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概括地说,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关专家认为,所谓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了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也有人把这称之为“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
“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研主要是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假设。
“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研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第二篇: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司长讲话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司长讲话
各位老师下午好,非常感谢王校长给我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中加学校是一所办得很好的学校,也有很好的声誉。现在大家知道全国都在进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作为中加学校它在提高教育质量、课程质量方面有很多好的东西,也有很多好条件。
这次课程改革是在中国社会20年快速发展之后。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教育,是不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不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讨论持续很长时间,我认为我们不是讨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概念是什么,我想我们应该讨论的是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办教育的目的、办学校的宗旨是什么?只有这个问题讨论清楚了,我们就能知道我们究竟该怎样办教育了。
有的基础教育的老师见到我就说弄得太花了,真正的基础教育核心问题是什么呢?应该是从课程入手。
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一定要从课程入手,而不是从花边活动入手,也不能光从概念入手,还是要从最基本的理论建设和它整个的管理制度改革入手。这样在1999年的时候有一个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个教育振兴计划经过国务院批准以后,国家用国民财政收入的一个百分点来支持这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那么,在这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里面有一个工程就是素质教育的工程,这里面的最核心的项目就是要构建一个符合新世纪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
这个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我们从1999年开始以后,做了一些前期的研究工作。首先就是我们这个课程改革究竟要改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改?在这样一个讨论下面确定了一个我们改革的目标,这一轮的基础教育的改革制定了六个改革的具体目标。如果看到了课程改革纲要的话,你们可以看到六个具体的改革目标。
另外一个是怎么样看待这次课程改革。很多人认为课程改革就是教科书的更新换代,甚至于我们有很多的高级领导也认为课程改革就是要换教科书了。你们赶快编一套好的教科书吧。这是对课程改革我想是一个片面的一个认识。
最后我们的一个讨论,就是课程改革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这个我想课程改革六个目标的确定,已经建构了课程改革的整个框架。
今天因时间的关系,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回课程改革的六个目标,以及我们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面,对这六个改革目标实验的一些基本情况。我用20多分钟,剩下的时间请刘老师给大介绍你们更关心的问题——关于整个高中课程改革的框架。(这次的课程改革)事实上它不仅是对义务教育,而是对整个基础教育领域里面课程改革的目标。那么有六个改革的目标:
第一个目标也是最重要的、首要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首先我们要讨论课程究竟是什么,它有什么样的功能。因为一个学校运行起来最核心的功能是要开设各式各样的课程。我们是要通过课程让学生在课程里面经验过了来培养他们的,那么课程它究竟有什么样的功能呢?以前以至于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学校就是传播知识的地方,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老师讲、学生听,这是天经地义的。那么现在我们就对这个发生一个问号,课程是不是就是仅仅传授知识。我想这样讲传授知识还是讲得很客气,事实上有很多地方就是在灌输知识。至于你怎样获得这个知识,这个和你以前的知识有什么关系,和你以后用不用得着这些知识;和你在学这些知识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体验,这个大家都不关心,只关心把我是不是把我这个预定的知识批发出去了。我想我们现在的高中也好,初中也好,小学也好,在没有搞课程改革的地方,对学校对课程仅仅是传播知识,甚至就是批发知识,好像认为这是一个主要的任务。我想这回课程改革的第一个目标就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学校里面的课程,它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育人的功能,这和党的教育方针是完全一致的。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那么我们在学校里面,我们把我们学习的内容,大概分析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作为基础教育来讲,知识和技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个基本的学习技能,是没有发展的平台,也不可能起飞。一个人能力的发展他也必须通过知识作为载体,所以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他不是唯一的。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是很重要的呢?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为什么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呢?这就牵扯到我们对人是如何学习的一种认识,就是人的智慧是怎么形成的呢?他不是靠外面一个完全结构好的一个知识体系灌到我的脑袋里头,就变成我的知识了,这是违反人的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的。人的智慧的构建,他是通过他原来有的经验和他对新知识的一种理解,通过他作用于客观世界,变成他的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他有很多思维活动,他达到一种理解。哈佛大学的研究,一个为理解而教的研究里面就谈到什么是理解,就谈到了这个项目的最重要的一个成果,那就是把人的理解分成了五个水平。有一个排除的说法,就是死记硬背会背诵不叫理解;会照本宣科不叫理解;会简单的拿一个案例来模仿也不叫理解。那么理解是什么呢?他讲了五个水平,其中的一个就是说,我在我原来有的原认知或者我在我原来有的基础上,在获得新知识过程中用上了我原来的经验,用上了我原来的知识,那么我对这个新知识有一种新的理解,而且这种新的东西和我原来的东西把它结合起来构成一种新的知识网,而且我用这个新的知识网去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他认为这是其中理解的一个形态。共有五个形态,因为今天时间的关系不能够讲那么多,我现在讲一个观点:学习过程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往往是不太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最关注的你考了多少分,这节课上完了以后,老师马上就想知道这节课有多少同学掌握了我讲的内容。事实上这是违反认知发展规律的。50分钟是不会引起思维的质的飞跃的。他必须有一个他的经验的参与、他的练习、他的不断的理解、他的旁征博引,它有很多的过程,才会变成他的东西。但是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个过程。它是需要儿童的或者学生的各式各样的一种学习方式来参与才能变成他自己的东西。那么方法也是很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方式,用什么策略来学习。每个人他的策略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应该是非常个性化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就是先预习——发现问题——好好听讲——回去认真做作业,然后再就是……我想这样把学习方法变得非常的呆板。特别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里面,网络的这种学习环境,那么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学习,这里边有很多的学习策略。所以我们认为学校的这个课程不仅应该规定一些对于一个人来说终身发展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为我们是基础教育;还要在基础教育期间,关注学生他的学习过程,建立他的学习策略和方法;那么最后的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说如何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他的积极态度还有他的价值观。事实上这和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很多年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和我们所谓的知识教育始终是两张皮。我们老说,我们的道德教育没有针对性,孩子们都是说一套做一套,政府或者我们学校给孩子们进行品德教育时都觉得非常的无可奈何。高考结束了以后,学生对我说,我最讨厌的就是政治课,我把书都给扔了,我这辈子再也不想看见它啦。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就是它没有和儿童的情感、没有和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世界观的形成,完全没有结合进去,它是游离在学生生活外面的空洞的一个概念。所以教育是很重要的,他不仅仅是会教会他知识,它是要学生能够学会做人,价值观是很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最基本的东西。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价值观,没有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关于道德的问题很难谈到。那么怎么样在学校里面对学生在学校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呢?我想就回到我们怎样来看待知识上,我们把学科知识或要考试的知识,认为是超价值的知识。我举过很多例子,(我们)从来没有把知识和价值观的教育合在一起。比如说我们讲地理吧,我们讲长江、讲黄河。特别在讲黄河的时候,就是在讲黄土高原从哪发源,到哪入海,要经过多少省,从黄土高原下来的时候要带多少黄吨的泥巴,黄土,怎么淤塞河道。整个讲完了,给你的感觉(黄河)就是一个怪物,就是带来环境恶劣的一个怪物。但是我们不讲黄河是中华文化的母亲,没有黄河,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发源;也没有讲为什么黄河得不到治理;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对自然,我们有什么责任?我们对环境有什么责任?我们对环境的伦理在什么地方?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知识很多都是超价值的讲知识,只讲他的自然的、超价值、客观的知识,我们不把知识附带上价值观的这种价值。如果我们要是从小给孩子们讲治理黄河,让黄河成为我们最可爱的一条河;凡是违反环境侵犯环境规律的事情,我们都不能做,不能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去损害更多的环境,我想这样的教育他就能不仅仅记得黄河从哪儿发源,流到哪儿,慢慢地他就会由黄河这样一个内容带来他的价值判断。那么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不是灌输得来的,他是在无数次的价值判断过程中,他通过自己的思考,不断的判断和价值选择来形成的他的道德的。所以我觉得的课程问题它是一个系统的,是一个全面的,它既关注我们学到什么样的知识,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这些知识,我们有什么样的好的学习策略。换一句话说,你是不是学会了学习。另外,光有一个知识你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人,不是一个党和国家所期盼的接班人。那里应该有健全的人格,应该有理想,就是你的价值观、你的道德、你的人格。我想这就是教育所肩负的责任。现在我们把它完全变成了一个只追求分数,只会考试,这就是歪曲了教育所赋予我们学校的任务,但是这个责任不在学校。我觉得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原因,造成大家都去追求分数,而忽视了教育的其他重要价值。这是我们课程改革的第一个目标,也是最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的目标。
第二个关于教育内容,我们认为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样的内容,就是要克服现在的内容,繁、难、偏、旧。大家都知道,没有任何意义的难,让学生去钻牛角尖,一辈子用不到的事情让学生花很多时间去钻,就是为了在竞技上获胜,而没有其它的价值。所以我们现在的定位,基础教育的内容,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性,那就是应该定位在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上,是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不是专业教育。因为基础教育不承担培养精英的责任,也不承担培养专门人才的责任,特别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提供的是公平教育的机会。不能用繁难偏旧的题目去选拔精英,这个违反义务教育的基本精神。所以关于教育内容也有一个改革的目标,就是改变繁难偏旧这种选择知识的基本原则,使我们的教育内容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学生的经验紧密结合起来。那么选择的这些内容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的内容。那些没用的知识,大可不必在学生基础教育阶段把它挤进来。
