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范文)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研究、指导、服务”为基本职责,以“将欲立人,先求立师”为突破口,以新课程实施有效管理为契机,紧紧围绕教育这个中心,努力构建“自主、宽松、协作、竞争”的工作氛围,夯实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使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化组合,使我校教师的师德形象和业务能力上一新台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创辉煌。
二、主要工作
(一)以法治教,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时,不乱订乱发资料。辅导用书要坚持学生自愿购买的原则,杜绝教师私自征订资料,如有违反,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2、深入学习,认真钻研,将课程改革落实于行动中。
要深入学习和钻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切实增强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和任务,使教师在执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落实于备课和课堂中。
3、学“规范”,树师表
全体教师要加强“规范”学习,注重师德修养,关心爱护学生,要主动俯下身子,倾听意见,教育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本学期将分年级召开两次学生代表座谈会,以征求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教师。
4、创造机会和环境,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竞赛,积极争取上好校外展示课,要请进来走出去,引导教师投入到教研改革中,使教师能把握每一次机会,发挥自己的每一份潜能,各自走向成功,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二)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管理,打造教与学的“双赢”
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学管理的内涵在不断丰富,管理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教学中要始终不渝地遵循三条原则,第一是面向全体原则,每位教师对所有学生承担相同责任,不放弃后进生。第二是全面发展原则,每位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各种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其它方面的发展促进其文化成绩的提高。第三是主动发展原则,每位教师要把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理解为学生自身发展的过程,把全面发展素质要求变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占领好学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在新学期中必须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功夫花在备课上。各备课组教师要沿着“学生课堂上主体参与”这一主线,精心设计教案,努力体现“三高”和“三严”的备课原则,即认识高、站位高、标准高,严以律已、严谨作风、严肃态度。每份教案既要凝聚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智慧结晶。也要体现各任课教师独特的个性、风格、特长,即既要有集备,也要有自备。教案内容应包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具(仪器、设备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自备,配套练习,教学后每份教案应有教后感。教案要提前一周打印成册,送教务处备案。本学期将加大自备和练习两大部分的检查力度。
2、本事显在课堂上。每位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充分展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多采用操作实践、观察讨论、大胆猜测等形式,养成学生乐思善思的习惯,用好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鼓励学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寻求解答途径,切实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当堂巩固。教务处将组织人员实施不定期督查考核和跑课制度,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当好参谋。
3、巩固放在作业批改和评讲上。要求习题精选,题量适中,评讲及时,要多找学生当面评讲,杜绝不布置或只布置不批改现象,继续执行作业批改次数制,语文25次,作文8篇,数学60次,英语50次,理化各30次,政史各20次,其它学科15次。学校将不定期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
4、提高落在培优补差辅导上。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多找学生谈心辅导,确保优等生营养丰富,暂差生消化得了,特别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5、成绩出在考试上。认真组织好各类考试,确保成绩的真实性,主要学科或章节结束后要及时组织测试,考后及时评讲试卷,学校将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期中将调研初一初二部分学科。
6、要妥善安排好学生双休日学习与休息,主要学科每周要出好一份高质量练习,从而督促学生搞好假日学习。
7、加大对油印工作的管理力度,使油印工作能落实到位。
8、教务处将认真组织实施教务处工作督查制,将公事和私情分开,本着对事不对人原则,紧扣一个“实”字,将工作落到细微处。
(三)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新世纪云林中学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为此,各任课教师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要努力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要着意于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1、教学研讨。教师要将教学理念真实体现于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2)公开教学。上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4)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2、制度与管理。加强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学校在管理和指导课程改革实验中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
(1)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研究、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每两周召开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2)研讨制度。本学期在教学活动月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新课程研讨课,承担片内专题研讨活动1次以上。确保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3)家校联系制度。学校在期初、期中各组织一次社区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使在社区大环境支持下的课改更具生命力。
