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哲学》读后感(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06:0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与教学哲学》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与教学哲学》读后感》。

第一篇:《课程与教学哲学》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哲学》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哲学》是我最近很欣赏的一本书,它在研究教学会不会走向哲学。学生在寝室里呆久了,会生出寝室文化。喝茶的人会生出茶文化,那么教学的人会产出教学文化—教学哲学是一样的道理。恩格斯说:“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在说此话的时候,他的祖国已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可是,恩格斯看得更深更远。德国不仅拥有众多的世界级的科学家,而且拥有众多世界级的哲学家。这两者之间绝非偶然的联系。有人说,教学论如果只做抽象的,思辨性的研究,就会走入死胡同。其实,也可以说,教学论如果只做工艺性的,技术性的工作,亦不会有宽阔的前途。教学是教育的一个特定的领域,也是一个特殊重要的领域,如果说还有许多宝藏待开发的话,那么最丰富多彩的待开发项目应当就在这里。

张楚延先生在前言中曾这么总结自己: “前一个二十年,我操练着、欣赏着教学, 后一个二十年, 我琢磨着、探索着教学。近年来, 则情不自禁地走到了教学哲学。”这一表达, 正体现了他对教学美好的追求。操练, 是一种具体实践, 而欣赏则是一种对教学美好的体验, 带欣赏地操练着教学, 这正是一种美好教学实践状态的描绘。一个真正的学者, 一个有责任感的学者, 当然不会止于操作层面的追求, 也不会止于己身对教学美好的体验, 必然会在方法、原则、规律上为教学寻找普遍价值, 进而上升到对教学观念、价值、思想等教学真谛的追寻, 这就是先生会深入到对教学的琢磨、探索, 直到走到教学哲学的必然。先生的教育思想, 不仅用其深厚、宽广的学术理论来阐述表达,也往往体现在这样一些对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朴素描绘。他开创的教学哲学, 则是在理论上对教学美好的深刻回答。我们看到, 先生对教学的哲学观照, 实在不是一种对普通教学的观照, 而总是在内心中设置了一个前提: “人”的生命成长, “人”的美好发展。这个前提, 总让他的思想走得更远、更深、更高, 那就是“好教学”、“美好教学”的真谛, 这也正是教学哲学的根本价值所在。不论怎样的教学, 好的, 不好的, 现代的, 后现代的, 以社本观指导的, 以科学观指导的, 以人本观指导的, 都是一种教学存在, 重要的是, 这种存在, 对于“人”的生命成长有多少合理性。我们说教学具有意向性、双边性、中介性和伦理性, 怎样的意向、怎样的双边、怎样的中介、怎样的伦理下的教学才合于“人”的生命成长和美好发展之理, 只有所有教学特征都体现出美好, 才能达到教学的美好。这也正是先生教学哲学思想所居的高度。致

力于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好教学, 这种走到哲学的“情不自禁”实际上就是他对美好教学追求的一种“情不自禁”。“主义”就是主张, 没有主张,走近不了哲学, 先生用一个“人文引领主义”来表达自己课程哲学观的特征, 也就表达了人文引领主义的教学乃至教育观, 因为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必然引领着与之相一的教学观, 必然引领教学的人文与和谐,亦即引领教学的美好。

事实上,如若我们举目四望今日之世界,便可看到,当产业越来越发达,尤其当第三产业充分发达之时,主要依靠体力进行的劳动和主要依靠脑力进行的劳动之间的差异日渐减小,亦即蓝领和白领的界限日渐模糊化,并且劳动的转换加快,“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个人一生要换七次工作”。多次的转换促进人多种的发展,促进人向全面的靠近。一方面是生产门类的极度增多和加快的情势面前转换的可能性。在“自己的爱好”与“社会的需要”之间,资本主义早期的那种对抗事实上也在改变着,人民选择的自由正在扩大。然而,两者之间的某种制衡关系未必会完全消失,但是人类追究自身更为完善的发展的愿望永不会终结,而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料的那种“历史过程”则正在并将继续展开。“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的”达到这种从心所欲的境界的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被人类创造着,创造着的人们也就走在那个历史进程之中。