另外就是关于课程结构,第三个目标就是课程结构的改革。那么这种结构要体现它的基础性,它的选择性,它的均衡化。因为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内容的均衡,人的发展目标的均衡,都大家要考虑的。所以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下,我们整个课程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程结构的变化有好几个纬度,一个就是国家所规定的课程,比原来来说大大减少了。原来就是基本上国家规定的课程占满了学校的课程表,学样没有什么自主权。那么现在我们规定是占85%到80%是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剩下的时间是给地方和学校,可以用来规划它们学校课程和校本课程,这是结构上的一个变化。另外一个纬度就是除了学科课程以外,我们还有很多活动性的课程,比如说我们有综合实践活动,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这个课程呢?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如何来办学校都有很多讨论,大家都认为学样不能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文化的孤岛,关起门来自己自做自划,自我陶醉,学校应该和整个社会发展同步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把学校封闭起来,关在学校里面培养,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是沟通学校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制度化的桥梁。应该通过社区服务,通过学工、学农、学军,通过研究性的学习,通过劳动性的活动,来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教育之间打通,使它变为制度的桥梁,这也是课程结构上很重要的一个改变。另外各个学科之间的比例都是课程结构调整的一些纬度。
第四个改革的目标,是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作为一个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向,一定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导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为什么要这样考虑问题呢?就是说在知识爆炸的一个时代,我们还想引用培根时代那样的一种理想——把一切的知识教给一切的人。现在,就是任何的老师,你就是再棒,你也不可能把一切的知识教给一切的人。那么,现在怎么办?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要学会学习。所以这次课程改革,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在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以后,他学会学习,就是转变学生目前这种呆独死记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信息社会的条件下,在网络的条件下,如何学习,包括如何和别人合作、如何理解别人、如何交流、如何分享、如何对待不同的意见,这个都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品质。我想象陈景润那样一枝笔一张纸搞研究的时代,我想是永远的过去了。这样一个社会,没有合作,没有信息的共享,没有互助,没有批判的精神,没有面对不同意见的胸怀和思维能力,你是不可能有成就的。所以学会学习有很多的内容,它不仅仅是一种载意的,怎么做功课,怎么学功课的概念。我们第四个目标是定位在学会学习上面。
第五个目标是对整个评价体系要进行变革,我们认为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的作用。评价最重要的作用是教育的作用,是促进人发展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发展、发挥评价促进人发展的作用呢?我们不能只用一张考卷来看一个孩子,我们应该在一个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中,我们要科学的来观察他,哪一些行为是带有典型意义的、带有标志性的行为来观察一个学生。关于评价我们有很多的研究,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观点,我们认为人的智力,不仅仅是树立逻辑的智力和语言的智力,我们认为人是有多种智力的,因为社会的需要是多样的,而满足这个社会需要的人群是存在的,所以人的潜力是非常大的。那么通过教育就是要发现学生都有什么样的潜力,他可能语文、数学不一定会成功,他也可能化学、物理不一定会成功,而他在形象思维方面,他在体育方面,他在艺术方面,他可能都是非常有才华的。我们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发现了学生的这种潜能,给予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我们会对孩子们的终生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不再是失败者。在我们这种唯一的智力论的下面,造就了不知道有多少的失败者。有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政府所规定的功课没有过关而被淘汰出去,而事实上这些学生他们不一定真是无能的。所以,我们这个评价的体系,特别是国家的评价制度,要进行彻底的变革。否则的话,我们会扼杀很多有才华的年青人,这个不是教育的初衷,教育的初衷是应该帮助所有的人有能力成功,是引导所有的人不断地去建设他自己的未来,而不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宣告他是一个失败者,这不是我们办教育的初衷。所以,整个评价的改革要围绕着如何真实的反映一个学生的发展过程,他有什么潜能,他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是帮助学生成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淘汰和筛选的唯一宗旨。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对评价改革的一个定位。
最后一个就是关于国家对于这个课程的管理政策的变革。解放50年,我们都过于集中地管理了学校的事情。事实上呢?高质量的教育,应该是由每个学校具备了他的一种创造能力、自律能力来产生的,而不是一刀切切出来的。大家想想,我们现在在深山老林里边贫困的学校,和我们在大城市里面的发达学校,它们之间的差距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那么我们对他们的要求都是一样的,这就违反了规律,也违反了一个客观的存在。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教育一定是多样化的,一定是起源于他现在的基本水平,那么国家对困难的地方要给予大力的资助,帮助他们尽快的赶上来,缩小城乡的差距。但是并不等于说用一个标准、一个方法、一个课表去统全国的课程。一定要把创造课程、提高质量的自主权,慢慢地交给学校。学校是办学的法人,它有权力来开发,来对自己的课程、对自己的社会信誉负责任。所以这次我们课程改革的很重要的一个宗旨就是实行三级的课程管理。国家只管宏观的整个的发展方向的、改革的目标、相应的政策,地方来规划当地的课程和发展规划。最重要的是赋予学校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一个空间,这是我们改革的六个目标。
各位老师可以看到这回课程改革的六个目标,构成了整个的我们对一个教育制度的更新的一些基本的理论和它的框架。现在我们在实验区也在努力地朝这方面做。我们在2001年9月的时候有42个国家级实验区进入实验,2002年9月我们有572个实验区进入实验。今年9月将有1600个实验区进入新课程。我们国家一共有2800多个县,这就是说有将近60%的县区已经要进入新课程。这个新课程在我们的实验区非常的有生命力。很多人说,是不是老师是很反对改革的,他们将会成为改革的绊脚石。我们从两年的实验的情况来看,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我们教师是改革的生力军,没有他们的热情和他们的投入,我们课程改革实验区就没有今天的面貌。我们到下面去,让我们最感动的是他们,也是我们最直接感受的是我们实验区的教师废寝忘食的投入改革,他们认为新课程的改革为他们带来了平台,为他们带来了作为一个教师职业发展的舞平台和作为一个教师的人格的尊严,再也不用为了升学率让他们完全像像一个机器一样的,像一个拉线木偶一样的,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所以教师在这个改革中他们的自尊、他们的智慧都得到了尊重。所以教师是充满了热情地去改革,恰恰是行政干部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改革,支持改革的力度远远没有教师投入改革的力度大,所以我觉得是体制问题。教师不是绊脚石,我们的制度如不进行根本的改变,我们的改革就不可能有一个质的跨越。我对教师是充满感情的,因为他们要克服很多困难,因为改革的前线是在课堂上,他们每天要面对很多挑战,但是我们的老师非常好,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提出了很多有创造性的见解。所以我对改革非常有信心,今年我们将有近60%的县进入新课程,现在我们正在策划对教师的培训,也有一些研究的课题,也有一些推进的新策略。我现在介绍的是我们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一些基本的情况。评价像这栏的项目都在下面做,学生都有自己成长记录的档案袋,有很多创造性的做法,考试也在发生变化,对教师的评价也在发生变化,应该说是一个全面改革的一个态势。当然问题还有很多,这么大的改革,没有问题我觉得不正常。那么现在是有问题我们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挑战。王校长说,我们特别忙,我们确实特别忙,因为多少个项目,起码有几十个项目同时都在往前探索,推进。但是我们看到的、整个按系统工程思路推进的课程改革确实是有一个新的局面。
讲的不对的请大家批评,下面请刘老师给你们讲高中的改革。
2003年6月17日
第三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
2月2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印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思路和抓手是什么,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基本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积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一抓党建、实德育、保方向1.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指导中小学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增强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推动各地各校深入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攻坚行动,进一步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压实党建职能部门责任;研制《中小学党建工作标准》,促进中小学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举办中小学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和网络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党建工作水平。2.做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举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省级骨干培训班,建设中小学德育示范区,统筹德育各方面工作,推动将《指南》落细落实、常态开展。推广一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工作案例。研究制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规程和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标准。制定印发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意见。继续组织“开学第一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圆梦蒲公英”等教育活动。3.大力推进校外教育。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导各地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督促各地加快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项目,印发校外教育项目管理办法,开展项目绩效考核。继续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遴选命名工作,推荐一批研学实践典型线路和活动课程,建立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网站。二抓攻坚、补短板、促公平4.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研究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意见》,召开全国学前教育工作会,实施学前教育规范发展攻坚行动。推进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扩大普惠性资源,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5.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攻坚行动,开展《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专项督导核查。