(4)培训制度。与市级课改培训工作同步,每月组织1---2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注意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之间的“反哺”式培训,非实验教师同样应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穿老鞋,走新路”。每阶段都要为后续培训作好准备。
(5)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参与式评比活动,如评比优秀课、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对新课程改革中成绩突出的教研组和个人给予奖励。
3、评价与考核。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它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
(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通过学生档案袋、平时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积极探索。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
(2)教师评价。摒弃传统的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
(四)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研究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课程改革和教法学法改革仍然是我们目前研究的两大重点,本学期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课标和教材的学习研究。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材编排已作
了重大变革,原有积累的经验甚至可能是阻碍新课程实施的前进的阻力,因此我们要深入课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将集备落到实处。单独作战和群体作战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教师
个人要克服一个“私”字,要小局服从大局,资源共享,待人以诚,相互协作,共同提高。集备要规定时间、地点,形成材料,谨防流于形式。
3、组织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要做到一人上课,大家得益,在听课中探索,在相互学习中感悟,使思维在这里碰撞,使思想在这里发生全方位的转换。
①每学期人人上好两节公开课,各组评课活动要做好记录,形成过程性资料。
②继续执行听课制度。要求新上岗老师听课60节以上,行政领导听课30节以上,其他老师听课25节以上。
(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稳步前进,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继续推行“导师制”。抓好新老教师结对工作,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使老教师较快吸收新信息,加快师资队伍建设进程。每位新教师每学期必须听指导教师课在30节以上,老教师必须听新教师课15节以上,并及时交换意见,严防走过场,流于形式。
2、各任课教师每学期必须听同科同年级教师的课在10节以上。
3、各教研组要组织好教师积极参加市级教学基本功竞赛,全组教师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这既是对教师个人业务能力的测评,也是对该组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检阅,要以其为契机,提高全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进一步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要将过程管理资料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真正体现踏实工作、努力进取有回报,干好干坏不一样,使师资队伍建设有保障。
5、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出真招,见实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与考核方案,加强过程管理,力争使骨干教师的群体数量不断增长。
(五)抓好教研组工作
1、各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并做好记录。
2、各教研组要按照政教处要求,定期刊出画廊,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3、召开教研组长会议,研讨教育教学工作。
4、加大教研组长工作考核力度,确保各组工作的有效开展。
(六)抓好寄宿制班和非寄宿制班工作
1、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多角度、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才。对学生要少一点讽刺挖苦,多一点鼓励帮助;少一点大声呵斥,多一点和风细雨。
2、分层递进。将学生分层,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优等生得到冒尖,中等生得到发展,后进生得到转化。
3、寄宿制班要抓紧教学进度,提高课堂密度,快速反馈信息量,强化训练,加大优势群体的培养,每节课该用的现代化教具、练习、讲义要全部到位。
4、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立足全局,协调各科平衡,打好整体仗。
5、要高度重视非寄宿班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特别是对学生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要会同政教处及早解决。
(七)齐心协力,抓实毕业班工作。
1、各班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规范》,抓好三风建设,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2、抓紧教学进度,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各科均要按学校规定完成授课计划。
3、重视各科平衡,打好整体仗。初三班主任要立足全局,做好协调工作,真正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
4、初三教学常规检查每周一次
八、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搞好特长培训。
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活动要正常,要着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整理。
九、培优拨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科竞赛
十、重视音体美教学,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体育达标工作要重在平时训练,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要密切配合,协同管理好两课两操,做到严而有序,切实达到锻炼和放松的目的。
十一、加强学籍管理,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
认真执行学籍管理条例,把好转学关,杜绝因学校内部因素而产生的流生,一旦出现流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及时上门,做好动员工作,减少流生。
第二篇:2004学年第二学期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研究、指导、服务”为基本职责,以“将欲立人,先求立师”为突破口,以新课程实施有效管理为契机,紧紧围绕教育这个中心,努力构建“自主、宽松、协作、竞争”的工作氛围,夯实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使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化组合,使我校教师的师德形象和业务能力上一新台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创辉煌。