不少人也曾经立足于人, 对好教育提出各自的主张。先生从来就看重这样一些思想家、哲学家的思想:孔子“全人生的学习教育过程”的主张, 把教育作为追求人生的方法;亚里士多德所持有的教育目标要“顾及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思想;席勒“教育的目的在于, 培养我们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的人;以及王国维以“使人成完全之人物”为教育之宗旨的完全教育思想;陈鹤琴先生培养“健全的人格”的教育思想, 等等。爱因斯坦也说过: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 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不难看出, 教育目标的美好是教育美好的核心, 而只有以人的美好为目标才能引导着教育走向美好。

作为像我们这些师范生,学习教育就是为了追求人的美好发展, 这应该是作者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以及教育管理的根本理念。他站在哲学上思考课程与教学问题, 也是力求从应有的高度在教育最基础的环节去观照和把握这样一种理念, 乃至推动、实现这一理念的意义和价值。作者对一切课程“主义”的批评都是以“人”为尺度,把是否真正有利于人的美好发展作为根本标准, 主张教育“应当考虑人的本性”。当然, 还不仅仅止于“人”的自然意义, 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意义。在他的教育思想之中, 人文总是如此地闪耀光芒。因为“人文追求善与美”、“人文也追求真”, 他所追求的人的发展不是一般性的发展, 而是美好发展。人怎样的发展才可以说是美好? 柏拉图有具体的期待。他在《理想国》中这样憧憬着美好的人认为这种“兼美者”是最美的、最可爱的。他追求的正是精神与形体的和谐发展。事实上, 柏拉图所指的“精神状态的美”更倾向于“美德”, 他的视域还是不够宽阔的。卢梭对他的爱弥尔的形象描绘也是体现了他对美好的人的期待, 他的描绘, 让我们感知到了他对生命意义下孩子的美好情形, 然而他似乎更基于对人的自然性观照。先生用全面、自由、个性、和谐等语词来表达人的美好发展的基本意义, 其中就包含了精神、品格、人格、个性、心理等所有非物质形态的美好, 是一种宽视域的定位。其中“和谐”是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或者也可以说是最高的概念, 包括了身心诸要素在内涵和状态上的和谐, 统领着美好的方方面面。因为和谐引导着美好, “和谐是美感的主要源泉”。当然, 我们可以理解到, 先生更深刻地关注的是人的内心、灵魂、精神的美好, 一种高层次的生命美好。人的美好发展思想基于人类的一种永恒的追求。他认识到, 一切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无不特别看重人的发展, 尤其倾注着对人的完整、全面、完全、和谐发展的无限珍爱, 他们对社会的美好憧憬无不基于对人的发展的美好愿望。“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成了自古至今连绵不绝的论题, 永恒的论题。”在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席勒等人那里, 都鲜明地体现着这样一种思想。教育为着人的美好发展的思想, 还与康德的教育的目的“使每个人都得到他所能达到的充分完善”思想是一致的, 更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相一致的。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可谓是真正的知之懂之、尊之用之。他从恩格斯盛赞欧文“按照人的需要”来设置社会中, 也就看到了教育的基础目标也是在于“人的需要, 人的生活需要, 人对尊严的需要”, 而不是社会需要;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方式让人畸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批判中, 也就理解到马克思的教育理想是与其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相一致的, “其核心在人的解放, 人的充分自由发展”。

科学哲学当然是哲学的一部分,与哲学的许多特定领域一样,仍然是一类特定对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那样及时地走到了这个特定领域。课程改革在今日之中中国空前被重视是可以想见的,充分探讨课程研究可能的发展的趋势,其意义也是可以想见的。我们思考得越是深刻,就越有可能站在伟大变革时代的前沿,站在课程变革的最前沿。