大力推进实施消除大班额专项计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意见,全面实施两类学校建设底部攻坚。建设学籍信息系统与国家人口库比对机制,强化控辍保学监测工作;推动辍学高发区(县)“一县一策”制订完成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实施精准控辍。6.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深入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加快项目建设,完善督查通报机制,召开基础教育工程项目实施推进会。推动落实教育部同中西部十省份签订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备忘录》,扩大教育资源,加快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建立对各省(区、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动态监测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完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普通高中学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7.办好特殊教育。全面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落实“一人一案”,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印发《关于加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指导意见》。督促30万人口以上县(市)独立设置特教学校。推动以区(县)为单位加快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三抓改革、强内涵、提质量8.促进幼儿园科学保教。印发《幼儿园玩教具图书配备指南》,指导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创设丰富适宜的游戏环境。开展防止和纠正“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开展第七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广泛征集优质游戏化课程资源,组织编写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特色的绘本,支持幼儿园开展丰富适宜的教育活动,切实提高科学保教能力。9.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关于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召开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组织开展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评选,建立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立国家基础教育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完善教研工作体系,加强教育教学工作指导。继续支持开展西部教学支持计划。制订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意见,并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培训和全员培训。组织好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统编三科教材统一使用培训工作。10.深化中高考改革。深入研究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对普通高中带来的重要影响,积极参与做好已进入试点省份指导工作。指导拟进入高考改革省份做好条件评估工作。适应新高考改革,制定《关于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建立地方中考改革动态跟踪机制,开展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评估工作,提高命题水平。举办考试评价改革培训班,总结交流各地在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等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11.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提升计划,更好服务师生和教育管理工作。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深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动优秀成果知识点系统化、全覆盖;遴选推广基础教育信息化典型区域、学校案例和优秀课例。启动“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试点工作。建设义务教育学生学籍系统二期,提升学籍数据质量,强化数据应用,发挥学籍系统在招生入学、控辍保学、消除大班额、特殊教育学生管理等工作中的作用。完善学前教育学籍信息系统。12.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工作。适应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提高质量要求,组织研制装备标准建设规划,健全中小学装备配备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强化装备应用工作,继续开展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出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指导研制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开展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图书适应性调研,推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小学生阅读活动。13.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推动各地各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一校一案、对标研判、依标整改、逐项达标,从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学校环境等方面,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以实施《标准》为抓手,设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统筹推进基础教育各方面工作,探索基础教育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规范管理新路径。四抓治理、促规范、树形象14.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坚持标本兼治、内外联动、堵疏结合、积极稳妥,在部署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出台《关于促进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意见》,对管理体制、设置标准、负面清单、监督管理等提出明确意见,并结合深化中小学教学改革和课后服务工作,加快构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的长效机制。15.规范竞赛表彰等活动。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精神,印发《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完善管理权限、重新登记核准、严格活动组织、强化日常监管、约束结果使用、推动社会共治,严控和减少此类活动,切实减轻学生、家长和学校负担,维护良好育人环境和秩序。16.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召开基础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会议。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切实规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行为,秋季开学后组织开展招生入学工作专项检查。进一步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优化简化随迁子女入学程序要求,进一步健全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体系。17.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抓住安全日等重点时段和关键环节,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关爱生命、预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国家安全、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防止学生网络沉迷、防灾减灾、禁毒等方面教育,推动中小学上好安全教育课程,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防范风险意识和安全素养。
第四篇:朱慕菊谈实验区课程改革热点问题
朱慕菊谈实验区课程改革热点问题
记者 宋晓梦
开栏的话:
课程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最主要的任务,也是我们向实施素质教育迈出的重要一步。这场改革规模宏大,其结果将直接决定我国基础教育在未来几十年内的基本面貌和水平。应读者要求,我们从今天起,在《教育周刊》推出新栏目《课程改革进行时》,密切关注课程改革进程。
不久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估团,对分布在全国27个省(区、市)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调研督导。记者在随团采访中深深为实验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改革热情和积极探索精神所感动,为他们创造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而兴奋,同时也深为他们的困难、困惑和担忧而挂心。带着他们的嘱托与期盼,回到北京后,记者走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
记:一些实验区的教育行政领导反映,目前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各种矛盾会暴露得更充分,困难和阻力也将更大。既然要攻坚,就要摆出攻坚的阵势,各省市都应有主要领导负责。以中国的现行体制,领导是否重视,往往决定着改革的成败,而38个国家实验区改革的成功与否,又直接关系着2002年9月上马的400多个省级实验区的进展和2005年全国所有地区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命运。
朱: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在进入21世纪时采取的重要行动,它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这次课程改革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支持。财政部拨专款用于本次课程改革,教育部党组一直在指导这次改革,并在不同阶段作出明确而具体的指示。
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地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十分重视改革的推进工作,在组织、经费、政策和制度等各方面都为实验区的工作提供了保障,在教师培训、社会宣传和教学研究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新课程实验启动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可喜的变化。
当然,也应该看到,各实验区的工作开展情况并不平衡。个别地方的工作还不够深入和扎实,与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之间不相适应。随着课改的深入和省级实验区工作的启动,实验工作的任务和责任会大大增加,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会暴露得更加充分,所以需要各级政府对课程改革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投入。
记:实验区的家长一方面为孩子减轻了负担而高兴,另一方面又怕改革降低了课程的难度,将来中考、高考吃亏。有的家长白天让孩子学新教材,晚上让孩子学旧教材,认为这样可以“双保险”。当然,担心改革会不会削弱我国基础教育知识扎实这一优势的人还不止家长。
朱: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这些担心会逐渐消除。
首先,这里有一个如何看待知识扎实的问题。我们过去的基础教育的知识体系中,有很多看似高深、高雅的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不仅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也难以面对社会、科技的发展,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没有多少价值。
本次课程改革就是要力图改变这种局面,特别是要把课程功能从单一地传授知识,转变成全方位地培养人。比如,新课程在内容上不是不要基础知识,而是强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教育内容应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动手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哪些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内容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着力于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不会降低教育的质量,反而会使教育的质量得到本质的提高。简单地用难或易来描述教育质量是不恰当的,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
记:有的教师提出,过去对数学学习好的孩子,我们就给他做奥林匹克竞赛题,课改后,对有这方面天赋的学生怎么办?