二、主要工作
(一)以法治教,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时,不乱订乱发资料。辅导用书要坚持学生自愿购买的原则,杜绝教师私自征订资料,如有违反,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2、深入学习,认真钻研,将课程改革落实于行动中。
要深入学习和钻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切实增强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和任务,使教师在执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落实于备课和课堂中。
3、学“规范”,树师表
全体教师要加强“规范”学习,注重师德修养,关心爱护学生,要主动俯下身子,倾听意见,教育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本学期将分年级召开两次学生代表座谈会,以征求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教师。
4、创造机会和环境,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竞赛,积极争取上好校外展示课,要请进来走出去,引导教师投入到教研改革中,使教师能把握每一次机会,发挥自己的每一份潜能,各自走向成功,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二)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管理,打造教与学的“双赢” 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学管理的内涵在不断丰富,管理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教学中要始终不渝地遵循三条原则,第一是面向全体原则,每位教师对所有学生承担相同责任,不放弃后进生。第二是全面发展原则,每位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各种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其它方面的发展促进其文化成绩的提高。第三是主动发展原则,每位教师要把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理解为学生自身发展的过程,把全面发展素质要求变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占领好学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在新学期中必须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功夫花在备课上。各备课组教师要沿着“学生课堂上主体参与”这一主线,精心设计教案,努力体现“三高”和“三严”的备课原则,即认识高、站位高、标准高,严以律已、严谨作风、严肃态度。每份教案既要凝聚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智慧结晶。也要体现各任课教师独特的个性、风格、特长,即既要有集备,也要有自备。教案内容应包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具(仪器、设备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自备,配套练习,教学后每份教案应有教后感。教案要提前一周打印成册,送教务处备案。本学期将加大自备和练习两大部分的检查力度。
2、本事显在课堂上。每位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充分展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多采用操作实践、观察讨论、大胆猜测等形式,养成学生乐思善思的习惯,用好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鼓励学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寻求解答途径,切实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当堂巩固。教务处将组织人员实施不定期督查考核和跑课制度,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当好参谋。
3、巩固放在作业批改和评讲上。要求习题精选,题量适中,评讲及时,要多找学生当面评讲,杜绝不布置或只布置不批改现象,继续执行作业批改次数制,语文25次,作文8篇,数学60次,英语50次,理化各30次,政史各20次,其它学科15次。学校将不定期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
4、提高落在培优补差辅导上。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多找学生谈心辅导,确保优等生营养丰富,暂差生消化得了,特别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5、成绩出在考试上。认真组织好各类考试,确保成绩的真实性,主要学科或章节结束后要及时组织测试,考后及时评讲试卷,学校将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期中将调研初一初二部分学科。
6、要妥善安排好学生双休日学习与休息,主要学科每周要出好一份高质量练习,从而督促学生搞好假日学习。
7、加大对油印工作的管理力度,使油印工作能落实到位。
8、教务处将认真组织实施教务处工作督查制,将公事和私情分开,本着对事不对人原则,紧扣一个“实”字,将工作落到细微处。
(三)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新世纪云林中学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为此,各任课教师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要努力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要着意于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1、教学研讨。教师要将教学理念真实体现于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2)公开教学。上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4)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2、制度与管理。加强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学校在管理和指导课程改革实验中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
(1)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研究、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每两周召开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2)研讨制度。本学期在教学活动月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新课程研讨课,承担片内专题研讨活动1次以上。确保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3)家校联系制度。学校在期初、期中各组织一次社区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使在社区大环境支持下的课改更具生命力。
(4)培训制度。与市级课改培训工作同步,每月组织1---2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注意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之间的“反哺”式培训,非实验教师同样应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穿老鞋,走新路”。每阶段都要为后续培训作好准备。
(5)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参与式评比活动,如评比优秀课、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对新课程改革中成绩突出的教研组和个人给予奖励。
