标及要求。4.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或方法。5.教学进度表。建议模块次序为12345(最佳),或23145.二、注意事项
1、如果你的计划来自网络,要注意标点的汉化处理,尤其是不要出现英语标点的双引号;注意行距的统一,要清除格式,重新进行格式处理;计划的相关内容要符合我校特点,合乎学生实际,不要出现:“社区”、“多媒体教室”、“去动物园”等。另外要注意教材的版本一致性,最好看看教材,以免闹笑话;体育没有学生教材,请认真学习体育参考书,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计划,应将“两操”作为重要内容。
2、计划进度表安排要注意,语数英应在20周期末测试,计划至少写到20周,复习时间不要多余两周;其余学科计划也不应该早于19周结束,应该定于19周期末测试或期末检测,不能到16、17周新课结束就没有下文了。另外不要在节假日安排教学,尤其是国庆期间等。
3、语数英的进度表要安排到日,其余学科至少安排到周,应该注意周次里要有时间,不要出现第几周到第几周安排某一单元,这样过于笼统。如果出现这一情况应以单元小节分周加以注解。
4、计划的结尾处必须有完整的时间,最好还应署名。
5、写完后,请认真检查你的计划,分好段,减少错别字。要力求做到语句通顺,格式正确,书写工整,言之有物,行之有效,切合实际,准确周密。
6、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计划、教育教学辅导计划必不可少。
班级工作计划一、四大模块,必不可少。1.班级学生情况分析。2.工作目标。3.主要措施。4.活动安排(可以按周,也可以按月)。当然,也可在工作目标前,添加指导思想。或在工作目标后添加工作重点。
二、注意事项:
1、如果你的计划来自网络,要注意标点的汉化处理,尤其是不要出现英语标点的双引号;注意行距的统一,要清除格式,重新进行格式处理;计划的相关内容要符合我校特点,合乎学生实际。
2、班级学生情况分析,要详细,不能过于简单。应该有学生数,男女生人数等常规数字;对于学生的家庭背景、思想品格、性格爱好、学习习惯、年龄特点等应该加以介绍,要有一定的字数。
3、制定的工作目标要具有可实现性,不能不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
4、具体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要有可行性,不能泛泛而谈,要具体。
5、活动安排,要有时效性。不能在十月庆祝教师节。
6、活动安排,必须与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措施相结合,不能相互割裂,互不关照。
7、写完后,请认真检查你的计划,分好段,减少错别字。要力求做到语句通顺,格式正确,书写工整,言之有物,行之有效,切合实际,准确周密。
第三篇:小学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学计划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任课教师根据新课改精神、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要面向实际,注重实效,操作性要强。任课教师人手一份,同时上交一份教导处。下面分学科进行辅导,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语文、英语、品社等学科教学计划
内容应包括:
1、学生学习情况简析:
2、教学目的、要求:
3、教材分析:(包括教学重点、难点和能力培养侧重点)
4、教学的具体措施:
5、教学进度:
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内容应包括:
1、学情分析:
应着重分析学生的基础情况,如优秀率,及格率等;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掌握等情况及师生关系等。
2、教学目标:见教师用书,上面都有。
3、教材简析:见教师用书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内容。(2)教学重点、难点。(3)知识结构。教师自己整理
4、教学措施:
参考教师用书的编写特点和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5、课时安排:
见教师用书,课时安排建议,上面都有。
三、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内容应包括:
1、学情简要分析:
2、教学总目标:
3、教学内容简析:
4、教学的具体措施:
5、教学进度安排:
四、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计划
内容应包括:
1、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特点和音乐、美术知识技能现状分析。
2、学期总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课程总目标的要求及分段目标的设置,提出学期教学目标和要求。
3、全册教材分析:
教材的结构体系,教学重点、难点及德育渗透点等。
4、教学准备:
本学期所需教具、学具、多媒体设备等;
5、具体教学方法及措施:
根据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及学期总目标,提出落实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与措施。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要突出艺术学科以审美为核心的特点,要具有音乐性、形象性和表现性等特点,要用音乐的情感感染学生,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
6、教学进度安排:
每单元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安排。
五、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内容应包括:
1、学情分析:
2、教学目标
3、具体的教学内容
4、具体教学方法及措施:
5、教学进度安排:
六、班主任工作计划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
包括班级的自然状况、现实和历史状况的分析,班级的自然状况如:总人数、男女生人数、年龄、少先队员、班干部、三好学生和差生的比例等。班级现状分析如: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现状、学生的特点、班干部的能力素质、班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等。班级的历史状况包括班风传统、形成班风的原因、班级的优缺点等。对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是确立教育任务的基本依据。
2、工作目标:
总目标、阶段目标、各层次具体目标等。这部分内容在班级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目的,确定教育任务的要求,明确规定本学期应达到的教育目标。确定教育任务应抓住重点,突出中心任务;同时,确定教育任务还要注意针对性,不要过份笼统。
3、具体的工作措施:
主要教育活动、组织力量与分工、为完成任务而打算采用哪些方法。
4、班级工作安排:
按月份,把主要工作安排出来。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纵向安排各种具体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等。
七、考试科目的培优辅差计划
内容应包括: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2、培优辅差的对象:包括①培优对象名单②辅差对象名单
3、培优辅差的目标:通过培优辅差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如:数学分口算、计算、应用题等。
4、培优辅差活动的内容:辅导的主要内容
5、培优辅差的措施。
八、各种活动类课程教学计划
活动课程计划可采用表格式,主要写清楚:
1、目的要求
2、活动内容
3、活动的形式
4、活动时间、进度。
九、各种兴趣小组计划
内容应包括:
1、知识方面:本学期学习哪些知识。
2、活动的基本要求
3、具体的工作措施
4、活动时间
5、活动内容
教学计划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情况简析:
如班级学生人数、男女生比例、原学习成绩分布以及学风情况等,它不同于班主任计划时的学生情况分析,应着重分析学生的基础情况,如优秀率,及格率等;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掌握等情况及师生关系等。