朱:如果学生自己有数学方面的天赋和兴趣,他们愿意在这个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应该得到尊重。但必须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来看待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不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就选拔学生、淘汰学生、培养精英,更不能把这类竞赛功利化。这种做法往往是拔苗助长,弊远大于利。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是“数奥”能手。
记:在课改实验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老师的不适应。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素养、组织能力、思想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海一位督导员认为,目前实验区的教师可以分为三类:原来是好老师的,现在适应了;原来是好老师的,现在不适应了;原来本身就是比较差的,现在更差了。有些教研员和老师感到,培训时弄明白的问题,一干起来又糊涂了。
朱: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教师的评价、专业发展的内涵等都出现一些偏向,往往是谁的升学率高,谁就是好教师。在这样的指挥棒下,许多优秀教师的创造能力都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或及时的肯定,教师的专业能力被忽视。要有效地解决教师的适应性问题,课程改革必须对大纲、教材、教法、管理,以及评价制度等进行一揽子的变革,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继续束缚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课程改革的确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了一种新的课程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在预料之中的。关键是如何使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本次新课程的设计为教师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和他们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较大的空间。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需要个人的勤奋、努力,但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起以校为本的、自下而上的教研制度。鼓励教师在改革实践中提出研究的问题,展开共同研究。
此外,我们还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教师理解和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要建立支持性的专家系统,使老师遇到问题时有咨询和交流的地方,这种咨询和交流不仅有面对面的,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进行。各地教研员应该是教师改革的伙伴和朋友,与他们共同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难题、困惑。另外,要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比如对教师的评价应符合新课程的要求,鼓励、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制订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
新课程不只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还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研部门也提出了挑战。面对新的时代,我们都面临着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方式、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问题。
记:科学课是课程改革实验中问题比较突出的一门课。老师都是单一学科背景下培养出来的,现在要面对物理、化学、生物、天文、自然、地理综合在一起的科学课,他们多采取集体备课的办法,然后现“买”现“卖”,课堂上常常会被学生问倒。今年寒假,许多实验区要送教师到当地的师大去培训。
朱:送教师去师范大学学习是培训新课程教师的重要途径。但是,科学技术发展这样快,即使是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教科学课的老师,也不可能什么问题都能回答出来。
实施新课程对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敢于和善于提问,这是好现象,教师回答不出某些问题也是正常的。这将促使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教师不必要也不可能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应该知道并能指导学生通过什么渠道去寻找答案。要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记: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有的学生不领着走还真不行。新课程给教师留下的空间,教师有时感到难以驾驭,对此您有何建议?
朱: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留下的空间。
老师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如果总是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反而包办代替,学生很难学会。
教师觉得“难”恐怕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原来只要求讲知识点,现在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新课程还有很多新的教学建议,老师一时适应不了,心里没有底,就觉得难。相信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这些困惑将逐步得到解决。
记:在实验区,对新课程反映最好的是孩子。初一的孩子说,他们比以前爱上学了;以前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普遍感到学校不如幼儿园,现在他们感到在学校也很快乐。
但有一些老师反映,学生中有两极分化现象。有些孩子喜欢探究,在参与式教学中更加活跃、更聪明了;还有些孩子不好学,小组讨论时总干一些不相干的事儿,而老师又感到比较难控制。所以,教学效果比“满灌式”学得更差。一些家长也担心,6岁到15岁的孩子,自控能力不强,强调“让孩子活起来,动起来”的课堂模式,会使孩子很浮躁。
朱:可以举一个例子,宁夏灵武实验区以前曾经做过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不是经济上的,而是课程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找不到自我,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功和喜悦。其实,大多数学生的厌学跟课程和教学问题有很大关系。
关于小组讨论,我认为不只是一种形式,它还是一个载体,孩子们可以在其中学习交流,学习理解,学习合作,正确地认识同伴和自我。每个学生是不一样的,他们在成长中的需求也是具有个性的。因此,教师要下功夫了解每个学生,要尽可能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能力、获得成功的机会。对表现欲望强、表现机会多的孩子,既要有鼓励又要有提示,引导他们同时学会倾听和分享。要善于为小组讨论设计各种话题,让那些不爱开口的孩子也有感兴趣的话题。并及时给予鼓励。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针对参与式学习的不同方式,和教师共同制订相应的活动规则,以维护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环境,促进共同学习和提高。
我们不能指望孩子永远像顺从的羔羊。孩子什么时候学习效率最高?就是他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孩子们提很多的问题,想很多办法,这是活跃而不是浮躁。浮躁的产生是因为内容
和教学方式没有吸引力,他们没有真正参与进去。
我们要深入地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他们的智慧是如何建构的,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不应该是灌进去的、背进去的,而应该是通过活跃的探究与学习过程建构起来的。
第五篇:国家督学、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发言
国家督学、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发言
主讲人:王文湛(国家督学、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副总督学)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祝贺第二届教育家大会圆满成功,祝各地各校近年来在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并祝今后取得更大的成绩。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为什么选择这样一
个题目,三点考虑。第一点考虑,前不久我们派了一个大学教授代表团到国外考察,发现我们的留学生比外国学生学得好,可是到工作岗位上,往往不如人家,德国人也跟我们讲,你们的教材比我们的厚,你们的习题、考题比我们的难,但是你们要买我的产品,大学教学教授研究不是学术问题是教育问题,我们教育传授知识,后来要增加培养能力,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现在教育功能双基还不够,教育的功能要三位一体,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一起培养学生。这要求教育创新,实施素质教育。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的,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党中央新世纪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广大的要求和期望。