3、评价与考核。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它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
(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通过学生档案袋、平时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积极探索。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
第三篇:2022-2023学第一学期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
2022-2023学第一学期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
XX-XX学第一学期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方案
a、指导思想
以省市基教会精神为指针,以”讨论、指导、服务”为基本职责,以”将欲立人,先求立师”为突破口,以新课程的实施和寄宿制班的开班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进展”优质训练”这个中心,努力构建”自主、宽松、协作、竞争”的工作氛围,夯实训练教学的过程管理。使学校的训练资源优化组合,使我校老师的师德形象和业务力量上一新台阶,确保学校训练教学质量再创辉煌。
b、主要工作
一、以法治教,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不随便增减课时,不乱订乱发资料,做到一书一辅。
2、深化学习,仔细钻研,将课程改革落实于行动中。要深化学习和钻研《基础训练课程改革纲要》《义务训练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切实增加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和任务,在执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各老师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乐观性和制造性,使之落实于备课和课堂中。
3、学”规范”情感换位树师表
工作中进行心理互换,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考虑老师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一系列问题,随时留意调整各方面关系,以取得协调协作,全体老师要加强”规范”学习,注意师德修养,关怀爱惜学生,要主动俯下身子,倾听意见,训练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本学期将分班级召开两次学生代表座谈会,以征求学生对老师训练教学工作意见,并准时反馈给老师。
4、制造机会和环境,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组织老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竞赛,乐观争取上好校外展现课,要请进来走出去,引导老师投入到教研改革中,使老师能把握每一次机会,发挥自己的每一份潜能,各自走向胜利,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二、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管理,打造教与学的”双赢”
随着教改的深化进展,教学管理的内涵在不断丰富,管理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中要始终不渝地遵循三条原则,第一是面对全体原则,每位老师对全部学生担当相同责任,不放弃后进生和个别生。第二是全面进展原则,每位老师要关怀每个学生各种素养的综合协调进展,以其
它方面的进展促进其文化成果的提高。第三是主动进展原则,每位老师要把学生素养的形成过程理解为学生自身进展的过程,把全面进展素养要求变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占据好学生进展的战略制高点。
在新学期中必需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功夫花在备课上。各备课组老师要沿着”学生课堂上主体参加”这一主线,细心设计教案,努力体现”三高”和”三严”的备课原则,即熟悉高、站位高、标准高,严以律已、严谨作风、严厉 态度,使每份教案都分散备课组全体老师的才智结晶。教案内容应包含教学目标(学问目标、力量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配套练习,教学后每份教案应有教后感。教案要提前一周打印成册,送教务处备案。
2、本领显在课堂上。每位老师要合理支配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充分呈现学生的学问构建过程,多采纳操作实践、观看争论、大胆猜想等形式,养成学生乐思善思的习惯,用好教材中的习题和思索题,鼓舞学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寻求解答途径,切实做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当堂巩固。教务处将组织人员实施不定期督查考核和跑课制度,准时反馈教学信息,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当好参谋。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中学教务处工作方案范文
第四篇: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
根据上级安排,本期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开学,2006年元月21日放寒假,全期共21周。除节假日和停课复习考试时间,预计教师安排上新课18周。计划于第十周后三天开始期中考试,于元月16日--18日进行期末考试。
本期工作重点:
1、抓好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校本培训,加强师资培训,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深化改革、加强和细化内部管理,做到精细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油印工作,提高油印质量;4、继续探索课改思路,完善课程建设。围绕这些重点我处力求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同志“三个代表”为指南,以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十六大精神为方向,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三爱读本以及有关教育理论,加强师资培训的力度,根据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课时,进一步规范各类活动课程,加强我校课程建设和改革。
二、抓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一)教研组和备课组常规工作
1、落实两周一次的教研组长会议和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总体时间安排:教研组长会议于双周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在大接待室;备课组活动均安排在周四晚进行,地点一般在会议室、大接待室或小接待室,如有其它地点的要求提前告知教务处有关人员,以便及时检查工作。
2、教研组长要精心组织本组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先进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和钻研,以适应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开会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集中学习(含观看影像资料),可以集中讨论、交流,也可以集中培训(仪器、软件的使用及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等)等等。每次例会要邀请至少一位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应提交纲要,有一个主题,形成一种学术气氛。