我们是经历着课程变革成长的一代,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变革中将课程改革的重点把握住,把握准确。不能束缚自己的思想,要有科学的理念。科学的哲学渗透在我们的学科中,也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合理的把握科学哲学,把教育作为追求人生的方法。这篇文章中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语也很多,给人带来很多哲理性思维。我在读了最后一章基本内容之后又回首看了倒数第二章,从中又有很多新的感受,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值得回味的书。

第二篇:《哲学与人生》课程期末教学总结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总结

陆玉匀

本学期,本人承担1116,1117,1120,1121,1122,1123,1124,1125共8个班的《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工作。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政治思想方面:

作为德育教师,必须以时俱进,关心国家大事,并教育学生国事,家事,事事关心,每节课课前设置新闻时间,让学生评议新闻,加强学生的评议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另外作为教育者,必须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本校的公开课听课,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备课是一名教师构思课堂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感悟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与创造精神。在备课中,我的做法是:

(1)首先查阅所讲授内容的要求,对教材内容不拔高也不随意降低难度。

(2)在教学设计中,多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材料,设计一些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德育课的生活化的特征并在参与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设计,一方面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考虑不同专业学生能力层次的差异,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尽可能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注意培养、锻炼自己的教学机智。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1)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以减少和消除学生的陌生感,讲课时注意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2)选取近期的全国或地方热点新闻时事背景,使学生融入情境的活动过程中感受育思想品德课程的近距离,并引导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亲近社会的情感。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7、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8、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9、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业采取开放性试题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既提供学科水平又提高了小组间的合作能力。总而言之,现在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奉献。

第三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歪打正着的教材阅读体验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这本书是我高中时买的,那时没钱买正版书,就到旧书店淘盗版书,正巧,就碰着了这本封面写着《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的书。周国平在我们读高中的时候,以一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举获得我们的亲睐,他睿智、理性、深刻,是我的偶像。可这本书买回来我还来得及看,就高中毕业了,读大学时偶尔翻翻,觉得理论东西太多,淡然无味。直到去年寒假回家又发现了这本一直没读的书,才开始阅读。说来好笑,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跟读周国平其他作品的感受很不一样,但是因为这是周国平老师的书,是我偶像的书,所以一直就耐着性子读下去,居然也有所得。直到有一天,大概看到一半左右,实在太疑惑了,就翻开前言,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是个什么目的和思路。结果发现,这本书封面是《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内容却是《傅佩荣哲学与人生》。周国平还为这本书写了推荐语。我哑然失笑。

其实单单这个过程,就给我一个启示。正如同低年级的孩子崇拜老师一样,我们崇拜着比我们智慧的人。当孩子从心底里佩服你,崇拜你时,你才有可能将知识灌输于他,将智慧传授于他。所以,当老师,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老师,首先要让孩子佩服你,崇拜你。就如同周国平之对于我们。

但是崇拜是容易让人盲目,让人失去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一味地接受。一旦这种盲目崇拜某一天被打破,那么后果就是怀疑,加倍的怀疑,直至成为一种反叛式的怀疑。就像孩子正在经历叛逆期。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他的崇拜者出现叛逆,因为他知道,被人崇拜并不是他想要的,成为思想的引导者,智慧的领路人,才是他想要的。就像傅佩荣老师,在书中多次提醒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不断地怀疑。他小心翼翼地培育萌发出来的怀疑,直到他的崇拜者能够独立在求知的道路上前行,越走越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就扮演着这样的一位“智者”,不断告诉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疑问,要思考,直到将孩子领到求知的路上。

接下来就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东西。

《哲学与人生》是傅佩荣自己编写的一本哲学教材。因为是教材,所以本书的体例非常清楚,共十四章,概括来说,分别阐释了什么是哲学,哲学指导下的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西方哲学起源、发展和哲学代表思潮,中国哲学起源、发展和代表思潮,哲学与宗教、艺术、教育、文化之间的碰撞。在每一章里,作者都从各个方面进行介绍、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正如书名那样,这本书紧密结合人生实际,用哲学指导人生,又在人生中不断发展哲学。