第二点考虑,素质教育新课程新教材已在全国推行了多年,取得初步的成效,但是随着向纵深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家长社会媒体都有一些意见,不同看法,去年12月16号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南京高考切肤之痛。
南京市作为省会城市,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高考排在十位,倒第四,引起了南京全社会的议论,我们还有一个副省级城市,市内的几所重点中学,高考考不过一个农村中学,而且这种影响还波及到小学幼儿园,我们有一个地方的小学生戴有两种领巾,好学生戴红领巾,穷学生戴绿领巾,3月30号中国教育报登天津市一些幼儿园小学化,令专家担忧,现在也可以说,我们的教育进入一个怪圈,幼儿园上小学的课,小学上初中的课,初中上高中的课,高中上大学的课,大学生又调过头来上幼儿园的课。大学生讲文明礼物爱国教育,对新课程新教材也有不同的看法,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新课程新教材做成了一锅夹生饭。素质教育还要不要继续推进,这些问题需要回答。
第三点考虑,最近国家教委原党组书记何东昌同志就教育的一些问题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了一封信,信很长,概括起来是,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党的教育方针没有很好地贯彻,重视至于,轻视德育、体德等现象很普遍,以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的状况屡见不鲜,造成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影响全面发展,应该他们身心健康。这些问题从解放以来一直在抓,抓了几十年,不但没有解决相反愈演愈烈。这些问题单靠学校和教育部门解决不了,建议从社会调研入手,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胡锦涛总书记做了重要的批示,素质教育的问题很重要,第一单靠学校和教育部门解决不了,通过社会系统调研入手,研究解决办法的思路值得考虑。
前不久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一五规划,其中关于教育谈到如下一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证责任,普及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学校的招生,提高高等教育,增加学校创新与实践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水平,增加投入,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这是对教育的一段,其中谈到推进素质教育,在全社会推进素质教育良好问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从上面三点考虑,我选择这样一个题目,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与我们的大会主题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相一致。在这个题目下,我原本来打算讲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性质与任务。先讲教育思想,第二个问题讲一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重点领域,新课程一定要谈到主要目的。第三个问题讲一讲学习八号文件,加强德育,全面发展。中央文件指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要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第四个问题,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教材建设,讲一讲新课程新教材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载体核心。第五个问题,校长、老师要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推进者,这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这五个问题都讲,要讲一天六个小时,会议只给我一个半小时,考虑到已经拖堂了,我得压缩10分钟,争取80分钟讲完,我就讲最后一个问题,校长老师要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推进者。
第五个问题,校长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推进者。2002年9月8号,江泽民在几年北京师范大学建校百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我国的广大教师应率先垂范,成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弘扬者、推动者,成为带领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领路人、弘扬者、推动者,这四个词是沉甸甸的,有分量的。江泽民针对广大教师提出三点殷切期望,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与时俱进,在新世纪党中央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
第一,提高老师校长的政治业务素质。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必先律人,首先提高我们自己。在这个题目下,我想讲四小点:
1、更新教学观。老师校长不仅是学生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应当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过去我们都传授知识,现在要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超级型人才。在教学合作中,教的活动要服务于学生的学,而不能相反,要变传授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英国教育家威廉雅斯讲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他把教师分为四个等级,平庸的、较好的、优秀的、伟大的。伟大的教师是启发,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探索和创新。老师校长的功能要由一桶水变成教给学生找水。我念小学的时候,听说老师的知识好比一桶水,才能教好学生一碗水,当时很欣赏这句话,当我大学毕业留校当老师,教育部长兼清华大学校长和我们新老师座谈,要求我们新老师不但是一桶水,还应当成为自来水和长流水,不断把新的知识教到学生的心田,当时很受鼓舞,现在看来一桶水、自来水、长流水很有道理,但是还不够,还要教会学生找水,自己发现水源,开发出来,自我成长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教学不仅局限于教材教室,要扩展到社会和生活。陶行知先生讲生活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不仅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因素给人以发展打基础,非智力因素给人以发展动力,两者同样重要。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人的成长、成才起绝对性作用是非智力因素,是他的理想、拼搏、进取、奋斗。
2、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老师校长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三个面向本身就面向未来,各学科教学都要面向未来,包括历史课,尽管历史课讲的是过去的人和事,目的是使学生吸取经验教训,今后的路走得更好。要把有限的、宝贵的教学实践,主要用来讲新课,带领学生面向未来、探索未知。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弊端把大量的宝贵的教学实践用在做题上,好多有用的知识没有学,学生的知识面不宽,动手能力不强,综合运用不够,创新不够。好多习题、考题没有多少用处的,甚至为了考学生编造出来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李岚清同志举了两个小学数学应用题,一个是水池子注水五分钟以后注满,放水八分钟以后流光,问同时注水放水几分钟以后注满,现实生活中哪有这种事,这边注水那边放水,傻了,李岚清还举了一个例子,某工程甲工程队做多少天完,乙工程队做多少天,丙工程队做多少天,甲做了多少天交给乙,乙做了多少天交给丙,三家后来一起做多少天完,如果我们的工程这么干,质量怎么保证,出了问题捉谁,为了考学生编出来了,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有些有用的知识没有学,习题做一遍又一遍,要面向未来,探索未知,把主要教学实践掌握新的知识,不要做过多重复性的劳动。北大附中校长跟我讲,考上大学校长不做一万道题是考不上的,面向未来,探索未知道。
3、老师校长对学生的要求,要发展个性,重在扬长,不要忙于补短。我们的教育是一个扬长的教育,发挥优势教育,尽快成才的教育,不要忙于补短。全面发展不等于全科发展,不要求所有的学生所有学科都考90分以上,人无完人,有些学科有些学生考60分就可以了,把精力用在扬长上,发挥优势上,尽快成才上,对国家多做贡献上。围城的作者报告清华大学,数学考了15分,英文考了100分,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他,成为人才。解放后钱钟书同志多次给毛泽东同志当英文翻译,那是地道的英语,美国人、英国人佩服的英语,北京四中是北京最好的中学,考上北大、清华二百个,北大清华在北京招七百,北京有高中几百所,他一个人考二百,北京四中采取分层次教学,一个数学城市非常好的学生报B组没有报A组,班主任找他谈话,我的数学成绩的确很好,但我并不喜欢,我希望把我的主要精力用在我喜欢的学科上,最后班主任同意他报B组,毛泽东同志的二儿媳妇邵华现在解放军的女少将,从小生活在毛泽东同志家里,中学暑假把成绩单交给毛泽东同志看,当时实行五级分,五分拿红笔写的,邵华一门四分,其他都是五分,毛泽东同志看了一会儿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功课都学好,与其满堂红,不如一两门学科有见解,要求扬长,不要补短。