3、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和帮扶工作,加快新教师的成长步伐,教研组长要明确和强调学校对“结对子”双方的要求,让其尽早站稳讲台,并经常了解实际情况,发现一些在新教师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来研究,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在教研组长会上要定期汇报和交流本组新教师培养情况。
4、抓好备课组工作。要求组织同年级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教学目的、任务,研究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要求同年级要做到教学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检测统一、阅卷标准统一、使用资料统一。
5、经常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处理好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研究教学方法的改进,尽可能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和视听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6、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根据教学实际,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个人每阶段的研究课题。组织观摩课、公开课,提出听课要求,主持评课,及时总结、交流经验,指导、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教研组长全期至少听本组每个教师一次课,大组由正、副组长共同完成。
7、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倡“四多三鼓励”:多启发、多激趣、多直观、多实践,鼓励发问、鼓励讨论、鼓励求新。
8、根据本组教师不同情况,订出教师业务学习进修规划和措施,经常检查落实。通过老带新、先行课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及教学上有困难的教师尽快熟悉业务,提高教学水平,重视学科竞赛。
9、组织本组各年级教师搞好考试命题工作,审查、掌握命题原则,认真组织好阅卷、评分,确保成绩信度,要求备课组写出考试质量分析文章,并在教研组组会上进行总结。
10、各教研组要组织好教师积极参加市级教学基本功竞赛,全组教师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这既是对教师个人业务能力的测评,也是对该组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检阅,要以其为契机,提高全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11、每学期人人上好一节公开课,要做到一人上课,大家得益,在听课中探索,在相互学习中感悟,使思维在这里碰撞,使思想在这里发生全方位的转换。各组评课活动要做好记录,形成过程性资料。
12、教研组长要负责上述多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总结工作。
(二)、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高层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奠定基础,其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审美素质、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奠基。因此,教师应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打破传统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
1、遵循课堂教学“五原则”:
(1).目标性原则:每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2).针对性原则:教学过程、内容、方法的设计、确定与选用,要有极强的针对性,要考虑全班和各种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要讲其所“需”,练其所“要”,让全班每位学生学有所获,有所提高。
(3).主体性原则:要变“讲堂”为“学堂”,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参与。
(4).思路教学原则: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突出思路教学,教给学生规律与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
(5).精讲精练原则:要讲练结合,以练促学,通过练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掌握、消化、巩固当堂教学内容的目的。
2、切实做到教学“六认真”
(1).认真备课。教案内容完备(目标、重点、难点、内容、方法、作业、板书等),应一课一案,有时间安排。中、老年教师可备略案,年轻教师应备详案。培养对象的教案应有指导教师签名。检查备课本四次,并评选优秀教案,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2).认真上课。课堂教学中应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反对“注入式”、“满堂灌”。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板书工整,条理清楚,难易适度,效果良好。45岁以下的教师上课规定用普通话。上课不迟到、早退,不私下调课或代课。
(3).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安排好课内外练习、作业,对作业要作规范要求,习题精选,要按照基础性、层次性、探究性和激励性原则来设计和布置各类作业,要做到科学、规范、趣味、多样,督促学生认真作业,按时交作业;作业应全批全改(任教班级在三个班及以上的教师可批改一半,但一定要作好学生的工作,以免产生负面影响);作业中的共性问题应集中评讲。继续执行作业批改次数制,语文25次,作文10篇,数学60次,英语50次,理化各30次,政史各20次,其它学科18次。本期检查学生作业情况四次,学校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使作业成为交流信息和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4).认真辅导。按安排准时到班辅导,既备问,又负责纪律;课余时间的辅导也应热情、耐心,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认真实验和开展课外活动。使用新教材年级的教师要大胆探索、使用好新教材,外语班教师要利用集体智慧,认真钻研、使用好特殊教材。课堂演示实验,要求现象明显,能用较简单的实验现象说明或总结出应有的规律。实验时间安排合理,实验方法科学;能使学生了解、掌握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过程,了解各仪器的用途、性能、大概结构、使用和保护。引导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各类兴趣小组、科普活动),开阔学生眼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合格+特长”的新型人才。
(6).认真组织检测、考试。教师均有命题的责任,度题难度值、区分度应恰当,不得有知识性错误;应按教务处和年级组的安排严格监考;应按评分标准认真阅卷,客观公正,宽严适度,确保成绩信度;应作质量分析和试卷评讲。
3、认真执行教学“四个必”:讲必练、练必阅、阅必评、错必纠。
4、听课: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互助互学,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期听课不少于20节,各任课教师每学期必须听同科同年级教师的课在10节以上,各位行政每期不少于25节,每位新教师每学期必须听同年级教师课在30节以上,指导教师必须听新教师课20节以上,并及时交换意见,严防走过场,流于形式。
5、进一步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要将过程管理资料和考核相结合,真正体现踏实工作、努力进取有回报,干好干坏不一样,使师资队伍建设有保障。