2、教学目的、要求:(或教学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参考教师用书,教师用书都有,可用条文式写出思想教育、知识教学、基本技能培养要达到的目标;如“双基”教学要达到哪些目的与要求?“智能”培养要达到哪些目的与要求?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哪些目的与要求?
3、教材分析:(包括教学重点、难点和能力培养侧重点)
教材分析是对整册教材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要通过通读全册教材和教师用书,掌握本学期所要教学的教材内容有哪些?其地位与作用如何?要搞清全册教材的知识体系,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什么?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能力培养侧重点等。各单元教材之间有何联系?等等。
4、教学的具体措施:
教学措施要具体,实际,绝不泛泛而谈。一般应包括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推进,强化后进生的转化,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提出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查学生学业成绩等有哪些措施?在帮助优秀生更上一层楼、帮助学习困难生上新台阶方面有哪些打算?等等。
5、教学进度:
进行教学课时数的分配及进度安排,全学期授课时数、复习考试时数及进度,要根据教师用书的总体安排,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恰当的分配处理,并排出进度表。进度表内容应包含周次、教学日期、课时数、教学内容安排、备注等栏目。
其他要求:
1、书写格式:(1)标题写:艾山中小2008—2009学下学期语文第十册教学计划。(2)在标题下面署名教师姓名。(3)写完后,在最后写上日期:2009年2月。(4)写在信纸上一般不少于6页。
2、打印格式和书写格式一样:(1)、A4纸,(2)、大标题(3号字 加粗),小标题(小三号,加粗),(3)、正文(小三号仿宋),(4)、页码(居中 阿拉伯数字)
3、教办学期初检查时以以上辅导的内容为标准,希各校严格按要求制定。
第四篇:小学学科教学计划要求
学科教学计划要求
1、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1)教师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前,要认真领悟《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精神,通览全册教材,并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班、本学科教学、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活动、操作技能、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表、重要的教学活动及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语文、数学学科要有后进生辅导、转化措施和后进生名单)
2、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熟悉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应首先在《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钻研全册教材,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分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重点;把握教材的难点、疑点、关键点,考虑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应做好的准备工作等。(教师可以结合参考书将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批画在书上。)要体现依据课程标准“用教材教学”的观念。
(2)重难点的确定: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分条列项写清教学重难点,做到明确、具体。
(3)教学改革实施设想:教师要依据学科教学、学生学习现状,针对存在的具体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教改研究专题确定力求“小”、“实”、“活”,体现一定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要忌大忌空;要分条列项写清实施步骤、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设想。
(4)实施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完成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在深入分析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之后,从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研究教材、开展教学专题研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进行质量监控、加强“双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做到:
①贯彻、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某些具体的途径、方式、手段等来达到预期的目标,体现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要注意多种策略的优化和有机结合。
②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共性与教师个性的有机结合。好的教学措施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要体现施教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观念以及教学个性。
③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制定教学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生理特征、个性需要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应注重实效性。要从“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
④应体现一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制定的措施 应力求具体、明确、易行。
(5)后进生辅导:从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对后进生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辅导及转化措施。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实效性,使学生确实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价值。
3、计划的管理:
学校要对教师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审阅,签署指导意见;每一年级每一学科都要有教学计划,对于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学校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整体安排,确定详写和简写。
(十一)备课要求
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对教案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