4、老师校长担负着育人育己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教育学生,一方面提高自己。终身学习是老师的职业要求,老师要不断地铸造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老师要刻苦学习,努力进取,以书为友,天天进步。正如苏乎姆林斯基学校是书籍的王国,酷爱读书是老师的职业要求,老师校长要以自己的学习进取带领学生形成来好的校风学风,老师校长要身教重言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校长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校长、老师首先不做我的,校园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老师校长要具有六力,具有实力、能力、活力、潜力,魅力、创造力。分为三个层次,老师校长的过去合格而胜任。第二个层次活力、潜力,表示老师校长的现在,勤勤恳恳,扎扎实实搞好本职工作。第三个是魅力和创造力,表示老师和校长的未来,具有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号召立,更要创造美好的明天。
第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洛纳讲,教育首先在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最重要的是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老师校长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的差异。有人讲,学生间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没有尊重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小学语文老师提了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的问题,叫起一个差生回答,本想给他以鼓舞和信心,没想到这个差生站起来支支吾吾半天没有答出来,老师讲看把你累的,坐下吧,老师本是讽刺挖苦的话,可惜小学生没有听出来,天真地讲,老师我不累,谢谢。面对学生坦诚的态度,面对学生带有几分稚气的目光,老师感觉到内疚和残酷,与家长老师相比,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呵护、尊重,而不是急风暴雨,而不是讽刺挖苦,课后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向他道歉,落实校长对学生要有爱心,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对学生的爱,陶行知先生讲,爱满天下。全国模范教师李老师讲,我不是一个农民,但是是一个播种者,我不是把谷子播在田野里,而是把金色的种子播在学生的新天上,那是一块奇异的土地,只要认真的耕耘,总会获得令人惊喜的收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苏52岁小学殷雪梅为了保护小学生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年3月30号看完电影返校横穿马路,一辆小汽车飞驰而来,为了保护学生,殷老师张开了双臂拦住了汽车,自己被撞死了,六个小学生得救了,14万居民为殷老师送葬,一个县城,自发出来。最近陕西庆元县22个小学生早晨晨练被拉煤的大货车撞死了,班主任江原为了保护学生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本来可以走的,那个司机是睡着了,他用手电照司机的眼睛。
北京四中每学期让学生写一篇千字文,我心目中的老师,坚持了数年千字文上万篇,最多不是老师的知识,而是老师的敬业和老师对学生的爱。对具有爱心和知识的老师学生更喜欢前者,老师要学会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要体会学生的喜怒哀乐,老师要学会弯下腰给学生讲话,要耐心听学生把话讲完,给老师提出批评建议的学生要给予肯定,老师要有勇气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错,如果学生都能和老实说悄悄话,如果老师和学生都能交知心朋友,我看我的教育就成功了。
要善待差生,学习不好的同学本身有很大的压力,抬不起头来,老师要讽刺挖苦,如同雪上加霜,老师要给予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爱,目光投向他们,微笑多洒向他们,微笑投给优秀生,如同锦上添花,微笑投给差生,如同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固然轻松而美丽,但雪中送炭更为紧迫更为重要。江苏泰兴扬四中学那一个农村初中,在乡下,三类的办学条件,三类的生源,一流的质量。今年6月份,中国教育报用五个整版宣传扬四中学的经验,蔡校长讲,别的学生差生砸牌子,他的学生差生创牌位,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不要的学生、开除的学生他都要,他的学生中大多数都是开除的,教育好了,转化进步,为学校创了牌子。校长要鼓励学生、自尊、自强、自爱,相信自己的力量。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北京光明小学开展了我能行活动,教育学生相信自己能行能做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素质明显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上了新的台阶,校长刘永胜把他们开展我能行活动总结出如下一段话,我看总结得很好,对我们中小学普遍适用。相信我能行,才能我能行。大家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今天咱不行,明天一定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不但自己行,大家都要行。争取全面行,奋斗才能行。我们要教育中学生有这种进取心态,最终讲能行。老师、校长要鼓励学生拼搏进取,努力向上,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初中选班长,一个叫王月的同学满票当选,学生中就议论开了,他投了自己一票,自不量力,王月同志听了也很不自然,当老师向他走去,王月马上站起来,老师我错了,老师马上讲你没错,你说说为什么投自己一票,我也讲,我觉得当班长应当学习好,守纪律,愿意为大家服务,我觉得我有这个能力,不但同学们投了你一票,自己投了一票,老师要投票我也投你一票。你上台讲讲你的施政纲领,王月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施政纲领,同学抱以热烈的掌声。老师校长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有教育价值的东西,童心是美好的,童心甚至是高尚的,学生中有很多亮点、闪光点,值得宣传学习的地方,老师校长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加以表扬,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远学英雄,近学模范,小学美工课老师一进教室,发现老师带来一大桶胶水都倒出来了,讲台上一个碗都倒满了胶水,老师问这是谁敢的,殷君战战兢兢站起来,我干的,一看他样子,老师缓和下来,为什么这样,每次上美工课,围着胶水桶抢,用着不方便,我提前给大家倒出来,老师马上表扬,殷君在默默为集体办好事,但是要注意,下课的时候,明天的时候胶水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下课的时候胶水稠了,不大好用了,第二天胶水干了,凝成坨儿,胶水要挥发,以后用多少,倒多少,不然倒多了要浪费。老师校长要有一点自以为非的精神,自我批评的京城。这一点要向农民学习,农民站在田头上,一看庄稼长得不好,从来没有埋怨庄稼的,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今年地为什么没种好,明年如何改进。
我们教育家存在的问题,不要过多埋怨学生,老师校长要主动承担责任,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老师校长要有勇气向学生承认我不知道,高中语文观摩课木兰词,我听说古代的妇女是缠小脚,为什么缠了小脚在不对生活十几年不会被发现,面对老师的问题,老师脸红了,老师说我不知道,我会尽快找到答案告诉你们,没想到学生们响起热烈的掌声,观摩教学者投以赞许的目光。下午教研组会议上,刚听到这样问题自己很生气,一是生气让自己下不来台,二是为什么自己没有巧妙绕过去,偏偏说自己不知道,没想,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回报,老师受到教育和震撼,老师讲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要真诚相待,要把透明的自我展现在学生面前,后来老师找到了答案,小脚是从宋朝开始了,华木兰在南朝,老师对学生要宽容和理解,不要痛斥和处罚学生。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难免有这样那样的过错过失,甚至恶作剧,使你哭笑不得,中学生的问题多数是心理问题,不成熟问题,不要轻易上到品德问题、道德问题,更不要随便处罚学生,要宽容、理解。在全国中学生德育工作会议上,专家们指出,中小学生的问题70%是心理问题,不要上纲上线,更不要随便处罚学生,要宽容、理解。英国著名教育科学家麦克劳德小学时非常淘气,把校长的狗给杀了,校长很开明,你不杀狗了吗?罚你做两件事,画一张狗的骨结构图,画一张狗的血液循环图,正是在校长的处罚下,激发他对生物学的兴趣,导致发现胰岛素可以治疗糖尿病,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例子,初中语文课,当老师念到老爷,一个学生哎,答应了,一部分学生笑了,一部分学生惊呆了,一部分学生等待着,等待老师如何处理,老师也很生气,这是一个调皮捣蛋不用功的学生,可是后来一想,本来对学习没有兴趣,赶出教室增加逆反心理甚至放弃学习,将影响到他的终生,结果来一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老师讲我们学习语文朗读课文要带着情感要进入角色,我想刚才那位同学已经很好地进入了角色,我们请他谈谈体会好不好?这位同学答应又后怕,害怕老师处分他,没想到老师这么对待他,心里很不平静,当天晚上认真准备,第二天体会谈得很好,老师又加以表扬,密切了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坏事变成了好事。所以要宽容和理解,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提高教育的艺术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育是事业,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们中小学校长教师是教育工作者,要提倡奉献精神,要追求教育的科学性,提高教育的艺术性。