四、齐心协力,抓实毕业班工作。
1、各班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规范》,抓好三风建设,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2、抓紧教学进度,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各科均要按学校规定完成授课计划。
3、重视各科平衡,打好整体仗。初三班主任要立足全局,做好协调工作,真正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
五、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新世纪云林中学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为此,各任课教师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要努力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要着意于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1、教学研讨。教师要将教学理念真实体现于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2)公开教学。上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4)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2、制度与管理。加强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学校在管理和指导课程改革实验中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
(1)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研究、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每两周召开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2)研讨制度。本学期在教学活动月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新课程研讨课,承担片内专题研讨活动1次以上。确保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3)家校联系制度。学校在期初、期中各组织一次社区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使在社区大环境支持下的课改更具生命力。
(4)培训制度。与市级课改培训工作同步,每月组织1---2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使教师能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穿老鞋,走新路”。每阶段都要为后续培训作好准备。
(5)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参与式评比活动,如评比优秀课、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对新课程改革中成绩突出的教研组和个人给予奖励。
3、评价与考核。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它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通过学生档案袋、平时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积极探索。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
(2)教师评价。摒弃传统的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
六、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搞好特长培训。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活动要正常,要着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整理。
七、重视音体美教学,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体育达标工作要重在平时训练,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要密切配合,协同管理好两课两操,做到严而有序,切实达到锻炼和放松的目的。要从紧及早抓实市文艺会演和运动会的准备工作。
八、加强学籍管理,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认真执行学籍管理条例,把好转学关,杜绝因学校内部因素而产生的流生,一旦出现流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及时上门,做好动员工作,减少流生。云林中学教务处
2005.82005-2006学第一学期
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行事历
第一周:
①学额动员。
②排好各种教学用表。
第二周:
①召开新老教师结对会
②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③各组进行教研活动。
第三周:
①组建中小学田径运动队
②课改工作会议
第四周:
①召开毕业班部分学生座谈会。
②做好无流生工作先进学校材料。
第五周:
①第一次检测。
②汇总第一月教学常规情况。
第六周
①召开各年级总结会。
②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讨论评优课事宜。
③组织学生参加丹阳市中学文艺会演。
第七周:
①举办珥陵片研讨课。
②举办数学青年教师评优课。
第八周:
举办语文青年教师评优课。
第九周:
①举办英语青年教师评优课。
②举办教学节展示课。
③期中考试动员。
第十周:
①汇总第二月教学常规情况。
②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①分年级召开期中总结会。
②组织各年级作文竞赛。
③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交流前一阶段教学工作。
第十二周:
①召开课改推进会
②召开师徒教学研讨交流会。
第十三周:
①组织初三数学竞赛。
②组织初三英语能力竞赛。
③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总结前阶段工作。
第十四周:
①汇总第三月教学常规情况。
②优秀教案评选
第十五周:
①组织初三物理竞赛。
②组织学生参加“初中数学竞赛”。
③各年级第二次月考检测。
第十六周:
①分班级进行月考总结。
②月考教师总结会。
第十八周:
①全校歌咏比赛。
②汇总第四月教学常规情况。
③初
一、初二小学科期末考试。
③排出期末复习课课表
第十九周:
①召开各年级学生座谈会。
②期末考试动员。
③开出期末复习公开课
第二十周:
①做好期末学期工作
第二十一周:
①组织好期末考试
第五篇:2004-2005学第一学期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
2004-2005学第一学期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
A、指导思想
以省市基教会精神为指针,以“研究、指导、服务”为基本职责,以“将欲立人,先求立师”为突破口,以新课程的实施和寄宿制班的开班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发展“优质教育”这个中心,努力构建“自主、宽松、协作、竞争”的工作氛围,夯实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使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化组合,使我校教师的师德形象和业务能力上一新台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创辉煌。
B、主要工作
一、以法治教,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时,不乱订乱发资料,做到一书一辅。