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相结合的角度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要选择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当前行为目标,切忌大、空,不切实际。
(2)教学重点、难点 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3)教学准备
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优选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4)教学过程
总的要求,首先须把握总的教学目标: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兼顾情意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将课堂是否体现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体现所有这些特点,而应根据学科性质,达到学校现有设施条件下的最优化。也有人提出上课要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巧妙的“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入”,要求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导入起点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关键看导入设计是否让学生尽快入境,是否服务于教学内容和重点,教案中应明显体现创设的情境,导入语言及提出的问题。②问题设计
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即发散性、开放性)。切忌“满堂问”或“以问代讲”。设计的问题要明确反映在教案上,以防止提问的随意性。此外,教师还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如何筛选问题。教案中要突出引导的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③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案中应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安排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对于教材中已有的内容及已经内化的部分,如数学学科的单元教学要求、例题、课后练习题,语文学科的每课书的教学要求、字词、问题答案等,则不必抄写在教案上,只需标明在参考书或教材中的页号)要重点体现教法和学法,着重课堂生成知识的开发。
④练习设计(练习设计要适时、适量、适度,要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为依据)
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梯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具有实效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多样化的课堂练习。(5)板书设计
板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目。课时板书设计包括分板书和整体板书,要突出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语文、品德、外语、社会、自然、劳动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每课书要有板书设计。数学课要求新授、复习课有板书设计(练习课除外)。(6)教学后记(课后反思)
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须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可写下“教后感”。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学情如何?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教学后记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要注重教学后记的质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不刻意要求每节课必写,如语文课。
——部分学科备课的重点要求(1)作文
每学期大作文6篇,要有“指导”和“讲评”备课。作文指导备课要结合训练点,写清习作要求和习作重点,有指导过程和方法,要给学生以充分构思与交流的时间,提倡教师写下水文。讲评备课应包括:整体情况分析、教师精批的内容、集体评议、进行修改几个部分。
小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以片段练习为主。习作内容可以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语文课堂作业的形式布置,不单设小作文备课。教师要注重口头作文的训练。(2)数学学科:复习课板书应体现知识网络。(3)英语学科:要有必要的情景创设和活动设计。
(4)品德学科:不要求在教案中反映出“重、难点”环节。
(5)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目标确立时应区别于学科课程,要把侧重点放在能力、情感、行为习惯、非智力因素方面。
(6)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中要体现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重点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
——关于备课管理的几点意见(1)因人而异,分层要求
教案是为教学服务的,要充分体现实用性、可信度和可操作性。要力求改变照抄照搬教案,与上课相脱节的现象。为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提高备课的质量,可根据学校、教师、学科等实际情况,有所区别,分层要求。
基础层的教师要做到备课规范化,教案要写得详细些,达到备课、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成熟层的教师可以在规范化上放宽要求,在备课时,把主要精力和侧重点放在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上,放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上,放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上。在教案编写时可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某些重点环节,精备每个序列或单元中具有典型性的内容,形成并展示个人的教学特色。(精备的内容要在教案上端标示“精备”字样)对教师层次划分与不同要求,各校可根据本校教师实际情况而定。
对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学校可根据总体工作安排和教师主攻方向,有侧重点的选择某些学科和年级备详案,其它可备简案,但备简案的年级或学科中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详案。(2)提倡教案形式多样化
教案的形式应取决于学科特点,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个性。不必整齐划一。教师还可以把教案与教材结合使用,提倡教师在教材上圈点批注。教案模式多样化应有利于教案的实际应用与创新。(体育学科应按体艺卫股的要求备课)(3)关于资源共享 备课时,应注意及时吸收新的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特别是青年教师,可参考优秀教案,完善自己的备课思路,要注意学习与借鉴,但切忌照搬照抄。条件允许的学校要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的作用,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在深入分析每个单元(或每个系列)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自身优势,确定每个人的主攻方向和备课重点,而后通过集体研讨,达到教案的整体优化和资源共享。(4)保证备课的时间专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保证备课时间的专用,不要本末倒置,侵扰正常备课乃至教学的其他环节。