教育的确是很高的艺术,如果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靠我们老师校长的水平,每天在校园内,在课堂上都可能发生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不同处理方法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就靠老师和校长的水平。中国教育报刊登北京大学附中副校长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面对抄袭作文的时候,他是语文特级教师,他改作文,发现一个女同学作文非常好,作为反问在全国朗读,朗读的时候女同学扬扬自得,刚念完一个同学站起来,老师这篇作文是抄的,这个女同学立刻低下了头,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情,如何处理,冷静思考一会儿问同学们,这篇文章好不好,同学们说好是好,但是是抄的,校长立刻说,别的先别说,先说文章本身好不好,同学们说,好,好在哪里,八个同学陆续发言好在哪里,校长接着说,对我们推荐这篇好文章的同学我们怎么办,大家说表示感谢,校长接着说,我以前读这样好的文章不多,相信同学们也不多,我们能不能形成一个制度,每周一位同学给我们推荐一篇范文,拿原著做也可以,抄自己的作文也可以,但是不要忘了写上作者和出处,事后那位女同学给校长写了一封信,当同学揭露的时候,我的脑袋一下子就炸了,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这辈子算完了,再也没脸见了,在这时校长救了我,给我面子和尊严,我将永远记住这次教训,感谢校长的教导。我觉得程校长处理这件事极具教育的艺术性,首先教育这位女同学比直截了当批评她几句效果好得多,使她心悦诚服。同时也教育了全班的同学,如何对待同学的过错、过失,要宽容、理解,不要纠着不放,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也是我们教给学生很重要的素质。
全国模范教师霍老师的事迹,1929年出生,今年84岁,1943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毕业以后留北师大大学老师,自动放弃,自愿到小学当老师,一当当了60年,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迹。一次课堂提问,一个女学生举手,叫起来不会,霍老师又提问,这个女学生叫起来还不会,可后霍老师把女同学叫到办公室,你不会为什么举手,女同学讲同学们看不起我,骂我大笨蛋,我不得不举手,霍老师没有批评她,相反鼓励她、肯定她,要改变现状的愿望,老师支持你,今后要是同学看得起你,上课注意听讲,下课认真复习,有什么问题找我,我帮你。霍老师跟她商量,以后真会,举左手我就叫你,女同学听了非常感动,到办公室来之前,捏了一把汗,因为霍老师要批评他,霍老师不但没批评他,相反鼓励他,出主意,心里热乎乎的,以后就努力了,举左手答对就肯定她,更增强信心。小学毕业的时候,女学生就成了好学生,毕业以后几十年校庆返校,这位女学生碰见霍老师还在谈这件事,可见这件小事对女学生印象之深,教育之达,这件小事可能是这个女生进步的一个转折点。
我再举一个幼儿园的例子,午睡个孩子不睡觉,在教室唧唧喳喳说话,老师进来爬在第一个孩子耳边说几句话,孩子就说了,第三个孩子就问说了什么,老师分别爬在第二个第三个孩子耳边,各说几句悄悄话,孩子都睡了,老实说了什么,老师说你是一个好孩子,老师喜欢你,你最听老师的话,现在是午睡时间,祝你做个好梦。老师说几句悄悄话,第一很神秘,悄悄话声音很小,效果比大叫几声效果很多。教育的确是很高的艺术,过去好老师的标准讲度清楚和明白,今天不是了,讲得清楚是合格要求,讲不清楚就是不合格了。今天优秀老师的标准是艺术性,如何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育的确是很高的艺术,包括平常讲课,讲少了,学生听不懂,讲多了学生逆反,讲课如同吃核桃,砸核桃仁一样,劲大了,砸烂了,无法吃了,要恰到好处炉火纯青。
第四点,老师和家长要联手共同育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简称八号文件,要求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先有家庭教育,后有学校教育,学生在家庭生活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学校生活的时间。小学一年上课195天,中学一年上课200天,有170天放假在家,而上课那195天,200天又有一半时间在家庭,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而且是永恒的老师。班主任每年都换,家长一辈子不换,父母不仅给子女生命,而且塑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刻在影响着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校长无法取代的作用。现在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往往凝聚着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期望,父母的期望、祖父母的期望、外祖父母的期望。学校办好了,孩子教育好了,家长比什么都高兴。为了子女的教育,父母不惜投入重金、人力财力,在北京过去上一所好的学校交两三万,上一个最好的小学交五六万,教育部年轻的干部晚上很少看电视,害怕影响子女学习,几乎夫妻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子女教育,父母关心重视子女教育是一回事,是否科学、是否得法是另外一回事,现在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四重四轻的情况,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身体轻心理,重言教轻身教。我在人民时报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妈妈是打牌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简单测试,你几岁了,六岁,叫什么名字,叫什么,你妈妈是干什么的,小女孩脱颖而出,妈妈是打牌的。大家想一想妈妈是打牌的,如何把子女教育好?要使父母认识到,留给子女最好的礼物是什么,不是给他们留多少存款、留多少房地产,而是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这是用之不竭、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家庭教育要四个抓起四个贴近,生活从学会叠被参加,从参加必要的家务劳动抓起,我们调查过,中学生早晨起来不叠被70%,包括大学生早晨不叠被大有人在,中国中小学生每天体力劳动12分,韩国中小学生每天体力劳动40分钟,美国中小学生每天体力劳动70分钟,12分钟、40分钟、70分钟就是差距,美国人有很好的习惯,都参加体力劳动,包括总统,品德要从孝心抓起,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不能目中无人,只有自己。一次出差坐飞机,我旁边坐着一个30岁左右的妇女,大概6、7岁的小男孩,午饭是牛排,小男孩喜欢吃,三口两口把自己的牛排吃完了,马上把他妈妈的牛排从嘴里抢过来也吃了,他妈妈挺高兴,吃完小男孩就睡觉了,我跟他妈妈讲,你不能这么惯着他,将来长大了你要后悔的,你要吃亏的。主席你实在愿意给他吃,妈妈不喜欢吃,你替妈妈吃,不能让他抢,不能从小养成这个习惯,要尊敬父母,眼睛里有大人、有别人,现在一家三口买一点好吃的,父母都舍不得吃,都给孩子自己吃,我要告诉年轻的父母以后有好吃的,平均分三份,一人一份,不能让孩子多吃多占。
文明从说话抓起,说话要讲文明有礼物,不能脏字连篇。我们现在的初中生满嘴的脏字,一句话脏字比有用的字还多。学习要从小处抓起,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多学一些知识更有知识价值和意义。
四个贴近,贴近自然,热爱环境;贴近亲人,培养爱心;贴近生活,脚踏实地;贴近书籍,增长才干。老师校长,不仅是学生的老师和校长,还应当成为家长、学校的老师和校长;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共同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沟通学生情况,联手育人。要两个车轮一起前进,教育学生,一个车轮是学校,一个车轮是家庭,两个车轮一起转。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三次家长会议,第一次家长会议在小孩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讲你的孩子连三分钟都坐不住,有多动症,建议回家以后管一管,回家的路上孩子问妈妈,老师说我什么,妈妈讲,老师表扬你了,说你过去只能坐住一分钟,现在能坐住三分钟了,有进步。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当天晚上吃了一大碗饭,自己吃的,没让家长喂,第二次家长会小学六年级,老师讲全班50名,你的孩子排在第四十几名,有智力障碍症,建议到医院检查,回家以后妈妈对孩子讲,老师充分肯定你的进步,只要再努力和学习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当天晚上学生做家庭作业非常认真,第二天早晨很早到学校去了。第三次家长会初三,班主任讲你的孩子很危险,初中、高中考不上,只能上职业中学,抱歉啊,我不是贬低职业中学,文章是这样写的。回家以后妈妈对孩子讲,老师对你充满信心,只要再努力,可以考上重点中学,几年过去了,孩子高三毕业了,参加了高考,一天晚上递给他妈妈一个信奉,录取通知书,打开一看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孩子讲,妈妈我也知道,自己是一个不争气的孩子,之所以有今天,都是妈妈的教育。他妈妈哭了,抱着孩子讲,孩子都是你努力的结果,我只不过做了每个母亲都能做到的事情。我讲的是一件真事,是教育部组织家长报告团一个成员讲的,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位母亲很懂得教育,很会教育,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我们的家长老师都能这样,相信学生、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我们的教育会搞得更好,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为我们国家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更多人力智力的支持。