哲学原意为“爱智”,亦即爱好智慧。作者解释道: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而是代表一种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要保持心灵的开放,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都是日新月异。正是如此,才出现两代人之间的不合,青少年愈演愈烈的叛逆,以及同代人、不同代人之间的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不落后于时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代沟,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心灵的开放,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很佩服能够适应电子产品的老人们,佩服一生追求知识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并适应他们新的事物,是他们的智慧,是对生活的积极热情,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常常被自己的经验所局限,被一时的欢愉和利益蒙蔽双眼。这就要求用理性的思维去判断分析。作者告诉我们,不停地追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我?我该是什么样子?”能够帮助我们反思自我,确定人生路该怎么走。当然,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在不断地体验中印证价值,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以及对价值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深刻和准确。

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话来描述何谓哲学:

(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

(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

(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接着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所谓“培养智慧”是指人们超越感性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谓“发现真理”是指人们去掉重重遮蔽,发现客观事物的真相;所谓“印证价值”是指人们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印证真理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呢?

首先,培养思考的习惯。有思考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很多人容易受外界情况变化而影响自己心情,天气好就心情好事事都好,天气不好就心情不好事事不好,这就是容易受外界影响。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这也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结果。有思考的人则表现出理性和冷静。怎么样才能养成思考习惯呢?作者举了牛顿的例子。苹果如果掉在我们头上,我们只会习以为常,心态不好的骂一句,心态好的吃之大吉;苹果掉在牛顿的头上,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定律。如果把所有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就无法养成思考的习惯。作者告诉我们,如果对任何情况都能够加以考虑,就会发现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也不是事情会一直如此,这样就会在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性。这让我想到电影《雪国列车》里的一片段:列车里的警察持枪对着要暴动的人,副手骂他们“把这没用的东西拿开”,这句话所有人忽略了,但暴动的青年领袖从这句话中得知:警察的枪里早已没用子弹了,他们早就用完了。这是善于思考的典型。掌握整体观点。这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更加圆融。年轻人都喜欢有棱有角,不喜欢圆融,我自己也是。有棱有角的个性适合辩论,也适合钻牛角尖;容易彰显与众不同,也容易闭门造车,听不进别人的合理建议。还好的是,圆融和棱角并不完全对立,个性和听从别人建议也并不矛盾。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

确立价值取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世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叫做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有些人崇拜偶像,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反映出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惜的是很多人是盲目崇拜。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到底,不轻易改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个人什么代价都不愿付出,随便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一生想要快乐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后,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当然,我们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他听到过的德行,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人都会犯错误,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即使你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无法把天地下的书读完,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识。并且,如果你学到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就算学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学习知识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写到这里,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个小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它可以引人入胜,就象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所以读一点哲学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处的。

感谢傅先生在让我领略到哲学风采的同时为我指明了清晰的道路: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将思考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做事从多方面考虑,运用所学。我想,那样的生活会很有意义的。

第四篇:数学与哲学读后感

《数学与哲学》读后感 柳迪

假期里,我看了张景中院士献给数学爱好者的礼物----《数学与哲学》一书,书中主要内容包括了“万物皆数”观点的破灭与再生、哪种几何才是真的、变量·无穷小·量的鬼魂、自然数有多少、罗素悖论引起的轩然大波、数是什么、是真的但又不能证明等。

由于具体的数学问题多如繁星,数学家往往整天埋头于解决数学问题,无暇关注数学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但数学史告诉我们,恰好是“矛盾”的一次次解决,才导致数学发展的飞跃与深化。张景中的书《数学与哲学》就是对数学发展中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用通俗的讲法向大众展示当时的争论内容与形势,及以后的解决办法及数学的飞跃发展。