(十二)学生作业要求
1、作业的功能
(1)巩固和检查功能: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2)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过程与方法,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
(3)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重在体验和实践。
2、布置作业的原则(1)在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除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2)在容量上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对学有余力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
(3)在形式上,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
要改变单一的文字式作业形式,可以布置一些操作、实验、口头完成的作业;可以在课堂内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4)在评判上,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
教师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在评判结果上,要尽量使用激励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3、作业的类型
(1)巩固性作业:以巩固教学效果最佳值为数量标准,避免数量过大,次数失控,讲求科学性,不搞无效的机械重复。
(2)比较性作业:把正确与不正确的几种答案都给学生,由学生通过比较、选择、判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检验与考查,在比较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3)归纳性作业:把所学知识按一定的系统进行分类归纳,可以起到新旧联系,扩展知识面,找出知识内部联系的作用。
(4)思考性作业:意在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不需要笔答。
(5)创造性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认识、体验、经验进行创造。
(6)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亲自去做,亲身体验,培养操作与运用的能力。
4、学科作业的基本要求:
(1)原则上,劳动、品德、社会、自然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不留书面作业。可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布置一些操作、实验、调查、体验、感悟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留心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情感态度。
(2)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要有书面作业,任课教师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中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量与质相结合,注意多样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①语文作业要改变单一的只抄生字、词语和造句的呆板模式,把朗读、口语交际、练笔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观察、尝试、实践中学习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可不必强调课课有、人人有书面作业。
大小作文的习作内容,可以参考课后练习和练一练的题目要求。也可以因人、因地、因季节、因本班实际合理调整。每学期大作文6篇,观察实践性习作必须提前布置,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实践、思考、构思的时间,力求减少作业的盲目性。小作文不低于8篇,以片段练习为主,习作内容可以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可以通过语文课堂作业形式布置(不单设小作文备课)提倡教师尽可能全部批阅,随时讲评,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打好基础。
②数学作业要体现“数量要适量,形式要活,针对性要强”的原则,避免机械、单
一、重复无效的劳动。除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调查、统计、操作实践性作业。可不必强调天天有、人人有作业。③英语作业可分为书面、口语或听力等不同形式,要注意把作业与学生兴趣和实际需要相结合。书面作业每课书安排一次即可,以会抄写字母、句子为准(一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口头作业要突出交际性,灵活性,教师可同时安排个人背诵、合作表演、创编对话等不同形式供学生自由选择;听力作业可根据实际条件自行安排。
(3)各学科教师要注意对作业效果的及时批改和反馈。对非书面作业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检查评判,在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应该是主体,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
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批改可以因班级人数而定,每次精批数量由学校自行安排。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习作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旁批和总评。要把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评语忌套话、大话、空话。此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看评语,学会按教师指导修改作文。尝试把某一段或某一句话的修改写在下面。提倡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同样,教师在面批后,对学生作文的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话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应在后面进行改写。对其他学生的作文教师要浏览式批阅,以便了解学生习作的总体质量水平,便于作文讲评和再指导。
(4)作业书写格式及相关批改要求,各校可参照教研室对作业处理的基本要求去做,也可以自行安排,以促进学生三维目标的发展为宜。
第五篇:制定教学计划的要求
关于制定各学科教学计划的要求
一、课内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主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进行分析;(根据各班实际情况撰写)
(二)教材分析
包括总体分析、单元分析: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三)教学要求(根据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确定)(以语文学科为例)
1.识字与写字
2.阅读
3.写话(一二年级)或习作(三至六年级)
4.口语交际
5.综合性学习
(四)主要教学措施(依据教学要求、教材和学生特点制订)
(五)教学进度表
二、课外实践活动计划
(一)课外实践活动内容
(二)课外实践活动目标
(三)课外实践活动形式及措施
(四)课外实践活动具体安排表
三、课题研究计划(有几个课题就填写几个表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