中央八号文件要求,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经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子女水平,八号文件还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给家庭教育予以指导和引导,希望我们在座的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好、校长老师也好都要重视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联手共同育人。
第五点,加强班主任的建设。2004年最新统计,我们有小学教师563万,学历达标率58.3%,初中教师350万,学历达标率39.8%,高中教师117万,学历达标率79.6%,我们有一千万的中学生教师队伍,其中小学班主任330万,初中班主任115万,高中班主任38万,几乎班主任加起来近500万,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一半,半壁河山。中央八号文件要求,制定班主任工作条例,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思想作风正派的老师担任班主任,班主任是我们整个教育战略的重要力量,办公室工作搞好了,可以说等于搞好我们教育工作的一半,班主任是社会敬仰,家长给予厚望的工作。班主任是校长的兵,学生的头,班主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学生德育工作、班级管理的直接组织者,班主任是连接学生与老师的桥梁,班主任是连接家庭与学校的纽带,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管理班级,管在理上,理培养学生的自理,班主任工作要创新,广西南宁开展全员家访活动,家访不仅是班主任的事情,是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教育局长、处长、校长、主任、班主任一起家访,密切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促进联手共同育人。长沙、武汉在班级开展新三好活动,做社会的好公民,做学校的好学生,做家庭的好子女,把原来三好的概念扩展了,制定十几条可以操作和评价的标准,陕西永吉要求班主任具有五镜意识,望远镜意识、放大镜意识、显微镜、三菱镜意识、平面镜意识,需要望远镜意识,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未来,规划他们的前景,放大镜意识,善于发现学生的变化、进步、优点、长处;显微镜意识,要仔细地工作,精雕细刻,点点弟弟,防患于未然,把工作做在前面,三角镜的意识。要善于分析,认真的研究,做好工作,有平面镜意识,要客观公正,求真务实。湖南常德把家长会看成了圆桌会议,把家长会看成交流会议,把家长会开成鼓劲的会议,过去开家长会都是班主任站在讲台下面,家长坐在下面,好像是师生关系,现在是圆桌的会议,大家平等讨论,过去家长会都是班主任讲,家长在下面听,一言堂,甚至有些班主任训斥差生的家长,家长不愿意参加,现在改成交流会议,不但班主任讲,家长也讲,互相讨论,共同提高,过去家长会会都是班主任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告学生状,学生最反感这一点,现在改成鼓劲的会议,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变化,同时班主任提出期望。有的地方开展家长伴随班主任一级家访,每次家访搞一个安民告示,家庭成员是谁,时间是什么,这次家访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把小条带给家长,家长自愿报名,陪同班主任一同家访。报名的人很多,因此不得不分期分批家长陪同班主任一同家访。今年6月份我到河北沧州,沧州教育部教育科长为班主任之歌谱写了歌词,写得很好,奉献给我们在座的各位班主任以及你们学校的班主任。都说你是最小的主任,管照长不大的一群,都说你是最棒的园丁,画出我们成长的年轮,都说你是最大的官,管照未来的部长将军,都说你是最好的人,就像父母双亲,粉笔白白,黑板黑黑,一笔一画告诉我们是与非,教鞭直直,讲台方方,一言一行都是谆谆教诲,班主任你给了我们真善美,班主任你让我们把理想放飞。
第六,加强中小学建设。校长、教师、教材是办学三个重要条件,校长是神经中枢大脑,教材是人的肌肤,教师是人的神经系统,校长神经中枢是大脑,是在大脑的指挥下,通过神经系统,通过运动、活动才有生命。校长是校园的指挥,校长作为校园的指挥,指挥着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就可以演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校长带领高素质的队伍夺取一个个教改的成功,上新水平,上新的台阶。在外部条件具备下,一位好的校长带领好的好的教师队伍会有好的学校。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是行政领导,一所著名的中学校长讲,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学校管理是办学的关键,把主要精力抓生命、抓关键,校长的领导要靠理不要靠力,依靠真理和情理,靠真理和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靠先进的管理和科学的手段方法,二靠情理,靠校长的为人,靠校长的作风,靠校长的人品和校长的拼搏进取奋斗。不靠利益,一不靠手中的权利,二不靠权利衍生的压力。校长工作的对象是教师,教师是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服理不服力,靠理把教师团结在校长的周围,靠力可能会成为孤家寡人。校长成为学校中最有学问的人,成为最具人格魅力的人,成为对老师最关心最了解的人。管校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
校长要成为更新教育观念的先行者,成为搞好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成为终身学习的带头人。当前在搞好日常工作下,校长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件工作:
第一件工作,坚定不移推进素质教育。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者的中心工作。校长要亲自抓,班子集体抓,抓紧抓好抓出成果。
第二件工作,创建和谐学校。党的十六大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中小学都要建立和谐学校,第一要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各个有关部门相互协力配合,为创建和谐学校努力工作,第二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对于实施素质教育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学校有责任组织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共同实施素质教育。第三,促进学生发展,促进老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作为最高学校的办学宗旨。
第三,提升学校的竞争力,要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变生源的竞争为办学水平的竞争。提高学校竞争力最核心是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件工作,要把校园建设好,学校要绿化、美化、优化,学校要有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特征,没有校园文化学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华东师范大学陈玉昆教授讲,给我十个北大的学生、十个清华的学生,我同他们交谈十分钟我便可以区分哪些是北大、哪些是清华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两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不同,学生的表现不同。可见校园文化对学生教育置身、影响之大,无声胜有声。学校要成为生动活泼的乐园,成为充满亲情的家园,成为绚丽多彩的花园,成为少年宫,使家庭每一个墙壁都会说话。校园建设既有硬件建设又有软件建设,硬件是指校舍、设备、办学条件,软件是指办学理念,校风、学风老师学生的精神状态,硬件软件都重要,比较起来软件更为重要。北京人民大学附中刘校长讲,创办一流的学校,第一有一流的办学理念,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第二有一流的生源,第四有一流的设备,创建一流学校,前三个都是软件抓软件不需要花多少钱,可以产生巨大的效果,需要我们教育部门的干部、校长都要重视校园的建设,这是校长的责任,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对中小学校长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要学好三种理论,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管理理论。校长要掌握三种知识,专业知识、新技术知识、财经法律和人文知识,校长要提高三个水平,提高教学水平,工作水平、语言表达和人极交往水平,校长具有三心: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校长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处理好继承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校长要五于,善于、乐于、敢于、严于、甘于。首先是善于,校长要善于发现老师身上的优点长处,一位校长讲,他的兜里放着两把尺,一把尺量老师的长,另外一把量自己的短,用老师的长补自己的短。乐于,乐于培养一切可以培养的人,校长要有广阔的胸怀,要五湖四海,对老师一方面是使用,另一方面甚至更重要一方面要提高老师,培养老师,提高他们政治业务素质,使他们尽快成长,三是敢于,敢于破除常规,破格提拔选拔干部,要任人唯贤,五湖四海,一碗水端平,校长要有这种胸怀,培养年轻人超过自己,比自己更强,青春一兰胜于蓝。严于管理严于要求。该管的管,该批评的要批评,不能做和事老,当然批评要讲究艺术,一位校长讲,他批评老师采取三明治式的批评,将两条优点加一条缺点,老师容易接受,效果比较好,甘于,赣榆风险,在新的形势下,对中学生校长开展一轮的培训,今后中学生校长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实行任职期,扩大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长选拔任命的权限,今后高中的校长由教育部门提名,教育部门会同其它部门考核,按照干部的任免程序任免,小学初中校长由教育部门直接任命,总之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
我想今天就给大家谈这样几点意见,最后祝我们各位在今后工作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