例如关于数,是否仅有自然数及由它产生的有理数就够了。那么√2是什么?这就导致无理数的产生。在欧氏几何中,不少人企图给出第五公设的证明,但都失败了。这导致非欧几何的产生;无穷小量的应用与定义,导致严格实数极限理论的建立;无穷集合的比较;集合定义的确定及哥德尔定理,等等。每经过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数学思想都得到飞跃,从而使数学得到质的发展与飞跃。

翻开西方数学史或哲学史,人们会发现一个有趣而重要的现象:西方数学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但源源流长,而且绵延至今。

追溯起来,数学与哲学自西方哲学诞生之日起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方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是数学家;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对数学的深入研究上得出了“万物皆数”的著名哲学命题;大哲学家柏拉图相信数是一种独特的客观存在,由此产生了数学上的“柏拉图主义”„„进入20世纪,围绕着数学基础研究所产生的三大流派更是把两者的关系推向了高峰。

在这两千多年结伴而行的漫长岁月里,哲学与数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介于两者之间的问题。比如:如何理解数学的真理性?什么是数?如何理解无穷、连续概念?等等。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促成了对数学进行哲学分析的数学哲学分支的确立。然而,由于问题的复杂,涉及面的广泛,分歧的众多,一般人对之只能望而却步,对有关数学哲学研究有一个概貌了解都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

书中,对有关数学哲学问题及数学与哲学的关系等都能以浅显平易的话语娓娓道来,做出极为清晰的解释。为了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更容易为一般人所理解,作者还不时加入非常恰当的比喻。比如在论述数学的真理性问题时,指出对现在的数学家来说问题不在数学结论是不是真理,而在于选择适当的结构。那么这种选择是不是完全随意,没有标准呢?不是。哪些结构要增加,哪些结构要修改,信息仍来自科学实践。如何能把这样重要的道理讲清楚? 书中打了一个比喻:“当一个顾客到裁缝那里订做服装时,顾客可以指责尺寸错了,颜色错了,布料错了,等等。一旦服装设计不针对具体的人,就没有对错问题,只有选择问题。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服装,请您试穿。你不合适的那种服装,说不定是另一位顾客最喜爱的呢!如果裁缝以此为理由而随心所欲,不调查体型,不研究心理,不适应潮流而乱做一气,那也只有关门。数学家把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好比是不再单为固定的顾客加工服装了,他面向普遍的需要,他占领广大的市场。”(引自《数学与哲学》117页)深奥的数学哲学观点通过生活中的常识一解释就变得非常明白易懂了。

在书中还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如用“模糊的哲学与精确的数学——人类的望远镜与显微镜”来描述数学与哲学各自的特点;认为“数学的领域在扩大。哲学的地盘在缩小”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对自己的部分数学研究工作做了新颖的哲学分析。如他从自己举例子证明几何定理的研究出发,探讨了关于演绎与归纳统一性问题;用连续归纳原理说明实数系与自然数系的共性等。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还查阅了一下张景中院士对于数学教学的观点,觉得也很受启发,比如他认为如果只是把课本编得简单一些,但考试仍然很难,那么学生就不会真正“减负”。他主张“多学少考”,课本不妨略深一点:如果学的深度不够,学生很难体会到数学的趣味;考试简单一些,孩子们才能在轻松中寻找数学的乐趣。

此外,在小学和初中的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对几何的学习,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轻几何而重数学运算。美国是在数学教育方面花气力最大的国家,但是连美国人自己也承认他们的数学教育收效不大。他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教材的编写中将几何砍掉得太多了。图形不是枯燥的,是容易理解的。一开始学数学,孩子们可能还不能理解数学的很多妙处,因此应该通过图形的运动变化吸引他们的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引导孩子用代数、运算的方式直至微积分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同样,教师对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兴趣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最糟糕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一个公式后做几十个类似的题目。数学教学的改革也不能只着眼于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教师应该下功夫研究在课本之外,有没有与众不同的、更好的表达方式。

第五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这是一本台湾大学最佳通识课程教材,傅佩荣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调向读者传授哲学知识、阐释他独到的见解,读来彷如在上一堂有趣又极富逻辑性的哲学课。