2、深入学习,认真钻研,将课程改革落实于行动中。要深入学习和钻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切实增强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和任务,在执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各教师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落实于备课和课堂中。
3、学“规范”情感换位树师表
工作中进行心理互换,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考虑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一系列问题,随时注意调节各方面关系,以取得协调配合,全体教师要加强“规范”学习,注重师德修养,关心爱护学生,要主动俯下身子,倾听意见,教育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本学期将分年级召开两次学生代表座谈会,以征求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教师。
4、创造机会和环境,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竞赛,积极争取上好校外展示课,要请进来走出去,引导教师投入到教研改革中,使教师能把握每一次机会,发挥自己的每一份潜能,各自走向成功,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二、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管理,打造教与学的“双赢”
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学管理的内涵在不断丰富,管理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中要始终不渝地遵循三条原则,第一是面向全体原则,每位教师对所有学生承担相同责任,不放弃后进生和个别生。第二是全面发展原则,每位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各种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其
它方面的发展促进其文化成绩的提高。第三是主动发展原则,每位教师要把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理解为学生自身发展的过程,把全面发展素质要求变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占领好学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在新学期中必须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功夫花在备课上。各备课组教师要沿着“学生课堂上主体参与”这一主线,精心设计教案,努力体现“三高”和“三严”的备课原则,即认识高、站位高、标准高,严以律已、严谨作风、严肃态度,使每份教案都凝聚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智慧结晶。教案内容应包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配套练习,教学后每份教案应有教后感。教案要提前一周打印成册,送教务处备案。
2、本事显在课堂上。每位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充分展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多采用操作实践、观察讨论、大胆猜测等形式,养成学生乐思善思的习惯,用好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鼓励学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寻求解答途径,切实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当堂巩固。教务处将组织人员实施不定期督查考核和跑课制度,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当好参谋。
3、巩固放在作业批改和评讲上。习题精选,要按照基础性、层次性、探究性和激励性原则来设计和布置各类作业,要做到科学、规范、趣味、多样,要严格规范学生作业格式,做到题量适中,评讲及时,要多找学生当面评讲,杜绝不布置或只布置不批改现象,继续执行作业批改次数制,语文25次,作文10篇,数学60次,英语50次,理化各30次,政史各20次,其它学科18次。学校将不定期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使作业成为交流信息和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4、提高落在培优补差辅导上。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多找学生谈心辅导,确保优等生营养丰富,暂差生消化得了,特别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5、成绩出在考试上。认真组织好各类考试,确保成绩的真实性,主要学科每周和章节结束后要及时组织测试,考后及时评讲试卷,做到周周清,学校将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期中将调研初一初二部分学科。
6、要妥善安排好学生双休日学习与休息,主要学科每周要出好一份高质量练习,从而督促学生搞好假日学习。
7、教务处将认真组织实施教务处工作督查制,将公事和私情分开,本着对事不对人原则,紧扣一个“实”字,将工作落到细微处。
三、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研究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课程改革和教法学法改革仍然是我们目前研究的两大重点,本学期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标准和教材的学习研究。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材编排已作了重大变革,原有积累的经验甚至可能是阻碍新课程实施的前进的阻力,因此我们要深入课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将集备落到实处。单独作战和群体作战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教师个人要克服一个“私”字,要小局服从大局,资源共享,待人以诚,相互协作,共同提高。集备要规定时间、地点,形成材料,谨防流于形式。
3、组织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要做到一人上课,大家得益,在听课中探索,在相互学习中感悟,使思维在这里碰撞,使思想在这里发生全方位的转换。
①每学期人人上好两节公开课,各组评课活动要做好记录,形成过程性资料。
②配合第七届教学节,组织好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青年教师评优课和对外校的展示课。
③继续执行听课制度。要求新上岗老师听课60节以上,行政领导听课30节以上,其他老师听课25节以上。
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稳步前进,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继续推行“导师制”。抓好新老教师结对工作,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使老教师较快吸收新信息,加快师资队伍建设进程。每位新教师每学期必须听指导教师课在30节以上,老教师必须听新教师课15节以上,并及时交换意见,严防走过场,流于形式。
2、各任课教师每学期必须听同科同年级教师的课在10节以上。
3、各教研组要组织好教师积极参加市级教学基本功竞赛,全组教师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这既是对教师个人业务能力的测评,也是对该组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检阅,要以其为契机,提高全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进一步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要将过程管理资料和考核相结合,真正体现踏实工作、努力进取有回报,干好干坏不一样,使师资队伍建设有保障。
五、抓好教研组工作
1、各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并做好记录。