“哲学源于惊讶”,这是古希腊的一句古谚。正是由于人们对世界产生了惊奇和疑惑,进而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等一系列人类最基本又最深奥的问题。“哲学就是爱智慧”,孔子、苏格拉底等先哲们追求“智”,并创生出泽被后世的学说,成为今人一笔宝贵的智慧财富。而在各方流派开端、发展之前,解决人类起源的问题大都依靠神话。各地区的文化及宗教在很大程度上都受了神话的影响,然后共同影响着民族的内涵和演进。

对于此,我更加深刻地感到,高中教科书里学的哲学实在太狭隘。课本里冠冕堂皇,试卷上反反复复的理论始终绕不出“马克思主义”。相较这本《哲学与人生》,以及之前读过的《苏菲的世界》、《哲学是什么》里提到的诸多哲学流派而言,教科书里的理论明显局限了我们的视野,甚至无形中“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从社会教育的角度看,这样的状况显然不利于思想的多元碰撞;从个人价值观来看,没有人能一口咬定地论断某一流派、某一思想绝对正确。

记得《苏菲的世界》里苏菲的哲学老师告诉苏菲:哲学家就像小孩子。人越长大就越丧失好奇心和想象力。读哲学则可以不断敲醒面具下的那颗早已冷漠的心,那颗名曰“自我”的心。《哲学与人生》不仅是认识哲学的教程,更是以哲学的视角看人生的教诲。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进一步从艺术、宗教、教育和文化领域分析哲学,体悟人生。比如在第十二章《宗教与永恒》中作者说了这么一句话:“人活在世界上,宗教是最后的依靠”。作为一名基督徒的我,很强烈地认同这句话。人生必然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必然得面对纷纷扰扰的问题和挑战,如果一次又一次地经历失望,再顽强的心也会有破碎的一天。越是到了发现没有永恒可言的时候,越觉得人太渺小、人力太软弱、人内心的空洞太深,难以填满。而这时,宗教便有一种力量,背负起疲惫的身躯,用温暖将那无尽的落寞充满,给心灵一个依靠,告诉灵魂家在何方。

这本书涉及的方面很广泛,我在读的过程收获的感触也很多。或许我的世界观与作者有些许相似,在多处都给我带来了一些共鸣、一些思考。

下载《课程与教学哲学》读后感(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与教学哲学》读后感(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以前买书在当当网,一般要3-4天送到,这次上了卓越,6号中午下的订单,不想,7号一早就有人敲开了送书的门。卓越比当当快?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刚看了傅佩荣的《哲学......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最近刚看完一本名为《哲学与人生》的书,这是一位台湾作者写的 书,这本书被列为"高等学校哲学通识教学指导专家推荐用书",这位教授在大学开设"哲学与人......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看完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我对人生的看法有很大的提高,感觉人生的幸福指数是由哲学的价值所产生的。人生要是没有哲学,那这一生差不多就是虚度,没有任何价值。哲学......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最近刚看完一本名为《哲学与人生》的书,这是一位台湾作者写的书,这本书被列为“高等学校哲学通识教学指导专家推荐用书”,本书集作者数十年授课之精华,开......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以前买书在当当网,一般要3-4天送到,这次上了卓越,6号中午下的订单,不想,7号一早就有人敲开了送书的门。卓越比当当快?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刚看了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如何提升哲学......

    数学与哲学读后感

    《数学与哲学》读后感假期里,我看了张景中院士所著的《数学与哲学》这本书,书中主要内容写了,关于“万物皆数”这个观点的破灭与再生,还有哪种几何才是真的,自然数有多少,等等有趣......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模版]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本学期的毛概课,孙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原本对这些书籍并不感冒,而且也有不少已经度过的书目,完成作业并不是难事。但是作业并不是全部,一......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人的一生,从出生时懵懂无知的婴孩,到慢慢被灌输各种能力和思想最终长成适应社会的人.在这之间,我们困惑过、探索过、想过解决一些疑问---关于自我,关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