2、各教研组要按照政教处要求,定期刊出画廊,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3、召开教研组长会议,研讨教育教学工作。
4、加大教研组长工作考核力度,确保各组工作的有效开展。
六、抓好寄宿制班和非寄宿制班工作
今年这样的分班,在我校是首届,无经验可谈,如何赢得社会的认可,尽可能将负面影响压缩到最小程度,这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1、牢固竖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众,多角度、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才。要知道,在我们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讥笑里有爱迪生,对学生要少一点讽刺挖苦,多一点鼓励帮助;少一点大声呵斥,多一点和风细雨。
2、分层递进。将学生分层,不同学生达到不同提高,使优等生得到冒尖,中等生得到发展,后进生得到转化。
3、寄宿制班要抓紧教学进度,提高课堂密度,快速反馈信息量,强化训练,加大优势群体的培养,每节课该用的现代化教具,练习、讲义要全部到位。
4、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立足全局,协调各科平衡,打好整体仗。
七、齐心协力,抓实毕业班工作。
1、各班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规范》,抓好三风建设,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2、抓紧教学进度,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各科均要按学校规定完成
授课计划。
3、重视各科平衡,打好整体仗。初三班主任要立足全局,做好协调工作,真正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
八、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新世纪云林中学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为此,各任课教师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要努力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要着意于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1、教学研讨。教师要将教学理念真实体现于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2)公开教学。上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4)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2、制度与管理。加强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学校在管理和指导课程改革实验中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
(1)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研究、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每两周召开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2)研讨制度。本学期在教学活动月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新课程研讨课,承担片内专题研讨活动1次以上。确保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3)家校联系制度。学校在期初、期中各组织一次社区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使在社区大环境支持下的课改更具生命力。
(4)培训制度。与市级课改培训工作同步,每月组织1---2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注意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之间的“反哺”式培训,非实验教师同样应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穿老鞋,走新路”。每阶段都要为后续培训作好准备。
(5)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参与式评比活动,如评比优秀课、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对新课程改革中成绩突出的教研组和个人给予奖励。
3、评价与考核。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它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
(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通过学生档案袋、平时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积极探索。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
(2)教师评价。摒弃传统的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
九、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搞好特长培训。
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活动要正常,要着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整理。
十、培优拨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科竞赛
十一、重视音体美教学,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体育达标工作要重在平时训练,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要密切配合,协同管理好两课两操,做到严而有序,切实达到锻炼和放松的目的。
十二、加强学籍管理,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
认真执行学籍管理条例,把好转学关,杜绝因学校内部因素而产生的流生,一旦出现流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及时上门,做好动员工作,减少流生。
云林中学教务处
2004-2005学第一学期
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行事历
第一周:
①学额动员。
②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第二周:
①召开新老教师结对会
②各教研组组织学习新标准,讨论交流各组活动计划。
③分别召开寄宿制班和非寄宿制班教师会议。
④交流授课计划。
第三周:
①组建中小学田径运动队
②课改工作会议
第四周:
①召开毕业班部分学生座谈会。
②汇总第一月教学常规情况。
③做好控流工作先进学校材料。
第五周:
①第一次检测。
②汇总第一月教学常规情况。
第六周
①召开各年级总结会。
②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讨论评优课事宜。
③组织学生参加丹阳市中学文艺会演。
第七周:
①举办珥陵片化学研讨课。
②举办语文青年教师评优课。
第八周:
举办数学青年教师评优课。
第九周:
①举办英语青年教师评优课。
②举办教学节展示课。
第十周:
①期中考试动员。
②汇总第二月教学常规情况。
③召开课改推进会
第十一周:
①期中考试。
②组织各年级作文竞赛。
第十二周:
①分年级召开期中总结会。
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交流前一阶段教学工作。
③召开师徒教学研讨交流会。
第十三周:
①组织初三数学竞赛。
②组织初三英语能力竞赛。
③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总结前阶段工作。
第十四周:
①汇总第三月教学常规情况。
②召开课改工作推进会议。
第十五周:
①组织初三物理竞赛。
②组织学生参加“初中数学竞赛”。
第十七周:
各年级第二次月考检测。
第十八周:
①分班级进行月考总结。
②月考教师总结会。
③全校歌咏比赛。
第十九周:
①汇总第四月教学常规情况。